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颈腰痛杂志

颈腰痛

颈腰痛杂志

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경요통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7234
  • 国内刊号: 34-111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7
  • 曾用名: 颈腰痛;颈肩腰腿痛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颈腰痛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李嘉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减压后长节段固定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华磊;汤立新;赵玉果;叶向阳;程省

    目的 比较分析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DS)患者行减压后长节段或短节段固定融合术的疗效.方法 根据不同融合节段将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的89例DS患者分为长节段组与短节段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侧凸Cobb角变化.结果 长节段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短节段组(P<0.05);长节段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2.13±0.64)分,显著高于短节段组的(1.12±0.57)分(P<0.05),ODI评分(8.07±1.04)分,显著低于短节段组的(14.26±1.68)分(P<0.05);长节段组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及其矫正率均显著优于短节段组(P<0.05).结论 长节段、短节段融合治疗DS各有优劣,前者在改善侧凸Cobb角及脊柱功能上有明显优势,后者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安全性较高.

  • 高黏度骨水泥在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杰;翁润民;雷广宇;胡景阳;程福宏;史晓燕

    目的 探讨Confidence高黏度骨水泥PVP技术在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OVC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2-10-2014-10共纳入了80例重度OVC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A组患者采用Confidence高黏度骨水泥PVP技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PMMA骨水泥行PKP技术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3 d、3个月和1年,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相比,治疗后各时间点的两项指标变化较为相近(P>0.05).A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28.6%,B组为2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度OVCF患者,Confidence高黏度骨水泥PVP技术可取得常规PKP技术相当的疗效,其骨水泥渗漏率低,疗效可靠,且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肥胖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升新;王英振

    目的 探讨肥胖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1-10-2016-12我院住院部收治的2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为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依据其体质量指数(BMI)值分为肥胖组(BMI≥28 kg/m2,n=70)、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n=60)及对照组(18.5 kg/m20.05);术后三组腰腿部VAS评分由高到低排序:肥胖组>超重组>对照组,三组之间两两相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肥胖组L1-2、L3-4、L4-5、L5-S1节段Pfirmann分级评分明显高于超重组和对照组(P<0.05);经Spe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肥胖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盘退变程度及腰腿痛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盘退变程度和腰腿痛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临床可据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合理的治疗方案.

  • 一过性髌骨脱位MRI诊断及评估

    作者:陈东;张禹;朱友志

    目的 认识一过性髌骨脱位发病机制及MRI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间,40例一过性髌骨脱位的MRI表现,男19例,女21例.结果 35例患者均有明确屈曲外翻扭伤病史.13例髌骨内侧骨折或骨软骨骨折.40例在特定部位(股骨外侧髁前外侧面和/或髌骨内下侧面)发现软骨下骨髓水肿,其中34例同时在髌骨内下侧及股骨外侧髁承重面,6例仅在股骨外侧髁承重面.MRI发现40例髌内侧支持带均有损伤,其中11例I度、18例II度、11例III度;3例合并前交叉或后交叉韧带损伤.15例可见髌骨外侧半脱位.所有患者均可见关节腔积液.结论 MRI能较好地显示一过性髌骨脱位特征部位的骨及髌内侧支持带损伤.

  • 后外侧植骨融合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

    作者:王灿亚

    目的 探讨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以腰背痛为主要表现但不伴神经损伤者,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自2013-02-2015-02,收治22例此类患者,均以体位变化性腰背痛为主要表现,以立位或坐位疼痛加重、平卧位减轻为其特点,均未伴有明显的神经损伤症状.所有患者均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结果 2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等意外情况,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1.2-2.2 h,平均1.6 h;术中出血量为80-220 ml,平均160 ml.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延迟愈合、不愈合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3-6d出院,平均4.2 d.术后共20例获得平均15.2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未见螺钉松动、钉棒断裂等内固定失败.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改善(P<0.05).其Cobb角在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且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采用后路植骨、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 打压植骨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李宁;梅勇

