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跟腱伴皮肤缺损的一期腓肠肌肌皮瓣修复

    作者:朱跃良;徐永清;兰秀夫;杨军

    目的 介绍腓肠肌推进皮瓣一期修复跟腱伴腱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 对8例跟腱伴腱周皮肤缺损,采用双蒂腓肠肌皮瓣V-Y推进下移修复.结果 随访4个月~6年.8例缺损均一期愈合.患肢均恢复行走能力.膝踝功能满意.结论 双蒂腓肠肌皮瓣V-Y推进下移可一期修复跟腱伴腱周皮肤缺损.

  • 小腿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肌腱瓣急诊Ⅰ期修复开放性跟腱缺损5例

    作者:陈斌;吴斌;徐竹;郑松

    目的 观察小腿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肌腱瓣急诊Ⅰ期修复开放性跟腱缺损的效果.方法 2013年9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急性开放性跟腱缺损伤患者5例,均行Ⅰ期小腿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肌腱瓣急诊修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和并发症情况,皮瓣的外观、质地情况,记录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小腿周径和单足提踵的主观症状.结果 本组5例皮瓣均成活,无坏死或感染发生.随访1~4年,平均2.4年;均外形质地良好,小腿周径基本同健侧,踝伸屈较健侧范围不同程度缩小,单足提踵良好.结论 小腿腓动脉穿支皮瓣结合肌腱瓣Ⅰ期修复跟腱缺损,皮瓣成活率高,功能恢复良好.

  • 肌腱转位联合髂胫束移植修复大段跟腱缺损

    作者:魏波;曾荣;陈航

    目的:探讨术后跟腱大段缺损的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文利用肌腱转位联合髂胫束加强的方法对11例较大跟腱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术后采用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观察患者跟腱修复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1例患者经修复术后未再出现跟腱断裂,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结论:肌腱转位联合髂胫束移植修补术治疗大段跟腱缺损效果理想,可操作性强.

  • 腓骨长肌腱皮瓣修复跟腱及皮肤同时缺损

    作者:陈又年;张远金;卢杰;刘莉;肖进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23.4岁.跟腱缺损长度为4.0~11cm,皮肤缺损面积为4.0cm×3.0cm~12cm×8cm.受伤原因为挤压伤2例,车祸伤1例,其他伤2例.

  • 不同理化方法处理异种肌腱移植的动物实验

    作者:左新成;林子豪;黄昌林;刘麒

    异种肌腱移植的动物实验已在国外悄然兴起,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报告[1,2].为验证异种肌腱移植的可行性,我们选用山羊四肢肌腱为供移植肌腱,作不同处理后修复家兔跟腱缺损,进行生物力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学检查.

  • 小儿足跟部复合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作者:巨积辉;金光哲;刘跃飞;赵强;李雷;李建宁;侯瑞兴

    小儿足跟部复合组织的缺损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损伤,常常伴有跟腱、跟骨、皮肤软组织的缺损,修复起来难度很大.2003年2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足跟部复合组织缺损患儿6例,应用3种皮瓣进行修复,并同时修复了跟腱的缺损,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患儿男5例,女1例.年龄5~13岁,平均8岁.致伤原因:均为摩托车轮绞伤足跟部.伤情:均为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跟腱缺损、跟骨部分缺损,合并跟腱止点撕脱,跟腱缺损长度为3~6 cm,1例跟距关节开放.皮肤缺损范围5 cm×4 cm~8 cm×7 cm.急诊Ⅰ期先行清创术,亚急诊手术修复,伤后至Ⅱ期手术的修复时间为7~22 d,平均12d.3例采用带膝降动脉的肌腱、骨皮瓣修复;1例采用以膝降血管为蒂的股薄肌腱-隐动脉-隐神经皮瓣修复;2例采用上段跟腱片翻转移植修复跟腱,创面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例皮瓣供区采用直接缝合,4例皮瓣供区采用下腹部全厚皮片植皮.

