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临床小儿外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 Surgery 림상소아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6353
  • 国内刊号: 43-13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26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湖南省儿童医院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梅海波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两部位鞘管穿刺腹腔镜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作者:习林云;何大维;刘星华;邁陆鹏;刘丰;刘俊宏;林涛;魏光辉

    目的:介绍两部位鞘管穿刺腹腔镜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探讨其在儿童腹腔镜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3年于本院采用腹腔镜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继发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肾积水病例149例。根据鞘管穿刺方式分为两部位组及三部位组。其中两部位组69例,男53例,女16例,双侧3例,单侧66例。三部位组80例,男71例,女9例,双侧4例,单侧76例。两组均行腹腔镜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完成。术后随访12个月,了解肾积水及尿路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远期再手术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添加鞘管或切口。两部位组及三部位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5±39)min、(122±42)min(P=0.000),术后肾收集系统扩张分离前后径(anterior-posterior,AP)为(1.5±1.2)cm、(1.2±0.9)cm(P=0.167)。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7.4%、13.8%,肾积水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0.6%、42.5%,两部位组术后1年出现2例再手术病例(3.2%),第1例再手术病例术中发现原肾盂输尿管吻合处有瓣膜状结构,可能为第1次手术缝合时管周筋膜坎如吻合口所致。第2例为输尿管息肉复发病例。三部位组无再手术病例。结论采用两部位法腹腔镜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安全有效,且可以减轻手术瘢痕,体现腹腔镜“无疤”效果。

  • 儿童先天性肺囊性疾病69例诊疗分析

    作者:阳广贤;刘剑;邓喜成;陈仁伟;王敬华;刘平波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肺囊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探讨肺囊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时机与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3年7月我们收治的69例先天性肺囊性疾病患儿临床资料,男39例,女30例,年龄2d至15岁,平均年龄(1.2±0.6)岁。其中先天性肺囊肿48例,先天性肺叶气肿15例,先天性肺囊性瘤样畸形6例。肺囊肿中行囊肿摘除术8例,40例行肺叶切除术;先天性肺叶气肿15例,均行肺叶切除术;先天性肺囊性瘤样畸形6例,均行肺叶切除术。结果患儿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术后近期并发症包括气胸5例,胸腔积液4例,乳糜胸1例,肺炎4例。随访2个月至9年,均恢复良好。结论儿童先天性肺囊性疾病表现多样,易产生压迫症状或急性呼吸窘迫,应早诊断,早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的根本方法,对于有急性呼吸窘迫症状者,应急诊手术治疗。

  • IL-17在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谭梅军;陶强;黄金狮

    目的:研究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患者肝组织中白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探讨其在BA发病和肝纤维变中的意义和可能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选用40例BA患者肝组织标本和10例非肝脏疾病死亡婴儿尸检肝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肝组织进行IL-17染色,观察IL-17在两组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BA组肝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平均秩次为30.28,对照组肝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平均秩次为6.4,经秩和检验,Uc=4.773,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BA组肝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8714,P<0.01)。结论 IL-17在胆道闭锁发病过程及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中国汉族人群AR基因多态性与男性尿道下裂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沈晓伟;徐卯升;林厚维;方晓亮;徐国锋;唐耘熳;耿红全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雄激素受体基因(AR)第一外显子上的(CAG)n多态性与男性尿道下裂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342例男性尿道下裂患儿以及351例健康人。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全基因组DNA,对AR基因上的第一外显子(CAG)n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以Sanger测序方法对其测序,计算各样本的(CAG)n分布情况。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CAG)n分布,并分析(CAG)n对男性尿道下裂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病例组(CAG)n为15~44,平均长度23.65±3.36;对照组为19~31,平均长度23.14±1.87,两组CAG重复序列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3)。当n≥23,24,25,26时,尿道下裂发病风险分别为1.47(CI:1.081~2.001),1.356(CI:1.004~1.830),1.484(CI:1.063~2.071),1.565(CI:1.034~2.369),各组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n≤19时,尿道下裂患病风险为2.111(CI:0.935~4.767),P=0.05。结论 AR基因第一外显子上的(CAG)n与男性尿道下裂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CAG重复序列越长,尿道下裂的发病风险越高。