    目的 在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的手术中,探讨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这两种不同融合术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9-2015-09月手术治疗的62例腰椎不稳患者,均予以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椎间融合器植骨30例,打压植骨32例,对两种不同植骨方式进行术后的椎间隙高度、JOA评分和融合率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其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5);与术后相比,打压植骨组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有明显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椎间融合器植骨组(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且组间的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术式的融合率相比,打压植骨组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3.8%和96.9%,均低于融合器组的100%,但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虽然打压植骨融合术后的椎间隙高度有明显丢失,但其在JOA评分、植骨融合率方面与椎间融合器植骨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肌肉能量技术(MET)联合肌内效贴扎技术(KT)在足底筋膜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吴颖鹏;沈杰;吴立华;吴耀敏

    目的 探讨在足底筋膜炎的临床诊治中,肌肉能量技术(MET)联合肌内效贴扎技术(KT)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10-2015-10间收治的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牵伸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肌肉能量技术(MET)训练,并联合应用肌内效贴扎技术(KT).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后的足底筋膜厚度、VAS评分和运动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患侧足底筋膜厚度差异较小,无显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患侧足底筋膜厚度均有所降低(P<0.01),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VAS评分差异较小,无显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患VA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1),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所有患者予以电话随访,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足底筋膜炎这一病症,临床上应用肌肉能量技术(MET)联合肌内效贴扎技术(KT)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其能够确保疗效的长期性与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及对创伤反应的研究

    作者:胡海波;林伟龙;李平生;龚骏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对PLID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创伤的影响.方法 以2015-01-2016-01在我院接受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84例PLI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放椎板开窗手术治疗.对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24月下肢VAS评分、ODI评分、腰椎JOA评分,采用ELISA法测定2组治疗前及术后1周血清IL-1β、PGE2、MMP-3、IFN-γ水平.结果 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对比,2组术后3月、6月、24月腰痛VAS评分、ODI评分均降低,而JOA评分均增高(P<0.05),但2组间比较则没有明显差别(P>0.05).与术前对比,2组术后1周血清IL-1β、PGE2、IFN-γ及MMP-3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著(P<0.05).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对PLID效果显著,对机体创伤小,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有利于术后恢复,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MIS-TLIF与传统开放TLIF手术的组织创伤相关血清学指标对比分析

    作者:吴焱兵

    目的 从血清学指标的角度,对比MIS-TLIF与开放式TLIF手术对机体的创伤程度.方法 自2014-05-2015-03,共纳入8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行单节段TLIF手术治疗.其中行微创TLIF手术47例(微创组),开放TLIF手术33例(开放组).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分别检测其IL-6、IL-10、CRP、CK等生化指标.结果 与开放组相比,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后1-3 d的VAS评分也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IL-6、IL-10、CRP、CK等生化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但微创组术后2-24 h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 本研究从血清学指标的角度,证实了MIS-TLIF手术对机体创伤小的优势,术后的炎性反应更轻,有利于早日康复.

  • 探讨腰椎手术后创口疼痛的预防措施

    作者:袁超;孙海燕;郝其全;高孟亮;王永才

    目的 探讨腰椎手术后创口疼痛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4-10-2015-11在我院行腰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后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术中在刀口周围浸润性注射一定量罗哌卡因复合液(实验组),另一组常规接受静脉自控镇痛治疗(对照组),静脉注入的药物为芬太尼.所有患者均进行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刀口VAS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治疗后2h、4h、8h、12h、24h、48h观察患者疼痛减轻程度无明显差别(P>0.05),但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手术术中刀口预防性注射一定量罗哌卡因复合液可有效缓解术后腰部刀口的疼痛,并发症低,方法简单可行,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

  • 双侧不同骨水泥注入量PVP手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影响对比

    作者:宗宝宪

    目的 比较PVP手术中不同骨水泥注入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12月-2016-12期间在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行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病例,观察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后凸畸形角(Cobb角)的测量、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恢复的椎体高度、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双侧多量骨水泥注入量组的手术时间、术中放射辐射时间以及骨水泥渗漏率较双侧少量骨水泥注入量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Cobb角、ODI、JOA和椎体高度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间的VAS、Cobb角、ODI、JOA和椎体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双侧均采取多量注入可以明显增加骨水泥的渗漏率,在今后的手术中医者应该精确计算骨水泥注入量,以减少骨水泥渗漏率.

