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중국수복중건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892
  • 国内刊号: 51-137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8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杨志明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血小板凝胶在修复重建外科中的作用

    作者:范伟杰;杨志明;邓力;罗静聪

    目的回顾近10年来血小板凝胶(platelet gel, PG)用于修复重建外科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成果. 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获取国内外有关PG应用于多种组织和器官病变修复重建方面的相关资料,总结分析PG在修复重建组织器官功能、形态方面的作用. 结果 PG含有多种生长因子,能促进皮肤、骨等多种组织再生. 结论 PG具有易获得、近乎天然、对多种组织的再生有促进作用特点,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临床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 右旋糖酐基水凝胶药物控释体系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发明;吴织芬;金岩;吴红

    目的介绍右旋糖酐基水凝胶在药物缓/控释和组织工程领域中应用的研究概况. 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综合分析. 结果右旋糖酐基水凝胶的应用研究在国际上已取得明显进展,但在国内才刚起步.右旋糖酐基智能水凝胶作为一种崭新的生物材料,已成为缓/控释给药和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 结论右旋糖酐基水凝胶是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在药物缓/控释和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化学修饰改性后的右旋糖酐基水凝胶可实现"智能"化,具有潜在的研究与应用价值.深入进行其赋性、改性研究并进行相关产品的产业化是未来右旋糖酐基生物材料的研究方向.

  • 硝酸银染色法鉴定生物瓣支架材料体外再内皮化程度的实验研究

    作者:冯滨;刘迎龙;谢宁;宋来凤

    目的探讨生物瓣支架再内皮化程度的形态学观察方法,为体外构建心脏组织工程瓣提供手段. 方法选择经液氮保存的同种主动脉带瓣管道作为生物瓣支架,0.1% 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sulphate,SDS)脱去表面的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 ECs),纤维连接蛋白(bironectin, FN;80 μg/ml)预覆盖瓣膜;选择从正常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经体外定向诱导分化的ECs作为种子细胞,以>1~2×105个/cm2密度种植于瓣膜支架上,采用含20%胎牛血清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的DMEM-HG培养基静态培养,0.5%硝酸银染色,于培养的7、14和20 d在立体显微镜下观察、摄片,确定其内皮化程度. 结果同种生物瓣表面的ECs完全脱去,而细胞外基质成分保存良好;种植细胞与生物瓣支架复合体静态培养的第7、14和20天,其内皮化程度分别为73%、85%和92%. 结论硝酸银染色鉴定生物瓣支架再内皮化的方法,简便、经济,是体外构建心脏组织工程瓣形态学观察的一种有效手段.

  • 骨相关生长因子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生长及分化的量效作用

    作者:张超;胡蕴玉;徐建强;白建萍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hFGF)及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rhBMP-2)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MSCs)生长及分化的量效作用,为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MSCs,分为1个空白对照组及9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与终浓度为10-8、10-7、10-6 mol/L地塞米松;终浓度为50、200、500 ng/ml rhFGF;终浓度为50、500、1 000 ng/ml rhBMP-2培养.于4、7 d终止培养并测定细胞总蛋白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活性.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6 mol/L地塞米松显著抑制细胞蛋白合成(P<0.05),而10-8、10-7 mol/L地塞米松对细胞蛋白合成无明显影响;10-6、10-7 mol/L地塞米松刺激MSCs高度表达ALP(P<0.05).rhFGF各浓度组显著促进细胞蛋白合成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ALP活性抑制.rhBMP-2各浓度组对细胞蛋白合成无明显影响;50 ng/ml rhBMP-2不影响MSCs的ALP活性;当浓度增至500 ng/ml与1 000 ng/ml时, ALP活性显著增加(P<0.05). 结论 10-7 mol/L地塞米松及500、1 000 ng/ml rhBMP-2在不影响MSCs增殖的前提下,适当浓度能显著促进MSCs向成骨细胞转化,在骨组织工程的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肌腱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郝鹏;项舟;杨志明

    目的综述近年来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组织工程肌腱相关研究中的进展. 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综合与分析. 结果 bFGF在促进组织工程肌腱标准细胞系的建立,诱导支架材料的合成与降解,增强细胞与支架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加速组织工程材料的再血管化等方面均有明显作用. 结论促进内源性bFGF合成、控释外源性bFGF及提高bFGF的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为bFGF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开辟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 36例47指末节离断再植

    作者:李平统;吴健峰

    1993年9月~2003年9月,我们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36例47指完全断离的末节指进行再植,术后再植指成活,外形近似正常,功能良好,报告如下.

