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临床小儿外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 Surgery 림상소아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6353
  • 国内刊号: 43-13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26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湖南省儿童医院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梅海波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运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治疗小儿胰腺肿瘤

    作者:王乐;沈丽萍

    目的 探索运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治疗小儿胰腺肿瘤的近期疗效和手术经验.方法 2013-2016年我们通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实施小儿胰腺肿瘤切除术4例.4例患儿年龄分别为10岁、10岁、11岁和9岁.肿瘤部位:3例为胰腺头部,1例为胰腺中段.4例均通过da Vinic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整切除肿瘤,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果 4例手术时间分别为180 min、127 min、110 min和135 min.术中出血分别为47 mL、50 mL、40 mL和45 mL.肿瘤大小分别为25mm、50 mm、55 mm和25 mm,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0 d、10d、22 d和12d.均治愈,随访时间分别为8个月、9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无一例术中、术后并发症,无复发病例.结论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用于小儿胰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等优势.

  • 基于阴茎发育规律的儿童包皮环切术式探讨

    作者:何文飞;张红梅;王城;赵丹;周柯均

    目的 根据儿童阴茎发育规律,探讨两种包皮环切术式与阴茎直径(d)选择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包皮过长或包茎患儿共358例,其中包茎171例,包皮过长187例,患儿年龄4 ~16岁,年龄中位数(9.0±2.2)岁;阴茎直径1.2 ~3.0 cm,中位数(1.5±0.4)cm.按照家属自愿随机原则分组,A组应用一次性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共191例;B组行包皮环扎术,共167例.分析阴茎直径发育趋势及两种术式术后并发症与阴茎直径之间的关系,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治疗费用以及术后30 d随访情况.结果 ①儿童年龄与阴茎直径呈正相关性(r=0.4,P<0.05).②A组与B组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5.24%(10/191)和2.40%(4/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在1.2 cm≤d<1.5 cm段,A组术后包皮粘连的发生率83.33%(10/12),B组无一例并发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01).在1.5 cm≤d<2.6 cm段,两组均无并发症.在d≥2.6 cm段,A组无一例并发症,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③A组和B组平均治疗费用分别为(2 105.81 ±47.37)元和(526.63±24.5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④术后30 d随访,A组一次性缝合钉未脱并包皮内板分粘率3.66% (7/191);在1.2 cm≤d<1.5 cm段,B组包皮结扎环未脱率7.19%(12/167),在d≥2.6 cm段,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16).结论 儿童包皮环扎术和一次性缝合器包皮环切术有阴茎直径选择性,包皮环扎术适用于d<1.5 cm的包茎、包皮过长儿童或幼儿;一次性缝合器包皮环切术适用于d≥2.6 cm的包茎、包皮过长大龄儿童或青少年;在1.5 cm≤d<2.6 cm段,两种方法均可.

  • 不同方法预防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后血栓的单中心研究

    作者:郑佳;李仲智;李晓峰;刘晖;柏松;郭健;丁楠;李青;伊寒露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华法令和阿司匹林对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Fontan手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本院自2004年2月至2016年12月共实施Fontan手术37例,患儿年龄3.5 ~12岁,平均年龄(7.32±2.25)岁.体重11.5~41 kg,平均体重(23.58 ±4.25) kg.均无房颤等并发症.依据预防血栓的方法分为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华法林组14例,初始剂量为0.06mg·kg-1·d-1,调整剂量时按0.01 ~0.02 mg·kg-1·d-1,逐渐加量或者减量,目标INR值为1.5 ~2.0;阿司匹林组23例,按5mg·kg-1 ·d-1口服.结果 华法令组术后即刻至3d总引流量(17.33±5.62) mL/kg,阿司匹林组(19.27 ±6.49)mL/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5,P=0.633).华法令组输血量(15.18±4.73) mL/kg,阿司匹林组输血量(13.52±3.29) mL/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18,P=0.452).3年内发生血栓事件:华法令组1例,阿司匹林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28,P=0.867);总血栓事件:华法令组2例,阿司匹林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26,P=0.595);全因死亡事件:华法令组2例,阿司匹林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11,P=0.914).结论 对于幼年和青年的无房颤并发症的Fontan手术病人,无论是华法令还是阿司匹林都可以取得近似的预防血栓的效果.故可以推荐病人使用抗血小板治疗,从而避免服用华法令频繁抽血监测INR的弊端,病人和家属的依从性也会更好.

