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중국수복중건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892
  • 国内刊号: 51-137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8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杨志明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尿道瘢痕组织胶原酶活性及TIMP-1表达的研究

    作者:黄翔;魏大鹏;杨宇如;李虹

    目的比较正常尿道组织和尿道瘢痕组织中胶原酶活性以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探讨其对尿道瘢痕组织降解的影响. 方法取手术切除的尿道狭窄段瘢痕组织和脑死亡患者的正常尿道组织各10例,采用ELISA法检测组织中胶原酶活性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IMP-1 mRNA的表达. 结果尿道瘢痕组织中胶原酶的活性为(15.32±2.29) U,正常尿道组织的胶原酶活性为(24.67±6.78) U,瘢痕组织的胶原酶活性低于正常尿道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尿道组织比较,尿道瘢痕组织的TIMP-1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IMP-1表达升高、胶原酶活性降低影响了尿道瘢痕组织的降解,可能是尿道瘢痕增生的原因之一.

  • 病理性瘢痕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

    作者:刘剑毅;李世荣;纪淑兴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分别留取正常皮肤5例、增生性瘢痕15例和瘢痕疙瘩7例组织标本,测定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图像定量分析,检测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26.52±4.10)、(84.10±1.76)和(92.38±2.04) μg/mg,后两者与前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指数分别为0.09±0.25、0.78±0.63和0.84±0.04,后两者与前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纤维化进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

  • 非骨水泥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部骨关节炎的临床和影像学研究

    作者:何爱珊;李佛保;廖威明;万勇;盛璞义

    目的评价非骨水泥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部骨关节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分析影响其中长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1999年12月,采用非骨水泥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部骨关节炎93例,男36例,女40例.手术时年龄40~73岁,平均56.4岁.合并糖尿病3例,高血压9例,冠心病7例.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分值12~56分,平均37.2分.获得随访76例85髋,随访时间30~86个月,平均49.3个月.随访时均进行Harris评分、髋关节及股骨上段正侧位X线片复查. 结果术后并发脱位1例,深静脉栓塞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无1例出现局部感染,所有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和围手术期.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为90.9分,优良率为91.9%.23髋(27.5%)诉大腿上段痛,14髋(16.5%)有股骨近段骨吸收溶解,2髋(2.4%)出现松动,股骨柄假体内翻置入时Harris评分较低. 结论非骨水泥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部骨关节炎的中长期疗效满意,部分患者大腿痛可能与股骨柄内翻位固定和股骨近段骨溶解有关,股骨近段骨溶解是影响长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 应用单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小儿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

    作者:陈秋;周永德;马瑞雪;吉士俊;陈莺;刘昌胜

    目的探讨应用单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修复小儿良性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1998年12月~2002年5月随机选取22例良性骨肿瘤患儿,男18例,女4例,年龄4~10岁,平均8.3岁.其中非骨化性纤维瘤11例,骨样骨瘤7例,骨囊肿2例,纤维异样增殖症2例.骨缺损部位:股骨14例,胫骨6例,肱骨2例.骨缺损范围:2 cm×2 cm×3 cm~3 cm×3 cm×6 cm .其中20例采用病灶清除后CPC松质骨粒填充,2例骨囊肿采用穿刺抽液后注射可注射型CPC.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23.5个月. 结果 22例均获随访,术后均无过敏及毒性反应,切口局部无异常,骨质生长良好,无1例复发,患儿肢体活动正常. 结论应用单纯CPC修复小儿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是一种安全、经济、无损伤和简便的方法.

