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颈腰痛杂志

颈腰痛

颈腰痛杂志

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경요통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7234
  • 国内刊号: 34-111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7
  • 曾用名: 颈腰痛;颈肩腰腿痛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颈腰痛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李嘉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中老年男性腰椎曲线与体质指数和腰臀比关系的研究

    作者:郭金明;张国权;阿里木江

    目的 探讨下腰痛患者腰椎曲线与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的关系,讨论超重和肥胖致下腰痛的机理.方法 对82例患有下腰痛的中老年男性病人进行Roland功能障碍问卷(RDQ);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并计算BMI和WHR;立位摄腰椎X线侧位片,测量腰椎曲线指数(LCI)、腰椎前凸度(Cobb角)和骶骨倾斜角(SSA),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重组、肥胖组及向心性肥胖组的LCI、Cobb角、SSA和RDQ明显高于正常组.在BMI相同而WHR不同时,WHR超常组的LCI、Cobb角、SSA和RDQ高于WHR正常组.在WHR相同而BMI不同时,超重组和肥胖组的LCI、Cobb角、SSA和RDQ无明显差别.结论 体质指数和腰臀比超常均使腰椎曲度和骶骨倾斜度加大、Roland功能障碍问卷评分增高,腰臀比对其影响明显高于体质指数对其的影响,超重和肥胖,特别是向心性肥胖可致下腰痛.

  • 腰椎峡部裂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姚金顺;雷小勇;张方龙;李家胜

    目的 探讨腰椎峡部裂的X线平片与CT扫描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19例腰椎峡部裂X线平片、CT检查结果,比较两者对该病诊断的价值和限度.结果 15例病人进行了CR正侧位摄片检查,检出峡部裂4例,另3例加摄斜位片确诊;19例病人均进行了CT检查,检出峡部裂15例.结论 CT扫描比X线平片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更具优势,但X线平片投照技术和CT合理的扫描计划是发现椎体峡部裂的关键.

  • Halo-Vest架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作者:陈刚;廖继稳;艾合麦提江;田禾;艾克拜尔;马创;王建平;阚玉华

    目的 探讨齿状突骨折Halo-Vest架外固定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Halo架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患者6例,按Anderson-D'Alonzo分型:Ⅰ型1例,Ⅱ型1例,Ⅲ型4例.本组均采用枕颌牵引及Halo-Vest架外固定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4年,平均2年10个月,6例病人均获一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4个月,平均3.3个月;所有患者均寰枢椎稳定,寰枢椎屈伸和旋转功能恢复良好.2例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按ASIA标准,神经功能恢复1级以上.结论 枢椎齿状突骨折可以通过Halo-Vest架外固定治疗获得良好疗效,尤其对Anderson-D'AlonzoⅢ型患者是值得推崇的治疗方法.

  • 射频热凝靶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6例

    作者:寇久社;郑刚;冯宏武;李欣;秦小玲;张佩;吴国庆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设计正确的穿刺途径及术中定位,以提高疗效及减少并发症.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及CT或MRI片,确定射频热凝的靶点,设计穿刺途径,计算出靶点在X线正、侧位片的位置.结果 116例.优78例,占67%;良15例,占13%;可19例,占16%;差4例,占4%.优良率80%,有效率96%.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射频热凝靶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优良率高、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

  • 颈椎手法配合局部推拿治疗上肢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友盟;吴山;郭汝松

    目的 研究上肢常见疾病(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弹响指)与颈椎关节失衡的关系,观察颈椎小关节整复治疗上肢常见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方法,将被临床确诊为上述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颈椎小关节整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按摩治疗.结果 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肩周炎总有效率为95.8%,肱骨外上髁炎为97.2%、弹响指为96.7%;对照组分别为75%,80.6%,76.7%).结论 上肢常见疾病与颈椎有关,纠正颈椎关节错位,调整颈椎曲度,恢复颈椎力学结构平衡,是治疗上肢常见疾病的关键.

  • 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作者:兰明;董兆德;李丽;张俊凤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的佳疗效.方法 选择患者232例,随机分为3组,均在腰椎牵引的基础上A组:107例配合针灸加红外线治疗,B组:68例配合电脑中频治疗,C组:57例配合微波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A组91.3%、B组70.6%、C组64.9%.3组治愈显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25.29,P<0.05).A组优于B、C组.结论 传统的针灸医学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可忽视的一种治疗方法.

