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临床小儿外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 Surgery 림상소아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6353
  • 国内刊号: 43-13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26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湖南省儿童医院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梅海波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胆道闭锁中的应用

    作者:杜妍妍;符柳江;张向向;王红英

    目的 分析儿童胆道闭锁中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胆道闭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胆道闭锁患儿术前超声图像资料,结合术中病理结果,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时提示肝脏大小及内回声情况,胆囊显示率及胆囊大小、形态,肝门区结构,肝动脉内径及血流频谱特征的作用,评估其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术前超声提示肝脏形态增大,肝内回声改变24例(52%),胆囊长径<15 mm 20例,胆囊长径>15 mm 18例,胆囊未显示2例,胆囊显示欠清(考虑裂隙样胆囊)6例.超声提示肝门部纤维块42例,2例MRI提示胆道闭锁,2例超声提示肝门部小囊腔.肝动脉内径2.2~2.8 mm,均值2.4 mm.肝动脉频谱为高速高阻血流,PSV:77~123 cm/s,RI:0.89~0.96.结论 胆囊形态及肝门部纤维块是超声诊断胆道闭锁的重要征象,综合分析肝脏形态及肝动脉内径与频谱特征对早期诊断小儿胆道闭锁具有一定价值.

  • 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205例并发症分析及经验总结

    作者:高志刚;章跃滨;蔡多特;陈青江;熊启星;章立峰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本院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205例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170例;囊肿型173例,梭形32例.结果 204例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1例术中因门静脉损伤中转开腹手术止血.全组手术时间2~5.5 h,平均3 h.术中发生右肝管损伤1例,左右肝管分离1例,胆囊动脉变异出血1例,门静脉损伤2例,术中均准确判断并及时处理,无一例发生不良后果.术后出现出血2例,胆漏2例,胆肠吻合口狭窄3例,胰腺炎1例,胆囊窝或膈下包裹性积液2例;此10例中,再次手术4例,1例为大出血,经再次剖腹探查止血;3例为胆肠吻合口狭窄再次行腹腔镜下胆肠吻合术.2例胆漏病例中,1例自愈;1例因腹腔引流不畅行穿刺引流.1例术后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后痊愈.205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4年,均予肝功能及B超检查,结果显示5例肝内高密度钙化影,2例吻合口狭窄患儿存在肝功能异常,其余病例随访均正常.结论 腹腔镜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复杂高风险手术,不但需要术前精确评估胆道形态,积极完善术前准备,还需要精细的围手术期监测和及时对症处理;而娴熟的腹腔镜技术技巧,对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 手术治疗小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12例

    作者:刘强;杨体泉;王从军;罗意革;董淳强;董昆;陈超;张成

    目的 对小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的临床诊断和术式选择进行评价.方法 总结2000年8月至2015年1月经作者手术治疗的12例SMAS患儿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就其病因、诊断及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2例均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都显示钡剂通过十二指肠水平段受阻,表现为典型的纵行"笔杆征"压迹,3例钡剂在胃和十二指肠内形成明显的反复交流的"钟摆样"运动.所有患儿均经保守治疗无效而行手术治疗,其中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4例,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加Treitz韧带松解术2例,Ladd手术4例,肠系膜上血管前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2例,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至10年,3例早期复发,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是SMAS主要的确诊手段.本病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其手术方式多样,可根据不同病理类型选择相应术式,凡能解除机械性梗阻而无明显弊端的术式均可采用,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及Ladd手术值得推荐.

  • 儿童复杂性阑尾炎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研究

    作者:曲媛;刘丹;梁星池;贾慧敏;白玉作;王维林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在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中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以期获得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5年我科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儿2198例(非手术治疗组786例,急诊手术组1412例).数据统计及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血WBC总数及CRP值,影像学结果,静脉抗生素使用种类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结果 在临床发病特点上,非手术治疗组与急诊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检验指标提示,治疗后WBC在非手术治疗组呈逐渐下降趋势(F=34.53,P=0.000),在急诊手术组亦呈逐渐下降趋势(F=11.27,P=0.002),但非手术治疗组下降更快;CRP在非手术治疗组呈逐渐下降趋势(F=23.82,P=0.000),在急诊手术组中呈术后短时间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F=5.43,P=0.028),在非手术治疗组中下降更快.在两组静脉抗生素使用种类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非手术治疗组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7.95±5.02 vs 9.51±4.75;t=3.28,P=0.001)较急诊手术组短,住院时间(8.33±5.38 vs 10.44±6.44;t=3.47,P=0.001)亦为非手术治疗组更短;非手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χ2=41.95,P=0.000),其中肠梗阻、腹腔积液及腹腔包块的发生率均较急诊手术组低.结论 儿童复杂性阑尾炎早期非手术治疗的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急诊手术治疗,血液检验指标趋势及影像学评估亦优于急诊手术组,提示早期非手术治疗可能为大部分复杂性阑尾炎患儿更为合适的治疗方式.