  • 负压闭式引流加内固定治疗肢体开放性骨折

    作者:黄坚;姚元章;黄显凯;麻晓林

    目的探讨负压闭式引流(VS)加一期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肢体骨折伴软组织污损的效果. 方法2000年5月~2002年11月对14例(18个创面)开放性肢体骨折并软组织广泛污损患者进行了治疗,面积10 cm×15 cm~25 cm×90 cm,无其他头、胸、腹合并伤.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15~6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9小时30分钟.创面中度污染12个,重度以上污染6个.手术彻底清创,骨折经钢板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后,缺损创面用多聚乙烯醇-明胶海绵高分子复合材料(Vacuseal)覆盖封闭,术后接50~60 kPa的负压,5~7天后行植皮或皮瓣修复.另选伤情、创面大致相同,用传统换药二期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的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 VS治疗组创面均完全愈合,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随访4~6个月骨折愈合良好.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时间、住院总体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VS使创面引流充分,降低感染发生率,刺激肉芽生长,配合一期内固定治疗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广泛污损创面是一种简便、有效、经济实用的方法.

  • 骨病型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徐惠珍;李园;赵雍凡;管昌田

    目的介绍甲状旁腺腺瘤早期诊断的新技术及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通过对1986年11月~2000年8月9例经手术治疗的甲状旁腺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诊治经验总结.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12~55岁,平均32岁.平均病程4年9个月.患者均有普遍性骨皮质密度降低,骨膜下骨质吸收.3例有多部位骨囊性病变;5例有陈旧性骨折,提示有骨性并发症,其中2例同时有泌尿系结石.术前1例儿童跛行,8例丧失劳动力.检测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 5例,均显著升高(633.87~1 017.40 pmol/L, 正常值:28.50~90.50 pmol/L),甲状旁腺核素扫描3例腺瘤均显像. 结果 7例经颈部完成甲状旁腺腺瘤手术切除;2例甲状旁腺腺瘤位于胸内,经胸骨切开完成肿瘤切除手术.9例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均获2~16年随访,无复发.患者骨痛缓解,行动自如,PTH正常,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骨病损明显减轻. 结论①血清PTH检测作为此病较新诊断技术具有特殊意义,可鉴别诊断高钙血症的病因,多普勒彩超及核素甲状旁腺腺瘤显像可以作出定位诊断;②术中肉眼直视下识别甲状旁腺及其是否正常为重要的一环,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不可缺少;③切除肿瘤的同时须确保留下正常甲状旁腺组织,以维持正常甲状旁腺功能;④外科治疗中不能忽略异位甲状旁腺,并应认识到甲状旁腺数目可少于或多于4个的这种数量改变;⑤甲状旁腺腺瘤手术治疗近期和远期疗效满意.

  • 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矫治

    作者:刘中寅;温炎;胡建军;汤小雨;李伟;冯晓东

    目的观察下颌升支截骨下颌骨前徙术治疗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方法 1998年4月~2002年2月,对12例(女7例,男5例,年龄14~36岁)伴有严重OSAS症状及张口度0~3.0 cm的小下颌畸形患者,7例采取下颌升支倒"L"形截骨、升支倒置颞下颌关节重建术的同时施行下颌体部前徙和颏成形术;3例在颞下颌关节重建术后进行下颌角部截骨、植骨下颌骨前徙术;2例施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下颌骨前徙术.其中8例施行了舌骨下肌群离断、舌骨悬吊术.截骨段以小钛板坚强内固定. 结果术后创口Ⅰ期愈合,经过6~48个月随访,12例患者张口度均恢复至3.0~3.8 cm,面部外形明显改善,睡眠打鼾、憋醒、大汗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睡眠时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82%~92%增加至术后的97%~99%. 结论下颌升支截骨下颌骨前徙术治疗小下颌畸形伴OSAS,对扩张口咽通气道、解除睡眠时呼吸阻塞症状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并同时改善了面部容貌.

