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腰痛非手术治疗新理论分层评价靶向治疗

    作者:高谦;王飞;王刚;杨志丽;张文玉

    颈腰痛是一种常见病症,多数是因为慢性肌肉损伤、小关节紊乱和椎间盘突出症等,诊疗首先是进行鉴别诊断,排除肿瘤、血管畸形、脊髓病变以及其他内脏疾病,再明确有无手术指征.目前,颈腰痛多数先采用非手术治疗,经过3~6个月后效果不佳或有急性压迫症状,需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众多(表1),临床效果不一,缺乏针对性,对病变程度和疼痛机制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进行详细评估.治疗方法的选择一般认为是一种"试错"原则,治疗效果好,不知道为什么,疗效差也无法解释或随意解释,这种治疗原则的主要缺陷是靶组织不明确,容易造成盲目治疗、过度治疗.我们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研究,参考了国内外资料,尝试建立颈腰椎肌肉、神经、关节、血管等不同组织损伤后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提出分层评价、靶向治疗颈腰痛的理论[1].

  • 应用A型肉毒素治疗药物难治性三叉神经痛

    作者:赵和平;朱晓瑜;赵小华;董潇;陈小燕;赵康

    三叉神经痛(TN)的特征是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并且分布在三叉神经的1支或1支以上的范围内的单侧性的颌面部电击样疼痛.治疗方法众多,但治疗效果仍然难以令患者满意,有些患者使用药物治疗会有较严重的并发症,有些患者惧怕手术或者身体不能耐受手术.因此,微创治疗成为研究方向.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BTX-A)在治疗偏头痛和枕骨神经痛方面取得不错的疗效[1],也有一些研究者采用BTX-A注射于TN患者的扳机点,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我们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以期在临床实践中评估BTX-A在TN患者中的效果.

  • 神经营养因子及扳机点排尿治疗女性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分析

    作者:蔡文波

    目的:观察评价神经营养因子及扳机点排尿的综合疗法对女性糖尿病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女性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6例无明显扳机点患者应用神经节苷酯治疗;8例采用单纯扳机点排尿治疗,另7例因治疗费用问题采用定时导尿的患者做为对照组.比较3组在治疗过程中的满意程度、菌尿的发生率、排尿后残余尿的变化等情况.结果:采用神经节苷酯营养神经及扳机点排尿综合治疗组效果优于单纯扳机点治疗组,自行导尿组较前两组菌尿的发生率较高,患者不适程度增加.结论:对于女性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给予神经营养因子及扳机点排尿治疗,效果理想,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如初次就诊未找寻到明确扳机点,则应继续给予神经营养因子,1~2周后再次寻找,部分患者可以明显找寻到.

  • 筋针针刺扳机点下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作者:姚芬芬;罗军;刘娇;方文垚;张晨昱;张胜;毛玉琳;袁真;王恺

    目的:观察筋针针刺颈部扳机点下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本体感觉紊乱型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9例本体感觉紊乱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予以筋针针刺颈部扳机点下本体感觉反射疗法,对照组予以传统牵引+推拿+中频治疗,均每日1次,10d1个疗程,共2个疗程.评估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颈椎关节位置误差(JPE)及稳定性系数(ST)并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颈性眩晕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JPE及ST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颈部筋针针刺扳机点下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本体感觉紊乱型颈性眩晕疗效确切.

  • 刃针针刺扳机点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高新;吕亚南;罗扬

    目的:观察刃针针刺扳机点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刃针针刺扳机点疗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20分量表法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评分(17.73±1.54)高于对照组(16.27±1.64),差异显著(P<0.01).结论:刃针疗法和推拿治疗均能改善颈椎病患者症状,但刃针针刺扳机点疗法优于推拿治疗.

  • 齐刺电针扳机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作者:黄壮;霍金;赵同琪

    目的:比较齐刺电针疗法与常规电针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齐刺电针组与常规电针组,每组18例.齐刺电针组采用齐刺扳机点(可激发面部疼痛的阳性反应点)为主,并予电针刺激;常规电针组采用常规针刺扳机点,并予电针刺激,均隔日1次,10 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第1个疗程后、第2个疗程后对两组综合症状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齐刺电针组和常规电针组治疗后综合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P<0.01),齐刺电针组较常规电针组评分降低更加明显(均P<0.01);齐刺电针组愈显率为44.4%(8/18)、总有效率为88.9%(16/18),分别优于常规电针组的27.8% (5/18)、66.7%%(12/18,均P<0.05).结论:齐刺电针扳机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常规电针治疗.

