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基础医学与临床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Basic & Clinical Medicine 기초의학여림상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北京生理科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358
  • 国内刊号: 1001-6325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0000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基础医学与临床》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朱广瑾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灰鼠耳蜗损伤对耳蜗核微管蛋白的影响

    作者:杨大海;倪道凤;高扬;丁大连;林嘉友;Richard J Salvi

    研究卡铂损伤灰鼠(Chinchilla)耳蜗内毛细胞(Inner hair cell, IHC)后, 耳蜗核(Cochlear Nucleus, CN)神经元出现的变化及可能涉及的环节.采取腹腔内给药, 1月后取出用药组、对照组动物耳蜗,观察毛细胞,绘制耳蜗图,对耳蜗核以冠位连续切片(10μm), 利用原位杂交的方法, 以编码微管蛋白的cDNA片段为探针, 进行检测.发现与耳蜗图所示全长内毛细胞破坏对应,伴随耳蜗核神经元体积缩小, 耳蜗核内表达微管蛋白的细胞数减少.提示随着耳蜗内毛细胞的损伤、破坏,耳蜗核的传入神经冲动刺激被去除,影响了耳蜗核团细胞的信号系统的某些环节, 从而导致细胞体积减少、细胞功能损伤等一系列变化.

  • 100例糖尿病患者感觉神经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光燃;袁申元;李红兵;付汉菁;杜燕芳;胡虹莺

    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其常见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主要致残、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缺乏早期的诊断方法及有效治疗.我们应用Neurometer 感觉神经测量仪对糖尿病患者感觉神经功能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期能早期诊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环氧化酶对大鼠胃黏膜细胞系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莲;李铁;张志文;郑先科

    应用MTT法、DNA条带分析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比较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1和COX-2)非选择性抑制剂消炎痛和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对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株(RGM-1)的作用,并用Northern blot印迹法分析脂多糖(LPS)作用于RGM-1后,COX-1和COX-2的不同变化.结果发现消炎痛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可诱导RGM-1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而NS-398对RGM-1则无明显作用.若预先用LPS作用于细胞后,消炎痛对细胞的作用明显减轻,而NS-398的作用无明显变化.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LPS作用于细胞后,RGM-1细胞COX-2 mRNA的水平明显增加.放射免疫分析(RIA)证实LPS的作用可提高细胞PG的水平.提示,COX-1和COX-2在维持胃黏膜细胞的完整性中可能起不同的作用.

  • G-CSF动员自体造血干细胞在大鼠MCAO/R模型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作者:张子强;高顺宗;刘雪平;朱竹先

    探讨G-GSF动员自体HSCs在大鼠MCAO/R模型中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模型,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SF),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HSCs)分裂增殖并向靶区"归巢",达到动员目的.观察大鼠神经病学评分, 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病理改变及CD34、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的表达.模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24h时,大量淋巴、单核细胞浸润,脑缺血区少量Nestin细胞表达,无CD34 +细胞表达.模型动员组48h后,脑缺血区尤其是皮层缺血区大量CD34及Nestin阳性细胞表达,72h后CD34+细胞消失,但仍存在大量Nestin阳性细胞,且胞突增长;模型未动员组各时段未发现CD34+细胞,且Nestin阳性细胞明显少于动员组.结论:应用G-GSF可动员大鼠自体HSCs并向脑缺血区迁移,并可以分化为神经元前体细胞.

  • 小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原代培养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马晓晶;陆晓红;金玉玲;王明礼

    为了探讨鼠皮层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规律,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体外原代培养的模型,连续培养6周,应用NSE染色法进行形态学观察.

  • TNF-α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健;单佑安;秦文利;蒋建新;刘大维;朱佩芳;周继红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TNF-α对肺泡巨噬细胞(AM)清道夫受体(SR)、CD14表达的影响,探讨TNF-α在内毒素血症时AM由早期防御性(清除、灭活内毒素)向后期效应性(释放大量的致炎与抗炎因子)转变中的作用.分离培养小鼠AM,以不同剂量TNF-α(0,0.001,0.01,0.1,1,10,100μg/L)刺激细胞16h或以100μg/L TNF-α刺激细胞不同时间(0,2,4,6,8,12,16,24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RT-PCR方法观察SR、CD14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以低至0.1μg/L TNF-α刺激16h或100μg/L TNF-α刺激6h以上就能显著增强CD14并抑制SR蛋白的表达,实验同时显示,CD14mRNA、SRmRNA表达也显著增强,SRmRNA表达变化与SR蛋白表达趋势不一致.研究结果提示,TNF-α能通过增强CD14蛋白表达并抑制SR蛋白表达而在内毒素血症时小鼠AM由免疫防御型向炎症效应型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 G-CSF动员的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作者:黄晓军;陈育红;许兰平;张耀臣;刘代红;郭乃榄;陆道培

