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狭窄的造影方法分析

    作者:陈国良;靳永强;张福强;吴清玉

    目的:分析合并肺动脉狭窄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方法.方法:经股静和/或动脉插管途径,采用不同方法对51例合并肺动脉狭窄的复杂性先心病行选择性肺动脉造影.结果:10例患者用导丝在心室内将猪尾导管末端打开,调整导丝进入肺动脉;34例患者通过剪切猪尾导管远端呈不同的弧度进入肺动脉;3例患者但因肺动脉瓣重度狭窄,5F导管无法通过,更换260cm长泥鳅导丝后交换4F导管进入肺动脉;4例患者经主动脉逆行进入心室后操纵导丝进入肺动脉.结论:根据心内结构及大动脉位置关系的变化采用不同的策略及器械能够成功进入肺动脉行造影及压力测定.

  • 肝肺综合征肺组织结构的病理学改变

    作者:倪醒之;吴志勇

    慢性肝病时肺脏受累现象日益受到重视。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其中常见的类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30%[1,2],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动脉供氧不足。肝肺综合征是肝硬化患者无原发性心肺疾患而出现动脉性低氧血症,同时伴有肺血管扩张的肺部综合征[3,4]。低氧血症与肺泡-动脉氧压力梯度的增大关系密切,目前认为主要是肺内血管扩张和形成分流所致[5]。 动脉性低氧血症是血液流经肺脏时红细胞未得到充分的氧合作用,或血液没有流经肺泡进行氧合造成的。由于HPS时已排除了原发性心肺疾病,因此红细胞可能通过的异常途径有:(1)经过胸膜和肺门支气管血管而未到达肺泡;(2)在纵隔中血流由压力较高的门静脉系统直接流入肺静脉,从而绕过了肺脏;(3)通过扩张的肺泡毛细血管。 一、检测分流的几种方法 1.对比心动超声描记术:将吲哆氰绿经肘前静脉注入,在右心室里能测到其所形成的微小气泡(直径8~15 μm),在通过肺泡毛细血管时被吸入肺泡内或被吸收。如果微小气泡通过了扩张的肺泡毛细血管或肺内动静脉吻合支,则在3~6个心动周期后可以在左心中出现[6]。应用经食管对比心动超声描记术,这种微小气泡更容易被检测,并能检测在支气管中的分布情况,进而能证实其来源于肺的部位[7]。 Hopkins等[8]用此方法对53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检查,发现其中有40%存在肺内血管分流,因此认为对比心动超声描记术检测是否有分流存在比动脉血氧分压更敏感。 2.肺灌注扫描:原理与对比心动超声描记术的小气泡法相似[9]。99锝标记的巨聚颗粒白蛋白(99TcMAA),直径为20~30 μm,在正常情况下静脉内注射后不能通过肺毛细血管。当肺内毛细血管扩张或有动静脉分流时,99TcMAA进入体循环,在其他器官组织可测出其同位素活性,且与分流量呈一定比例。 3.胸片:慢性肝病患者的肺部X线摄片中两肺下野可呈结节状阴影,这种损害在尸体解剖中很难发现。肺动脉的外周分支可明显扩张,肺下叶选择性肺动脉造影能显示斑点状、海绵状阴影,或伴有‘蜘蛛状侧支’的弥漫性血管扩张。

  • 单纯左上肺静脉畸形引流矫治术一例

    作者:罗新锦;闫军;宋云虎;熊辉

    患者男性,12岁,体重51 kg。因间断性咳嗽、咯痰、喘憋10年就诊。血压125/70 mm Hg;双肺清音;心率86次/min,窦性心律,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厚;胸片示胸心比例(C/T)0.48,双肺血增多;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心室内径增大,未见房室分流,怀疑远端肺动-静脉瘘。为明确诊断行右心导管及肺动脉造影,未见肺动-静脉瘘;次日再行选择性肺动脉造影,见左上肺静脉经垂直静脉入无名静脉再引入右上腔静脉,回流至右心房,腔静脉血氧饱和度90%。诊断左上肺静脉畸形引流。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胸骨正中切口,常规行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并行循环下仔细游离显露左上肺静脉及垂直静脉。降温并阻断升主动脉,在邻近无名静脉处结扎垂直静脉。切断垂直静脉,并自断面纵行向下切开垂直静脉长约1 cm,修剪切面呈铲状或眼镜蛇头状(cobra head)。在左心耳相应部位作切口,并延至左心房。以7-0 prolene线连续缝合两切口。由于利用了垂直静脉铲状切面,吻合口呈椭圆形,面积较垂直静脉横断面扩大数倍。患者术后恢复顺利,10 d出院。术后胸片复查C/T 0.44,双肺血较术前减少;超声检查示吻合口通畅。

  • 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肺血管评价

    作者:潘微;李渝芬;李国业;陆骊工;王树水

    肺动脉高压(PH)是先天性心脏病(CHD)常见的并发症,术前正确评价PH,对于判定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方式及提高术后疗效均具有重要的意义[1,2].目前对肺高压的诊断主要依靠心导管检查及肺活检.但受方法学的影响,有时不能直接、如实地反映PH的程度和性质[3].近年来选择性肺动脉造影(

  • 肺栓塞双螺旋CT与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检出率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

