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절강창상외과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温州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7147
  • 国内刊号: 33-12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2-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浙江创伤外科》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刘伟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应用于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文浩;余文杰;孟斌

    目的 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4例,采用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分别作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诊断标准终以手术组织病理结果作为参照,对两组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对照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9.7%、72.0%、84.6%,研究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9%、100.0%、95.2%,研究组上述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对甲状腺结节恶变情况进行及早发现与诊断,可作为甲状腺结节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 改良式剖宫产术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赵红花;黄丽君;卢欢欢;胡飞飞

    目的 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有效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前置胎盘产妇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产妇分为两组,即改良式剖宫产术组(改良式组,n=40)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组(子宫下段组,n=40).子宫下段组产妇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治疗;改良式组产妇接受改良式剖宫产术治疗.然后统计分析两组产妇的术中术后指标.结果 改良式组产妇开始手术到娩出胎儿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子宫下段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子宫下段组(P<0.05),术后1天排气比例40.0%(16/40)显著高于子宫下段组17.5%(7/40)(P<0.05),并发症发生率、疼痛发生率5.0%(2/40)、12.5%(5/40)均显著低于子宫下段组25.0%(10/40)、37.5%(15/40)(P<0.05).结论 改良式剖宫产术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好,更能有效缩短产妇开始手术到娩出胎儿时间、手术时间,减少产妇术中出血量,促进产妇术后早日排气,减少产妇并发症,减轻产妇疼痛.

  • 放射诊断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分析

    作者:吕扬状;余剑峰;徐祖良

    目的 研究放射诊断方式在诊断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仅使用X线对患者进行诊断,根据X线诊断结果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采取X线和CT诊断联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根据X线和CT诊断结果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 CT诊断方式在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诊断方面的检出率方面均明显高于X线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个月内的痊愈率为88.33%,两个月内的痊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1个月内的痊愈率为71.67%,两个月内的痊愈率为81.67%,观察组患者在1个月内的痊愈率和两个月内的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采取CT诊断方式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效果,CT诊断能够发现X线诊断发现不了的一些问题,对于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较大的指导价值.

  •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髋臼内陷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元元;胡钊;毛琦;徐安恺

    目的 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髋臼内陷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伴髋臼内陷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生活质量(SF-36)和髋臼内陷改善情况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在髋关节活动度方面,患者术后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在Harris评分方面,患者术后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提高,髋臼内陷长度显著降低(P<0.05);在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方面,患者术后各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 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髋臼内陷,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剖宫产后感染患者PCT、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及其炎症状况分析

    作者:包美丽;支佩颖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感染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及其炎症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60例患者的诊疗情况,其中30例发生产后感染者作为观察组,30例未发生产后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PCT和CRP检测结果、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PCT水平及其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T水平及其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D3+CD4+和CD3+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CD4+CD45+和CD8+CD4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4、IL-6、IL-8和IL-12等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后感染患者的PCT明显升高,PCT可为诊断该病提供依据;剖宫产后感染患者的部分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下降,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

  • 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的损伤控制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戴浩;陆骁臻;任斌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的外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的患者共计80例,其中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外科治疗;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患者40例为观察组进行损伤控制.统计分析两组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苏后的基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损伤控制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损伤控制后的体温和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的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能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同时可以加速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75岁以上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70例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刘国宝;费红良;王金法

    目的 探究75岁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入住院的7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onⅡ~Ⅳ型)70例,均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 手术时间较全髋关节置换短(约60分钟),术中出血少(约100~200ml),愈合时间3~4周.7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术中Harris评分评定疗效:优22例、良35例、可10例、差3例,优良率82%.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时间短、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的优点.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

    作者:徐春程;陈俊武;王兴瑶

    目的 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本院收治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13例,依据手术术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组,n=313)和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VP组,n=30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椎体中间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质量.结果 PKP组患者的椎体中间高度显著高于PVP组(P<0.05),伤椎后凸Cobb角显著小于PVP组(P<0.05),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PVP组(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5.1%(16/313)显著低于PVP组14.3%(43/300)(P<0.05),健康感知、心理健康、情感障碍、日常活动、社会活动、活力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PVP组(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低,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椎体中间高度,缩小患者的伤椎后凸Cobb角,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各项功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同时要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探讨一种新型输尿管通道鞘内芯在输尿管软镜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阮磊;袁利荣;张承广;兰建宏;鲁来兴;王程;谷陈斌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的输尿管通道鞘内芯在输尿管软镜术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目前临床手术中所使用的输尿管软镜通道鞘结构自行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输尿管通道鞘内芯,进行体外模型试验以及猪输尿管软镜术实验,观察其使用效果.结果 体外模型试验中,通道鞘置入模型后,在显示器屏幕可见模型内管壁,输尿管软镜内灌注冲洗液,同样可见模型内管壁图像;猪输尿管软镜术实验均顺利完成,并且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置鞘时间逐渐变短.实验后所有猪均正常苏醒,未发现输尿管壁损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新型输尿管通道鞘内芯经过体外模型试验及动物实验,达到了可视下置鞘的目的,并可较好地放置到位,避免了C臂机使用所引起的辐射损伤,是一种全新的置鞘方式,缩短了输尿管软镜术的学习曲线.

  • 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感觉功能恢复分析

    作者:陈少华;刘本全;刘亚臣

    目的 探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68例拇指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静两点分辨觉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动静两点分辨觉均有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治疗拇指缺失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感觉功能,值得广泛应用.

  • 综合预防措施在减少跟骨骨折大L切口术后皮肤感染、坏死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吴叶慧;郑荣琴;叶勇;徐胜海

    目的 探讨综合预防措施在减少跟骨骨折大L切口术后皮肤感染、坏死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23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预防组(n=63例)和常规组(n=60例),常规组给予跟骨骨折大L切口术,预防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预防组术后引流量和创面愈合、住院时间及皮肤感染、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和常规组足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预防措施可有效促进跟骨骨折大L切口术患者的创面愈合,有利于减少皮肤感染、坏死,且不影响患者足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周进

    目的 分析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UDP)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诊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TUD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UDP可改善BPH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C5横突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周海燕;张瑜;徐蓉

    目的 评价C5横突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阻滞与高位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拟于本院择期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成年患者共计80例.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Ⅱ级,性别不限.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C5横突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阻滞组(T组)和高位臂丛神经阻滞组(C组),每组各40名患者.记录两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记录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局麻药毒性反应、Horner综合征等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组患者感觉阻滞完全起效时间显著短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运动阻滞完全起效时间显著长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短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使用人数显著少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及Horner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高位臂丛神经阻滞相比,C5横突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阻滞具有镇痛效果确切,镇痛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

  •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280例皮肤或轮匝肌松弛型、下眼睑膨出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作者:刘照文;蔡东亮

    目的 研究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280例皮肤及轮匝肌松弛型眼睑袋装膨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皮肤及轮匝肌松弛型下眼睑膨出患者280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A组140例,行肌皮瓣法睑袋成形术加中面部提升法进行治疗,B组140例,行单纯肌皮瓣法睑袋成形式术治疗.于术后半年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满意率以及并发症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术后半年A组患者的临床优良率、满意率均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l.05),术后半年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面部提升法、改良肌皮瓣睑袋成形术联合治疗中老年患者的皮肤轮匝肌松弛型下睑膨出的临床效果显著,符合术后患者的美观要求,患者满意率较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外生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何俊霞

    目的 观察分析外生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外生型CSP患者5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情况,观察并对比两组β-HCG情况、术后排气和下床时间,观察并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长、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生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均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开颅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疗效比较

    作者:吕晓俊;张静

    目的 对比开颅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疗效.方法 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68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给予开颅夹闭,B组给予血管内栓塞.结果 B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A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平均费用高于A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9,P=0.693);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24%(8/33)、复发率为9.09%(3/33),B组分别为6.06%(2/33)、30.30%(10/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43、4.694,P=0.039、0.030).结论 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其复发率及花费较高,临床上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方式.

  • 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CRP、PCT水平变化及其预后分析

    作者:罗欢;韩莹毅;袁乐丽

    目的 探究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WBC(白细胞)、NEUT(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变化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急性阑尾炎患儿80例的诊疗情况.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临床效果、炎性反应标志物变化情况、术后止痛药使用率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2.5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围术期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PCT、CRP、NEU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止痛药使用率、肠梗阻、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较开放性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好等特点,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首选,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

    作者:王丽雅;张玉宇

    目的 调查本院所在城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对该疾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200名发生生殖道感染的育龄妇女,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200名感染者纳入分析,感染病原体以细菌性感染所占比例高占到40.05%,其次是念珠菌感染占到26.50%,滴虫感染占16.50%,支原体感染占9.50%,其他病原体占到7.00%.夏秋季患者发病率高,明显高于其他两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岁以下年轻女性、学历较低人群、个人卫生习惯较差更易发生生殖道感染.结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病原体以单纯细菌感染,念珠菌阴道炎感染,滴虫感染为主;35岁以下年轻女性、学历较低人群、个人卫生习惯较差更易发生生殖道感染,且感染易发于夏秋两季.

