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氧中毒的救治

    作者:汤中泉;施小燕;刘文明;张蕴秋;王一士

    人在高压下吸入高浓度氧气,在短时间内引起机体功能和结构上的病理改变称为急性氧中毒。我院自1968年采用高压氧(HBO)疗法以来,并发急性氧中毒5例6次,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5例6次急性氧中毒发生在单人纯氧舱内。供氧方法为纯氧、循环紧闭式两种,治疗压力为0.2~0.3MPa之间。发病时间长90min,短20min(表1) 典型病例: 汪××,女性,26岁,农民,患者右上肢被插秧机损伤,经当地医院处理5d后,发现右上肢肿胀明显,皮下有大量气体而转来我院。检查:危重病容,面色苍白,轻度脱水,神志清楚,心肺无殊,体温39℃。血压116/75mmHg,右腕关节上1/3处有约12cm×6cm皮肤撕裂伤,内有大量黄色液体渗出,有恶臭,肢体明显肿胀,皮下有捻发音。白细胞2.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血红蛋白6.8g/dl。摄片:皮下可见大量气体积蓄,临床诊断,右上肢撕裂伤,气性坏疽。(表2) 采用单人纯氧舱(氧浓度99.2%),舱压为0.15MPa,治疗70min时,见病人表情淡薄,大汗淋漓,问话不能回答,处于嗜睡状态。当即诊断为氧中毒先兆,立即采取减压。减压开始,病人双手狠抓颈部,面部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翻呈强直性角弓反张,全身痉挛性抽搐。用2.5min减压完毕。在常压下,病人表现仍如前。两肺满布干、湿性罗音。当即肌注山梗茶素3mg,经吸痰等处理后3min抽搐渐停,5min神志恢复。检查:极度软弱嗜睡,面色苍白,盗汗,头昏,心率146次/min,两肺罗音消失,尿失禁,次日除乏力外,无任何阳性体征。第3天进行脑电图检查发现:基本频率为5~10周/秒a波,波幅低,二侧对称,调幅差,视反应存在,有多量低幅快波夹入各导联。描记中各导联均可见到多量20~70微伏左右4~6周/秒θ波呈短至长程出现,有的为散在出现,并可见到极少量δ波。深呼吸时慢波增多。结论:脑电图中度异常。

  • 皮肤撕裂伤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郭艳侠;蒋琪霞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有发生皮肤损伤的风险,其中皮肤撕裂伤( skin tears)是老年人群皮肤损伤中严重损伤之一,也是常见的伤口类型[1]。尽管皮肤撕裂伤在短期内不会引起严重的问题,但若不快速、正确的治疗将会引起伤口甚至全身感染、身体不舒适及不菲的医疗费用[2-3]。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评估和伤口管理方法来预防皮肤撕裂伤及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笔者查阅文献发现,关于皮肤撕裂伤的预防、预测、评估和管理的文献报道并不多,特别是国内相关的研究甚少,因此皮肤撕裂伤对医护人员是一个持续性挑战问题。本研究将对皮肤撕裂伤的定义、分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危险因素、治疗、预防措施及展望进行综述,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皮肤撕裂伤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研究进展

    作者:蒋琪霞

    皮肤撕裂伤是老年人和婴幼儿常见的急性创伤性伤口,不同国家、不同医院和不同人群的皮肤撕裂伤现患率3.9%~22%。皮肤撕裂伤大都在医院内获得,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治疗费用,成为住院患者又一大安全问题。本文就全球皮肤撕裂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进展进行分析归纳,期望对我国的皮肤撕裂伤研究和临床护理有所借鉴和指导。

  • 皮肤撕裂伤发生原因和相关因素及评估研究进展

    作者:蒋琪霞;郭艳侠;李晓华

    皮肤撕裂伤作为一种医院内获得性不良事件正在引起全球医疗专业人员的关注,2011年以来对皮肤撕裂伤的研究日渐增多,对其发生的原因、相关因素和评估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全球皮肤撕裂伤的发生原因、相关因素和评估内容及方法进行综述,期望能有助于指导我国的皮肤撕裂伤研究和临床护理。

