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骨水泥型与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双下肢长度差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周峰

    目的 探究非骨水泥型与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双下肢长度差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TH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研究组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双下肢长度差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双下肢长度差均显著减小,且研究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量表、生理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PADL)量表及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非骨水泥型假体进行THA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并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纪小枫;尚希福;史国光;胡飞;张晓琪

    目的 探讨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笔者自2010-06-2014-06应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41~84岁,平均77.5岁.骨折按Tronzo-Evans分型:Ⅱ型4例,Ⅲ型13例,Ⅳ型15例,Ⅴ型4例.结果 36例均获随访6~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无感染、脱位、假体下沉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疗效按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8例,良2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

  • 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广辉;李晨;潘秀琴;赵代杰

    目的 分析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8-2013-08采用骨水泥型肱骨头置换术治疗的16例Neer 3、4部分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结果 本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dX线片显示大小结节复位、肱骨头假体位置良好.16例均获得平均16.4(12~24)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评价:优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1.3%;平均86.5(64~95)分.结论 肱骨头置换术治疗Neer 3、4部分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良好重建关节功能,修复受损的肩袖与大小结节及配合镇痛能使患者早期进行肩关节康复功能锻炼,疗效确切.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临床研究

    作者:冯明利;沈惠良;曹光磊;李征;王宝宝;武京伟;黄江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时假体的选择及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1-06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28例,其中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1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13例.再次手术中,全髋关节置换19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9例.选用骨水泥型假体柄11例,其中加长柄4例;生物型假体17例,其中加长柄7例.随访并记录存活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与术前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1例围手术期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术后3个月因心肌梗死而死亡,其他26例随访6~32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6分,其中优10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6%.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6分,较术前平均42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有效方法,选用股骨加长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疗效可靠.

  • 股骨颈骨折后外侧入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国鑫;喜闻天;邬其华

    目的 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经后外侧入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原因,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12-2017-01经后外侧入路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20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随访观察假体脱位情况.比较脱位组与未脱位组骨折类型、术前ASA分级、合并神经系统疾病例数,以及X线片上股骨偏心距、双下肢不等长差值、CE角.结果 20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8(3~39)个月.术后31例(15.1%)假体脱位,均为后脱位.脱位组与未脱位组骨折类型、术前ASA分级、股骨偏心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位组双下肢不等长差值大于未脱位组,CE角小于未脱位组,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比例高于未脱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股骨颈骨折经后外侧入路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多发生于早期,髋臼窝较浅、双下肢不等长差值大、神经与肌肉功能不全者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更高.

  •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股骨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夏元升;陈慧妍;李洋;鞠盛国;宗毅;王苹

    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与生物型股骨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研究的对象。58例选用骨水泥型假体,42例选用生物型假体。结果:2组的优良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差异显著,P<0.05;生物型组的手术时间略高于骨水泥组,但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水泥组心肺事件发生率高于生物型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均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两者各有利弊,临床医师在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假体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各种情况。

  • 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 效果分析

    作者:洪如伟;蔡小盈;洪艺秦;梁鹿章;谢立

    目的:研究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骨水泥型组和生物型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分别行骨水泥型和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骨水泥型组和生物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水泥型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生物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骨水泥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生物型组(P<0.05).术后3个月和12个月时,骨水泥型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生物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与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相比,不增加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的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可能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使用骨水泥型假体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改善,1年后对两组患者髋关节进行功能评价,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迅速重建髋关节功能,维持下肢正常功能,可降低患者肢体残疾程度,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目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首选方法。

  • 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技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治疗价值

    作者:

    目的探讨76岁以上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佳治疗方案及股骨颈骨折预防措施.方法筛选76~96岁患者26例,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术后伤口Ⅰ期愈合,1~3 d内下床活动,无肺部、泌尿系感染,无深静脉栓塞及褥疮形成.随访3个月~3年,26例中24例(92.31%)恢复满意,仅2例生活不能自理.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技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是一种快捷、安全、可靠的首选方案.

