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중국수복중건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892
  • 国内刊号: 51-137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8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杨志明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成人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临床解剖学研究

    作者:林浩;曹力;龚时国;阿斯卡尔;杨德盛;阿德力;彭理斌

    目的 探讨成人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解剖形态学异常,为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1997年5月-2008年7月,收治49例(57髋)Hartofilakidis Ⅲ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男6例,女43例:年龄18~56岁,平均29.4岁.左侧24髋,右侧33髋.通过术前X线片、CT以及术中观察,测量患髋(脱位组,n=57)股骨长度、峡部、股骨头垂直高度、颈干角、偏心距、前倾角、髓腔闪烁指数、髋臼前后径、髋臼后壁厚度、髋臼深径,术中观察患髋关节情况,测茸髋臼前后径、髋臼深径.以上观察指标与健侧正常髋(对照组,n=41)进行比较.结果 X线片显示术前脱位高度为(45.41±2.15)mm,双下肢不等长(40.41±2.02)mm.脱位组股骨峡部及股骨头垂直高度短缩,颈干角及偏心距变小,股骨前倾角增大.CT显示脱位组股骨髓腔闪烁指数>4.7,根据Noble等分类股骨为漏斗形;髋臼前后径变小,髋臼后壁增厚,髋臼深径较浅.以上测量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测量髋臼前后径为(32.98±1.02)mm,髋臼深径为(14.21±0.56)mm,与术前影像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臼内充满脂肪和纤维组织.40例坐骨神经走行发生改变,为向上外侧.结论 成人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THA时,应充分考虑其解剖形态学变异,向髋臼后上方扩臼,避免过大扩髓造成股骨骨折,并选择合适或特制的假体.

  • 应用髋臼镍钛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

    作者:曹烈虎;张春才;苏佳灿;张文财;刘欣伟

    目的 探讨髋臼镍钛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acetabular tridimensional memoryalloy-fixation system,ATMFS)治疗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2月,收治15例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21~68岁,平均43.5岁.交通伤8例,高处坠落伤5例,其他伤2例.左侧9例,右侧6例.骨折根据Thompson-Epstein分型:Ⅱ型6例,Ⅲ型5例,Ⅳ型2例,Ⅴ型2例.影像学检查示髋臼关节面存在2~5 mm移位,平均3 mm.伤后至入院时间为6 h~2周,平均1.5 d.入院后行股骨髁上骨牵引,12例手法复位,3例股骨头卡压者于术中复位.入院后2~7 d采用ATMFS固定骨折,其中4例骨缺损者采用自体髂骨植骨修复.结果 手术时间90~390 min,平均210 min.术中失血量350~2 500 mL,平均360 mL.住院日7~21 d,平均10 d.1例于术后4 d出现表皮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余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深部感染、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6年.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及Brooker Ⅱ级异位骨化各1例,髋关节功能尚好,未作特殊处理.术后1周采用Matta的x线标准评估骨折复位:优7例,良5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0%.末次随访时采用d'Aubigné等临床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8例,良5例,一般1例,差1例,优良率86.7%.结论 ATMFS治疗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可有效提高股骨头与髋臼解剖对应率,减少髋臼骨折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 肱骨内外髁附着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的肘关节松解术治疗创伤后关节僵硬

    作者:张定伟;黄富国;项舟岑;石强;钟刚;檀臻炜;刘刚

    目的 总结彻底剥离肱骨内外髁附着肌群.韧带复合体的肘关节松解术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肱骨内外髁附着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肘关节松解术治疗33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男23例,女10例;年龄17~70岁,平均41.8岁.均经保守治疗失败,主观要求行进一步治疗.术前肘关节僵硬情况根据Morrey分类,非常严重(活动范围<30°)15例,严重(活动范围30~60°)18例.肘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为(32.5±28.9)°: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指数评分标准评分为(51.9±13.1)分.检查及X线片证实患者骨折已骨性愈合.受伤至肘关节松解术时间2个月~6年,平均16.9个月.结果 32例术后切口1期愈合;1例发生切口感染,经局部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愈合.未发生术后关节不稳、明显疼痛等并发症.3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3.3年.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指数评分为(82.3±14.4)分,患肘主动屈伸活动度为(108.8±36.0)°,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优11例,良18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87.88%.31例患者均对术后结果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2例患者对手术结果不满意,经再次手术松解后获较满意效果.结论 彻底肘关节松解和术后康复锻炼有助于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同时确保了关节的侧方稳定性.

