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중국수복중건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892
  • 国内刊号: 51-137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8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杨志明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曲尼司特对小鼠烧伤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及给药时间研究

    作者:胡珍珍;陈彬;李阳;姜卫;文丽红;姬付康;杨晓;王晋煌;柳大烈

    目的 探讨曲尼司特对小鼠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及其抑制瘢痕增生的作用机制,以及曲尼司特抑制瘢痕增生的能力是否随给药时间点变化而变化.方法 7~8周龄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66只,于小鼠背部制备深Ⅱ度烧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18)、早期干预组(n=18)、中期干预组(n=18)和晚期干预组(n=12).早、中、晚期干预组分别于造模后当天、7d、14 d开始给予曲尼司特200 mg/(kg.d)灌胃,对照组于造模后当天开始每天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定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对照组及早、中期干预组分别于造模后14、28、42 d,晚期干预组于28、42 d,随机选取6只小鼠取创面新生组织,分别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形态,Masson染色观察总胶原含量情况;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Ⅰ型胶原及Ⅲ型胶原含量,并计算Ⅰ/Ⅲ型胶原含量比值;ELISA法检测组织中TGF-β1和组胺含量;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各组小鼠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05,P=0.371).早期干预组各时间点肥大细胞数、总胶原含量、Ⅰ/Ⅲ型胶原含量比值、TGF-β1含量及组胺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除42 d时对照组肥大细胞数、总胶原含量、组胺含量与晚期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对照组及中、晚期干预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早期干预组成纤维细胞活跃程度明显被抑制,纤维排列更加规律整齐;中、晚期干预组成纤维细胞活性亦较明显被抑制.结论 曲尼司特干预对小鼠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无明显影响,但能明显降低新生组织中肥大细胞、组胺和TGF-β1含量,抑制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能力及调节胶原合成的比值,从而抑制瘢痕增生,且烧伤后即刻进行曲尼司特干预对瘢痕增生的抑制作用明显.

  • 采用可扩张通道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

    作者:陈树金;马向阳;杨进城;杨敏;邹小宝

    目的 探讨采用可扩张通道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2月-2014年12月采用可扩张通道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的17例腰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男10例,女7例;年龄20~69岁,平均42.6岁.病程1~6个月,平均3.4个月.病变累及节段:L 1、25例,L2、36例,L3、43例,L4、53例.神经功能损害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C级2例,D级13例,E级2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Barthel指数评价疗效,并计算JOA评分和Barthel指数改善率;定期随访并复查腰椎X线片、CT,评价腰椎后凸Cobb角纠正情况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病理检查均提示腰椎结核感染.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 ~ 48个月,平均35.3个月.随访复查X线片及CT显示死骨清除彻底及椎旁脓肿消失,腰椎后凸Cobb角纠正良好.17例患者术后6个月植骨均达骨性融合;随访期间未发现结核病灶复发,术后18个月结核病变均达到临床治愈.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2例术前ASIA分级C级患者中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13例术前D级患者中11例恢复至E级,2例无变化;2例术前E级患者术后无神经损害.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Barthel指数及腰椎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腰椎JOA改善率为75.2%±6.2%,Barthel指数改善率为75.7%±10.8%.结论 采用可扩张通道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临床疗效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面动脉黏膜肌皮瓣修复舌及口底肿瘤切除后缺损疗效观察