  • 经椎间孔单侧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义朋;李克鹏

    目的 探究经椎间孔单侧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12-2015-12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30例为的同侧单节段突出,2例为对侧双节段突出.全部患者均采用经椎间孔单侧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在对手术前后椎间隙平均高度、JOA 评分进行对比,并对术后PSI指数、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中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肺炎等并发症;椎间隙平均高度术后一周为(8.97±0.61)mm,末次随访为(8.87±0.57)mm均显著高于术前(7.18±2.01)mm,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JOA评分为(26.2±4.3)分显著高于术前(9.8±1.1)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SI指数为87.5%.结论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椎间孔单侧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疼痛程度,提高手术满意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 针法、耳穴贴压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作者:高艳雯;奚广军

    目的 探讨针法、耳穴贴压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加用针法、耳穴贴压联合治疗.对比临床效果,于治疗前后进行McGill疼痛、HAMA焦虑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能力评分及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监测血清细胞因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同型半胱氨酸(Hcy)、P物质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1.2%相比对照组的73.5%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McGill、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P<0.05);而 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GRP水平均显著升高,Hcy、P物质水平则均有下降,但是治疗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 针法、耳穴贴压联合康复训练能通过调控血清中CGRP、Hcy、P物质水平来减轻肩手综合征患者肩手关节痛感,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疗效满意.

  • 微创减压联合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Denis B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作者:孙秀琛;李金健;王哲;刘峻

    目的 探讨微创通道下椎管减压并终板撬拨复位、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Denis B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06-2015-06,在扩张通道下,经椎板间开窗行椎管减压、伤椎内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50例新鲜的单节段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其中,男32例,女18例;患者年龄17-53岁,平均41.6岁;伤椎分布:T115例,T1211例,L118例,L216例.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手术时间为90-237 min,平均126.3 min;术中出血量90-320 ml,平均260 ml;术后引流量30-140 ml,平均73.6 ml.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 d的切口疼痛VAS评分1.7-4.2分,平均2.1分.术后7 d、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后缘相对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恢复(P<0.05);术后各时间点对比,各项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见明显丢失现象.末次随访时,ASIA神经功能除了分级为A级的2例外,由B级改善至D级1例、C级1例,C级改善至D级4例、E级3例,D级改善至E级14例.50例患者随访期间,伤椎骨折均愈合,其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5.8个月.其中29例出现植骨吸收现象,但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扩张通道下减压并撬拨终板、伤椎植骨内固定术治疗Denis B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其创伤小,可达到满意的椎管减压、伤椎高度恢复效果,有效避免术后伤椎高度丢失、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体位调整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作者:王裕贤;李永凯;汪洪波

    目的 探讨体位调整法辅助温针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 DLBP)的临床作用.方法 2015-07-2016-07,共初步纳入90例DLB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及对照组43例,两组均予以温针灸治疗,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体位调整法进行辅助治疗.结果 研究过程中,研究组3例被剔除,对照组有5例被剔除,终研究组44例、对照组38例进入分组对照研究.研究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至3个疗程结束,研究组的两项评分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个疗程后,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BP患者在温针灸的同时予以体位调整法进行辅助治疗,其操作简便,早期即可取得良好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微钛板固定与传统丝线悬吊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及再关门的影响