  • 关刺扳机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作者:陈章妹;吴辛甜

    目的:观察关刺扳机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关刺组(53例)和常规针刺组(50例).关刺组采用下颌关节扳机点(即下关穴附近寻找阳性点)关刺治疗,并远端配穴合谷、外关、太冲、内庭常规针刺;常规针刺组取下关、风池,并根据三叉神经痛各支的疼痛侧重配穴,采用常规针刺.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三叉神经痛症状评分于治疗前、第1疗程和第2疗程后对患者的疼痛程度、综合症状积分进行评定,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VAS评分和综合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关刺组较常规针刺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关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00(48/53)和72.0%(36/50),关刺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关刺扳机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 针刺冲阳、太溪穴治疗三叉神经痛

    作者:李翔;李峥

    <灵枢·杂病>:"顑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不已,按人迎于经立已."张隐菴:"顑,面也".顑痛者乃伤阳明之气也,阳明之脉曲折于口鼻颐颊之间,故取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此气分之邪随血而解.我院张士杰主任医师据此理论,针刺足阳明胃经的原穴冲阳和胃之关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太溪,诊治了30例三叉神经痛,不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而且避免了针刺面部穴位时易触及扳机点而诱发的剧痛和刺血之流弊.兹报道如下.

  • 阿是穴的现代医学解析

    作者:杨国法;靳聪妮;原苏琴

    比较阿是穴和扳机点后提出扳机点可视为阿是穴的现代医学解释,并进一步探讨扳机点理论和实践对阿是穴的病理特异性、定位、干预方法的启示:阿是穴可能是中央扳机点,其病理为退变挛缩的肌小节;阿是穴不一定在疼痛野,疼痛识别有助于其立体定位;阿是穴和扳机点可以互相借鉴干预方法.这是一个理解阿是穴的新视角,对发掘、提升其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 小针刀治疗三叉神经痛

    作者:王全贵;林惜玉;燕欣秀;伍罕;赵新;冀沛峰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常见病,其特点是顽固、疼痛剧烈.有很多患者患病数年至数十年,经久不愈,疼痛性质为闪电样疼痛,阵发性.

  • 齐刺扳机点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作者:李彬清;李佩;王菲

    目的:观察齐刺扳机点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予以加巴喷丁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以齐刺扳机点(可激发面部疼痛的阳性反应点)为主,并配合近端、远端取穴,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对照组为23.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刺扳机点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更佳.

  • 一例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前行“扳机点”叩击的循证护理

    作者:何晓庆;马燕兰

    目的 为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行间歇导尿前是否进行“扳机点”叩击提供循证护理方案,帮助患者建立反射性膀胱,降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结合患者的病史、具体表现,提出所要解决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问题,检索文献以获得相关证据,依据循证医学三结合原则(佳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患者意愿相结合)制订护理方案.结果 检索后纳入8篇临床指南,2篇Meta分析和7篇随机对照试验.当前证据表明,尽管间歇导尿前不常规推荐行“扳机点”叩击,但是在脊髓不完全损伤、手功能良好、强烈意愿摆脱尿管患者,在保证患者上尿路安全的前提下,行“扳机点”叩击能帮助患者建立反射性膀胱.结论 应用循证医学方法,采用高质量的证据为脊髓损伤神经源性患者间歇导尿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效果,有效建立反射性膀胱,保护患者的上尿路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砷化镓低能量激光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73例

    作者:王燕;耿同超;周宝玉;成丽茹;康和玉

    目的观察低能量激光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73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自身对照,采用波长830nm,输出功率500mW砷化镓半导体激光仪辐射治疗扳机点20分钟,每日1次,共5次,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疼痛自测、扳机点触压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疼痛强度自测评分从(7.24±2.4)降至(2.21±1.22)( P<0.001),扳机点压痛显著改善.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能降低疼痛强度,减轻压痛.

  • 胸锁乳突肌扳机点与老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宇琦;徐海涛;高彦平;曹庆阳;原林;李义凯

    目的:研究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肌筋膜扳机点压痛与年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定量按压法,按乳突前、下、后三部分,对不同年龄段男女健康受试者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扳机点进行检查,采取VAS压痛量化评分评定压痛程度.结果:中老年组VAS疼痛评分为5.358±2.309,青年组VAS疼痛评分为3.357±1.9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肌筋膜扳机点压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与年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中老年组VAS压痛评分及压痛程度明显高于青年组.

  • 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合并三叉神经痛1例

    作者:刘秀金

    1.病历简介患者,女,50岁,主因左侧舌根疼痛5年,加重伴左耳内、下颌疼痛2月人院.患者入院5年前出现发作性左侧舌根疼痛,性质为针刺样,多持续几十秒钟消失,吞咽可诱发上述症状,在当地县医院诊断"舌咽神经痛".开始口服卡马西平100mg/次,1次/日有效,但口服药量逐渐增加,多时口服200~300mg/次,3次/日.每年发作1~2次.入院2月前上述症状再发,同时伴有左耳内、下颌、下牙龈及左侧颈前部疼痛,吞咽、刷牙、洗脸、说话均可诱发上述症状,口服卡马西平片效果差,在北京某医院查头颅MRI未见异常,诊断"舌咽神经痛",口服得理多(卡马西平)开始有效,但逐渐不能控制疼痛发作.于2009年11月25日住院治疗.疼痛科查体:以左侧舌根、下颌、下牙龈、左侧颈前部为扳机点可诱发疼痛.