    作者:潘孟雄;毛峻武;马韬;覃小荣;李波

    目的 探讨采用面动脉黏膜肌皮瓣修复舌及口底肿瘤切除后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1月,采用面动脉黏膜肌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引起舌及口底组织缺损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38~70岁,平均55岁.病程1周~6个月,平均4个月.缺损部位:口底4例,舌15例,口底舌腹5例.其中口底鳞癌2例,口底腺样囊性癌2例,舌鳞癌14例,舌腺样囊性癌1例,口底舌腹鳞癌5例.肿瘤切除后舌及口底缺损范围为4 cm×3 cm ~8 cm×7 cm.切取面动脉黏膜肌皮瓣位于原发灶同侧3例,对侧21例(其中5例因缺损面积较大采用面动脉黏膜肌皮瓣及颏下肌岛状皮瓣共同修复).面动脉黏膜肌皮瓣切取范围5 cm×4 cm~5 cm×5 cm,颏下肌岛状皮瓣切取范围4 cm×3 cm ~5 cm×4 cm.结果 术后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无局部坏死发生.供区出现伤口裂开5例,经局部伤口清洗处理后愈合;余19例供受区创面Ⅰ期愈合.2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5年,平均2年4个月.术后面部无明显畸形,无口底漏.术后16例出现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临床表现,3个月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术后出现张口受限,1年后20例恢复正常,4例仍有张口2指受限.患者进食、吞咽、语言等功能均无影响.结论 面动脉黏膜肌皮瓣手术简便、整复效果理想、皮瓣成活率较高、供区损伤少、术后护理简单、术后无需制动,适宜于舌及口底缺损修复.

  • 国产人工颈椎间盘界面压力对假体-骨界面骨整合的影响

    作者:武文杰;刘浩;娄纪纲;杨运北;戎鑫;许建中

    目的 探讨国产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界面压力对假体终板-骨界面骨整合的影响.方法 取国产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1周的山羊行颈椎CT扫描,建立C3、4椎体及假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静态模式下假体上、下终板压力分布情况,并根据压力分布范围分区.取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6、12个月山羊,行MirCo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各个压力区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F)、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间隙(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表面积体积比(bone surface/bone volume,BS/BV)、骨小梁模型因子(trabecular pattern factor,Tb.Pf),并进行比较.另取4只正常山羊,切取C3椎体下终板和C4椎体上终板标本,制备直径2 mm圆柱形骨块,于取材后即刻以及培养24、48 h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nuclear factor κ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TGF-β基因表达.根据结果选择合适培养时间的样本进行力学加载后,同上法检测RANKL、OPG、M-CSF、TGF-β基因相对表达量;以同时间点未行力学加载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C3、4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并给予25N载荷后,在静止状态时人工颈椎间盘上终板压力较大区域在终板中央偏后,下终板压力较大区域在终板中部的前方及两条固定轨道上.按照压力值大小,将终板分为5个区域.Micro-CT扫描观察,假体植入后12个月,上、下终板各区域BMD、Tb.Th、BVF、Tb.N均较6个月时增加(P<o.05),而BS/BV、Tb.Sp、Tb.Pf均降低(P<0.05).培养24、48 h RANKL、OPG及TGF-β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取材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48 h之间以上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培养24 h样本进行力学加载测试.与对应正常对照组相比,C3下终板及C4上终板压力组RANKL、OPG基因相对表达量以及OPG/RANKL明显上调(P<0.05);TGF-β、M-CSF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人工颈椎间盘终板压力分布特点不同,其中下终板受到压力稍大.压力不同区域对局部骨整合有重要影响,压力大的区域骨整合情况更佳.在假体终板-骨界面大压力作用下成骨细胞增殖分子含量增加,有利于局部骨整合.

  • MRI测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矢状位参数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黎龙;程招军;崔子健;任志帅;彭兵;张学利

    目的 通过对颈椎矢状位参数的MRI测量,分析不同矢状位曲度状态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各主要颈椎矢状位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找出具有代表意义的颈椎矢状位参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月因脊髓型颈椎病就诊的88例患者资料,于颈椎矢状位MRI T2加权像上测量C2~C7Cobb角、T1倾斜角(T1slope,T1S)及C2~C7矢状位轴向距离(C2~C7sagittal vertical axis,C2~C7SVA).根据C2~C7Cobb角大小不同将患者分为前凸组(Cobb角≥10°,48例)及变直组(Cobb角0~ 10°,40例).数据测量可靠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表示,各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分析.结果 颈椎各参数的ICC为0.858~0.946,组内测量一致性良好.变直组C2~C7Cobb角为(5.6±2.4)°,T1S为(22.2±6.7)°,C2~C7SVA为(10.2±5.4)mm;前凸组C2~C7 Cobb角为(20.1±8.2)°,T1S为(23.4±8.9)°,C2~C7SVA为(8.2±4.6)mm.变直组3个参数间均无相关性,其中T1S与C2~C7Cobb角(r=0.100,P=0.510);T1S与C2~C7SVA(r=-0.100,P=0.500);C2~C7Cobb角与C2~C7SVA (r=0.080,P=0.610).前凸组T1S与C2~C7Cobb角之间成正相关(r=0.540,P=0.000),T1S与C2~C7SVA之间成负相关(r=-0.450,P=0.001),C2~C7Cobb角与C2~C7SVA之间无相关性(r=-0.003,P=0.980).结论 具有颈椎生理前凸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可仅以MRI测量的T1S值作为评判矢状位曲度的主要参数代表;而对于颈椎生理前凸变直患者,需要T1S、C2~C7Cobb角、C2~C7SVA进行测量来综合评判.