  • 喙肩韧带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Ⅲ度脱位

    作者:孙锋;舒莉莉

    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之一.1998年8月~2004年2月,我们应用喙肩韧带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Ⅲ度脱位1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重建
  • 四肢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修复

    作者:刘德强;李广义

    四肢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是一种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可合并深层软组织的损伤及骨折,治疗复杂.如处理不当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肢体残废.我院1994年6月~2002年6月共收治四肢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4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作者:夏增兵;钱为平;尧彦清;石盛生

    手指指腹是手部敏锐的部位,为此修复指腹缺损除了恢复饱满的外观外,更需要恢复其理想的感觉功能[1].1997年5月~2003年11月,我们对22例27指指腹缺损行伤指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或(和)指背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复合组织瓣移位术的应用

    作者:柳昊;魏立坤;张怀保;叶澄宇;洪光祥

    Berstelli和Masquelet(1991,1992)相继报道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以来,该类皮瓣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效果[1,2].但以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肌皮瓣和骨(膜)瓣等复合组织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报道不多.我们从2002年11月~2004年2月,应用各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和尸体解剖,设计了3种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复合组织瓣,临床应用1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作者:蒋正武;任永信;甘克群

    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多由直接暴力所致.对于Ⅲ度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以不同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现对1996年3月~2003年2月治疗后获1年以上随访的76 例进行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进展及展望

    作者:陈统一

    随着我国交通和工业经济的发展,高能量创伤患者明显增加.臂丛神经损伤(branchial plexus injuries, BPI)这种致残率很高的疾患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也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之一.在BPI的修复重建中,从恢复肩关节功能发展到恢复肘关节功能,目前已向恢复手部功能为目标不断取得进展,应用丛外、丛内神经移位并结合游离肌肉移植使手部功能修复已成为可能.

  • 正确应用医学科技论文统计学方法

    作者:苟莉;俞军;杨志明

    目的介绍医学科技论文常用统计学方法的正确应用. 方法围绕医学论文中统计分析方法必须描述的三方面内容,即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方法及检验水准,详细阐释统计理论在各部分的正确应用. 结果计量资料如果符合正态分布,统计描述指标可用均值、标准差,假设检验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统计描述指标采用中位数、级差,假设检验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统计描述指标主要有率、构成比和比等;假设检验方法有χ2检验、Fisher 确切概率法及秩和检验. 结论明确研究设计类型及变量类型,是合理选择统计分析方法的关键.

  • 手部皮肤撕脱伤急诊治疗

    作者:张涤生

    "开拓创新"是近10余年来在报刊上,在谈话和工作中,常看到、听到和讲到的词汇之一,也是我们国家科学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过程中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医学是众多科学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医生,肩负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崇高责任,从青年、中年到老年,在掌握医疗技术过程中,也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积累学识和经验,并进行开拓创新的过程.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年龄并不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医生成长过程中,不论青、中、老,同样具有随时作出开拓创新的可能性,其关键在于谁能依靠知识的积累,博学而多才,勤学而谦虚,集思广益,触发灵感,熟能生巧,脱颖而出,才能有所突破而获得创新性临床或科研成果,对患者和医学发展作出贡献.

