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临床小儿外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 Surgery 림상소아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6353
  • 国内刊号: 43-13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26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湖南省儿童医院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梅海波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外固定支架结合髓内钉治疗儿童伴骨缺损和肢体短缩的股骨骨不连

    作者:钟明亮;张湘生;黎志宏

    目的 探讨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髓内钉治疗股骨化脓性骨髓炎后伴骨缺损及肢体短缩的骨不连. 方法 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髓内钉对14例儿童(平均年龄9.5岁)股骨化脓性骨髓炎后伴骨缺损及肢体短缩的骨不连行骨痂延长术,术前患肢平均骨缺损长度2.2(1.3~3.4)cm,患肢平均短缩8.9(3.5~16.5)cm.结果 随访41~89个月(平均58个月),骨延长达7.0~19.5 cm,平均外固定指数18.6(14.9~24.3)days/cm,延长段愈合指数平均37.8(30.7~51.6)days/cm.肢体长度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肢体短缩<2.0 cm,肢体成角<7°),骨不连接处全部愈合,无神经、血管损害,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及新骨骨折.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髓内钉是治疗儿童股骨化脓性骨髓炎后伴骨缺损及肢体短缩骨不连的可靠方法.

  • 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并心肺功能不全手术治疗65例

    作者:郭士勇;崔传玉;李青;张冲

    目的 探讨6个月以下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并心肺功能不全的早期手术适应症、手术及手术前后处理方法. 方法 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本院共收治年龄6个月以下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并心肺功能不全患儿65例,其中3例并发呼吸衰竭.均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下带机直接手术.结果 62例治愈出院.死亡3例,死亡原因:2例为术后低心排综合症,1例为肺出血.结论 6个月以下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并心肺功能不全在术前充分准备、把握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及术后心肺功能维护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手术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和预后.

  •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特点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刘远梅;耿磊;金祝

    目的 探讨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特点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并发症.手术年龄25 d至5岁,女16例,男10例.Ⅰ型(显型)9例(34.6%),Ⅱ型(混合型)13例(50.0%),Ⅲ型(哑铃型)3例(11.5%),Ⅳ型(隐型)1例(3.8%).骶尾入路手术21例,经腹骶尾联合入路手术5例.结果 26例中,获随访22例(良性20例,恶性2例),存活20例,死亡2例.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大便失禁2例,切口皮下积液感染3例,皮瓣坏死2例,慢性窦道1例.结论 术中修复盆底、重建肛尾韧带及消灭死腔是防治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小儿脑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红琳;何伟军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脑血液流变学监测在小儿脑发育障碍性疾病康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门诊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临床诊断为小儿脑发育障碍性疾病的3~5个月患儿常规进行头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动态观察脑血液流变学在康复治疗前、后的变化,随机抽取35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轻、中和重度小儿脑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儿大多有脑血液流变学异常,康复治疗前、后大脑各动脉S/D值的变化与症状的改善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血液流变学变化是小儿脑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一项重要客观指标之一,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儿脑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指标.

  • 压力测定在右室双腔合并室间隔缺损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利群;谢卫科;朱晓琳;裴绪斌;孙敏

    目的 总结67例右室双腔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手术治疗经验,介绍压力测定在右室双腔手术中的具体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本院收治的67例右室双腔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临床资料,均在低温、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手术,术中常规测定右室、肺动脉压力.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2例,病死率为3%.痊愈患者随访3~12个月.经心脏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室-肺动脉压差均逐步降低,小于20 mm Hg,存在室间隔残余漏3例,均小于3 mm.结论 右室双腔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术中进行压力测定,可以指导临床手术,术中评价手术纠治效果,提高该病的近远期手术疗效.