  • AF系统加PROSPACE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宋金辉;张耀东;王坤正;韩浩

    目的探讨AF系统加PROSPACE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疗效其应用价值. 方法对1999年~2002年21例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5~66岁,平均42岁.合并腰椎间盘脱出7例,腰椎狭窄14例.对神经受压部位针对性的彻底减压,并采用AF椎弓根螺钉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以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从椎间后外侧置入填充自体骨PROSPACE进行椎间融合. 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3年,平均15个月,20例术后原腰腿痛等症状均消失,优良率达95.2%. 结论 AF系统加PROSPACE椎间融合器可在有效地解除神经受压的基础上,恢复脊柱正常的生理弯曲,维持椎间隙高度,促进脊柱融合,是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 踝关节损伤后不稳定的手术重建

    作者:李光宪;陈学敏;季永东;李其水;郭延章

    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后不稳定的修复重建方法. 方法对1992年1月~2000年6月收治7例年龄25~43岁的男性患者采用改良的Wetson-Jones法进行重建,分别经外踝尖端上方2.5 cm及距骨上钻一隧道,取腓骨短肌腱通过隧道缠绕固定.受伤至手术时间6~24个月. 结果术后随访2~10年,5例井下工人患者改换为地面工作;另两例均恢复了原工作,其中1例外踝处略显粗大,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按Baird踝关节评分系统标准,7例术后功能评价均优. 结论采用改良的Wetson-Jones法能较好地修复重建损伤后踝关节的稳定性.

  • 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

    作者:方煌;陈安民;罗永湘;夏仁云;易成腊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的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 2000年9月~2002年2月,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19例,男5例,女14例,年龄47~68岁.病变节段L4~5 10例,L3~4 3例,L5~S1 2例,L3~4、L4~5 4例.术后随访自行拟定下列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症状完全消失;良:症状明显改善;可:症状好转;差: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结果术后17例获得4~18个月(平均8.1个月)随访,结果:优12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1%.术后6个月均获得植骨融合,有骨桥形成,无内植物松动断裂. 结论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具有复位固定优良、对椎管干扰小及易获得植骨融合等优点,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 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骨折

    作者:亓建洪;朱宝林;殷德振;吴玉杰;燕好军;郭其勇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骨折的效果. 方法 1995年10月~2002年5月应用自身增强-聚乙酯(SR-PGA)、自身增强-聚丙酯(SR-PLLA)可吸收螺钉及固定棒手术治疗累及关节面的骨折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20~65岁,平均33.3岁.均为外伤所致骨折,骨折关节面移位均超过2 mm.术后行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 结果随访3个月~6年6个月(平均18.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移位、感染及局部积液.按照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达93.7%. 结论可吸收内固定钉棒治疗累及关节面骨折,免除了患者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痛苦,是一种有效和较为理想的方法.

  • 上颌缺损即刻重建中不同组织瓣的应用

    作者:于擘;何黎升;刘彦普;雷德林

    目的研究采用颞肌筋膜瓣、前臂皮瓣、非血管化髂骨瓣及种植体即时修复上颌缺损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 方法 1999年2月~2002年7月对8例腭部、上颌骨恶性或边界性肿瘤的患者行肿瘤扩大切除及上颌骨次全切除术,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32~49岁,病程3个月~2年.硬腭部鳞癌Ⅰ级4例,单侧成釉细胞瘤2例,基底细胞综合痣1例,粘液瘤1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对术后的上颌缺损,采用颞肌筋膜瓣+前臂皮瓣+非血管化髂骨瓣+种植体即刻修复的方法进行重建. 结果术后游离髂骨及前臂皮瓣均成活,口内创面Ⅰ期愈合,植入的种植体可以实现骨结合并完成义齿修复,行使功能.6~12个月后复查X线片见植入的游离髂骨与周围骨愈合良好,患者面部外形及咀嚼、发音等功能均恢复满意. 结论颞肌筋膜瓣+前臂皮瓣+非血管化髂骨瓣+种植体是上颌缺损即刻修复并重建功能的较满意的方法.