  • 61例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魏仪;吴盛德;林涛;何大维;李旭良;刘俊宏;刘星华;邁陆鹏;张德迎;温晟;魏光辉

    目的:分析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至2014年收治的61例儿童睾丸卵黄囊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均以阴囊包块就诊,其中60例无痛;61例体查均有阴囊沉重感,透光试验均为阴性;3例提睾反射消失,6例误诊为鞘膜积液,4例初诊腹股沟疝,2例睾丸炎症,1例误诊为腺瘤。术前AFP值均增高,超声检查提示实性包块,CDFI提示84.8%睾丸肿块血流丰富。阴囊X线片均未见确切钙化影。60例行瘤睾高位切除术,1例行睾丸肿瘤剥除术,11例加行腹股沟区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多见疏网状、腺泡样以及乳头样结构。2009年以前术后化疗采用博来霉素+长春新碱,近5年采用PEB(顺铂+足叶以带+博来霉素)方案、PVB(顺铂+长春新碱+博来霉素)方案或二者交替化疗。术后1~2个月随访AFP值多降至正常,无一例复发或死亡。结论儿童睾丸卵黄囊瘤多因无肿痛性肿块就诊,体查包块有沉重感,AFP值升高,超声检查可见实质性包块。胸片和腹部超声可协助肿瘤临床分期。手术方案主要为高位瘤睾切除术,术中冰冻切片能协助术者选择手术范围,术后配合化疗,患儿临床预后效果好。

  • 肾积水患儿术后肾形态及功能恢复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楠;刘鑫;侯英;陈辉;牛之彬;杨屹

    目的:分析先天性肾积水患儿手术前后患肾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探讨手术年龄及肾积水程度对肾脏恢复的影响,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至2013年82例肾积水手术患儿进行随访,收集患肾手术前后超声及肾核素显像资料,按手术年龄及术前积水程度分组:A组(1岁以内)33例;B组(1~5岁)22例;C组(5岁以上)27例。其中SFU3度28例,SFU4度54例。随访时间6~70个月,平均(20±1.5)个月。统计分析患肾功能及形态变化与手术年龄及积水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各年龄组术后肾脏形态较术前改善,P<0.05,肾实质面积/肾盂面积与随访时间呈正相关,r=0.381,P<0.05。各年龄组术后患肾分肾功能改善,C 组术后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P=0.053)。不同程度肾积水术后肾脏形态和功能均有好转,组间肾脏形态和肾小球滤过率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SFU4度积水术后分肾功能较3度恢复明显,P=0.02。结论 SFU3度和4度肾积水患儿手术后肾脏功能和形态均有恢复,并随着时间延长,患肾功能及形态逐渐恢复。5岁以内患儿术后患侧肾小球滤过率明显恢复。SFU 4度肾积水术后患侧分肾功能较SFU3度恢复明显。

  • 经腰部小切口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独肾肾盂积水

    作者:覃道锐;刘国昌;伏雯

    目的:探讨经腰部小切口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独肾肾盂积水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我们收治的17例独肾肾盂积水患儿临床资料,男10例,女7例。其中16例行腰部小切口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加肾盂造瘘术,1例行单纯经腰部小切口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术后逐月复查超声及尿常规,术后1年复查静脉肾盂造影了解肾积水恢复情况。均获3个月至3年随访。结果17例均手术成功,术后均逐月复查患肾超声及尿常规,无严重尿路感染,无镜下血尿等。超声检查提示肾实质均较术前增厚,集合系统分离明显减轻,3例已无积液。15例获长期随访患儿术后1年复查静脉肾盂造影,均于2 min内显影。结论独肾肾盂积水应积极处理,采取精确定位下经腰部小切口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加肾盂造瘘术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术式。