  • 35例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作者:张艳红;黄健敏;蒋琪霞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的临床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制定资料收集表,回顾性分析35例皮肤撕裂伤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营养状态、发生科室、部位及严重度分级、活动能力、意识状态及护理措施等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结果35例撕裂伤患者男性占57.1%(20/35)),平均年龄(68.5±0.8)岁,其中≥65岁占74.3%(26/35)。撕裂伤特点包括撕裂伤部位:双下肢和躯干部多,各占28.6%(10/35),双上肢占14.3%(5/35),双手和双足各占11.4%(4/35),头面部少,占5.7%(2/35)。皮肤撕裂伤严重度:3级多,占42.9%(15/35),其次为2b级占25.6%(9/35),1b级占14.3%(5/35),1a级和2a级各占8.6%(3/35)。临床相关特点:活动能力轻度受限占51.4%(18/35),非常受限28.6%(10/35),不受限14.3%(5/35),完全受限5.7%(2/35)。意识状态:清醒占80%(28/35),不清醒占20%(7/35)。采取了预防护理措施者仅占20%(7/35)。结论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以移动能力轻度受限、意识清醒和老年患者居多,预防措施落实率很低。建议加强护士培训,提高预防意识,对有皮肤撕裂伤危险的患者列入重点预防并提高预防措施落实率。

  • 三级医院中皮肤撕裂伤预防现况的多中心研究

    作者:蒋琪霞;郭艳侠;江智霞;郑美春;吴越香;唐永利;付红英;陈丽娟;李玉红;封海霞;陈玉盘;沈定玉;潘迎春;贾静;朱亚君

    目的:分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的预防现况,为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入选14所三级医院参与横断面调研,964名培训合格的护士采用便利抽样,在统一时间内使用一致的调研工具、方法和流程对住院≥24 h、年龄≥18岁并签署知情同意的患者实施从头到脚检查,并调查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结果共获得有效资料18806例,发现皮肤撕裂伤199例238处,医院内发生率1.06%。风险评估和补充营养与水分落实率分别为3.92%和10.35%,预防跌倒和坠床落实率分别为51.58%和47.20%,使用辅助工具和润肤剂分别占28.23%和2.69%。采取适当移动技巧和穿长袖长裤或长袜分别占8.07%和6.95%。教学医院、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之间的皮肤撕裂伤发生率、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落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14所三级医院皮肤撕裂伤风险评估和预防现况均不理想,不同类型医院的预防措施不一致。今后需培训护士强化风险评估和预防意识,提高预防措施的执行率和一致性。

  • 皮肤撕裂伤调研工具研究进展

    作者:母珍珍;郭艳侠

    皮肤撕裂伤是临床常见的皮肤损伤类型,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容易发生于老年人群,其易致使伤口愈合不良,住院时间延长及活动度下降。皮肤撕裂伤的预防和治疗给医护人员、患者及其照顾者带来巨大的挑战。不同国家不同人群由于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不同,使得调研结果之间无可比性,无法制定出统一标准的皮肤撕裂伤管理策略。本文就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两种方法分阶段培训临床护士皮肤撕裂伤相关知识的效果

    作者:杨宏;李玉红;杨丽芳;蒋琪霞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分阶段培训临床护士掌握皮肤撕裂伤识别和预防知识的效果,为临床护士规范专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设定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结合案例的教学方法,对85名伤口护理小组护士进行分阶段培训。第一阶段由造口治疗师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讲解皮肤撕裂伤的定义、相关原因和分级标准等,共培训1.5 h,4周后进行第二阶段培训,采用以多媒体结合案例的教学方法培训1.5 h。每次培训完毕,发放不同表现的撕裂伤照片现场测验。使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评卷并复核,成绩≥85分为合格。结果85名护士均在1 h内完成答题。第一阶段以讲授为主的培训方法培训成绩合格率为5.88%,第二阶段以多媒体结合案例的培训方法培训成绩合格率为8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一阶段平均成绩为(69.95±10.37)分,低于第二阶段的(89.58±9.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475,P<0.001)。不同护龄、学历、职称及工作环境的护士对皮肤撕裂伤的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两种方法分阶段培训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护士理解和掌握皮肤撕裂伤的识别和护理知识。