  • 高、寒、旱区坦克、装甲兵腰腿痛病的调查分析

    作者:李勇;刘兴炎

    目的 对高、寒、旱区坦克、装甲兵的腰腿痛的状况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实训情况现场调查方式,对1367名在装甲兵腰腿痛状况进行调查.本组调查对象为30岁以下现役男性官兵.结果 ①高、寒、旱区装甲兵平均腰腿痛患病率为41.3%,装甲兵组腰腿痛与非装甲兵组腰腿痛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高、寒、旱区装甲兵有患病年龄轻,军龄短、专业影响程度重、环境影响程度明显的显著特点,专业任职时间长短与腰腿痛的比例成正比关系,且程度有渐进性加重趋势.③高、寒、旱区的恶劣自然环境及装甲内不稳定的内环境因素引发装甲兵肌肉疲劳是发生腰腿痛的主要原因.

  • 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DRFS)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并椎体滑移

    作者:李禾;邢更彦;吴奋起;高春华;叶启彬

    目的 评价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the Distraction Reduction Fixation System DRFS)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并椎体滑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慢性下腰痛并神经根(或马尾)症状的腰椎峡部裂患者,椎体滑移Ⅰ-Ⅱ°,采用DRFS内固定,峡部周围植骨融合.结果 26例平均随访17个月,患者下腰痛症状消失,除1例外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复查腰椎X线片提示:椎体复位良好,植骨融合良好.结论 DRFS内固定+峡部周围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峡部裂并椎体滑移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 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神经管内20例分析

    作者:王进;赵红军;方振东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至神经根管的发病机理及诊疗要点.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20例髓核游离神经根管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治疗均采用神经根管探查及减压术.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1年,平均随访6月.优18例,良2例.结论 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至神经根管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阿魏酸钠联用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晓君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心血康)联用氟桂利嗪(西比灵)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80例颈性眩晕按就诊登记顺序,随机单盲分为两组,A组40例阿魏酸钠+氟桂利嗪+能量合剂,B组40例安慰剂+氟桂利嗪+能量合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变化,疗效比较用秩和检验,两者比较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治疗后第1d、第2d、第3d之起效率分别为20%,27.5%和52.5%,均明显高于分别为5%,15%和27.5%的B组(P<0.01).治疗7d后,A组67.5%眩晕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35%的B组(P<0.01).A组血浆粘度(PV)、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BG)浓度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增高(P<0.05),而B组上述各项于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随访12月,A组无1例复发,B组7例复发.结论 阿魏酸钠联用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起效快,眩晕完全缓解率高,且无明显药物副作用,很值得临床应用.

  •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钳夹型颈椎病

    作者:陈金传;刘艺;陈鸣;李钦亮

    目的 讨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钳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2月共收治钳夹型颈椎病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35~74岁,平均58.3岁.术前JOA评分5-13分,平均(8.5±2.2)分,全麻下一次性完成后路双开门减压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本组28例经13~41个月随访,JOA评分10-17分,平均改善率为75.3%,优良率85.5%.无明显并发症,肢体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对于脊髓钳夹型颈椎病,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是理想方法,具有经济安全、稳定可靠、康复快的优点.

  • 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小儿脊柱结核

    作者:张成程;陈建明;张志辉;许天明;文景

    目的 探讨通过前方入路进行小儿胸腰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取患儿母亲髂骨进行同种异体骨移植的疗效.方法 对8例小儿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前方入路,胸膜、腹膜外进入暴露病灶,彻底清除结核肉芽组织、脓液、死骨、病变坏死椎间盘,取同种异体骨(患儿母亲髂骨)移植重建患儿脊柱前柱,术后石膏外固定保护3-6月,正规抗结核1年以上.结果 随访9月至3年,8例植骨均融合,无排异反应发生,无复发、畸形或截瘫加重,无假关节形成.患儿生长发育正常,能够正常生活.结论 前方入路清除小儿脊柱结核病灶,取其母亲髂骨移植重建患儿脊柱前柱,诱导新骨生成,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疗效确切.