  • 1岁以下脊髓脊膜膨出患儿术前尿动力学结果分析

    作者:尹鉴淳;徐万华;谭震;池巧梅;赵为广

    目的:以脊髓脊膜膨出的婴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术前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其膀胱功能。方法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脊髓脊膜膨出患儿25例,年龄45d至1个月,平均4个月,术前应用加拿大莱博瑞(Laborie)尿动力检查系统,慢速灌注充盈膀胱进行膀胱测压。结果术前尿动力检查结果:尿动力表现完全正常13例(52%);膀胱活动活跃6例(24%);间断排尿4例(16%);逼尿肌不稳定2例,其中1例膀胱顺应性3 mL/cmH2 O。所有患儿膀胱容量正常,(48.3±19.8)mL。残余尿均未见明显增加,平均(3.2±4.5)mL。因膀胱活动活跃、间断排尿多见于正常婴儿,本组23例被认为尿动力结果正常,占92%。所有患儿均经手术确定脊髓脊膜膨出及脊髓栓系诊断,其中脂肪脊髓脊膜膨出15例(占60%)。结论尿动力学检查提示术前脊髓脊膜膨出的婴儿,其膀胱功能多为正常,其神经源性膀胱的损害在1岁以内多未表现出来。

  • 气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婴儿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梗阻临床分析

    作者:刘颖;毕允力

    目的:总结气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小婴儿输尿管膀胱交界处梗阻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19例年龄小于1岁、行气膀胱输尿管再植术的输尿管膀胱交界处梗阻患儿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年长儿组32例进行对比。婴儿组单侧12例,双侧7例,22根输尿管行再植,4根行裁剪+再植;年长儿组单侧25例,双侧7例,30根输尿管行再植,9根行裁剪+再植。结果所有病例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输血。婴儿组手术时间长于年长儿组(P<0.05),术后泌尿道感染发生率高于年长儿组。年长儿组中1例出现吻合口梗阻急行手术置支撑管,拔管后吻合口引流通畅。共41例患儿获随访,随访率80.4%。B超示输尿管扩张较术前普遍好转;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发现3根输尿管存在低级别反流;除4例术前患肾功能严重受损之外,其余患儿分肾功能维持原有水平或轻度好转。随访情况两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气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梗阻,在小于1岁的小婴儿病例中手术难度大于年长儿,但通过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在小婴儿中同样能取得满意疗效。

  • 隧道式尿道外口成形法在改良Snodgrass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维模;孙宁

    目的:探讨隧道式尿道外口成形法在改良Snodgrass术中的辅助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度尿道下裂患儿中,有45例在行二期手术时使用了改良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术中尿道外口成形应用了隧道式尿道外口成形法。结果45例患儿中,手术成功40例,成功率88.9%;术后发生尿瘘2例(2/45,4.44%);尿道口狭窄3例(3/45,6.66%)。结论隧道式尿道外口成形法对改良Snodgrass术有良好的辅助作用,该手术可作为改良Snodgrass术的有效步骤。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外科手术
  • 疑似全结肠巨结肠回肠造瘘术后的二期手术策略

    作者:李颀;李龙;姜茜;孔赤寰;魏延栋;闫育淳;萧萍

    目的:探讨疑似全结肠巨结肠病例行急诊回肠造瘘术后二期手术的诊疗流程及手术方案。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2例回肠造瘘术后的疑似全结肠巨结肠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手术年龄3~13个月,平均年龄5.8个月。经下消化道造影后24 h复查腹平片及直肠测压检查。均行术中回结肠多处活检,冰冻病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决定下一步手术方案。结果11例诊断为全结肠巨结肠,行经腹部切口辅助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全结肠切除回肠肛门吻合术)。2例确诊为长段型巨结肠,1例确诊为常见型巨结肠,行巨结肠根治术。8例排除巨结肠及巨结肠同源病,行关瘘术。术后患儿恢复可。结论对于因疑全结肠巨结肠而行回肠造瘘的患儿,二期手术前可行下消化道造影,造影后24 h复查腹平片以评估远端肠管排钡功能。术中行回结肠多处浆肌层活检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及病变范围,从而指导二期手术方案的选择,是一种可靠、可行、简便快捷的方法。

