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针联合嗅鞘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轴突再生及走向的影响

    作者:谭龙旺;秦兆邦;朱峰;杨利学

    目的:探讨电针对嗅鞘细胞(OECs)移植大鼠轴突再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5月龄Sprague Daw?ley(SD)雄性大鼠72只,体重(220±20)g,采用挫伤加全横断的造模方法造成T9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成模型组、电针组、嗅鞘细胞组和电针加嗅鞘细胞组。各组动物于造模后4周和8周注射5%荧光金水溶液(flurosecentgold,FG)0.5μl进行逆行标记,后进行荧光金逆行示踪观察以及动物行为学观察(BBB评分)。结果:(1)BBB评分结果示术后第1天至第1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3周开始,电针+OECs组高于模型组、OECs组、电针组3组(P<0.05)。(2)荧光金逆行示踪结果显示:术后4、8周各组脊髓内均可观察到有FG阳性神经纤维再生;在脊髓损伤区,电针加OECs组通过脊髓损伤区荧光金标记的阳性神经纤维数量多于其他3组,走行较其他3组规则。结论:电针联合OECs移植治疗能够极大的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纤维的再生以及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能够恢复神经传导通路,并对再生的神经纤维生长方法有一定的导向性。

  •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志俊;马迎辉

    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脊髓损伤后神经元轴突再生困难,同时神经胶质瘢痕阻碍再生轴突的通过.嗅鞘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神经胶质细胞,具有中枢神经系统(CNS)星形胶质细胞和外周雪旺氏细胞的特性,许多基础与临床研究发现嗅鞘细胞是神经系统中具有促进神经轴突再生,引导轴突正确生长的独特细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脊髓损伤的修复带来了希望.

  • 麝香酮对脑损伤大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姜涛;黄李法;周水晶;崔建军;叶强

    目的 观察麝香酮鼻腔给药对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脑保护作用影响.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只,通过控制性皮层撞击制备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进行手术及麻醉程序,无冲击损伤过程.治疗组采用大鼠在体鼻腔循环灌流法将麝香酮(1.8 mg/kg)从鼻腔给药,30 min/次,2次/日,共7日.检测各组动物干预前(T1)、干预第3日(T2)、干预第5日(T3)、干预后(T4)脑组织含水量,干预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1-4脑含水量升高(P<0.05),NGF、BDNF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T1-3脑含水量降低(P<0.05),NGF、BDNF表达升高(P<0.01).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后鼻腔给予麝香酮可降低脑含水量,减轻脑水肿,促进嗅鞘细胞分泌BDNF和NGF.

  • 体外新生小鼠嗅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赵楠;刘俊;高鸿;岑键昌;庞江霞;王廷华;冯忠堂

    目的 研究新生小鼠嗅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自新生小鼠嗅球中分离并纯化嗅鞘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和RT-PER对其进行检测.结果 体外培养的新生小鼠嗅鞘细胞主要为双极或三极细胞,其纯度可以达到88.7%以上,污染细胞中有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嗅鞘细胞呈 P75NGFR、NGF、BDNF和CNPase免疫阳性,GFAP和Nestin阴性.RT-PCR结果显示,嗅鞘细胞表达β-NGF、BDNF、NT-3、PDGF-B、bFGF、EGF、TrkA和TrkB的mRNA,而不表达NT-4.结论 本研究对新生小鼠嗅鞘细胞的形态学、免疫细胞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提供了部分实验数据.但不同动物来源、不同的取材时间和培养条件对嗅鞘细胞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清;王玮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可致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其治疗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难点与热点.众多研究表明,脊髓内细胞移植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治疗策略,为严重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其中,可用于移植的细胞主要有神经干细胞、雪旺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嗅鞘细胞等.