  • 经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后凸畸形合并腰椎管狭窄

    作者:解京明;张颖;王迎松

    目的 探讨经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后凸(Iumbar degenerative kyphosis,LDK)畸形合并腰椎管狭窄的诊治要点及治疗节段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2008年2月收治的28例LDK患者中随访2年以上的20例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19例:年龄52~81岁,平均64岁.病程6~10年.均有严重下腰痛症状;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D级2例,E级18例.LDK顶椎位置:L13例,L2 10例,L3 7例.根据LDK畸形特点选择手术方式.第l组6例伴严重内科疾患,LDK伴神经根刺激和/或受损,脊柱整体平衡尚可,行选择性短节段椎管减压,经后路椎体间融合,短节段固定.第2组8例后凸Cobb角<20°,后凸较柔韧,经关节突截骨纠正后凸,对有神经受损的节段行椎管减压,后路椎体间融合、固定.第3组6例后凸Cobb角>20°,后凸较僵硬,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纠正后凸,对有神经受损的节段行椎管减压,后路椎体间融合、固定.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术后6 h出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2周患者神经功能均恢复为E级.全部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24~54个月,平均26个月.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由术前55.9%±11.8%矫正为30.5%±9.6%;NumericRating评分由术前背痛(7.5±0.5)分及腿痛(7.3±0.7)分矫正为术后背痛(2.8±1.6)分及腿痛(2.4±1.6)分;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Numeric Rating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期间X线片示所有融合节段己愈合,未见与融合相关的并发症,未见矫形丢失及内植物脱落、断裂.结论 重建腰椎矢状序列及稳定是治疗LDK首要目的 ,需注意固定和融合范围的选择,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行个体化治疗.

  • 上肢动脉缺血血运重建的临床分析

    作者:乔威;乔彤;刘长建;周敏;冉峰

    目的 探讨上肢动脉缺血的病因、血运重建方法及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处理.方法 2003年3月-2008年2月,收治72例上肢动脉缺血患者.男44例,女28例:年龄19~90岁,中位年龄63岁.病程1 h~2年.患者均有上肢发凉、麻木、疼痛等缺血表现.综合分析病因、病情,分别予取栓、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内膜剥脱、补片成形、自体静脉转流或移植、动静脉瘘缩窄或结扎等处理重建血运.结果 60例(83_3%)术后血运恢复良好;6例(8.3%)出现再栓塞;4例(5.6%)缺血时间较长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肌肉挛缩;2例(2.8%)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共截肢2例(2.8%).1例于术后3 d因过度抗凝治疗死于脑溢血(1.4%).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年,平均52个月.4例患者复发,接受再次治疗后好转;余患者情况良好:皮温及肤色正常,桡、尺动脉均可触及,指端血氧饱和度均>90%,彩色超声多普勒示上肢动脉血流通畅.结论 术前明确上肢动脉缺血病因,及早诊断并尽快予针对性血运重建术是治疗上肢动脉缺血的关键.

  • Rho激酶抑制剂对移植静脉内膜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郑占乐;潘进社;马利杰;于贤;郭明珂;姚双权

    目的 探讨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对兔动脉损伤后移植静脉内膜增厚的影响.方法 健康新西兰白兔24只,体重2.3~2.5 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2).实验组术前3 d每天静脉滴注盐酸法舒地尔(30 mg/kg)至取材,对照组静脉滴注等量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术中游离实验动物股动、静脉各3 cm,切除股动脉1 cm造成缺损,取2.5 cm股静脉倒置后端端吻合于动脉缺损处.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于2、4周时取移植静脉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凋亡细胞检测和透射电镜观察,测定内膜厚度、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细胞比率.结果 术中及术后无动物死亡,伤口愈合良好.术后3 d和取材前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示移植静脉均通畅.组织学观察术后2、4周两组移植静脉内膜均增厚,内膜区细胞增多,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呈梭形.术后2、4周,实验组及对照组血管内膜厚度分别为(30.33±3.23)、(43.11±4.92)μm和(44.83±3.53)、(66.16±8.45)μm;增殖性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比率分别为14.28%±2.76%、7.61%±1.06%和20.08%±3.56%、8.73%±1.35%;TUNEL阳性细胞比率分别为3.55%±0.36%、1.22%±0.18%和1.11%±0.31%、0.55%±0.11%;以上指标各时间点组问比较以及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滴注盐酸法舒地尔可有效抑制兔动脉损伤后移植静脉内膜增厚.