  • 生物组织补片修补先天性腹裂9例

    作者:刘丰丽;张宏伟;马同胜;孙邡;曾战东;张建军;李静羽

    目的:总结采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生物组织补片整复、修补先天性腹裂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的分析自2010年以来采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生物组织补片修补的新生儿先天性腹裂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入院后尽快送入手术室,以温生理盐水及温碘伏仔细冲洗并还纳脱出的腹腔内容物后,将生物组织补片与除皮肤外的腹壁创口边缘全层间断缝合。术后送SICU监护。3例患儿未行呼吸机支持治疗,6例患儿分别行呼吸机支持治疗1~2d。结果9例患儿术后恢复顺利,切口愈合好,无红肿渗液,痊愈出院。随访6月~3年,其中7例腹壁缺损已完全愈合,2例留有小型腹壁疝,待二次手术修补,患儿营养发育与同龄儿无明显差别。结论腹裂手术的原则是回纳疝出脏器,关闭腹壁筋膜及皮肤。但由于腹壁缺损大,需要采取分期手术或延迟手术。生物组织补片其细胞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无明显致敏性及排斥反应,修补腹裂后,能有效的减轻腹腔压力,可以一期完成手术,适用于先天性腹裂的治疗。

  • 跳跃式椎板切除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9例

    作者:孙圣礼;舒毓高;刘佳赋;李义荣

    目的:探讨跳跃式椎板切除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下肢痉挛性脑瘫的应用与疗效。方法我们对9例下肢痉挛性脑瘫患儿采取跳跃式、限制性椎板切除,仅切除L3、L5椎板,保留L4椎板和棘突;为L2、L3、L5、S1(或含S2)后根分束,在神经肌电图监测下选择性切断脊神经后根。结果9例患儿手术顺利,经随访9~24个月,肌张力均有下降,疗效显著;无脊柱畸形等远期并发症。结论跳跃式、限制性椎板切除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性脑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术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麻醉深度以及神经肌电监测。

  • 股骨锁定加压钢板(LCP)在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蔡文全;覃佳强;南国新;王忠良;宿玉玺;张德文

    目的:探讨股骨锁定加压钢板(LCP)对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8.5岁。结果2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7个月,22例均骨性愈合,无断钉、脱钉、钢板松动、断板及髋内翻、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锁定加压钢板(LCP)对于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可以有效改善传统保守牵引、克式针、弹性髓内钉固定及其他治疗方法的不足,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关节僵直,效果良好。

    关键词: 股骨 髋骨折 儿童
  • 腹腔端外引流法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5例

    作者:汪凤华;邓志坚;梁建华;郑伟明;邓高燕;刘威

    目的:探讨腹腔端外置引流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发生感染的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儿,实施腹腔端外引流术,观察其感染控制情况。结果5例均于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外置术后8~26 d,行脑室腹腔分流管重置术,2例痊愈出院;3例因症状反复而拔除脑室腹腔分流装置行脑室外引流术,其中2例经多次换管及脑室内冲洗,痊愈出院;1例放弃治疗。结论对于分流术后轻度或腹腔内感染,可尝试进行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外置术;但对于严重或难以控制的感染,还是首选拔除原分流管,行脑室外引流术,待感染控制后再行另一侧脑室腹腔分流术。

  • 小儿隐睾扭转的诊治体会

    作者:马慧;王军;李爽;郭晖;李刚;雷伟

    目的:探讨小儿隐睾合并扭转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们收治的14例小儿隐睾合并睾丸扭转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9例,右侧5例;左侧9例中,2例为双侧隐睾;右侧5例中,1例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隐睾合并睾丸成熟畸胎瘤。14例均为单侧隐睾扭转。患儿年龄4岁至11岁5个月,平均3.1岁。结果14例患儿中,11例行扭转坏死睾丸切除术,3例行扭转睾丸复位+下降固定术,患儿均同期行健侧睾丸固定术或健侧睾丸下降固定术。术后经2个月至5年随访,11例睾丸切除患儿健侧睾丸发育良好,血清睾酮水平正常;3例睾丸下降固定术患儿中,2例睾丸发育良好,1例合并睾丸畸胎瘤患儿经保睾手术后患侧睾丸发育较小,无肿瘤复发。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隐睾并扭转患儿睾丸存活率的关键。

  • 超声心动图对左肺动脉吊带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刘金桥;陈文娟;彭巧玉;陈卓兰;李佩岚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左肺动脉吊带(LPA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为左肺动脉吊带的12例患儿超声心动图声像特点。结果12例经CTA(CT血管成像)证实的左肺动脉吊带患儿,超声获诊断10例,诊断符合率83%,其中1例为单纯左肺动脉吊带,9例合并心脏多种畸形;1例漏诊,将动脉导管未闭当做左肺动脉;1例误诊,超声心动图检查将左肺动脉吊带误认为左肺动脉缺如。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早期诊断左肺动脉吊带的重要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沙培林囊内注射治疗儿童淋巴管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左海亮;许海华;黄巍;崔华雷