  • 宫腔镜在宫角妊娠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施淼;刘松君;李武;吕雯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宫角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共收治的宫角妊娠患者31例,采用宫腔镜手术对其进行确诊及治疗.结果 31例患者均经宫腔镜确诊,并行宫腔镜下取胚术.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少,疗效满意.结论 宫腔镜下取胚术可作为宫角妊娠较为理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36例报告

    作者:郭顺利;张伟军;袁晓雷;王震宇;李锋

    目的 探讨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36例行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记录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切口长度、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采用问卷形式评价术后3个月切口美容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术时间为(96.98±9.48)分钟、术中出血量为(30.52±9.76)ml、引流量为(4.28±1.52)ml、切口长度为(4.28±0.62)cm、术后住院时间为(4.32±0.78)天.清扫淋巴结数量平均为(4.92±2.71)枚.术后3个月美容评分(9.26±0.62)分.皮下气肿1例、声音嘶哑1例;并发症率5.56%.结论 应用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效果确切且美容效果好,因此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影响创伤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和对策分析

    作者:叶秋杰;沈海良;董建东

    目的 分析影响创伤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和对策.方法 对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00例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将这些患者分为形成组(n=30)和未形成组(n=370)两组,对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骨折类型、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P<0.05),不包括性别(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骨折部位、糖尿病(P<0.05),不包括高血压冠心病(P>0.05).结论 影响创伤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骨折部位、糖尿病,临床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从而将患者的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降低到低限度.

  • 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器械与传统拔牙器械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临床比较

    作者:罗丽华;田剑敏;吴列红

    目的 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应用高速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器械与传统拔牙器械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20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可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7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拔牙器械拔牙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观察组给予高速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器械拔牙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两种拔牙器械的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VA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器械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较传统拔牙器械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且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CEUS+TRTE联合应用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吕成;王正平;涂靖

    目的 探究超声造影(CEUS)+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TRTE)联合用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疑似前例腺癌(PCa)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经会阴前列腺8点盲法穿刺活检;观察组行CEUS+TRTE后,对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可疑病灶进行靶向穿刺.对两组患者的穿刺活检情况以及两种穿刺活检方式在诊断PCa上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Ca检出率、单针检出率分别为60.87%、65.03%,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9.13%、16.44%),其阳性病例平均穿刺点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 准确率以及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2%、93.33%、91.30%、96.55%、82.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00%、62.50%、60.87%、75.00%、45.4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TRTE联合应用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能够更加有效、精确地发现靶目标区,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靶向穿刺,能够显著减少前列腺穿刺针数,使Pca的检出率得到显著提升.

  • 腹腔镜引导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功能、肌瘤复发及创伤反应的影响

    作者:戚秀秀;周毛婴

    目的 探究腹腔镜引导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功能、 肌瘤复发及创伤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引导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相关激素及疼痛介质的含量,并统计术后肌瘤复发及月经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减少(P<0.05);手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研究组患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含量显著降低(P<0.05),黄体生成素(FSH)含量显著升高(P<0.05);手术后1天、3天及6天,研究组患者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心肌细胞P物质(SP)及白介素-6(IL-6)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第1次月经时间显著减少(P<0.05),月经过少、延迟及复发的情况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引导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良好,能够保持良好的卵巢功能,降低手术对机体带来的创伤,且术后并发症少.

  • 老年骨折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的必要性分析

    作者:洪晔;鲁敏敏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骨折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重要性.方法 6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年龄不同分组为对照组(40~65岁)与观察组(>65岁),各31例.两组患者均行12导联连续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两组患者心率减速力(DC)和心率变异性(HRV)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率为25.81%(8/31),明显低于对照组51.61%(16/31),χ2=4.350,P=0.036;除差值均方根(rMSSD)外,观察组DC及HRV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DC与HRV的rMSSD、SDNN、HF及pNN50呈正相关性,而与HR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创伤性骨折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有助于及时发现心律失常,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通过分析DC可较好的判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从而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保守治疗对宫外孕术后受孕影响的比较

    作者:颜菲菲;尹慧琴

    目的 评价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保守治疗对宫外孕术后受孕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共计92例,将患者资料上传至中央随机系统分为腹腔镜组41例和开腹组30例,其中腹腔镜组在腹腔镜下行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手术,开腹组在开腹后行保守治疗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情况,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并随访记录半年内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 手术情况比较发现腹腔镜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体发生率腹腔镜组小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内随访,腹腔镜组妊娠率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未妊娠率和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更好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宫腔镜诊治有高危因素的不全流产55例的临床观察

    作者:邵玉佩;吕雯

    目的 研究宫腔镜对有高危因素的不全流产的诊治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门诊诊断为具有高危因素的不全流产的病例55例,经过宫腔镜手术,研究其诊治效果.结果 55例病例行宫腔镜检查+妊娠残留物取出/电切术后,均完全清出残留组织,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残留发生率0%,术中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宫腔镜手术对有高危因素的不全流产患者的诊治精准、安全、有效,同时能发现其他术前未知的宫腔疾病并一同处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根治性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效果及预后分析

    作者:徐刚;陆可;潘万能;张清华

    目的 探讨根治性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CA)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HCCA患者111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姑息性手术组36例、根治性手术组42例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组33例,对比三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 根治性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4%,姑息性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56%,PTC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48%,根治性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姑息性手术组(P<0.05);根治性手术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2.86%、35.71%、0;姑息性手术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为69.44%、11.11%、0;PTCD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为21.21%、0、0,根治性手术组1年、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性手术组和PTCD组(P<0.05).结论 根治性手术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可作为HCCA的有效治疗方法.

  • 跟骨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黄宁;蒋海勇;史景超;刘观燚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的分型及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3月起纳入本组研究的32例跟骨骨折患者,男25例,女7例,年龄28~73岁,平均43岁.根据其损伤结构和程度,将其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根据不同分型,Ⅰ型、Ⅱ型型通过微创切口结合可吸收螺钉及克氏针内固定;Ⅲ型型骨折采用微创切口结合钢板内固定;Ⅳ型骨折采用传统L型入路及钢板内固定.术后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足踝功能.结果 对32例(33足)并发距下关节面骨折的跟骨骨折行跟距关节外侧微创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随访12~20个月、平均15.5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优良率为84.4%.跟距关节面,跟骨宽度,内外翻,B?hler角及Gissane角均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 本分型将跟骨骨折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Ⅰ~Ⅲ型采用微创入路结合可吸收螺钉或钢板内固定,术后均获得良好的效果.

  • 增强CT及超声造影应用于创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梁宇;吕燕;闫景彬

    目的 针对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探究增强CT及超声造影的应用效果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46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先行常规超声检查,再行超声造影技术和增强CT诊断方式,针对超声造影和增强CT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诊断准确率上,超声造影技术为95.65%(44/46),而增强CT为97.82%(45/46),稍高于超声造影技术的诊断准确率,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分级准确率上,超声造影技术为93.48%,增强CT为96.65%,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分级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增强CT和超声造影在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有一定的推广应用意义.

  • 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病理诊断及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何林峰;黄立功;夏发明

    目的 探究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病理诊断及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诊疗情况,分析其病理诊断结果及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病理诊断显示:100例患者包括28例良性及72例恶性肺磨玻璃结节患者,恶性组病变直径(1.52±0.73)cm明显大于良性组(0.81±0.21)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胸部CT边界不清发生率(94.4%)明显高于良性组(10.71%,P<0.05).41例行肺叶切除,恶性组(39例)明显多于良性组2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9例进行肺楔形切除,恶性组7例,明显少于对照组22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多于良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均无复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0%,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磨玻璃样结节患者中恶性病变比例高,可以结合患者病史、身体状况及病理诊断决定是否进行手术切除.胸腔镜手术进行肺叶切除、肺段切除及肺楔形切除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CRP水平在多发骨折术前炎症水平、术后感染及创伤控制二次手术时机预测中的应用

    作者:吴孩超

    目的 探讨CRP水平在多发骨折术前炎症水平、 术后感染及创伤控制二次手术时机预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本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34例多发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例患者中,术后感染6例,未感染28例,术后感染率为17.6%.其中感染患者的CRP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但感染、未感染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ESR、术中输血量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CRP的ROC筛选值为50mg/L时其诊断术后感染的真阳性5例,假阳性7例,假阴性1例,真阴性21例,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5/6)、75.0%(21/28)、41.7%(5/12)、95.5%(21/22).结论 CRP是预测多发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一项重要指标,术前CRP水平<50mg/L是创伤控制二次手术时机预测指证.