  • 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现患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华皎;解怡洁;蒋琪霞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现患率及风险因素,为有效预防皮肤撕裂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月、4月采取便利整群抽样法,采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课题组设计并经过Delphi法三轮修订的皮肤撕裂伤调研工具,调研一所三级甲等医院18岁以上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共调研1646例成年患者,发现皮肤撕裂伤患者23例,现患率为1.39%,与12所医院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1.58%)接近。皮肤撕裂伤分级以1a级为主。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60岁)、外伤骨折、卧床及Braden评分(≤16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60岁(OR=4.89,P=0.028)和骨折制动(OR=5.84,P=0.017)是住院患者发生皮肤撕裂伤的风险因素。结论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现患率与压疮现患率接近。年龄≥60岁的老年人和骨折卧床可增加住院患者发生皮肤撕裂伤的风险,应列入高危人群加强预防和护理。

  • 基于指南的皮肤撕裂伤预防方案实施效果初步研究

    作者:蒋琪霞;韩小琴;李莹;仲继红;刘亚红;李娟;付成成;高丽丽;黄静波;杨秀芳;李傲梅

    目的:探讨实施基于指南制定的皮肤撕裂伤预防方案的效果。方法根据国际皮肤撕裂伤预防指南建议,制定预防皮肤撕裂伤方案,包括评估预测风险人群、使用辅助工具预防跌倒和坠床、穿长袖衣裤、皮肤涂抹润肤油每日2次、补充营养和水分、使用移动技巧预防摩擦和剪切力6项综合性措施,采取学组组织培训伤口护理学组骨干护士、骨干护士培训科室护士后在护理中实施。干预前、干预后5个月和17个月,采用横断面检查方法对全院住院≥24 h和≥18岁的患者从头到脚检查皮肤,观察比较皮肤撕裂伤的发生率和预防措施的落实率。结果干预前皮肤撕裂伤发生率0.77%(12/1558),干预后5个月和17个月发生率分别降为0.16%(3/1777)和0.22%(4/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5和17个月皮肤撕裂伤危险人群和患者的6项预防措施落实率较干预前有不同程度提升,但落实率均不理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基于指南的皮肤撕裂伤预防方案能降低皮肤撕裂伤的发生率,但预防措施的落实率有待于改善。今后需加强护士培训、床边督导和管理,提高护士落实预防措施的执行率。

  • 医院内皮肤撕裂伤现患率及流行特征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作者:蒋琪霞;江智霞;郑美春;郭艳侠;吴越香;唐永利;付红英;陈丽娟;李玉红;封海霞;陈玉盘;沈定玉;潘迎春;贾静;朱亚君

    目的 :调研医院内皮肤撕裂伤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14所三级甲等医院参与多中心横断面调研,964名受训合格护士使用一致的调研工具、方法和流程,在同一时间内对住院时间≥24h、年龄≥18岁并知情同意的患者从头到脚检查皮肤,判断皮肤撕裂伤严重度分级、部位和损伤原因.结果 :共获得18806例有效资料,皮肤撕裂伤现患率为1.06%(199/18806),均为院内获得,男性高于女性(P<0.05),≥60岁者高于<60岁者(P<0.05);住院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P<0.05),有发生压疮的危险、低蛋白血症、贫血以及有撕裂伤史者发生率较高(P<0.05).严重度以3级为主,占48.74%.结论 :医院内皮肤撕裂伤均发生于住院期间,有发生压疮的危险、撕裂伤史以及营养不良、老年和住院时间较长者是重点预防对象.

  • 皮肤撕裂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管理

    作者:袁秀群;孟晓红;杨艳

    随着2018《老年人皮肤撕裂伤预防和管理佳实践》的发布,皮肤撕裂伤在国内的受关注度也大幅度提高.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关于皮肤撕裂伤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结合《老年人皮肤撕裂伤预防和管理佳实践》,更新皮肤撕裂伤新的定义和分级,对国内外皮肤撕裂伤的流行病学调查、预防和管理新进展进行回顾和分析,以传播新理念新方法,为后续高质量研究奠定基础.