    目的:探讨沙培林在儿童淋巴管瘤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们收治的61例淋巴管瘤患儿临床资料,均采取沙培林囊内注射治疗。结果61例患儿沙培林注射治疗后经过1个月、2个月、3个月、18个月的随访,总有效率达96.7%,无一例复发。结论沙培林注射治疗儿童淋巴管瘤是一种起效快、疗效可靠、安全、创伤小的方法。

  • 儿童会阴型中缝囊肿7例

    作者:陈艳;谢华;李晓溪;黄轶晨;吕逸清;陈方

    目的:探讨儿童会阴型中缝囊肿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例会阴型中缝囊肿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儿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岁(3~13岁),均表现为会阴中缝上条索状或管状囊肿,呈淡黄色半透明状,边界较清,触之质软,囊肿多呈进行性增大,无疼痛等不适,无炎症表现。7例均予手术完整切除病变。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会阴型)中缝囊肿。平均随访33个月无复发。结论中缝囊肿为良性病变,会阴型较为少见。手术完整切除病变后预后良好。

    关键词: 囊肿 会阴 儿童
  • 儿童先天性尿道狭窄2例

    作者:李国栋;周文定;张二峰;李万峰;赵学军

    病历一,男,3岁,因体检发现双肾重度积水3d 入院。患儿排尿不畅,射程近,残余尿量126 mL,无血尿、尿频、尿痛、腹痛及腰痛。体查:阴茎发育正常,右睾丸发育尚可,右睾丸、附睾未触及异常。左睾丸位于腹股沟部,触之较对侧小,质偏软,挤压后可进入阴囊。血常规:WBC 9.7×109/L, RBC 4.06×1012/L,HGB 106 g/L。

  • 儿童游走脾并蒂扭转、脾坏死1例

    作者:张小波;王玉芸;李权

    游走脾是指由于固定脾的悬韧带发育不全和脾门血管蒂过长,以致脾脏活动度过大,离开正常解剖位置,具有脾扭转和脾梗死高风险。因大多数患儿手术前多无症状,且临床医师往往对本病缺乏足够认识,临床诊断较困难[1]。

  • 新生儿巨大鳃源性囊肿并感染1例

    作者:刘永东;胡强

    患儿,女,10 d,因发现左侧颈部肿物3 d入院。体查见患儿左侧颈部隆起,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约4.5 cm ×40 cm ×3 cm大小,质韧,囊性感,张力较高,边界较清,触之无哭闹,表面皮肤无凹陷溢液,无红肿破溃,体温正常;气管受压向右侧推移,患儿哭闹时嘴唇发绀,可逐渐恢复。血常规提示白细胞31.81×109/L,中性粒细胞64%。予美洛西林抗感染治疗。血培养提示为溶血孪生球菌。颈部CT检查提示:左颈部胸锁乳突肌颈动脉鞘内缘可见一约4.0 cm ×41 cm ×3.9 cm大小,以囊性成分为主的肿块,边界清晰,前缘有分隔,增强后壁环形强化,临近血管,气管受压推移,肿块上至下颌骨上缘水平,下至锁骨水平;左侧甲状腺受压明显,未见明显异常,考虑为鳃裂囊肿并感染。

  • OEIS复杂畸形2例

    作者:孙会振;徐伟珏;黄雄;应灏;余玲;陈方;谢华

    病例一,女,6岁,因“出生后发现下腹壁缺损伴外生殖器异常、无肛”入院。患儿出生后发现无肛门,大小便自会阴部同一开口排出,伴腹壁缺损及黏膜样组织外翻,当地医院考虑畸形较严重,几年来一直未治疗,入院前出现排便困难,及腹壁外翻组织有少许渗液流出而转至本院,体格检查:腹软,略胀,未见正常脐部,耻骨联合、腹直肌分离,下腹部腹壁见局部组织发育异常,两处皮肤缺损,伴鲜红色黏膜样组织外翻,大小分别约2.5 cm ×3 cm、3 cm ×2 cm,组织表面见淡黄色渗液,会阴部无正常尿道、阴道和肛门,大阴唇处见皮赘一枚,上翻皮赘见一直径约1 cm开口,大小便均自此开口排出(图1 a、b)。

