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次法根管治疗术用于感染根管的临床应用观察

    作者:贺晋京

    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机械清创和化学消毒的方法预备根管,将牙髓腔内已发生不可复性损害的牙髓组织和作为根尖周病的病源刺激物全部清除,经过对根管的清理、成形,必要的药物消毒,以及严密充填,达到清除感染源,堵塞、封闭根管空腔,防止再感染的目的[1]。患牙经过治疗后保存下来,可以行使咀嚼功能,维护了牙列的完整和咀嚼器官的功能。使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可以减少患者就诊次数,防止根管内的再感染,避免药物对根尖周组织的刺激,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 JUSTYⅡ全自动根管测定仪的误差性分析

    作者:于红;李丁

    目的:通过对JUSTYⅡ全自动根管测定仪的误差性分析,以提高其准确性应用.方法:应用日产JUSTYⅡ全自动根管测定仪测量195个前牙根管的长度,做好标记,按照所测长度拍摄X线片,记录针尖到根尖的距离,并进行分析.结果:所测的195个根管中,误差超过0.5 mm的有26个,误差率为13.33%.结论:通过对JUSTYⅡ全自动根管测定仪的误差性分析研究,可以提高其应用的准确性.

  • 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充填效果的研究

    作者:步江;尼娜;聂彬;包旭英;郭静;侯军衡

    目的:利用染料渗入实验测量根尖微渗漏方法评价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对C形根管充填后根尖封闭能力,并观察热牙胶充填技术治疗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疗效,从而为临床运用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1)选取40个为 C形根管的离体下颌第二磨牙,ProTaper镍钛锉预备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个。实验组使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以常规冷侧压技术作为对照组。两组样本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根尖微渗漏实验,用根管显微镜和游标卡尺测量每个根管染料渗透长度,所得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对C形根管的封闭能力。(2)将40例下颌第二磨牙需做根管治疗并被诊断为C形根管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每组20例。Protaper镍钛锉预备后,实验组使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常规冷侧压技术作为对照组。3个月后复查,拍摄X线片并结合临床以及患者的主观症状检查,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热牙胶充填组根管根充后的渗透长度小于常规组,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2)热牙胶充填组根管根充时间远远短于常规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热牙胶充填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牙胶由于其良好的物理性能,根充后根尖封闭能力优于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高温牙胶热塑注射法操作简单,快速安全,术后反应少,疗效明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C形根管充填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 浅谈牙髓病临床表现及诊断

    作者:常亮

    牙髓病是指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疾病。牙髓组织为一种对刺激极易产生反应的疏松结缔组织,位于四壁坚硬的牙髓腔中。当牙体组织病损波及牙髓,或外界刺激极强烈时,便会引起牙髓病。根据临床表现和预后,牙髓病分为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逆行性牙髓炎、残髓炎)、牙髓坏死、牙髓钙化(髓石症、弥漫性钙化)和牙内吸收。现对临床2012年收治的牙髓病患者临床表现及诊断分析报告如下。

  • 下颌骨囊肿术后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填塞术腔治疗1例

    作者:舒朝波;席克虎;喻志宏;崔莉

    患者男,15岁.牙痛1月,加重伴流脓15天入院.曾在外院诊断为"牙髓炎",清洗牙髓腔、抗炎治疗,症状无改善.查体:T36.5 C,P85/min;R19/min,BP 15.0/10.0kPa.发育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心肺腹无异常.

  • 左侧上颌尖牙双根管1例

    作者:郭军;蔡兴伟;法永红

    熟悉并掌握牙髓腔与根管的解剖结构特点是完成根管治疗的重要基础[1].上颌尖牙多为单根,在临床治疗中容易忽略多根管的存在.下面介绍1例上颌尖牙双根管病例.

  • 粘结桥脱落原因分析

    作者:陈亚琴;骆小平;石玉娟

    随着粘结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粘结桥的应用也不断地扩展.粘结桥磨除牙体组织少,不需麻醉,不需暂时冠制作,美观,舒适,一旦失败,可以重做或改设计.对于要求固定义齿修复而又不想磨除很多牙体组织的患者,或者牙髓腔宽大的年轻患者来说,粘结桥是个很好的选择,且易为接受.但脱落率高也一直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一个因素.本文收集了168例粘结桥中的20例脱落的病例,并就原因作一分析.