  • 超声微泡转基因技术促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骨缺损处转染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世伟;谢晓丽;杨晓东;刘利君;唐学阳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转基因技术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在兔骨缺损处转染时,不同超声辐照时间对转染效率及局部组织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体质量2.5~ 3.0 kg,制备右尺骨骨缺损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n=6).造模后第10天于骨缺损断端间注射EGFP质粒微泡混悬液(0.3 mL/kg)后,在超声频率1 MHz、超声强度0.5 W/cm2、占空比20%条件下,对骨缺损部位分别进行1、2、3、4、5 min超声辐照(分别为1、2、3、4、5 min组).观察动物存活情况;转染后1周取材,大体观察骨缺损处软组织形态;荧光染色观察基因表达情况;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局部组织损伤情况.结果 各组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转染后1周各组骨缺损处有软组织生长,周围肌肉组织部分内陷填充于其间.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兔骨缺损处均有绿色荧光表达,其中2 min组表达强,1 min组表达弱,其吸光度(A)值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5 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示,各组骨缺损处局部均有不同程度组织损伤,损伤程度随辐照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结论 超声微泡转基因技术介导EGFP质粒在兔骨缺损部位转染时,其转染效率和超声辐照时间相关.当超声参数为1 MHz、0.5 W/cm2、20%占空比时,超声辐照2 min可获得佳转染效率及相对较轻的组织损伤.

  • 个体化手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疗效分析

    作者:胡燕青;李棋;付维力;陈刚;毛云鹤;李箭;唐新

    目的 探讨个体化手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2016年3月,收治25例(26侧)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其中男22例,女3例;年龄18~59岁,平均38岁.病程4周~12年,中位病程12周.根据跟腱缺损大小,结合损伤部位及跟腱组织情况行个体化手术治疗.其中9侧跟腱行端端缝合术,8侧行腓肠肌腱瓣翻转术,9侧行自体游离肌腱跟腱重建术(4侧取同侧胭绳肌腱,5侧取同侧2/3腓骨长肌腱).术后随访观察伤口等并发症情况,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观测患侧单足提踵活动、双侧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及双侧小腿大周径等指标.结果 术后1侧切口发生缝线异物反应,余25侧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无跟腱再断裂、伤口感染、神经损伤或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85个月,平均34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50.54±5.5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5.81±5.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44,P=0.000);达优21例、良4例,优良率100%.末次随访时患侧和健侧踝关节主动背伸分别为(13.9±2.4)°和(16.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99,P=0.000);踝关节主动跖屈分别为(39.8±3.2)°和(40.6±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7,P=0.068).末次随访时患侧和健侧小腿大周径分别为(379.4±18.8) mm和(387.1±16.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3,P=0.000).除l例患者因疼痛仅能完成部分单足提踵活动外,其余患者均能不受限完成单足提踵活动.所有患者均恢复受伤前生活和工作能力,12例恢复伤前运动.结论 根据跟腱缺损大小,结合损伤部位及跟腱组织情况行个体化手术方式,可有效修复各类型陈旧性跟腱断裂,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

  • 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血清金属离子浓度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崔鹏;姜文学;范猛;万彦林