  • 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修饰的SC促进神经再生的研究

    作者:董玉珍;陈振兵;洪光祥

    目的 研究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c factor 3,NT-3)基因修饰的SC对坐骨神经缺损后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取3 d龄Wistar幼鼠双侧坐骨神经,采用双酶消化法及贴壁法分离、培养及纯化SC.取第3代SC进行实验.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将NT-3质粒转入SC,于转染后1、2、4、8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NT-3蛋白的表达;采用DNA酶切鉴定转染后NT-3的DNA;免疫组织化学S-100染色检测转染色前后SC纯度.分别将3×107个/mLSC、3×107个/mL NT-3基因修饰SC、NT-3基因与等体积的ECM凝胶混合,取20μL注入长15.0 mm、内径1.5 mm、壁厚0.3 mm的PLGA管,制备神经移植复合体.取48只成年SD大鼠,雌雄不拘,切除右侧坐骨神经10 mm制备神经缺损模型.根据桥接神经缺损的不同神经复合体随机分为4组(n=12).A组:PLGA管含ECM凝胶:B组:PLGA管含SC及ECM凝胶:C组:PLGA管含NT-3基因及ECM凝胶;D组:PLGA管含NT-3基因修饰SC和ECM凝胶.术后2、4、6、8、12周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术后12周大体观察神经再生情况,行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转染后1、2、4、8周NT-3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39±0.25、0.76±0.22、1.06±0.38、1.61±0.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NT-3的DNA酶切鉴定结果与NT-3基因片段相符.转染前后SC纯度分别为94.7%±2.1%及95.6%±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实验观察,术后2周各组大鼠足底开始红肿、溃疡;A组溃疡逐渐加重,无愈合;B、C组足底溃疡8周开始愈合,但12周仍残留创面;D组6周溃疡开始愈合,12周已完全愈合.术后12周大体观察A组再生神经苍白,粗细不均匀,弹性差;B、C组再生神经呈乳白色,质韧,弹性可;D组再生神经呈淡红色,粗细均匀,弹性佳.B、C、D组肌肉动作电位潜伏期、波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再生神经轴突数、髓鞘厚度、神经纤维直径、神经组织面积百分比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各指标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透射电镜观察示D组见有髓神经髓鞘成熟好,板层清晰规则:B、C组神经髓鞘成熟次之;A组差.结论 NT-3基因修饰的SC与PLGA管构建的神经移植复合体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其再生效果明显优于单纯NT-3基凶和SC.

  • 微创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汪金平;杨天府;孔清泉;刘绍江;肖衡;王光林;方跃

    目的 总结应用微创动力髋螺钉(minimally invasive dynamic hip screws,MI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4月-2008年3月,应用MI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49例.男22例,女27例:年龄65~78岁,平均70.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3例,跌伤3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2 d,平均5.5 d.骨折按Evans分型:稳定型(Ⅰ、Ⅱ型)28例(57.1%),不稳定型(Ⅲ、Ⅳ型)21例(42.9%).Singh指数≤3者35例(71.4%),合并骨质疏松.手术于C臂X线机引导下应用骨科牵引床行骨折闭合复位后MIDHS固定,不稳定型骨折均同时于MIDHS头钉近侧植入1枚防旋松质骨螺钉.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5.2 min,平均失血量189.3 mL,均未输血.术后骨折复位均满意,拉力螺钉位置满意者39例(79.6%).住院时间3~12 d,平均5.8 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4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9.8个月.47例患者骨折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3.1周.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75~95分,平均90.8分.2例Evans Ⅳ型骨折患者于术后6~8周出现内同定失败、骨折不愈合,分别行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余患者无再骨折、股骨头坏死及手术相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MIDHS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 水胶体敷料防治浅静脉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陈忠兰;杨晓春;宁宁;尹海林;张强;程薇波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防治浅静脉损伤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兔耳无畸形,体重(2.15±0.15)kg,以20%甘露醇(2.5 mL/kg)耳缘静脉滴注5 min,每天2次,每次间隔6 h,共注射2 d,制备双侧兔耳缘静脉损伤模型.随机将其分为3组,水胶体敷料组(A组)、25%MGSO4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8只.A、B组输液完成后5min内分别于注射部位贴敷水胶体敷料和涂抹25%MGSO4,C组输液完成后不予处理.末次输液后24 h取兔耳缘静脉组织标本,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参考庞溯摈等和辛燕飞等评价标准进行静脉损伤程度评价,包括血管壁损伤、血管周围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和循环障碍4项指标.结果 兔耳缘静脉损伤造模完成后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血管增粗.HE染色示:A、B组兔耳缘静脉血管壁轻度受损,血管周围组织无明显出血,血管壁及周围组织存在炎性细胞浸润、管腔内淤血;C组静脉血管壁损伤明显,血管周围组织片状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管腔内重度淤血;B、C组血栓形成,血流仍通畅.血管壁损伤和血管周围出血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细胞浸润和循环障碍程度以C组严重,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对防治甘露醇引起的兔浅静脉损伤有一定效果.

  • 打压植骨结合非骨水泥型髋臼杯翻修重建髋臼

    作者:廉永云;赵允济;赵承斌;刘雪峰;潘世奇;王鲲鹏;李卫

    目的 探讨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修复髋臼骨缺损、非骨水泥型髋臼杯重建髋臼的中期疗效.方法 1995年4月-2001年12月,对58例62髋行髋臼杯翻修时采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修复髋臼骨缺损,非骨水泥型髋臼杯重建髋臼.其中男32例34髋,女26例28髋;年龄(49.6±15.4)岁.左侧32髋,右侧30髋.髋臼翻修原因:髋臼杯无菌性松动56髋,感染性松动3髋,髋臼杯内衬脱落伴严重骨溶解3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至该次髋臼翻修时间为(10.1±3.9)年.术中骨缺损根据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分型Ⅱ型42髋,Ⅲ型20髋.根据Harris评分和X线片对其临床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58例62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3年,平均8.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由翻修术前(61.1±10.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2.0±7.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46髋,良10髋,可4髋,差2髋,优良率为90.3%.髋臼杯周围植入异体颗粒骨融合时间为(12.5±4.4)个月.术后髋臼杯内衬每年磨损(0.13±0.09)mm.末次随访时14髋(22.6%)发生髋臼杯假体剧围骨溶解,其中2髋线性骨溶解,12髋腔隙性骨溶解.7髋(11.3%)发生异位骨化,根据Brooker法分级Ⅰ级3髋,Ⅱ级3髋,Ⅲ级1髋.其中3髋冈髋臼再次翻修或X线片见松动征被评估为髋臼假体翻修术失败,术后8年髋臼假体Kaplan-Meier生存率为94.2%±3.3%.结论 选择恰当的髋臼杯翻修适应证,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修复髋臼骨缺损、非骨水泥型髋臼杯重建髋臼,可获得较好的中期疗效.

