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作者:陆鹏;王万春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的病因,因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股骨头滑脱、髋臼内陷、创伤、手术过度矫正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一组髋关节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青少年和中年患者间断或持续性腹股沟区疼痛,在下蹲、弯腰、抬腿、爬山等屈髋动作时诱发疼痛或加重,伴髋关节活动受限.部分患者表现为髋部无力、打软、假性交锁.

    关键词: 髋关节 撞击综合征
  •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初步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周玉成;陈志伟;戴祝;唐正午;曹盛俊

    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是踝关节内软组织嵌入(又称撞击组织),随关节活动产生摩擦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局部交锁和活动受限等症状的疾患,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手术逐渐转变为关节镜下完成,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自2005年3月至2008年8月应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9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创伤后踝关节慢性疼痛的关节镜诊治

    作者:赵其纯;尚希福;蔡道章

    目的:探讨对创伤后慢性踝关节疼痛患者行关节镜检查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自1999年4月至2008年6月,收治39例创伤后踝关节慢性疼痛的患者,男15例,女24例;年龄15~58岁,平均32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18个月,其中X线显示受伤时骨折脱位者26例.均行关节镜检查,明确关节内病变状况,并对相应病变行镜下清理术,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后足踝评分表对手术前后功能状况进行评分.结果:软骨损伤及退变26例,游离体形成3例,撞击综合征21例.引起主要撞击的组织有:滑膜增生3例;韧带断裂后断端撞击10例,包括距腓前韧带断裂7例,下胫腓韧带前内侧束远端断裂3例;半月板样组织撞击6例;骨软骨增生撞击3例.平均随访(14.2±8.4)个月(5~36个月),术后关节功能AOF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9.7±16.9)分改善为(68.8±21.2)分,其中主观评分改善更为明显,术前平均(22.8±10.0)分,术后(29.5±12.1)分.结论:对于踝关节损伤后慢性疼痛患者,尤其是X线无骨折脱位者,及时行关节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关节内具体病变状况,且术中一并进行关节清理,能显著改善关节功能.

  • 肩袖和肩峰下空间的MRI研究

    作者:邹月芬;王德杭;王小宁;厉申儿;王家鑫

    目的:分析不同体位时肩袖和肩峰下空间的距离及位置关系.材料和方法:15例正常自愿者,分6个不同体位进行冠状位薄层扫描,观察肩峰外侧点到肱骨头之间的短距离(A-H)、锁骨外侧点到肱骨头之间的短距离(C-H)、肩峰下空间和肩袖的位置关系.结果:A-H值和C-H值在60~150°外展体位时明显小于0~30°外展体位时(P<0.01).肩袖(主要是冈上肌肌腱)在60~120°时,刚好从中穿过,因而受到肩峰和肱骨头的挤压.0~30°外展体位时位于肩峰和肱骨头的外侧.150°外展体位时肩袖位于肩峰和肱骨头后内方.结论:60~120°外展体位时,肩袖和肩峰下空间关系密切.

  •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测量

    作者:闫松;李桂萍;王胜林;刑千超

    目的 探讨磁共振横断面及冠状面定量测量指标对坐骨股骨撞击(IFI)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3年6 月—2016年4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行髋关节MRI检查的68例患者(125个髋关节)的资料.其中己临床确诊为IFI的39例患者(67个髋关节)作为病例组;经临床与 MRI诊断排除IFI的29例患者(58个髋关节)作为对照组.通过轴位质子脂肪抑制序列像测量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间距(IFS)、股方肌通过IFS的窄间隙(QFS)、坐骨角度、股骨颈前倾角(FNA)和股骨小转子角(LTA);通过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像测量股骨颈干角(CCD),并对两组患者上述测量指标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者IFS、QFS、LTA分别为12.2 (10.2~13.9) mm、8.5 (6.%~10.4) mm和(13.8±0.7)°,对照组分别为26.3 (22.9%~30.4) mm、21.6(19.5~25.4) mm和(19.9±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坐骨角度与FNA分别为(131.2±0.4)°和29.2(22.8~34.1)°,对照组分别为(127.1 ±0.6)°和22.7 (19~2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CC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IFS与QFS、LTA分别呈正相关(=0.870、0.653,P<0.05);而与 FNA、坐骨角度呈负相关(r=-0.623、-0.655,P<0.05);QFS、FNA、坐骨角度及LTA诊断界值分别为≤12.7 mm、≥21.75°、≥131.65°、≤ 9.3°.结论 IFS及QFS减小是IFI的主要影像学征象.

  • 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天勇;刘华玮;蔡谞

    目的 探讨关节镜对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 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21例,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32.7岁(18~51岁).左踝13例,右踝8例.对所有患者予关节镜下切除撞击的软组织,并送病理检查.全部患者经术后随访,采用Meislin标准和AOFA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术后患者平均随访16.5个月(12~34个月).14例患者前外侧疼痛的症状完全缓解,2例存在活动时疼痛,5例存在活动后轻度疼痛.所有患者关节活动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按照Meislin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优10例(47.6%),良7例(33.3%),中3例(14.3%),差1例(4.7%),优良率81.0%.AOFAS评分从术前平均47.6分(36~5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4.2分(75~95分).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关节镜是诊断和治疗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的特点.

