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중국수복중건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892
  • 国内刊号: 51-137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8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杨志明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

    作者:殷渠东;孙振中;顾三军;韦旭明;宋升;马运宏

    目的 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I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8~65岁,平均39.3岁.外伤所致8例,慢性感染所致4例.小腿软组织缺损范围5cm×4cm~20cm× 16cm;胫骨骨缺损4.5~8.0cm,平均6.2 cm. 结果 术后延长段切口均Ⅰ期愈合;创面Ⅰ期愈合6例,延期Ⅰ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4例.无腓总神经损伤.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54个月,平均29个月.延长段骨均自然愈合,愈合时间为180~365 d,平均267 d;愈合指数3.8~4.3 d/mm,平均4.1d/mm.短缩段1例行二期植骨后愈合,余均自然愈合,愈合时间195~380 d,平均297 d.12例均有轻度钉道松动或感染,但无延长段和短缩段骨感染.末次随访时,患肢均完全恢复负重及行走,按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获优2例,良6例,可4例.患肢与对侧肢体等长9例,相差2 cm以内3例. 结论 应用l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轻微、容易闭合创面和疗效良好等优点.

  • 带血管蒂的邻指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脱套伤

    作者:卢俊岳;崔浩杰;张巍;李启朝;何奎乐;彭永利;边朝辉

    目的 探讨采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供血的邻指皮瓣修复2~5指末节皮肤脱套伤的疗效. 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13例单指末节脱套伤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17~46岁,平均33.6岁.致伤原因:机器绞伤4例,绳索绞伤6例,挤压伤3例.损伤指别:示指5例,中指3例,环指3例,小指2例.皮肤撕脱范围均为自远侧指间关节以远完全撕脱.脱套手指末节长度为1.0~2.1 cm,平均1.8 cm.合并指骨骨折2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为90~330min,平均150min.应用大小为3.2 cm×2.3 cm~4.2 cm×3.1 cm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供血的邻指皮瓣修复,术后3~4周皮瓣断蒂.供区游离植皮修复. 结果 术后3例皮瓣出现张力性水疱,1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均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7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优良,色泽正常,无破溃.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7~10mm,平均8.1 mm.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分法对手指功能进行评价,获优10例,良3例,优良率100%. 结论 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供血的邻指皮瓣修复2~5指末节皮肤脱套伤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便,皮瓣成活率高,术后皮瓣外观良好,患指功能恢复满意.

  • 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预防脑脊液漏的疗效观察

    作者:于淼;江晓兵;姚珍松;庄洪;梁德;丁金勇;张顺聪;唐永超;邢润麟

    目的 探讨脊柱硬脊膜下良性肿瘤切除后采用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商品名:福爱乐医用胶)修补硬脊膜预防脑脊液漏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3月,对19例患者行后路硬脊膜下肿物切除后采用福爱乐医用胶联合明胶海绵修补硬脊膜(试验组),与同期16例仅采用明胶海绵修补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肿瘤类型、肿瘤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对比分析两组硬脊膜水密修补成功率、切口愈合情况及其相关并发症. 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检查均达到水密修补.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硬脊膜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总引流量及引流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延迟愈合、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无神经压迫症状出现.末次随访时,试验组17例保持水密修补,2例出现术后脑脊液漏,修补成功率89.5%;对照组8例保持水密修补,8例出现术后脑脊液漏,修补成功率50.0%;两组修补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术后1、3个月随访时患者均未发生迟发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 结论 脊柱硬脊膜下良性肿瘤切除后使用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修补硬脊膜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 腕部掌侧桡动脉掌浅支横行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作者:赵民;田德虎;邵新中;李大村;刘井达;赵亮;李海雷;王晓磊;张文桐

    目的 探讨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部掌侧横行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 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手指皮肤缺损26例(26指).男20例,女6例;年龄20~56岁,平均31.5岁.致伤原因:切割伤20例,挤压伤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5 h,平均2h.损伤指别:拇指6例,示指6例,中指6例,环指4例,小指4例.损伤部位:指背侧6例,指侧方6例,指端掌侧14例;手指近节4例,中节8例,末节14例.创面范围为2.0 cm×1.5 cm~4.0 cm×2.0 cm.采用大小为2.5 cm×2.0 cm~4.5 cm×2.5 cm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部掌侧横行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 结果 术后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创面瘢痕愈合;余25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8mm,平均6.8 mm.供区无瘢痕挛缩,腕关节屈、伸活动无明显受限. 结论 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部掌侧横行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具有供区隐蔽、皮瓣与手指皮肤相似度高、可携带神经及肌腱、手术在同一术野完成等优点.