  • 移植微囊化嗅鞘细胞对P2X2、P2X3受体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文俊;杨宝林;刘怡果;刘曾旭

    目的:探讨微囊化嗅鞘细胞移植对大鼠P2X2、P2X3受体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在L4~5段脊髓表达的影响。方法2014年9月—2015年7月采用差速贴壁法培养SD大鼠嗅球来源的嗅鞘细胞并进行传代扩增,取第9代嗅鞘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纯度,符合要求后制作微囊化嗅鞘细胞。按随机化要求将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嗅鞘细胞移植组( OECs组)、微囊化嗅鞘细胞移植组( MC-OECs组),每组12只。模型组、OECs组、MC-OECs组建立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OECs组、MC-OECs组分别将吸附嗅鞘细胞悬液和微囊化嗅鞘细胞悬液的可吸收明胶海绵置于坐骨神经损伤两侧,于术后第7、14天取各组SD大鼠的L4~5段脊髓,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对比各组P2X2、P2X3受体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原位杂交结果显示,P2X2、P2X3受体主要表达于脊髓灰质中,以细胞核表达明显,细胞质内少量表达。术后第7、14天模型组、OECs组、MC-OECs组和对照组P2X2、P2X3受体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及细胞平均吸光度均依次降低,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MC-OECs移植能明显降低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脊髓内P2 X2、P2 X3受体的表达水平,具有抑制P2 X2、P2 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 成人鼻腔嗅区黏膜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免疫学特点

    作者:王洪美;任玉水;田国忠;姜晓荣;曹敬丽;刘婧媛;周长满;黄红云

    目的 探讨成人鼻腔嗅区黏膜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嗅鞘细胞(OECs)的免疫学特点. 方法 通过手术取成人嗅区黏膜7例,将其消化为单个细胞后采用差速贴壁法除去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行形态学观察,并利用p75、S100、GFAP抗体对嗅鞘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共焦显微镜下进行各种抗体阳性率的统计.结果 共焦显微镜下可见嗅黏膜细胞中S100和p75阳性细胞多见,GFAP阳性细胞在嗅黏膜细胞中较少见.一般在同一细胞上可见S100和p75共同表达,而GFAP与S100、p75未见有共同表达现象;p75阳性细胞胞体大小和形态也大不相同.经统计S100和p75阳性细胞的平均百分率为(35.0±8.3)%. 结论成功进行了成人鼻腔嗅区黏膜细胞的分离培养.

  • 嗅鞘细胞移植和左旋硝基精氨酸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背核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的影响

    作者:张静;曾园山;张伟;陈穗君

    目的 探讨嗅鞘细胞(OECs)移植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背核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 将20只大鼠行脊髓半横断术后分为对照组、OECs组、L-NNA组和OECs+L-NNA组.OECs+L-NNA组在脊髓损伤处移植嗅鞘细胞,并注射L-NNA.术后30d时,应用NADPH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中性红染色、HE染色和荧光金逆行标记等方法,观察4组大鼠L1背核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情况.结果 1.0ECs组、L-NNA组L1背核神经元存活数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分类计数显示,这两组对脊髓背核大、中、小神经元的存活均有促进作用,而OECs+L-NNA组的促存活作用显著.2.0ECs组和OECs+L-NNA组脊髓损伤处可见再生的轴突,且L1背核可观察到被荧光金逆行标记的神经元胞体.3.与对照组比较,OECs组L1背核NOS阳性神经元增加,L-NNA组NOS阳性神经元减少,OECs+L-NNA组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差异不明显.结论 嗅鞘细胞移植和L-NNA均可促进脊髓受损伤背核神经元的存活,两者联合应用可更好地促进受损伤的背核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

  • 嗅鞘细胞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楠;冯忠堂;苏平;刘俊;高鸿;盛箫磊;庞江霞;王廷华

    目的 探索体外嗅鞘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和嗅鞘细胞,分别采用共培养及共培养液培养,观察嗅鞘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检测嗅鞘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情况.结果 共培养及共培养液培养4d后,神经干细胞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并有部分细胞分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RT-PCR结果显示,嗅鞘细胞表达β-NGF、BDNF、NT-3、PDGF-B、trkA和trkB的mRNA,而不表达NT-4.免疫组织化学嗅鞘细胞呈NGF、BDNF和p75染色阳性.结论 嗅鞘细胞表达或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如NGF、BDNF、NT-3和PDGF,并可能通过旁分泌或靶源性模式作用于神经干细胞,促进其增殖.