    作者:鲁天祥

    目的 观察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使用微钛板于开门侧固定椎板,对C5神经根麻痹和椎板再关门的影响.方法 将105例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微钛板于开门侧固定椎板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将89例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功能损害评分(JOA)、术后C5神经根麻痹情况、颈椎病疗效评分、随访一年的椎板再关门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1周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33,t=1.613,P>0.05);研究组术后1月、3月的JOA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93, t=7.880,P<0.05).研究组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7.62%(8/105),显著小于对照组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17.98%(1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2=4.808,P<0.05).研究组颈椎病疗效总分(17.15±6.16)显著低于对照组(20.52±6.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55,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随访一年的椎板再关门发生率分别为0.95%(1/105)、4.49%(4/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68,P>0.05).结果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使用微钛板于开门侧固定椎板,可降低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在不影响椎板再关门的情况下,改善症状,促进临床疗效.

  • 74例显微镜下前路间盘摘除Cage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作者:许进;唐成林

    目的 观察显微镜下前路间盘摘除cage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行显微镜下前路间盘摘除cage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术后随访,观察随访期间患者JOA评分、VAS评分及NDI评分,椎间隙高度、颈椎生理曲度、临床疗效及植骨融合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JOA评分、VAS评分和NDI评分显著改善(P<0.05),内固定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患者椎间隙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均较内固定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随访12个月疗效优12例,良55例,可7例,差0例,疗效优良率为90.54%,植骨融合72例,未融合2例,融合率为97.30%.术后出现吞咽不适症状2例,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微镜下前路间盘摘除cage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患者疗效显著,能够解除脊髓及神经根压迫,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六味地黄丸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慢性腰腿疼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传恩;黄义专;戴玮;罗世科;李井泉

    目的 分析六味地黄丸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慢性腰腿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5例LDH术后遗留慢性腰腿疼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脉冲射频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评估两组腰腿疼痛、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与对照组的75.0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表(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VAS评分、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2周、4周VAS评分显著较低,JOA评分显著较高(P<0.05).实验组治疗后4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各项评分(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脉冲射频治疗LDH术后慢性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及腰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治疗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36例

    作者:闫继强;贾慧雯;高明林

    目的 探究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治疗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08-2016-08于我院接受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治疗的36例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术后第2d评估椎间孔成形、侧隐窝减压情况;手术前后统计对比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经MacNab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8.4±31.3)min;患者均接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8.6± 15.6)个月;患者伴有内科疾病均未加重,平均住院天数为(2.1±0.7)d;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ODI评分较于术前明显改善(P<0.05);经MacNab疗效评价,治疗优良率为86.1%;2例术后下肢麻木,经营养神经治疗2周后逐渐恢复.全部患者未出现伤口裂开、伤口感染、硬脊膜撕裂引发脑脊液漏、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功能障碍;同时该术式能够在局麻下进行,对患者全身影响较小,以控制并发症发生,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势.

  • 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神经根减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胥成平;王健;谭芳

    目的 探讨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神经根减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2-02-2015-01于我院接受腰神经根减压术的96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有明确神经功能测定结果,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LDH患者腰神经根减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本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佳18例,占18.75%.②单因素分析显示,恢复不佳组年龄≥50岁、病程>12个月、术VAS评分≥5分、既往外伤史、L3-4节段突出、合并神经根粘连所占比例均高于恢复良好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术前VAS评分、既往外伤史、合并神经根粘连是影响LDH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病程、术前VAS评分、外伤史、神经根粘连均为影响LDH患者腰神经根减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其危险因素,有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改善.