  • 后路次全脊椎截骨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

    作者:郑杰;杨永宏;张冬生;楼肃亮;邹庆;钱金黔

    目的 介绍后路次全脊椎截骨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1995年~2006年对56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次全脊椎截骨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手术效果.结果 随访时间3个月~5年,腰腿痛缓解情况按Oswestry评分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Frankel分级改善明显.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1年、2年X线片检查均未出现内植物松动、断裂,后凸角度由术前的平均33°矫正到术后的14°,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次全脊椎截骨内固定术以较小的创伤较大程度的矫正了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后凸畸形,恢复了脊髓和神经的功能,收到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

    作者:石继祥;曹成福;周军杰;纪斌;刘孚瑛;成翔宇;王臻;赵映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操作技术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VP技术对15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18个椎体进行治疗,应用形象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术后4周随访,评价早期疗效.结果 所有穿刺均获成功.骨水泥注射量为平均5.5ml.术后椎体前部高度部分增加者13个椎体,增加幅度2-6 mm.所有病例术后24小时疼痛均明显改善:VAS由术前平均7.8分降至术后24小时平均2.7分.所有患者均在3~6天后出院,平均4.5天,出院后生活均能自理.结论 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方法,其早期疗效满意.

  • 非手术综合治疗颈椎病的康复效果

    作者:戚翠媛

    目的 探讨微机控制牵引加TDP、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治疗颈椎病康复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院32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7例,予常规理疗;治疗组163例,在常规理疗基础上采用微相控制牵引加TDP照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外涂.结果 对照组愈显率61.1%、总有效率82.8%;治疗组愈显率85.9%、总有效康98.8%.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1).结论 微机控制牵引加TDP、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治疗颈椎病效果明显,缩短病程.

  •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初步结果

    作者:张强;邹德威;马华松;吴继功;陈晓明;鲍磊;刘玉增;周立金

    目的 探讨应用PCM人工椎间盘系统治疗颈椎病的初步疗效.方法 自2004年1月起,对26例单节段或多节段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男18例,女8例,年龄36-57岁,平均48岁;其中单节段置换17例,两个节段及以上置换9例,共33个节段;对术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进行JOA评分,对颈椎曲度、人工颈椎间盘及相邻节段的高度、人工颈椎间盘的活动度以及人工颈椎间盘与椎间隙终板界面间的稳定性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5分提高到术后的15分,平均改善率为75%.X线和MRI检查示:突出间盘间隙减压充分,生理前凸重建良好,人工椎间盘间隙高度与邻近椎间盘高度相同.颈椎活动大部分接近正常.颈椎正侧位和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显示颈椎稳定性好,表明人工椎间盘有很好的适配性,与上下终板嵌合紧密没有放射透光区或移位,随访期间未发现人工椎间盘移位或脱位.结论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可以获得良好的减压和重建脊柱稳定,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 54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李宗绪;郑良孝;李瑛;任宪锋

    脊髓髓内肿瘤多数为神经胶质瘤,临床上相对少见,诊治较为困难.室管膜瘤是成人常见的神经胶质瘤之-,在脊髓内呈膨胀性生长,较局限,属良性,多见于颈段或颈胸段[1].是可以完全切除的一种肿瘤[2].现对我院和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89年3月-2007年1月收治的54例室管膜瘤作一回顾性分析.

  • 肩四针加压冲击注射分离粘连治疗肩周炎

    作者:吕建国;王忠华;杨建辉;邓景元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因其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又名"50肩",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肩关节滑膜及周围滑囊炎症和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导致关节滑膜及关节周围滑囊的粘连,关节周围组织韧带痉挛、挛缩.急性炎症期较剧烈炎性疼痛,慢性期疼痛是由于关节腔、关节囊、韧带、滑囊的粘连牵扯,并引起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目前临床治疗肩周炎方法很多,但仍然没有一种针对性强的有效的分离粘连的方法,并且也没有确切的提出肩周炎具体粘连的部位,我院用肩四针在关节周围加压注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 颈前路减压部分髂骨植骨法供区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国保;吴蔚华;李健;余海林;王龙真;刘修池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手术是目前脊柱外科较为成熟的术式之一,广泛用于颈椎外伤、颈椎病、颈椎畸形等疾病的治疗,经典方法是椎体次全切除后植入全层髂骨加或不加钢板固定,现在全层髂骨植骨有被钛网植骨、异体骨移植、人工骨、多孔钽、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器取代的趋势,因取全层髂骨有许多并发症,而骨替代物又太贵,所以我们设计一种新的切取髂骨方法,既创伤小、并发症少,又经剂实用,临床效果满意.

