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颈腰痛杂志

颈腰痛

颈腰痛杂志

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경요통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7234
  • 国内刊号: 34-111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7
  • 曾用名: 颈腰痛;颈肩腰腿痛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颈腰痛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李嘉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经皮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腰腿痛的临床应用

    作者:云雄;黄智;邹重文;杨柏林;龚继承;徐昕

    目的 观察经皮脊神经后支阻滞对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经皮穿刺法阻滞腰脊神经后支治疗由于训练造成的急慢性腰腿痛患者481例,分别在治疗后1小时、3天、7天及1个月随访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2.1%.结论 经皮脊神经后支阻滞疗腰腿痛效果显著,操作简便.

  • 痛点检查器械在疼痛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陕俊平

    目的 通过对痛点的分析,探讨痛点检查定位方法.方法 在痛点检查器查及小痛点,根据探针探及针感,确定痛点(病变点)深浅准确位置并固定,保证准确的治疗部位.结果 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P<0.01),减少了误伤,消除并发症.结论 为药刀、针刀、注射治疗提供准确、安全之治疗途经.

  •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颈椎疾病的临床总结

    作者:董利军;徐祝军;王姚斐;谢加兵

    目的 对前路减压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疾病临床分析.方法 2001年7月至2005年12月施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伤病38例,其中颈椎骨折14例,颈椎病23例,颈椎肿瘤1例,比较术前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随访2~24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和完全消失,JOA评分术后优良率84.2%.Frankel分级脊髓神经症状较术前平均提高1级以上.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钛板内固定术,植骨固定牢固,可提高植骨融合率,术后可长期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和高度,疗效确切.

  • 胸腰椎爆裂骨折复位内固定后椎管形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蔡福金;骆宇春;朱建平;于晓华;汪建良;刘晓晖;何俊山;肖俊

    目的 观察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椎弓根器械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椎管形态的变化及规律.方法 对54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椎弓根器械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短为2年的随访,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3~5 d,术后12月及术后24月拍正侧位X片,并且术前均行损伤椎体及上下相邻椎体的CT检查,其中13例获得了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24个月时的CT资料.于侧位X片上来辨别椎体后缘有无骨性突起突入椎管,同时观察椎体形态变化;于CT片上测量椎管正中矢状径(Midsagital diameter MD)表示椎管占位程度.结果 54例侧位X片上可看出椎体后缘骨块突入椎管者术前有41例(75.9%),术后10例(18.5%),术后12月时4例(7.4%),至术后24个月时1例(1.9%);术前MD平均为50.3%(n=54).有完整CT随访资料的13例中术后CT片MD平均为78.3%(P<0.05),术后24个月时平均MD为92.8%(n=13).结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椎弓根器械治疗后椎管间接减压作用明显,远期椎管可基本重塑至正常状态.

  •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BAK椎间融合治疗椎间盘突出并椎间失稳

    作者:赵枫;曹杰;吕宏升;陈超;艾建国;连翔云;毛小成

    目的 寻找微创技术下治疗椎间盘突出并椎间失稳有效办法.方法 腰突患者共6例,单间隙突出5例,两个间隙突出1例,均采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微创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并通过通道管放置子弹形BAK(钛合金多孔螺纹状椎间融合器)使椎间融合.结果 术后半年至一年随访,5例单节间隙肢体放散痛及机械性下腰痛消失,疗效满意,1例两间隙患者术后仍间断有机械性下腰痛.结论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加BAK椎间融合治疗椎间盘突出并椎间失稳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既减少了病人的手术创伤和痛苦,也达到了很好疗效.