    目的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of the hip,RSAH)后不同时间患者血清钴、铬以及钼离子浓度,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5年6月-2014年11月行RSAH且术后历次随访关节功能良好(Harris评分>85分)的47例(55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18 ~ 64岁,平均49.7岁.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 18例(22髋),非DDH 29例(33髋).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3.2年.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血清钴、铬以及钼离子浓度,以6名正常自愿者血清金属离子浓度作为正常参照值进行比较.综合金属离子浓度测量结果分析,选择患者并根据髋臼假体位置以及股骨头假体直径分组比较,分析其与金属离子浓度的关系.对金属离子浓度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前后Harris评分以及股骨假体颈干角、柄干角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正常参照值比较,置换术后患者钴离子浓度于术后1年时达峰值(P<0.05),之后缓慢下降,至术后4年时再次升高,术后5年时浓度接近术后2年水平;铬离子浓度于术后9个月达峰值(P<0.05),之后逐渐下降,至术后5年时接近正常水平;钼离子浓度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术后5年浓度高(P<0.05).根据金属离子浓度测量结果综合分析,取术后随访9个月及1年的29例(35髓)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与髋臼假体外展角<40a及>45°组相比,40 ~ 45°组DDH及非DDH患者钴、铬离子浓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离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髋臼假体前倾角<159及>209组相比,15~20°组患者钴、铬、钼离子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股骨头直径>48 mm组钴、铬、钼离子浓度均低于<48mm组,但组间仅钴离子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S).相关分析示,钴离子浓度与术后Harris评分成负相关(r=-0.486,P=0.041).结论 RSAH术后1年血清钴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术后9个月铬离子明显升高,术后钼离子浓度呈持续上升趋势;各金属离子浓度与髋臼假体位置有密切关系.

  • 静脉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后引流管夹闭时间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李锐博;尹诗九;钟航;牟平;杨静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后引流管夹闭时间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失血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于2015年9月-2016年7月拟行单侧初次TKA的102例患者中,选取80例符合选择标准的女性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30 min组(B组)、60 min组(C组)和90 min组(D组),每组20例.4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患膝侧别、病因、病程以及术前血红蛋白、白蛋白、红细胞压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于松止血带前1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氯化钠100mL(含1 g氨甲环酸).关闭切口后,B、C、D组通过引流管向关节腔内注射相同浓度氨甲环酸氯化钠60 mL并夹闭引流管,A组同法注射60 mL生理盐水;A、B组于引流管夹闭后30 min、C组于60 min、D组于90 min后恢复引流.记录各组患者术后24 h引流量、总失血量,术后血红蛋白、白蛋白减少量,术后输血次数及输血量,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 B、C、D组术后24 h引流量及总失血量均少于A组,其中C、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24h引流量高于C、D组,且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总失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减少量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D组1例患者术后第3天白蛋白28 g/L,静脉输入人血白蛋白20 g;其余患者均未输血.结论 静脉滴注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可减少TKA围手术期失血量;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后引流管夹闭60 min后再恢复引流止血效果佳,并且不增加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率.

  • 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肘关节肿瘤切除及个性化肘关节置换术的初步应用

    作者:苗秋菊;丁焕文;黄敏强;沈健坚;涂强;黄淼俊

    目的 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肘关节肿瘤切除并为患者定制个性化肘关节假体成功实施肘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方法.方法 2016年8月收治1例63岁左肱骨远端肿瘤男性患者.因发现左肱骨远端巨大包块3个月余,伴肘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人院.术前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模拟肿瘤切除范围,定制肿瘤切除模板以及用于修复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同种异体骨修剪模板,同时设计个性化肘关节假体.术中按照设计精确切除肿瘤并行肘关节重建术.结果 该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中肿瘤切除时间46 min,安装个性化肘关节假体与同种异体骨时间95 min;术中无需透视.术后1周行X线片及CT检查,示肘关节假体位置良好,尺骨假体前倾角为30°,肘关节提携角为15°,与术前模拟肘关节置换术效果一致.术后1个月手指屈伸活动正常,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为0~ 130°,前臂旋前80°、旋后80°.术后7个月肘关节活动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肿瘤无复发、转移.结论 对于肘关节保肢术,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可实现术前模拟手术效果,通过制备导航模板提高了手术精准度,定制个性化肘关节假体成功为患者实施了肘关节置换术从而重建肘关节功能,且具有术中无需X线透视、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