  • 儿童皮瓣移植手术75例分析

    作者:林立;顾立强;叶淦湖;裴国献;林昂如;侯喜君;陈国奋;王钢

    目的回顾分析儿童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 方法 1997年1月~2002年5月实施了75例儿童皮瓣移植手术.男52例,女23例,年龄3~14岁.选择轴力或非轴形皮瓣移位、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皮瓣范围3 cm×5 cm~15 cm×42 cm.其中急诊一期手术修复26例,二期手术修复49例(感染性创面如骨髓炎、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手术修复部位:前臂、手背、拇食指、小腿及足部等.皮瓣移植类型及应用范围:轴形皮瓣移位或移植39例(顺、逆行移位27例,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12例).非轴形皮瓣移位36例,均是在伤口临近处设计的顺行或逆行皮瓣,其中27例皮瓣长宽比例为2.5~3.5∶1,9例皮瓣长宽比例大于3.5∶1.术前应注意麻醉的选择、术中无创操作及术后皮瓣的观察和护理. 结果术后轴形皮瓣发生血液循环危象2例,其中动、静脉危象各1例,经积极处理后皮瓣成活37例,失败1例,部分失败1例,手术成功率为96.2%;非轴形皮瓣成活34例,部分失败2例.手术成功率为97.3%.术后随访3个月~5年,皮瓣血运、弹性、质地均良好,功能满意. 结论轴形或非轴形皮瓣移植,对一期修复患儿皮肤缺损或二期修复骨关节感染性创面有较高的成功率,要尽量选用非轴形皮瓣或非主干血管为血供的皮瓣移位或移植,并注意掌握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及术后护理.

  • 苯丙酸诺龙对烧伤大鼠肝细胞白蛋白mRNA和雄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岑瑛;李凯;刘晓雪;严晓蓉

    目的研究苯丙酸诺龙对烧伤大鼠肝细胞白蛋白影响的分子机制. 方法将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只,制成烫伤大鼠模型.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应用苯丙酸诺龙治疗大鼠20%体表面积深Ⅱ度烫伤,分别于伤后第4、7、14和21天处死大鼠,留取肝组织,RNA一步法提取肝细胞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一步法扩增检测白蛋白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显示检测肝细胞雄激素受体表达水平. 结果实验组肝细胞白蛋白mRNA和雄激素受体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伤后第7和14天为快速增长时期(P<0.05),白蛋白mRNA表达上调与雄激素受体表达上调有相关关系(r=0.936,P<0.05). 结论苯丙酸诺龙能有效上调肝细胞白蛋白mRNA和雄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促进蛋白质合成,有利于逆转负氮平衡及创面愈合.

  • 动态负荷下实验性腰椎管狭窄马尾神经电生理的变化

    作者:刘学勇;玉置哲也;吉士俊;王海义

    目的研究在高频率刺激及压迫追加的动态负荷下双节段受压马尾神经电生理的变化,探讨神经源性间歇跛行的发病机制. 方法 SD大鼠30只,体重(329±12) g,平均分成5组.对照组行单纯L5椎板切除;其他4个实验组将特制硅胶片插入L4及L6椎管,造成横截面积缩小30%的双节段狭窄.施加静态压迫2小时后,实验1组不施加动态负荷;实验2组只施加高频率刺激6分钟;实验3组同时施加高频率刺激和压迫追加6分钟;实验4组只行压迫追加6分钟.动态负荷6分钟后各组均恢复到原始静态受压状态继续检测30分钟. 结果静态压迫2小时后,各实验组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压迫前明显下降,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实验1组在实验后30分钟,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他3个实验组在动态负荷后,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以实验3组的变化明显. 结论静态受压的马尾神经在动态负荷下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下降,同时施加两种动态负荷比施加单一负荷变化更明显.