  •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腕部尺骨撞击综合征

    作者:宋海涛;田万成;卢全中;韩敦鑫;柳连成;冯淑梅;孙其茹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后尺骨撞击综合征与遗留腕部功能受限的关系.方法 对桡骨远端骨折后遗留腕尺侧疼痛、握力下降的患者进行仔细检查,结合Tamaino和Cerezal的诊断标准,确诊尺骨撞击综合征52例,并探讨腕关节功能评分(Sarmiento改良方法)与尺骨变异程度的关系.结果 尺骨阳性变异38例(73.1%),其中变异超过10 mm者31例(59.6%);优、良组的平均尺骨变异为(1.5±0.5)和(4.5±1.8)mm,可、差组的平均尺骨变异为(9.6±3.7)和(16.2±4.8)mm,腕部症状与尺骨变异程度关系密切(P<0.01).MRI检查发现腕骨及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不同程度信号改变,腕骨坏死位于月骨尺侧部分的近端和三角骨腰部及底部.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后治疗不当可导致尺骨撞击综合征,遗留腕尺侧疼痛、握力下降,其病理过程是腕骨及TFCC损伤,而非单纯的软组织损伤.

  •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CT诊断

    作者:徐海如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9例临床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FAI)的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所有患者都有髋关节活动受限,腹股沟深部疼痛,撞击试验阳性。结果:股骨头颈连接处异常骨赘突出15例,股骨头颈连接处皮质下囊变9例,髋臼前上缘软骨下囊变19例,髋臼过深11例,髋臼唇缘骨化变性19例,关节边缘骨赘形成23例。根据股骨近端及髋臼形态可将FAI分为凸轮撞击、钳夹撞击及凸轮钳夹撞击3型。结论:16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可在任意平面对髋关节进行观察,可发现股骨近端及髋臼的解剖异常,有利于对FAI的早期诊断、分型,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 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后腕部尺骨撞击综合征

    作者:刘丁凯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后与尺骨撞击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及毗邻医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被诊断为尺骨撞击综合征的28例患者,探讨腕关节功能评分与尺骨变异程度的关系。结果:尺骨阳性变异26例,阳性率为92.8%,其中变异超过10mm者20例(76.9%),优、良组的平均尺骨变异为1.52±0.35和4.51±1.79mm,可、差组的平均尺骨变异为8.54±3.57和14.29±4.77mm,腕部症状与尺骨变异程度关系密切(P<0.05)。 MRI检查发现腕骨及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TFCC)存在不同程度退变,腕骨出现不同程度坏死。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不当可导致尺骨撞击综合征,遗留尺侧疼痛、握力下降。

  • 尺骨短缩截骨在特发性尺骨撞击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赵亮

    目的:探讨尺骨短缩截骨在特发性尺骨撞击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特发性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A组、B组,每组各31例。给予A组患者尺骨远端干骺端截骨法治疗,同时给予B组患者尺骨梯形截骨短缩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总评分为90.2±7.6分,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1%(27/31),其中,优15例,良12例,可4例。 B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总评分为90.1±7.5分,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3.9%(26/31),其中,优15例,良11例,可5例。2组腕关节功能总评分与优良率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截骨断端愈合时间均优于B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尺骨短缩截骨在特发性尺骨撞击综合征治疗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但不同尺骨短缩截骨方法的效果存在差异,治疗过程中需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 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在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军;梅玉峰;王海鹏;陈祝峰;胡运生;周程沛;王波

    目的:观察髋关节外科脱位( surgical hip dislocation,SHD )技术在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与临床意义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8月,29例患者应用 SHD 技术进行手术,得到全程随访19例,随访时间11~46个月,平均28个月。术前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8例,股骨头坏死继发髋关节撞击征3例,髋关节良性肿瘤5例,扁平髋畸形( Perthe’s 病后遗畸形)3例,所有病例术前有明显的关节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症状,影像学提示关节畸形。本组年龄16~55岁,平均31.2岁。末次随访时行髋关节 X 线摄片评估股骨头缺血坏死情况及 YHS 评分( Non-Arthritic Young Hip 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变化,比较手术前后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手术脱位时间32.6 min,术中失血353.43 ml。所有病例髋关节疼痛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和关节活动度的提高,髋关节功能平均 YHS 术前评分(49.42±7.73)分,术后(83.52±10.19)分。改良 YHS 评分满意度评价优5例(26.3%),良12例(63.2%),可1例(5.3%),差1例(5.3%)。大粗隆截骨部位均愈合良好,无股骨头坏死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结论SHD 技术可全方位显露髋关节包括髋臼和股骨侧的所有关节和非关节头颈交界区,不影响股骨头主要血液供应,是全面进入髋关节内部进行髋关节手术的良好方法。

  • 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刘洪涛;徐强;于丽;周路纲

    目的探讨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1995年3月~2001年5月,我科共收治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36例.其中经MRI检查后行踝关节切开嵌夹软组织切除术14例,关节镜检查及镜下切除嵌夹软组织22例.结果随访36例,时间6月~7年,平均22月,优9例,良19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77.8%(28/36). 结论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手术是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有效方法.