  • 脊髓前体细胞移植在大鼠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军;张信英;曹阳;付春江

    目的观察脊髓前体细胞移植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疗效. 方法将54只大鼠制作左侧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行撕脱神经根移植术动物模型,分为新鲜组、陈旧组及对照组,每组18只.培养脊髓神经前体细胞,并进行传代和分化,鉴定、标记后分别于模型制作1周(新鲜组15只)和2个月(陈旧组14只)以1×105/μl脊髓前体细胞植入存活动物模型体内,对照组(12只)不植入细胞.细胞移植后2个月行大鼠运动功能恢复评定,观察电生理变化,并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移植细胞. 结果获取的异体脊髓前体细胞能增生为神经球,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新鲜组大鼠14只运动功能恢复,其中2只5分,2只4分,6只3分,4只2分,1只无恢复;陈旧组7只功能恢复,1只3分,2只2分,4只1分,7只无恢复;对照组5只功能恢复,1只3分,1只2分,3只1分,7只无恢复.且功能恢复良好的大鼠神经电生理也恢复.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新鲜组移植细胞分化成有较长突触的运动神经元;陈旧组移植细胞成团存在,分化不良. 结论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行撕脱神经根移植术后,早期移植1×105/μl脊髓前体细胞具有促进其恢复作用.

  •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控制下大鼠盆底横纹肌运动神经元的定位分布

    作者:程平;肖传国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及建立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截瘫后,支配大鼠盆底肌肉运动神经元胞体的分布. 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10):大鼠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n=25):大鼠建立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截瘫.于造模后6个月,取正常组(n=10)及模型A组(n=20)大鼠行荧光金(fluorogold,FG)注射至尿道外括约肌、坐骨海绵体肌、球海绵体肌及肛门外括约肌,行逆行神经追踪,荧光显微镜观察FG阳性神经细胞.采用麦芽凝集素结合的辣根过氧化物酶(malt agglutinator binding horseradish peroxidase, WGA-HRP)作为顺行神经示踪剂, 取模型B组(n=5)大鼠左侧L4前角注入WGA-HRP,经3,3′,5,5′-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 benzidine,TMB)-HRP显色后,光镜下观察大鼠尿道外括约肌、坐骨海绵体肌、球海绵体肌及肛门外括约肌内神经纤维末梢. 结果注射FG后,正常组:尿道外括约肌或坐骨海绵体肌标记神经元位于脊髓L5~S1段前角背外侧核;球海绵体肌或肛门外括约肌,标记神经元位于脊髓L5~S1段前角背内侧核;模型A组:尿道外括约肌、坐骨海绵体肌、球海绵体肌及肛门外括约肌,左侧L4前角均可见FG标记神经元.模型B组:大鼠左侧L4前角注入WGA-HRP后,尿道外括约肌、坐骨海绵体肌、球海绵体肌及肛门外括约肌内可见大量神经纤维末梢着色. 结论正常大鼠盆底横纹肌运动神经元主要位于L6前角,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下盆底横纹肌运动神经元主要分布于L4前角;脊髓L4前根与L6前根吻合后形成的"异类神经纤维"发出运动神经纤维支配尿道外括约肌、坐骨海绵体肌、球海绵体肌及肛门外括约肌.

  • 甲壳素涂层并预置引导纤维神经导管的实验研究

    作者:沈华;沈尊理;张佩华;张俊锋;贾万新;张兆锋;黄一雄

    目的探讨甲壳素涂层并预置引导纤维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 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无菌条件下切断双侧坐骨神经,制成14 mm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根据不同修复材料随机分为4组, 每组6只.A组:甲壳素涂层并预置引导纤维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glycolic-lactic acid,PGLA)神经导管;B组:甲壳素涂层的PGLA神经导管;C组:单纯PGLA神经导管;D组:自体神经移植作为对照.术后4 周和12 周行大体观察、肌电图检查、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组织学观察,图像分析评价修复效果. 结果术后4 周A、B及C组观察到神经导管中有新生轴索通过,再生神经发育不成熟; D组近段有髓神经纤维均匀疏散分布,远段未见明显再生神经束形成.术后12 周各组再生神经已通过神经导管长入远端,肌电图、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结果表明A组再生神经轴突数量及再生神经质量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 组移植神经轴突直径、髓鞘厚度、纤维密度与A、B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近段神经髓鞘部分空泡样变性及脱髓鞘改变,远段再生神经束形成少. 结论甲壳素涂层并预置引导纤维的神经导管能有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后入路手术应用

    作者:林浩东;方有生;陈德松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佳入路. 方法 2000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8例.男2例,女6例,年龄21~53岁.病程6个月~3年.均采用后入路切断肩胛上横韧带松解肩胛上神经的手术方法.观察患者术后症状,肌力、肌肉萎缩的恢复情况. 结果 8例术后1周颈肩部疼痛均消失,肩外展、外旋及开始30°外展肌力恢复至5级,于术后1、6、12及16个月随访,症状未见复发,但肌肉萎缩无明显改善. 结论后入路手术方法简便且不影响外形,肩胛上神经卡压只局限在肩胛切迹处应选择后入路手术.