  • 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应用解剖

    作者:聂团文;彭耀金

    目的:探讨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0例成人小腿标本进行逐层解剖,测量相关解剖学数据;选取其中7例腓肠肌肌腱接近平均水平的小腿标本,制作成跟腱缺损分别为1、2、3、4、5、6、7 cm的模型,先进行断端直接吻合术,再进行V-Y肌腱瓣修补模拟手术,探讨V-Y肌腱瓣修补术的适用症.结果:正常成人跟腱窄处平均宽度(13.25±2.73)mm,平均厚度(6.26±2.04)mm,与跟骨上方平均距离(39.52±1.25)mm.跟腱缺损2 cm以内,断端直接吻合手术能顺利进行,跟腱缺损达到3cm,直接吻合较困难,须V-Y肌腱瓣修补术才能顺利进行,缺损达到7 cm,V-Y肌腱瓣修补术完成较困难.结论.:V-Y肌腱瓣修补术适于3~6cm以内的跟腱缺损.

  • 双蒂腓肠肌皮瓣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作者:徐永清;杨军;朱跃良;丁晶;李军;马涛;陆声

    目的 为双蒂腓肠肌皮瓣修复小腿远端跟腱及皮肤缺损和术前判断肌皮瓣能修复的范围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 30侧下肢尸体标本,模拟手术时腓肠肌皮瓣的切取,观察肌皮瓣在不同膝关节屈曲时能向下滑动的距离.1993年8月~2005年4月收治12例小腿远端跟腱及皮肤同时缺损患者,小腿远端及跟腱同时缺损面积6 cm×4 cm~10 cm×6 cm,均采用双蒂腓肠肌皮瓣V-Y推进下移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结果 不切断腓肠肌起点,膝关节伸直0°时肌皮瓣滑动距离为(1.4±0.4)cm,屈膝90°为(3.3±0.4)cm;"Z"字切断腓肠肌起点,膝关节伸直0°时滑动距离为(3.7±0.5)cm,屈膝30°为(4 9±0.7)cm,屈膝60°为(6.7±0.7)cm,屈膝90°为(9.2±0.9)cm.临床应用治疗的12例患者均获得4个月~12年随访,皮瓣全部成活,行走功能恢复,踝关节活动度为背伸11.0°±1.4°,跖屈35.0°±4.6°.结论 双蒂腓肠肌皮瓣适合于修复跟腱及皮肤同时缺损.

  •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作者:张淑云;沈翔;贺健军

    足跟部是人体负重部位,皮肤要求耐磨损、有感觉;其损伤后常伴有跟腱缺损与跟骨外露;并且跟后局部血液循环较差,破溃感染创面常经久不愈,形成慢性溃疡.对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需要维持跟腱功能、恢复正常外观和感觉、重建软组织、选择合适的供区.我科自1995年8月至2006年4月共收治46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分别采用7种不同类型的皮瓣或肌皮瓣修复,获得随访32例,共34个皮瓣,现报告如下.

  • 比目鱼肌肌腱瓣移位重建跟腱术

    作者:刘新成;赵天云

    目的介绍比目鱼肌肌腱瓣移位重建跟腱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对参与跟腱组成的小腿浅层各肌肉的解剖特点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设计了比目鱼肌肌腱瓣移位重建跟腱的术式,临床应用于12例伴有缺损的跟腱损伤患者的治疗,并进行了平均39个月的随访.结果根据Am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9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2%.结论比目鱼肌肌腱瓣移位重建跟腱术,具有损伤小、对跟腱血供的影响小、术后愈合好的优点.

    关键词: 骨骼 跟腱缺损 重建
  • 带髂胫束的薄层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并重建跟腱

    作者:陈长顺;胡祥;郑前进;陶圣祥

    目的 探讨带髂胫束的薄层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并重建跟腱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带髂胫束的薄层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并跟腱缺损共11例.其中5例合并胫骨或腓骨骨折,3例合并踝关节骨折,1例合并跟骨骨折.软组织缺损范围6.5 cm×10.0 cm~8.0 cm×13.0 cm,跟腱缺损长度5.5~11.5 cm.创面一期予清创加VSD处理,6d后采用带髂胫束的薄层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同时重建跟腱及足跟后区软组织,术后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结果 11例皮瓣均成活,供区Ⅰ期愈合.患者通过门诊复查、电话、微信获得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5.74个月.2例皮瓣外形稍臃肿,1年后予皮瓣修薄手术,其余皮瓣外形良好,厚度适中.末次随访时,皮瓣质地柔软,有弹性.皮瓣感觉恢复可,足跟后区两点辨别觉为3.0~5.0 mm,平均4.11 mm.Thompson征阴性,双和(或)单足提踵试验阴性,无跟腱再断裂、跟区皮肤破溃等并发症发生.患肢踝关节背伸活动范围(23.11±1.17)°,跖屈活动范围为(43.67±1.06)°,健侧踝关节背伸活动范围(23.79±1.03)°,跖屈活动范围为(44.03±0.94)°,内侧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按Thermann功能评定系统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优8例,良2例,可1例.结论 运用带髂胫束的薄层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并跟腱缺损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能较好的恢复足踝部的外形及功能.