  • 外伤性急腹症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临床价值

    作者:王智勇;孔振奋

    目的 探讨外伤性急腹症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60例疑似为外伤性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图像,并总结患者CT表现特征,以手术证实为诊断终结果.结果 60例疑似患者中,与手术结果相比,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5.0%(57/60),57例患者共存在110处脏器损伤,实质脏器损伤100处,空腔脏器损伤10处.腹腔出现血肿者20例(35.1%)、腹水者48例(84.2%).空腔脏器损伤者CT表现:患者损伤处结构紊乱、腔内出现血肿等;实质脏器损伤者CT表现:包膜或边界不光整、损伤处存在混杂密度影像、包膜下血肿或积血、周围筋膜增厚等.结论 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外伤性急腹症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但也存在漏诊、误诊情况,因此结合患者外伤原因和临床表现情况等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 血清膜联蛋白A1在颅脑损伤后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飞飞;韩丽君;李军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A1在不同程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住院治疗的134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组,轻型颅脑损伤组(A组)41例,中型颅脑损伤组(B组)51例,重型颅脑损伤组(C组)42例,并设正常对照组(D组)3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组血清膜联蛋白A1水平.结果4组血清膜联蛋白A1水平分别为:A组1.865±0.233ng/ml,B组1.326±0.419ng/ml,C组0.556±0.184ng/ml,D组2.061±0.316ng/ml.A组、B组和C组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1水平均低于D组,C组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1水平低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1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膜联蛋白A1水平可能与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的脑损伤程度相关,检测血清膜联蛋白 A1水平有助于评估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病情及指导治疗.

  • 严重胸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监护的临床意义

    作者:方秀华;黄小红;宣娟娟

    目的 探讨严重胸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实施呼吸道监护的意义,为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等发生提供保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72例严重胸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均行气管切开术,总结患者术后进行呼吸道监护经验,提出有效管理措施.结果 通过积极治疗和呼吸道监护,加强呼吸道管理,72例患者中,2例因严重失血休克而死亡,70例患者未发生肺部感染,经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 严重胸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实施呼吸道监护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发生,因此需积极加强呼吸道管理,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 25GⅡ型腰椎穿刺针腰麻和传统麻醉方法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对比

    作者:刘劼

    目的 对比25GⅡ型腰椎穿刺针腰麻和传统麻醉方法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行择期宫腔镜手术患者60例,依据麻醉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25GⅡ型腰椎穿刺针腰麻组(n=30)和传统麻醉方法组(n=30)两组,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宫颈松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GⅡ型腰椎穿刺针腰麻组患者T2时的HR显著低于T0时(P<0.05),传统麻醉方法组患者T1时的HR、MAP、SpO2均显著低于T0时(P<0.05);T1时25GⅡ型腰椎穿刺针腰麻组患者的HR显著高于传统麻醉方法组(P<0.05),T2时显著低于传统麻醉方法组(P<0.05),T1时SpO2显著高于传统麻醉方法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3%(1/30)显著低于传统麻醉方法组86.7%(26/30)(P<0.05),宫颈松弛率73.3%(22/30)显著高于传统麻醉方法组3.3%(1/30)(P<0.05).结论 25GⅡ型腰椎穿刺针腰麻较传统麻醉方法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好.

  • 无托槽隐形矫治对正畸患者的牙周健康及炎症状况的影响

    作者:宣建平;李核

    目的 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及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正畸矫治的64例错颌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正畸矫治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隐形组(27例)、传统组(37例).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金属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正治疗,隐形组患者则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及炎症状况.结果 矫治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各项牙周健康指标均明显高于矫治前,隐形组的各项牙周健康指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矫治后6个月的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矫治前,隐形组患者的IL-1β、TNF-α水平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明显低于传统组(21.62%),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矫治期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周组织的影响小于传统金属直丝弓矫治器,能够有效控制炎症反应的发生,更有利于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监测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的价值

    作者:舒俊斌;周永刚;童建峰;张静

    目的 探讨监测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于患者入院时采集其静脉血液检查血小板计数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记录患者入院时GCS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评分,采用GO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结果 112例患者中,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者为8.93%.中重度颅脑外伤发生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为血小板减少、GCS评分、FIB下降、PT时间延长和D-二聚体升高及DIC评分≥5分,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D-二聚体升高和血小板减少、PT时间延长及DIC评分≥5分为高危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和血小板计数减少、APTT延长、PT时间延长及D-二聚体升高、FIB下降、DIC评分≥5分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入院时GCS评分≤5分和D-二聚体升高、PT时间延长、FIB下降及DIC评分≥5分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性预测因素,P<0.05.结论 临床医师及时监测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凝血功能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可予以重视.

  • 单皮肤通道双骨道孔镜技术在高髂骨双节段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运用

    作者:廖乐明;刘群铧;林永培;赵琦辉

    目的 探讨单皮肤通道双骨道孔镜技术在高髂骨双节段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4例高髂骨双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椎间盘切除术;观察组应用单皮肤通道双骨道孔镜技术行高髂骨双节段椎间盘突切除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椎间盘摘除重量、术后并发症比较,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段Oswestry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P>0.05.随访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单皮肤通道双骨道孔镜技术在高髂骨双节段椎间盘突出症中切口小,出血量少,有利于患者康复,可达到传统手术相当的效果,但因具有微创性,因此具有推广价值.

  • 1+PRN的方案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高度近视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

    作者:沈丽芳;吴伯乐;胡夏云

    目的 探讨分析1+PRN的方案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高度近视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85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确诊为继发于AMD或者高度近视并且接收单一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治疗的患者.记录患者在治疗后1天、7天、1年内每个月的BCVA(佳矫正视力)、CRT(黄斑中心视网膜的厚度)以及1年之后眼部地图装萎缩进展.结果 在患者治疗之后,不同时间点AMD与高度近视患者佳矫正视力,相较治疗前均明显提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1周~3月期间视力提升为显著,在治疗后3月~1年基本趋于平稳.CRT的治疗改善情况与BCVA一样,在随访观察1年会后,所有的患者患眼相较健眼中地图状萎缩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随访过程中,有9眼发生结膜下出血情况、轻度视网膜劈裂的患者有1例,其他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AMD及高度近视黄斑CNV患者,行1+PRN治疗方案,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疗效,并且能够在治疗中及治疗后保证患者的安全可操作性,注射次数较少就不会对患者地图状萎缩造成较大影响,可以在当前临床中推广使用.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分析

    作者:洪钧晖;俞蔚文

    目的 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88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组(微创组,n=40)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组(标准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碎石取石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第一次如厕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微创组患者的Cr、βMG、eGFR水平均显著低于标准组(P<0.05),RBP水平显著高于标准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标准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第一次如厕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标准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5/40)显著低于标准组35.0%(14/40)(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结石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的手术治疗及对光感细胞的影响分析

    作者:彭涛;王彦;章征;池其洪

    目的 分析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的手术治疗及对光感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8例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巩膜扣带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与对照组(76.6%)相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对数视力(LogMAR)、视网膜黄斑区中心凹厚度(CFT)及黄斑区平均厚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与对照组(16.7%)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对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黄斑区中心凹厚度及平均厚度,安全可靠,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涡轮机法与锤凿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金琳韵;应婷婷

    目的 比较涡轮机法与锤凿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96例(137颗牙)就诊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则分为研究组(48例,67颗牙)和对照组(48例,70颗牙).对照组采取锤凿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研究组则采用涡轮机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张口受限程度、颊面部肿胀程度、肿胀消退时间、术后3天的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18.65±2.49分钟vs 28.43±4.17分钟,t=16.766,P=0.001),张口受限值较对照组低(1.08±0.14cm vs1.87±0.24cm,t=23.654,P=0.001),颊面部肿胀程度较对照组低(1.27±0.22cm vs 2.02±0.37cm,t=14.493,P=0.001),肿胀消退时间较对照组快(4.50±0.58天vs 6.88±0.75天,t=20.829,P=0.001),术后3天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3.18±0.39 vs 4.45±0.52,t=13.537,P=0.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50%vs 37.50%,χ2=8.000,P=0.005).结论 与锤凿劈冠法相比较,采用涡轮机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各种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生物止血粉结合纳吸绵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中的应用