  • 微小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报告

    作者:倪凤民;宋恒平;王平均;易洪诚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发生微小破裂型突出的原因及其引起严重临床症状的机理、评价手术对其诊治的意义.方法 对11例手术探查证实存在椎间盘微小破裂患者的病史、体征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42~63岁,平均56岁.均有慢性腰痛病史,突发单侧下肢串痛麻木1天~2周.L4-5间隙10例,L3-4间隙1例.术中见病变间隙纤维环有细小破口,约绿豆大小的髓核块紧逼神经根.术前CT无明显突出髓核块影;其中2例行MRI检查示间盘退变,余亦无明显阳性表现.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微小型破裂可能是由于纤维环及髓核退变,在诱因导致间盘内压力骤升、及空间有限情况下突发"爆胎样"改变,绽出的细小髓核对神经根直接压迫与刺激,产生严重临床症状;手术探查可以明确诊断并解除患者的痛苦.

  • 风湿性多肌痛24例临床分析

    作者:董砚奉;张秀英

    目的 对2000-2004年间明确诊断的风湿性多肌痛(PMR)24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可根据下述6条临床特征:(1)发病年龄≥50岁.(2)颈部、肩胛部及骨盆部肌肉僵痛,至少两处,并伴晨僵,持续四周或四周以上.(3)血沉≥50mm/h(魏氏法).(4)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阴性.(5)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0~15 mg/d)治疗反应甚佳.(6)须除外继发性多肌痛症.拟诊为原发性PMR.治疗一般病例首选泼尼松10-15 mg/d口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有禁忌证,或效果不佳,或减量困难,或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若在数日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缓解者,更有利于诊断.但需注意排除多发性肌炎、巨细胞动脉炎及肿瘤等所致的继发性PMR.

    关键词: 风湿性多肌痛 诊断
  • USS椎弓根钉系统治疗下腰椎骨折

    作者:黄拥军;韩联;邹毅

    目的 报告后路短节段USS椎弓根螺钉治疗L3-5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2006年,共收治下腰椎骨折22例,主要损伤节段,L3骨折12例,L4骨折8例,L5骨折2例,其中有1例为L4-5脱位.按AO进行骨折分类,A类(压缩)17例,B类(分离)2例,C类(扭转)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USS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术前、术后分别测量病变椎体高度及病变节段前凸角;CT片测量椎管占位率;以Frankel评分系统评价神经功能.结果 随访4个月-30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伤椎椎节高度为正常椎体的30%-60%,术后恢复至70%-90%,平均83%,术前腰椎前凸角34.40[英文作者]7.50,术后38.10+7.50.术前Frankel评分3.5分,术后4.3分.结论 对于严重的下腰椎骨折脱位,采用USS椎弓根螺

  • 体位复位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汪银魁;邓永发;马爱玲;焦见海

    目的 探讨体位复位加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麻醉后采用伸展位间接复位加切开椎弓根螺钉固定直视下复位治疗40例脊椎胸腰段骨折病人.结果 40例病人均获随访6月~28月,平均13.6月.螺钉植入椎弓根位置的优良率为89%,椎体压缩高度恢复率为96%,无内固定断裂发生.结论 采用过伸位间接复位加手术切开椎弓根螺钉固定直视下直接复位治疗脊椎胸腰段骨折病人手术并发症少,疗效优良.

  • 后外侧椎体成形术治疗下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展振;戈才华;刘志安;谢荣;邱优国

    目的 探讨采用腰椎后外侧入路的椎体成形术治疗下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对72例骨质疏松性下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156个椎体,采用经皮腰椎后外侧入路向椎体内穿针工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6ml,术后X线检查骨水泥充盈度、临床止痛效果、有效率和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椎均达到良好的充盈效果,无血管神经损伤和填充物外溢,骨折复位满意;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明显,缓解率达93.1%,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2~30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椎体形态未见改变.结论 采用椎体后外侧入路的椎体成形术对下腰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疗效,其技术操作简易、安全,更适于临床应用.