  • 极低出生体重儿动力性肠梗阻的外科干预指征与治疗策略研究

    作者:陈盛;严志龙;梅董昱;谢周龙龙;陈其民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动力性肠梗阻的外科干预指征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例经手术治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动力性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正规内科治疗(治疗时间17~36 d)无效而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未发现肠道畸形,均行末端回肠造瘘术以及肠活检术.待患儿体重≥5 kg时,行二次手术关闭造瘘.收集同时期10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成功的肠动力不足、喂养不耐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通过各项指标(呕吐次数、胃潴留次数、暂禁食或减少奶量与喂奶次数等)比较手术组和对照组患儿肠动力障碍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 手术组患儿肠动力障碍较对照组更严重,内科治疗无效.手术组10例患儿中9例存活,1例死亡.存活的患儿生长发育良好,二期手术关闭造瘘后,7例排便正常,2例有轻度便秘.两次手术病理结果提示患儿肠神经节细胞有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结论 对于患有动力性肠梗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内科正规治疗3周仍然无效者,应及时行末端回肠造瘘术.待患儿体重≥5 kg时可择期行关闭造瘘术,关造瘘前应充分评估远端肠管是否通畅以及肠神经节细胞发育情况.

  • 克氏针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

    作者:冯伟;王强;宋宝健;朱丹江

    目的 探讨克氏针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的尺骨鹰嘴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Murphy等人提出的鹰嘴骨折评分系统对患儿进行评分,临床评估共15分(包括术后疼痛、功能、活动范围3个方面),影像学评估4分.总分>18分为优秀,17分为良好,16分为一般,<16分为差.结果 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16±6.15)个月.根据Murphy评分标准,平均疼痛评分(4.86-0.35)分,功能评分(5.00±0.00)分,运动范围评分(4.86±0.35)分,影像学评分(4.00±0.00分),平均总分(18.73 ±0.69)分.随访结果优秀26例,良4例,一般0例,差0例.随访结果优秀的病例中,22例为单纯尺骨鹰嘴骨折,其中1例伴桡骨颈骨折,3例伴肱骨外髁骨折.随访结果良的病例中,3例伴桡骨颈骨折,1例伴肱骨外髁骨折.结论 应用克氏针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具有骨骺损伤小、固定效果可靠、皮肤刺激小、费用低廉、术后可早期活动、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切实可行的方法.

  • 封闭负压引流结合游离植皮修复小儿足深部创面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钧;杨周健;唐青松

    目的 总结应用封闭负压引流结合游离植皮修复小儿足踝深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应用封闭负压引流结合游离植皮修复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5 ~11岁,平均年龄(7.21±1.12)岁,均为足踝深部缺损,伴有骨骼或肌腱外露,创面约3.5 cm×5 cm至9 cm×10 cm大小,分析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50例患者植皮成活,均未出现感染现象.8例发生皮肤表皮破损,主要原因为VSD敷料压迫,经对症处理后创面完全愈合.5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 68个月,平均(28.3±9.5)个月,末次随访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40例,良8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96.0%.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结合游离植皮修复小儿足踝深部创面效果较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儿童柔软型扁平足的治疗进展

    作者:蒙雨

    儿童扁平足是临床常见问题,即便是柔软型扁平足患儿,许多家长也对此有较大的担心而反复求医,这源于学界迄今对其认识尚不统一,处理方法各异,甚至出现误诊误治或过度治疗的情况.为尽可能了解儿童柔软型扁平足的治疗进展,作者检索了相关文献,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 小儿肋骨分叉畸形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宁金波

    新生儿及儿童胸壁畸形是父母常关注的问题,肋骨分叉、肋骨融合、赘生肋骨等先天性肋骨畸形是经常涉及的胸壁畸形.肋骨分叉畸形患儿常以胸壁包块就诊于儿童矫形外科门诊并表达治疗的意愿.肋骨分叉畸形通常是无症状的,有时单独发病,有时可能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或者遗传性疾病,如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先天性脊柱畸形、胸廓出口综合征等.小儿肋骨分叉畸形目前主要以一项临床表现出现,或暂未成为一个公认的疾病或诊断,国内外关于肋骨分叉畸形的系统性文献报道较少,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 先天性肺隔离症诊治中的若干困惑与思考