  •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定位与扩通

    作者:张成飞;丁瑞宇;尹兴喆;赵宝红;林琼光

    目的研究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口(second mesiobuccal canal, MB2)与近中颊根管口(mesiobuccal canal, MB)、腭侧根管口(palatal,P)的相对位置关系;探讨根管显微镜在上颌磨牙MB2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13颗上颌磨牙,截去牙冠后肉眼寻找并扩通MB2根管,然后将未找到MB2或不能扩通的标本利用根管显微镜重复上述操作.对找到MB2根管的标本进行扫描,利用Image-Proplus 4.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MB2根管口与MB、P根管口的关系.结果 MB-MB2距离为(1.47±0.54) mm,MB-P距离为(5.77±0.66) mm,MB2根管口与MB-P连线的垂直距离为(0.53±0.28)mm, MB-P连线与MB-MB2连线的夹角(α)为23.07°±13.08°.肉眼下有70颗找到MB2根管口(61.9%),其中53颗通畅(46.9%);在根管显微镜下又有6颗找到MB2,其中4颗MB2根管通畅,MB2根管发现率提高5.4%;原MB2不通畅的根管又有2颗通畅,MB2根管通畅率提高5.4%.结论 MB2根管位于MB舌侧2 mm以内及MB-P连线近中1 mm以内;上颌磨牙MB2发现率为67.3%,其中52.2%通畅;根管显微镜可以提高MB2的发现率及扩通率.

  • 数码光纤根管显微内镜临床试验研究

    作者:李鸿光;邹朝晖;吴丽娜;刘士有;林美荣;张包铮

    我们用南开大学研制的数码光纤根管显微内窥镜(简称内镜),在无创伤情况下伸入牙髓腔、根管内或牙周袋等狭窄细微部位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现将临床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显微超声处理根管内折断器械的疗效评价

    作者:韦曦;凌均棨;高燕;黄湘雅;李秀霞

    目的评价显微超声技术处理根管内折断器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常规方法不能取出的44颗患牙的共47支根管内折断器械,在根管显微镜下使用专用超声器械进行根管再处理,统计患牙的治疗成功率, 并于术后5~19个月复查.结果 33颗(33/44)患牙根管内的34支(34/47)折断器械被完全取出,成功率75%.未发生根管侧穿或牙根纵裂.经复查无1颗患牙出现治疗失败.结论根管显微镜和超声器械的使用,为处理根管内折断器械提供了新的手段.

  • 三种方法预备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成形效果的比较

    作者:周欣;马琦;尹兴喆;张成飞

    目的 评价3种常用根管预备方法对C形根管的成形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临床拔除的具有C形根管的下颌第二恒磨牙60颗,应用改良Bramante技术,于距根尖2mm、5 mm和8mm处将牙根横断.选择手用不锈钢K锉逐步后退技术(Step-Back组)、逐步深入技术(Step-Down组)和机用旋转镍钛锉ProTaperTM系列冠向下预备技术(Crown-Down组)预备不同类型的C形根管,比较预备前后根管横截面形态的数码图像,对3种不同方法的成形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3种方法预备离体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后均有遗漏.不锈钢K锉逐步后退技术和不锈钢K锉逐步深入技术分别在根冠部[遗漏面积百分比分别为(0.177±0.071)%、(0.068±0.074)%]和根尖部[遗漏面积百分比分别为(0.236±0.167)%、(0.295±0.171)%]遗漏较少(P<0.05).CⅠ、CⅡ型遗漏出现在近远中多于颊舌侧,将其分为独立的2~3个根管预备可减少遗漏.不同方法预备根尖区的遗漏均显著高于根管中上部(P<0.05).结论 早期开敞根管上段,将C形根管分为2~3个独立的根管进行预备,可以增进根管预备的成形效果.

  • 手用ProTaper器械预备弯曲根管的研究

    作者:聂敏;赵心臣;彭彬;樊明文;边专

    目的 使用牙髓立体模型(Endodontic Cube)评价手用ProTaper预备不同弯曲根管的能力.方法 按纳入标准筛选离体牙样本,根据根管弯曲度(α)将根管分3组,A组0°≤α<25°,B组25°≤α<40°,C组40°≤α<55°,每组18个根管.灌制Endodontic Cube模型,用低速锯将样本分为根管上、中、下段,组装模型,手用ProTaper预备根管,体视显微镜获取预备前、后根管的断面形态.统计学分析预备前后各段根管截面积之差AS、面积比、根管偏移距离X1、中心比CR值.结果 ①B、C组的牙本质切削量和预备前后根管截面积差比较大[B组根中部△S为(0.46±0.25)mm2,C组根中部△S为(0.48±0.30)mm2],显著大于A组[A组根中部AS为(0.28±0.13)mm2,P<0.05];②C组的根管偏移距离大,在根尖部[(0.23±0.10)mm]、根中部[(0.36±0.16)mm]及根上部[(0.31±0.15)mm]均显著大于A组[根尖部(0.19±0.07)mm、根中部(0.20±0.08)mm、根上部(0.18±0.08)mm,与C组相比P<0.05],在根管中段的偏移距离显著大于B组[(0.28±0.11)mm,P<0.05];③C组根管中部的维持能力显著差于A、B组(P<0.01).结论 随着根管弯曲度的增加,手用ProTaper对牙本质的切削量增加,定位中心的能力降低.