    作者:郑建文;张靖华

    目的 研究生物止血粉结合纳吸绵应用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对减轻患者手术创面渗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1月至2018年4月1日在本院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组60例,治疗组术后行生物止血粉结合纳吸绵填塞,对照组行单纯纳吸绵填塞,以VAS评分法比较两组术后24小时鼻腔渗血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4小时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生物止血粉结合纳吸绵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中的应用能大大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Colles骨折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45例手术治疗的腕关节功能改善及预后分析

    作者:宋林波;宋佳明;徐斌斌

    目的 探究Colles骨折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手术治疗之后腕关节功能改善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Colles骨折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尺骨茎突基底部的骨折使用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尺骨茎突基底部的骨折采用手术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腕关节功能的评分(Gartland-Werley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采用石膏固定治疗的对照组(68.8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artland-Werley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Gartland-Werley评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腱炎、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4.44%)显著低于采用石膏固定治疗的对照组(22.22%)(P<0.05).结论 内固定手术治疗具有较好Colles骨折伴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腕关节的功能且具有较好的预后.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于早期胃癌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史池红;陆德文;许丰

    目的 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于早期胃癌治疗效果,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行EMR术,另外80例行ESD术.比较EMR组与ESD组的大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局部复发率、手术时间、出血发生率和穿孔发生率.结果 EMR组的大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均低于ES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的局部复发率高于ES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的手术时间较ESD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与ESD组的出血发生率和穿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EMR相比,ESD具有更好的切除效果,降低了局部复发率,是治疗早期胃癌的较好选择.

  • 乳腺癌切除整形术和局部扩大切除术手术切缘宽度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应健;陶德友;应荣培

    目的 和传统的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术相比,乳腺癌切除整形术可以应用于体积较大的乳腺肿瘤,且不影响对肿瘤的治疗效果,但是局部扩大切除术可以增加手术切缘阴性的概率.本研究通过比较乳腺癌切除整形术和局部扩大切除术3种手术切缘宽度比较二者的手术预后.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30例接受乳腺癌切除整形术治疗,另外30例接受局部扩大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在3种手术切缘宽度下的切缘阳性率和再手术率.结果 临床数据表明两组病人具有相似的年龄、肿瘤类型、肿瘤体积.接受乳腺癌切除整形术的病人在1mm切缘宽度具有较低的切缘阳性率(5.7%vs 20.8%,P=0.036),二次手术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乳腺癌切除整形术用于切除体积较大的肿瘤在治疗效果和切缘阳性率上与局部扩大切除术(切缘宽度0~2mm)无异,其额外的美学收益可以为乳腺癌患者提供除保乳术外的选择.

  • 50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分析

    作者:傅优凤

    目的 探究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临床特点及具体的治疗措施.方法 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25例)与对照组(n=25例),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方法;研究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实施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60%,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视力水平恢复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临床特点为由于外伤引起的创伤性或突发性疾病导致发生出血,并使得患者出现黄斑孔、青光眼、视网膜出血等一系列的合并症.结论 根据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早期实施临床诊断,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出血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改良根治术与标准根治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刘岩

    目的 探讨改良根治术与标准根治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乳腺癌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取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标准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改良Kocher-Langenbeck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效果分析

    作者:赵红昌

    目的 探讨改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63例,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取改良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采取传统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髋功能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髋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对照组出现髋关节重度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共4例,均再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2例,但均于12周内自行恢复.结论 改良K-L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可明显改善患者髋功能,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可作为治疗髋臼骨折的首选方法.

  • 前壁切除并修补术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并植入保留子宫出血量的研究

    作者:何斌;李玮;陈伟

    目的 研究前壁切除并修补术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并植入保留子宫出血量.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本两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并植入患者共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前壁切除并修补术组(n=30)和常规保守手术治疗组(n=3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总失血量、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子宫愈合良好、子宫切除、ICU转入、病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前壁切除并修补术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保守手术治疗组(P<0.05),总失血量、输血量均显著少于常规保守手术治疗组(P<0.05),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常规保守手术治疗组(P<0.05),ICU转入率13.3%(4/30)显著低于常规保守手术治疗组40.0%(12/30)(P<0.05),但两组患者的子宫愈合良好率、子宫切除率、病死率100.0%(30/30)、0、0vs100.0%(30/30)、6.7%(2/30)、0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前壁切除并修补术较常规保守手术治疗更能有效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并植入保留子宫出血量,对缺乏介入治疗的基层医院有实际应用价值.

  •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虞春雷

    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 对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查体,并叩诊,同时对患者进行X线、B超、CT肠道检查,然后对其临床疗效、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痊愈30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恢复时间4~30天,平均(17.7±2.6)天,在恢复时间分布方面,27例≤7天,13例>7天,分别占总数的67.5%、32.5%.肠瘘2例,腹腔广泛粘连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复发0例,复发率为0.结论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效果好.

  • 跗骨窦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足踝功能恢复及预后分析

    作者:方煜丽;钟如钢;恵明大

    目的 探讨应用跗骨窦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式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足踝功能恢复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接收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62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跗骨窦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式,手术前后均拍摄X线片,比较分析手术前后的后跟骨重要复位指标情况,包括B?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参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判,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跟骨B?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等改善明显,手术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SandersⅡ型患者的预后优良率是82.50%,Ⅲ型患者的预后优良率是66.67%,Ⅳ型患者的预后优良率为0%.术后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76±1.22)个月,大部分患者术后足外形良好,没有明显的跛行现象.术后未出现切口无法愈合、切口感染等情况.有3例患者3足出现腓骨肌腱鞘炎,经过物理及药物治疗后炎症得到缓解;有4例患者5足出现距下关节内外翻活动受限的情况,采取适当功能锻炼、理疗后,均有明显改善;其他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跗骨窦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式来治疗SandersⅡ~Ⅳ型骨折,治疗效果显著,复位效果好,固定安全,并且预后效果明显,术后不良反映少,是一种能够治疗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比较

    作者:孙运明;施晓

    目的 对子宫良性疾病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16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286)与对照组(n=280).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手术各项指标(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5%,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5.0%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该方式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助于患者预后,可作为临床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

  • 非减压手术治疗椎管内占位1/3~1/2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邵斌峰

    目的 探讨非减压手术治疗椎管内占位1/3~1/2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椎管内占位1/3~1/2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后路减压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后路非减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及手术情况.结果 术后3天、6个月,两组影像学指标、ODI、JOA评分、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术后3天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椎管受压占椎管面积百分比、ODI指数、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减压手术可明显提高椎管内占位1/3~1/2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改良weil截骨在转移性跖痛36例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周朝;周骅;杨红海;李展振

    目的 探讨改良weil截骨在转移性跖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转移性跖痛患者的诊疗情况.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236)和对照组(n=236).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weil截骨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weil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VAS评分、AOFAS评分及大压力、压强以及冲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压力、压强以及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weil截骨治疗转移性跖痛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跖骨功能活动功能.

  • 不同分型先天性耳前瘘管62例手术临床治疗经验

    作者:郑海明;刘利平

    目的 探讨不同分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手术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接收的62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诊疗状况,包括20例单纯型、17例分泌型和25例感染型患者,对62例不同分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行术前准备后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随访1~2年,对术后患者的临床愈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对随访1~2年患者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例单纯型和17例分泌型患者术后创面均愈合良好.37例无感染型患者创面愈合率100.00%,术后随访1~2年,无复发病例.10例感染型患者术前临床感染症状消失,术后9例创面愈合良好,1例创面形成血肿,切口裂开.15例术前感染型患者,11例创面愈合良好,4例切口裂开.25例感染型患者创面愈合率80.00%,术后随访1~2年,术后复发3例,复发率12.00%.感染型与无感染型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49,P=0.005),预后情况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6,P=0.031).结论 不同分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均能够有效治疗病症,感染型患者术前准备能够帮助部分患者感染症状消失,分泌型和单纯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手术治疗疗效更显著,预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口服碳酸氢钠片对于预防留置双J管术后并发结石形成的效果观察

    作者:郑定钦;周青英;黄达飞

    目的 探讨口服碳酸氢钠片对于预防留置双J管术后并发结石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本院72例留置双J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2月至2018年7月期间的36例归为对照组,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期间的36例归为研究组.研究组给予连续口服碳酸氢钠片,2片/次,3次/日,直至拔除双J管,对照组则未给予碳酸氢钠片.2月后,采用膀胱镜拔除双J管,比较两组患者附壁结石的发生率,确定附壁结石的成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拔管前尿液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附壁结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78%vs 52.78%,χ2=4.677,P=0.031);研究组中非感染性结石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vs 68.42%,χ2=3.911,P=0.048);研究组拔管前,尿液pH值较手术前明显升高(6.65±0.33 vs 6.11±0.29,t=7.375,P=0.001),对照组拔管前尿液pH值与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5±0.32 vs 6.14±0.30,t=0.137,P=0.892).结论 采用口服碳酸氢钠片可以用于预防留置双J管术后附壁结石的形成,其预防效应主要是通过碱化尿液、减少非感染性结石形成的方式实现的.