    作者:莫绪明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较常见的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畸形,占肺部先天畸形的0.15%~6.4%,为胚胎时期部分肺组织与主体肺分离,单独发育形成囊性肿块,并接受体循环动脉(主要是胸主动脉、腹主动脉)供血,但无肺功能,通常与正常支气管无相通[1].其主要特征为发育不全的无呼吸功能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的气管、支气管树及肺动脉分离,呈囊性或实性团块样结构,位于肺下叶内,或肺叶与膈肌之间,病变肺组织多由来自体循环动脉发出的分支血管供血,回流至体静脉或肺静脉.1861年,Rokitansky 和Rektorzik首次报道肺隔离症病例[2].Pryce于1946年引入拉丁语“sequestare”,并改为“sequestration”,即隔离之意,以此定义肺隔离症[3].随着肺隔离症临床表型的多样化、非典型化,“pulmonary sequestration”已不能满足临床表型的描述.1974年,Sade等[4]提出用“pulmonary sequestration spectrum”来命名多种单支原发性异常支气管血管综合征:包括异常支气管分支、供血动脉及静脉回流,并将镰刀综合征(肺发育不全综合征)及其它变异纳入在内.1984年,Thilenius等扩展了“pulmonary sequestration spectrum”的定义,将正常动脉供血的异常肺组织列入肺隔离症之列.1987年,Clements BS[5]用“肺隔离症及其相关支气管肺血管畸形”的概念将更多非典型的及多样的肺支气管、异常动静脉列入肺隔离症之列.

    关键词:
  • 小儿肺隔离症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术前干预

    作者:李建华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肺组织发育畸形,是胚胎期肺发育过程中部分肺芽组织与支气管树分离产生的先天性肺发育异常.PS由Pryce DM[1]于1946年首次报道,约占先天性肺发育畸形的0.15%~6.4%,其主要特征是肺组织不与气管、支气管树相通,但接受体循环供血.根据其有无独立的脏层胸膜,分为叶内型(intralobar sequestration,ILS)和叶外型(extralobar sequestration,ELS),叶外型根据隔离肺组织的位置分为胸腔内、腹腔内(包括膈肌内)两种.目前该病的诊出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关于其治疗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现阐述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术前干预进展.

    关键词:
  • 婴幼儿肺隔离症的治疗决策

    作者:李鹏

    肺隔离症(Bronchopulmonary sequestration,BP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属于先天性前肠发育畸形范畴,其定义是由一条或多条来源于体循环的动脉供血且隔离于正常气管支气管树之外的异常肺组织.目前尚无BPS发病率的确切统计学数据,约为0.15%~ 1.8%[2];是仅次于先天性肺囊腺瘤(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CCAM)的常见先天性肺畸形.

    关键词:
  • 小儿肺隔离症的病因与解剖学研究进展

    作者:贾慧敏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小儿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主要为部分肺组织体-肺分离,单独发育,直接受体循环动脉供血,并无正常肺功能.自1861年Rokitansky首先报道以来,小儿肺隔离症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1].命名终扩展为“肺隔离症及相关先天性支气管肺血管畸形”.在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中,大量学者们致力于探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但至今并未有明确的答案.

    关键词:
  • 大鼠短肠综合征肠管形态和功能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书奇;赵晓霞;秦琪;吕成杰;黄寿奖;钭金法