  • 新型股骨髓内钉尾帽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作者:杨琨;阳运康;葛建华;白蕊;向飞帆;孙远林;周举

    目的 研制一种用于封闭股骨交锁髓内钉中心孔尾端的新型尾帽,以减小尾帽植入髓内钉的难度,保证植入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时间.方法 2014年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股骨髓内钉尾帽(以下简称“新型尾帽”)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2014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34例非病理性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体质量指数、致伤原因、伤后至手术时间、骨折AO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A、B组分别采用新型尾帽和原配尾帽.术中测量并比较两组植入尾帽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采用Klemm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两组患肢功能.结果 A组植入尾帽过程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3.5±0.8) mL和(10.57±3.15)s,均显著少于B组的(5.5±1.7) mL和(21.99±6.9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81,P=0.010;t=-10.743,P=0.009).A组新型尾帽均一次性植入成功,成功率100%;B组中3例原配尾帽旋入时脱落,一次性成功率82.4%.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9.7个月.所有患者均无深部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A、B组达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16.4±3.2)周和(15.8±3.5)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4,P=0.611).末次随访时,根据Klemm功能评定标准,A组优14例、良3例,对照组优11例、良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2,P=0.707).结论 新型股骨髓内钉尾帽使术中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治疗效果满意.

  • 富血小板血浆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纪庆明;杨育晖;陈昊;耿玮峥;董航;于庆巍

    目的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辅助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8月选择符合标准的ACL断裂需行韧带重建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PRP治疗组(试验组)及非PRP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1例;因随访过程中6例失访,故终试验组和对照组纳入研究例数分别为17例和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侧别、损伤原因、病程、Kellgren-Lawrence分级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采用自体PRP辅助ACL重建治疗,对照组单纯行常规ACL重建治疗.术后采用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评估膝关节疼痛及功能状态,并于术后12个月进行MRI及关节镜二次探查.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9.83个月.术后3、12个月两组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膝关节均未见显著渗液、感染或过敏反应等并发症.膝关节MRI复查示所有患者ACL移植物走行良好,位置佳;少数患者(试验组3例、对照组4例)可见重建移植物呈混杂信号或腱-骨界面存在积液,提示移植物愈合程度欠佳.试验组和对照组MRI评分分别为(3.53±1.13)分和(3.21±0.9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6,P=0.356).9例患者行关节镜二次探查显示,试验组韧带重塑评分优于对照组(t=3.248,P=0.014),而两组滑膜覆盖评分及软骨修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90,P=0.064;x2=0.090,P=0.764).结论 PRP辅助膝关节ACL重建治疗能够缓解早期术后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并能有效促进移植物韧带重塑.

  • 前距腓韧带修复术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疗效分析

    作者:陈守勃;华英汇

    目的 探讨前距腓韧带修复术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临床疗效及合并跗骨窦综合征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0月,采用前距腓韧带修复术治疗的47例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例未合并跗骨窦综合征(A组);15例合并跗骨窦综合征(B组),同时行跗骨窦清理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侧别以及术前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Karlsson评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20 ~ 31个月,平均26.0个月;B组随访时间20~ 31个月,平均24.7个月.所有患者踝关节肿胀均消失,关节活动良好,恢复正常行走.末次随访时,两组AOFAS评分、Karlsson评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踝关节不稳复发.结论 无论是否合并跗骨窦综合征,前距腓韧带修复术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均能获得满意疗效.

  •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单纯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术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研究

    作者:白玉明;张海森;刘畅;靳胜利;苏柯;刘颖;吕志昌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t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单纯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后患者血浆和关节滑液中IL-1β、IL-6、IL-17水平变化.方法 以2011年1月-2014年6月因单纯内侧间室膝关节OA行HTO治疗的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以30例膝关节正常的自愿者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复查X线片,记录截骨愈合时间,测量股胫角,评估下肢力线;采用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价膝关节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膝关节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6、12、18个月抽取肘部静脉血以及患侧膝关节滑液,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测量血浆及关节滑液IL-1β、IL-6、IL-17含量,对照组抽取肘部静脉血进行相应检测并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 ~ 24个月,平均21个月.X线片复查示,截骨端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1.5周.截骨端愈合后测量股胫角为165~170°,平均167.5°;下肢力线矫正满意.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KSS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前血浆及关节滑液IL-1β、IL-6、IL-17含量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浆及关节滑液IL-1β、IL-6、IL-17含量均逐渐下降,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O可显著改善单纯内侧间室膝OA患者疼痛症状和关节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体内IL-1β、IL-6、IL-17含量,但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 不同手术入路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疗效比较