    采用G-CSF动员的骨髓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共有1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接受了G-CSF动员的骨髓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回顾性分析植入情况、植入速度及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等.所有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9 L-1的中位时间为13.2d(8~18),血小板>20×109L-1的中位时间为22.2d(10~108).8例获得异体植入的患者中3例发生Ⅰ-Ⅱ度皮肤急性GVHD,发生5例慢性GVHD.至随访截止,中位随访775d(210~1429),所有10例患者均无病存活(DFS).因此我们认为G-CSF动员的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SAA的有效方法,可获得快速、持久植入,而不增加急性和慢性GVHD的发生率.

  •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SARS

    作者:白玉赫;郭向阳;黄宇光;罗爱伦;叶铁虎;任洪智

    为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优缺点及适应症,本文分析我院SARS ICU 2003年5月15日到6月18日收治的4例应用有创通气治疗的重症SARS患者的资料.4例患者中有1例痊愈,3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SARS所致缺氧,另外1例死于缺氧及继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感染性休克和肾功能衰竭.结果显示有创机械通气对于改善重症SARS患者的氧合是一种有效方法,但患者存活率不高,并可能增加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故应用时需权衡利弊.

  • 微波辐照对小鼠脑内MDA、DA和NE含量及NOS活性的影响

    作者:侯燕芝;陈瑞;陈安宇;于培兰;史小苓;孙林;王锐

    近年来,微波辐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有研究表明2 450MHz微波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效应,为探讨短促但持续多天的微波辐照对机体的损伤机制,我们分别选用了频率2 450、900、450和45MHz,功率密度100mW/cm2的微波,每日3次,每次1.5s,连续照射小鼠90d,观察了这些条件下微波辐照对小鼠脑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丙二醛(MDA)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

  •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分析

    作者:刘学东;胡必杰;高晓东;倪才妹;谢红梅

    观察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为临床正确选择抗生素提供药敏依据.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用ESBLs表型确证试验检测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共检出314株大肠埃希菌,对其中298株大肠埃希菌进行了ESBLs检验,检出产ESBLs菌81株,检出率为27.2%;81株产ESBLs菌对多种药物耐药率较高,除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外,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对其他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对检测出的大肠埃希菌均应进行ESBLs检测,产ESBLs细菌有较高的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好.

  • 转染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对CCl4损伤人肝细胞株的保护作用

    作者:何勇;周峻;窦科峰;陈勇

    我们已观察到转染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基因对培养肝细胞DNA合成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但是转染HGF基因对肝细胞是否具有直接的细胞保护作用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利用培养的人肝细胞株QZG,观察转染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染毒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 小鼠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成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

    作者:刘平;邹春林;关云谦;刘焯霖;陈彪;张愚

    探索小鼠胚胎干细胞(ES)在体外培养及向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诱导分化的可能性.将小鼠胚胎干细胞在含有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ES培养基中扩增,并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胚胎体的形成、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的筛选、Nestin阳性细胞的体外扩增及撤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后观察向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化.结果表明小鼠胚胎干细胞在含有LIF的特定培养基中能够稳定传代并保持不分化状态,经过无血清培养基的筛选和培养,在Sonic Hedgehog(SHH) 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8,FGF8)等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能定向分化成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这种方法有望为帕金森病等神经变性病的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充足的细胞来源.

