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实验性肩袖损伤的病理学观察

    作者:孙常太;黄公怡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了解不同程度的肩袖撕裂的转归以及导致的肩关节结构的继发性病理变化.方法:制作实验性兔肩袖损伤的动物模型30只,随机分为3组,观察不同程度的肩袖撕裂在不同时期肩关节软骨面和滑膜的继发性变化及肩袖的愈合情况.结果:较小程度的肩袖撕裂短时间内可自行愈合,不会遗留关节的继发性病变,较大程度的撕裂虽然一定时间内也能愈合,但不可避免要产生关节软骨的退化和滑膜的增生.结论:肩袖撕裂的早期修复对防止盂肱关节软骨的退化和滑膜的增生是至关重要的.

  • 肩袖撕裂双排和单排固定的优势比较

    作者:黄榆顺;李恩超;周文忠;程彪;孙健

    目的:分析肩袖撕裂双排和单排固定的优势。方法:收治肩袖撕裂损伤患者20例,平分为两组。A组采用单排固定治疗技术,B组患者采用双排固定治疗技术,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术后6个月随访下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前屈活动度、肩关节外展、肩关节内旋等方面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排固定治疗技术对于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显著。

  • 肩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合并肩袖巨大撕裂1例

    作者:林廷岳;翁晓军;王靖;陈昕彤;阙檬

    患者,女,71岁,右肩疼痛、无力、活动受限1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疼痛,休息及活动时均疼痛,有夜间痛,伴无力、活动受限,抬肩痛,梳头、脱上衣困难,无背手困难.当地医院行MRI检查示右肩关节滑膜软骨瘤或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 PVNS),待查.予以静脉注射药物(具体不详)等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近1周来觉疼痛加重,来我院求治.入院查体: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6分,右肩关节无畸形,无发红,稍肿胀,皮温不高,大结节压痛阳性,Neer征阳性,外展抗阻阳性,前屈抗阻阳性,外旋抗阻阳性,倒罐头试验阳性,拥抱试验阳性,熊抱试验阳性.关节活动度:前屈主动90°,被动110°;外展主动100°,被动120°;后伸主动30°,被动30°;0°外旋主动15°,被动30°;90°外旋主动60°,被动60°;90°内旋主动45°,被动45°.右肩关节MRI见图1a,1b,1c.

  • 肩袖撕裂修补术后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寅生;万云峰

    肩袖撕裂是导致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的常见疾病,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关节镜下修补成为主流方式.尽管如此,术后依旧有很高的再撕裂率,而腱骨界面的愈合不佳主要原因是腱骨界面未能形成正常组织结构反而形成瘢痕化,因腱骨界面的组织学改变导致其生物力学性能下降,易再次发生撕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生物学、生物力学的研究,希望能够加速腱骨愈合的进程,恢复腱骨界面的正常组织结构,本文就影响腱骨愈合常见4个因素(炎症反应、缓慢而有限的骨长入、不当的机械刺激、不足的干细胞)及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三维超声对肩袖撕裂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振奇;卢漫;成雪晴;陈凯;李娟;李婷婷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对肩袖撕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临床怀疑肩袖撕裂患者行二、三维超声及MRI检查,以MRI为金标准,计算二、三维超声诊断肩袖撕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将17例三维超声测量撕裂的面积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 三维超声对肩袖撕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二维超声.三维超声清晰显示肩袖撕裂的形态及范围,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 三维超声对肩袖撕裂的诊断较二维超声更加立体、准确,为临床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可以作为肩袖撕裂的有效诊断方法.

  • 超声引导下注射在肩部伤病治疗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作者:毕胜;王月香;罗渝昆;李军

    目的:介绍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肩部伤病的方法.方法:分别列举了一些典型的病例,包括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内囊肿、肩袖撕裂、冈上肌腱钙化和冻结肩等,详细介绍了超声引导下这些病例的注射技术.结果:所介绍的病例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后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二头肌长头腱鞘内囊肿、肩袖撕裂、冈上肌腱钙化和冻结肩都可以用超声明确诊断,同时可以在超声下引导治疗.

