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显微技术在松质骨生物力学特性测量中的应用

    作者:余志勇;高云;张万强;王德龙;王萱

    目的:超声显微扫描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原理获得标本的声阻抗信息.介绍超声显微技术在松质骨生物力学测试中的应用.方法:本文以大鼠股骨头有机玻璃包埋标本作为测试件,通过超声显微镜扫描采集骨标本的灰度图并对其分析.结果:对灰度图的计算分析可以得出骨标本的声阻抗值.结论:该方法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解释骨组织显微结构上的生物力学特性.

  • 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卵巢囊肿

    作者:周敏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对卵巢囊肿穿刺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43例卵巢囊肿(18个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25个单纯性囊肿,均为单侧)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抽液,注入无水酒精治疗,观察1年半~2年.结果 43个囊肿,治疗后消失38个,2个复发,3个明显缩小.治疗总有效率41/43(95.34%).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卵巢囊肿是安全有效的.

  • 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内中膜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周慧青;孙宁玲;杨松娜;王伟民;刘美贞;胡恒慧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粥样斑块发生率情况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筛选冠心病及非冠心病组,对114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IMT以及观察粥样斑块发生率情况.结果:对照组及冠心病组IMT为0.67±0.10 mm及 0.85±0.26 mm,斑块发生率为10%(4/40)及63.5%(47/74),组间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以IMT≥0.85mm及/或出现粥样斑块来预测冠心病,特异性85%,敏感性71.6%,阳性预测率89.8%.结论: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预诊冠心病的存在.

  • 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前后应用多普勒超声估测跨瓣压差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胡海波;蒋世良;凌坚;谢若兰;黄连军;赵世华;徐仲英;郑宏;戴汝平

    目的通过与心导管测量对比来评价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PBPV)前后应用Doppler超声心动图估测跨瓣压差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8例患者在行PBPV术前利用Doppler测量肺动脉瓣跨瓣压差(ΔP′),与相应的心导管测量值(ΔP)作相关性分析;并利用Doppler对PBPV术后48例患者进行了4~102个月(平均19.5个月)的随访.结果 Doppler测量的ΔP′值与导管测量的ΔP值之间有着良好的直线相关性,r值为0.80,P<0.05;随访中Doppler测量的ΔP′值与PBPV术后即刻导管测量的ΔP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Doppler超声作为一种准确、无创、简便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估计PBPV术前肺动脉瓣狭窄程度,评价术后疗效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彩色多普勒血流仪诊断老年人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

    作者:彭禹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仪对老年人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及心功能受损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脉冲或连续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对1?973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检查,并测定心功能.结果从1?973例老年人中检出862例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患病率为43.7%,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男女发生比例为3.8∶1.该病主要累及的部位依次为主动脉瓣环、主动脉、二尖瓣环及瓣叶.病变的特点为瓣环、瓣根、瓣体边缘增厚,回声增强,活动僵硬.随病程进展瓣膜区可出现反流、狭窄,造成心脏结构改变和心脏功能受损.其中舒张功能减低患病率较高.结论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是较常见的疾病.

  • 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内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姚伟东;柏霞;于安中;王焕勤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厚度(IMT)以及粥样斑块发生率情况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筛选冠心病与非冠心病对照组,对181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IMT以及观察粥样斑块发生率情况.结果对照组及冠心病组IMT为(0.72±0.08)mm及(0.97±0.27)mm,斑块发生率分别为9 26%(5/54)及61.4%(78/12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以IMT≥0 85mm及/或出现粥样斑块来预测冠心病,敏感性68.5%,特异性79.6%,阳性预测值88 7%.结论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预诊冠心病的存在.