  • 腰椎板切开后移关闭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常彦海;刘时璋;徐洪海;李勇;弓立群;凌鸣;罗振群

    目的 评价腰椎板切开后移关闭术在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3例患者中,对36例单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使用特制限深椎板骨刀南后路垂直切开椎板,清理椎管内病变并彻底减压,将椎板后移2~3 mm后关闭,使椎管扩大;17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同时行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器械内固定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减轻或消失,随诊46例,随访时间6月~6年,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9.1%.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便快捷,减压彻底,脊柱稳定性好,能有效地预防术后硬膜外纤维瘢痕粘连,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理想方法.

  • AF椎弓根钉棍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78例临床体会

    作者:钟响明;叶强;唐月松;李旺泉;古文炎;陈轶琦

    目的 总结AF系统进行后路胸腰椎骨折脱位复位内固定的体会和经验.方法 本组78例病人,按骨折部位:胸1114例,胸12 20例,腰126例,腰218例.手术时机:伤后1-7d,平均4d.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术前A级恢复到术后C级4例,术前A或B级恢复到术后D级13例,术前B或C级恢复到术后E级47例,术前D级恢复到术后E级14例.结论 AF后路椎弓根钉棍系统对胸腰段椎骨骨折脱位复位满意,固定可靠,能维持复位角度,操做简单,而且价格低廉,是一种良好的胸腰椎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系统.

    关键词: 胸腰椎 AF系统 体会
  • APLD联合POC治疗巨大突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报告

    作者:何庆;刘昱;杜峰

    目的 观察APLD联合POC治疗巨大突出间盘病变的优势及不良反应.方法 第一步:经皮髓核摘除,钳夹髓核尽可能充分.第二步:超氧治疗,采用等压下饱和式循环氧化.结果 21例病人联合治疗,一次治疗优良率达85%以上.结论 APLD联合POC治疗巨大间盘病变,提高了一次治疗的成功率.扩大了两种方法单用的适应症范围.

  • 不悬吊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78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沛;刘彬;任伟;邢文华;吕慧成;樊东升;钟秀

    目的 动态观察不悬吊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疗效,评价其效果.方法 按照颈椎病脊髓功能状态评定40分法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的神经和功能分类标准对脊髓型颈椎病和外伤性四肢不全瘫手术前后临床结果评分对照;对椎管矢状径和颈椎稳定性进行放射学随访测量.结果 颈椎病术前平均分为21分,术后33分;外伤性四肢不全瘫进步1~2级;椎管矢状径增加4~5 mm,除术前自身存在不稳征外,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畸形或不稳征,1例因明显颈部外伤发生关门外,未见关门发生.扩大椎管少数轻度塌陷,但不影响疗效.结论 不悬吊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技术上简便、安全,并发症少,适用于各种病例,甚至老年人.

  • 非连续节段颈椎病的前路手术治疗

    作者:梁裕;曹鹏;吴文坚;张兴凯;郑涛;龚耀成

    目的 通过对25例前路手术治疗非连续节段颈椎病的临床资料回顾,探讨非连续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选取25例非连续节段颈椎病人进行前路减压和重建.应用Cage加Cage重建14例;Cage加前路钢板固定7例;Cage加钛网和前路钢板重建4例.并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神经学检查随访20例病人的治疗结果.结果 随访时间18个月-6年3个月.平均37个月.应用JOA评分(17分法)评价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情况.术前平均评分6.2分(3-8分),术后平均评分11.4分(4-15分).有19例见到影象学融合.6例临床融合.未有内固定松动断裂,椎体间融合器下沉等.结论 对于非连续节段颈椎病,如果交界节段无退变不稳的表现,保留交界节段分别对受累节段进行减压和固定融合,是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颈椎病 前路 手术
  • 三步法治疗颈型肩周炎在马耳他的运用

    作者:于建

    目的 运用手法牵引、推拿以及脊柱整复的综合方法,对颈型肩周炎的疗效探讨.方法 于2003年9月-2005年12月对150例颈型肩周炎患者采用一牵、二推、三整脊的三步法治疗.结果 15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的有98例(65.5%),总有效率为96.0%.结论 颈型肩周炎患者采用三步法治疗,能达到缓解疼痛和恢复肩关节的功能,是治疗颈型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 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作者:周田华;汤逊;林月秋;翁龙江;江慕尧