  • 催产素抑制大鼠海马CA1神经元电活动

    作者:陈静芳;胡祁生;王勇;邹祖玉

    应用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技术,观察催产素(oxytocin,OT)对大鼠左背侧海马CA1神经元自发和诱发电活动的作用以及酚妥拉明对OT作用的影响.侧脑室注射1,10和100ng/5μL OT分别使海马CA1内60%(9/15)、73.3%(11/15)和75%(9/12)的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降低;不同剂量OT也可抑制神经元对电刺激坐骨神经产生的诱发放电且剂量依赖关系明显.侧脑室预先注射催产素受体拮抗剂[d(CH2)5-OVT](200ng/2.5μL)能阻断OT(10ng/5μL)对CA1神经元自发和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酚妥拉明(10ng/2.5μL)可明显减弱OT(10ng/5μL)的作用.结果表明OT对海马CA1神经元自发和诱发电活动的抑制作用是通过OT受体介导的,也与α-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

  • 缬沙坦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皮质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TGFβ1 mRNA的表达

    作者:李英;薛静;汪晶华;张益民;林海英;段惠军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皮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保护肾功能的机理.用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糖尿病组、缬沙坦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于实验第4、6周末测定大鼠平均动脉压、血糖、血肌酐、尿肌酐、肾重/体重、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平均肾小球面积和平均肾小球体积.用逆转录-PCR(RT-PCR)法对肾皮质GLUT1及TGFβ1mRNA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在第4周及第6周末,各组大鼠平均动脉压无差异,治疗组肌酐清除率、肾重/体重、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肾小球平均面积和平均体积均显著低于同时期的糖尿病组.糖尿病组GLUT1及TGFβ1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治疗组二者表达均有所下降.缬沙坦能够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皮质GLUT1及TGFβ1mRNA表达,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 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心肌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万铁;许涛;徐正祄;金可可;潘雪蓉;李东;方周奚

    为了探讨川芎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时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本实验选用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B组)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川芎嗪治疗组(C组).复制MIRI模型,分别观察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Ca2+浓度([Ca2+]m)、丙二醛浓度(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SOD)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和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 含量、总腺苷酸量(TAN)、能荷(EC)的变化.结果发现,C组与B组比较,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Ⅲ态呼吸速率(ST3)、SOD、面密度(Sv)、比表面(δ)明显升高,Ⅳ态呼吸速率(ST4)、[Ca2+]m 、MDA、体密度(Vv)、横径(Hd)显著降低,心肌组织ATP、ADP、TNA及EC均明显增高;且与A组比较,ST3、ST4、SOD、Vv、Sv、δ、数密度(Nv)、纵径(Vd)及ADP、AMP、TNA无明显差异.可见,川芎嗪可通过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和减轻钙超载,而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线粒体功能及结构.

  • 小鼠干细胞抗原阳性胎肝细胞在受体鼠脑组织中的分化

    作者:刘革修;张洹

    为了解胎肝干细胞是否具有向神经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本研究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雄性胎鼠肝组织中干细胞抗原-1(stem cell antigen, Sca-1)阳性细胞,尾静脉注射Sca-1+细胞(2.0×103个/小鼠)到经致死剂量(10.0Gy)放射线照射的10~12周C57BL/6J雌性小鼠.免疫组化和FISH双染色检测结果显示移植2、4、6月后受体雌鼠脑组织内存在大量Y染色体阳性细胞,约占脑组织总细胞为4.5%±0.5%,分布包括:侧脑室脉络膜丛、脑室室管膜、大脑白质灰质、小脑等.这些Y染色体阳性细胞表达神经组织细胞特异标志,如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ron-specific nuclei protein, NeuN)、神经纤维细丝蛋白M(neurofilament-160Ka,NF-M)、微管蛋白Ⅲ(tubulin Ⅲ,TuJ-1)、或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等,其中Y染色体和NeuN均阳性的细胞为1.2%±0.3%、Y染色体和GFAP均阳性的细胞为1.0%±0.2%.这说明胎肝Sca-1+细胞能迁移进入脑组织,并且分化成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

