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定位肩峰下滑囊及结节间沟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马健猛

    目的 分析采用超声定位肩峰下滑囊和超声定位结节间沟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超声定位肩峰下滑囊和结节间沟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解剖定位肩峰下滑囊和结节间沟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1、3个月的肩关节评分和VAS评分.结果 与术后1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1周、1、3个月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周、1个月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1周、1、3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定位肩峰下滑囊和结节间沟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透明质酸钠配合手法松动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周晓媛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肩周炎患者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39-68岁;病程为1周-13个月;左肩6例,右肩18例;其中有肩部外伤史的3例,慢性劳损11例,受风寒7例,无明显诱因的3例,患者均为单肩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夜间较甚,主动活动时疼痛加重.检查发现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均有明显压痛点.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但以外展、内旋、外旋、后伸障碍更明显.X线摄片后排除骨折、关节脱位及其它关节疾病,个别病例可见骨质疏松、冈上肌腱钙化或大结节处有密度增高的阴影.

  • 全自动显微镜及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免疫组化图像

    作者:吕宏升;朱庆生;王军;朱锦宇;赵广跃;张大伟

    目的:探索全自动显微镜及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免疫组化图像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全自动显微镜及图像分析系统采集肩袖撕裂患者肩峰下滑囊(SAB)及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图像,建立统一的图像采集、分割及处理标准,并对其分析,采用积分光密度评价阳性表达结果.传统的方法为手动显微镜及早期的图像分析处理软件,取其平均光密度,并对两种方法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新方法与传统方法均能够得出撕裂患者阳性表达数据,但新方法成像质量高,分析结果差异更为显著.结论:新方法采集的图像质量较高,标准统一,误差较小,人为因素大为减少,结果更为准确,有更好的重复性和可比性.积分光密度与平均光密度相比将面积因素考虑在内,测量物质含量结果更为准确.

  • 超声介入肩峰下滑囊联合结节间沟注射术在肩周炎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冯力;郑虎山;蒋劲;李卓伦;李加平

    目的:观察超声介入肩峰下滑囊联合结节间沟注射术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均分两组,治疗组在超声介入下行肩峰下滑囊联合结节间沟注射术,对照组根据解剖定位进行注射.结果:肩关节功能评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超声介入肩峰下滑囊联合结节间沟注射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优于传统解剖定位注射.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作者:崔卫国;张志刚;陈德生

    肩部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肌肉骨骼问题,终生患病率是人群的三分之一[1].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是肩关节常见疾病之一,约占门诊以肩关节疼痛为主诉病人的44%~65%[2].Neer于1972年提出肩关节撞击综合征(impingement syndrome of the shoulder,ISS)的概念[3],当肩关节前屈、外展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肩袖撕裂,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4].

  • 肩袖损伤诊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峥;王胜杰;吕明超

    肩袖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附着在肱骨小结节上的肩胛下肌构成的袖口状组织,包裹于肱骨上。其上方为肩峰、肩锁关节、喙肩韧带构成的喙肩弓,两者之间为肩峰下滑囊。肩袖在肩关节运动中起支持、稳定肩肱关节的作用,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系。肩袖损伤是肩部常见的功能紊乱[1]。尽管关于肩袖损伤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是其手术指征仍存在争议,且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2]。导致这一问题的潜在原因是由于其临床表现过于多变,缺乏相关损伤症状自然史及流行病学趋势的了解[3]。而自然史的缺乏可能是由于许多损伤在出现症状后才开始接受治疗。通过对肩袖损伤的自然史及流行病学趋势的了解,既可以观察到疾病的病因,也可以掌握手术和保守治疗的时机,以避免病情的加重。