    作者:徐亦鹏;孙绍婷;王佳佳;张海宁

    目的 比较采用Bikini切口直接前入路和前外侧入路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近期疗效差异.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6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人路不同分为两组,30例行Bikini切口直接前入路THA (A组),30例行前外侧入路THA(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患髋侧别、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teinberg分期以及术前血红蛋白、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开始直腿抬高功能锻炼时间、开始髋关节主动外展时间、住院时间、双下肢不等长发生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复查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杯外展角和前倾角.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A、B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4,P=0.704).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率、住院时间及开始直腿抬高功能锻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开始髋关节主动外展时间显著短于B组(t=-4.591,P=0.000),双下肢不等长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x2=5.455,P=0.020).两组术后2周、6周、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以及术后24 h、6周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盆正位X线片复查示,术后2dA、B组髋臼外展角、前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87,P=0.379;t=0.652,P=0.517);所有假体位置良好,无股骨假体下沉、髋臼杯移位或关节脱位等情况发生.结论 采用两种手术入路进行微创THA均能避免肌肉损伤,并取得良好近期疗效.但与前外侧入路相比,Bikini切口直接前入路在术后患者开始髋关节主动外展时间和双下肢不等长发生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 载柚皮苷复合支架对兔骨软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俊波;王世勇;张晓敏;李根;姬菩忠;赵红斌

    目的 探讨载柚皮苷复合支架的性能及其对兔骨软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 利用W/O/W方法制备载柚皮苷和无载柚皮苷缓释微球;以凹凸棒石和Ⅰ型胶原蛋白为材料,通过“3层夹心法”分别构建载柚皮苷、无载柚皮苷和载TGF-β1复合支架.分别利用体外缓释、扫描电镜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评价载柚皮苷微球的缓释效果、支架的形貌和细胞相容性.取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0只.于兔双侧股骨髁间窝处制备直径4.5 mm、深4 mm的骨软骨缺损模型,A组为缺损组(空白对照),B、C、D组分别于骨软骨缺损处植入无载柚皮苷复合支架(阴性对照组)、载柚皮苷复合支架(实验组)及载TGF-β1复合支架(阳性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6个月时取材,行大体、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分别观察骨软骨缺损修复效果;Western blot检测新生软骨Ⅱ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载柚皮苷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构建的骨软骨复合支架有较好的孔隙;载柚皮苷软骨层支架细胞的增殖率与无载柚皮苷支架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兔体内植入实验大体观察示,术后3个月C、D组缺损范围与A、B组相比明显缩小;术后6个月C组缺损处被新生软骨所覆盖,D组新生软骨与周围正常软骨整合良好.组织学染色示,术后3个月A、B组缺损处被少量纤维组织填充,C、D组可见少量软骨生成;术后6个月C、D组新生骨软骨组织与正常骨软骨类似,A、B组缺损处以大量纤维组织为主.Western blot检测示,术后3、6个月C、D组缺损处新生组织中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载柚皮苷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并对兔关节骨软骨缺损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 3-D成球培养MSCs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朱元正;易阳艳

    目的 总结近年来3-D成球培养MSCs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3-D成球培养MSCs的相关研究,重点关注3-D培养模式下MSCs细胞球的形成机制,3-D培养的MSCs细胞球与传统贴壁培养的MSCs在生物功能上存在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生物学机制,探讨MSCs细胞球的临床应用前景.结果 与传统贴壁培养的MSCs相比,3-D培养的MSCs细胞球在抗凋亡、多向分化、旁分泌、抗炎等多项生物功能上明显增强,其机制与细胞骨架的改变、细胞接触的增加和低氧微环境的刺激有关,在动物实验中对于难愈性创面的修复、缺血组织的修复、组织重塑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结论 3-D培养的MSCs细胞球较传统贴壁培养的MSCs具有更强的生物功能和治疗效果,可成为临床上优化干细胞疗法、提高其治疗效果的一种手段.