  • 骶管阻滞加三维腰牵复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余志辉;熊同学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的方法有手术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有其严格适应症,且远期往往会因腰椎失稳而出现一系列后遗症,患者不易接受;保守治疗有牵引、针灸、理疗、按摩、药物治疗等,但因其不能治本,具有治愈率低、易复发的特点,且疗程长,患者也不十分满意.我们采用骶管阻滞加三维腰牵复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现将115例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推拿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引起失眠症临床观察

    作者:于高潞;马桂敏;莫绍强

    1999年10月-2006年10月期间我科共收治入院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785例,随机分为推拿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436例和内服安定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组(以下简称对照组)349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 序贯五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69例的临床总结

    作者:吕志刚;张曦;谢国华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证,笔者自2000年10月-2005年9月,采用穴位注射,针刀松解,手法矫治,密集型针刺松解术和功能锻炼(简称"序贯五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69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54例临床报告

    作者:郭勇

    颈源性头痛(cerviclgenic headache CHE),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头痛,其特征是单侧头痛伴上颈部疼痛、颈部压痛、僵硬或活动时上颈部疼痛、活动受限[1].多数学者认为环枢椎疾患与颈源性头痛有密切关系,手法治疗有良好疗效[2,3],我科2002年至今共收治环枢椎疾患伴头痛患者54例,均为住院患者,现报告如下.

  • 三步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08例疗效观察

    作者:邓文涛;梁现会;张秀娟;倪虎

    自2003年至2006年我院采用"三步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综合治疗颈椎病300例

    作者:高贵生

    我科自2000年元月-2006年8月,共治疗颈椎病300人次,现将有完整记录的300例(除外脊髓型颈椎病),每例均根据分型,合理组合使用穴位注射、牵引、按摩、理疗、口服颈复康等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三步微调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性眩晕

    作者:宁国利;叶朝辉;李国安;刘杏利;代根奇

    椎动脉型颈性眩晕临床上比较常见,尤在成年人中发病率较高,治疗方法很多,但其疗效多不满意.近年来,将180例椎动脉型颈性眩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依据患者就诊顺序按统计学随机分表,每隔两个患者抽出一个分入对照组,其他为试验组,试验组120例运用"三步微调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眩晕停口服治疗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 20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种治疗方法选择及评估

    作者:余清风;苏金华;于永斌;范同儒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上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自从Mikter和Batt于1934首次描述LDH以来,临床对LDH的认识已有70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神经生理学、脊柱外科学、影像学、疼痛学和材料学的发展,内窥镜技术和微创介入治疗的应用等.使我们诊疗LDH有了更多的选择.与此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困惑.对传统疗法如何评价?如何客观看待和应用新技术?如何选择治疗方法?如何提高治疗效果以满足病人的需要?仍是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 腰椎后纵韧带在椎间盘切吸术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士永;张俊芳

    目的 通过自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APLD)临床疗效与腰椎管脊髓造影(Dynemic myelography,DM)影像的分析,探讨腰椎后纵韧带在腰椎间盘突出时的作用以及与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方法 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腰椎管脊髓造影,分别测量病变椎间隙在侧卧过伸位、过屈位硬膜囊受压深度,过伸位减过屈位数值,我们称之为弹性指数,以此判断腰椎后纵韧带弹性大小和椎间盘纤维环的完整性.设定为:弹性指数值≥0.5cm为弹性好,0.5-0.3cm为弹性较好,<0.3cm为弹性差.统计分析106例APLD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APLD术后51例显效,41例有效,14例无效,分析弹性指数与效果的相关性,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椎后纵韧带对椎间盘突出髓核有动力源性的还纳作用.其弹性作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切吸术疗效中起重要作用,通过DM对其弹性指数分析,可以作为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行APLD手术的适应症之一.