  • 人-猪异种生物瓣瓣膜材料的实验构建

    作者:石开虎;张希;张镜方

    目的探讨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实现异种生物瓣瓣膜材料的内皮化,制备新一代的生物瓣瓣膜材料. 方法取自肉联厂宰杀后2小时内4℃冰水保存的8只猪心,在无菌条件下取出主动脉瓣分成4组:1组戊二醛(GA),2组环氧氯丙烷(EC),3组环氧氯丙烷+左旋谷氨酸(EC+L-GA),4组环氧氯丙烷+左旋谷氨酸+细胞提取液(EC+L-GA+CE).再将新生儿脐带(离体后6小时内)用胰蛋白酶消化制备种子细胞,接种于加入M199(10%的胎牛血清+20%的混合血清+黏附蛋白+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培养液中进行种植,每日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进行内皮细胞Ⅷ因子的定性检测、细胞生长覆盖密度的检测、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1组未见细胞生长,2组可见有细胞呈散在性生长覆盖,但较3、4组的细胞数及覆盖率明显降低(P<0.01).光镜和电镜观察:1组未见有内皮细胞生长;2组可见有散在的内皮细胞生长;3组内皮细胞局部生长并可见细胞脱落;4组内皮细胞生长于原瓣叶的无细胞纤维支架上,并呈单层紧密排列,少见有细胞脱落或丢失,细胞沿纤维嵌合排列,细胞下组织呈间隙稀疏构成,有少量的基质成分和散在的胶原纤维,细胞沿纤维间隙排列、嵌合生长,形成空间三维排列生长的内皮细胞层. 结论将取自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种子细胞种植于经去毒、孵育及预凝处理的去内皮细胞和可溶蛋白的"网状"纤维支架上,可以制备出新一代异种生物瓣膜材料.

  • 构建含黑色素细胞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

    作者:刘源;金岩;王新文;赵宇;李媛

    目的探讨运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含有黑色素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 方法以包皮组织作为细胞来源,采用消化法获得角朊细胞、成纤维细胞和黑色素细胞,在自行设计的组织工程皮肤培养系统构建组织工程皮肤.行Dopa染色、透射电镜和S-1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构建的皮肤中黑色素细胞的分布和状态. 结果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结构完整,细胞状态良好,Dopa染色、透射电镜和S-1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显示含有大量黑色素细胞并处于良好状态. 结论构建了含黑色素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可用于下一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

  • 组织工程医疗产品监督管理与标准研究

    作者:奚廷斐;陈亮;赵鹏;冯晓明;王春仁

    组织工程已进展至可向修复重建医学提供新的医疗产品和治疗方法,同样处于进展中的是组织工程医疗产品(TEMPs)的监督管理和标准研究.TEMPs为涉及多学科的医疗产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采用基于产品危险等级的管理方法,并决定由医疗器械和放射卫生中心(CDRH)主持审批、生物制品评价研究中心(CBER)参与协同审批.欧盟、日本等也颁布了相应的管理措施.我国明确TEMPs按带细胞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受理、审批,并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进行检测和评价.TEMPs标准现主要由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和世界标准化组织(ISO)等进行相关标准制定.

  • 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叶的获取和内皮细胞的种植

    作者:叶福林;徐志云;张宝仁;韩林;黄盛东;王晓伟

    目的探讨猪主动脉瓣叶去细胞后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的可行性. 方法经胰酶-EDTA、表面活性剂和核酸酶处理,去除猪主动脉瓣叶的细胞成分,测定瓣叶去细胞前、后的生物力学特性,并在其表面种植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s);分别行大鼠皮下包埋实验. 结果猪主动脉瓣叶中的细胞成分能完全去除,获得完整无细胞的纤维网状支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无明显变化;种植的BAECs在去细胞瓣叶表面可形成一层连续的细胞层,其分泌前列环素(PGI2)的能力同直接种植在24孔板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猪主动脉瓣去细胞后获得的纤维支架可以用来构建组织工程瓣膜,适宜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