  •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677 C/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

    作者:刘丙立;李子荣;孙伟;王佰亮;石少辉;閔红巍

    目的 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677 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7月-2008年5月收治的89例酒精性ONFH男性患者作为试验组;年龄24~58岁,平均44.3岁.饮酒时间平均17年,平均每日饮白酒375 mL.无其他与ONFH相关的疾病史,经影像学及病理检测证实为ONFH.选取健康男性自愿者77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3~52岁,平均42.7岁.饮酒时间平均14年,平均每日饮白酒335 mL.经影像学证实无ONFH.对每位受检者取血样2 mL,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根据所测DNA序列检测MTHFR677位点多态性,并对该位点C/T多态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MTHFR677 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7.2%和52.0%(P>0.05),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果有代表性.对照组MTHFR677基凶型CC、CT、TT分布的例数(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8例(23.4%)、38例(49.4%)和21例(27.2%);试验组分别为13例(14.6%)、32例(36.0%)和44例(4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T等位基因分布的频数(频率)分别为74(48.0%)和80(52.0%),试验组分别为58(32.6%)和120(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出现频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比值比分别为0.523、1.914和2.607,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35~0.816、1.226~2.987和1.359~5.001.CC及CT基因型出现频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677 C/T多态性可能与酒精性ONFH的易感性相关.

  • 一期直接血管重建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对比研究

    作者:赵鹤翔;游潮

    目的 比较一期直接血管重建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3月-2008年3月,收治18例缺血性烟雾病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9~33岁.均以缺血性卒中为首发症状.11例脑梗死,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量表评定,除1例中危外余均为低危患者.DSA检查示均存在不同程度颈内动脉分支闭塞及异常侧支吻合.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检查示14例单侧及4例双侧脑血流量低灌注.11例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手术,7例接受抗血小板聚集剂联合钙通道阻滞剂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围手术期无卒中发生.2例术后5 d吻合血管痉挛;1例术后2周出现缺血区域高灌注;均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2个月,平均18个月.治疗12个月内药物治疗患者发生6例11次卒中,手术患者6例6次;两组卒中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内药物治疗患者85.7%再次卒中,手术治疗患者为54.5%.治疗6个月后DSA或CT血管造影显示:6例药物治疗患者异常侧支增生,血管闭塞并向远端进展:7例手术患者异常侧支增生,但血管闭塞未加重;其余4例无变化.涉及双侧病变2次手术者及药物治疗后延期手术者,卒中频次无改善.治疗后12个月采用修订Rankin身体机能评分,药物治疗者2例2分,5例0~1分;手术治疗者1例3分,6例2分,4例0~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次卒中并确诊为缺血性烟雾病后,应予一期直接血管重建治疗,相比药物治疗或延期手术可能降低复发卒中风险,减缓疾病进展.

  • 关节镜下五种方法修复肩袖撕裂的疗效观察

    作者:陆伟;崔国庆;欧阳侃;朱伟民;周可;柳海峰;王大平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不同方法修复肩袖撕裂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6年11月-2008年4月,收治22例肩袖撕裂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28~51岁,平均37.9岁.左肩6例,右肩16例.11例有肩部跌伤史,其余11例无明显诱因.患肩主动前屈、外展和肌力均有不同程度受限.根据Bigliani肩峰分型标准:Ⅱ型12例,Ⅲ型10例.14例全层撕裂,5例滑囊侧部分撕裂,3例关节侧部分撕裂.病程为5个月~6年,平均16.6个月.术中行肩峰成形与肩峰下滑囊切除后,分别采用单纯清理(4例)、单排锚钉固定(7例)、双排锚钉固定(4例)、三排锚钉固定(3例)、经骨隧道穿线固定(4例)方法修复肩袖.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5.6个月.22例均恢复日常生活.末次随访时主动前屈及外展角度>150.者21例,90~120°者1例.术后前屈及外展肌力5级20例,4级2例.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根据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标准评分总分、疼痛、功能、前屈角度、前屈肌力及满意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优13例,良9例,优良率100%.结论 通过正确诊断,根据损伤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修复肩袖损伤均可获得确切疗效.