    目的 评价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行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表现,X线和CT扫描测量结果.结果 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后复位满意,内固定牢固,不全瘫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复位固定满意,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 儿童寰枢椎半脱位56例诊治与分析

    作者:闫金玉;李恒彬;刘长路

    目的 探讨和分析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的病因,解剖特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采用仰卧位枕颌带牵引,根据年龄体重调整牵引重量和牵引角度,配合药物及对症等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复查X线及CT片复位满意后,均根据患儿年龄选用合适的颈围外固定2~3个月.随后参照Mcienzie方法,行颈部康复锻炼.结果 本组56例经治疗后全部达到治疗标准的要求,复查X线片寰枢关节间隙全部恢复正常.出院后均经随访,时间为2~12个月,平均4.5个月,随访病例中有1例复发但未出现神经压迫症状.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指导颈部康复功能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亦能达到相辅相成、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的目的.

  • 经峡部外缘途径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樊道斌;邢飞;张林胜;杨国平

    目的 探讨经峡部外缘途径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经峡部外缘途径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其中L3-4 1例,L4-5 11例,L5-S1 4例.结果 随访6~42个月,平均28个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12例,良2例,可2例,无差.优良率88%,未发现腰椎不稳征象.结论 经峡部外缘入路手术具有显露清楚、创伤小、不影响腰椎稳定性等优点.

  • 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临床体会

    作者:马广文;李军;吕欧;周盛智;苗本宽;张杰

    目的 探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PLDD+医用臭氧椎间盘注射术用于治疗该病的可行性.方法 本组颈椎间盘突出症36例.在C型臂X光机监控下,将激光光导纤维经穿刺针腔置入到病变椎间盘的预定部位,按照预定激光量行椎间盘减压术,然后注入医用臭氧6-10ml.结果 术后1-6个月定期随访患者,结果是治愈21例(59.3%);显效11例(30.5%);有效4例(11.1%);无效1例(2.6%).优良率为89.1%.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PLDD+医用臭氧椎间盘注射术具有痛苦小,安全性高,疗效肯定等突出优点,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的微创手术疗法.

  • APLD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杨富坤;陈施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腰腿痛疾患,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以青壮年为高发人群,高龄(>65岁)人群患病率不高,国内张双喜等报道约为4.7%-4.8%[1],国外Nachemson报道约为4.0%[2].本组42例病人占同期我科椎间盘突出手术886例的4.7%.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后侧椎板间隙入路、半椎板切除,椎间孔扩大和小关节突切除,破坏了脊柱稳定性,手术创伤大,术后卧床时间久,易引起并发症.

  • 综合治疗改善颈椎病颈椎曲度的观察

    作者:汤艺;彭梅梅;曹军勇;陈亚雄

    目的 观察以按摩为主配合中西医治疗颈椎病的颈曲值变化,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颈曲值在颈椎病.的诊断、指导治疗、疗效评定等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6例18-50岁的颈椎病患者,治疗前摄颈椎正、侧、斜、张口位片,并测量颈曲值,根据颈曲值及其它X线征象,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一个月后,再摄颈椎片并测颈曲值.结果 36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颈曲值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颈曲值对50岁以下颈椎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疗效评定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针刺配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任建增;庞国峰;张丽娜;顾金水;于光辉;刘杰民

    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它是以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为主的关节病变.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自2003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针刺配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牵引下推拿法并颈椎保健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吕晓宇;陈耀平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颈椎病中的常见类型,主要病理机制为颈椎间盘在首先发生退行性病变的基础上,纤维环因外力作用下而破裂,髓核突出后面压迫血管、神经而刺激脊神经及周围软组织而致炎性水肿,产生颈痛、手疼痛、酸痛、麻木,出现功能障碍等症状.