  • 骨水泥型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比较

    作者:冯少平;曹梦华;刘新洲;陈震伟

    目的 对比骨水泥型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生物型假体组(n=30)和骨水泥型假体组(n=26),在术后评估感染和手术时间,在1年后评估Harris功能评分和死亡率.结果 生物型假体组在住院期间的心肺事件方面优于骨水泥型假体组(P=0.018).结论 生物型假体和骨水泥型假体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均可得到可靠的临床疗效(Harris),而生物型假体在心肺事件方面优于骨水泥型假体.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假体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比较

    作者:林晓;周晓波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假体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皆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依据术中假体类型的不同将其中采用生物型的31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27例采用骨水泥型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间各个时间点的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Harr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各时段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生物型和骨水泥假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老年患者均有明确疗效,但生物型假体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也更为安全,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 中年患者128例生物型全髋置换和骨水泥全髋置换后的随访比较

    作者:姜宇;杨玉生;朱国兴

    背景:许多学者均认为骨水泥型全髋置换适合应用于年老且合并较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生物型全髋置换适用于较为年轻的患者.目的:对比中年患者生物型全髋置换和骨水泥型全髋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比分析58例骨水泥型全髋置换者与70例生物型全髋置换者置换后6个月、2年及5年的肢体功能恢复与影像学评估结果以及Harris评分,均为40~60岁中年患者.结果与结论:生物型假体置换后6个月、2年、5年的Harris评分明显优于骨水泥型假体(P < 0.05),5年生存率也高于骨水泥型假体(P < 0.05).骨水泥型假体置换后6个月,3例发生自发溶骨性疾病,3例2年后发生假体松动,3例5年后发生线性渗透溶;生物型假体置换2年后2例发生自发溶骨性疾病,置换后5年1例发生假体松动.说明生物型假体较骨水泥型假体更能促进中年患者置换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少在5年的随访过程中获得了更令人满意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 骨水泥型假体和生物型假体中年全髋关节置换:5年随访比较

    作者:李靖扬;刘振峰;乔为民;方锐

    背景:目前对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的研究开展较多,无论是围手术期治疗还是置换后功能恢复等均日趋完善,但针对中年全髋关节置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置换后长期随访以及远期疗效尚存在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内有关中年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时如何选择假体,该选用何种类型何种材料的假体研究较少,临床中可参考的依据不多。目的:对比分析骨水泥型全髋置换和生物型全髋置换对中年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骨科接受全髋置换的60例中年患者进行5年的随访分析,年龄(37±6)岁,其中接受生物型全髋置换的患者32例,接受骨水泥型全髋置换的患者28例。统计置换后6个月、2年及5年的肢体功能恢复Harris评分及影像学评估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生物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Harris评分在置换后6个月、2年、5年3个时点上均明显优于骨水泥组(P <0.01)。生物组置入6个月后无并发症,2年后有1例发生自发溶骨性疾病,5年后2例发生假体松动。骨水泥组置入后6个月2例发生自发溶骨性疾病,1例出现假体松动,2年后3例在出现假体松动,5年后2例出现线性渗透溶。提示对于中年患者,生物型假体在髋关节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方面较骨水泥型假体更有优势。至少在5年的随访过程中获得了更令人满意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 生物型假体与骨水泥型假体半髋置换术对高龄患者移位性股骨颈骨折近期疗效比较

    作者:汪庚申;郑学琴;牛存良;黄国源;刘海军

    目的:探讨生物型假体在高龄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自2008-2012年,我科应用半髋置换术治疗80岁以上移位性股骨颈骨折( GardenⅢ、Ⅳ型)患者76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应用骨水泥型假体置换的患者42例,应用生物型假体置换的患者34例。术后评估手术时间、心肺功能意外事件的发生、下地活动时间及各时段Harris评分等相关指标。结果7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6.0±4.5)个月;术后随访,两组均未发现假体松动和双下肢不等长(差距>1 cm)的患者。生物型置换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骨水泥组。两组下地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组有2例患者在术中出现心肺意外而死亡。两组患者术后6、12、18个月时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移位性股骨颈骨折采用生物型假体半髋置换术治疗,近期疗效肯定,且心肺意外事件的发生少于应用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治疗组。