  • 嗅鞘细胞/细胞外基质夹层支架的制备和形态学观察

    作者:钱雷敏;张志坚;龚爱华;秦茹娟;孙湘兰;步雪峰;姜平

    目的 研究嗅粘膜嗅鞘细胞在细胞外基质夹层支架内的生长特性,为治疗神经系统损伤寻找新的移植供体.方法 嗅鞘细胞/细胞外基质夹层支架由四层毯状细胞外基质支架和三层嗅粘膜嗅鞘细胞相间叠加构成.纤维蛋白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粘连蛋白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新鲜大鼠血浆促凝作用下,构建单层毯状细胞外基质支架,在支架表面种植嗅粘膜来源的嗅鞘细胞.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嗅鞘细胞在支架上/内的生长过程,培养3d后,在细胞表面再次滴加上述细胞外基质混合胶以构建第二层毯状支架,依次重复两次.夹层支架制成组织切片和超薄切片后,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和分析夹层支架的内部结构以及嗅鞘细胞在支架内的生长情况.结果 由顶层至底层,支架内的嗅鞘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细胞突起逐渐延长,细胞内分泌颗粒逐渐增多及其电子密度逐渐增高;细胞可在支架之间迁移,其水平排列方向具有一致性;嗅鞘细胞的细胞膜可与支架紧密粘附,支架内局部区域出现组织间隙.结论 嗅粘膜嗅鞘细胞可在细胞外基质夹层支架内正常增殖和分化,细胞与支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该夹层支架可作为嗅鞘细胞三维生长的载体,用于移植治疗神经损伤.

  • 胸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

    作者:张志成;孙天胜;叶超群;任大江;刘智;李放;刘树清;胥少汀

    目的总结胸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细胞移植治疗临床试验的入选标准.方法对1990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72例胸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6~48个月),12例脊髓完全损害ASIA A级均无恢复,仅4例有尿淋漓者症状好转;52例伴骨折脱位全瘫患者仅有5例恢复为B级,主要为感觉平面下降2~3个节段,余无恢复,恢复率9.6%;8例不全瘫患者恢复率62.5%;嗅鞘细胞移植患者感觉功能恢复明显,优于运动功能恢复,痉挛瘫有所改善.结论胸脊柱脊髓损伤全瘫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差;细胞移植临床试验的入选标准为无残留压迫的陈旧性胸脊髓完全性损伤.

  •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后顽固性神经性疼痛17例报道

    作者:陈琳;江昭;黄红云;张峰;刘彦铖;郗海涛;王洪美;任玉水;周长满

    目的 探讨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顽固性神经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细胞学治疗后获得疗效的脊髓损伤合并顽固性神经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2004年11月~2007年11月间的17例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年龄18~68岁,平均40.4岁.受伤6~312个月,平均105.9个月,受伤原因包括车祸、坠落、放射性损伤、机器挤压伤、枪伤、跳水.疼痛持续时间6~309个月,平均102.2个月.嗅球嗅鞘细胞胰蛋白酶消化成单细胞后培养12~14 d.细胞移植到损伤段的上下两端.疼痛评价使用国际神经修复学会脊髓损伤日常生活功能评价量表:0分为极度疼痛,止痛药无效;1分为中度疼痛,需用强效止痛药;2分为轻度疼痛,普通止痛药有效;3分为无疼痛.结果 随访时间0.5~88个月,平均17.5个月,疼痛平均改善1.2分.结论 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有一定治疗作用.