  • 儿童多发伤285例的处理

    作者:王强;张潍平;宋宝健;张金哲;候大为

    目的 探讨骨折儿童多发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285例骨折合并多发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85例骨折患儿351处骨折,172处予手术治疗.合并腹部损伤263例,包括肝损伤95例,其中8例行剖腹探查术;脾损伤94例,其中脾切除1例;胃肠道损伤46例,其中13例手术探查;胰腺损伤28例,其中4例手术治疗.泌尿系损伤25例,包括输尿管损伤10例,8例膀胱损伤均行急诊手术修补;尿道损伤25例,其中18例手术.结论 ①儿童肝、脾损伤输液输血超过40mL/kg,血压仍不能稳定在正常范围或出现胆汁性腹膜炎时应手术探查.巨脾出现脾损伤时应手术切除.②胃肠道损伤合并气腹或腹膜炎持续加重,尤其早期患儿体温明显增高时应手术探查.③胰腺损伤可保守治疗.④肾脏损伤应尽早行静脉肾盂造影(IVP),合并肾蒂损伤及先天性畸形者应手术治疗.⑤输尿管损伤易延迟诊断应引起重视.⑥膀胱损伤应急诊修补.⑦完全性尿道断裂应行尿道端端吻合、膀胱造瘘术.⑧对开放性骨折应急诊手术,病情不稳定者可先闭合伤口.对长骨干骨折、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多选用单臂外固定架固定.

  • 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作者:江君;刘利君;唐学阳;蒋欣;彭明惺

    目的 探讨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0例儿童股骨颈骨折患儿病例资料,其中Ⅰ型1例(占5%).Ⅱ型9例(占45%),Ⅲ型6例(占30%),Ⅳ型4例(占20%).车祸伤6例(占30%),高坠伤10例(占50%),走路跌伤4例(占20%).20例中,保守治疗7例,手术治疗13例,按不同治疗方法比较预后.结果 7例保守治疗患儿中,5例痊愈,1例骨不连,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例手术治疗患儿均达到骨性愈合,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包括1例Ⅰ型病例,2例Ⅱ型病例.结论 对于Ⅲ型、Ⅳ型骨折和损伤较轻,骨折位移较小的其他类型骨折一般可以采取保守治疗,而其余骨折宜手术治疗,且手术越早效果越好.根据骨折的类型、程度,可选择空心螺纹钉或克氏针内同定.带血管蒂的髂骨块移植及三翼钉固定术对骨骺损伤较大,容易引起骺板早闭和髋内翻,不宜在儿童采用.

  • 小儿网膜孔疝1例

    作者:吴翮;张虹;杨传民;姜忠;段于河

    小儿网膜孔疝临床较为少见,本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男,11岁,因腹痛伴呕吐2 d入院.入院前2d餐后无诱因突发腹痛,为上腹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重,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可见咖啡样液体,无排气排便,不伴发热.无外伤、手术史.体杏:T 37.4℃,P 88次/分,R 25次/分,BP 105/80mm Hg,痛苦面容.强迫屈曲体位,呼吸急促,腹式呼吸明显减弱,上腹部明显膨隆,腹壁静脉无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 肝母细胞瘤术后小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1例

    作者:关海山;杨传民;董蒨;姜忠;江布先

    腹部手术后肠套叠临床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小肠套叠多见 [1] .本院近期收治1例肝母细胞瘤术后小肠套叠患儿.患儿,男,1岁,因腹部肿块20余天入院.体查: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紫绀及出血点,巩膜无黄染.腹部膨隆,可见腹壁浅静脉显露,右上腹触及巨大肿块,右肋缘下10 cm,剑突下8 cm.B超及CT检查均显示肝脏巨大包块.

  • 小儿阑尾炎诱发睾丸鞘膜积脓1例

    作者:刘鸿坚

    小儿阑尾炎合并鞘膜积脓罕见,本院近期收治1例.患儿,男,13岁,因"右侧阴囊红肿疼痛7 d"入院.于院外以睾丸炎予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近日来出现腹痛.体查:精神反应可,腹部平坦,右下腹压痛,肌稍紧张,未扪及包块,肠鸣音可,右侧阴囊红肿明显,睾丸增大,触痛明显.血常规:WBC 11.8×109/L,N 0.678,CRP 51 mg/L.尿常规正常.T37.4℃.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见右中下腹不均质回声包块,约5.6 cm×4.7cm大小,右侧阴囊内见一囊性不均质包块.