  • 肺栓塞10例临床分析

    作者:汪家坤;惠复新

    肺栓塞(PE)是欧美国家一种常见病,发生率约为0.5%,其死亡率位于全部疾病死亡原因的第3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近年来PE在我国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现将我院自2000年9月~2002年9月诊治的10例PE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肺动脉系统异物处理二例

    作者:李宜富;胡大一;丁燕生;马长生;杨大严;吴琛;高华;许玉韵

    心血管介入诊断及治疗操作中,偶可遇到血管鞘或导管断裂,其血管内残留物易顺着血流漂到脏器的各个部位,其中静脉系统的残留物可顺血流到达右心系统,如处理不及时,多终到达肺动脉系统,处理极为棘手,现报告作者遇到的2例病人.例1 患者女性,8岁.因劳力性呼吸困难2年入院,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收心外科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前行右心导管检查,导管到达右心室流出道后,在测右心室压力曲线时,发现导管远端不全断裂,断裂远端约15 cm,将导管撤至右心房后,远端导管完全断裂,残端位于右心房,用异物套蓝导管套住残端后拖至下腔静脉腹腔段,发现其再次断裂为两段.远端断裂导管长约5 cm,并迅速漂至右肺上动脉与段支气管相对应的位置.将套蓝导管套住的残端导管送入右心房,急诊心脏直视下修补房间隔缺损,取出套蓝导管套住的残端导管约10 cm.然后经右胸切口,暴露右上肺动脉,找到异物所在的血管后,切开血管,取出长约5 cm的断裂导管,缝合血管,病人2周后痊愈出院.例2 患者男性,51岁.因阵发性心慌10年入院.入院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电生理检查过程中,穿刺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及送入7F动脉血管鞘顺利,但送入电极导管至血管鞘远端开口处遇到较大阻力,考虑肋间隙狭窄及肋间肌痉挛所致,撤出导管,在拔出动脉血管鞘时远端血管鞘断裂,残端血管鞘长约10 cm.穿刺右股静脉,从右股静脉送入异物钳导管至左锁骨下静脉,钳住异物,将其拖至上腔静脉与左锁骨下静脉交界处,异物滑脱,并迅速漂至左肺动脉.行选择性左肺动脉造影,证实异物位于左肺动脉主干.沿导引钢丝送入9 F心腔内超声导引导管至左肺动脉开口处,再沿导引导管送入8 F心腔内超声导引导管至左肺动脉开口处,再沿导引导管送入6 F异物套蓝导管至左肺动脉,套住异物尾端后,在X线透视下缓慢将异物撤至右股静脉.将导引导管及异物套蓝导管和异物一起拔出,术后监护12 h,病人无特殊不适,于术后4天出院.讨论静脉系统的血管鞘或空心导管断裂致右心系统异物时有发生, 多由操作不慎所致.如能在术前仔细检查血管鞘和导管性能,在术中注意避免不规范和粗暴操作,则多可避免此种意外.第1例病人是因为导管碰撞右心室流出道致室性心动过速发作 ,心室强烈收缩导致导管断裂,第2例是由于肋间肌痉挛强行拔出血管鞘外鞘所致,若在拔除外鞘前先送入内鞘,然后一起拔出,则可避免该事件.发生此类事件后,应迅速用异物套蓝导管套住异物的尾端,取出异物.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套蓝导管的长径与异物长径平行, 若成角,则可能在回撤套蓝导管时导致异物再次断裂.若异物已漂至肺动脉系统,则处理上更为棘手.应根据异物的部位,采用不同的办法.若异物位于右肺动脉系统,指引导管不能到达,则只能采用外科手术办法,切开血管取出异物;若异物位于左肺动脉系统的主干或大分支内,则可选择异物套蓝导管套住异物,但由于解剖位置的关系,套蓝导管不能直接放入肺动脉系统,必须先经过长钢丝送入较粗的指引导管(8 F以上的冠脉导引导管或超声导引导管均可),指引导管必须能到达异物所在血管的开口处,否则将无法送入套蓝导管,则只能采用外科切开血管的办法.在制订治疗方案前,应做选择性肺动脉造影以确定异物的具体解剖位置,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提供影像支持.

  • 单纯性肺动脉瘤DSA表现一例

    作者:张厚安;唐朝;李玉柏

    患者男,64岁。持续胸闷、呼吸困难、咳嗽1年,间断咯血2个月。查体:胸骨左缘第2前肋间可闻及连续机械样杂音伴震颤。X线胸片示:左肺门影增大,肺动脉段明显突出。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肺动脉瘤。 血管造影:常规经股静脉—右心室选择性肺动脉造影,表现为主肺动脉呈瘤样扩张,与左肺动脉交界处有约4.8cm×5.0cm对比剂均匀充盈之膨胀病灶;左肺动脉分支减少,未见肺静脉显影(图1)。当肺静脉显影充盈时,肺动脉病灶内仍可见对比剂滞留(图2),动脉期主动脉充盈,未见异常分流和血管显影(图3)。DSA诊断为肺动脉瘤。

  • 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及CT血管造影诊断肺动脉假性动脉瘤并文献复习

    作者:匡雄伟;李澄;刘振生;王稼祥;王苇

    绝大多数咯血患者出血来源于支气管动脉,少部分来源于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侧支.支气管动脉和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栓塞(以下统称支气管动脉栓塞)是一种治疗大咯血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认为,支气管动脉栓塞后咯血仍不能控制者应考虑肺动脉源性咯血的可能,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5%~10%,常见的原因为肺动脉假性动脉瘤[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