  • 急性肠套叠继发坏死性肠炎致短肠综合征1例

    作者:孙清政;张浩然;周鑫;刘家旭;马计超;鞠春成;曲志博;张世伟

    患儿,女,4个月,体重61 kg。因精神萎靡伴呕吐24 h、血便6h来本院就诊,腹部超声检查显示同心圆征及小肠扩张。诊断为急性肠套叠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入院后未行空气灌肠复位,在积极抢休克的同时予手术治疗。术中见腹腔淡黄色透明渗液,肠套叠类型为回回结型,予手法复位后肠管淤血较重、色泽发暗,经温生理盐水纱布包裹5 min后肠管淤血减轻、色泽变红润,确定无肠坏死。因休克未纠正、呼吸衰竭转入ICU病房。

  • 改进IVU、CTU方法在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李成龙;张欣贤

    目的:探讨改进后的CTU、IVU 检查方法在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经过超声筛查,需采用CTU及IVU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患儿分为两组,即传统组和改进组。传统组采取传统CTU、IVU两次检查;改进组采取改进后的CTU +IVU检查。结果两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传统组两种检查分两次进行,造影剂使用两次,CTU三期扫描;改进组两种检查1次进行,造影剂使用1次,CTU一期扫描,该组患儿接受CT辐射剂量较传统方法降低约2/3,造影剂用量减少1/2。结论 CTU、IVU是小儿泌尿系统疾病重要的诊断方法,通过对检查技术的改进,在保证诊断准确性的前提下,降低了造影剂用量,减少了CT辐射剂量,减少了检查的时间。

  •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252例分析

    作者:何纯刚;邓洪强;吴东波;潘云;郑超;吴鸿根

    目的:总结空气灌肠整复术在小儿肠套叠诊治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我们收治的临床诊断为肠套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本院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为小儿肠套叠252例,其中经空气灌肠证实246例为肠套叠,6例未见明显套头,整复成功231例(93.9%),整复过程中出现肠穿孔1例(0.4%),呕吐39例(15.48%),反流误吸1例(0.4%),15例(6.1%)整复失败经手术治疗痊愈。结论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成功率高,相对安全,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灌肠过程中应注意防范并发症。

  • 裁剪加盖带蒂尿道憩室皮瓣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道憩室并远端尿道狭窄

    作者:欧阳昱;廖凤文;梁彪

    目的:探讨裁剪加盖带蒂尿道憩室皮瓣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道憩室并远端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例尿道下裂术后出现尿道憩室并远端尿道狭窄的患儿,均距离上次尿道下裂手术6个月以上,均采用裁剪加盖带蒂尿道憩室皮瓣手术治疗尿道狭窄,裁剪尿道憩室,修复尿道。结果2例均阴茎外观正常,尿道口正位,排尿粗,尿程远。随访6个月以上无尿瘘、尿道狭窄及尿道憩室。结论尿道下裂术后假性尿道憩室是尿道下裂成形术后并发症之一,重新修复尿道和解除远端尿道梗阻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裁剪加盖带蒂尿道憩室是创新及可行术式之一。

  • 儿童脑肿瘤30例诊断分析

    作者:张宇强;杨玲;王辉;胡胜利;张涛;胡钧涛;汪超甲

    目的:分析儿童脑肿瘤的特点,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脑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56∶1,平均年龄为5.20岁,肿瘤生长部位多见于后颅窝(53.6%),其中星形细胞瘤常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肢体活动障碍或功能失调,惊厥,病理征阳性和颅神经损害。CT检出率为93.3%,MRI检出率为100%。术前CT定性准确率为65.8%,MRI为77.6%。结论儿童脑肿瘤发病率男多于女,发生部位以后颅窝多见,早期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易漏诊误诊。MRI是儿童脑肿瘤重要的诊断方法,对儿童脑肿瘤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 MYCN与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邢莉莉(综述);吴晔明(审校)