  • 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手术治疗15例

    作者:李玉婵;陈博昌

    肱骨内上髁骨折是继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外髁骨折之后较多见的儿童肘部骨折,在大年龄儿童中尤其多见,肱骨内上髁受到前臂屈肌的牵拉而撕脱,可伴肘关节脱位.其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的严重程度较肱骨外髁骨折及髁上骨折轻,因此肱骨内上髁骨折较少受到重视.本文对本院手术治疗的肱骨内上髁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25例分析

    作者:黄庆录;廖晓东;唐耘熳;韦伟;陆国华;苏兴旺

    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临床上较少见,常因就诊不及时、延误诊断等造成肠管、卵巢、睾丸坏死.2000~2008年本院共收治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25例,现报道如下.

  • 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作者:张步升;张郁林;崔光浩;王冲;伯平;程沛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TGA)是小儿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按是否合并室间隔缺损,分为室间隔完整型(TGA/IVS)和室间隔缺损型(TGA/VSI)).本院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大动脉调转术(an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治疗TGA/IVS患儿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下拉幕状修复内环口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43例

    作者:黄文;何惠玲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并可探查对侧 [1].本院自2002年1月起,采用腹腔镜下拉幕状修复内环口的方法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4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新生儿肠旋转不良诊治52例

    作者:陈小林;刘志新;肖文军;刘盛;陈乜明

    新生儿肠旋转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是新生儿急性肠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院自1993年至2007年共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患儿52例,现报道如下.

  • 儿童重度烧伤并脓毒症救治分析

    作者:谭嘉韬;陈锋;李巍;李伟;李峥;何小龙

    儿童烧伤后脓毒症是小儿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40例儿童烧伤并脓毒症患儿,现报告如下.

  • RA-BMPs信号通道对肠神经系统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伟华;施诚仁

    肠道神经系统是起源于神经嵴的神经元前体细胞迁移至肠道并演化形成,而起源于神经嵴的前体细胞是多潜能干细胞,它们在肠道内所接触的微环境决定了肠道神经系统的独特性.神经营养因子如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zlia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营养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在肠道神经元前体细胞迁移增殖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 小儿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作者:卢树昌;张溪英

    以往多认为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神经敏感性差,对疼痛反应迟钝,故常不重视镇痛工作.现在认为由于发生更剧烈的免疫反应和缺乏中枢抑制因素,婴幼儿有可能经历较成人更痛苦的疼痛 [1,2].研究发现,小儿术后疼痛可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而这些反应可被完善的麻醉镇痛减轻;小儿术后疼痛的经历会产生长期影响,诸如术后长期的行为学改变及对疼痛的耐受力降低 [3].因此,小儿疼痛必须和成人一样进行规范治疗.现就近年来小儿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Rb和p21与细胞周期调控研究

    作者:邹华新;张宏伟

    细胞周期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细胞在周期时相的变迁中进入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理状态.细胞周期为10~48 h,分为4期: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和M期(有丝分裂期).近年来对细胞周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发现并确立了细胞周期素(cycli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KI)在真核生物细胞周期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 加强儿外科医师的应急救治能力建设

    作者:祝益民

    急救医学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医学模式在发生新的变化,医师包括儿外科医师不但要提高诊治水平和手术技能,还要在提升ICU救治能力和规范急诊室建设的基础上,开展院前急救和参与紧急救援中心的建设,强化培训,使急诊医疗体系不断完善,应对各种创伤、公共卫生和灾难事件的发生.

  •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

    作者:王忠荣;刘胜勇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常见的小儿颅外实体肿瘤.来源于未成熟的胚胎细胞,早期可发生转移,恶性程度高,且症状无特异性,易造成误诊,具有白行消退与体外诱导分化成熟的特点,随着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的改进,其预后明显改善.

  • Ladd手术治疗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作者:周小渔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Ladd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基本术式,效果良好.但不少缺乏小儿外科专门训练的外科医生,并不熟悉该病的病理改变和标准术式,面对术中不能识别的解剖异常,束手无策,或处理不能完善到位,术后症状依旧.本文简要介绍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简要诊断方法和手术要点.