  • 血管组织工程支架研究进展

    作者:薛正翔;李敏

    目的 综述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制备技术以及促内皮化修饰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有关血管组织工程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相关文献,对血管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技术进行回顾及综合分析.结果 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可降解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各技术包括浇铸.浸渍、细胞自组装、静电纺丝及凝胶纺丝法,对支架材料表面进行修饰是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重要环节.结论 复合材料是近年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重点,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支架材料制备技术,通过对支架材料表面的修饰可以提高支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

  • 脂质体介导的重组质粒pIRES-hBMP-2-hVEGF165体外转染对hRMSCs成骨能力的影响

    作者:吴国平;何小川;杨智慧;郭力

    目的 探讨重组质粒pIRES-hBMP-2-hVEGF165体外转染对hBMSCs成骨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 构建hBMP-2和hVEGF165真核共表达载体.取健康成人自愿捐献的骨髓分离培养hBMSCs,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将构建的质粒plRES-hBMP-2-hVEGF165、pIRES-hBMP-2、pIRES-hVEGF165和空质粒载体(pIRES-neo)转染至hBMSCs,作为A、B、C、D组;另取相同数量的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组(E组).培养4周,采用RT-PCR检测hBMP-2、hVEGF165以及骨钙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hBMP-2和hVEGF165表达,定量检测ALP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ol Ⅰ表达.结果 与E组比较,A组hBMSCs高表达hBMP-2、hVEGF165、Col Ⅰ及骨钙素,B组大量表达骨钙素及Col Ⅰ,C组高表达hVEGF165而B组hVEGF165及C组hBMP-2和Col Ⅰ的表达与D、E组相似,呈阴性或仅有痕量表达.A、B、C、D及E组ALP活性分别为0.91±0.03、0.90±0.02、0.64±0.03、0.67±0.01、0.66±0.02,A、B组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质粒通过阳离子脂质体能成功转染hBMSCs,外源性hBMP-2和hVEGF165基因在转染细胞中能持续表达,并能增强hBMSCs的成骨能力.

  • BMSCs来源的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复合异体冻干颗粒骨的黏附性研究

    作者:陈超;李琪佳;孙瑞军;白俊清;王志强

    目的 探讨大鼠BMSCs来源的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复合异体冻干颗粒骨的黏附性,为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稃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取4周龄SD大鼠,雌雄不限,体重100~110 g,分离培养BMSCs,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BMSCs行成骨诱导培养及成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培养并鉴定.将诱导7 d的两种细胞按1:1比例混合培养,作为实验组;以生长状态良好未诱导的第2代BMSCs作为对照组.培养后1~8 d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并绘制生长曲线.取诱导14 d的两种细胞分别按0.25×106、0.50×106、1.00×106、2.00×106、4.00×106个/mL接种于20%Col Ⅰ修饰前后的异体冻干颗粒骨(修饰组与未修饰组),接种后24 h计算细胞黏附率.将诱导14 d的两种细胞按1:1比例混合,以总细胞密度2×106个/mL接种于修饰后异体冻干颗粒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结果 BMSCs成骨诱导7 d,ALP染色示胞浆内可见蓝染颗粒,胞核呈红色;成血管内皮细胞诱导14 d,CD31、CD3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MT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增殖较对照组缓慢,培养3~8 d两组细胞吸光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接种密度为(0.25~1.00)×106个/mL时,两组黏附率随接种密度增加而上升:接种密度为1.00×106个/mL时,黏附率达高;当接种密度>2.00×106个/mL,黏附率明显降低.两组各细胞接种密度间的黏附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体外诱导的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于支架上仍可分化增殖,细胞胞体见丝状伪足.结论 大鼠BMSCs诱导培养的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在20%Col Ⅰ修饰的异体冻干颗粒骨上生长状态良好,可用于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

  • 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监测BMSCs治疗兔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作者:邓冰;权毅;潘显明;张波;廖冬发;蒋凯;马泽辉;周劲松;刘金标;荣卫平

    目的 探讨BMSCs移植治疗兔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后细胞在体内的存活情况及坏死股骨头内新骨形成情况.方法 4~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49只,雌性48只,雄性1只,体重2.0~2.5 kg.取兔股骨及胫骨内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行BMSCs分离培养并传代.取第3代细胞行1,1'-双十八烷.3,3,3',3'-四甲基吲哚羰花青-高氯酸盐(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perehlorate,Dil)荧光标记,制备浓度为2.5×108个/mL细胞悬液.采用局部液氮注射冷冻法制备兔右侧ONFH模型.将雌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A组单纯造模为对照,B组造模后注射自体Dil荧光标记BMSCs悬液4μL,C组造模后注射雄兔异体DiI荧光标记BMSCs悬液4μL.术后2、4、6、8周各组分别处死4只动物,行双侧股骨头X线观察,取股骨头标本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测定新生骨小梁在股骨头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取心脏、肺、肝、脾、肾组织及股骨头标本组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织中Dil荧光标记细胞的表达,PCR检测各组织中Y染色性别决定基因(sex determining region of the Y,Sry)的表达.结果 术后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X线片示A组股骨头随时间延长逐渐出现骨坏死:B、C组股骨头骨密度逐渐增加,未出现骨坏死.组织学观察示B、C组随时间延长骨组织修复明显,A组无明显变化.各时间点B、C组新生骨小粱占股骨头体积百分比均高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B、C组心脏、肺、肝、脾、.肾组织均未见DiI荧光标记细胞.PCR结果显示,3组各时间点心脏、肺、肝、脾、肾组织中均未见Sry基因表达;C组各时间点股骨头标本可见Sry基因的表达,A、B组未见.结论 异体BMSCs移植后细胞可在股骨头局部存活并诱导新骨形成,并未见体内其他组织中再分布.