  • 腓骨短肌腱联合腱鞘外筋膜瓣修复跟腱并皮肤缺损

    作者:刘得恒;张增方;刘金伟;杨斌;宋晓峰;朱朝晖;陈东亮

    目的 探索利用腓骨短肌腱联合腱鞘外筋膜瓣修复跟腱并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4月至2015年5月,应用腓骨短肌腱联合腱鞘外筋膜瓣修复跟腱并皮肤缺损5例.其中,跟腱缺损3.0~8.0 cm,皮肤缺损面积2.0 cm×3.0 cm~3.0 cm×5.0 cm.跟腱缺损采用腓骨短肌重建,同时应用腓骨肌腱鞘筋膜瓣覆盖腓骨短肌,然后在其上植皮.术后定期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植皮成活.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10年,平均5.2年.在末次随访时,所有病例创面愈合良好.患足没有内翻畸形,提踵有力,恢复到伤前运动水平.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的(50.44±12.0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90.02±6.55)分(P<0.05).结论 利用腓骨短肌腱联合腱鞘外筋膜瓣修复跟腱并皮肤缺损,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可靠且疗效满意等优点,是修复跟腱并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 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一期修复跟后区组织缺损

    作者:王晨霖;于东升;丛海波;乔永平;隋海明;苏金平

    目的 评定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一期修复跟后区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跟腱合并跟后区皮肤缺损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6~45岁.6例为跟腱合并跟后区皮肤缺损,5例为跟腱、跟后区皮肤合并跟骨骨折或部分跟骨缺损.皮肤缺损范围6 cm×5 cm~14 cm×8 cm,跟腱缺损长度5~11 cm.皮瓣切取范围11 cm×6 cm~17 cm×11 cm.髂胫束的切取长度7~13 cm,宽度3~5 cm.将髂胫束内外侧缘内翻缝合成腱状形成双层髂胫束重建跟腱.供区创面直接缝合5例,余6例行游离全厚皮片植皮. 结果 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伤口Ⅰ期愈合.获随访6个月~4年.根据尹庆水疗效评价标准:优6例,良4例,可1例.Thompson试验和提踵试验均为阴性.无跟腱再断裂、跟区皮肤破溃等并发症发生,足跟部两点辨别觉6~8 mm. 结论 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是一种有效且能一期修复跟腱合并跟后区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

  • 吻合血管髂胫束移植修复跟腱缺损

    作者:高建明;徐达传;俞立新;王众;李宏;谢飞;朱建平

    目的探讨带血管的髂胫束游离移植修复跟腱缺损的术式及疗效. 方法在解剖观测髂胫束的血供来源及膝上外侧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的基础上,进行手术设计.1999年9月~2003年1月应用吻合血管的髂胫束修复长段跟腱缺损6例,其中单纯跟腱缺损4例,复合跟腱缺损2例,缺损长度6~11 cm. 结果膝上外侧动脉起自动脉,向外上走行分为升、降支.升支发出肌支和髂胫束穿支;膝上外侧动脉升支与膝上外侧动脉在股外侧肌内吻合后穿出股外侧肌形成肌皮穿支.降支发出肌支、3~5支股骨外侧髁骨膜支及髂胫束穿支.术后供、受区创面均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3年8个月个月,Thompson征阴性,双、单足提踵试验阴性.无跟腱再断裂、跟区皮肤破溃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根据膝上外侧血管的分支、分布及吻合特点,吻合血管的髂胫束游离移植是修复跟腱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脑腱黄瘤病跟腱重建一例

    作者:窦义臣;任景炎;王涛;宣昭鹏;路来金

    1病例介绍患者 女,3 8岁.因发现双足跟部肿物16年,疼痛伴活动受限2年入院.检查:双跟腱处可触及大小约9 cm×3 cm×1 cm肿物,边界清,质韧、可随跟腱屈伸活动,无压痛,肿物表面皮肤完整、无破溃、无色素沉着(图1a),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58分.双侧跟腱MRI示:双侧跟腱呈梭形膨大,信号不均匀(图1b).

