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临床小儿外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 Surgery 림상소아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6353
  • 国内刊号: 43-13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26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湖南省儿童医院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梅海波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糖皮质激素注射联合弹性钢针固定治疗股骨近端单纯骨囊肿的初步观察

    作者:周建武;宁尚坤;刘传康

    目的 初步探讨糖皮质激素囊腔内注射联合弹性髓内针髓腔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单纯骨囊肿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25例股骨近端单纯骨囊肿患儿资料,患儿均行穿刺抽吸囊液,无水酒精灭活囊壁细胞,采用醋酸泼尼松囊腔内注射联合弹性髓内针髓腔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术后拍摄X线片,并结合Capanna提出的诊断标准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25例股骨近端单纯骨囊肿患儿中,合并病理性骨折21例,活跃型骨囊肿19例.术后平均随访11.6个月(6~30个月).10例完全治愈(CapannaⅠ),14例部分治愈(CapannaⅡ),1例复发(CapannaⅢ).患儿术后均未出现患肢发育畸形等并发症.结论 糖皮质激素囊腔内注射联合弹性髓内针髓腔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囊肿具有创伤小、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较快、患肢发育畸形及生长停滞发生率低等特点,初步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3月龄以内婴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的对比研究

    作者:许光;周崇高;王海阳;邹婵娟;夏仁鹏;赵凡;马体栋;李碧香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3月龄以内婴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1例3月龄以内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31例(行腹腔镜食管裂孔修补+Nissen手术),开腹组30例(行开腹食管裂孔修补+Nissen手术).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开奶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比开腹组手术时间更长[(141.0±31.0)min vs.(121.2±26.4)min,P=0.011],术后开奶时间(中位数:2.0 d vs.4.0 d,P=0.000)和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7.0 d vs.10.5 d,P=0.000)均比开腹组更短.腹腔镜组术后解剖复发3例(9.7%),食管狭窄1例(3.2%),再手术2例(6.5%);开腹组术后出现解剖复发2例(6.7%),切口裂开5例(16.7%),粘连性肠梗阻1例(3.3%),再手术2例(6.7%).腹腔镜组术后切口裂开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解剖复发、食管狭窄、粘连性肠梗阻和再手术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1例术后平均随访38个月(6~60个月),患儿呕吐症状消失,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腹腔镜食管裂孔修补+Nissen手术治疗婴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安全、有效,较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可延长髓内钉治疗儿童成骨不全下肢骨折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熊竹;曾帅丹;刘丹;邱鑫;唐盛平

    目的 针对可延长髓内钉治疗儿童成骨不全下肢骨折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对该内固定方法的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有关可延长髓内钉治疗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患儿下肢骨折的文献,筛选后将文献中报道的随访结果相关数据进行提取,采用Stata10.0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的文献共8篇,研究对象为258例经可延长髓内固定的OI患儿下肢骨,其中股骨157例,胫骨101例;患儿年龄范围为3.1~8.0岁,术后随访时间为17~228个月.合并分析后得出术后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95%CI:15.00%~34.00%),主要为钉移位,Egger和Begg检验结果显示无发表偏倚(PEgger=0.248,PBegg=0.386);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95%CI:9.00%~23.00%),主要为再骨折,Egger和Begg检验结果显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PEgger=0.040,PBegg=0.086);而再手术率的研究分析得出其发生率约23.00%(95%CI:12.00%~35.00%),Egger和Begg检验结果显示无发表偏倚(PEgger=0.734,PBegg=0.806).结论 钉移位和再骨折是可延长髓内钉治疗OI患儿下肢骨折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但与非延长髓内钉治疗组相比发生率显著降低,随着内固定系统的不断完善,该手术方法将帮助OI患儿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 儿童Amyand's疝14例诊治分析