  • 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的现况分析及其护理措施

    作者:郭艳侠;蒋琪霞;张玉红;朱文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的患病率及护理措施现状,为动态监测皮肤护理质量和采取预防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经过统一培训和考试合格的48名护士采用同一研究方案和调查工具对全院住院患者实施横断面调研,统计医院皮肤撕裂伤患病率,并分析皮肤撕裂伤科室分布、分级、部位、原因及护理现状.结果 获得有效资料1558例,有效率98.7%.共11例计11处皮肤撕裂伤,患病率为0.71%,均为医院获得,主要分布在ICU、外科及神经内科.皮肤撕裂伤好发部位为双上肢,主要分级为3级.11例皮肤撕裂伤患者中护理措施落实率较低,9项护理措施中仅有2项落实率达到了50%以上.结论 临床上对皮肤撕裂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急需建立皮肤撕裂伤规范化管理流程和培训,以降低其发生风险.

  • 闭合性腹部脏器伤138例诊治体会

    作者:魏肖军

    腹部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腹部损伤的主要危险是大量出血及弥漫性腹膜炎,如不及时处理死亡率很高,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早期处理。腹部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我院自1980~1991年收治138例闭合性腹部脏器伤,现就临床诊治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114例,女24例,年龄3~65岁,20~40岁共80例。车祸伤68例(49.3%),高处坠落伤26例(18.8%),其余为撞击挤压伤(31.9%)。损伤种类:经手术探查138例脏器伤中,单一脏器伤91例(65.9%),2种以上脏器伤47例(34.1%),受伤脏器数:脾55例,肠39例,肝25例,胰3例,胃4例,肾15例,膈肌6例,肠系膜10例,结肠5例,血管6例,膀胱2例,尿道2例,胆囊1例,腹膜后血肿15例,共188个脏器伤。其他合并损伤76例(55.1%)122处,其中皮肤撕裂伤25处,脑外伤11处,胸部伤32处(含肋骨骨折),骨盆骨折16处,四肢骨折26处,脊柱骨折12处,合并休克72例(52.2%)。

  • 伴齿状突及寰椎骨折的枕骨髁骨折1例报告

    作者:郭永飞;王新伟;陈德玉;袁文;赵定麟

    患者男性,28岁.因车祸致昏迷0.5h、枕颈部疼痛3h入院.患者驾驶轿车时为避让前方停靠车辆撞倒路中间隔离带驶入逆行车道,与相向行驶之卡车相撞而致伤.伤后昏迷约半小时后清醒,感枕颈部疼痛剧烈,伤后约3h到达我院急诊.查体:神志清楚,回答问题流利正确.体温36.8℃,血压125/70mmHg,心率72次/min,右眼外侧有5cm长皮肤撕裂,视力正常.心肺及腹部无异常体征,颅脑CT未见异常.枕后隆突下方偏左侧压痛明显,无上肢放射痛.躯干及四肢深浅感觉存在,四肢肌力5级,各腱反射对称无异常,病理征阴性.颈椎X线片提示枕颈部结构紊乱,椎前阴影无增宽,颈椎序列正常,未见明显骨折脱位征象(图1).枕颈部CT扫描示左侧枕骨髁翼状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骨折块轻度移位:寰椎左侧横突孔前后向骨折,骨折块移位明显,横突孔形态改变(图2).急诊清创缝合右眼外侧皮肤撕裂伤,费城颈托颈部制动,卧床留观,并给予抗感染治疗.行枕颈部三维CT检查,发现合并有齿状突骨折,骨折线位于基底部,无移位(图3).患者因经济原因不愿手术,给予头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后诊断:(1)左枕骨髁骨折(Ⅲ型);(2)齿状突骨折;(3)寰椎左横突孔骨折;(4)右眼外侧皮肤撕裂伤.3个月后随访时诉枕颈部疼痛缓解,去除固定之石膏.再次行枕颈部CT三维重建示骨折已愈合(图4).

  • 睾丸爆震伤一例报告

    作者:施国君;李伟盛;于海易;郭旭光;韩家盛

    患者,42岁.因右手、阴囊爆炸伤后疼痛、出血1 h于2008年3月10日入院.查体:右手自掌中离断;阴囊轻度肿胀,可见一5 cm长的皮肤裂口,深至鞘膜壁层,双侧睾丸张力增高,明显触痛.临床诊断:右手离断伤;阴囊皮肤撕裂伤,睾丸爆震伤.急诊行右手掌、阴囊清创缝合术.