  • 组织工程骺板软骨移植修复兔胫骨上骺板缺损

    作者:周强;李起鸿;戴刚;谢肇

    目的探讨在体外以三维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骺板软骨修复胫骨上骺板缺损的效果,了解促进植入工程化软骨与受区骺板融合方法的效果. 方法酶消化分离幼兔骺板软骨细胞并接种培养,收获第1代软骨细胞,制成2.5×107/ml的细胞凝胶混悬液,接种于聚磷酸钙纤维/L-聚乳酸(CPPf/PLLA)复合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采用幼兔右侧胫骨上骺板40%缺损模型,将日本大耳白兔72只分为4组,每组18只:A组缺损区植入同窝幼兔来源的工程化软骨,并以相同的细胞凝胶混悬液充填其间隙;B组充填复合有生物凝胶而无细胞的CPPf/PLLA支架材料; C组植入皮下脂肪;D组不做任何充填.分别于术后2、4、6、8、12和16周摄X线片、大体及组织学观察. 结果 A组术后2周组织工程化软骨在骺板缺损区即衍生为典型的骺板组织结构,并与受区骺板组织很好融合;4周修复骺板组织,结构正常、胫骨无畸形;8周后骺板修复区出现早闭的组织学表现,胫骨出现短缩和内翻畸形;16周修复区骺板已闭合,胫骨畸形明显,生长功能恢复率为43.6%.B、C、D 3组术后2周胫骨即出现畸形;4周骺板缺损区均已骨性闭合,畸形明显;16周畸形严重.后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骺板缺损区无骨生长. 结论组织工程化的骺板软骨能够修复骺板软骨缺损;以细胞-凝胶混悬液充填间隙,促进了组织工程化软骨与受区骺板软骨间组织融合,并使其生长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

  • 肢体皮肤剥脱伤术后高压氧治疗疗效观察

    作者:赵均福;于冬梅;齐玉国;王玉霞

    肢体皮肤剥脱多为机器、车轮碾挫所致,常伴有骨折、肌肉广泛挫伤及肢体远端血运障碍.1998年6月~2002年11月,我们经清创、骨折内固定、皮肤原位植皮术后,早期配合高压氧治疗,肢体皮肤剥脱伤25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逆行腓骨短肌肌瓣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张增方;杜建春;孙伟;朱朝晖;张鑫;杨连根;娄洪亮

    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缺损,因可利用组织较少,带蒂组织瓣移位受到限制.自2000年1月以来,我们应用逆行腓骨短肌肌瓣移位修复该部位软组织缺损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前锯肌下部肌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创面二例

    作者:杨闻强;承耀东

    2002年10月~2003年2月,我科采用吻合血管的前锯肌下部肌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严重软组织损伤2例,均成活,功能佳.报告如下.

  • 髂骨游离移植修复上肢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二例

    作者:曲永明;宋修军

    1988年1~3月,我们采用吻合旋髂深血管的髂骨游离移植,修复病理诊断右肱骨骨囊肿刮除后和右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瘤段骨切除后的骨缺损各一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

    作者:吉旭彬;张树香

    1995年~2001年,我们对12例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轴型皮瓣加闭式冲洗引流急诊治疗近距离霰弹伤

    作者:胡孝菽;黄志远;陈振中;王敏

    近距离霰弹伤是指射击距离在3米以内的创伤[1、2],其特点是射击距离近,弹丸多(20~120粒左右);弹道入口小,一般直径在3~10 cm;体内损伤范围大,霰弹伤X线片直径可达20~30 cm,临床处理较为困难.自1997年开始,我院使用皮瓣修复配合闭式冲洗引流治疗此类多弹丸异物火器伤,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 经皮局部注射自体骨髓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王金成;张远鹰;高忠礼;陆明

    我科1998年1月~2000年1月,采用经皮注射自体骨髓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23例,其中22例获得临床愈合,报告如下.

  • 冻干骨块在四肢骨肿瘤刮除术后的应用

    作者:毕荣修

    1999年1月~2002年6月,我科采用冻干骨块植入,修复四肢骨肿瘤或瘤样病变刮除术后遗留骨缺损3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改良的硬组织包埋技术对乳牙破骨细胞的观察

    作者:李秀群;包向军;黄云

    硬组织切片技术主要应用于骨组织、羟基磷灰石等坚硬标本的切片制作.牙齿比以上标本更坚硬.传统的牙齿标本是将一颗牙齿磨成一张薄片来观察其结构,且不能进行一般组织样本的染色观察.为了解儿童乳牙髓腔内破骨细胞的数量,进而为收集破骨细胞进行培养提供依据,我们采用硬组织两次包埋技术,使切片可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获得较理想的破骨细胞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