  • 原发心房肿瘤超声心动图像特征及规律研究--附128例病理对照和术后随访

    作者:侯传举;邓东安;朱鲜阳;邹苏娅;董燕

    目的探讨原发心房肿瘤超声心动图(ECG)图像特征及规律性,观察心房肿瘤ECG图像特征与病理和愈后关系.方法应用ECG检查128例原发心房肿瘤,寻找心房肿瘤ECG图像特征及规律性,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术后ECG随访.结果根据ECG图像特征对128例心房肿瘤所在心腔的部位、附着点位置、形态、大小和运动状态作出正确诊断.ECG显示:(1)左房肿瘤多见,右房肿瘤少见,双房肿瘤罕见.(2)左房肿瘤以黏液瘤多见,ECG图像表现单一,其他肿瘤少见;右房肿瘤虽然少见,但病理类型多,ECG图像表现多样.(3)黏液瘤与心房壁界限明显,都绝大多数通过短蒂与房间隔相连,极少数与心房壁相连,瘤体以蒂为固定点随心脏收缩、舒张往返运动;其他肿瘤与心房壁接触密切,接触范围广泛,无蒂,瘤体不随心脏收缩、舒张运动.手术和病理证实前者多为良性肿瘤,后者多为恶性肿瘤.(4)心房黏液瘤可致房室瓣相对性狭窄和关闭不全,但一般不引起瓣膜器质性病变,瘤体摘除后ECG随访绝大多数房室瓣功能即恢复正常.(5)术后ECG随访黏液瘤术后复发率很低,复发间隔时间较长;其他肿瘤复发率很高,复发间隔时间很短.结论原发心房肿瘤ECG图像特征及规律性明显,ECG是诊断原发心房肿瘤简便、快捷、准确的检查方法,ECG可提供心房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和运动状况,后确定肿瘤性质必需依靠病理诊断.

  • 血脂和内皮功能异常在微血管性心绞痛发病学中的意义

    作者:周胜华;刘启明;祁述善;沈向前;赵延恕;赵水平;高梅

    目的研究血脂紊乱和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在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发病学中的意义.方法测定21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并同时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其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24例正常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1)微血管性心绞痛组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100(ApoB100)和脂蛋白(a)[Lp(a)]明显升高(P值均<0.05);(2)微血管性心绞痛组肱动脉血流介导性内皮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明显减退[(4.7±1.9)%比(12.8±3.7)%,P<0.001],而两组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9.7±8.1)%比(21.2±6.6)%,P>0.05];(3)微血管性心绞痛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与血清LDL-C和Lp(a)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r=-0.512 5和-0.427 1,P均<0.001).按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程度将两组合并后分为A、B两组(A组≤4%,B组>4%),结果显示:A组LDL-C水平升高显著[(4.09±0.65)mmol/L比(2.59±0.49)mmol/L,P<0.05].结论 (1)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血脂异常以TC、LDL-C、ApoB100和Lp(a)升高为主,同时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提示血脂紊乱和内皮功能异常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2)LDL-C和Lp(a)是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的主要脂质影响因素;血脂紊乱可加重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 肝肺综合征肺组织结构的病理学改变

    作者:倪醒之;吴志勇

    慢性肝病时肺脏受累现象日益受到重视。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其中常见的类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30%[1,2],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动脉供氧不足。肝肺综合征是肝硬化患者无原发性心肺疾患而出现动脉性低氧血症,同时伴有肺血管扩张的肺部综合征[3,4]。低氧血症与肺泡-动脉氧压力梯度的增大关系密切,目前认为主要是肺内血管扩张和形成分流所致[5]。 动脉性低氧血症是血液流经肺脏时红细胞未得到充分的氧合作用,或血液没有流经肺泡进行氧合造成的。由于HPS时已排除了原发性心肺疾病,因此红细胞可能通过的异常途径有:(1)经过胸膜和肺门支气管血管而未到达肺泡;(2)在纵隔中血流由压力较高的门静脉系统直接流入肺静脉,从而绕过了肺脏;(3)通过扩张的肺泡毛细血管。 一、检测分流的几种方法 1.对比心动超声描记术:将吲哆氰绿经肘前静脉注入,在右心室里能测到其所形成的微小气泡(直径8~15 μm),在通过肺泡毛细血管时被吸入肺泡内或被吸收。如果微小气泡通过了扩张的肺泡毛细血管或肺内动静脉吻合支,则在3~6个心动周期后可以在左心中出现[6]。应用经食管对比心动超声描记术,这种微小气泡更容易被检测,并能检测在支气管中的分布情况,进而能证实其来源于肺的部位[7]。 Hopkins等[8]用此方法对53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检查,发现其中有40%存在肺内血管分流,因此认为对比心动超声描记术检测是否有分流存在比动脉血氧分压更敏感。 2.肺灌注扫描:原理与对比心动超声描记术的小气泡法相似[9]。99锝标记的巨聚颗粒白蛋白(99TcMAA),直径为20~30 μm,在正常情况下静脉内注射后不能通过肺毛细血管。当肺内毛细血管扩张或有动静脉分流时,99TcMAA进入体循环,在其他器官组织可测出其同位素活性,且与分流量呈一定比例。 3.胸片:慢性肝病患者的肺部X线摄片中两肺下野可呈结节状阴影,这种损害在尸体解剖中很难发现。肺动脉的外周分支可明显扩张,肺下叶选择性肺动脉造影能显示斑点状、海绵状阴影,或伴有‘蜘蛛状侧支’的弥漫性血管扩张。