    神经母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儿童恶性肿瘤第四位,仅次于白血病、脑瘤、淋巴瘤。MYCN 是MYC家族成员,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和凋亡、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浸润与转移等,MYCN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MYCN与神经母细胞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 小儿阴性阑尾切除现状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吕挺正(综述);郑珊(审校)

    多年以来,急性阑尾炎仍是小儿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约占小儿外科急腹症总数的25%。依靠典型的症状及体征,临床上诊断阑尾炎并不困难,但此病如延误诊治可导致阑尾穿孔、腹膜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患儿一旦疑诊为急性阑尾炎,应尽快予以手术治疗。由于不同年龄患儿解剖生理特点及诊断的误差,国内外文献报道仍有2%~30%的阴性阑尾切除率[1-3]。阴性阑尾切除是指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经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非急性阑尾炎的病例。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关于小儿阴性阑尾切除的资料,分析其误诊误切的原因、并发症及其他负面影响,旨在为临床提高诊断率、降低阴性阑尾切除率提供依据。

  • 隐匿性阴茎的诊治进展

    作者:张兆祺;黄婉秋(综述);张文(审校)

    隐匿性阴茎(concealed penis)是阴茎皮肤没有正常附着于阴茎体,使阴茎隐匿于皮下的一种先天性畸形[1]。其特点是阴茎外观短小,有时体表仅见包皮,无阴茎形态。阴茎体发育良好,位于皮下,向耻骨联合方向推皮时可显露阴茎,松开后阴茎皮肤回缩。目前临床常用Bergeson[2]的定义和分类,即以阴茎显露不良(inconspicuous penis)作为总称,用来描述阴茎体积正常而外显不足的一大类问题。其中包括筋膜发育异常的隐匿性阴茎(concealed pe-nis)、皮下脂肪或巨大疝与鞘膜积液相关的埋藏阴茎(buried penis )、阴茎阴囊角缺失的蹼状阴茎(webbed penis)、手术或创伤后包皮口瘢痕狭窄所致束缚阴茎(trapped penis)等[3]。除束缚阴茎及肥胖相关埋藏阴茎为非先天性以外,其他隐匿性阴茎病理改变都属于先天性[4]。现就隐匿性阴茎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 论整体观在小儿外科临床思维中的应用

    作者:姚旭

    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理性判断疾病、治疗疾病的一种思想活动,不仅包括疾病诊断的确定,也包括治疗方案的决策。能否正确诊断和决策治疗方案,除了医生的学识和经验以外,更取决于临床思维的路线、程序与方法。小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病种复杂,症状隐秘,病情变化快,诊断治疗依从性差,不会准确描述病情等,给临床思维带来一定的干扰。特别是外科疾病有较明确的临床表现和演变特点,以及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使小儿外科临床思维需要更加细致、全面和慎重。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各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人与外界环境、自然环境保持统一,密不可分。这种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为中医整体观念。将中医整体观念引入小儿外科临床思维,强调从整体观出发,运用医学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借助可以利用的佳证据和信息,结合患者的心理、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通过综合分析、类比、推理等,形成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个性化方案,并实施与修正,终达到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先进性,符合医学发展和小儿外科疾病医疗的需要。

  • 输尿管再植手术治疗原发输尿管反流

    作者:张潍平

    输尿管再植或者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手术(U re-teral reimplantation)是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远端梗阻的方法,也是小儿泌尿外科常用手术。在国内由于生物胶注射治疗输尿管反流开展困难,输尿管再植手术应用普及,术式也较多。伴随着微创概念被众多的小儿泌尿外科医师接受,尤其是患儿家长希望使用微创手术达到恢复快、伤口美容等目的,以及各种微创手术设施的进步与完善,经腹腔镜、机器人腹腔镜手术开展逐渐增多。手术方法通常按照输尿管路径分类:经膀胱内、膀胱外入路;也可以根据膀胱黏膜下隧道与输尿管开口相对位置来分类,分为开口上或开口下。也有按照开放和微创手术分类的。