  • 创伤性浮膝合并血管损伤的治疗

    作者:乔保中;李志安;华远坤;刘奋飞

    目的 总结创伤性浮膝合并血管损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1年3月-2008年3月收治23例创伤性浮膝合并血管损伤.男14例,女9例:年龄21~63岁.车祸伤15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3例.开放骨折16例,按照Gustilo分型:Ⅰ型8例,Ⅱ型6例,Ⅲ型2例.血管损伤类型:横行断裂12例,纵行裂伤4例,挫伤缺损4例,内膜损伤栓塞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30 min~4 h,平均2 h.采用小切口复位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胫骨外固定器固定,同时修复血管.结果 骨折均获解剖复位.术后外固定针道感染3例.4例于术后7~10 d出现切口浅表感染,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于术后12 d因缺血坏死、感染行截肢术,余22例保全肢体.22例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14~38个月,平均18.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5~24周.术后1年肢体功能按Karlstr(o)m等评价标准,优10例,良8例,中3例,差1例.结论 小切口复位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胫骨外固定器固定,同时修复血管,是治疗创伤性浮膝合并血管损伤的一种较好选择.

  • 关节镜下应用"十"字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作者:潘进;张锦芳

    目的 总结关节镜下"十"字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2006年9月,采用关节镜下"十"字缝线固定治疗10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男6例,女4例;年龄18~50岁.交通伤6例,摔伤3例,运动伤1例.骨折按Meyers等标准分型:2型3例,3型7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6年.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膝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Lachman试验阴性.术后3个月X线片检查示骨折均愈合;KT-1000关节测量仪检查双膝松弛度相差0~4 mm.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97.1±1.9)分,与术前(73.5±4.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十"字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能达骨折解剖复位,重建关节稳定性,恢复其运动功能.

  • 活体供肾肾移植的血管应用解剖

    作者:张际青;张小东

    目的 总结活体供肾肾移植供受体的有关血管解剖.方法 查阅近年有关亲属移植供受体血管解剖的国内外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供受体血管解剖对病例选择、手术方案制定及远期效果均有重要作用.供体过早分支和副肾动脉的存在常会影响手术侧、手术方式和吻合方式的选择,其损伤出血及静脉出血均是导致腹腔镜手术转开放手术的重要原因.随着腹腔镜供肾切除的增多,术前准确肾静脉评估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多层螺旋CT可代替常规影像学检查并能准确评估供肾血管、血管变异、肾病变、集合系统和其他相关解剖信息.结论 详细了解供受体的肾血管解剖不仅利于手术成功,还能促进活体供.肾.肾移植的发展.多层螺旋CT已成为供体术前首选"一站式"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肩关节置换术现状及进展

    作者:张伟;项舟;黄富国;段鑫

    目的 综述肩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肩关节疾病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展望可能的研究方向.方法 广泛查阅关于肩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肩关节疾病的文献,从肩关节假体系统的应用解剖、假体设计、假体类型、假体固定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肩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许多肩关节创伤和疾病中能够较好地解除疼痛和重建功能,已成为许多肩关节疾病终末期的治疗方式之一.结论 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关节盂假体设计和中青年患者的临床应用,对于肩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中选用何种置换技术、固定方式、材料尚需进一步研究.

  • 经大腿截肢术后全髋关节置换一例

    作者:廖冬发;潘显明;张波;马泽辉;权毅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8岁.因摔倒致右髋部疼痛1 d,于2004年10月31日入院,X线片检查示右股骨颈缩短.次日检查:右下肢经大腿上1/3截肢,右髋部稍肿胀,活动受限,右股骨大粗隆叩击痛.右髋关节X线片测量右股骨残端长度12.5 cm.诊断为右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右大腿上1/3截肢术后.患者曾于1982年8月行右股骨肿瘤刮除植骨术,病理检查诊断为骨巨细胞瘤;术后1年肿瘤复发,于1983年9月行右股骨异体半关节移植术;1984年5月因术后移植异体骨愈合不良,行右股骨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取髂骨植骨术;1987年1月因右股骨骨巨细胞瘤复发,行右下肢经大腿上1/3截肢术,术后佩戴假肢,功能恢复良好.本次入院后27 d手术.

  • 罕见双侧髋关节后脱位伴双侧股骨头骨折修复一例

    作者:袁春;刘岩;欧阳跃平;苟三怀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2002年11月因车祸致双髋部、左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4 h入院.检查:双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左膝关节肿胀,踝关节及足趾活动好,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好.X线片示:双侧股骨头前内侧骨折,左股骨头外侧骨折,骨折块分离移位明显;双髋关节后脱位;左胫骨平台外侧骨折塌陷约3 cm.诊断:双侧髋关节后脱位伴双侧股骨头骨折(均为Piokin Ⅰ型).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急诊双侧髋关节闭合复位成功,但双侧股骨头前下方游离骨块未复位.