  •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4例

    作者:高韩宁

    例1,男,55岁,于2000年3月8日谈话时突然忘记谈话内容,答非所问,反复询问:"怎么回事?"2小时后恢复正常.既往体健.查体:血压113/75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对发病前后事情记忆得准确,惟对发病2小时所做的事情无记忆,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脑电图(EEG):超声心动图(ECG)均为正常.头颅磁共振(MRI)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GA).予扩血管及改善脑细胞代谢治疗,半年后随访无复发.例2,女,64岁,于2001年6月3日打麻将牌时,突然坐立不安,说话不对题,不认识周围人物,反复重复:"这是哪里?"3小时后恢复正常.既往患有糖尿病.查体:血压105/83 mm Hg,近记忆下降,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EEG广泛轻度异常,ECG正常,头颅CT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TCD示椎-基底动脉紧张度增高.诊断:TGA.予扩血管,改善脑代谢治疗,半年来无复发.

  • 多普勒超声引导脐血管穿刺术中胎儿脐动脉及二尖瓣血流

    作者:崔建华;王兴田;王秀英;刘福民;叶月仙

    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150例胎儿在超声引导下脐血管穿刺术中对胎儿脐带附着点(A点)、脐带游离部(M点)、脐带胎盘附着点(P点),以及胎儿心脏四腔观二尖瓣血流术前、术中、术后分别进行检测,所得数据按孕龄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超声引导下脐血管穿刺术中,胎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轻微,且术后可立即恢复正常,尤其是对正常胎儿,干扰极小.本文为进一步论证超声引导下胎儿脐血管穿刺术的安全性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阴彦龙;鲁萧;邓映和;张东成;张明德;韩宇娟;彭玲;李海英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心脏超声,致许多病人漏诊、误诊.现将我们收治的52例SDHVD患者超声心动图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78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如山;罗正义;宗尧庆

    目的:观察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的超声和临床.方法:分析78例SDHVD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主动脉瓣退变84.6%,二尖瓣退变39.7%,肺动脉瓣退变和三尖瓣退变极少见;71.8%患者合并心律失常,65.4%有心功能减退;病变特点为瓣环、瓣根或瓣体边缘增厚、回声增强、活动僵硬,瓣区反流、狭窄,造成心脏结构改变和心脏舒张功能下降.结论:心脏瓣膜退变主要累及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 颅外段椎动脉峰值血流参数离散度对颈椎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曲国田;兰英;陈晓慧;程祥勇;何燕;谢芳玲

    目的 探讨超声观察颅外段椎动脉峰值血流参数离散度对颈椎病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比较44例颈椎病共88条椎动脉和33例健康人共66条椎动脉之间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收缩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S/D),峰值流速离散度(PVD).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径(ROC)曲线选取临界值.结果 两组间PSV、S/D、PVD差异显著(P<0.01).以PVD 7.85为诊断值,敏感性为83.7%,特异性72.9%.若以PVD值为10.2为诊断值,则敏感性为55.8%,特异性为100%.以S/D值2.5为诊断值,敏感性为83.7%,特异性62.5%.结论 应用ROC曲线确定的PVD值与S/D值将有助于颈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应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评价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