  • 丛外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进展

    作者:杨明杰;史其林;顾玉东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神经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新进展. 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各种手术方法优、缺点及新进展做全面讨论和分析. 结果经多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已有很大发展,不仅供体神经增多,而且能更有效的利用. 结论神经移位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 嗅鞘细胞移植对坐骨神经切断后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王春生;时志斌;王坤正;陈君长

    目的研究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OECs)移植对周围神经切断后脊髓及神经节内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3个组:空白组5只、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5只.行右侧坐骨神经切断,近端断端行肌肉内包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OECs及细胞培养液,空白组暴露神经后不作任何处理.术后1、2、3、7和14 d,分批处死,行组织学观察及TUNEL标记观察神经元的改变. 结果空白组术后14 d均无阳性变化.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及神经节内均有神经元凋亡发生.术后1、2、3 d实验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8.4%±6.5%、97.6%±6.5%及95.2%±6.7%,对照组分别为97.8%±6.7%、97.4%±6.4%及94.3%±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 d实验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2.4%±8.9%、87.7%±9.4%,较对照组87.4%±8.6%、83.4%±8.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d实验组及对照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无细胞凋亡; 3、7、14 d实验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凋亡指数分别为1.2±0.8、1.4±0.6及4.1±1.3,较对照组2.1±1.1、3.1±1.1、6.1±1.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 d神经节内细胞无凋亡;7 d实验组神经节内的凋亡指数2.10±0.32,较对照组4.40±0.5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实验组神经节内的凋亡指数4.3±1.80与对照组6.70±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及神经节内神经元有神经元凋亡发生,OECs移植对神经元凋亡有保护作用.

  • 不可逆臂丛神经不全损伤的功能重建

    作者:黄富国;杨志明;裴福兴;张世琼;项舟;岑石强;樊征夫

    目的探讨不可逆臂丛神经不全损伤的功能重建疗效,改善患侧上肢功能. 方法 1984年1月~2003年6月收治79例不可逆臂丛神经不全损伤,行肌肉(肌腱)或关节功能位融合(腱固定).参考美国肩、肘及手外科学会制定的功能评定标准,随访重建关节的活动范围,日常生活基本动作,包括梳头、洗脸(吃饭)、穿衣、解大小便、持(握、捏)物等项目进行打分,综合评定重建手术的疗效. 结果术后54例获随访1~19年,其中良30例,可19例,差5例.提示:①肩关节若不稳定,以肩融合疗效较好;②肘关节只采用动力重建,胸大肌起、止点双极移位较尺侧腕屈肌移位好;肱三头肌移位差;③伸腕、伸指动力重建较屈指、拇对掌功能重建好;④前臂旋后动力重建尺侧腕屈肌移位好,旋前圆肌重建前臂旋后有待进一步积累病例. 结论功能重建术是治疗不可逆臂丛神经不全损伤的有效补救手术.应从上肢功能整体发挥出发,选择佳方案,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 颈7神经根后股与副神经移位吻合重建斜方肌功能

    作者:孙坚;李军;蒋继党;邱蔚六

    目的探讨一种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radical neck dissection,RND)中采用神经移位吻合改善术后肩功能的方法. 方法 1999年3月~2001年2月,10例需行RND的患者,行RND时保留远颅端至斜方肌前缘的副神经,长度>3 cm,待RND完成后,解剖分离出C7神经,并将其后股切断,长度3~5 cm,在无张力下行两神经端端吻合.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6及 12个月行临床的斜方肌功能客观评价及肌电检测. 结果经C7神经根后股与副神经移位吻合后,各部肌电恢复率1、6及12个月分别为上部9.8%、68.9%、73.5%;中部4.7%、73.6%、69.4%;下部6.2%、70.5%、70.3%; 7例患者上臂外展超过90°,上肢平均大外展角度超过95°,肌萎缩较轻,均为1~2级,肩外展受限2级7例,3级3例. 结论 RND中采用C7神经根后股与副神经移位吻合能较好地重建斜方肌功能.供、受区位于同一术区内,仅有一个吻合口,减少手术创伤.C7神经根后股的切断对手臂运动及感觉功能无影响.