  • 激光针刀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程建明;穆敬平;彭力;敖金波;陈建敏

    退行性膝关节炎,又称为膝骨关节炎、膝增生性关节炎、老年膝等,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主要因为膝关节软骨破坏、软骨下骨质变密,边缘性骨软骨形成和关节畸形所致的慢性骨关节病,其发病率高,对本人、家庭及社会影响很大.

  • 中医药四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侯晓勇;张建军

    近年来,我科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采用中药、针灸、牵引、正骨推拿四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效.现将完整资料详述于下:1一般资料男121例,女78例,年龄18~76岁,平均40.3岁,发病时间1年~3年,其中1天~6个月者135例,6个月~1年31例,1年~2年24例,2年~3年9例;其中单纯腰痛患者35例,单例下肢痛患者121例;双侧下肢痛患者43例.

  • 桂岭枕的设制和临床应用

    作者:胡庆华;朱维亮

    颈椎病的发病呈现普遍化,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1].枕头,作为一种睡眠卧具,在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睡眠科学用枕,在避免颈椎劳损,预防颈椎病发生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我院自行设制了头部和颈部高度不一的枕头(桂岭枕)并于临床使用,现就其设计原理、结构特点及临床应用效果作一报导.

  • 颈椎病坐位枕颌牵引不良反应原因

    作者:刘虎明;樊英

    颈椎病是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椎体附件及周围组织改变,导致以颈肩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证.目前,临床以枕颌牵引、按摩等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中,坐位枕颌牵引为临床常使用的方法.此方法能够调整颈椎椎体之间组合关系,改善颈部组织血液循环,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使椎间隙增宽,有利于外突的组织复位或改变其神经根的压迫,同时可以松解神经根和关节囊的粘连,对受压迫的神经起到一定的减压作用[1].以消除或缓解颈肩部疼痛.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胡继平;冷辉;吴景山;徐久祥

    目的 通过总结5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发病的病理基础、手术时机以及术式选择.方法 从1997~2003年8月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56例,经X线及MRI检查均无骨折脱位,确立诊断,明确脊髓受压、损伤节段,选择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54例,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2例.结果 56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完全恢复至伤前状态42例,大部分恢复14例,无1例完全不恢复.讨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大都有以下病理基础:1、间盘退变突出;2、发育性椎管狭窄;3、后纵韧带骨化;4、黄韧带肥厚或骨化.外伤是诱因.根据受压、损伤脊髓节段的多少选择手术入路,手术时机越早越好.

  • 密集型毫针刺法治疗腰臀部软组织损害60例

    作者:王春

    我科门诊自2004年8月-2006年9月期间,以宣蜇人软组织外科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毫针密集型刺法治疗腰臀部软组织损害6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8~68岁,其中20~30岁8例,30~40岁15例,40~50岁13例,50~60岁16例,60岁以上者8例.发病时间短1天,长20年,平均3年半.

  • 腰背部广泛性肌筋膜炎125例治疗体会

    作者:楚德升;邵华磊

    自2000年至今我们采用手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该病患者12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5例,男53例,女72例.年龄25~67岁,平均38岁.病程短15d~30年,平均3年.发病诱因受凉35例,受湿13例,慢性劳损61例,无明原因16例.技

  •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李钦亮;刘艺;陈鸣;卞光军;陈金传;朱赤;储朝明;邹国友

    目的 评价采用后路经椎弓根脊髓减压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24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脊髓减压.患者均行X线、CT及MR检查.MRI显示本组24例中合并黄韧带骨化(OLF)9例,后纵韧带钙化(OPLL)10例.椎间隙相应水平硬膜囊或脊髓受压.平均随访1~2.5年,用Otanni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Otanni评分,优11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3.33%.无神经症状加重等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后路经椎弓根脊髓全周减压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良好,并能减少并发症.