  • 超声诊断肩袖撕裂

    作者:唐亚群;曾春;苏训同;李素淑;易文鸿;许静娇;刘红梅

    目的 探讨直接及间接超声征象对肩袖撕裂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52例于我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计算直接、间接超声征象诊断肩袖撕裂的效能,并比较直接超声征象诊断肩袖撕裂亚型与关节镜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直接征象诊断肩袖有无撕裂、全层撕裂、部分撕裂的准确率分别为90.38%(47/52)、96.15%(50/52)和86.54%(45/52),且直接征象诊断肩袖撕裂亚型与关节镜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在间接征象中,3部位同时出现积液(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积液、肩关节腔积液及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积液)、三角肌滑囊疝及软骨分界征诊断肩袖撕裂的特异度分别为80.95%(17/21)、90.48%(19/21)及95.24%(20/21).结论 直接联合间接超声征象诊断肩袖撕裂的分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MRI评价肩峰形态与肩袖撕裂的关系

    作者:陈晓巧;刘晓玲;冯友珍;叶耀江;蔡香然

    目的 采用MRI分析肩峰形态特点与肩袖撕裂(RCT)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RCT患者的临床与MRI资料,另选取19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肩峰形态分为4型:Ⅰ型(平坦型)、Ⅱ型(弧型)、Ⅲ型(钩型)、Ⅳ型(反弧型).于MRI图像上测量与RCT发病机制相关的肩峰形态学特点的4个参数:肩肱间距(AHD)、肩峰指数(AI)、外侧肩峰角(LAA)和肩峰厚度.结果 Ⅱ型肩峰RCT的发生率高,分别为病例组43.24%(16/37),对照组57.89%(11/19).2组间肩峰类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HD、AI、LAA和肩峰厚度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仅Ⅲ型肩峰各参数测量值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肩袖形态,RCT患者的AHD和LAA值较小,AI和肩峰厚度值较大,Ⅲ型肩峰可能会增加RCT的风险.

  • 肩袖和肩峰下空间的MRI研究

    作者:邹月芬;王德杭;王小宁;厉申儿;王家鑫

    目的:分析不同体位时肩袖和肩峰下空间的距离及位置关系.材料和方法:15例正常自愿者,分6个不同体位进行冠状位薄层扫描,观察肩峰外侧点到肱骨头之间的短距离(A-H)、锁骨外侧点到肱骨头之间的短距离(C-H)、肩峰下空间和肩袖的位置关系.结果:A-H值和C-H值在60~150°外展体位时明显小于0~30°外展体位时(P<0.01).肩袖(主要是冈上肌肌腱)在60~120°时,刚好从中穿过,因而受到肩峰和肱骨头的挤压.0~30°外展体位时位于肩峰和肱骨头的外侧.150°外展体位时肩袖位于肩峰和肱骨头后内方.结论:60~120°外展体位时,肩袖和肩峰下空间关系密切.

  • anchor结合krackow缝合法在肱骨大结节骨折及肩袖损伤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圣康;罗斌;赵猛;刘家国;张劲松;熊为;刘莹松

    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不恰当的治疗及诊断极易导致肩关节不稳,肩关节脱位伴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往往导致肌腱卡压于关节盂中,手法复位难以成功,且大都伴有不同程度肩袖撕裂[1].

  • B超引导下小切口肩袖撕裂的修补

    作者:仲伯蒙;蒋纯志;姚京东

    B超引导下小切口肩袖撕裂的修补充分应用了超声的特点,集诊断、手术治疗于一体,克服了常规大切口手术创伤大、腋神经易损伤等难点.现将1999年6月~2002年6月收治的30例肩袖撕裂病例报告如下.

  • 骨质疏松兔模型中肱骨头骨密度对肩袖撕裂的影响

    作者:陈晓斌;孙天胜;焦佼;张建政;李绍光;刘佳

    目的 探讨肱骨头骨密度对肩袖肌腱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18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OVX-Saline组、OVX-PTH组.8周后观察兔肱骨头骨密度(BMD),ISP肌腱止点强度及其组织学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OVX-PTH组肱骨头BMD明显高于OVX-Saline组(对照组P=0.000 4,OVX-Saline组P=0.002 4).3组间断裂应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和OVX-PTH组断裂强度较高,肱骨头BMD与断裂应力呈线性正相关(r2=0.54).组织学显示OVX-PTH组与OVX-Saline组相比,肌腱止点具有更完整、清晰的结构区域.结论 肱骨头骨量丢失降低冈下肌腱止点强度;PTH增加肱骨头BMD并提高冈下肌腱止点的强度.