  • 儿科乳糜胸及乳糜腹规范化营养治疗15例

    作者:潘莉雅;冯一洪;莉费俊;赵卓琦

    目的:回顾分析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乳糜胸/腹的治疗,分析其与国际乳糜胸/腹治疗建议的共同点。方法收集2012、2013年共15例使用PN的乳糜胸/腹的诊疗内容,并对患儿一般资料、治疗方案的制定、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3年间本院使用PN支持的乳糜胸/腹患儿共15例,其中乳糜胸11例(73.3%),乳糜腹4例(26.7%),12例放置胸/腹引的患儿平均引流时间为(23.2±17.8)d。患儿PN时间平均为(19.9±19.1)d。经过积极引流、规范营养支持、奥曲肽、手术结扎胸导管等综合治疗,终13例乳糜漏患儿治愈出院,1例带腹腔引流管出院后失访,1例住院1周后自动出院。15例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30.8±17.7)d。结论充分引流、合理营养支持、适时应用生长抑素等保守治疗可治愈大部分乳糜胸/腹,如保守治疗无效,可选择红霉素胸/腹膜粘连和手术治疗等侵入性治疗方式。高MCT饮食较常规低脂饮食更为有效。但仍需进一步探索更规范的治疗方案。

  •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

    作者:赵夭望

    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手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对于儿童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大部分是从成人的技术发展过来,但是因为儿童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表现以及身体结构与成人大相径庭,故儿童结石的微创治疗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我科开展多种腔镜手术,比如输尿管硬镜,经皮肾镜以及输尿管软镜,尤其是对儿童上尿路结石输尿管软镜的治疗,亦从中总结出一些方法和经验。

  • 自制混合奶在小儿重度烧伤早期胃肠道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作者:姚兴伟;韩德志;孙伟晶;刘艳红;薛晓蕾;赵晓春;陈向军

    目的:通过对重度烧伤小儿早期给予自制混合奶喂养并进行临床观察,评价其临床效果,探讨更为合理有效的胃肠道营养支持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重度烧伤小儿,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1~7岁,平均(3.8±1.4)岁;烧伤总面积为13%~40%TBSA,平均(21.3±1.8)%TBSA;烧伤深度为深Ⅱ度~Ⅲ度;伤后入院时间0.5~8 h,平均(3.5±1.6) h;受伤前均无心肺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疾病,无胃肠道疾病及消化道出血。随机将其分为喂养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喂养组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早期口服自制混合奶,根据患儿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喂养量,直至达到氮平衡。对照组休克期禁食,仅予部分肠外营养,休克期渡过且肠蠕动恢复以后逐渐添加辅食。观察两组患儿生化指标、到达氮平衡所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全身性感染发生时间、胃肠道并发症及全身感染发生率。结果喂养组血浆白蛋白(Alb)(37.9±2.4)g/L、前白蛋白(PALB)(122.6±26.3)mg/L 、转铁蛋白(Trf)(136.5±24.7)mg/L,均高于对照组的(31.8±2.1)g/L、(98.6±25.4)mg/L、(100.8±23.9)mg/L;而C-反应蛋白(CRP)为(114.7±34.8)mg/L,TNF-α为(22.3±5.7)pg/L,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6±31.4)mg/L、(45.6±7.6)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组氮平衡时间(12.4±5.0)d、创面愈合时间(18.5±5.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0.3±5.2)d、(25.6±5.0)d;全身性感染发生时间喂养组(18.3±1.94)d,对照组(10.8±1.21)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组消化道不良发生率(23.80%)、消化道出血发生率(7.14%)、全身感染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57.14%)、(21.42%)、(45.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喂养组患儿致病细菌多为非肠道致病菌,大多可找到明确感染病灶,而对照组感染菌种多为肠道致病菌,大多无明确感染灶。结论小儿重度烧伤早期给予自制混合奶喂养,能有效保护胃肠道功能,降低高代谢反应,减少感染及并发症,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自制配方混合奶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配制方法简单、营养价值高、患儿耐受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张金哲小儿外科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作者:

    《张金哲小儿外科学(套装上下册)》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小儿外科学创始人之一--张金哲院士担任主编,汇聚全国小儿外科各专业几十位专家共同智慧的一本小儿外科学专著,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并被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推荐作为新中国小儿外科专业发展的时代性记录,定期更新。

  • 《临床小儿外科进展》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作者:

临床小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