  •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治疗进展

    作者:刘猛;刘玉光;吴承远

    1.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概括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是一种出现于舌咽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剧烈疼痛,疼痛的性质与三叉神经痛相似,多位于咽壁、扁桃体窝、软腭及舌后1/3,可放射到耳部.1910年Weisenberg首次描述本病.本病发病率较低,约为三叉神经痛发病率的1%,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性质同三叉神经痛相似,在耳后、舌根、咽壁及扁桃体窝等处有"扳机点",发病时患者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椎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等血管的压迫,局部蛛网膜的增厚粘连等所导致的舌咽神经脱髓鞘有关.1977年Laha曾报道6例舌咽神经痛,其中5例为血管压迫[1].此病神经系统查体多无阳性体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为明确诊断,可刺激"扳机点",视能否诱发疼痛,若应用0.5%地卡因进行喷雾咽喉壁,疼痛缓解,则基本可确诊[2].本文对本病的各种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 显微血管减压术致Wallenberg综合征一例

    作者:陈成雨

    患者 男,66岁.因左侧面部发作性疼痛1年入院.查体:左侧面部的鼻翼及上唇有明显的扳机点.MRI示左侧三叉神经根部有异常血管压迫.入院诊断为左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Ⅱ、Ⅲ支).在局麻下由左耳后横切口行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

  • 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痛综合征二例

    作者:樊兆民;樊忠

    三叉神经痛是颜面三叉神经分布区1支或多支的发作性剧痛,表现为面部、口腔、下颌某区内突然的刀割或电击样剧痛,疼痛可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发作间歇期一切正常,30%的患者在鼻侧、颊部或口角处有扳机点。舌咽神经痛区多局限在患侧舌根、扁桃体窝或咽喉侧,可放射到耳廓、外耳道、鼓室深部、下颌角及上颈部,有时伴有流涎、流泪、出汗,吞咽、咀嚼、伸舌、说话即可引起发作,扳机点少见。当同时患有这两种神经痛时,即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痛综合征。因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部位恰好也在下颌、齿槽、颊部及耳前皮肤,两者疼痛的部位相互重叠,发作形式及疼痛性质相似,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1983~1999年我们在治疗200余例神经痛中遇到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痛综合征3例,现将病历完整的2例简要介绍如下。 例1 男,50岁。因左侧咽部刺痛2年于1987年12月31日入院。2年前右侧咽部发作性刺痛并放射到上颈部,每次疼痛持续约数秒到1 min,5~6 min发作1次。近半年加重,刀割样痛放射到外耳及上颈部,严重影响吞咽和说话。查体全身无异常,诊断为舌咽神经痛(左)。于1988年1月6日全身麻醉下乙状窦后径路行舌咽神经切断术,术后次日除舌底咽侧疼痛消失外,外耳前方深部及上颈部仍疼痛如前,第3日行左卵圆孔封闭后疼痛完全消失,确诊为三叉神经第3支痛。术后第6日在全身麻醉下经原手术径路找到三叉神经,将外侧1/3感觉根切断,治愈出院。术中未发现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有任何血管压迫和蛛网膜粘连。术后随访5年未复发。

  • 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与造模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周理;罗和平;李义凯;陈美雄;袁仕国

    肌筋膜痛以扳机点为关键特征,是临床常见的软组织痛之一,发病率高.对其基础研究较匮乏,其中疾病模型就是限制因素之一.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大体分为非干预状态下模型与人为造模模型.非干预状态下模型基本能完全模拟疾病状态的特征,但扳机点检出率不高、部位不一,难以大量试验;人为造模模型扳机点检出率高,但可能与疾病状态的自然过程有差异.不同模型之间各有优劣,同时扳机点的确立、病理生理学特征表现等可能有差异.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式的大鼠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经过症状、病理组织学、电生理等检验,被研究和使用较多.本文对肌筋膜痛模型、造模方法、扳机点确立进行综述,并评价各造模方法优缺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性封闭及治疗体会

    作者:姜怀明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病因不明,在三叉神经某分支支配区域内骤然发生闪电式的阵发性的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样剧烈疼痛.疼痛可自发.也可由轻微地刺激"扳机点"所引起.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隙期无症状.发作多在白天,患者痛苦不堪.作者用2%利多卡因诊断性封闭,用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该病50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75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