  • 肩峰下撞击征的治疗进展

    作者:王晓滨;黄公怡

    肩峰下结构与典型滑膜关节的结构非常相似,其中喙突、喙肩韧带、肩峰构成的穹隆状结构类似臼窝;肱骨大结节类似关节突;位于肩峰和喙肩韧带、冈上肌之间的肩峰下滑囊类似关节滑囊;冈上肌肌腱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间穿过,肱二头肌长头腱在其深面穿越肱骨头上方。因此,肩峰下结构又被称为“第二肩关节”。肩峰前外侧形态异常、骨赘形成,肱骨大结节骨赘形成,肩锁关节增生以及其它可能导致肩峰-肱骨头间距减小的原因均可造成肩峰下结构的挤压与撞击,即由于与肩峰底面的前1/3、喙肩韧带和肩锁关节下面的反复异常碰撞,滑囊、肩袖及肱二头肌肌腱出现磨损、退变乃至肩袖断裂。肩峰下撞击征的概念首先由Neer[1]于1972年提出,它是指由于解剖结构或动力学原因,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因肩峰下组织发生撞击而产生的临床症状。肩峰下撞击征按解剖学定位可分为出口撞击征和非出口撞击征;从病因学角度分为解剖学和动力学两大类[2]。依据病理学表现,其可分为三期:Ⅰ期为水肿、出血期;Ⅱ期为慢性肌腱炎及滑囊变性期;Ⅲ期为肌腱断裂期。近年来,随着对肩峰下撞击征的研究深入及关节镜外科的发展,肩峰下撞击征的治疗出现一些新进展。

  • 神经阻滞疗法加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疗效分析

    作者:邓贱晚;袁伟祺

    1999年1月~2000年6月,采用神经阻滞与药物治疗肩周炎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118例患者均为我院外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神经阻滞组(治疗组)62例,男21例,女41例,其中,双肩同时受累者6例,中位病程11.43个月。对照组56例,男15例,女41例,其中双肩同时受累者3例,中位病程的10.88个月。所有病例均符合《临床疼痛治疗学》[1]。肩周炎诊断标准,均有肩周疼痛、肩关节僵硬,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治疗前所有病例肩关节活动:上举均≤90°,外展≤45°,外旋转≤20°,后伸≤20°,手指仅能触摸到骶骨后或第3、4腰椎平面的后面,患肢屈肘外旋指尖触摸对侧上耳轮动作不能触及头顶正中线。肩关节周围压痛点分布多集中在喙突及肱二头肌短头、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长肌腱、肱骨大结节、小结节以及三角肌止点等处。治疗前均行X线摄片检查无阳性所见。所有病例均无糖尿病、活动性结核、消化性溃疡等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症。

  • 臂丛神经阻滞并局部封闭法治疗粘连性肩周炎

    作者:伍元川;徐萍

    1 资辩与方法本组37例,男15例,女22例.年龄45~78岁,平均61岁,病程6月~3年.诊断标准;症状:肩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或僵硬、发凉、酸胀,疼痛有时为钝痛或刀割样痛,夜间加重,甚至痛醒,可放射至前臂或手部、颈、背部,运动后加重.体征:在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喙突、上肌附着等处有压痛点,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尤外展、外旋、后伸障碍显著.病程长者,可见肩胛带肌萎缩.用一手触摸肩胛下角,一手将患肩外展,感到肩胛骨随之向外上移动则说明肩关节已有粘连.治疗方法:按压肩周确定压痛点,用龙胆紫作标记.再平卧位作颈路静丛神经阻滞术.在胸镄乳突肌锁骨头后缘前中斜角肌肌同沟用6号针头向后、下、内方向寻找异感,当触及臂丛神经时,病人有麻木或触电感觉时,注入1%利多卡因l0ml,无痛时即可行手法松解.先用一手按住患肩,一手握着腕关节外展90°,作外展外旋、高举过头、内收搭肩、后伸内旋、面前、面后摸对侧耳尖作.扳动范围由小到大的手法过程中常能

  • 超声测量肩峰下滑囊厚度在肩部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萌;谢玉霞;谢新辉;董立波;韩超

    目的 通过观察肩峰下滑囊超声图像特征,探索一种直观而准确的超声测量方法,评价肩峰下滑囊的形态变化在肩关节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共进行55例肩关节超声检查,肩痛患者(病例组)36例,无任何肩关节不适的志愿者(正常组)29例,分别在冈上肌腱长轴及短轴切面,肩胛下肌腱长轴及短轴四个切面观察肩峰下滑囊厚度、有无积液等.结果 H上肌腱短轴切面测得肩峰下滑囊厚度均大于肩胛下肌腱长轴及短轴切面及冈上肌腱长轴切面测量结果.病例组滑囊增厚、积液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 肩峰下滑囊增厚、积液与肩痛的发生发展及疼痛反应密切相关,冈上肌腱短轴切面测量SAB厚度直观准确.