  • VEGF受体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吴建忠;陈琳;周文斌;刘晓安;陈欣;苗登顺

    目的 探讨VEGF受体3(VEGF receptor 3,VEGFR-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方法 取2004年3月-2007月6月接受乳腺癌切除术的173例女性患者乳腺癌组织存档石蜡标本(实验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构建乳腺癌组织芯片,HE染色判断组织芯片质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R-3表达情况;并以同期接受乳腺良性病变切除术的19例女性患者乳腺组织存档石蜡标本作为对照(对照组).将实验组患者按照年龄、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分期以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EGF受体2(human EGF receptor 2,HER-2)基因表达情况分组,比较VEGFR-3阳性表达率. 结果 HE染色示两组组织芯片质量较好,能代表相应疾病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示,实验组中96例(55.5%)可见VEGFR-3表达阳性,对照组均未见阳性染色.不同年龄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与否,VEGFR-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越大、病理分期越高,VEGFR-3阳性表达率显著提高(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及HER-2基因表达阳性者VEGFR-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各自阴性表达者(P<0.05). 结论 VEGFR-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有望成为新的判断预后指标及治疗靶点.

  • 经股部入路应用超普网塞UPP修补股疝疗效观察

    作者:宋应寒;陆安清;马东扬;白佳;雷文章

    目的 探讨采用超普网塞UPP (Ultrapro Plug)经股部入路行股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3年1月采用超普网塞UPP经股部入路行股疝无张力修补术的123例(126侧)股疝患者临床资料.男17例,女106例;年龄32~95岁,平均63.3岁.左侧48例,右侧72例;双侧3例.病程1个月~26年,中位时间25个月.可复性疝35例(36侧),难复性疝88例(90侧).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分级标准:Ⅰ级20例,Ⅱ级42例,Ⅲ级56例,Ⅳ级5例.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复发和术后慢性疼痛发生情况. 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7~28 min,平均14.5 min;术后住院时间2~96h,平均19.4 h,其中112例住院时间<24h.1例术后发生切口裂开,2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119例(122侧)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4~50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随访期间股疝均无复发.其中2例(2侧)发生切口慢性疼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标尺评价分别为20、30 mm. 结论 采用超普网塞UPP经股部入路行股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以及复发率、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低等优点.

  •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人工椎体系统的有限元研究

    作者:吴卫东;孙培栋;刘雄;陈春;吴长福;欧阳钧

    目的 利用有限元研究方法,比较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人工椎体系统(anterior transpedicular screwartificial vertebral body,AVB)与传统颈椎前路钉板系统的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 采集1名38岁正常女性志愿者颈椎(C1~T1) CT数据,应用Mimics 14.0、Geomagic Studio 2013、ANSYS 14.0软件建立下颈椎(C3~7)完整模型、颈椎前路钛板椎体钉(anterior screw plate system,AP)固定模型、AVB固定模型.在C3上分别施加74 N轴向压力及1 N·m纯力偶矩,使模型产生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和右旋运动,记录AP组及AVB组Von Mises应力云图及大应力值,计算并比较3组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 结果 实验建立了正常人下颈椎(C3~7)有限元模型,模型包括286 382个单元,414 522个节点,其椎间ROM与Panjabi等及Kallemeyn等实验数据吻合度较好.AP组在钉板连接部位出现应力集中,AVB组应力分布较均匀.在74 N轴向压力、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工况下,AP组与AVB组大应力值差异明显.与AP组相比,AVB组固定节段ROM更小,邻近节段ROM相对较大;与完整组相比,AP组与AVB组的整体ROM减小约3°,但邻近C3、4及C6、7节段的ROM代偿增加约5°. 结论 AVB作为一种新型固定技术,其稳定性优于AP,且固定系统断裂的风险显著低于AP.

  • 锁定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B型及C型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尹鹏;毛智;张立海;陶笙;张群;梁向党;张昊;龙安华;王国旗

    目的 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和带锁髓内钉(locked intramedullary nail,IMN)内固定治疗B、C型肱骨干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6例B、C型肱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2例采用LCP内固定治疗(LCP组),24例采用IMN内固定治疗(IMN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侧别、骨折部位、骨折分型、合并伤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术后随访行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评估,根据Neer肩关节评定标准和Mayo肘关节评定标准评价肩、肘关节功能. 结果 LCP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IMN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4,P=0.733).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术后6个月,LCP组1例、IMN组2例发生骨不连,骨折愈合率分别为95.5% (21/22)和91.7% (22/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除骨不连患者外,LCP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77±0.75)周,IMN组为(11.38±0.8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5,P=0.095).术后两组桡神经损伤(LCP组4例、IMN组无)、肩部撞击(LCP组无、IMN组6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感染(LCP组1例、IMN组无)、医源性骨折(LCP组1例、IMN组2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肩、肘关节功能评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LCP和IMN内固定治疗B、C型肱骨干骨折均可取得较好疗效.使用LCP时需注意避免损伤桡神经;使用IMN时需注意将钉尾埋入大结节皮质并保护肩袖,以免发生肩部撞击.