  • 不同假体类型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的影响

    作者:徐立娜;贠振楠;徐长妍;李艳华;吴晶

    目的观察不同假体类型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NFH)疗效的影响。方法10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 ANFH 患者,根据术中应用假体类型分为 A 组(应用骨水泥型假体,52例)和 B 组(应用生物型假体,48例)。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6、12个月的 Harris 评分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后各时点 Harris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F =0.776,P>0.05),而组内有统计学差异(F =27.369,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 Harris 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B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 A 组(t =6.497,P<0.05),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和肺栓塞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 A 组(χ2=13.675、5.364,P<0.0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ANFH 的过程中,应用骨水泥型假体和生物型假体的疗效基本相当,但生物型假体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朱凌

    目的 探究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老年患者中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采用的假体类型,分为骨水泥组62例与生物型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骨水泥组与生物型组患者术前Harris评分相当(P>0.05),两组手术后3、6、12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前(P均<0.01);两组间术后的Harris评分、住院时间及手术失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生物型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骨水泥组患者(P均<0.05).结论 采用骨水泥组与生物型假体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疗效相当,但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假体类型.

  • 生物型臼杯在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翻修术中的应用

    作者:胡伟全;王北岳;徐敬;赵建宁

    目的:目前生物型假体已成为初次髋关节置换的首选,但其在骨水泥型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生物型臼杯应用于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翻修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采用生物型臼杯对骨水泥型髋臼假体进行翻修术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通过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膝关节活动时疼痛情况。术后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3~42个月,分析其随访结果。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Harris评分[(77.71±5.75)、(80.61±5.74)、(82.94±5.80)分]较术前[(53.19±9.21)分]均明显升高(P<0.05);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患者假体未见松动痕迹、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对伴有PaproskyI-II髋臼骨缺损的患者,生物型臼杯在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翻修术的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非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作者:冯文杰;邓海棠;孔志强;张震乾

    目的 探讨非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采用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后1、3、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及术后总疼痛发生率、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1、3、6个月的Harris评分和术后3、6个月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疼痛发生率、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非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选择骨水泥型和生物型假体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建刚;李超英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假体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选择同期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老年患者共151例.其中骨水泥型组65例,生物型组8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术后髋关节疼痛VAS评分.[结果]15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1年以上的有效随访.生物型假体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方面要优于骨水泥假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水泥型假体组在术后引流量、术后部分负重、术后完全负重及住院时间方面要优于生物型假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前和术后1年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假体组在术后1、6个月时Harris评分均优于生物型假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在术前、术后2周、术后1、6个月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关并发症都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两组间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和生物型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的治疗疗效,可根据假体不同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骨水泥型Ⅰ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质丢失的早期研究

    作者:

    [目的]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假体周围的骨质丢失及假体松动的防治方法.[结果]89例骨水泥型Ⅰ期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47例,术后每日服用阿仑膦酸钠10 mg+钙剂600mg;对照组42例,术后每天服用600mg钙剂.随访12个月,测定假体周围骨矿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假体周围相同区域BMD降低不明显或升高.在股骨近端(prROI),对照组的BMD平均降低(21.2±5.2)%,而观察组平均升高(4.2±2.6)%(P<0.05).在随访期末两组间全假体周围(totROI)平均BMD对照组下降了(12.1±6.2)%,而观察组升高了(2.6±1.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GP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ACP升高(P<0.05).[结论]阿伦膦酸钠可明显降低骨水泥型Ⅰ期全髋置换术后骨质丢失,改善骨骼对假体的支撑作用,可能会预防或延缓假体松动.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