    作者:陈晨;朱鸿喜;明葛东;戴文文;孟德诚

    目的 探讨儿童Amyand's疝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4例Amyand's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结果、手术方式及预后情况等),并对上述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4例中,男12例,女2例;年龄2个月至6岁5个月;其中12例表现为腹股沟区难复性包块,9例表现为呕吐,5例表现为发热;12例出现白细胞升高;10例腹部立位X线片提示肠梗阻;5例彩超检查提示混合性包块,2例提示条索状回声,1例可见阑尾"双边"影;均予急诊手术治疗.2例为择期手术病例,均于术中探查确诊.4例单纯行疝囊高位结扎术,10例行"阑尾切除术+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阑尾无明显改变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例,坏疽性阑尾炎1例,慢性阑尾炎2例;均痊愈出院,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 儿童Amyand's疝临床上较为罕见.增强对本病的认识、必要时积极手术探查是减少误诊、漏诊及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术中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患儿合并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

    作者:曹隽;张学军;曾骐;陈诚豪;于洁;郭东;白云松;祁新禹;姚子明;冯磊

    目的 了解漏斗胸患儿合并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发病情况及经Nuss手术治疗后脊柱侧弯的改变情况.方法 以2011至2013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71例漏斗胸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后行CT检查了解漏斗胸情况,并分别于Nuss手术前及取出钢板后行胸部及脊柱X线检查了解脊柱侧弯情况;对比脊柱侧弯与非侧弯患儿的胸骨旋转度、胸廓旋转度、Haller指数等指标,同期对比胸廓对称与非对称患儿的脊柱侧弯改变情况.结果 171例漏斗胸患儿中合并脊柱侧弯的比例为21.1%(36/171),平均Cobb角16.9°;侧弯患儿与非侧弯患儿Haller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胸骨旋转度及胸廓旋转度均显著大于非侧弯患儿(P<0.05);侧弯患儿根据弯度给予相应治疗(侧弯<25°的患儿继续随诊观察,侧弯在25°~45°且骨骼发育未成熟的患儿要求佩戴支具,侧弯>45°的患儿予以手术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35.73个月,随访过程中,13例原脊柱正常患儿出现脊柱侧弯,14例患儿原脊柱侧弯消失;胸廓不对称患儿脊柱侧弯出现变化的比例显著高于胸廓对称的患儿(P<0.05).结论 漏斗胸患儿易合并特发性脊柱侧弯,Nuss手术治疗后其脊柱侧弯程度可能发生改变,需要小儿胸外科医生与小儿骨科医生共同协作治疗.

  • 两种单孔式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疗效对比

    作者:邓静;刘玲苑;夏联山;仵永泉

    目的 对比两种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2年8月至2015年1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9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术式的不同对病例进行分组,其中传统式单孔组(传统组)44例,改良式复孔组(改良组)4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传统组住院时间、阴囊气肿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与改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传统组比改良组手术耗时更长、术后阴囊血肿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改良式单孔法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后阴囊血肿发生率更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医用粘合胶及硅胶敷料对小儿先心病术后胸部正中切口瘢痕增生的抑制效果分析

    作者:刘娜;张川;杨磊;柳磊;谢萌

    目的 探讨医用粘合胶及硅胶敷料抑制小儿先心病术后胸部正中切口瘢痕增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胸部正中切口先心病矫治术的患儿160例,遵循随机化原则分为4组,其中A组为医用粘合胶治疗组,B组为硅胶敷料治疗组,C组为医用粘合胶序贯硅胶敷料治疗组,D组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于治疗后1、3、6、12个月观察伤口瘢痕形成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对瘢痕色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情况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从不同时间段的治疗结果来看,A、B、C、D组瘢痕增生评分均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A、B、D组各时间段两两间瘢痕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治疗后第6、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同组别来看,治疗后第1个月,4组患儿瘢痕增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6、12个月,A、B和C组患儿瘢痕增生评分均显著低于D组(P<0.05);治疗后第3、6、12个月,C组患儿瘢痕增生评分显著低于A和B组(P<0.05);但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患儿均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医用粘合胶序贯硅胶敷料可有效抑制小儿先心病手术后胸部正中切口的瘢痕增生.