  • 膀胱平滑肌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脐带MSCs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员海超;柳良仁;郑硕;刘振华;杨璐;蒲春晓;李金洪;龙丹;魏强

    目的 探讨膀胱平滑肌细胞(bladder smooth muscle cells,BSMCs)条件培养液能否诱导脐带MSCs(umbilical cord MSCs,UCMSCs)向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s)分化,为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泌尿系统修复重建寻找可供选择的种子细胞. 方法 取足月新生儿脐带和行膀胱全切术患者捐赠的正常膀胱组织,分别分离培养UCMSCs和BSMCs.收集第1~~5代BSMCs的培养液,与完全培养基以1∶1比例配制成BSMCs条件培养液.取第3代UCMSCs作为诱导细胞,使用BSMCs条件培养液培养为诱导组(A组),完全培养基培养为对照组(B组),倒置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形态变化;另设单纯BSMCs为阳性对照组(C组).培养7、14d,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Calponin、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ooth 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SM-MHC)的表达情况. 结果 诱导培养后,A组细胞逐渐变长,由短棒状、多个突起逐渐转变为长梭形,与BSMCs形状相似;B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示,C组BSMCs中α-SMA、Calponin和SM-MHC均呈阳性表达.培养7d,A、B组可见α-SMA呈阳性表达;14d时,A组α-SMA阳性表达逐渐增多,B组无明显变化.培养7d,A组可见Calponin阳性表达,14d时阳性表达明显增多;B组各时间点均未见Calponin阳性表达.各时间点A、B组均未见SM-MHC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示各组细胞α-SMA、Calponin和SM-MHC蛋白表达情况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基本一致. 结论 BSMCs条件培养液能诱导UCMSCs向SMCs分化,UCMSCs有望成为泌尿系统修复重建可供选择的种子细胞之一.

  • 壳聚糖复合蚕丝蛋白支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作者:张鹏;王文良

    目的 通过调节壳聚糖(chitosan,CS)与蚕丝蛋白(silk fibroin,SF)的质量比制备不同质量比支架材料,并检测比较其性能. 方法 通过冷冻干燥法按照SF∶CS质量比分别为6∶4(A组)、6∶8(B组)、6∶16 (C组)制备CS-SF支架.观察各组支架材料的结构、孔隙率、热水溶失率、弹性模量和吸水膨胀率,扫描电镜观察孔径大小及形态.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4周龄SD雄性大鼠BMSCs,取第3代BMSCs接种至各组支架,MTS法检测细胞在支架上的增殖情况. 结果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示,随着CS含量增高,代表无规卷曲/α螺旋结构的吸收峰1 654 cm-1和1 540 cm1不断减小,而对应于1 628 cm1和1 516 cm1相当于β-折叠结构的吸收峰不断增大.A、B、C组孔隙率分别为87.36%±2.15%、77.82%±1.37%、72.22%±1.37%,A组显著高于B、C组(P<0.05),B组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热水溶失率均为0,C组为3.12%±1.26%.各组支架均具有良好的黏弹性,A、B、C组弹性模量在人正常膝关节软骨的弹性模量范围(4~15 kPa)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523,P=0.054).A、B、C组吸水膨胀率分别为1 528.52%±194.63%、1 078.22%±100.52%、1 320.05%±179.97%,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C组间及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示,A组支架孔径大小较均一(50~250 μm),孔隙相通性好;B、C组结构紊乱,孔径大小不一,孔隙相通性差.MTS检测示,1、3、5、7d时A组活细胞数明显高于B、C组(P<0.05);3、5、7d时,B、C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按SF∶CS质量比为6∶4制备的CS-SF支架适合软骨组织工程的要求.