  • 大鼠骨髓来源与前交叉韧带来源MSCs体外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作者:郝滋辰;吴浩;李阳;王善正;陆军

    目的 比较大鼠骨髓来源与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来源的MSCs体外增殖及成骨、成软骨、成脂分化潜能的差异.方法 取SPF级6周龄雄性BN大鼠10只,体质量200~ 220 g,无菌条件下分别取大鼠骨髓及ACL,贴壁法培养获取BMSCs与ACL来源MSCs并进行传代,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CD34、CD45、CD90和CD29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8 (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行成骨、成软骨及成脂体外诱导多向分化能力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ALP、骨钙蛋白、RUNX2、BMP-2、分泌性磷蛋白l (secreted phosphoprotein 1,Sppl)]、成软骨[Ⅱ型胶原αl (collagen typeⅡα1,Col2α1)、软骨聚糖蛋白(Aggrecan,Acan)、Sox9]及成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2,PPARγ2)、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第3代ACL来源MSCs与BMSCs形态相似,均表现为贴壁生长的长梭形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示,两种细胞均表达CD29、CD90,基本不表达CD45及CD34.CCK-8法检测示,ACL来源MSCs的吸光度(A)值(1.11±0.08)显著高于BMSCs(0.7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9,P=0.023);ACL来源MSCs的细胞集落数[(53.00±5.51)个/孔]亦明显多于BMSCs[(30.67±4.84)个/孔](t=3.045,P=0.038).经成骨、成软骨、成脂体外诱导培养21d后,BMSCs及ACL来源MSCs均表现为茜素红、甲苯胺蓝及油红O染色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ACL来源MSCs的BMP-2、Spp1、Col2a1、Acan、Sox9及PPARγ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BMS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L来源MSCs比BMSCs具有更强的体外增殖能力,在相同体外条件下更易向软骨分化,是一种有潜力的促进腱骨愈合的种子细胞.

  • 不同机械牵伸条件对大鼠肌腱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李跑;高尚;周梅;唐红;穆米多;张吉强;唐康来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牵伸条件对肌腱干细胞(tendon stem cells,TSCs)分化的影响,寻求TSCs成肌腱分化、成骨分化以及成脂肪分化的佳单轴循环牵伸载荷.方法 取8周龄雄性SD大鼠跟腱,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TSCs.取第3代TSCs,随机分为不同牵拉条件组(实验组A~D组)及静态培养组(对照组E组),其中A组牵拉强度4%、频率1 Hz,B组牵拉强度4%、频率2 Hz,C组牵拉强度8%、频率1 Hz,D组牵拉强度8%、频率2 Hz.利用课题组自行研发的体外细胞单轴循环牵拉设备,沿培养皿长轴对A~D组细胞进行单轴循环机械牵伸,E组细胞行静态培养.分别处理12、24、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腱分化相关基因Scleraxis (SCX)、抗细胞黏合素C(Tenascin C,TNC),成脂肪分化相关基因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α,CEBPα)、脂蛋白脂肪酶(lipoprteinlipase,LPL)及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2、远端缺失基因5(distal-less homeobox 5,DLX5)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NC、CEBPα及RUNX2蛋白表达.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SCX、TNC mRNA相对表达量在B组牵拉24 h时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BPα、LPL mRNA相对表达量在D组牵拉48 h时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2、DLX5 mRNA相对表达量在C组牵拉24 h时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示:B组牵拉各时间点TNC蛋白表达均高于E组(P<0.05),同时牵拉24 h与E组相比CEBPα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C组牵拉24 h RUNX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E组(P<0.05),同时牵拉24、48 h TNC蛋白表达显著低于E组(P<0.05);D组牵拉48 h CEBPα蛋白表达显著高于E组(P<o.05),TNC蛋白表达显著低于E组(P<0.05),RUNX2蛋白表达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力学刺激可以促进TSCs发生分化,而且不同条件的牵拉载荷会引起不同方向分化.4%、2 Hz牵拉24 h为成腱分化佳条件,8%、1 Hz牵拉24h为成骨分化佳条件,8%、2 Hz牵拉48 h为成脂肪分化佳条件.