  • 早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损伤

    作者:谭俊铭;史建刚;袁文;叶晓健;何海龙;史国栋;贾连顺;李家顺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损伤起病48小时内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明确马尾综合征(CES)的22例患者行急诊经关节突内侧潜行椎板/半椎板切除减压手术且获随访.结果 22例患者(男13例、女9例)的平均年龄为42.5岁(23~68岁),平均随访42个月(24~72个月),均在CES发生48小时内手术.术后6个月,除1例外,其他患者均获得显著的神经功能康复.结论 CES发病48小时内手术,尤其术中高度重视根管的充分彻底减压,有助于CES患者的功能恢复.

  • 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周仪;李仕红

    目的 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MRI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28例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6~70岁,平均41.6岁.所有病例均行MR检查.结果 囊肿位于骶管内,呈卵圆形、不规则形、串珠形.囊肿境界清楚,囊壁薄,囊液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T1WI囊液呈低信号,T2WI囊液呈高信号,其中4例囊肿内可见细条状神经根影,6例增强扫描囊液、囊壁无强化.结论 MRI是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发生,主要是先天的硬膜缺陷所致.

  •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椎管容积和脊髓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立生;张存华;柴纪伟;陈晓亮

    目的 测定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后椎管容积和脊髓损伤程度评分及脊髓损伤后遗症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研究48例胸腰椎(T12-L2)爆裂性骨折的患者,15例有脊神经功能障碍,33例无脊神经功能障碍,用CT扫描来测量损伤水平及损伤水平上下节段椎管的矢径、横径和椎管的表面积,两组病人都用ISS评分作损伤程度评估.有脊髓损伤和无脊髓损伤者两组患者的测量数据用t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损伤平面其椎管横径的平均值,有脊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明显大于无脊神经功能障碍者(P<0.01).有脊神经功能障碍者其损伤平面以下的椎管表面积明显大于无脊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P<0.05).有脊神经功能障碍者其椎管矢径与横径的比值明显小于无脊神经功能障碍患者(P<0.01).结论 在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后没有解剖学上的因素能预见神经的损伤.然而,损伤后椎管矢状径与横径的比值却能预测神经功能障碍的程度.

  • 4种不同后路枕颈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金根洋;赵杰;连小峰;陈志明;侯铁胜;何大为;王以进

    目的 评价4种不同后路枕颈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选择6例新鲜尸体枕颈部标本,在标本完整状态(NS)、枕寰枢失稳模型(DS)、后路枕骨螺钉+C2椎弓根钉固定+纵棒固定(AF)、后路枕骨螺钉+C2椎弓根钉+C3侧块螺钉+纵棒固定(BF)、后路枕骨螺钉+C2椎弓根钉固定+C3椎板钩+纵棒固定(CF)、后路枕骨螺钉+C3椎板钩+C4椎板钩+纵棒固定(DF),共6种状态下,依次用KD-1型三维运动实验机进行测量相应节段的运动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齿状突及横韧带切除后,枕颈部会严重失稳,即DS组运动范围(ROM)较NS组明显增大10-12 %,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枕颈失稳后,AF组ROM明显比DS组减小13-16 %(P<0.05),与NS组仅相差5-6 %(P>0.05).3.BF组ROM比失稳减小17-19 %(P<0.05),更加有效抑制了枕颈部失稳.4.CF组ROM比DS组减小18-23 %(P<0.05),亦有效抑制了枕颈部失稳.5.DF组ROM比DS组减小19-23 %(P<0.05),也能有效抑制了枕颈部失稳,但椎板钩有滑动现象,相邻节段代偿运动加大.结论 枕颈融合固定时,C2椎体骨质良好者,单纯C2椎弓根固定已足够稳定;在颈椎有C2椎弓根固定再加上C3侧块螺钉或C3椎板钩时,固定更坚强可靠,但多牺牲了一个椎体的活动度;颈椎以C3椎板钩+C4椎板钩固定时,也能达到可靠的枕颈固定,但有侧方滑动的趋势,同时固定的节段长,邻近节段退变会加剧.