  • 膝关节功能重建进展

    作者:雷光华

    膝关节是人体大的关节,其结构复杂、功能重要.膝关节功能重建是当前骨科领域的热点和重点之一,关节镜技术、人工关节置换和骨折复位固定技术是膝关节功能重建主要手段,通过修复或重建膝关节解剖结构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恢复运动功能.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不断深入,材料和设计不断改进,计算机导航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不断发展,膝关节功能重建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 第二届国际神经修复学会年会会议纪要

    作者:陈娣;郗海涛;陈琳;黄红云

    第二届国际神经修复学会年会于2009年4月24日-26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在神经再生、神经结构修补、神经替代、神经保护、神经调控、神经康复、神经可塑性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学术交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大会通过了由18个国家32位科学家联名起草的<国际神经修复学会北京宣言>.

    关键词:
  • 关节镜辅助髌周内侧软组织条索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髌骨不稳

    作者:闫昌葆;陈百成;张建兵;赵宝辉;刘虎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髌周内侧软组织条索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治疗青少年髌骨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髌骨不稳者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13~20岁,平均16岁.左膝11例,右膝12例.病程1~28周,平均15周.均于剧烈运动时出现髌骨不稳感,膝关节疼痛.术前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分别为(48.30±5.77)分及(50.80±7.61)分.摄Merchant髌骨轴位X线片,测量髌股适合角、髌股外侧角及Q角分别为(9.00±2.46)、(2.94±2.55)及(19.10±4.16)°.患者均于关节镜辅助下行髌周内侧软组织条索(髌周内侧支持带、内侧关节囊以及股内侧斜肌纤维)重建MPFL.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患者髌骨恐惧试验、髌骨倾斜试验均为阴性,膝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未发生髌股关节再脱位.随访期间未发生发育异常.术后12个月髌股适合角、髌股外侧角及Q角分别为(-7.03±0.60)、(11.00±3.47)及(11.30±1.90)°;膝关节功能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分别为(93.20±3.51)分及(94.10±4.26)分;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髌周内侧软组织条索重建MPFL可有效治疗青少年髌骨不稳,术后患膝功能明显改善.

  • 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贝朝涌;王锐英;唐际存;李强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5月,收治92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男50例,女42例,年龄20~77岁,平均46.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48例,高处坠落伤26例,压砸伤12例,摔伤6例.骨折根据Müller分型:A型29例,B型12例,C型51例.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级21例,Ⅱ级39例,Ⅲ级24例,Ⅳ级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 h~24 d,平均7 d.内固定采用解剖钢板43例,逆行交锁髓内钉37例,骨螺钉、螺栓、克氏钉12例.术后膝关节功能采用HSS评分标准评定,并对年龄、性别、术前ASA分级、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分型、治疗方式、复位质量、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是否行CPM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10个凶素对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88例切口1期愈合;术后1周4例切口感染,给予清刨换药后愈合.9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32个月,平均23.1个月.骨折于术后3~7个月获临床愈合.术后出现伸膝装置粘连、活动度<80°29例,创伤性关节炎25例,骨折移位6例,膝轻度内翻或外翻7例,固定物松动6例.膝关节功能按照HSS评分:优52例,良15例,可10例,差15例,优良率为72.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ASA分级、骨折分型、复位质量、是否行CPM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6个因素与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分型、复位质量、是否行CPM功能锻炼、年龄4个因素是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术后,年龄、术前ASA分级、骨折分型、复位质量、是否行CPM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因素均可明显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术前调整患者的身体状态,使骨折解剖复位,并牢固固定,术后早期主动、被动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以便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

  •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鹅足滑囊炎的初步报道

    作者:闫昌葆;陈百成;邵德成;康慧君;刘虎;王绍宏;李嘉

    目的 比较局部封闭、开放手术以及关节镜下清理术3种治疗方法,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鹅足滑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7年1月,对90例单膝发病的鹅足滑囊炎患者,分别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A组)、局部封闭(B组)及开放手术(C组)治疗,每组30例.A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0±2.5)岁;左膝16例,右膝14例;有外伤史10例,劳累史7例,无明显诱因13例:病程(24.0±3.2)周.B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7.0±2.5)岁;左、右膝各15例:有外伤史10例,劳累史8例,无明显诱因12例;病程(26.3±3.5)周.C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9.8±2.2)岁:左膝18例,右膝12例;有外伤史8例,劳累史10例,无明显诱因12例;病程(25.0±3.9)周.3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C组9例(30%)于术后3~10 d出现切口炎性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3组切口愈合不佳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1例于术后1周出现关节肿胀,2例于术后10~12周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均对症处理后恢复.B组21例(70%)分别于术后6~12个月复发,余两组无复发,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B、C组疼痛残留率分别为3.3%、0及33.3%,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26.7%及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HS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以上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除关节活动度小于术前(P<0.05),其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VAS评分、HSS评分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鹅足滑囊炎,与局部封闭及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 采用JOURNEY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周兵华;唐康来;Hajo Thermann;王建;杨会峰;龚继承;汪华清;陈前博