  • 脊柱结核椎骨缺损的两种不同修复方法效果对比

    作者:祁腾民;索南昂秀

    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椎骨缺损修复方案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02-2013-02在我院通过钛笼修复椎骨缺损的脊柱结核患者42例,髂骨块植骨修复椎骨缺损的脊柱结核患者40例,分成钛笼组和髂骨块组.比较两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术前及术后CRP、ESR、ODI、VAS、Cobb角和椎间高度矫正及丢失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两组患者20~58个月,随访患者术后植骨全部融合,且两组均未发现结核复发病例.钛笼组和髂骨块组CRP、ESR、ODI、VAS较术前降低,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不具有差异(P>0.05).髂骨块组椎间高度及Cobb角丢失多于钛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并发症包括钛笼组2例窦道形成,1例脑脊液漏,髂骨块组2例窦道形成,1例术区椎间隙感染.结论 钛笼和髂骨块植骨修复椎骨缺损均具有良好效果,钛笼植骨修复椎骨缺损椎间高度及Cobb角丢失更小.

  • 不同术式治疗对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神经功能和C5神经麻痹发生率影响的比较

    作者:陈善堂

    目的 比较经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对颈椎管狭窄症(CCS)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C5神经麻痹(C5P)发生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3-06-2015-01收治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期JO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C5P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颈椎前凸角度(Cobb角)和颈椎曲度指数(CCI)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个月、4个月、8个月及1年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前(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C5P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患者术后C5P发生率为16.6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83,P=0.01),重度C5P的康复时间明显高于轻度C5P(P<0.01),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和CCI均低于手术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Cobb角和CCI,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C5P发生率更低,同时发现椎间孔狭窄和脊髓漂移程度与C5P发生存在密切联系.

  • 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水中核心稳定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卫;胡昊;耿协梅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科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我们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尝试对LDH患者进行水中核心稳定训练,借助于水的浮力以降低训练难度、提高其疗效,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不同黏度骨水泥行PVP手术对伤椎高度矫正效果的影响

    作者:李继锋;王晓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老年人群的常见脊柱创伤,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其经典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行PVP手术治疗的90例OVCF患者,其中采用中黏度骨水泥41例,高黏度骨水泥49例,现比较两种不同黏度骨水泥行 PVP 手术的疗效差异,以及对伤椎高度矫正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 小针刀联合整脊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

    作者:李卓洲;李其虎;卢文

    本文选取我院9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3 个月仍感伤椎周围疼痛且未见明显神经脊髓压迫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小针刀联合整脊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多节段颈椎病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费正奇;韩敬凛;陈波;高应超

    多节段颈椎病临床上并不少见.对多节段颈椎病的治疗,目前手术方式较多,但缺乏统一认识[1],现将我科近年来治疗25多节段颈椎病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38-72岁,平均(58.± 2.3)岁;病变部位:C3-C6: 11例;C4-C7 13例;C3-C71例.病程3-36月.

  • PVP手术在陈旧不愈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与新鲜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孙琳;黄伟杰;倪纲;滕跃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OVCF)是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脊柱创伤,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具有可靠的疗效,可迅速缓解疼痛,早期下床活动[1-2],避免伤后长期卧床带来的相关并发症.但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目前尚存在争议.由于椎体骨折后至手术的时间不同,其骨折处所处的病理阶段有所差异,那么,对PVP的疗效和安全性是否也有所影响?本研究中,我们回顾性分析2011-09-2014-09行PVP手术治疗的新鲜与陈旧不愈合的OVCF患者104例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不同手术时机行PVP手术的疗效差异,以供临床参考.

  •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椎管成形术中保留腰椎后柱结构对疗效的影响

    作者:雷扬;朱冬承;韦秀芳;罗辉耀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腰椎管狭窄症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案,但是由于切除了腰椎后柱结构,容易引发脊柱不稳、瘢痕填充椎管压迫神经、腰背痛等并发症[2].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椎管成形术中保留腰椎后柱结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 单侧椎弓根钉固定行腰椎融合术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的影响

    作者:薛峰;谢国华

    本文选取我院2014-01-2015-01接收的60例开展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探讨双侧椎弓根钉固定与单侧固定的疗效差异,具体如下.