  • 超声技术在儿童股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小亮;周治国;伍兴;李雄涛;张平;沈先涛

    目的 探讨超声技术在儿童股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12例具备手术指征的股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8个月至12岁(平均5岁7个月),均采用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并发症及骨折愈合的时间,并于术后6个月、1年及2年分别测量双下肢长度、下肢机械力线及股骨远端骨骺发育情况.末次随访采用Kolment评定标准评价患儿膝关节的优良率.结果 12例中无一例发生神经血管损伤、骨折端移位、膝内外翻畸形、克氏针松动、骨髓炎及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骨折骨性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9.7±1.5)周,无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情况.患儿均获1年以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步态正常,双下肢等长,无旋转畸形.术后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结论 超声引导下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效果基本满意.术中通过超声指导儿童的股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及克氏针穿针固定可达到治疗精确定位的目的.

  • 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儿童肺隔离症的对比研究

    作者:庄著伦;莫绪明;张玉喜;孙剑;彭卫;戚继荣;武开宏;郁迪;朱煜

    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肺隔离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探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肺隔离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8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先天性肺隔离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7例采取全胸腔镜手术,为全胸腔镜手术组;39例采取传统开胸手术,为开胸手术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全胸腔镜手术组中有1例中转开胸手术,无一例手术中死亡,手术后均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胸腔镜手术组和开胸手术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0.7年、4.1年.全胸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80±5.6)min,术中出血(20±9.2)mL,术后住院时间(5.1±2.1)d、术后引流量(50±9.6)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4±1.3)d,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肺隔离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对患儿心肺功能影响小,临床效果基本满意.

  • 信息动态

    作者:

    关键词:
  • 儿童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后线结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易丹;沈桢;宋再;孙松;陈功;郑珊

    目的 调查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线结反应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于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307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放组及腹腔镜组,所有患儿随访至少10个月.回顾性分析发生线结反应患儿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过敏史、手术时间、反应侧别情况,采用χ2检验对影响线结反应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放组的线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3%和0.82%,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腹腔镜术后线结反应具体表现包括:皮下结节(11例)、脓肿(7例)、皮肤瘘(4例).其中术后1个月内发生9例(45%),术后1~6个月内发生9例(45%),术后6个月以后发生2例(10%).应用丝线及Prolene线的患儿线结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633).双侧斜疝患儿的线结反应发生率高于单侧斜疝患儿(P=0.011).行双侧腹腔镜斜疝修补术患儿术后发生线结反应的侧别中,左侧占42.86%(6/14),右侧占42.86%(6/14),双侧占14.29%(2/14).3例(2例左侧,1例右侧)经取出缝线后痊愈,2例(均为右侧)复发.结论 线结反应是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术后1个月内线结反应发生率较高.双侧斜疝可能是造成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术后线结反应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

  • 儿童阴囊内脾性腺融合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刘佳晖;赵琦;杨屹;陈辉

    阴囊内脾性腺融合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由Bostroem[1]于1883年首次报道. 该病多见于左侧阴囊,极少见于右侧[2] ,尚无双侧同时发病的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超过70%的病例发病年龄低于20岁,约50%的病例发病年龄低于10岁[3]. 男女比例约为16 :1[4]. 由于阴囊内脾性腺融合多为良性,所以儿童阴囊肿物的鉴别诊断对避免不必要的睾丸切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Ponseti疗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安辉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CTEV)是常见的儿童足部畸形之一,发病率为1‰~4‰.畸形包括高弓足、前足内收、跟骨内翻和踝关节跖屈.CTEV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畸形会持续至成年,严重影响患者的步态和生活质量.Ponseti疗法作为一种保守的治疗方案,由于其疗效显著,已成为许多医者优先考虑的治疗方案之一.经Ponseti疗法治疗后的CTEV,足部X线片和MRI可以反应骨性结构排列和足及小腿软组织的变化,有助于疗效和预后的评估.本文将对CTEV的Ponseti疗法及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大数据背景下结合学科交叉思维开展小儿外科临床多中心研究的方法思考