  • 小切口肩袖修补术应用全关节镜以及关节镜辅助下 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王喆;崔波;方子乔;池琦

    目的:对比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与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行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对照组)和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观察组)的肩袖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55例,观察组47例;随访12个月,对比2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各项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3.47±2.05)天,对照组为(18.73±3.58)天,差异显著(P<0.05);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再撕裂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2组末次随访时的ASES评分、UCL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与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的临床效果相当,均可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但后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轻、恢复快,较前者更具有优势.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作者:崔卫国;张志刚;陈德生

    肩部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肌肉骨骼问题,终生患病率是人群的三分之一[1].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是肩关节常见疾病之一,约占门诊以肩关节疼痛为主诉病人的44%~65%[2].Neer于1972年提出肩关节撞击综合征(impingement syndrome of the shoulder,ISS)的概念[3],当肩关节前屈、外展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肩袖撕裂,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4].

  • 肩袖撕裂与肩峰骨棘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耀南;乾皓明;驹井正彦;桥本淳;金谷整亮;信原克哉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肩袖撕裂患者术前肩关节X线片显示的肩峰骨棘的形态学变化,探讨与其合并肩袖撕裂的关系.方法 依据1970年5月至1998年3月间,日本信原病院1068例肩袖撕裂患者的1121个肩关节正位X线片和其临床患者资料.分别测量X线片上超过1 mm的肩峰骨棘大小(A级为≥1~5 mm,B级为≥ 5~10 mm,C级为≥ 10 mm)及肩峰下间隙(又称作肩峰与肱骨头间距离,AHI).临床患者资料分析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肩关节疾病史及既往病史,治疗、手术经过等.结果 根据肩峰骨棘的形态学变化,本文将肩峰形态分为六型,Ⅰ型(正常肩峰47.6%),Ⅱ型(肩峰下平面的骨棘16.5%),Ⅲ型(外侧肩峰的骨棘3.3%),Ⅳ型(喙肩韧带方向的骨棘11.9%),Ⅴ型(肩锁关节的退变20.4%),Ⅵ型(肩峰的双边征象17.8%);其中534肩(47.6%)无肩峰骨棘(12~87岁,平均54.1岁);587肩(52.4%)有肩峰骨棘(17~83岁,平均59.4岁);肩峰骨棘的患者中467个肩(41.7%)的骨棘为A级,112个肩(10%)为B级,8个肩(0.7%)为C级.801个肩(71.5%)的肩袖撕裂是由创伤所致;不明原因的肩袖撕裂有201个肩(17.9%);过度使用、积累性劳损的是119个肩(10.6%).AHI的平均值为(8.7±2.6) mm,男性患者为(8.8 ± 2.6) mm,女性患者为(8.4 ± 2.7) mm,在有肩峰骨棘患者群中AHI为(8.4 ± 2.7) mm,无肩峰骨棘患者群中AHI为(9.1 ± 2.5) mm(t=2.93, P<0.05),而男性与女性患者间的A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峰骨棘患者群中51~60岁年龄组与61岁以上各年龄组间都有统计学差异(2=64.64,P<0.05).结论 肩关节X线片上肩峰骨棘的形态学分类,有助于医师认识和确诊患者患有肩峰骨棘.本研究认为肩峰骨棘与肩袖撕裂有明确相关性.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肩袖肌腱和肩峰骨质退行性变的发生,轻微的创伤都有可能导致肩袖撕裂.50岁以上的肩关节患者合并有肩峰骨棘,都应考虑其有肩袖撕裂的可能.

  • 肩肱距减小与肩袖损伤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殷钦;成欣;李云龙;从锐军;陶坤

    目的 评估肩肱距(acromiohumeral distance,AHD)与肩袖损伤之间的关系,为肩袖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方法 对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115例肩关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肩关节X线平片上测量肱骨头顶端与肩峰之间的短距离为AHD.评估术前MRI检查和术中肩关节镜下探查情况,根据肩袖撕裂位置、大小及肌腱挛缩情况分组,并比较AHD在不同亚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肩袖撕裂组患者115例,平均AHD为9.3 mm,对照组患者50例,平均AHD为10.6 mm,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不同亚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发现后方撕裂亚组(8.8 mm)、广泛撕裂亚组(6.7 mm)患者AHD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Patte Ⅲ级亚组(7.0 mm)AHD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 AHD与肩袖撕裂大小、位置及肌腱挛缩程度相关,肩袖后方冈下肌撕裂对肱骨头上移的影响尤为明显.