  • 颅耳沟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隐耳畸形

    作者:钱洪军;段红霞;杨柳;陈铮;朱新焕;雷泽心;郭燕飞;刘山

    目的 总结颅耳沟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隐耳畸形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5月收治先天性隐耳畸形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5~13岁,平均10岁.单侧3例,双侧5例.13只隐耳均可用外力牵拉复位至正常大小形态及颅耳沟.于颅耳沟内设计长约3 cm弧形切口,并充分松解耳廓软骨与颅侧面、耳廓上部软骨间及软骨和皮肤之间的纤维粘连,游离颅侧面皮肤向颅耳沟推进修复创面缺损,术后纱布卷固定支撑耳廓3周.结果 术后8例患者13只隐耳畸形均矫正满意;术后3周拆除支撑纱布卷后耳廓无回缩,形态正常.8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年6个月.耳廓外形无明显回缩.1例术后1周耳后皮肤部分坏死,为纱布卷偏大致皮肤长期受压缺血所致,去除纱布卷后换药愈合.结论 颅耳沟小切口微创手术是治疗先天性隐耳畸形有效而简便的手术方法.

  • 表面肌电及其生物反馈在下腰痛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佩芳;聂涌;陈佳丽;宁宁

    目的 总结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graphy,sEMG)及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urface electromygraphic biofeedback,sEMGBF)在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sEMG及sEMGBF在下腰痛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对其在下腰痛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sEMG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手段,发现下腰痛患者存在腰椎旁肌疲劳、躯干肌活动失调、屈曲放松现象缺失和椎旁肌肌电活动不对称等现象;在治疗方面,sEMG结合sEMGBF技术形成sEMGBF训练(包括sEMGBF训练和sEMGBF伸展训练),sEMGBF训练可改善腰背肌肌电异常活动,从而重塑腰背肌功能和缓解腰痛.结论 sEMG是一种监测肌电信号的手段,同时sEMGBF具有通过反馈信息控制肌肉训练使肌肉放松或力量增强的作用,对于下腰痛的辅助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 腰椎翻修术后并发马尾神经疝及假性硬脊膜囊肿一例

    作者:黄研生;牛兴邦;史少岩;郝定均

    假性硬脊膜囊肿是腰椎减压术后一种少见并发症,同时合并马尾神经疝更罕见.其早期症状体征不典型,并缺乏有效影像学检查手段,易漏诊、误诊,如嵌顿的马尾神经未及时松解、减压,可导致其永久性功能丧失.2015年7月我们收治1例腰椎翻修术后合并马尾神经疝及假性硬脊膜囊肿患者,现总结其诊断、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脑腱黄瘤病跟腱重建一例

    作者:窦义臣;任景炎;王涛;宣昭鹏;路来金

    1病例介绍患者 女,3 8岁.因发现双足跟部肿物16年,疼痛伴活动受限2年入院.检查:双跟腱处可触及大小约9 cm×3 cm×1 cm肿物,边界清,质韧、可随跟腱屈伸活动,无压痛,肿物表面皮肤完整、无破溃、无色素沉着(图1a),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58分.双侧跟腱MRI示:双侧跟腱呈梭形膨大,信号不均匀(图1b).

  • 股内收肌群痉挛致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股骨干再骨折一例

    作者:曹延祥;赵燕鹏;李志锐;娄盛涵;王国旗;张里程;张立海;唐佩福

    1病例介绍患者女,82岁.2011年4月因左膝关节骨关节炎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功能恢复良好.2014年4月摔伤致左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入院,考虑远端骨折块距离假体近,患者合并多种内科疾病,身体条件差,选择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同年9月再次摔伤致外固定架钉眼处骨折,考虑假体周围骨折尚未完全愈合,取出骨折部位外固定架螺钉,继续行外固定治疗;6个月后复查X线片示骨折愈合良好,行外固定架取出术,术后3d出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