  • 单气囊小肠镜在小儿原发性肠淋巴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罗艳红;刘莉;欧阳红娟;张文婷;陈昌斌;游洁玉

    目的 探讨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小肠黏膜活检对儿童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primary 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奥林巴斯SIF—Q260型SBE对2009年5月至2015年4月我们收治的肠淋巴管扩张症患儿,进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和小肠黏膜活检.结果 8例患者共接受了15次单气囊小肠镜检查,经口腔8次,经肛门7次,平均检查时间120 min(95~180 min).有3例成功完成了对接检查.6例发现不同程度的病变,表现为小肠黏膜水肿、肥厚,绒毛苍白,大小不等的黄白色结节或呈多发白色假性息肉.病变位于空肠上段6例,回肠下段3例,空肠中段2例,回肠中段1例,2例小肠镜检查黏膜未见异常.组织学检查证实黏膜及黏膜下淋巴管显著扩张.管内充满富含蛋白的液体及散在淋巴细胞.结论 SBE镜下小肠黏膜活检为不能确诊的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患儿提供了一种有效全面的确诊方式,内镜下多点活检对诊断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MRI对儿童JacobⅠ型肱骨外髁骨折治疗的应用研究

    作者:林昱东;孙军

    目的 探讨通过影像学磁共振技术(MRI)判定JacobⅠ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骨折的稳定性,并指导其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于本院就诊且资料完整的Ja-cobⅠ型肱骨外髁骨折病例39例.根据MRI检查结果将其分为两组:A组——骨折线从干骺端至生长板,未穿过生长板,关节面完整,软骨铰链存在;B组——骨折线穿过生长板,延伸至关节面,软骨铰链不存在.A、B两组骨折均先予石膏固定,定期随访;对随访中无再移位病例继续予以石膏固定;对随访中移位明显加重者予手术治疗.治疗后期依据Dhillon评分,比较所有患儿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A组有33例无再移位,1例再移位明显加重者予手术治疗;B组有2例无再移位,3例再移位明显加重者予手术治疗.A组骨折再移位率为2.9%,B组骨折再移位率为60%,与A组比较,B组骨折经非手术治疗后再移位的发生率明显增加(χ2=15.42,P=0.0049),且B组骨折预后评分占优率明显降低(χ2=1.125,P=0.013).结论 关于JacobⅠ型肱骨外髁骨折的稳定性与治疗方案,仅依靠X线平片检查结果是不够的,MRI更容易显示儿童JacobⅠ型肱骨外髁骨折的稳定性,这为临床治疗儿童JacobⅠ型肱骨外髁骨折提供了理论依据.

  • 儿童梅克尔憩室的诊断及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秀兰;吴永隆;李晓庆;刘伟;王佚

    目的 总结儿童梅克尔憩室(MD)的临床诊断及并发症的诊治要点,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儿童梅克尔憩室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结果,总结其对于准确诊断梅克尔憩室的价值及并发症的诊治情况.结果 ①98例梅克尔憩室患儿,男性76例,女性22例,男女比例约为3.5:1,并发症包括梅克尔憩室引起的便血、肠梗阻、炎症等,以便血常见(58/98,59.18%).②51例患儿术前行99 Tcm O-4检查,其中43例提示为异位胃黏膜,检出率为84.31%;84例术前行腹部超声检查,其中37例考虑梅克尔憩室,检出率为44.05%,经卡方检验,放射性核素与超声对MD患者检查结果有统计学差异(χ2=5.852,P=0.02).③58例以便血为主要表现的患儿中,42例术前共同行了放射性核素检查和超声检查,阳性发现率分别为80.95%和66.67%.经卡方检验,放射性核素与超声对MD伴便血患儿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χ2=2.217,P=0.14).结论 MD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并发便血多,超声在诊断MD伴便血中有较高的特异性,联合放射性核素检查可提高检出率;对于MD伴炎症及肠梗阻的患儿,急诊超声对其各种并发症的检出及判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有利于减少急腹症的误诊.

  • 不同操作通道下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环扎术治疗儿童鞘膜积液——两中心950例经验总结

    作者:张殷;王忠荣;潮敏;范登信;蔡盈;张贤生;梁朝朝

    目的 总结传统两孔、单部位两孔和单孔三种操作通道下腹腔镜技术经皮腹膜外环扎术治疗儿童各种类型鞘膜积液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所专业儿童医疗中心自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50例不同类型男性儿童鞘膜积液病例资料.年龄4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3.68±2.20)岁.患儿均采用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环扎术.依据操作通道的不同分为:传统两孔组387例,单部位两孔组468例,单孔组95例.比较各组患儿手术过程、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9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共关闭未闭鞘状突1383侧.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288例(35.8%).4例因术中腹腔镜下未发现开放的鞘状突内口,改为经阴囊的睾丸鞘膜翻转手术.三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χ2=5.76,P=0.07).术后随访时间中位数为16.5个月(8~32个月).两医疗中心在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两孔组、单部位两孔组、单孔组分别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122例、148例、18例,发生腹膜后血肿例数分别为4例、2例、0例,术后复发例数分别为4例、4例、2例,术后对侧异时性鞘膜积液分别为0例、0例、2例,脐部切口感染分别为1例、0例、0例.单孔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在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和术后对侧异时性鞘膜积液的比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三组各15例患儿术后6 h疼痛FLACC评分,均在0~2分.随机调查50例患儿术后1年脐部伤口外观情况,单部位两孔组与单孔组术后伤口外观无差别.结论 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环扎术治疗各种类型儿童鞘膜积液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环脐单部位两孔法手术操作较单孔手术更加简便,术后伤口外观优于传统两孔法,并可与单孔手术伤口相媲美.在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的探查上两孔法较单孔法更有优势.