  • 超声评估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肩峰下滑囊的临床研究

    作者:成雪晴;卢漫;顾鹏;郭璇妍;贺凡丁;李婷婷

    目的:对比分析肩峰撞击综合征(SIS)患者与健康人群肩峰下滑囊(SAB)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一种简便而准确的SAB超声评估方法。方法:选取确诊为SIS的患者58例(病例组)共65个患肩,以及无任何肩关节不适的健康志愿者50例(正常对照组)共50个优势肩。均行肩关节超声检查,观察SAB是否增厚、有无积液等,并分别在肩胛下肌腱长轴及短轴切面、冈上肌腱长轴及短轴切面测量SAB厚度。结果:病例组滑囊增厚、积液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65,P<0.001;χ2=15.345,P<0.001)。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冈上肌腱短轴切面测得的SAB平均厚度均大于肩胛下肌腱长轴、短轴及冈上肌腱长轴切面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能准确评估SIS患者SAB增厚、积液扩张等病理改变,冈上肌腱短轴切面测量SAB厚度简单可靠。

  • 透明质酸酶患处注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6例

    作者:张引娣;卫好国

    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可溶解粘连组织、血栓、栓子和血肿,并可促进注射部位药液和局部水肿的消散和吸收[1]。近年来动物实验和临床试用结果证实该药可保护缺血的心肌和脑组织[2]。基于透明质酸酶具有水解黏多糖(透明质酸)的生物药理作用,针对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病理特点主要是关节囊内及囊外软组织粘连的病变,而其临床特征则主要是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3]。我们从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用透明质酸酶加利多卡因(lidocaine)患处注射治疗肩周炎66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6例肩周炎(男38,女28),年龄(52±16)y,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右侧肩周炎37例,左侧24例,双侧5例,共计71肩。病程:<1mo 8例,1~3 mo 22例,4~6 mo 24例。>6 mo 12例。既往有肩关节劳损史者26例(39.39%),肩部受寒史者18例(27.27%)。主要临床表现:自发肩部疼痛者43例(65.15%),影响睡眠者20例(30.30%),患肢活动时疼痛者66例(100%)。压痛点有:三角肌腱附着处14例,肩峰下滑囊13例,结节间沟17例,喙突16例,肩关节间隙前方11例,冈下窝中央2例。全部病例都经放射学检查均未发现结核和肿瘤病变,其中54例发病以来曾先后用过针灸、理疗、按摩和醋酸强的松龙局部注射等治疗,但均未取得满意疗效。

  • IL-1β、IL-6和TNF-α在肩袖损伤大鼠肩峰下滑囊中的表达及作用

    作者:郑荣宗;楼超;童勇骏;黄淑明;吴泉州

    目的 观察肩袖损伤大鼠肩峰下滑囊(SAB)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肩袖损伤后疼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雌性SD大鼠在减少干扰SAB的情况下,切断同侧前肢冈上肌腱,建立大鼠肩袖损伤的模型作为实验组,对侧行假手术作为对照组.根据大鼠肩袖损伤时间不同,分别于造模后2、4、8周对大鼠SAB进行取样,对标本进行切片,HE染色观察SAB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及实时RT-PCR测定SAB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AB中可见成纤维细胞数量和血管分布的增加.免疫组化及实时RT-PCR显示实验组的IL-1β、IL-6和TNF-α在SAB中的表达水平在各时间段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肩袖损伤后大鼠SAB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肩袖损伤后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之一.

  • 局部松解疗法使肩峰下钙化灶完全吸收1例报告

    作者:章瑛;周锦财;周江南

    患者,女40岁,某市级医院B超室医生,因右手尺侧麻木2月余,于2000年1月来我院骨科就诊,X线片发现右肩钙化灶.查右肩关节活动正常,右手内在肌无萎缩,右手hoffmain氏征阳性.诊断为(1)右肩峰下滑囊钙化;(2)颈椎病待排.