    关键词: 碳酸氢钠 双J管 结石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血清NSE、HMGB1水平变化研究

    作者:林丹江;郑伟明;朱聪颖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经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前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HCH患者80例,依据治疗疗效分为无效组(n=10例)和有效组(n=70例),检测两组血清NSE、HMGB1水平.结果 两组术后血清NSE、HMGB1水平和血肿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无效组血清NSE、HMGB1水平和血肿量、NIHSS评分下降值明显低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SE、HMGB1下降值均与血肿量、NIHSS评分下降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HCH患者经微创穿刺引流术术后血清NSE、HMGB1水平变化与其病情转归有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疗效的重要指标.

  • 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45例的2年随访及TCT、HPV检测分析

    作者:蔡明翠;张荣

    目的 研究高频电波刀(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45例的2年随访结果,分析TCT、HPV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采用LEEP刀手术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普通电刀锥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深度、切除组织面积和住院时间.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HPV阳性率、TCT异常率以及术后1个月内的并发症情况和2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切除组织深度和面积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HPV阳性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阳性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TCT异常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阳性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用时短、术中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术后进行TCT、HPV检测对于监测病情转归有重要意义.

  • 后路及肋缘下腹横平面阻滞对术后镇痛的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杨俊

    目的 研究后路与肋缘下腹横平面阻滞对开腹胃癌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方法 以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42例胃癌病患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实施肋缘下给予病患进行腹横平面阻滞,而对照组给予病患实施后路腹横平面阻滞.实施两种镇痛方法后,以两组病患在手术完成后的2,6,12以及24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24小时内的第1次按压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来比较镇痛效果.结果 手术完成后,观察组的静息和运动痛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CIA的按压时间较对照组晚,按压次数较少,且不良事件产生率也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病患实施肋缘下腹横平面阻滞能够有效的减轻病患手术结束后的疼痛,作用范围较大,是一种较好的镇痛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 应用多种方法治疗手指指端缺损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伟听;陈龙;王立军;王大斌

    目的 本研究对于手指外伤的早期组织修复进行探讨.方法 总结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采用V-Y推进皮瓣、邻指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指端旋转皮瓣、游离皮瓣修复患者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65例指端缺损(含78指).结果 5例(78指)皮瓣全部成活,42例(46指)随访4~15个月.平均7.2月.获得随访的患者指腹外形逼真,无瘢痕挛缩,肤色与正常组织相同,皮瓣弹性良好.结论应用V-Y推进皮瓣、邻指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手指指端旋转皮瓣、游离皮瓣修复,可以选择合适的皮瓣修复各种类型的指端皮肤缺损.

    关键词: 皮瓣 缺损 显微外科
  • 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疗效分析

    作者:陈建军;林仙明

    目的 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8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开放组和腹腔镜组,其中腹腔镜组40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组40例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患者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复发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7.84±11.52分钟,与开放组的49.21±13.62分钟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分别为7.27±2.73天和3.35±1.63和,高于开放组的3.35±1.63天和1.76±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各比较,并发症少,临床效果相对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祝应平;邓红军

    目的 探讨分析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抽号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PK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PVP(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及伤椎椎体高度.结果 通过行不同治疗方法,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改善程度相较对照组明显较好,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伤椎椎体高度相较对照组明显较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整体操作较为简单且具备一定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孕早期胎儿NT及鼻骨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傅敏;叶芳芬

    目的 探究孕早期胎儿颈项透明层(NT)及鼻骨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孕早期产检的8012例单次妊娠的孕妇,采用多普勒彩超进行NT及鼻骨检测,观察胎儿鼻骨缺失及颈项透明层增厚的情况,此外,孕早期检测结果与孕晚期胎儿畸形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012例孕妇中,孕早期检查检出40例胎儿畸形,阳性率为0.499%,40例孕妇均选择终止妊娠.孕早期检查中,鼻骨正常7921例,其中包括7例染色体异常和4例染色体结构异常,异常率为0.14%;鼻骨缺失例,其中包括8例染色体异常和7例染色体结构异常,异常率为16.49%,显著高于鼻骨正常患者,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检查中,鼻骨正常7921例,其中包括7例染色体异常和4例染色体结构异常,异常率为0.14%;鼻骨缺失例,其中包括8例染色体异常和7例染色体结构异常,异常率为16.49%,显著高于鼻骨正常患者,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早期胎儿NT及鼻骨超声具有较高的胎儿畸形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导管治疗前列腺增生体会

    作者:李宏

    目的 研究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导管手术对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选本院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实验组行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导管手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大尿流率、残余尿差异不显著(P>0.05);2组IPSS评分、生活质量均优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导管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肝纤维化诊断中肝穿病理分期和非创伤性指标关系分析

    作者:谢洪华;吴炜

    目的 分析肝纤维化诊断中肝穿病理分期和非创伤性指标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肝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肝穿病理分期和血清学指标的关系、肝穿病理分期和超声检查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S0期3例,S1期15例,S2期17例,S3期18例,S4期7例,分别占总数的5.0%、25.0%、28.3%、30.0%、11.7%.随着肝穿病理分期的提升,患者的血清HA、LN、PCⅢ、PCⅣ水平均逐渐提升(P<0.05),肝穿病理分期和血清学指标HA、LN、PCⅢ、PCⅣ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随着肝穿病理分期的提升,患者的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脾长径均逐渐延长(P<0.05),门静脉大流速逐渐降低(P<0.05),肝穿病理分期和超声检查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脾长径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和门静脉大流速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肝纤维化诊断中肝穿病理分期和血清学指标、超声检查等非创伤性指标显著相关,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 甲状腺单侧联合峡部切除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夏龙飞;张军民;吴其肯;郭新海;刘玉君

    目的 研究甲状腺单侧联合峡部切除治疗术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mPTC)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mPTC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每组45例患者的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甲状腺单侧腺叶全切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手术,观察组实施甲状腺单侧联合峡部切除手术.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切口尺寸、术中出血量、术后服药量、住院时间以及预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更短,观察组的手术切口尺寸明显比对照组小,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服药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为2.22%,对照组未出现复发,两组患者存活率均为100%,两组间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7.78%),明显低于对照组(53.33%),两组间出现显著差别(P<0.05).结论 甲状腺单侧联合峡部切除手术对于治疗mPTC患者具有优良的治疗效果,且能够使并发症概率显著降低,值得在临床mPTC治疗过程中实施推广.

  • 关节镜下辅助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张善征;罗志军;陈庆军;毕擎

    目的 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辅助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对比.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88例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开发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镜下辅助手术治疗,术后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并随访1年,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进行评分,于术后1年采用Rowe肩关节评分及Bigliani肩关节不稳手术修复后稳定性评分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前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P>0.05);手术后1年,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Rowe肩关节评分及Bigliani肩关节稳定性评分均高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4、4.07,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5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P<0.05).结论 关节镜下辅助手术可有效降低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时候疼痛,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方法及其抢救效果观察

    作者:张晶晶

    目的 观察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方法及其抢救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急诊抢救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急诊抢救组(n=40)和常规急诊抢救联合早期液体复苏组(联合急诊抢救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休克缓解时间、抢救效果、抢救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急诊抢救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休克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急诊抢救组(P<0.05),抢救成功率80.0%(32/40)显著高于常规急诊抢救组60.0%(24/40)(P<0.05),死亡率20.0%(8/40)显著低于常规急诊抢救组40.0%(16/40)(P<0.05),抢救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5.0%(2/40)显著低于常规急诊抢救组17.5%(7/40)(P<0.05).结论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常规急诊抢救联合早期液体复苏的抢救效果较单独常规急诊抢救好.