  • 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峡部的解剖形态研究

    作者:陈红涛;姬爱平;岳林

    目的 观察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分布、峡部形态和纵向走行变化,为根管治疗和根尖手术提供根管解剖形态的指导.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拔除的上颌第一前磨牙118颗,进行横切片,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牙根全长的根管数目、峡部形态及Hsu和Kim分型.结果 72.0%(85/118)的牙根含双根管,有峡部者占69%(59/85);牙根在根冠1/3段的双根管占99%(84/85),独立双根管和含峡部者均占49% (42/85),含峡部双根管在向根尖走行的过程中逐渐融合为单根管;全根长中根管峡部的横断面形态主要为Ⅳ和V型.结论 上颌第一前磨牙双根管间峡部主要存在于根中1/3,横断面形态与根管通联,根冠向根尖走行过程中渐融合为单根管;提示临床根管治疗中应以渗透性强的冲洗剂充分浸泡,加强对峡部的清理,提高疗效.

  • 上颌磨牙腭侧双根发生率及解剖特征的锥形束CT研究

    作者:杨博;陆群;白庆霞;张艳;刘晓静;刘朝娟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观察上颌磨牙腭侧双根的发生率及解剖结构特征,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528例(1957颗上颌磨牙)锥形束CT的临床三维影像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观察牙位及腭根数目,观察腭侧双根的发生率、解剖特征及腭侧双根与性别、观察牙位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上颌磨牙腭侧双根的发生率为0.72% (14/1957),上颌第二磨牙腭侧双根的发生率[1.12%(11/979)]高于第一磨牙[0.31% (3/978)].上颌腭侧双根的根管口平均距离为(2.84±0.50) mm,近腭根与远腭根牙根长轴夹角平均值为(34.6±16.1)°,均显著大于两颊根的根管口平均距离[(2.15±0.82) mm]和牙根长轴夹角[(21.3±12.2)°](P<0.05).上颌磨牙腭侧双根的发生与性别、左右方位因素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上颌第二磨牙腭侧双根的发生率大于第一磨牙,两腭根的根管口平均距离及两腭根夹角均显著大于两颊根,腭侧双根预备难度大于颊侧双根,需谨防器械分离.

  • 四种根管冲洗液在根管内流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

    作者:马莹;韩佳龙;于海燕;王晓春

    目的 研究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分析冲洗针头位于根管内不同深度时,4种根管冲洗液在根管内的流动情况,以期为临床根管冲洗针头的放置位置提供参考.方法 测量5.25%次氯酸钠(A)、3%次氯酸钠(B)、17%乙二胺四乙酸(C)及2%氯己定(D)4种根管冲洗溶液的密度及黏度,应用ICEM CFD14.0软件建立底端开口平头针头的单根管冲洗模型,设置针头插入位置分别距生理性根尖孔1、3、5 mm.使用FLUENT 14.0软件设置计算条件,并计算4种冲洗液在单根管冲洗模型中的流动速度、根管壁切应力及根尖压力,通过FLUENT 14.0软件获取冲洗速度、根管壁切应力云图,并对4种冲洗液的结果云图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A、B、C、D4种冲洗液对根管壁产生的切应力均在针头距生理性根尖孔1 mm时大,分别为6.72×103、6.35×103、7.47×103及5.26×103Pa,且冲洗均到达解剖根尖孔;随着冲洗针头远离根尖孔,A、B、C、D4种冲洗液产生的大切应力值均减小,针头距生理性根尖孔 3 mm时分别为2.31×103、2.05×103、2.59×103及1.81×103 Pa,距生理性根尖孔5 mm时分别为2.16×103、1.91×103、2.42×103及1.71×103 Pa.冲洗针头位于同一位置时,C冲洗液的压力值大.结论临床使用平头冲洗针头时,冲洗针头宜放置在距生理性根尖孔 1~3 mm之间;使用17%乙二胺四乙酸冲洗液时,注射速度应小于其他3种冲洗液.