  • 重度挤压伤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成功1例

    作者:王瑞祥;赵琦;尚小雅;连珠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6岁,因塌坊造成重度胸腹及下肢挤压伤,24 h 后转入我院.入院血压8/4 kPa,呼吸48/min,心率160/min.意识模糊,呼吸极度困难.血氧饱和度50 %.初步诊断:(1)创伤失血性休克;(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闭合性胸外伤 (左);(4)闭合性腹部损伤;(5)肾挫裂伤、腹膜后血肿;(6)骨盆骨折;(7)全身软组织广泛挫伤及左大腿外侧皮肤撕裂伤.立即抢救,剖腹探查见膈肌破口约15 cm,胃及横结肠疝入胸腔,胃扩张、前壁挫伤;脾上缘见3 cm 裂口出血;左肾挫伤,腹膜后30 cm×20 cm×10 cm 血肿.左肺挫伤、出血,左下肺2处裂口.处理:扩大膈肌裂口、胃及结肠还纳腹腔,修补膈肌;胃造瘘、腹腔引流;左股外侧清创缝合;气管切开.术后分别于第6日、第9日、第12日、第38日出现高热、左股外侧皮肤伤口感染裂开、肾功能衰竭、急性脓胸、上消化道大出血、自发性食管瘘等并发症,经呼吸机辅助持续吸氧、大剂量激素、利尿、输血、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住院90 d 痊愈出院.

  • 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面部皮肤撕裂伤发生率的质量改进

    作者:周晶;宋燕波;姜亚娟;杨丹丹;褚敏娟;周月红

    目的: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面部皮肤撕裂伤发生率。方法统计2015年9~11月气管插管患者面部皮肤撕裂伤发生率为8.15%。成立质量改进小组,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皮肤撕裂伤的相关知识,修订气管插管固定护理流程,加强临床指导和督查。结果改进后皮肤撕裂伤发生率为2.73%,较改进前8.15%下降。结论开展专项护理培训,修订气管插管固定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技巧,加强临床监测和督查,可以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面部皮肤撕裂伤发生率。

  •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臀裂皮肤撕裂伤的护理

    作者:马萍;周爱芽;陈敏;杨建伟

    皮肤撕裂伤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急性创伤,为摩擦力或摩擦力合并剪切力所导致的创伤,使表皮与真皮或真皮与皮下组织分离,造成组织损伤.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护理12例老年患者尾骶臀裂位置皮肤撕裂伤患者,臀裂撕裂伤均在10天内愈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2例尾骶臀裂位置皮肤撕裂伤老年患者,均为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在翻身、擦浴、护理肛周皮肤过程中因牵拉过度导致皮肤撕裂.均为一类创口:线性和皮瓣类皮肤撕裂,皮瓣面积可以拉近,真皮暴露≤1mm.男8例,女4例;年龄60~91岁,平均72岁.撕裂伤范围1cm × 0.1cm~3cm × 0.2cm.

  • 某三级甲等医院65岁以上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的现状调查

    作者:吴妙莉;梁云芳;何淑敏;陈慈玉;麦泳仪;黄苑玲;张得时;周晓舟

    目的:了解65岁以上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患病率、相关因素及护理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观察法,以某两个时点某三级甲等医院833例65岁以上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皮肤撕裂伤患者28例32处,65岁以上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现患率3.36%.32处皮肤撕裂伤分级:1a级10处(31.25%),1b级6处(18.75%),2a级11处(34.38%),2b级2处(6.25%),3级3处(9.38%).发生部位以四肢为主,其中双上肢11处(34.38%),双下肢7处(21.88%).28例皮肤撕裂伤患者发生原因前3位为钝力损伤9例(32.14%),日常生活活动7例(25.00%),跌倒和不明原因损伤各3例(10.71%).皮肤撕裂伤发生与患者年龄、跌倒史、活动能力有关.有皮肤撕裂伤患者与无皮肤撕裂伤患者相比,Braden评分感觉、潮湿、活动力、移动力、摩擦力和剪切力5个条目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5岁以上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现患率低于国外文献报道水平,但高于国内综合医院压疮现患率,护士对皮肤撕裂伤认知程度较差,临床护理实践处于忽略状态.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