  •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麻木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

    作者:崔志明;保国锋;蔡卫华;李卫东;袁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术后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各80例,行后路减压,术后随访10天、1个月、3个月和1年.所有患者均检查神经功能和残留症状.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76.2%患者有麻木,术后10天、1月、3月和1年分别有33.7%、25.0%、22.5%和21.3%的患者下肢残留麻木,与手术年龄、神经根直径、椎间盘突出类型和椎间盘钙化有关.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81.3%患者有麻木,术后10天、1个月、3个月和1年分别有42.5%、38.8%、33.7%和36.3%的患者残留麻木,与病程、术前JOA评分和椎管狭窄类型有关.结论 术后1年下肢残留麻木的发生率,腰椎间盘突出症为21.3%,腰椎管狭窄症为36.3%.推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组织的潜在恢复能力明显高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防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景涛;郭海英;吕永彬;陈恒艳;周士坊

    截至目前,虽然对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均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涉及探索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的研究很少,因此运用当今先进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成为有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将传统医学辩证论治、整体调理的优势和现代西医学的尖端技术充分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稳定疗效,推动祖国传统医学的持续发展,是未来临床研究的必由之路.本文系统综述近年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状况,旨在为中、西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药物和方法 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防治 研究
  • 物理疗法治疗肩周炎国内研究进展

    作者:张子彦

    肩周炎是常见的骨科疾病,治疗方法有多种,物理治疗是利用人体生理对物理刺激所作出的反应来达到治疗目的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温热式低周波、高压氧、激光、磁场和超短波、超声波、放射疗法及TDP辐射等方法,物理疗法具有疗程短,缓解症状快,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及治疗费用低等优点,能安全地用于高龄及身体情况差的患者,配合其它治疗方法,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沛;任伟;常志强;刘彬

    介绍嗅鞘细胞在脊髓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嗅鞘细胞是神经系统中具有促进神经轴突再生,引导轴突正确生长的独特细胞,为脊髓损伤的修复带来了希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许多研究将基因工程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其移植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淑强;徐又佳;郑祖根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多功能的营养因子,目前发现EPO对脊髓损伤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近年来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脊髓损伤的的研究进展,对EPO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作一综述.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作者:戴斌;许建安;吕锦瑜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发病率明显增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治疗上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本文就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治疗策略、各种手术方法:如椎板减压、融合固定、非融合固定以及微创MED等的应用进展加以综述.

  • 腰椎椎管内软骨瘤1例报告

    作者:范双强;郑秉学

    1 病历摘要患者,男,69岁.因腰腿疼痛3岁,加重伴双下肢瘫痪10余天入院.查体:腰椎向左凸,双下肢肌肉萎缩,肌力3级,腹股沟以下皮肤感觉减退,肛门括约肌反射减退,术前X线片(图1)示腰椎骨质增生并曲度异常,腰椎向右侧弯,腰椎移行椎体.CT(图2)检查示:L3椎管内圆形骨性密度灶并腰椎管狭窄,L2-3,L3-4,L4-5椎间盘膨出.

    关键词: 腰椎管 软骨病
  • 幼儿肩背部恶性神经鞘瘤1例报告

    作者:易志坚;董军

    患儿,男,18个月.发现右肩背部肿物1天于2006-0-19入院.查体:右肩背部皮下可触及约4cm×4cm大小之肿物,质较硬,表面尚光滑,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无明显压痛反庆.细胞学穿刺见异常细胞.于2006-1-21在全麻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深筋膜下,约4cm×4cm×3cm椭圆形状,有包膜,与其深部组织有少许粘连.切开肿物内为鱼肉样组织.术后病理检查:恶性外周神经鞘瘤,浸及周围横纹肌组织.术后刀口愈合良好出院.随访3个月无复发.

  • 正确认识脊髓型颈椎病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

    作者:贾连顺

    "一次性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加经硬膜囊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脊髓钳夹型颈椎病"和"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钳夹型颈椎病"(编者注:本文刊登于本刊2007年第28卷第2期109-112页)二文,都以"钳夹型颈椎病",作为诊断并实施治疗.这种对颈椎病命名和阐述其概念有些值得商榷.

颈腰痛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