  • 移植的嗅鞘细胞在大鼠正常和挫伤脊髓内的迁移

    作者:张立仁;叶超群;孙天胜;包建玲;刘彦

    目的 明确移植的嗅鞘细胞在脊髓内的迁移特点.方法 来源于7日龄绿荧光Sprague Dawley大鼠嗅鞘细胞分别移植于正常大鼠脊髓、脊髓挫伤模型大鼠脊髓损伤部位中心及其临近组织,1周后取材观察移植细胞在脊髓内的迁移能力.结果 移植嗅鞘细胞在正常脊髓内主要沿脊髓纵轴方向从注射位点向两侧在白质和灰质内迁移,绝大部分迁移细胞排列无规则;移植于脊髓损伤部位中心的嗅鞘细胞主要围绕注射位点沿脊髓纵轴呈椭圆形分布,占据损伤部位并分布于其周围的脊髓内,小部分在白质内向头侧和尾侧迁移,迁移距离较短;移植于距离损伤部位头侧和尾侧1 mm处的嗅鞘细胞的主要在白质和灰质内沿脊髓纵轴向损伤部位迁移,还分别有一小部分沿中央管迁移.移植细胞可表达髓磷脂相关蛋白和神经丝.结论 移植的嗅鞘细胞可在脊髓内迁移,其迁移能力取决于其自身特性,移植环境是影响其迁移的重要因素.

  • 肉苁蓉总苷对大鼠嗅鞘细胞及其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剑锋;闫金玉;张旭;刘遵南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肉苁蓉总苷对体外培养大鼠嗅鞘细胞及其分泌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测定法和流式细胞计测定法检测肉苁蓉总苷对嗅鞘细胞(OECs)增值的影响;用ELISA法测定OECs分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含量.结果:MTT测定结果显示10μg/ml和100μg/ml浓度肉苁蓉总苷能明显促进OECs增殖;流式细胞计测定结果表明肉苁蓉总苷能促进嗅鞘细胞G1周期的增殖,并能减少嗅鞘细胞凋亡数量;ELISA测定结果表明100μg/ml浓度肉苁蓉总苷能对OECs分泌GDNF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肉苁蓉总苷能促进OECs增殖,并能有效促进其GDNF的分泌.

  • 嗅鞘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髓鞘修复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郭守刚;靳峰;汪春娟;唐洲平;陈寒;张苏明

    目的:观察嗅鞘细胞(OECs)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髓鞘修复的意义.方法:培养、纯化OECs后,移植组将OECs悬液注入EAE大鼠的侧脑室;假手术组按以上方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二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神经元细胞凋亡表达情况.结果:OECs移植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组织病理切片可见嗅鞘细胞移植组髓鞘修复明显优于假手术组;OECs移植组在各时间点上神经细胞凋亡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结论:OECs移植可以促进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髓鞘修复,改善运动功能,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的程度,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炎后遗证的初步报告

    作者:刘超;郑遵成;丁娜;黄红云

    目的:采用嗅鞘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脊髓炎后遗证,探讨其对损伤神经功能是否有恢复的作用.方法:取4个月以上胚胎嗅球,消化成单个嗅鞘细胞,培养7~12天,然后将其移植到损伤脊髓的上下方.共治疗12例0.5~7年的脊髓炎后遗证患者,患者此前均经过各种方法的治疗.结果:嗅鞘细胞移植后2周~2个月随访,12例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改善,且呈持续改善的趋势.结论:嗅鞘细胞移植能够有助于脊髓炎后遗证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 嗅鞘细胞移植部位与剂量的选择对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60例神经恢复的影响

    作者:张磊;郑遵成;刘超;魏树刚;张坤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lfactory esheating cells OECs)移植部位与剂量治疗陈旧性脊髓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我院实验室由人胚胎的颅脑嗅球提取、纯化,培养1~2周的OECs,常规脊椎后入路切开硬脊膜借助手术显微镜将50 ul OECs悬液单点移植于受损脊髓上段与正常脊髓交界处(共30例A组).用同样方法将50 ul×2(多可达50 ul × 4)OECs分多点移植于损伤脊髓上下端,即损伤脊髓与正常脊髓的交界靠近正常一侧(共30例B组).结果:在我院自愿接受OECs移植的106例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在术后2~4周内均应用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学会(ASIA)标准进行评价.患者在感觉、运动、大小便及植物神经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B组病人较A组病人恢复更为明显.结论:手术将50 ul×2(多可达50 ul × 4)OECs分多点移植于损伤脊髓上下端优于将50 ul OECs单点移植于损伤脊髓上端的治疗方法.