  • 大鼠颈7神经根及其束支运动纤维含量与分布特点的研究

    作者:陆伟;肖建德;徐建光;何倩雯;李继峰;王大平;顾玉东

    目的了解大鼠C7神经根各束支运动纤维含量及其功能定位,为临床选择神经供体提供依据. 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显微解剖方法将大鼠C7及其所属束支、上肢各神经终支分离,测量各束支截面积及计数运动纤维含量. 结果大鼠C7神经根前股发出一定数量的运动纤维到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总量约207根,但在C7前股定位不明确;后股发出相应的1运动纤维束支到桡神经、腋神经与胸背神经,总量约323根,这些束支在C7后股的定位较明确.C7神经根所支配的范围很广,其中以C7后股发出的胸背神经束支支配的背阔肌占比例大(运动纤维含量>50%). 结论大鼠C7神经根前、后股束支、运动纤维分布与人类相似,是研究C7神经根选择性移位较好的动物模型.

  • 转化生长因子β及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对雪旺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勇杰;金岩;聂鑫;孙慧生;刘源;赵宇;刘鹏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rhBMP-2) 对雪旺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SD乳鼠雪旺细胞, 按5×103/孔接种96孔板,分为3组.A组:加入50 ng/ml TGF-β;B组:加入50 ng/ml rhBMP-2;C组不作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每天取4孔连测9 d细胞数,并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以观察雪旺细胞增殖情况;ELISA双夹心法测定培养液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含量. 结果 MTT法检测显示A、B组细胞生长曲线远离C组,逐渐上升到第8、9天差异明显,A组较B组上升趋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A组和B组细胞增殖指数较C组高(P<0.05).ELISA法检测A组上清NGF含量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外源性TGF-β、rhBMP-2均能促进雪旺细胞增殖和分泌NGF的功能,而TGF-β更优于rhBMP-2.

  • 采用神经纤维梳理技术显示神经端侧缝合后侧支再生的研究

    作者:朱庆棠;朱家恺;劳镇国;许扬滨;刘小林

    目的探讨一种可直接显示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纤维侧支再生的方法. 方法取5只成年Wistar大鼠,将右侧腓总神经切断,远端与外膜开窗的胫神经作端侧缝合.术后3个月切取缝合部位神经和对侧正常胫神经,福尔马林、锇酸和甘油处理后,于手术显微镜下剥离结缔组织,将神经纤维梳理出,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另切取缝合口及其远端的腓总神经作组织学检查. 结果神经端侧缝合口分离出的神经纤维,可见在郎飞结附近发出细小侧芽,而正常胫神经则未发现.缝合口纵切片见神经纤维从胫神经进入腓总神经,缝合口远端腓总神经横切片见大量再生纤维. 结论采用神经纤维梳理技术可直观地显示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纤维侧支再生的现象.