  • 手术合并放化疗对脑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金良;章勇军;施秋勤;单国进;陈杰

    目的 探讨脑转移瘤的不同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脑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7例患者行单纯手术治疗,39例患者手术后辅以放化疗,术后随访2年.结果 单纯手术组患者生存情况:生存时间<3个月7例,3~6个月12例,6~12个月16例,12~24个月2例,>24个月0例.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48.6%、5.4%、0.0%,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手术合并放化疗组生存情况:生存时间<3个月5例,3~6个月6例,6~12个月10例,12~24个月11例,>24个月7例.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1.8%、48.7%、17.9%,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结论 对于有适应证的脑转移瘤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并辅助以放化疗,以延长生存期.

  • 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与活跃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于母婴的影响

    作者:李淑雨;王煜

    目的 探讨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与活跃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于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120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头位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镇痛开始的时间分为潜伏组和活跃组,各60例.潜伏组于宫口扩张0.5~3.0cm的时候进行分娩镇痛,活跃组于宫口扩张超过3.0cm的时候进行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VAS评分、血浆皮质醇浓度、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长度以及剖宫产率;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血浆皮质醇浓度、脐带血浆罗哌卡因浓度和出生后的Apgar评分.结果 ①两组产妇在开始镇痛前时刻、宫口扩张7~8cm时候与宫口扩张10cm时候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产妇在开始镇痛前时刻、胎儿娩出的时候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脐带血浆的皮质醇浓度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新生儿脐带血浆中游离的罗哌卡因浓度均低于其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游离阈值.④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剖宫产率和催产素使用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两组婴儿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的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活跃期分娩镇痛一样,潜伏期分娩镇痛并未增加母婴风险,说明采用潜伏期分娩镇痛也是安全可靠的.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章光锋;陈建尧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确诊为胆道结石的患者共计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选取58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3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同时比较术前和术后两组相应肝功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平均住院日及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比较,观察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肝功情况,各项指标两组在术前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两组均少见.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组与传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安全性高、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达到了微创治疗的目的的同时,又保持了肝胆系统的完整性及胆囊正常的生理功能.

  • 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范光辉;陈剑

    目的 探讨对真菌性上颌窦炎采取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接诊的86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手术状况.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观察组采取下鼻甲反转扩大下鼻道入路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95.34%vs 90.69%,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下鼻甲萎缩、鼻泪管损伤、鼻腔粘连的发生率(0.00%、2.32%、4.6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27%、13.95%、32.5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菌性上颌窦炎采取下鼻甲反转扩大下鼻道入路手术治疗,疗效显著,能够降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空回肠憩室至引起肠梗阻15例临床分析

    作者:姜静华;罗建生;张兆辉

    目的 探讨腹部无手术病史的因空回肠憩室引起肠梗阻表现、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了15例既往无手术病史的因空回肠憩室引起肠梗阻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好发年龄、部位、原因、诊断、治疗.结果 术中证实均为空回肠憩室继发引起肠梗阻甚至肠扭转,均行手术治疗,恢复顺利.结论 空回肠憩室发生肠梗阻较少见但易发生于高龄病人,往往既往有慢性腹痛病史,对于既往无腹部手术史的因肠梗阻就诊的患者,CT除外肿瘤、腹股沟疝等原因,因考虑到有空回肠憩室引起可能,腹腔镜探查有一定的优势.手术探查发现因以憩室切除或肠部分切除为主,如保守治疗好转,必要时可进一步行双气囊小肠镜进一步除外小肠疾病的可能.

    关键词: 空回肠憩室 肠梗阻
  • 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的比较研究

    作者:袁耀宇;刘世雄;张鑫圣;王慧;谢辉

    目的 比较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到2017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肾囊肿患者46例,按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其中采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进行治疗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的2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止痛药使用情况和住院时长,并发症和短期内囊肿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痛药使用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短期复发率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患者的过程中,手术时间短,创伤更小,操作更加安全,利于患者恢复,该手术方法能有效改善术后并发症情况,该方法与腔镜手术在短期复发率上可达到同等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传统换药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疗效对比

    作者:宋益挺

    目的 对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传统换药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组(VSD组,n=40)和传统换药技术组(传统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清洁时间、植皮愈合时间、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SD组患者的创面清洁时间、 植皮愈合时间、 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组(P<0.05),治疗后创面面积显著小于传统组(P<0.05),换药次数显著少于传统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7.5%(39/40)显著高于传统组82.5%(33/40)(P<0.05),并发症发生率2.5%(1/40)显著低于传统组12.5%(5/40)(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较传统换药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朱聪颖;周春莲;林峰;王均炉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全身麻醉基础上复合SAPB,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缝皮前开启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后24小时QoR-40评分、VAS评分、手术总费用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小时舒芬太尼用量及PCIA按压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苏醒时间和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亦显著缩短(P<0.05),术后24小时的QoR-40评分、VAS评分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3.3%)与对照组(8.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SAPB)麻醉手法能够显著减少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及术后麻醉药物用量,提高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恢复质量,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立来;童培建;许斌;颜茂华;朱求亮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方法 8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2组:空白模型组(K)、富血小板血浆组(P),每组16只,每个组分4个时间点,分别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建立术后1、2、4、6周,每个时间点各4只大鼠.采用去卵巢大鼠胫骨开放性骨折方法,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动物模型,富血小板血浆组于骨折造模术中将预先制备好的PRP凝胶注入骨折端.骨折术后第1、2、4、6周分批取出标本.观察骨折端影像学、组织学变化,比较两组大鼠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①X线观察:术后4周,K组骨折线模糊,P组非常模糊,术后6周,K组骨折线非常模糊,隐约可见,P组基本消失.②Micro-CT观察:从Micro-CT的骨痂图可见P组大鼠在骨折后同一时间段骨痂骨量较K组高,第4周时P组骨痂骨量明显高于K组.定量分析得出,P组BV和BV/TV在术后第1、2、4周都比K组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5);③ABH染色结果:两组均在骨折术2周时出现大量的软骨细胞,P组软骨细胞数量明显较K组多.术后4周软骨细胞逐渐减少,网织骨不断增多.术后6周可见大量类似皮质骨的新生骨和网织骨共同存在,P组较K组网织骨塑形较好.结论 PRP能有效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且能显著提高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质量,缩短骨折愈合周期.

  • 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预防高龄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光华;包林林;宋美娟

    目的 探讨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预防高龄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自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胸外科进行治疗的高龄手术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行丙泊酚联合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观察组行右美托咪定联合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情况以及术后躁动等情况发生.结果 T1、T2、T3、T4观察组患者HR、MAP、SpO2相比于T0时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T4时两组患者HR、MAP、SpO2等指标无显著差异,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对照组患者HR、MAP水平显著提升,高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观察组患者HR、MAP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等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手术患者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够维持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减少术后躁动等情况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指根麻醉下行指动脉背侧终末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作者:余得水;张玉明;李祯华;王德宇

    目的 总结在指神经阻滞麻醉下以指动脉背侧终末支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手指末节软组织及指骨缺损伤患者12例(13指).指神经阻滞麻醉下设计以指动脉背侧终末支为蒂的皮瓣修复创面,供区都予以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2天1例出现皮瓣暗红,偏紫,经蒂部拆线后成活,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饱满,两点分辨觉6~8mm,手功能按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法评定,优11指良2指.结论 指神经阻滞麻醉下以指动脉背侧终末支为蒂的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符合损伤小,不损伤主干血管,就近转移的原则,手术操作简便,疗效肯定,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螺旋CT扫描应用于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杨永章

    目的 研究螺旋CT在临床上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诊断应用.方法 对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104例踝关节损伤病人依次进行医生问诊、X光线拍摄和螺旋CT扫描,依据患者损伤因素、病灶外部形态及影像中踝关节特点进行分析,对患者病情及损伤类型做出判断.结果 104例患者经医生问诊误诊48例,准确率为53.8%,X光线拍摄误诊22例,准确率为78.8%,螺旋CT扫描误诊0例,准确率为100%.螺旋CT扫描技术对踝关节骨折病人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医生问诊和X光线拍摄技术,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踝关节发生骨折的患者,省时简便,准确性更高,适合临床应用.