  • 生后右阴囊进行性肿胀

    作者:吴华哲;王祖耀;郑建都;曾洪飚

    病例摘要患儿,男,生后5 h,因发现右阴囊肿胀5 h入院.系G1P2,孕35周,双胎妊娠,剖宫产,出生体重1.9 kg,有羊水过多史.生后即发现右侧阴囊肿胀,进行性加剧,无触痛,无哭吵、呕吐、腹胀、发热等,已解小便,未排便.体查:早产儿貌,哭声响,T 36.5℃,P136次/分,R 42次/分,皮肤中度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坦,腹壁无红肿,无胃肠型,腹软,无明显压痛,肠鸣音未闻及.右腹股沟区水肿明显,右阴囊皮肤发红,无破损,约6.0 cm×5.0 cm×4.5 cm大小,边界清楚,质地软,无明显触痛,压之无变化,透光试验阳性,右侧睾丸未触及.

  • 胸腹联体儿心脏畸形的处理

    作者:刘平波

    1978年,Izukawa等结合手术分离的难易程度,将胸腹联体双胎心血管联合的情况分为3类:A类仅部分或完全公用心包,有2个分开的心脏;B类心房联合而心室分开,心房组成一个复合体;C类心脏联合伴多发畸形,心房和心室组成复合体.由于复杂的心血管畸形,90%的朐腹联体儿不适合手术分离.目前园内外胸腹联体儿心血管畸形成功分离者仅有零星报道.

  •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心电图分析

    作者:杨哲;李梨平;史进;历忠奎;唐滔;杨进福

    目的 探讨大鼠心电图(ECG)在评价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作大鼠IRI模型,并以心肌病理学检查验证,同时多个时间点记录肢体导联ECG.结果 大鼠典型心肌缺血ECG表现为缺血5 min内出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再灌注后ST段抬高消失,持续缺血后ST段上抬可持续6周以上,且缺血心肌出现心肌细胞消失、被纤维束样结构取代.结论 大鼠心肌缺血时肢体导联ECG改变典型,可用于IRI模型的鉴定筛选.

  • 自体纤维蛋白膜的制备及其生物物理性能测定

    作者:吴博;崔华雷;王晓晔;董亮;李苗苗

    目的 制备自体纤维蛋白膜并测定其物理性能如厚度、抗张强度、伸长率,研究其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以作为载体用于防治腹膜牯连.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凝血酶和血浆制备纤维蛋白膜,测定膜的平均厚度、抗张程度及伸长率.采用分组法测定自体纤维蛋白膜植入大鼠体内3 d、7 d、10d、20d、40d后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结果 采用1 mL:10 IU凝血酶制备的纤维蛋白膜物理性能好,组织相容性好,植入大鼠体内1周后可完全降解.结论 用凝血酶和血浆制备的纤维蛋白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有可能作为载体用于减轻腹膜粘连.

  • 先天性畸形围产期干预的系统化管理

    作者:马继东;叶蓁蓁;黄醒华;陈焰;马丽霜;马强;冯翠竹;李靖

    目的 报告对产前诊断先天性畸形的围产期干预进行系统化管理的实践经验,并讨论相关问题.方法 本管理模式由"产前诊断和分娩中心"与"新生儿治疗及随诊中心"组成,两个中心随时保持业务交流与合作.管理模式的运行:超声科及产科医生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畸形,家长到新生儿外科门诊咨询,必要时学科间进行业务交流与讨论,按计划分娩,并根据病情选择:配备转运暖箱的救护车接诊、普通救护车常规转诊、或留产院观察及出院后到新生儿外科门诊.转诊患儿急诊手术、择期手术或观察.结果 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本院共接待经产前超声诊断各种类型先天性畸形的产前咨询与诊疗共322例.其中34例(10.6%)引产或生后放弃治疗;89例通过各种方式转诊至本院;76例(23.6%)于新生儿期手术,治愈率为89.5%;212例(65.8%)继续妊娠或出生后观察.结论 本管理模式为适应我国现实医疗环境和北京市医疗资源配置的具体情况而建立,可以使患儿(及准父母)得到产前诊断、咨询、监测,生后转运、治疗及随访的系统化管理,对进一步提高先天性畸形的总体治疗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 影像学检查为联体儿分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作者:徐和平;陈文娟