  • 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王敏;杨志焕;潘君;周跃;Maquet.V

    目的对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外消旋聚乳酸-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Poly(dextrogyr-levogyr)lactide acide-triiodothyronine, PDLLA-T3]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进行组织学评价. 方法将90只SD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切断造成1 cm缺损,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A组:自体神经移植组;B组:PDLLA-T3组;C组:不含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外消旋聚乳酸(PDLLA)组;桥接坐骨神经缺损.D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右侧正常坐骨神经).于术后2周,1、2个月收集标本,行透射电镜、HE染色、Bielschowsky神经纤维银染及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再生神经的数量和质量,经图像处理后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术后2周:组织学观察显示B、C组材料尚未完全降解,透射电镜下神经的髓鞘厚度较薄,约0.5 μm,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个月:组织学观察见A组再生神经纤维等组织通过远端吻合口,其间有新生的血管,B、C组材料未完全降解, S-100免疫组织化学及Bielschowsky神经纤维银染显示B组PDLLA-T3成功桥接神经缺损,缺损段有再生神经通过,再生神经髓鞘厚度1.81±0.19 μm,优于A、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B、C组材料完全降解,B组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神经纤维数110.00±8.75,Bielschowsky神经纤维银染显示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77.00±6.33,两者均优于C组(P<0.05),且与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鞘厚度为2.15±0.27 μm, 优于C组(P<0.05),但小于A、D组(P<0.05). 结论 PDLLA-T3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和质量较好,是一种有前途的组织工程人工神经.

  • 带与不带血供的全长膈神经移位临床应用比较

    作者:徐文东;顾玉东;糜菁熠;林森;周文俊;徐建光

    目的比较带与不带血供的全长膈神经移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长段神经缺损时,是否应行带血管神经移植. 方法 1999年8月~2000年3月,对15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在电视胸腔镜下行全长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吻合术,其中男13例,女2例,均为臂丛神经根性损伤.随机分为A、B及C组,每组5例.A组:保留膈神经起点、游离全长膈神经;B组:保留颈段膈神经、游离胸段膈神经;C组:游离胸段膈神经时带入其伴行血管.膈神经全部移位至肌皮神经.术后行电生理和临床检查,比较肱二头肌功能. 结果游离膈神经长度较传统膈神经移位手术增加:A组17.8±1.1 cm、B组10.2±1.0 cm、C组8.8±0.5 cm.A组与B、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2例获随访28~35个月.3组均在术后5个月左右出现肱二头肌新生电位,6个月左右肱二头肌肌力恢复至3级,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床血供良好的条件下,较细的长段神经进行游离,以及长段神经移位时,带与不带血管疗效无差异.

  • 不可逆桡神经损伤的手功能重建

    作者:李龙;李兵;江健;唐运鹏;刘华彦;吴康;韦钊岚

    目的评估不可逆桡神经损伤后肌腱移位重建伸腕、伸拇及伸指功能的效果. 方法 1987年1月~2005年2月,用Riordan肌腱移位术治疗不可逆桡神经损伤25例.其中桡神经主干损伤19例,桡神经深支损伤6例;均伴伸拇及伸指功能障碍,肌力0~1级,前臂肌萎缩.肌腱移位术距神经损伤或修复时间为4个月~8年. 结果术后23例经3~60个月随访, 根据陈德松等制定的桡神经损伤后肌腱移位术疗效判定标准,优10例,良9例,手功能恢复基本满意;可2例,差2例,其中1例为移位肌腱张力不足,3例为移位肌腱粘连所致. 结论 Riordan肌腱移位术可作为不可逆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的首选方法.

  • 大鼠嘌呤P2Y2受体在神经系统分布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亚东;郭清;洪光祥;邵新中;龚志鑫;张克亮

    目的探讨P2Y2受体在脊髓、背根神经节和坐骨神经的表达和具体分布,研究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将6只SD乳鼠的脊髓、背根神经节和坐骨神经标本置于含有0.1%二乙基焦碳酸的4%多聚甲醛液中快速固定、石蜡包埋、超薄切片.实验组:根据P2Y2受体mRNA的碱基序列,制作非放射性标记的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后将切片置于含有NBT溶液(50 mg/ml硝基兰四唑溶于二甲基甲酰胺)、BCIP溶液(75 mg/ml溴-绿-吲哚磷酸溶于二甲基酰胺)的检测缓冲液中染色,镜下观察P2Y2受体的具体分布.对照组:切片用不含探针的杂交缓冲液覆盖、染色观察. 结果实验组:脊髓灰质前角神经元胞浆中可见P2Y2受体的表达,呈弱阳性;背根神经节雪旺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均可见P2Y2受体的表达,且呈强阳性;对照组:无P2Y2受体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坐骨神经原位杂交无P2Y2受体的表达. 结论 P2Y2受体主要分布在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外ATP可以通过P2Y2受体作用于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细胞.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