  • BMP-2诱导人跟腱来源肌腱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芮云峰;郭永刚;林禹丞;马良彧;成心锟;陈辉;王宸

    目的 探讨BMP-2体外诱导人跟腱来源肌腱干细胞(human Achilles tendon-derived stem cells,hATDSCs)成软骨分化的作用. 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急性跟腱断裂患者自愿捐赠的跟腱组织,胶原酶消化获得有核细胞;以500个/cm2细胞密度接种,细胞贴壁呈克隆样生长,混合培养获得原代hATDSCs;体外传代培养至第3代,流式细胞仪检测hATDSCs免疫表型;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及番红O/快绿染色分别鉴定hATDSCs成脂、成骨及成软骨分化能力.取第3代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成微球后分为两组,实验组用重组人BMP-2 (recombinant human BMP-2,rhBMP-2)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3周后行微球大体观察;组织学切片行HE染色、番红O/快绿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软骨特异性基因SOX9、Ⅱ型胶原和软骨聚集蛋白多糖(Aggrecan)表达. 结果 原代hATDSCs体外培养呈克隆样集落生长;传代后以纺锤形、成纤维样细胞生长,形态均一.hATDSCs阳性表达MSCs特异性表面标志CD44、CD90、CD105,阴性表达CD34、CD45和CD146.多向分化潜能鉴定示hATDSCs成脂诱导3周油红O染色阳性,成骨诱导4周茜素红染色阳性,成软骨诱导3周番红O/快绿染色阳性.rhBMP-2诱导hATDSCs 3周,实验组微球形成,体积显著大于对照组;HE染色、番红O/快绿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SOX9、Ⅱ型胶原和Aggrecan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体外BMP-2可促进hATDSCs成软骨分化和蛋白聚糖合成增加,为研究慢性腱病组织病理学变化提供细胞生物学依据.

  • 可注射性藻酸锶凝胶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体外研究

    作者:涂以济;吴添龙;叶爱芳;徐浚怀;郭菲;程细高

    目的 体外研究藻酸锶凝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潜力,为可注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提供依据. 方法 制备2.0wt%藻酸钠溶液,分别与0.2 mol/L SrCl2及CaCl2胶凝液离子交联形成藻酸锶和藻酸钙凝胶,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并测其压缩模量、溶胀率及降解率.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兔BMSCs并鉴定,将第5代BMSCs分别接种于藻酸锶凝胶(实验组)和藻酸钙凝胶(对照组),观察其生长、黏附及增殖情况;两组凝胶来源的细胞成骨诱导后采用细胞化学法检测ALP活性,荧光定量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Osterix (OSX)、Ⅰ型胶原、Runx2 mRNA表达,茜素红染色、Von Kossa染色检测钙盐沉积情况,并设同法制备的藻酸钙凝胶来源的BMSCs作为空白对照组. 结果 藻酸锶与藻酸钙凝胶微观结构相似,均有均匀的孔隙结构;藻酸锶及藻酸钙凝胶压缩模量分别为(186.53±8.37)、(152.14±7.45)k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3,P=0.002);溶胀率分别为14.32%±1.53%和15.25%±1.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7,P=0.502);两种凝胶的体外降解性均较好,第20、25、30天藻酸锶凝胶的降解率明显低于藻酸钙凝胶(P<0.05).BMSCs于两组凝胶中1~4 d时呈悬浮生长,之后逐渐黏附生长并形成大量细胞集落.三维培养第21天,实验组细胞的DNA含量为(4.38±0.24)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5±0.21)g(t=8.108,P=0.001).成骨诱导培养第12天,实验组ALP活性为(15.28±1.26)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07±1.12)U/L (P< 0.05).实验组OSX、Ⅰ型胶原、Runx2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诱导培养第21天,两组茜素红染色及Von Kossa染色均可见钙盐沉积,实验组的钙结节数量及磷酸盐沉积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藻酸锶凝胶具有优良的理化特性,对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可作为可注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重组慢病毒介导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4基因转染BMSCs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风旭;方易冰;刘炫;赖前成;贾建博;廖斌

    目的 探讨重组慢病毒(lentivirus,LVs)介导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4(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ation channel 4,HCN4)基因转染大鼠BMSCs构建生物起搏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3~5周龄SD大鼠,采用改良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BMSCs.以LVs作为转染载体,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为标记,构建LVs-HCN4-EGFP病毒液.取第3代BMSCs分别转染LVs-HCN4-EGFP病毒液(实验组)和LVs-EGFP空白病毒液(对照组),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24、48、72 h后两组绿色荧光表达情况,72 h时Western blot检测HCN4蛋白表达;电生理检测实验组转染72 h后BMSCs的起搏电流. 结果 实验组BMSCs形态正常、生长良好;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散在的绿色荧光,转染效率约10%;72 h荧光表达稍增多,转染效率为20%~25%.对照组未见绿色荧光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示转染72 h后,实验组可见与HCN4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条带表达,而对照组仅有微弱表达;实验组蛋白条带灰度值为33.75±0.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39±0.33(t=17.524,P=0.013).实验组转染后的BMSCs检测到起搏电流,并能被CsCl完全阻断,符合起搏电流特点. 结论 重组LVs介导HCN4基因成功转染大鼠BMSCs,并检测到HCN4蛋白表达及起搏电流.