  • 肩峰下滑囊联合肩关节腔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习冬生;殷磊

    目的 观察肩峰下滑囊联合肩关节腔注射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5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肩峰下滑囊和肩关节腔注射,对照组行肩关节腔注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1周、1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的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周、1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1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个月后肩关节功能改善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与肩关节腔注射相比,肩峰下滑囊联合肩关节腔注射治疗肩周炎患者,疼痛缓解和肩关节功能改善更佳.

  • 复方倍他米松+臭氧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晶;黄志雄

    目的 探讨复方倍他米松+臭氧行肩关节腔+肩峰下滑囊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80 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观察组采用肩关节腔+肩峰下滑囊注射复方倍他米松(1mL复方倍他米松+2.5mL2%利多卡因+6.5mL生理盐水) +臭氧(30μg· mL -1). 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2周. 对照组给予肩关节腔+肩峰下滑囊注射玻璃酸钠(25mg/2.5mL昆明贝克诺顿药品销售有限公司) ,每周1次,连续5周为1疗程,共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和肩关节功能. 结果 治疗后6 月随访时,两组患者 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复方倍他米松 +臭氧注射治疗肩袖损伤,可明显改善患肩的疼痛症状及功能障碍.

  • 肩峰下滑囊切除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眭杰;汪滋民

    [目的]探讨肩峰下滑囊切除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7月-2010年12月,对45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实施了ASD,21例行肩峰成形术,24例肩峰成形同时行肩峰下滑囊切除术,术后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学会肩关节评分标准ASES Scale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评分标准UCLA Scale评价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功能.[结果] ASES评分结果术后终随访肩峰成形+肩峰下滑囊切除组(88.08±3.22)分,高于肩峰成形组(84.57±3.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LA评分结果术后终随访肩峰成形+肩峰下滑囊切除组(32.42±2.06)分,高于肩峰成形组(30.81±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峰成形组中优4例,良15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肩峰成形+肩峰下滑囊切除组结果中优9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为91.7%.[结论]肩峰撞击综合征导致的SAB慢性炎症反应是引起患者肩痛及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在肩峰下减压术中必须广泛、彻底地切除肩峰下滑囊.

  •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张亚非;黄庆森

    肩袖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园肌和附着在肱骨小结节上的肩胛下肌构成的袖口状组织,包裹于肱骨上.其上方为肩峰、肩锁关节、喙肩韧带构成的喙肩弓,两者之间为肩峰下滑囊.肩袖在肩关节运动中起支持、稳定肩肱关节的作用,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系.肩袖损伤是一种多发病.据Depalma等人[1]通过尸体解剖发现,50~60岁死亡人群中30%的人有肩袖损伤,70岁以上死亡者中有90%~100%有肩袖损伤.说明肩袖损伤广泛存在于社会人群中.外伤性肩袖破裂临床常见于青壮年,尤其岗上肌全层撕裂与肩峰过度外侧伸展时损伤有关[2].及时和正确的诊治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防止和减少病残有重要意义.

  • 肩峰下滑囊滑膜软骨瘤病1例报告

    作者:李贵山;靳方运;李文平;原小兵;申陈;马玉伟

    患者,女,36岁;因"右肩部肿胀疼痛1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治疗.1年前无意间发现右肩部较对侧饱满,当时无明显疼痛,未在意,未行任何治疗,逐渐出现局部肿胀明显,肩关节活动时疼痛.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明确,给予消炎镇痛药物治疗,效差.

  • 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修复肩袖撕裂22例疗效观察

    作者:尹锐锋;李振武

    2003年5月以来,我们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撕裂2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14例;年龄18~68岁,平均38.5岁.左肩13例,右肩9例.病程7 d~2 a,平均6个月.患者均以肩关节前外侧和三角肌区疼痛为主要症状,劳作后夜间症状加重,肩外展、上举、内外旋转活动受限,冈上肌、冈下肌和三角肌发生不同程度的肌萎缩,肩峰下与大结节之间有压痛,活动时可听到砾轧音,疼痛弧征和撞击试验阳性,上臂上举至60°~120°时疼痛加重,肩峰下滑囊封闭治疗后疼痛可暂时缓解,再行撞击试验疼痛消失.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