    作者:郭淑香;孙冬梅;薛瑞凤

    目的 检测不同病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同时观察纤维化指标,探讨IBS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65 mg·kg1)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于第4、12、24周测定常规心功能参数(LVEF)、左室后壁校正IBS值(IBS%)、IBS周期性变异幅度(CVIB).同期检测心肌纤维化指标:心肌羟脯氨酸含量(HPC),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容积分数(CVF)及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心肌胶原蛋白在心肌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光镜与透射电镜对心肌行组织学观察,并与同龄正常大鼠进行比较.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的IB%明显增高(P<0.05),CVIB第4、12周时尚无明显变化(P>0.05),第24周时明显降低(P<0.05),LVEF值各组间无明显变化(P>0.05);糖尿病组心肌纤维化指标HPC、CVF、PVCA、胶原蛋白Ⅰ和Ⅲ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2)IBS%与HPC、CVF、PVCA、胶原蛋白Ⅰ和Ⅲ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3)电镜发现糖尿病组心肌细胞肌丝稀疏,线粒体肿胀,间质胶原增生.结论 胶原蛋白Ⅰ持续性增加是糖尿病模型鼠心肌纤维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监测IBS可以观察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的程度.

  • 腹腔注入乳酸钠林格液对大鼠肝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许立龙;李国杰;朱向明;赵博文;吴赤球

    目的:探讨腹腔介质增强超声显像技术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性依据.方法:健康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A组:正常对照组;B、C、D、E组分别为腹腔注入乳酸钠林格液后10 min组、1 h组、24 h组及7 d组.对5组大鼠分别进行超声检测:测量肝脏门静脉(PV)的内径,监测肝门静脉高流速(Vmax)、肝固有动脉(H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肾主、肾段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等.结果:各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超声监测大鼠肝脏PV内径及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脏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腔注水成像技术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超声增强显像技术.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探讨

    作者:黄群英;晋学庆;徐军霞

    0.05);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58±4.701%vs19.38±6.452%,P<0.05);肱动脉血流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ED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095±4.412%vs 19.648±4.635%,P>0.05).瘦素与血管舒张功能之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未发现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增高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减退可能无关.

  • 应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评价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

    作者:郭淑香;孙冬梅;李静;薛瑞凤;李冬梅;谢芳;张树华;刘洋;孙萌

    目的 检测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肾脏背向散射积分(IBS),同时观察纤维化指标,探讨IBS与肾脏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65mg/kg)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于第4、12、24周测定肾皮质和肾髓质的IBS%,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肾小球胶原沉积评分(GCDS)、肾小管间质病变评分(TIDS),肾脏胶原蛋白(CollagenI、Collagen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心肌光镜与透射电镜观察,并与同龄正常大鼠进行比较.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肾皮质、肾髓质的IBS%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组肾脏纤维化指标PVCA、GCDS、TIDS、Collagen Ⅰ、CollagenⅢ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②肾皮质与肾髓质IBS%与PVCA、GCDS、TIDS、CollagenⅠ、CollagenⅢ表达呈正相关(P<0.05);③电镜发现糖尿病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间质胶原增生.结论 糖尿病大鼠存在明显的肾脏纤维化,通过监测IBS可以监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纤维化的程度.

  • 依那普利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者:单艳华;张勇刚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与卡维地洛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联合卡维地洛组(68例)、依那普利组(42例).在心衰标准用药基础上,依那普利、卡维地洛均由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至目标剂量.全部病例在治疗后12个月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评价治疗前后左室功能和容积.结果:治疗后心功能和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增加,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N)均有减少,但依那普利联合卡维地洛组与单独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无血脂、电解质和血糖变化.结论:依那普利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轻中度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 超声诊断颈动脉体瘤价值

    作者:朱好辉;袁建军;周艳珂;王振华;王娜;吕传剑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超声声像学特点,提高其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并与CT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颈动脉体瘤超声表现为颈动脉分又处实性低回声团块,颈内外动脉分叉角度可出现不同程度增大,瘤内血液供应丰富,可见动脉血流信号.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增强表现为均匀性强化.结论:超声有助于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且可明确瘤内血液供应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手术入路的选择.

3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