  • H型微型钛板治疗肱三头肌腱止点断裂疗效观察

    作者:林伟文;赖茂松;熊浩;凌华军;夏雄超;罗鹏刚;吴增志

    目的 总结H型微型钛板治疗肱三头肌腱止点断裂的疗效. 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3月,应用H型微型钛板治疗10例肱三头肌腱止点断裂伤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20~57岁,平均38.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撞击伤2例,运动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3h~2d,平均11h.开放损伤2例,闭合损伤8例.6例存在肱三头肌腱止点鹰嘴处撕脱骨折.1例合并前臂尺、桡骨骨折.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示撕脱骨折愈合,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示肱三头肌腱止点连续性良好,未见断裂征.术后4个月伸肘肌力均达5级;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为91~98分;随访期间肘关节功能无丢失,未发生肌腱再断裂、骨化性肌炎、关节僵硬等现象. 结论 H型微型钛板治疗肱三头肌腱止点断裂伤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以及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 锁定钢板联合纽扣钢板线缆系统治疗Weber-C型踝部骨折

    作者:彭国常;王强;沈影超;张永良

    目的 总结采用锁定钢板联合纽扣钢板线缆系统治疗Weber-C型踝部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11年2月-9月,对25例Weber-C型踝部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固定外踝、空心螺钉固定内踝及后踝、纽扣钢板线缆系统重建下胫腓联合治疗.男16例,女9例:年龄22~44岁,平均33.4岁.致伤原因:扭伤14例,交通事故伤9例,高处坠落伤2例.左侧12例,右侧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 d,平均2.6 d. 结果 术后第2天踝部正侧位X线片检查示,下胫腓联合间隙、踝穴均恢复正常.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25.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13个月,平均12个月;无骨折复位丢失以及下胫腓联合固定失效发生.术后12个月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获优21例,良4例,优良率为100%. 结论 锁定钢板联合纽扣钢板线缆系统治疗Weber-C型踝部骨折,避免了单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的相关并发症,近期疗效满意.

  • 第四腰动脉穿支皮瓣治疗骶尾部小面积褥疮

    作者:朱金强;沈柏晓;雷云龙

    目的 总结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小面积褥疮的疗效. 方法 2002年1月-2012年10月,采用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小面积褥疮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23~84岁,平均71.6岁.褥疮根据美国国家压疮专家组(NPUAP)分度标准:Ⅲ度8例,Ⅳ度9例.病程30d~9个月,平均2.5个月.褥疮范围5cm×4 cm~7 cm×5 cm.皮瓣切取范围15cm×8cm~17cm× 10cm.供区直接缝合. 结果 术后1例皮瓣边缘坏死、1例切口愈合不良合并轻度感染,均经对症治疗后愈合;其余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1例切口边缘皮肤坏死,经换药愈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术后2个月余因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肺部感染死亡;余1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平均6.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皮肤颜色及弹性均恢复较好,术后3个月皮瓣触、痛觉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褥疮无复发. 结论 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设计简便、血供可靠、不损伤臀部肌肉、供区无需植皮,术后褥疮复发率低,是修复骶尾部小面积褥疮的有效方法之一.

  • 掌部及跖部撕脱皮肤异位寄养后回植的临床研究

    作者:曹广超;孙峰;许立;寿奎水

    目的 总结掌、跖部撕脱皮肤异位寄养后回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7年3月-2012年3月,收治8例掌、跖部皮肤撕脱伤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18~50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重物砸伤2例,机器绞伤2例.损伤部位:手掌2例,足跟3例,前足2例,足底1例.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7 h,平均4h.皮肤撕脱范围为5cm×3cm~20cm×10cm.一期手术将掌、跖部撕脱皮肤寄养在股前外侧区域的深筋膜层(即预制皮瓣);二期切取预制皮瓣原位回植修复创面. 结果 一期寄养术后2周3例切口有渗液,应用红光理疗仪治疗后,寄养皮片成活;其余5例寄养皮片均顺利成活.二期原位回植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寄养部位及回植修复创面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7.5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术后6个月,皮瓣感觉达S3;两点辨别觉为20~25mm,平均22.5 mm.手功能基本恢复,足部恢复正常行走及负重. 结论 对于掌、跖部皮肤撕脱伤,经一期寄养撕脱皮肤、二期原位回植后,成活率高,保存了原掌、跖部皮肤,是重建掌、跖部功能的较好手术选择.