  • 跟腱再断裂的修复

    作者:刘立峰;蔡锦方;梁进

    跟腱断裂修复术后,由于感染、修复、或功能康复方法不当易导致跟腱再次断裂.二次修复由于常伴有感染、皮肤或跟腱缺损,其修复较为困难.我院于1992年~2000年共收治此类患者17例,均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7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自体腘绳肌腱联合(足母)长屈肌腱转移重建跟腱的疗效观察

    作者:齐进;夏亚一;汪玉良;赵琳;姚长江

    目的 探讨自体胭绳肌腱联合(足母)长屈肌腱转移重建跟腱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10月,采用自体腘绳肌腱联合(足母)长屈肌腱转移重建9例9足跟腱缺损.男6例,女3例;年龄21~65岁,平均43岁.其中运动伤导致陈旧性跟腱断裂伴缺损5例;跟腱病变切除后跟腱缺损4例,其中跟腱纤维玻璃样变伴坏死2例、跟腱巨细胞瘤1例、跟腱慢性炎症伴玻璃样变1例.病程31~387 d,平均137.6 d.跟腱缺损长度为5~18cm,平均8.6 cm.术后踝关节石膏固定6周后开始功能锻炼. 结果 术后2例发生切口裂开、渗液,1例出现胫神经损伤导致的足底疼痛;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5个月,平均19.7个月.随访期间均无重建肌腱断裂发生.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背伸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均显著大于术前(P<0.05).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度均显著大于术后3个月(P< 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量表)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且末次随访时评分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跟腱修复术后临床疗效评分(ATRS)亦显著高于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2,P=0.000). 结论 自体胭绳肌腱联合(足母)长屈肌腱转移重建跟腱疗效确切.

  • 足跟皮肤跟腱缺损修复一例

    作者:王文辉

    患者女,16岁.骑摩托车伤及左足跟部畸形、活动障碍4小时,于1997年10月2日急诊入院.检查:左足跟部大面积皮肤挫裂伤,距骨、跟骨部分缺损,左跟腱缺损约6cm,周围皮肤挫伤严重,左足趾背侧皮肤裂伤,左足活动障碍.诊断:左距骨、跟骨开放性骨折伴部分缺损,左跟腱断裂部分缺损,左足跟大面积皮肤挫裂伤,左足趾背侧皮肤撕裂伤.

  • 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研究

    作者:沙勇;李福兵;唐辉;朱跃良;简红;徐永清;赵万秋;李霞;李春晓;陈海东;高定;黄飞

    目的:探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急性创伤所致跟腱断裂一期未行修复导致的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共32例,缺损长度3~6(4.6±1.0)cm,手术所用肌腱为经过深低温处理的同种异体胫前肌肌腱。在跟腱远端和近端用2-0可吸收抗菌薇乔采用双束 Kessler 法端端吻合,术后常规跖屈20~30°位固定踝关节,足背肢具或石膏板固定4~6 w。3例合并皮肤缺损者,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覆盖创面。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AOFAS)踝与后足评分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32例均获随访1年以上,平均随访(15.0±3.5)个月,其中29例切口Ⅰ期愈合,2例切口Ⅱ期愈合,1例因为排异反应取出移植肌腱由于疤痕愈合未行再次肌腱移植,目前可以正常行走。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AOFAS 足踝评分从术前(50.5±5.5)分提高到术后(90.5±6.5)分。结论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可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手术效果可,并可避免取自体腱造成二次损伤和并发症,患者更容易接受,移植物可长期保存,但长期效果仍需长期随访。

  • 电烧伤后足下垂畸形12例

    作者:李桦;吴志宏;陈浩杰

    1 临床资料2000-2005年,笔者单位收治电烧伤患者12例,均为男性,年龄30~35岁,烧伤总面积9%~60%,其中Ⅲ度9%~50%TBSA.受伤部位均为下肢.受损踝关节周围均为Ⅲ度创面,其中2例伴跟腱缺损、2例伴腓总神经损伤.经游离植皮或皮瓣覆盖后创面愈合,但均遗留不同程度的足下垂,丧失负重与站立功能.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