  • 一期前路手术内固定珊瑚人工骨植入治疗脊柱结核

    作者:李俊;孟志斌;周健强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融合同时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总结18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融合,前路内固定器内固定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25个月,18例患者血沉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术后2个月,无局部结核复发、窦道形成,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术后5.8个月,后凸畸形矫正平均较术前纠正23.6°.神经功能全部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脊柱结核内固定可有效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早期重建脊柱稳定性,有助于植骨融合和减少结核复发,在结核病灶彻底清除的同时,植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是安全有效的.植骨替代材料,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应用,避免了取自体骨带来的并发症.

  • 电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下肢放射痛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张建;耿玲;王云兵;于红;吴闻文;侯树勋;王劲刚

    目的 电刺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放射痛症状的病人进行治疗,观察电刺激对下肢放射痛症状的缓解情况.方法 2005年6月-2006年8月在经过预试验确定样本量后,将28名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有下肢放射痛症状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对照两组,单盲状态下,进行只存在有无电刺激差别,其余状态都一样的治疗.我们以达到50%下肢放射痛缓解率的天数为衡量标准.结果 试验组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刺激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下肢放射痛症状有效.

  •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现状分析

    作者:顾非;房敏

    中医推拿是祖国传统医学中具中医特色的疗法之一,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从2002~2006年有关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献报道,反映出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推拿手法存在一法多名、同名多样、组合繁杂等不规范;调整手法作为推拿治疗的核心,对其认识不一;对推拿疗效机制的认识正逐步深入;定量化指标正逐步引入推拿疗效评价体系.

  • 脊髓损伤修复和神经保护药物进展

    作者:谭俊铭;史建刚;贾连顺;李家顺

    综述了近年关于急性脊髓损伤修复及神经保护药物治疗的相关文献,为临床脊柱专科医师提供SCI后促进神经修复的新治疗进展.尤其具神经保护作用的一些药物,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米诺环素,经动物模型显示有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如能通过长期建立的安全性观察,很有可能进入临床实践.

  • 颈腰综合征及其治疗

    作者:王春生;常楚

    颈腰综合征是脊柱疾病中的疑难严重病.其概念是指颈椎与腰椎均具有发育性椎管狭窄因素,以致后天获得病理改变后同时或先后出现颈段与腰段椎管内容物受累症状.本病临床特点是既有颈脊髓受压又同时有腰神经根受压的表现.该病的颈椎病变多以脊髓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形式存在,而腰段病变以腰椎椎管狭窄及腰椎间盘突出多见.当患者仅以颈段或腰段某个主要症状就诊时,漏诊很容易发生.脊髓型颈椎病的漏诊率高.详细的理学检查,准确的影像学资料及综合分析是减少漏诊的重要步骤.治疗包括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由于多节段发病,治疗难度较大.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系统的替代性康复治疗及其疗效评定是急需解决的课题.

  • 腰4-5椎间盘脱出并腰5骶1段蛛网膜囊肿1例报告

    作者:吴志忠

    1临床资料1.1病历摘要患者,女,52岁,主因左下肢痛麻木1年,加重伴右足跟麻木1月于2005-10-25日住院,自述2年前劳累后出现左下肢痛麻木,在院外行药物、针炙、按摩等保守治疗无明显缓解.入院一月前弯腰干活时突然症状加重,不能直立行走,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牵引治疗,牵引时加重,卧床休息及止痛药维持治疗20余天后无效,CT检查结果示:腰4-5椎间盘突出,骶1右侧神经根较粗考虑神经根鞘瘤.

  • 腰4椎体开放性骨折伴完全性滑脱1例

    作者:齐新文;王进;向可述

    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腰背部被巨石砸伤2+小时,以"损伤性休克,腰4椎体开放性骨折伴完全性滑脱,不全瘫痪(Frankel B),右腓骨中远段及内踝骨折"收入院.体检:神志清楚,反应迟钝,心率130次/分,血压:84/63mmHg,体温37.5℃,腰背部可以见25cm×15cm创口,血性液体流出,创口与脊柱骨折处相通,污染较重;

  • 两次小脑胆脂瘤术后并发颈椎病冯氏手法治愈1例报告

    作者:刘益善;郭伟

    患者两次小脑胆脂瘤术后出现颈椎病,经冯氏手法治疗痊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左侧小脑胆脂瘤于2004年4月12日和11月4日在北京天坛医院做小脑胆脂瘤切除术两次.