    目的 本研究建立短肠后的肠适应代偿模型,对短肠综合征发生后剩余肠管的适应性形态和功能改变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短肠后剩余肠管的变化以及如何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SBS大鼠模型组,即通过肠切除肠吻合手术制造SBS大鼠模型;另一组为假手术组,即对照组.通过苏木精-伊红(HE)和AZAN胶原染色研究短肠综合征大鼠肠适应后肠管形态学的改变;通过免疫组化实验研究短肠综合征后肠管神经元、神经纤维、ICC细胞、平滑肌细胞的改变;通过器官浴槽实验研究乙酰胆碱诱导平滑肌肌条收缩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前两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异(t =0.890,P=0.382),术后1周,SBS组与对照组大鼠体重分别为(264.83±64.30)g和(319.50 ±42.89)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2,P=0.033);术后2周,SBS组与对照组大鼠体重分别为(317.71±63.50)g和(355.10 ±36.11)g,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2,P=0.109);术后2周,SBS组大鼠吻合口近端肠管及远端肠管周长分别为(28.88 ±2.71) mm和(19.65±1.66) mm,对照组分别为(14.50±1.50)mm和(15.10±3.10)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46,P<0.001;=4.006,P=0.002);术后2周,SBS大鼠与对照组标记两点之间肠管长度分别为(56.19±2.97)mm和(52.10 ±2.10)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29,P<0.001);HE染色结果提示SBS组与对照组肠壁平滑肌层分别为(124.38 ±56.01)μm和(64.75 ±26.81) μ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9,P<0.001);SBS组与对照组绒毛长度分别为(488.16±123.31) μm和(311.63 ±67.68) μ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84,P<0.001);SBS组与对照组隐窝深度分别为(164.28 ±42.31) μm和(122.69±19.92) μ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6,P<0.001).AZAN染色结果提示SBS组的部分肌纤维被胶原替代.免疫组化结果提示短肠综合征大鼠增生肠管的肠神经系统中,神经元和神经纤维较对照组数量增多,ICC细胞减少,平滑肌肥厚明显;器官浴槽实验提示在中低浓度(10-7 mol/L,10-6mol/L,10-5moL/L)的乙酰胆碱刺激后,SBS组大鼠平滑肌活动的强度明显弱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同浓度的t值和P值依次为t=-3.465,P=0.001;t=-3.312,P=0.002;t=-2.080,P=0.042).在高浓度时(10-4 mol/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2,P=0.083).结论 短肠综合征使得大鼠肠道平滑肌层的运动模式有所改变,其中神经元的数量增加,但对乙酰胆碱的反应减弱,ICC细胞数量减少,肌纤维被胶原蛋白替代.这一系列变化都是肠管结构和功能适应的结果.

  • 第27届国际小儿内镜外科年会(IPEG)会议纪要

    作者:阳历;汤绍涛;李索林

    第27届国际小儿内镜外科组织(International Pediatric Endosurgery Group,IPEG)与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The Society of American Gastrointestinal and Endoscopic Surgeons,SAGES)和加拿大普外医师协会(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General Surgeons,CAGS)学术年会于2018年4月11日至14日联合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州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球各国800余位小儿外科医生参加了此次盛会.本届大会由IPEG现任主席、美国凤凰城儿童医院的Daniel J.Ostlie教授担任执行主席.会议交流形式包括专题讨论、大会发言(71篇)、视频展播(20篇)、新技术演示(8篇)、短篇报道(71篇)和电子壁报(30篇)等,形式丰富多样,保证在紧凑的会议日程上有更多团队可以展示,同时有更多交流沟通的时间.会议内容涵盖小儿内镜外科相关基础研究、胸腔疾病及胸壁疾病、小儿肝胆、小儿结直肠及泌尿系统疾病等各亚专科领域.同时将新技术快速应用到小儿外科,反应“小儿内镜外科”作为应用型学科与新技术进步紧密关联的学科特点.中国大陆19名医生出席本次会议并在各个专题都有精彩展示.

    关键词:
  •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膀胱炎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宁峰;何军;涂磊;胡建军;陈卫坚;赵夭望

    目的 探讨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2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膀胱炎患儿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1,男,6岁,间断性肉眼血尿,伴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和腹痛,尿沉渣每高倍视野下可见20~25个红细胞,户尘螨粉尘螨(D1D2)2级IU/mL.病例2,男,7岁,尿频、尿急、尿痛,无血尿、排尿困难和耻骨上疼痛,均无过敏史.2例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骨髓穿刺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均增多,尿培养均阴性,B超、CT、膀胱逆行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膀胱壁不均匀增厚明显,黏膜弥漫性病变.膀胱镜检显示膀胱容量变小,未见占位性病变,膀胱底及膀胧颈部黏膜发红,病变区活组织检查病理学提示黏膜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大量浸润至固有肌层,及局灶性肌坏死.病例1给予抗生素,西地利嗪并辅以6周剂量递减的强的松治疗;病例2仅给予抗生素,西地利嗪治疗.2例术后随访6个月,排尿异常症状消失,B超,CT影像学未见膀胧壁增厚及占位性病变.结论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膀胱炎临床少见,易误诊为膀胱非特异性炎症及膀胱占位性病变,膀胱镜检查与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必要步骤,治疗以抗炎、抗过敏及皮质激素非特异性药物保守治疗为主.