  • 利用双向电泳比较3种提取户尘螨蛋白的方法

    作者:孙劲旅;张宏誉;应万涛;王京兰;钱小红

    为改进户尘螨过敏原提取方法,在采用Cocas液、裂解液及Trizol法提取纯种户尘螨螨体蛋白后,用二喹啉甲酸(BCA)检测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双向电泳比较上述蛋白提取方法的效果.结果显示,在蛋白质回收率方面,裂解液优于Trizol法优于Cocas液.经过双向电泳,Cocas液提取的蛋白仅仅有少量低分子量的蛋白点;用裂解液提取的蛋白可见明显增多低分子量的蛋白点,但无中分子量的蛋白点;Trizol法提取的蛋白可见中分子量的蛋白点如174~178ku和133.0ku的蛋白质.另外,纯种户尘螨螨体经Trizol液提取后进行双向电泳,在考染和银染时均出现5个高丰度的特殊蛋白点,一个为酸性中分子量蛋白,位置孤立的;另有4个位置彼此非常接近的中性蛋白点.比较后结论为使用Cocas液提取的尘螨蛋白质浓度低,蛋白点少.使用裂解液提取的尘螨蛋白质浓度虽然较高,但是没有中分子量的蛋白点,不能全面反映尘螨的过敏原.使用Trizol法提取的蛋白质浓度中等,有中分子量蛋白点,反映的蛋白点更加全面.纯种户尘螨螨体经Trizol液提取后进行双向电泳,在考染和银染时出现的特征性蛋白点,作为一种双向电泳的指纹图谱,在鉴定此种纯种户尘螨螨体时具有一定的价值.

  • 用体外培养的男性外生殖器皮肤成纤维细胞单层建立雄激素受体结合分析的方法

    作者:伍学焱;史轶蘩;邓洁英

    为了了解正常男性雄激素受体水平及功能状态,帮助临床上对男性假两性畸形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体外培养的活的男性外生殖器皮肤成纤维细胞单层为材料,建立了雄激素受体结合分析方法,并观察了温度改变对其结果的影响.结果8例正常人的Bmax值,在37℃和42℃条件下分别为:(80.32±30.94)fmol/mg P.(48.24~119.94)和(82.80±28.91)fmol/mg P.(42.50~124.36);Kd值分别为:(0.46±0.21)nmol/L(0.24~0.78)和(0.54±0.22)nmol/L(0.30~0.83).两组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正常人雄激素受体的质和量保持稳定状态.

  • 二型谷氨酸羧肽酶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建立

    作者:田士强;王任直;李桂林;王欣;张波;姚勇;窦万臣;孔燕国

    为了深入研究二型谷氨酸羧肽酶(glutamate carboxypeptidase Ⅱ,GCP Ⅱ)功能和了解其在兴奋性氨基酸代谢过程中作用,拟构建GCP Ⅱ的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细胞株;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切连接,和蓝白筛选的方法,构建表达载体;磷酸钙共沉淀的方法转染HEK293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细胞染色的方法鉴定阳性细胞株.采用PCR方法扩增出GCP Ⅱ;构建含有GCP Ⅱ基因的表达载体--pcDNA3.1-NA;建立了细胞株 HEK 293-NA.成功构建了GCP Ⅱ的表达载体,建立了稳定表达细胞株,为深入研究该酶的功能和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奠定了基础.

  • 尿素酶预处理-气相色谱-质谱法诊断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缺陷病

    作者:宋元宗;柳国胜;张霆;王自能

    本文探讨琥珀酸半醛脱氢酶(succinic semialdehyde dehydrogenase, SSADH)缺陷病各尿液标志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特征.收集SSADH患儿的尿液标本,经去尿素、加内标(正十七酸)、除蛋白、真空干燥处理,残余物进行三甲基硅烷化衍生后进样行GC-MS法分析.尿液中可检测到明显的4-羟基丁酸、2,4-二羟基丁酸、3,4-二羟基丁酸和4,5-二羟基己酸信号.在TIC图上,其绝对保留时间(相对保留时间)分别是6.32min(0.434), 7.80min(0.536), 7.94min(0.546), 8.80min,8.90min(0.605,0.612).在质谱图上,其特征离子(m/z,TMS) 分别是M-15(233,2),M-15(321,3), M-15(321,3),M-15(349,3). GC-MS法分离鉴定尿液代谢成分,可作为诊断该病的一种可靠手段.