  •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Friedreich 共济失调疗效及机制探讨

    作者:郗海涛;陈琳;黄红云;张峰;刘彦铖;陈娣;王庆苗

    目的 探讨胚胎嗅鞘细胞移植治疗Friedreich 共济失调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择2005 年8 月至2009 年5 月收治的确诊Friedreich 共济失调患者11 例,采用胚胎嗅鞘细胞脊髓内或脑内移植治疗.其中4 例在全麻下行脊髓内细胞移植手术,7 例局麻下行脑内细胞移植手术.术前和术后2 ~4 周采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评价其治疗结果.结果 2 ~4周后11 例患者ICARS 由术前50.73 ±21.80 降至45.27 ±23.99(P =0.004).脊髓内移植和脑内移植两组患者评分改善无差异(P =0.104).改善主要表现在行走能力、步态、站立平衡方面.术后无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及呕吐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其中8 例患者进行半年以上的远期随访,4 例平衡及行走功能仍有改善,MRI 复查显示脊髓或脑无明显变化,移植部位及其周围未发现新生肿瘤、出血、水肿、囊性变形成、神经结构破坏、感染等病理改变.4 例患者病情平稳.结论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Friedreich 共济失调能够使神经功能得到部分改善,生活质量相对提高.脑内移植和脊髓内移植结果无明显差异.验证脑内存在神经网络修复关键点,细胞移植到此部位,可能对整个大脑、小脑、脊髓神经网络功能产生广泛双向调节.

  • 不同直径丝素蛋白纳米纤维对嗅鞘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

    作者:范志海;吴鹏;左保齐;张焕相;沈忆新

    目的 探讨不同直径丝素蛋白纳米纤维(SFS)对嗅鞘细胞(OECs)生长及迁移的影响,为脊髓损伤(SCI)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SFS,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取SD大鼠嗅球新鲜分离的OECs,采用改良差速贴壁法纯化培养.将纯化后的OECs分别接种至以左旋多聚赖氨酸(对照组)和SFS(400 nm,1200 nm)(实验组)包被盖玻片的培养皿中进行复合培养.复合培养不同时间点行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生长、分布及与材料黏附情况.NGFR p75及GFAP免疫荧光染色测定细胞表型,MTT法测定支架材料上OECs的增殖情况.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示SFS上培养的OECs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沿丝素纤维迁移,细胞突起方向走向较一致,形态特征无明显差异.扫描电镜观察显示SFS平均直径约为(395±3)nm、(1210±7)nm,纤维呈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分布均匀,OECs与材料结合紧密,且细胞突起方向与纤维走向较一致,形态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培养4 d时,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实验组NGFR p75/GFAP阳性,OECs在SFS材料上仍保留其特有的表现型.MTT检测显示:培养第4天时,对照组OECs的吸光度值较1200 nm直径的材料OECs的吸光度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培养第7天时,对照组OECs的吸光度值较实验组吸光度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OECs在400 nm SFS材料上的吸光度值比在1200 nm SFS材料上的吸光度值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400 nm SFS相比1200 nm SFS更能促进OECs的增殖.死活细胞染色试剂检测显示:在培养第4、7天时,实验组细胞形态较对照组正常,成活率较高,两组死亡细胞数比较无明显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在培养第4天时,实验组OECs较对照组OECs的凋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直径SFS对OECs的生长与迁移均具有支持作用,SFS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结合OECs移植修复脊髓损伤.

  •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贺西京

    嗅鞘细胞是一种特殊神经胶质细胞,具有神经膜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二者的特性,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的嗅球及外围神经的嗅黏膜中.嗅鞘细胞起源于嗅黏膜的固有层,它包绕嗅神经,通过筛状板终到达嗅球的嗅神经层和嗅小球层.

342 条记录 1/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