    关键词: 踝关节 螺旋CT X线光
  • 氟比洛芬酯在妇科腹腔镜快通道麻醉技术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陈敏娟;林丽娜;王红珠;金冰心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在妇科腹腔镜快通道麻醉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快速通道麻醉技术患者80例,依据术后镇痛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氟比洛芬酯组(n=40)和芬太尼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6、8、12、24小时的VA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组间比较,术后2、6、8、12、24小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氟比洛芬酯组患者中恶心6例,呕吐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0/40);芬太尼组患者中恶心12例,呕吐8例,嗜睡6例,皮肤瘙痒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0%(28/40).氟比洛芬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快通道麻醉技术中的镇痛效果相当,但前者较后者更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章宦飞;蔡万磊;李圣圳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进行上肢手术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神经阻滞相关指标、阻滞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以及神经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的短于对照组,且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明显的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注药20分钟后神经阻滞效果的优良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持续时间长,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 对比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与常规超声诊断成人急性阑尾炎的指导价值

    作者:常旭;徐文浩;胡峰;谢清飞

    目的 对比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与常规超声诊断成人急性阑尾炎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成人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检查与常规超声检查,分别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判定结果作为两组检查的金标准.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并对研究组诊断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在诊断符合率方面,研究组91.3%与对照组71.3%比较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单纯性、化脓性阑尾炎确诊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成人急性阑尾炎诊断方面,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检查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诊断符合率更高,可对阑尾位置、长短、粗细、粘连等情况进行有效反映,具有更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 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认知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

    作者:陈巍巍

    目的 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这两种手术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认知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比较,麻醉前,麻醉后6小时、12小时、72小时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24小时评分,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10分钟和30分钟的DBP、SBP、HR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麻醉后10分钟和30分钟,观察组的DBP、SBP、H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老年骨科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能减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丙泊酚和七氟烷在患儿全身麻醉中对术后苏醒质量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王驰

    目的 评价丙泊酚和七氟烷在患儿全身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180例择期手术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七氟烷麻醉组和丙泊酚麻醉组,每组90例.对两组患者的以下指标进行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麻醉深度(BIS).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3分钟(T3)、手术完成(T4)、睁眼(T5)、完全清醒(T6)]的HR、SBP、DBP和BIS.随访24小时,并记录术后两组并发症.结果 与T0相比,两组患者其余各时间段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T1之后,各时间点收缩压和舒张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丙泊酚组相比,七氟烷组诱导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程度不明显(P<0.05),其余各时间点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与丙泊酚组相比,手术完成拔管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均能维持相当的麻醉深度,稳定心率,有效降压,且苏醒质量七氟烷表现更好.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俞丽君;陈忠华;陈念平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麻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术后自愿行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入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1μg/kg组(SD1组)、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1.5μg/kg组(SD2组)和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2μg/kg组(SD3组),每组各25例.于手术结束即刻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采用VAS评分法,监测并记录四组患者术后1、6、12、24、48小时VAS评分,各组患者术后PCA的按压次数,患者出复苏室的时间,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术后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4组患者术后1、6、12、24、48小时V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1、SD2、SD3组患者术后PCA按压次数显著少于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出复苏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相比,SD1、SD2、SD3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SD3组嗜睡、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较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D1、SD2、SD3组POD发生率分别为28.00%、16.00%、4.00%、8.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和术后72小时内POD发生率.

  • 七氟烷持续吸入麻醉对136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

    作者:陈晓贞;朱伟生

    目的 分析持续吸入七氟烷进行麻醉对肺癌根治手术后病人在认知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136例按照1:1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通过静脉泵入丙泊酚维持麻醉;实验组:患者通过持续吸入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2小时、2天、4天、6天、8天、10天的智力精神状态(MMSE量表),以及术后苏醒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和正常交流所需的时间多少;并观察两组病人出现智力障碍、情绪异常等不良反应的数量差异.结果 术后每个时段的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正常交流时间以及不良反应例数都少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肺癌根治术中对患者采取持续吸入七氟烷的麻醉方法对其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利于患者认知能力的恢复,安全性更高.

  •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应激状况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娇君;王利平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应激状况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10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诊疗及麻醉情况.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取静吸复合全麻、麻醉诱导,对照组采取静脉泵注射生理盐水进行麻醉,观察组采取静脉泵注射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15分钟(T0)、插管后5分钟(T1)、术毕(T2)以及术后24小时(T3)的应激状况[Cor(皮质醇)、NE(肾上腺素)],麻醉后的苏醒质量(躁动评分、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T0时的Cor、NE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时的Cor、N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麻醉对患者的应激状况及苏醒质量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动画视听加小剂量咪唑安定在学龄前小儿斜弱视患者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姜婉娜;姜爱芬;金约西;叶文炼;吴温馨

    目的 探究动画视听加小剂量咪唑安定在学龄前小儿斜弱视患者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弱斜视患儿,随机分为M组(n=30)、S组(n=30)及MS组(n=40).M组给予咪唑安定治疗,S组进行动画视听教育,SM组进行视听术前教育,并给予咪唑安定治疗.观察比较3组患儿术前访视(T1)、处理后5分钟(T2)及静脉穿刺麻醉诱导时(T3),3个时间点的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评分、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评分、围术期生命体指标.结果 诱导后,3组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P<0.05);且MS组患者HR、SBP、DBP显著低于M、S组(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mYPAS评分逐渐降低,组内,T2与T3时刻的mYPAS评分显著低于T1时刻(P<0.05),且T3时刻患者mYPAS评分显著低于T2时刻(P<0.05);组间,MS组在T1、T2、T3时刻的mYPAS评分均显著低于M、S组(P<0.05).MS组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苏醒躁动及术后行为量表(PHBQ)评分显著低于M、S组(P<0.05).MS(2.50%)组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M(20.00%)、S组(23.33%)(P<0.05).结论 动画视听加小剂量咪唑安定可以显著降低患儿的躁动,减低患者的焦虑,是理想的麻醉诱导方法.

  • MRI及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中的诊断分析

    作者:张静;张洪彬;潘月好;范新华

    目的 探讨MRI及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MRI组和CT组,每组均45例.以外科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组各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情况,比较两组对腰椎间盘突出征象检出率,包括钙化、神经根受压、硬膜囊受压、积气、脊髓变性和椎间盘变性等.结果 MRI组和CT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检出率分别为91.1%和86.7%,总检出率和各节段的检出率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对神经根受压、硬膜囊受压、脊髓变性和椎间盘变性的检出率均高于CT组,CT组对钙化和积气的检出率则高于M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和CT检查均能较准确地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CT可反映椎间盘突出情况,但对椎间隙狭窄判断不足,MRI则能清晰显示椎管内结构.

  • 局部浸润麻醉措施对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林胜仙;孔微微;吴艳琴

    目的 分析局部浸润麻醉措施对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38)和研究组(n=262).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研究组实施局部浸润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刻(T0-麻醉前、T1-麻醉后30分钟、T2-麻醉后60分钟、T3-麻醉后90分钟)免疫球蛋白指标、T细胞亚群指标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研究组T1时刻的IgG、IgA、IgM水平和T2、T3时刻的IgA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时刻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T1时刻的IgG和IgM水平及T1、T2和T3时刻的IgA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T0时刻相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1和T2时刻的CD4+低于相应时刻的对照组水平,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相应时刻的对照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与T0时刻相比,对照组患者T1和T2时刻的CD4+明显升高,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总镇痛率为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局部浸润麻醉措施在乳腺纤维瘤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显著提升,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预后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血管系统及苏醒时间的影响

    作者:陈正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血管系统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低剂量组(0.25μg/kg,n=30)、中剂量组(0.5μg/kg,n=30)和高剂量组(1.0μg/kg,n=30)3组,以较慢的速度给予低剂量组患者静脉滴注0.25μg/kg右美托咪定,给予中剂量组患者静脉滴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给予高剂量组患者静脉滴注1.0μg/kg右美托咪定,然后对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血管系统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0时3组患者的HR、SBP、DBP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T1、T2、T3时低剂量组患者的HR、SBP、DBP均显著高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但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的HR、SBP、DBP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高剂量组(P<0.05),但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3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低剂量较中剂量、高剂量右美托咪啶更能使甲状腺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血管系统保持稳定,且不会对患者的苏醒时间造成不良影响.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检查骨盆骨折的应用分析

    作者:余兴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诊断骨盆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多层螺旋CT和X线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经手术证实,本组60例骨盆骨折患者中,共有83处骨折.16层螺旋CT明确诊断出83处骨折、脱位,诊断准确率为100%,而X线明确骨折、脱位61处,可疑骨折10处,另12处骨折未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73.49%,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盆骨折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可准确诊断骨盆骨折的部位及关节脱位等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产妇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卢伟良;钱彦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产妇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产妇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合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干预,复合组此基础上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程、疼痛、运动神经阻滞、分娩结局、血皮质醇(COR).结果 复合组第一产程(T1)、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T2)、第三产程(T3)、改良Bromage阻滞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1分钟、5分钟的Apgar评分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得分方面,对照组T1、T2、T3时明显高于T0时,复合组T1、T2、T3时明显低于T0时,复合组T1、T2、T3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分娩后母血和脐静脉血CO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改善产妇的镇痛效果及母婴应激反应,有利于减少T1及剖宫产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曲马多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镇静、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季柯敏;王志波;郑潇宇;魏华英