  • 使用单排缝合技术和缝线桥技术修补中度肩袖撕裂的结果比较

    作者:潘海乐;张一翀;吕松岑;任聪;张翼飞;于洪波

    目的评价单排缝合技术(SR)和缝线桥技术(SB)在治疗肩袖中度撕裂的优劣性。方法对于肩袖中度撕裂的病例,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 SR 和 SB 的手术结果。根据患者症状、体格检查、术前 MRI 检查及术中关节镜验证结果,自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肩袖损伤修补术的患者中选出11例符合标准的中度肩袖撕裂患者,随机分入 SR 组和 SB 组(SR 组6例, SB 组5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 SR 或 SB。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收集患者的个人资料,术前、术后临床评分,平均手术时间等方面数据。从术前、术后患者肩关节评分,术后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评价 SR 和 SB 治疗肩袖中度撕裂的临床结果。使用配对 t 检验对两组间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以 P <0.05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种肩袖修补术在临床结果上的差异。结果患者的个人资料、术前撕裂大小、脂肪浸润指数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 =0.923,P >0.05)。SR 组平均随访12.7个月,SB 组平均随访14.6个月。术前、术后评分方面,两组术前的 PVAS、Constant、ASES 和 UCLA 评分分别为6.0、36.5、66.1和18.7分,术后的评分分别为1.7、86.4、84.8和31.0分,术前与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64,P <0.001)。在 PVAS、ASES、Constant 和 UCLA 评分方面,两组在后一次随访时没有组间差别(t =0.271,P >0.05)。但在手术时间方面,SR 组平均为(128.5±15)min,SB 组平均为(168.9±24)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21,P <0.05)。结论对于中度肩袖的撕裂,使用 SR 以及 SB,在术后临床评分以及再撕裂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治疗全层肩袖撕裂的中期疗效

    作者:刘玉雷;敖英芳;闫辉;崔国庆

    目的 评估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应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治疗的45例全层肩袖撕裂患者的术后效果.分别测定患者术前、术后休息和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肩关节前屈、外展和体侧外旋角度,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和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form,ASES),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61.5个月(56~67个月),4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91.1%.与术前相比:休息时(Z=5.182,P<0.01)和活动时(Z=5.544,P<0.01)的VAS评分明显改善;前屈角度(Z=5.042,P<0.01)、外展角度(Z=5.060,P<0.01)和体侧外旋角度(Z=4.636,P<0.01)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LA评分(Z=5.584,P<0.01)和ASES评分(Z=5.580,P<0.01)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率是100%,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MRI检查有6例(19.4%)表现为再撕裂,其中1例(16.7%)位于腱骨交界处,5例(83.3%)位于腱腹交界处.结论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治疗全层肩袖撕裂的中期疗效满意.

  • 肩袖翻修原因分析

    作者:李振;崔国庆

    肩袖撕裂是目前常见的肩部疾病,是引起肩部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肩袖撕裂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25%[1]。肩袖撕裂早期可采用如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局部封闭、功能锻炼及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方式。如果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或症状加重,则应行手术治疗。

  • 超声检查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江友泉;吴成蓉;艾红;邱裕生;尹战海

    在临床上肩痛及肩部活动受限非常常见,是仅次于背痛和膝痛,发病率位列第三的运动系统痛性疾病,约占16%~26%[1-2]。而肩袖撕裂是引起肩痛主要的原因,约发生在65%~70%的患者身上[3]。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袖撕裂发生率逐年增加,特别是年龄>70岁的人群,超过50%存在肩袖部分撕裂或全层撕裂,但部分无明显症状[4]。因此早期诊治肩袖撕裂非常重要,否则撕裂面积将逐渐增大,疼痛逐渐加重[5]。撕裂的肩袖常伴有不可逆的脂肪变性[6],一旦肌腱发生变性,肩袖修复术后撕裂复发的可能性增加到94%[7-8]。超声检查可作为肩关节疾病早期诊断的首选工具[9]。超声检查既能对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进行多方位成像,又能实时动态观察各肌肉、韧带运动情况,而又无辐射危险。这使得超声检查在肩关节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超声检查常见的肩袖及其他组织疾病主要包括:肩袖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异常,盂肱关节、肩锁关节损伤和涉及到肩关节周围其他软组织的病变[10]。

118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