    目的 评价采用JOURNEY假体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9月-2007年5月德国ATOS医院采用JOURNEY假体行TKA的32例患者进行系统分析.男21例,女11例;年龄40~84岁,平均65.6岁.左膝13例,右膝19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骨性关节炎1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患膝均伴疼痛,关节功能不同程度受限.MRI检查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软骨、半月板损伤,关节腔积液.病程1~4年,平均2.2年.术后第2天开始持续被动功能锻炼.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为(75.0±21.7)min,术中失血量为(280±130)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2个月.8例于术后3~6个月出现膝关节腔积液,2例分别于术后1周及6个月因摔倒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及聚乙烯假体后脱位,均经对症处理后膝关节功能恢复.KSS评分术后3、6、12个月与术前比较以及术后3个月与术后6、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术前与术后3、6、12个月以及术后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度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JOURNEY假体行TKA具有手术操作简便、适应证广的特点,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 改良Ranawat软组织松解平衡技术在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军;孙振辉;张宇;田孟强;田峥巍;王磊;曹建刚;孙云波;王沛

    目的 探讨改良Ranawat软组织松解平衡技术在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6月,收治膝外翻畸形34例44膝.男5例5膝,女29例39膝;年龄55~79岁,平均60.3岁.左侧18膝,右侧26膝.其中骨性关节炎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9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外翻畸形参照Ranawat分型:Ⅰ型5例5膝,Ⅱ型29例39膝.术中采用改良Ranawat软组织松解平衡技术,通过whiteside线联合股骨外上髁外科轴线确定股骨远端外旋,并进行TKA.结果 单膝手术时间为(65±7)min.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股骨假体安置时出现股骨髁皮质爆裂骨折,联合螺钉内固定后假体及骨折固定稳定.1例出现切口边缘坏死,清创缝合后痊愈;其余切12均Ⅰ期愈合.术后出现膝关节粘连1例1膝,关节腔积液4例4膝,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2.6年.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X线片示胫股解剖外翻角为(3.8±1.2)°,与术前(25.4±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X线片检查未见假体松动、感染征象.根据改良KSS评分标准各项评分指标术前和术后1、2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外翻畸形TKA时采用改良Ranawat软组织松解平衡技术操作简便,术后膝关节稳定程度、活动范围、畸形矫正等方面均满意.

  • 膝关节后内侧角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唐海峰;白伦浩

    目的 综述目前有关膝关节后内侧角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分析其研究的不足、展望研究方向.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膝关节后内侧角的解剖结构和相关功能的文献,并对相应结构的生物力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膝关节后内侧角的解剖结构包括静力性稳定结构和动力性稳定结构,比较重要的动力性稳定结构包括:内侧半月板后角、后斜韧带、半膜肌扩张部、半月板胫骨韧带和胴斜韧带;其中后斜韧带是重要的对抗膝外翻、控制膝前内侧旋转和限制胫骨后移的结构.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角的解剖重建,尤其是后斜韧带,是重建膝关节后内侧功能的关键.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局限性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彩龙;赵金忠;陈雷

    目的 探讨采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局限性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2月-12月,收治22例膝关节局限性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男8例,女14例;年龄16~35岁,平均24岁.8例有膝关节外伤史,其余无明显诱因.病程1~30个月,平均10个月.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膝关节绞锁、肿胀及疼痛.术前Lysholm评分为(68.5±8.2)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为(72.7±5.2)分.20例术前膝关节MRI检查见明确病灶,2例未见明确病灶.术中采用常规关节镜入路结合病灶旁辅助小切口完整切除病灶,并切除病灶附着处滑膜.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8个月,平均22个月.2例术后6周屈膝<90°,进行手法松解,终恢复正常膝关节活动范围.末次随访时19例复查膝关节MRI未见复发:Lysholm评分为(94.5±3.5)分,IKDC评分为(92.8±2.4)分,与术前比较芳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关节镜下切除病灶及附着处滑膜,能有效治疗膝关节局限性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且刨伤小,可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

  • 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的急性期原位缝合修复

    作者:叶京兵;罗大辉;付维力;何欣;李箭

    目的 探讨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急性期原位缝合的修复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6年2月-2007年11月,对9例单膝关节脱何患者采用原位缝合方法修复多发韧带损伤.男6例,女3例.年龄34~52岁.左膝4例,右膝5例.交通伤8例,重物砸伤1例.EMRI和关节镜检均证实前、后交义韧带为止点撕脱性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为4~7 d,平均5.1 d.结果 术后患者均未发生关节内感染.7例切口Ⅰ期愈合;2例出现切口皮下脂肪液化,经对症处理后愈合.患者术后均获12个月随访.2例患膝较健侧屈曲缺失10°,患膝主动屈伸范围0~125°;其他患者患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83~92分,平均86.3分;获优3例,良6例.前、后抽屉试验Ⅰ度阳性各3例,Lachman试验Ⅰ度阳性5例,内、外翻试验均为阴性.结论 对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于急性期原位缝合修复,固定可靠,同期可处理膝关节合并伤,近期疗效满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