    该胸腹联体儿在我院进行了X线平片、B超,胃肠道钡餐造影、CT平扫与增强扫描和MRI平扫等多种影像学检查.一、放射学检查

  • 术前化疗对肝母细胞瘤手术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秦红;张金哲;祝秀丹;王焕民

    目的 评价术前化疗对肝母细胞瘤(hepatoblagtoma,HB)手术切除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993~2004年80例HB患儿分为两大组.术前化疗组(A组)48例,其中PRETEXT Ⅰ期13例,Ⅱ期13例,Ⅲ期15例,Ⅳ期7例.Ⅰ、Ⅱ期均采用弱方案化疗,Ⅲ、Ⅳ期分别采用强方案(A1组)及弱方案(A2组)化疗,Ⅲ期病例中.A1组6例,A2组9例;Ⅳ期病例中,A1组3例,A2组4例.术前未化疗组(B组)32例,Ⅰ期12例,Ⅱ期9例,Ⅲ期6例,Ⅳ期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理分期与分型、手术及术后治疗和随诊,均符合统计学可比性要求.A1组化疗使用阿霉素、顺铂3~6轮,A2组使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霉素1~2轮.比较A(A1、A2)组、B组手术切除率、5年生存率及围术期死亡率.结果 随访60~200个月,Ⅰ、Ⅱ期A组与B组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病例合并后比较,A2组、B组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与B组、A1组与(A2+B)组手术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完整切除者5年存活率明显高于手术未切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化疗对PRETEXT Ⅰ、Ⅱ期患儿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无意义,术前强方案足疗程化疗可提高PRETEXT Ⅲ、Ⅳ期病例手术切除率,术前弱方案短疗程化疗及术前不化疗,不能提高PRETEXT Ⅲ、Ⅳ期手术切除率.手术完整切除者5年生存率达90%.

  • 78例儿童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治

    作者:翟瑄;梁平;夏佐中;李映良;周渝冬;李禄生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患儿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全部患儿均发生于颅脑损伤后,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头痛、呕吐等,经CT和MRI扫描明确诊断,予药物、高压氧及肢体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痊愈64例(82.1%),遗留轻度残疾12例(15.3%),重度残疾2例(2.6%). 结论 在儿童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上,MRI优于CT检查,早诊断、早期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 CT三维重建及肝脏体积测定在小儿肝脏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静;董蒨;江布先;张虹;姜忠;鹿洪亭;牛海涛;郝希伟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及肝脏体积测定在小儿巨大肝脏肿瘤和位于肝门部位肝脏肿瘤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诊治巨大和位于肝门部位的小儿肝脏肿瘤25例,均使用螺旋CT增强扫描,并在CT工作站行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的三维影像重建,测量全肝体积,预测切除肝脏体积,并计算残余肝脏体积及残余肝脏体积与标准化肝脏体积之比.结果 25例经CT 三维重建后均获得清晰的肿瘤瘤体及与血管毗邻关系的图像.其中手术患儿21例,未手术患儿4例.21例手术患儿中,行右半肝切除6例,左半肝切除5例,右三叶切除5例,左三叶切除1例,肝中叶切除4例,手术患儿术后平均残余肝脏体积为182.55 cm3,小残余肝脏体积为62.26 cm3,平均残余肝脏体积与标准化肝脏体积之比(平均残余肝脏体积比)为44.69%.小残余肝脏体积比为20.16%,所有患儿嗣手术期均未发生严重肝功能衰竭.结论 通过CT三维重建的画面,可以旋转地动态观察肝脏血管的走行、位置及与肿瘤的关系,并可计算出术后残余肝脏体积及残余肝脏体积与标准化肝脏体积之比,为判断手术的可行性,手术方案的选择与制定及评估术后残余肝脏功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经肋脊角小切口入路离断式肾盂成形术48例