  • 不同投照角度X线根尖片诊断下颌前牙、前磨牙多根管的临床评价

    作者:何秉贞;尹兴喆;张成飞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X线投照技术对发现下颌前牙、前磨牙多根管及提高其临床治疗率的作用.方法选取临床上需要进行下颌前牙、前磨牙根管治疗的患者214例,共247颗患牙.每颗患牙均需拍摄术前X线正、偏位投照片及诊断丝X线正、偏位投照片.依据两种X线影像特点(根管位置和走向不在牙根中心、较粗大的根管在根管上1/3、中1/3突然消失或模糊)判断是否为可疑多根管.采用冠向下法预备,冷侧压法根管充填后将根管分为Ⅰ~V型并与X线结果对应.结果 在87颗X线诊断的多根管患牙中,临床证实多根管为60.92%;26.44%为扁根管.诊断丝X线偏位投照片的多根管X线诊断灵敏度为93.0%,4例术后发现有遗漏根管.247颗下颌前牙、前磨牙临床治疗多根管57颗,多根管临床治疗率分别为:中切牙9.43%、侧切牙38.33%、尖牙15.90%、第一前磨牙40.38%、第二前磨牙2.63%.结论不同角度的术前及诊断丝X线根尖片有助于临床医师发现下颌前牙、前磨牙多根管,其中以诊断丝X线偏位投照发现的多根管多.

  • 年轻恒牙血管再生治疗两例

    作者:张叶;宋光泰

    年轻恒牙在龋坏或机械损伤后,可引起根尖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因患牙髓腔粗大根管壁薄弱、根尖屏障尚未形成,在治疗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过多的机械预备,同时,也很难对未发育完成的牙根根管进行侧方垂直加压或热牙腔严密充填,这类牙齿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困难的病例.

  • 牛牙症根管治疗一例

    作者:赵心臣;江千舟;边专;何金梅

    1911年,Sir Arthur Keith 将一种牙体长而牙根短小的形态变异牙称为牛牙症(taurodontism).这种变异牙的牙髓腔大且长,并在其底部出现分叉.目前,牛牙症病因尚不清楚.我们在临床收集了1例牛牙症伴根尖周炎的病例,报道如下.

  • 非感染性创伤性变色牙的变色机制及漂白疗效研究

    作者:王贻宁;陈凤英;蒋滔

    目的探讨非感染性创伤性变色牙的变色机制及漂白疗效.方法在20颗离体牙的髓腔内封入新鲜红细胞,连续离心制备变色牙模型.变色牙随机分为 A、B 2组,A组为漂白对照组,B组进行漂白,所有牙均经常规组织学处理并进行系列组化染色显微观察.结果 A 组变色牙的牙本质小管内存在高铁血红素和血红蛋白,缺乏铁离子和含铁血黄素;B组漂白后的组织学标本组化染色均呈阴性,未见红细胞的分解产物.结论在非感染条件下,血红蛋白和其他形式的高铁血红素分子可以导致创伤牙变色,过氧化物漂白剂能有效与其作用而产生漂白效果.

  • 三种热处理镍钛系统预备弯曲根管效率及碎屑推出比较

    作者:曾凯密;陈典;钟奇帜;韦曦

    目的 研究比较ProTaper Next(PTN)、K3XF和HyFlex CM(HF)3种热处理镍钛机动系统预备弯曲根管至不同工作宽度时的根尖碎屑推出情况及预备效率.方法 收集未行根管治疗、牙根完整、根尖发育完全、无牙根内外吸收或根管钙化的恒磨牙,选择弯曲度为20°~45°、初尖锉号数为10#的独立根管72个,按照镍钛系统(PTN、K3XF、HF)随机分为3组,每组再按工作宽度(25#、30#、40#)分为3个亚组(n=8).记录各组完成根管预备的时间,收集并称量各组推出根尖孔的牙本质碎屑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Tukey post hoc test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PTN预备根管至25#、30#、40#时的碎屑推出量分别为(0.37±0.09)、(0.43±0.14)、(0.42±0.15)mg,K3XF预备至25#、30#、40#时的碎屑推出量分别为(0.47±0.13)、(0.50±0.16)、(0.47±0.15)mg,HF预备至25#、30#、40#时的碎屑推出量分别为(0.88±0.19)、(0.91±0.20)、(0.80±0.15)mg.预备至同一工作宽度时,HF组根尖碎屑推出量大于PTN组和K3XF组(F25=28.700,P25<0.001;F30=19.292,P30<0.001;F40=15.190,P40<0.001).终末工作宽度增大时,3种镍钛系统的碎屑推出量均无显著增加(P>0.05).预备根管至25#和30#时,3组器械预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备至40#,PTN组用时[(173.1±18.0)s]比K3XF组[(220.5±29.7)s]和HF组[(227.6±22.3)s]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369,P=0.001).结论 与HF相比,PTN和K3XF预备弯曲根管时碎屑推出较少.当预备至较大工作宽度时,PTN的预备效率较高.

114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