  • 无管化经尿道输尿管镜下2μm激光联合第四代EMS系统治疗小儿输尿管囊肿合并结石

    作者:韩刚;杨斌;李超;陈宇东;马亚卿;于建梅;孙娜;段东超;张金磊;梅光明;白新宇;白旭青;乔刚;张倩;高江平;王晓雄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2 μm激光联合第四代EMS治疗小儿输尿管囊肿合并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对23例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镜下2 μm激光低位开窗±碎石清石术治疗的小儿输尿管囊肿合并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年龄1~8岁,中位年龄2.5岁.经尿道置入F8/9.8输尿管镜,以2 μm激光手术系统行囊肿低位开窗术,再以EMS系统碎石清石.术后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及尿管,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如期出院.随访期间未见输尿管囊肿或结石复发.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2 μm激光联合第四代EMS系统治疗小儿输尿管囊肿合并结石具有出血少、操作安全简便等优点,无管化方案可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不适感,加快康复进程,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方法.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肺隔离症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允金;周朝明;崔旭;吴典明;陈流;林宇;张建钦

    目的 比较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的优势.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入住本院小儿外科并实施手术治疗的26例肺隔离症患儿临床资料,根据采用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胸腔镜手术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胸腔镜手术组(118.36 ±7.61)min,传统开胸手术组(119.60 ±7.11)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5,P=0.674).平均术中出血量:胸腔镜手术组(2.18 ±0.40) mL,开胸手术组(4.47±0.6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5,P=0.000).胸腔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胸腔镜手术组(3.54±0.69)d,开胸手术组(6.67±0.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64,P=0.0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胸腔镜手术组(7.54±0.82)d,开胸手术组(8.80 ±0.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1,P=0.001).术后并发症:胸腔镜手术组3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1例;开胸手术组6例,其中肺部感染4例,肺不张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4例失访以外,其余22例随访1~2年,其中2例发生肺炎,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 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对不同类型小儿肺隔离症的适用性研究

    作者:张娜;曾骐;陈诚豪;于洁;张旭

    目的 对比分析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不同类型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的疗效及优缺点,为肺隔离症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17年10月由本院收治的肺隔离症患儿208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70例,年龄1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19.70 ±48.82)个月;叶内型143例,叶外型62例,叶内叶外同时存在3例.将叶内、叶外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胸手术组和胸腔镜手术组,分别比较两型开胸手术组和胸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留置胸腔引流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20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叶内型143例中,53例予开胸手术,90例予胸腔镜手术;叶外型62例中,10例予开胸手术,48例予胸腔镜手术,颈部手术2例,腹腔镜手术2例.叶内型病例中: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72.53±40.80)min,开胸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07.86 ±40.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7,P<0.001);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4.86 ±7.76) mL,开胸手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36.53±38.4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0,P<0.001);胸腔镜手术组平均胸腔闭式引流时间(5.12±2.46)d,开胸手术组平均胸腔闭式引流时间(5.67 ±0.8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P=0.59);胸腔镜手术组平均胸腔引流量(310.16 ±265.96)mL,开胸手术组平均胸腔引流量(315.50±120.92)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P=0.98);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42±3.04)d,开胸手术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0.50 ±2.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叶外型病例: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39.28 ±20.06)min,开胸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57.50±15.5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2.26±1.41) mL,开胸手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9.13±7.3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尤其叶外型隔离肺,较传统开胸手术伤口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胸腔镜手术在隔离肺的治疗上较传统开胸手术有更多优势,可作为肺隔离症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

  • 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武玉睿;张士松;刘红真;翟允鹏;赵华善;孔萌;李晓;许洪修;刘威;葛俊杰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实施的33例全胸腔镜下肺隔离症手术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2个月至12岁1个月.患儿均经术前胸部CT增强明确诊断,手术采取三孔法,根据病变情况选择肺叶切除或不规则切除.结果 33例患儿均在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胸手术,19例行肺叶切除术,6例行不规则肺切除术,1例行肺段切除术,7例行叶外型肺隔离症切除术.结论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安全、有效,提高手术技巧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临床小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