  • 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MP-9的基因表达变化

    作者:赵庆华;贾连顺;周许辉;宋滇文

    目的 研究脊髓缺血再灌流损伤过程中的脊髓神经细胞MMP-9表达的变化.方法 30只成年Wistar大鼠,解剖分离腹主动脉,按缺血和再灌流各时间段分别阻断开放腹主动脉,造成脊髓腰尾段缺血,假手术组不阻断腹主动脉,取缺血前、缺血30min、缺血60min,缺血30min再灌注2、6、10h后,分别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每个时相点5只.对局部脊髓逆转录PCR(RT-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缺血前)脊髓可见少量MMP-9表达,而实验组(缺血30min、缺血60min)MMP-9基因表达明显增加,再灌注2、6、10h,MMP-9mRNA表达逐渐增加,且MMP-9的基因表达较缺血期明显增加,各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MMP-9在脊髓缺血再灌注中起一定作用,再灌注期细胞内MMP-9基因表达明显多于缺血期,MMP-9与缺血再灌注时间之间存在时效关系,表明MMP-9可能参与脊髓再灌流损伤,是脊髓再灌注损伤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病理学环节,研究结果对于揭示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发病机理具有积极意义.

  • 神经营养素3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郭树章;蒋涛;任先军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实验于2005-01/06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实验组(NT-3组),假手术组(n=5);用改良Allen's法以30gcm致伤SD大鼠制作大鼠T8全瘫模型,实验组经蛛网膜下腔导管于术后即刻,4h,8h,12h,24h,3d,7d注入NT-320μl(含NT-3 200ng),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只打开椎板后蛛网膜下腔置管,不致伤,不给药.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后24h,3d,7d、14d行BBB评分和MEP检查.结果 6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在24h、3d、7d、14d较对照组BBB评分分值提高[0.22±0.43/0.70±0.48(P<0.05);3.2+2.39/8.01+2.05;9.30+1.49/14.32+2.11;12.80±0.92/18.40±1.08(P<0.01)],②实验组MEP的N1波潜伏期在24h、3d、7d、14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80.90±7.49/49.9±2.44(P<0.01);54.05±8.52/40.55±4.72(P<0.05);43.10±1.53/33.65±2.78(P<0.01);38.45±3.98/22.25±2.84(P<0.01)].结论 神经营养素3能明显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对大鼠脊髓损伤有明显治疗作用.

  • 棚式黄韧带加玻璃酸钠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厉锋;徐兆万;王丙武;刘伟强;张德光

    目的 观察带血运的黄韧带后路搭棚式屏蔽加玻璃酸钠隔离保护对椎板间开窗、椎间盘纤维环损伤后硬膜周围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 6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L3-4、L5-6水平左侧椎板开窗1.0×0.5 cm,椎间隙处用限制性环刀和磨钻制造约2×2×0.2 mm纤维环损伤,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玻璃酸钠组(B组)、棚式黄韧带组(C组)及棚式黄韧带加玻璃酸钠组(D组)4组.术后2、4、8、12周对硬膜外瘢痕形成及粘连做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应脊髓中P物质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玻璃酸钠早期可减轻硬膜外瘢痕粘连,但后期瘢痕粘连有所加重,P物质的含量也有相应改变;棚式黄韧带及其合用玻璃酸钠组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明显减轻,P物质的含量明显减少,两者之间差异也存在显著意义.结论 棚式黄韧带可减轻硬膜外的瘢痕形成及相应脊髓中的P物质的含量,有助于减少术后腰腿痛;玻璃酸钠术后早期有一定的预防硬膜周围粘连的作用.

    关键词: 硬膜 瘢痕 粘连
颈腰痛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