    目的 探讨曲马多对胃癌患者术后镇痛、 镇静效果及对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以曲马多进行术后镇痛,而对照组以吗啡进行镇痛.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对各组患者术后2小时、12小时、1天、2天的镇痛、镇静效果进行评价.测定术前、术毕、术后12小时、1天、2天各时间点患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统计术后2天内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小时、12小时、1天、2天,两组患者安静时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毕至术后1天血浆IL-2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在术后12小时达到低值后逐渐回升,观察组术后2天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和观察组水平(P<0.05),两组患者术毕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持续升高至术后12小时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但术后2天两组患者的IL-6水平仍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毕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12h达到低水平,术后2天观察组均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和观察组水平(P<0.05);术后2天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曲马多进行术后镇痛,其镇痛、镇静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且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闻飞;戴尧鑫

    目的 评价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拟于本院行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共计210例.年龄66~73岁,ASA分级Ⅰ~Ⅲ级.使用随机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0.25%罗哌卡因组(T0.25组)、0.375%罗哌卡因组(T0.375组)、0.5%罗哌卡因组(T0.5组),每组各70例.记录3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记录患者低血压、恶心、呕吐、局麻药毒性反应等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有效性方面,T0.25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长于T0.375、T0.5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375、T0.5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T0.25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375组与T0.5组之间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不良反应方面,T0.5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及术中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T0.25组和T0.375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5组中有1名患者发生局麻药物毒性反应.结论 0.37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老年患者不仅能够显著缩短起效时间、延长镇痛维持时间,同时不增加术中并发症发生风险,可作为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推荐浓度.

  • 颅脑损伤伴吞咽障碍患者预防误吸管理方案的应用

    作者:尚旭丽;吴益芬;陈君霞

    目的 降低颅脑损伤伴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方法 建立多学科合作团队,通过吞咽障碍管理、进食规范管理、规范鼻饲流程、陪护者教育与培训实施专业化、系统化预防误吸管理方案,改善吞咽功能,降低颅脑损伤伴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和80.49%,误吸发生率分别为10.64%和26.83%,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13%和14.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误吸管理方案融入了多项护理应对策略及质量持续改进项目,提高颅脑损伤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总有效率,降低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 无症状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相关形态学参数的MSCT评价

    作者:钱建敏;戴文字;金丽君;程建敏

    目的 应用MSCT在无症状的成年人髋关节中测量FAI相关的形态学定量参数,确立这些参数的均值及参考区间,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注的240例有腹部或泌尿生殖系统病变患者,且所有患者均为行CT检查的年轻成年人,计算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a角及股骨头颈交界处偏心距;钳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髋臼前倾角、中心边缘角、髋臼交叉征;对上述影像学形态参数进行统计学数据定量分析.结果 凸轮型撞击相关形态学参数,α角为51°(SD 9)和股骨头颈交界处偏心距为9mm(SD 2),钳型撞击相关形态学参数,髋臼前倾角为19°(SD 6),中心外侧角为32°(SD 6);凸轮型相关形态学参数均值及95%参考区间远远超出目前文献中界定异常阈值,而在钳型中超出程度略小.不同性别间参数在凸轮型中相近,而钳型中略有差异.结论 无髋关节症状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年轻成年人形态学测量值的95%参考区间超出异常范围阈值,形态学参数在成像时应该谨慎使用,特别是a角不是定义凸轮型FAI的合适参数,需要重新定义,这个参数似乎反映的是正常的解剖变异.FAI是一种临床诊断,无症状患者的预防性手术不应仅基于影像学征象.

  • 帕瑞昔布超前镇痛替代阿片类在混合痔术后早期疼痛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厉金雷;徐昶;唐红丽;宋华羽;周振华;倪士昌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超前镇痛替代阿片类在混合痔术后早期疼痛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住院并接受PPH+外痔切除术的环状混合痔患者90例,随机分配至3组,分别于麻醉前给予阿片类药物(A组)、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B组),安慰剂(C组),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各组疼痛程度及术后24小时内患者对镇痛满意度整体评价,并比较各组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与C组相比,术后3、9小时VAS值都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B组与C组相比,术后3、9、24小时VAS值都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P=0.002);B组与A组相比,术后3小时至术后18小时VAS值相差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小时,B组VAS值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哌替啶使用总量B组少,仅7.5±18.32mg,A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24小时整体评价优于A、C组(P分别为0.029,0.000).A、C组各出现2例、1例恶心呕吐;B组出现1例胃部不适,无恶心呕吐;3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5).结论 在混合痔术后早期镇痛中,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超前镇痛与阿片类相比镇痛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少,具备替代阿片类药物使用的可行性.

  • 轻度颅脑外伤患者尿液中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变化的研究

    作者:汤朱骁;刘伟贤;石晓勇;龚杰;沈峥

    目的 探讨轻度颅脑外伤患者尿液中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的变化.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轻度颅脑外伤患者75例、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69例及体检中心体检正常的人员70例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比较3个月观察期的尿AD7c-NTP含量变化.结果 轻度颅脑外伤患者尿AD7c-NTP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与AD患者相近,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度颅脑外伤患者存在神经元的损害,其尿AD7c-NTP水平的变化,提示轻度颅脑外伤会提高病人得AD的几率.

  •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研究分析

    作者:周笑珍;周铁丽;沈丽珍

    目的 研究分析106例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外科需行无菌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特点、耐药性以及导致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减少相关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借鉴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需行无菌手术患者888例,对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进行统计,检测病原菌类型及相关病原菌耐药情况,同时分析导致切口感染出现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骨科无菌手术888例患者中共有106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共检出病原菌25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73株,占68.92%,革兰阳性菌67株,占26.69%,真菌11株,占4.38%.革兰阴性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极高,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福平的敏感性较高,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等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BMI值大于25(kg/m2)、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伴有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四肢手术均是出现无菌切口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各种病原菌特别是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等加强预防控制、充分重视相关病原菌的抗菌药物应用及耐药性、干预无菌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才能更好的减少感染的发生.

  • 曲安奈德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前葡萄膜炎的效果及对IL-6、TNF-α、IFN-γ的影响

    作者:陈战巧;钟柳美;李霞

    目的 分析曲安奈德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前葡萄膜炎的效果及对IL-6、TNF-α、IFN-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术后前葡萄膜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变化、前房闪辉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眼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天、1周前房闪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介素-6(IL-6)、IL-1β、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γ)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曲安奈德能有效提高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前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恢复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改善前房闪辉,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和单肺通气对患者肺内分流影响的比较

    作者:赵栋;吕华燕;徐军;杨娜;乐新会;蓝志坚

    目的 观察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和单肺通气对胸科手术患者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下段食管癌或贲门癌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肺通气组(OLV组)和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组(SLC组).OLV组患者采用支气管封堵器实施左肺隔离行右肺单肺通气;SLC组患者实施左下肺叶隔离行右肺+左上肺叶通气.于平卧位双肺通气10分钟(T0)、侧卧位双肺通气后10分钟(T1)、单肺通气或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10分钟(T2)和术毕双肺通气10分钟(T3)4个时点取桡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在T1、T2、T3时的PaO2均明显降低(P<0.05),SLC组T2时PaO2明显高于OLV组(t=-7.376,P=0.000);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在T1、T2、T3时的Qs/Qt均明显升高,SLC组在T2、T3时Qs/Qt均明显低于OLV组(t=8.766,P=0.000;t=2.375,P=0.000).结论 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适用于下段食管癌或贲门癌根治术的通气管理,能明显减少单肺通气时的肺内分流,提高单肺通气时氧分压.

  • 食管癌患者围术期集束化营养护理的效果研究

    作者:杨慧;施欢欢;冯静

    目的 探讨围术期集束化营养护理策略对改善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其术后快速康复的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及出院前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围术期集束化营养干预策略,对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 损伤控制在多发伤合并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1例

    作者:陆兴焕;裘车凑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在多发伤合并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在基层医院对1例68岁的多发伤合并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运用损伤控制理念进行救治,并观察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 运用损伤控制理念,稳定患者机体后多次施行手术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对多发伤患者酌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可以提高患者存活率,有效降低并发症以及病死率.

浙江创伤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