  • 局麻关节镜对前踝撞击征和踝骨关节病的诊疗价值

    作者:刘玉杰;王志刚;李众利;王岩;原新成;张文涛

    探讨局麻下关节镜对诊断和治疗前踝撞击征和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价值.1998年9月~2001年9月,对29例(36踝)踝关节病例局麻下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其中踝前撞击综合征7例,老年性骨关节炎8例(13侧),创伤性关节炎伴滑膜炎9例,大骨节病2例(4侧),痛风性关节炎2例,胫骨远端骨内表皮样囊肿1例.采用关节镜手术磨削踝前增生的骨赘、游离体取出、刨削增生肥厚的纤维瘢痕和滑膜组织,清除退变剥脱的软骨碎屑和致痛物质.术后随访5~28个月,平均11个月,踝关节疼痛、肿胀、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根据疗效标准,优33.3%(12踝),良52.8%(19踝),可13.9%(5踝),优良率86.1%.说明局麻踝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优点.

  • MRI诊断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李小娟;王沛;郭勇;张燕群;郑奎宏

    目的:探讨MRI诊断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11例以及正常对照15例髋关节MRI图像,由2位影像科医师在横轴位图像上判断患侧股方肌信号有无异常,并测量患侧及正常对照者坐骨-股骨间隙的大小,对比分析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患者与正常对照者股方肌信号及坐骨·股骨间隙的差异.结果:(1)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者患侧坐骨-股骨间隙(8±6)mm,非常显著低于正常对照者的(25±8) mm(P<0.01);(2)所有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者患侧股方肌均可见不同程度萎缩及T2高信号.结论:MRI对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后踝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作者:唐建军;王淑丽

    后踝撞击综合征系因反复的踝关节过度跖屈或突然的急性跖屈并内翻损伤后,导致跟骨后突和胫骨后方的骨性结构及其间的距骨周围软组织受压而造成踝后部的骨与软组织撞击.强调早期诊断、恰当评价可有效防止慢性踝不稳、骨性关节炎.MRI是主要的诊断方法.临床上多数患者行保守治疗,60%以上的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后踝关节镜被认为是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 股骨髁间窝成形术治疗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疗效的初步观察

    作者:高明堂;刘军;蒋电明;闫红丽;符孔龙;张陆

    目的 探讨股骨髁间窝的解剖与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关系及经关节镜股骨髁间窝成形的效果.方法 关节镜下确诊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患者31例37膝,采用镜下清理、髁间窝扩大成形术治疗.结果 37膝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59分(41~75分),术后平均85分(70~95分),撞击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P<0.05),无关节不稳.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股骨髁间窝扩大成形术是治疗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 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朱云峰;郝烨;唐欣;何京生

    目的 探讨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对膝关节伸直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115例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患者行关节镜下手术,依据镜下表现行膝关节清理、髁间窝扩大成形术、胫骨骨赘摘除术、游离体摘除术.结果 手术治疗115例(120膝),术后96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术前平均Lysholm评分为(55.12±4.37)分(31~75分),术后6个月平均Lysholm评分为(82.37±1.23)分(70~100分),关节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 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手术对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同时可处理相关问题,术后恢复良好,较切开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 关节镜下治疗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

    作者:范世革;冯克亮;沈洪;杨青松;白云松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方法及相关问题处理.方法:对膝关节伸直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患者行关节镜手术,依据镜下表现行膝关节清理,髁间窝扩大成型术,胫骨骨赘摘除术,前交叉韧带紧缩术.结果:手术治疗26例,32膝,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9.5个月.术后评价:优14膝,良14膝,可4膝,优良率88%.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对关节损伤小.同时可处理相关问题,术后恢复良好,较切开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 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的MRI表现分析

    作者:杨兴平

    目的 分析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MRI检查,观察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的MRI临床特征.结果 80例患者的MRI检查均显示出髌骨与股骨外髁软骨以及骨质不同程度性损伤,关节囊成像不同成分积液.66例患者显示出不同程度髌支持带损伤,40例患者明显见髌骨外侧半脱位.结论 使用MRI序列检查技术,能够有效诊断出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能够有效评估膝关节各结构损伤的程度.

  • 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的MRI表现

    作者:赵鑫福

    目的:探讨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影像证实的17例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的MRI影像资料。结果髌骨内下缘骨软骨损伤17例,其中骨挫伤17例,软骨及软骨下骨骨折8例,股骨外侧髁前侧面骨软骨损伤17例,其中骨挫伤17例,软骨及软骨下骨骨折6例,关节腔内游离小软骨或软骨下骨碎片5例,内侧支持带损伤13例,髌骨半脱位10例,关节积液17例。结论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可对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87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