  • 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建立及其表面标记检测

    作者:俞红;秦爱兰;周霞秋;张韦华

    本文拟建立大鼠卵圆细胞增殖模型,分离纯化卵圆细胞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给SD大鼠喂饲2-乙酰氨基芴(2-AAF),剂量分别为5、10、15、20mg/kg,连续给药6d,第7天行三分之二肝切除术,术后继续给药1周,并于术后每隔3d取肝组织行常规组织学观察、细胞增殖试验及免疫组化染色.经免疫磁珠标记C-kit阳性细胞以纯化卵圆细胞,再经免疫细胞化学及RT-PCR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0、15、20mg/kg三种剂量2-AAF均可成功建立卵圆细胞增殖模型,卵圆细胞增殖于第8天较明显,至第11天达高峰,第14天有所减少.卵圆细胞胞核BrdU染色阳性,卵圆细胞表达特异性抗原OV6、肝细胞标记白蛋白、胆管细胞标记CK19、甲胎蛋白以及连接蛋白43,同时还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C-kit.实验表明,2-AAF剂量为10~20mg/kg时可获得较理想的大鼠卵圆细胞增殖模型,增生的卵圆细胞为具有双向分化潜能的肝干细胞/前体细胞.

  • 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DNA的三种提取方法比较

    作者:田子强;刘俊峰;张少为;李保庆;王福顺;曹富民;张月峰

    为了寻找佳的自普通10% 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的方法,取我院2000年手术切除的10% 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食管癌标本10例,分别以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法,蛋白酶K消化氯化钠盐析法和不同pH值下加热提取法提取其DNA,然后进行电泳和PCR扩增分析.结果显示,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法,蛋白酶K消化氯化钠盐析法所得DNA产量和质量均高于不同pH值下加热提取法.从而认为蛋白酶K消化氯化钠盐析法简便快捷,不用接触有毒的化学药品,是理想的DNA提纯方法.

  • 第六讲研究结果的统计学问题

    作者:韩少梅

    在有了严格的临床设计并实施后,会得到许多研究所需要的信息,如何运用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医学信息就是医学统计学的任务了,统计学是描述、归纳、探索数据分布规律、解释数据的科学和艺术, 也是研究人员合理地、灵活地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 充分提取试验信息, 深入揭示研究事物客观规律的一种手段.

  • 血液动力学在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作者:王桂清

    血液动力学主要是应用流体力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血液流动、血管生理和病理之间关系的一门边缘性学科.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认为血液动力学因素对血管重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当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后,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跨膜蛋白、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等将力学信息传递到细胞内,再经过效应分子将转导信号终作用于相应的血管,从而参与血管形态和功能的重构过程.本文旨在简述血液在流动过程中,血液动力学因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生成等的影响.

  • 肿瘤血管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作者:刘玉琴

    肿瘤血管形成是非常活跃的领域,新进展层出不穷.本文仅就近几年血管形成机理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主要进展包括:内皮细胞表面整合素表达及其调节通路上新的分子机理;调节VEGF/VEGFR通路的新分子机理;内皮细胞表面其他分子活化与血管形成;细胞代谢产物及一些细胞因子、黏附分子通过非常规途径影响内皮细胞迁移;非甾醇类抗炎药物、磺胺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老药也在血管形成中扮演新角色;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等也在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

  • 妇科肿瘤的血管形成和抗血管形成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谭先杰;潘凌亚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需要新生血管提供血液,抗肿瘤血管形成是一种新的抗肿瘤策略.本文对妇科肿瘤领域中有关肿瘤微血管密度的检测及其预后价值、肿瘤组织血管形成活性分子的检测、血清血管形成分子的检测、抗肿瘤血管形成治疗尝试及其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 缺血性疾病与治疗性血管再生

    作者:王冬;叶星沈

    冠心病、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等缺血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尤其是以终末小血管弥漫性受损为主的病变目前临床治疗无法取得满意疗效,根据血管生成的机制应用促血管生成因子、转基因治疗及细胞治疗等多种方式进行的治疗性血管再生为此类疾病的治愈带来了希望.

  •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及保护药物的研究

    作者:杜冠华

    血管内皮不仅仅是血管的屏障层,而且可以通过产生和释放各种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功能,维持正常血管功能和血液供应状态.由于血管内皮细胞直接与循环血液接触,易于受到血液中活性物质的影响,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引起多种血管性疾病.本文简要介绍氧化应激、氧化型胆固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因子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等多种因素与内皮细胞损伤的相互作用,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并对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的药物研究现状作简单综述.

基础医学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