  • Wnt/β-catenin及NF-κB信号通路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孔敬波;马信龙;王涛;马剑雄;田鹏;韩超;臧加成;李鹏飞;姜宏强

    目的 综述Wnt/β-catenin及NF-κB信号通路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方法 查阅Wnt/β-catenin及NF-κB信号通路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作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Wnt/β-catenin及NF-κB信号通路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均被激活,且存在相互作用,但是它们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以及相互作用的中间介质尚不清楚. 结论 Wnt/β-catenin及NF-κB信号通路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仍需深入研究.

  • 可吸收螺钉及金属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斌;王跃;唐孝明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替代金属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 2007年7月-2012年5月,收治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69例.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38例(A组),金属螺钉固定31例(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下地负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Baird-Jackson评定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 结果 术后A组3例(7.9%)、B组2例(6.5%)切口感染,A组1例(2.6%)、B组5例(16.1%)切口皮肤坏死,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8.6个月.A、B组下地负重时间分别为(2.97±0.59)、(3.16±0.74)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5,P=0.244).X线片示骨折及下胫腓联合损伤均愈合,A、B组愈合时间分别为(5.71±1.01)、(5.81±1.08)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1,P=0.705).两组均无内固定失效及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按Baird-Jackson评定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A组获优29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89.5%;B组获优20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为8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91,P=0.321). 结论 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能有效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与金属螺钉内固定相似,且无需二次手术取出.

  • 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肾移植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疗效比较

    作者:虞连奎;戚超;于腾波;孟庆阳;赵夏;刘凯;蔡琰

    目的 比较初次行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肾移植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近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2年2月接受初次THA的18例(21髋)肾移植术后ONF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1例(13髋)采用骨水泥型假体置换(骨水泥组),7例(8髋)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非骨水泥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ONFH分期、术前Harris评分及骨密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摄X线片观察假体情况. 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骨水泥组随访时间为6~77个月,平均46个月;非骨水泥组为4~71个月,平均42个月.术后两组各1例(1髋)出现股骨假体感染;骨水泥组1例(1髋)发生髋关节脱位,1例(1髋)发生股骨假体松动,1例(1髋)发生髋臼假体松动.末次随访时,骨水泥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0.7%(4/13)、翻修率为23.1%(3/13),显著高于非骨水泥组的12.5% (1/8)、0(0/8) (P=0.047,P=0.040).末次随访时,非骨水泥组Harris评分为(94.1±3.7)分,骨水泥组为(90.0±4.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5,P=0.062).X线片复查示,两组术后假体初始位置均满意;末次随访时,骨水泥组股骨假体骨性固定9髋、纤维固定3髋、松动1髋,髋臼假体松动1髋、其余稳定固定;非骨水泥组股骨假体均骨性固定,髋臼假体均稳定固定.两组均无异位骨化发生. 结论 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初次行THA治疗肾移植术后ONFH的近期疗效满意,且优于骨水泥型假体,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髋臼内衬背侧磨损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昆鹏;李叔强;杨晨;齐欣

    目的 总结采用组配式髋臼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内衬背侧磨损发生机制、磨损程度评估方法、磨损与髋臼侧骨溶解关系以及减少磨损的方法. 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髋臼内衬背侧磨损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髋臼内衬背侧磨损的发生主要与髋臼内衬与臼杯之间微动、髋臼内衬与臼杯接触界面粗糙、髋臼内衬厚度以及股骨颈假体撞击有关,目前磨损程度评估方法只适用于翻修术取出的髋臼内衬.髋臼内衬背侧磨损可产生聚乙烯磨损颗粒,这些磨损颗粒能通过金属臼杯钉孔进入髋臼侧骨质,与髋臼侧骨溶解进程可能有一定关系.针对导致髋臼内衬背侧磨损的因素,可以采取完善锁定机制、使用高抛光接触界面、髋臼内衬与臼杯良好的形合度、提高聚乙烯髋臼内衬质量、减少撞击等措施减少磨损的发生. 结论 目前尚无评估在体髋臼内衬背侧磨损的方法,背侧磨损与髋臼侧骨溶解以及髋臼侧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关系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 关节镜下髌骨内侧支持带紧缩术治疗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