    作者:谭李红

    临床大数据的涌现为科研新方法和医学新技术的的衍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如何高效地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共享、规范、管理和利用是临床研究者需要重点把握的.学科交叉的思维模式非常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趋势,其应用意义在于调动不同领域的研究专家充分运用各个学科的研究特点对数据进行多个层次的提炼,从中发现更为广阔的研究思路.整合临床多中心数据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临床科研的质量和成效,也在于启迪和培育研究人员的多学科交叉思维模式.因此,笔者结合小儿外科领域的学科交叉思维,对开展临床多中心研究的方法提出一些思考.

  • 神经母细胞瘤的GWAS多中心研究经验及临床开展过程中的困境

    作者:贺静;夏慧敏

    神经母细胞瘤作为一种儿童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其多中心研究在国外已取得丰硕成果,与此同时我国神经母细胞瘤的多中心研究也已经完成了初步建立的过程.本文将对神经母细胞瘤多中心研究开展过程中的经验和困境进行介绍,为儿童疾病多中心研究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 再谈大数据时代的小儿外科临床多中心研究

    作者:王培;冯杰雄

    医疗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一直是推动临床多中心研究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劲动力.当前社会背景下,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医院信息化的推广为多中心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大数据时代的临床多中心研究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疾病,同时也有助于引导个性化诊疗和智能临床决策.笔者旨在结合近年来医疗大数据挖掘和应用领域的新发展动向,对小儿外科的临床多中心研究思路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小儿外科的临床科研水平.

  •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儿童肝脏肿瘤的准确性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吕凡;陈亚青;王立峰;蒋马伟;袁晓军;吴晔明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儿童肝脏肿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38例经超声引导粗针穿刺活检的肝脏肿瘤患儿资料.其中男23例,女15例,平均年龄(24.11±26.09)个月,血AFP均高于正常范围.每例患儿均使用Bard 18G粗针穿刺6~9条组织.统计穿刺病理诊断阳性率,并记录分析出血、感染、穿刺针道肿瘤种植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穿刺组织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肝母细胞瘤37例,诊断为肝脏恶性肿瘤1例.37例肝母细胞瘤中有28例作出亚型诊断,9例未能作出亚型诊断.37例肝母细胞瘤患儿中,25例化疗后行手术切除肿瘤,大体标本病理诊断与穿刺病理诊断结果均一致.穿刺后均未发生大出血、伤口感染、肿瘤穿刺通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粗针穿刺活检诊断儿童肝脏肿瘤安全、准确.

  • 抗EpCAM单克隆抗体治疗肝母细胞瘤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陈立才;李朋飞;黄一敏;刘江斌;吕志宝

    目的 观察抗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人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荷瘤鼠模型的疗效.方法 体外培养HB HuH-6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uH-6细胞中EpCAM的表达.将10只裸鼠皮下接种HuH-6细胞,待建立稳定的HuH-6细胞荷瘤鼠模型后,将荷瘤鼠等额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经鼠尾静脉注射抗EpCAM单克隆抗体,剂量30 ug/kg,每天1次;对照组经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给药3周.停药1周后取荷瘤鼠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测算肿瘤的重量及体积,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HuH-6细胞传代培养成功,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其细胞膜EpCAM呈阳性表达.裸鼠接种HuH-6细胞6周后可形成肿瘤体,病理检查证实为HB,成功建立HB荷瘤鼠模型.实验组肿瘤重量及体积分别为(35.6±2.97)mg和(1.12±0.09)cm3,对照组肿瘤重量及体积分别为(45.8±4.59)mg和(1.37±0.77)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瘤组织EpCAM表达阳性率(28.3±5.4)%,对照组肿瘤组织EpCAM表达阳性率(39.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抗EpCAM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HB荷瘤裸鼠肿瘤的生长,为HB靶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临床小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