  • 主动运动疗法在两种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浩;李文早;张富军;王怀东;裴海波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以典型的腰痛及下肢痛等不适症状为主,发病率一般在10%-20%左右,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1].本研究中,我们分别将主动运动疗法运用于膨出型和疝出型这两种类型LDH患者的治疗中,并进行疗效对比,以探求主动运动疗法在不同类型LDH患者中的疗效是否有所差异.

  • 电针刺激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对颈腰腿痛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冯晓东;柴仪

    电针刺激疗法和运动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常见,但是关于两种疗法的联合应用效果报道比较少,本组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颈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了其治疗方案及疗效.

  •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

    作者:杨四海;唐丽;何德海

    现将2013-06-2014-08我科收治的40例在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的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近期疗效报道如下.

  • 经椎弓根自体植骨、伤椎置钉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攀;李涛;王微慎;杜随勇;梁少青;张惠丽;周莹;刘少军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腰椎爆裂骨折临床较为常见,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后路椎弓根钉跨伤椎固定,但该术式存在伤椎复位不满意、高度易丢失及内固定断裂等问题[1].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采用经伤椎固定并植骨以降低上述风险,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2-3].2012-01-2015-10,我们对30例腰椎爆裂骨折采用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伤椎置钉治疗,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治疗不典型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定位价值

    作者:黄兆钢

    本文探究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治疗不典型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定位价值,为不典型椎间盘突出症的责任节段明确提供理论依据,报道见下文.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探究对象为2015-08-2016-08于我院治疗手术治疗的具有不典型多节段退变的15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院进行常规CT及MRI检查.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低55岁,高72岁,平均(62.22±3.54)岁;病程短1年,长14年,平均(4.65± 1.32)年;7例患者神经根性症状合并间歇性跛行,4例患者反复跛行,6例患者有反复的下肢神经根症状;8例症状与体征单侧下肢出现,双侧下肢7例;6例患者跟腱、膝腱反射减弱,2例肌力减弱.

  • 特异性短杠杆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观察

    作者:朱俊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1],本文通过前瞻性对照研究,对比传统长杠杆手法与特异性短杠杆手法在LDH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通塞脉片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作者:王庆武;强晓军;刘涛

    颈椎管狭窄是其为常见的脊髓性颈椎病之一,为了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通塞脉片在颈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选取2011-06-2017-03医院收治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报道如下.

  • 间歇式牵引与传统持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作者:王冲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herniation,LDH) 是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笔者于2014-09-2015-09,共纳入107 例LDH 患者, 在给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治疗的基础上,针对间歇式牵引与传统持续牵引对LDH 的影响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如下.

  • 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作者:褚青波

    笔者自2014-01-2015-01,采用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行精准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7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纳入47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有明显的腰痛或下肢放射性疼痛,其中39例有间歇性跛行,35例有下肢的肌力与感觉异常,仅单侧出现症状者31例,双侧16例;47例中,男22例,女25例;年龄55-76岁,平均63.5岁;病程为2-9年,平均3.3年.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CT和MRI检查,其中中央型椎管狭窄21例,侧型26例;节段分布:L2-3节段4例,L3-49例,L4-522例,L5-S112例.

  • 电针结合肩胛上神经阻滞下扩张松解治疗冻结肩

    作者:唐春林;戴德纯;石长根;杭方杰;陈丽红;傅晓燕;潘丽萍;孙慧

    冻结肩又称黏连性肩关节炎,以肩关节僵硬疼痛、肩关节多方向主动和被动活动度降低、肌肉萎缩为临床特征.干扰电和磁振热等物理因子[1]、关节松动[2]有助于缓解冻结肩疼痛症状,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依从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然而对于肩痛夜间症状典型、肩关节囊挛缩或冻结明显的患者常规康复有时难以奏效,疗效不甚满意.2012年1月以来,在常规康复基础上,尝试开展电针结合肩胛上神经阻滞下液压扩张松解术治疗冻结肩,取得较满意的初步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联合可吸收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研究