    作者:赵波;冉霞;张铭华;何超;蒋电明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髌骨内侧支持带紧缩术(medial retinaculum plication,MRP)治疗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acute patellar dislocation,APD)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7年3月-2011年6月,对24例青少年APD患者采用关节镜下MRP治疗.男14例,女10例;年龄8~18岁,平均12.7岁.左膝16例,右膝8例.致伤原因:运动伤19例,交通事故伤4例,重物砸伤1例.髌骨脱位至手术时间3~21d,平均7.8 d.浮髌试验阳性,脱位恐惧试验阳性.MRI示均见关节腔积液,合并内侧支持带结构损伤20例,髌骨内侧面骨挫伤8例,半月板破裂5例.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4个月及6个月各1例发生再脱位.术后12个月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术后3、12个月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2个月高于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关节镜下MRP治疗青少年APD具有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术后脱位复发率低.

  • 计算机术前规划软件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疗效观察

    作者:何川;李彦林;张振光;王国梁;王福科;曹树海;王慧建;赵沣凯

    目的 探讨自主研发的计算机术前规划软件ACL Detector辅助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1月,将80例符合选择标准的ACL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采用计算机术前规划软件ACL Detector进行术前设计(试验组),40例采用传统方法(对照组);两组均于关节镜辅助下完成自体腘绳肌腱移植ACL单束解剖重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致伤原因及术前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术后两组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以及Lysholm、IKDC评分,并行MRI重建膝关节三维模型评定ACL移植物与股骨髁间窝是否存在撞击.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18~25个月,平均20个月;对照组18~24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18个月,两组Lysholm及IKD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显著优于术前(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测量示试验组1例(2.50%)、对照组8例(20.00%)发生撞击,两组间撞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P=0.03). 结论 计算机术前规划软件ACL Detector能成功辅助ACL重建术,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与传统手术相似,但在降低ACL术后撞击发生率方面优于传统手术.

  • 数字化术前计划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臼重建中的作用

    作者:赵潇艺;康焱;邬培慧;张紫机;张志奇;傅明;廖威明

    目的 评价数字化术前计划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the hip,DDH)中髋臼重建的作用. 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42例DDH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前计划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3例(A组)行常规术前影像学分析,19例(B组)采用TraumaCad软件进行术前计划.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DDH分型及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后7d复查骨盆标准前后位X线片,采用TraumaCad软件测量髋臼假体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影像学前倾角、影像学外倾角和假体大小,比较两组髋臼假体放置合格率,以及B组术前预测和实际放置假体大小符合率. 结果 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9.25±47.16)、(155.31±84.0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10.00±200.39)、(387.50±251.99)m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其中A组切口感染1例,假体前脱位1例;B组假体后脱位1例.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1年1个月~4年1个月,平均2年8个月;B组1年3个月~4年,平均2年7个月.末次随访时,A组Harris评分为(91.09±5.35)分,B组为(91.72±3.48)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P=0.69).TraumaCad软件测量示,B组髋臼假体放置合格率为78.95% (15/19),明显高于A组的43.48%(10/23)(x2=5.43,P=0.02).B组髋臼假体术前预测大小与实际放置符合率为68.42% (13/19). 结论 THA治疗DDH时数字化术前计划能进一步优化髋臼重建.

  • 重建锁定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近期疗效

    作者:董佩龙;唐晓波;王健

    目的 探讨重建锁定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近期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2年2月,采用重建锁定钢板治疗的11例胸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30~55岁,平均4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砸伤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h~11d,中位时间6d.均为胸锁关节前脱位.根据Grade分型标准:Ⅱ型2例,Ⅲ型9例. 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dX线片检查示,胸锁关节脱位均达满意复位与稳定固定.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9个月,根据Rockwood等的评分方法评定为10~15分,平均13.2分;获优9例,良2例,优良率达100%.均无内固定失效及再脱位发生.术后9~15个月取出内固定物,肩关节稳定性及活动良好. 结论 对胸锁关节脱位采用重建锁定钢板内固定具有稳定性好、脱位复位满意、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大程度恢复肩关节功能的优点,近期疗效满意.