    作者:董淳强;杨体泉;阮双岁

    目的 介绍经肋脊角小切口入路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UPJO)所致肾积水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本院收治的48例UPJO患儿经肋脊角小切口入路(A组)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与同期70例常规手术入路(B组,包括经腰以及经上腹横切口腹膜外入路)、28例腹腔镜后腹膜入路(C组)进行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包括肾周引流量、拔除肾周引流管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手术效果、年龄、肾积水程度的比较.结果 ①术中出血量:A组与C组相当(P>0.05),较B组少(P<0.05);手术时间A组短(P<0.05);②术后恢复情况:A组与C组相当(P>0.05),短于B组(P<0.05);③手术效果:各组一致(P>0.05);④各组年龄结构与肾积水程度:A组与B组分布均匀(P>0.05),与C组存在差别(P<0.05).结论 经肋脊角小切口入路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 UPJO,具有切口小,损伤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 胸腹联体儿的术后加强治疗

    作者:高喜容

    该例联体儿在全麻及气管插管下完成分离手术,在气管插管、复苏囊加压给氧下转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人NICU时均无自主呼吸,心率165~166次/分,轻度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细湿罗音.联体儿一即刻血气分析FiO280%,R 60次/分下PH 7.36,PC02 34.1 mm Hg,PO272 mm Hg,HCO3 4 mmol/L,BE~20 mmol/L,微量血糖示低至测不出.

  • 儿童亲体肝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

    作者:邓玉华;张明满;李英存;郭春宝;康权

    目的 探讨儿童亲体肝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为提高儿童亲体肝移植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同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3月本院25例亲体肝移植患儿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胆道闭锁合并胆汁性肝硬化15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病)3例,肝糖原累积症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3例,急性药物十串肝功能衰竭1例,原发性肝硬化1例.对其并发症的种类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治疗措施.结果 25例手术均获成功,围手术期死亡 3例,其中1例于术后3 d死于门静脉血栓;1例亲体肝移植术后7 d 出现肝动脉血栓形成,再次行尸体肝劈离式肝移植,术后1个月因消化道出血而死亡;1例术后感染曲霉菌死亡;其余22例痊愈出院.结论 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术后治疗,是儿童亲体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 胸腹联体儿分离术的围麻醉期处理

    作者:张溪英

    在实施麻醉方面,我们有几点体会:一、先后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两患儿面对面侧卧位时,插管常很困难,侧卧插管避免了上下位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波动.除两患儿各备一套完整的监护仪器和麻醉机外,考虑到如果一方给药町能会影响对方,诱导也是在监测下为两患儿先后分别给药.联体儿面部相对呈侧卧位,且舌大,气管小,声门高,不易暴露,仅能通过内径为2.5~3.0 mm的气管导管,尤其是左侧卧位患儿,凶操作者左手握喉镜,操作不便而致捅管困难.

  • 胸腹联体儿的外科手术

    作者:李碧香

    联体儿分离手术有很大风险,以往认为不宜在新生儿期进行,以2~3月龄实施较为合适,本例生后16 d手术获成功,体会如下.一、术前评估

  • 联体新生儿成功分离需要多学科合作

    作者:高纪平

    一、病例介绍患儿,联体儿一和联体儿二,为胎龄40周的女性胸腹联体儿,在当地医院剖腹产分娩,于2009年3月18日(出生后60 h)入院.体查:联体儿一,T37℃,HR 152次,分,R 40次/分;联体儿二,T37℃,HR 160次/分,R 42次/分;Wt(共有)4 800g.皮肤巩膜中度黄染,两婴面面相对,自胸骨下端至脐相连形成"体桥",长13.5 cm,周径28 em,表面皮肤正常,共有一脐部,呈暗红色,表面有少量分泌物.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

    作者:

    四川大字华西医院(原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成立于1960年10月1日,由著名小儿外科专家胡廷泽教授组建,是国内早建立的小儿外科中心之一.40余年来,华西医院小儿外科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至2008年已拥有120余张床位,年门诊量达27 856人次,年住院病人及手术台次达4 000以上,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科医疗中心.

临床小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