    作者:高军红;裴东红

    目的 研究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联合可吸收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1-2015-01我院接受ACDF治疗的62例CS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1例应用可吸收板内固定为A组,31例采用传统钛合金钉板系统固定为B组.随访评估和比较两组的JOA评分、VA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及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 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的JOA、VAS、NDI评分、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A组的Odom优良率为90.32%,与B组的93.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MRI图像伪影面积显著低于B组(P<0.05);B组ASD发生率为12.90%,而A组未见ASD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DF联合可吸收板内固定治疗CSM的近期疗效确切,可降低术后MRI伪影干扰及ASD发生风险.

  • 经皮微通道显微镜手术治疗局灶性胸椎黄韧带的疗效观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会平

    目的 探讨局灶性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应用经皮微通道显微镜手术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08-01-2016-12期间收治的68例局灶性OL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经皮微通道显微镜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肌酸磷酸激酶(CK-MM)活性、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变化以及总体疗效,分析影响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105.27±12.3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4.73±10.29)ml,平均住院时间(8.23±1.28)d,术后均无脑脊液漏、神经损伤 和切口感染发生;CK-MM活性在术后第5天恢复术前水平,术后6个月JOA评分为(27.11±1.38)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VAS评分为(0.59±0.61)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6个月,患者恢复优良率为97.06%,JOA平均改善率为90.86%;病程≤12个月患者JOA改善率显著高于病程>12个月患者(P<0.05),椎管面积残余率≤70%患者JOA改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椎管面积残余率>70%患者(P<0.05),局灶性OLF手术治疗效果与病程呈负相关(r=-0.48,P<0.05),与椎管面积残余率呈正相关(r=0.50,P<0.05).结论 经皮微通道显微镜手术治疗局灶性OLF患者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及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程亚栋

    目的 探讨PK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 自2012-06-2015-06,采用PKP治疗OVCF患者153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分别于术前、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统计其VAS评分和ODI指数的改善情况,以及伤椎高度、Cobb角的矫正情况.依据患者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与否,将其分为骨水泥渗漏组及未渗漏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Cobb角、椎体高度、骨折新鲜度、椎体周壁有无破坏、单侧或双侧入路、伤椎骨水泥注入量等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3例术后随访13-21个月,平均15.2个月.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5);其伤椎Cobb角与椎体前中柱的平均高度亦有明显矫正,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共21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发生率13.7%),将其作为渗漏组,另132例作为未渗漏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提示,椎体周壁有无破坏、骨水泥用量和术前伤椎高度3项指标,在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椎体周壁破坏、骨水泥用量这2项因素,均是PK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OVCF患者行PKP技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术后仍难以避免骨水泥渗漏问题.骨水泥注入量较多、椎体周壁有破损,均是发生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 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颈椎病患病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吴寒;宋文阁

    目的 调查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颈椎病患病情况与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年度体检时对符合条件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并在必要时行影像学检查,问卷条目包括颈椎病诊断条目与颈椎病相关危险因素条目.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835名医护人员中,筛查出颈椎病患者243名,患病率为29.10%,其中男92人,女151人.临床分型占前三位的依次是:颈型(62.96%);神经根型(22.63%)与椎动脉型(6.99%).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长的从业时间;长期低头的工作姿势;工作环境通风不良;从事行政管理或外科工作;每日使用手机在2h及以上;慢性咽部感染,是颈椎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颈椎病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健康宣教,重视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颈椎病患病风险.

  • 延续性护理对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护行为的影响

    作者:朱冬梅;李莉茵;倪娟;李华飞;岑爱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2014-09-2015-09本院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3-10-2014-09的60例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仅在出院时予以指导,3个月电话随访1次;干预组出院前3d开始延续性护理,出院后每个月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功能锻炼指导.预防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指导,周期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护行为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护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自护行为,充分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颈腰痛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