  • 采用超大生物型臼杯行髋关节翻修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方远;孙俊英;查国春;王涛;魏召劝;董圣杰

    目的 探讨采用超大生物型臼杯行髋关节翻修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5月-2011年5月,采用超大生物型臼杯行髋关节翻修术的35例(35髋)患者临床资料.男12例,女23例;年龄47~79岁,平均64.8岁.初次关节置换至翻修术时间为1~15年,中位时间9.7年.翻修原因:假体无菌性松动32例,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3型骨折2例,低毒性感染1例.髋臼侧骨缺损根据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分型标准:Ⅰ型6例,Ⅱ型9例,Ⅲ型20例;根据Paprosky分型标准:Ⅱ A型5例,Ⅱ B型9例,Ⅱ C型13例,Ⅲ A型8例.初次置换臼杯外径为46~52 mm,平均49.6 mm.翻修臼杯外径为56~68mm,平均60.4 mm.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并摄X线片行影像学评价. 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于术后20 d发生假体脱位,对症处理后未再次脱位.35例患者均获随访,1例于术后6年死亡,其余34例患者随访时间2~14年,平均8.4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从术前的(46.4±13.4)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0.4±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6,P=0.00).X线片复查示,术后即刻髋关节旋转中心距泪滴间线距离、距泪滴外侧距离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除1例于术后10年出现髋臼假体无菌性松动行二次翻修术外,其余患者臼杯与骨面均无连续性透亮带、假体移位及骨溶解,臼杯均呈骨性固定. 结论 采用超大生物型臼杯行髋关节翻修术具有操作简便、植骨量少、易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等优点,可获得较好疗效.

  • 采用高交联聚乙烯与传统聚乙烯髋臼内衬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比较研究

    作者:魏召劝;孙俊英;查国春;董圣杰;王涛;方远

    目的 比较采用高交联聚乙烯与传统聚乙烯髋臼内衬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髋臼内衬线性磨损程度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7年3月61例(64髋)行初次TH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31髋)采用高交联聚乙烯髋臼内衬(试验组),31例(33髋)采用传统聚乙烯髋臼内衬(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病因及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摄X线片观察假体周围骨溶解及假体松动情况,测量股骨头累积穿透位移值及线性磨损率. 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为5~7年,平均6.3年;对照组为4~7年,平均6.5年.两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例(3髋)发生骨溶解,试验组无骨溶解发生;两组均未出现假体松动.术后1~7年试验组股骨头累积穿透位移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线性磨损率为(0.025±0.002)mm/年,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086±0.005) mm/年(Z=6.804,P=0.000). 结论 采用高交联聚乙烯髋臼内衬行THA的疗效与传统聚乙烯髋臼内衬相似,但具有更好的抗磨损性能.

  • 第二趾跖板慢性撕裂损伤的手术修复

    作者:俞光荣;郁耀平;张鹏;杨云峰;李兵;张明珠

    目的 探讨第2趾跖板慢性撕裂损伤手术修复方法及近期疗效. 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第2趾跖板慢性撕裂损伤14例.男4例,女10例;年龄51~82岁,平均65.9岁.左侧5例,右侧9例.病程5~9年,平均6.2年.单纯第2趾锤状趾1例;(足母)外翻合并第2趾爪形趾2例,(足母)外翻合并第2趾锤状趾11例.均合并第2跖趾关节不稳.改良Lachman试验及牵拉试验均呈阳性.作第2趾背侧切口首先纠正(足母)外翻后,行Weil截骨联合缝合修复跖板. 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2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2个月.(足母)外翻及爪形趾、锤状趾畸形均获得矫正,术后3个月改良Lachman试验及牵拉试验均呈阴性.术后6个月2例第2跖趾关节出现轻度疼痛,足趾活动无僵硬感.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的前中足评分标准为(90.50±3.73)分,明显高于术前的(57.33±4.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24,P=0.000). 结论 跖板是维持跖趾关节稳定的关键结构,手术缝合修复治疗第2趾跖板慢性撕裂损伤可获得较好近期疗效.

  • 有限切开双钢板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1型骨折

    作者:张岩;范鑫斌;刘粤;邵进;唐江安;刘树义;杨铁毅;张长青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双钢板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1型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5月-2012年10月,采用有限切开双钢板固定治疗的1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1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4例,女8例;年龄76~85岁,平均81.6岁.左髋5例,右髋7例.双动头髋关节置换4例,全髋关节置换8例;骨水泥型股骨假体3例,生物型股骨假体9例.关节置换术后5个月~5年发生骨折,中位时间13个月.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例,摔伤10例.合并对侧胫、腓骨及同侧肱骨远端骨折1例,同侧肱骨近端骨折2例,同侧桡骨远端骨折l例,肋骨骨折l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0d,平均5.6 d.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3个月.其中1例女性患者随访16个月时,因大面积心肌梗死死亡.X线片检查示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5周.患者完全负重时间为10~18周,平均13周.10例患者能自由行走,2例在助行器辅助下行走.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5~93分,平均87.3分. 结论 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1型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双钢板固定可维持骨折稳定性,保护血运,促进骨折愈合,允许早期功能锻炼,获得较好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