  • 小儿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体位与显露探讨

    作者:尹强;周小渔;刘朝阳;袁妙贤;陈立健;季春宜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过程体位选择与显露技巧.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们实施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1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5岁3个月至11岁10个月,平均年龄7岁5个月.病种包括:遗传球形红细胞增多症8例,地中海性贫血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脾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1例.结果 11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采用平卧、右侧卧位或右侧斜卧位,均取前腹壁手术路径,术中结合体表缝线悬吊技术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2~213 min,平均135 min.术中失血50~200 mL,平均75 mL.术后患儿均顺利出院,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8.7 d.结论 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创伤小,是小儿脾脏手术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体位及结合悬吊技术获得有效显露,有利于小儿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顺利实施.

  • 球囊持续扩张技术在小儿一穴肛中的应用

    作者:刘向阳;陈磊;李洪涛;马坤;赵蓓蓓;李龙

    目的 探讨球囊持续扩张技术在小儿一穴肛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2月至2014年8月作者收治的一穴肛患儿21例,均应用球囊持续扩张技术对其共同管道进行持续扩张,诱导其组织生长,并进行尿道和阴道成形术.结果 21例患儿术后所有重建的尿道、阴道及外阴,不管是外观还是质感和触感方面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球囊持续扩张技术能够诱导泌尿生殖道的增长,且扩张的泌尿生殖道在组织学上和阴道很相似,该技术是治疗高位一穴肛的首要选择.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精索静脉曲张

    作者:李富江;段于河;苏南;鹿洪亭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Palomo术式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我们收治小儿精索静脉曲张21例,均采取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术中经脐直视下置入5 mm Trocar并置入单孔不带操作孔的腹腔镜,于腹腔镜下经皮穿刺套管钩针带2—0丝线,穿过后腹膜精索血管束后再将丝线带出皮肤,于皮肤外打结并结扎两道(Palomo法结扎精索血管束,不必分离精索内动脉).结果 21例均手术成功,其中1例因术中出血增加一个操作孔止血,全组病例手术时间(23.6±8.5)min,术后住院2~3 d,平均(2.26±0.37)d,随访6~1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经脐单孔法腹腔镜Palomo术式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创伤小,美容效果好,操作简单,不增加额外费用,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新生儿巨大肝囊肿1例

    作者:吴华哲;朱天琦;洪艺楠;魏明发

    先天性肝囊肿是肝脏的良性病变,临床上常见于成人,发病率约 5%[1].新生儿肝囊肿罕见,目前国内文献仅有 1例报道[2].我们近期收治 1 例新生儿巨大肝囊肿患儿,现报道如下:患儿,男,2 d,因产前彩超发现腹部包块6 个月,生后腹胀2d 就诊.患儿系G1P1,无家族性遗传病史.

    关键词:
  • 新生儿急性阑尾炎诊治分析

    作者:刘传荣;骆福裕;钟斌;刘辉;吴书清;徐建兵;黄秀明;李伟俊;袁淦峰

    目的 总结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探讨新生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12年12月作者收治的10例新生儿急性阑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症状、查体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手术结果与后期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0例术中及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新生儿阑尾炎,均行阑尾切除+盆腔引流术或阑尾切除术,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或发生并发症.结论 新生儿阑尾炎发病率极低,无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误诊率和病死率高.结合临床表现、B超、X线及CT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疑为本病时应及早手术探查,是减少误诊及降低病死率的有效办法.

  • 先天性膈疝的临床诊治进展

    作者:刘文英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导致膈肌缺损,致使腹腔脏器疝入胸腔,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先天性疾病.据近年文献报道,CDH 发病率约为 1 /2500 ~3000,若包括死产婴儿在内,发病率接近 1 /2000,一般左侧多于右侧,左右侧发病比例约为 6 :1,双侧较少见,约占 2%[1].

    关键词:
  • 腔镜下新生儿膈疝修补术

    作者:吴晔明

    膈疝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先天性膈肌发育异常.手术修补缺损是治疗本病的终有效手段.但由于先天性膈疝常伴有其他畸形的高发生率,尤其是肺发育不全和潜在可逆性肺高压,对治疗和预后有较大的影响,也给手术修补膈疝的时机和途径带来困惑.

    关键词:
  • 小儿先天性膈疝的外科诊治决策

    作者:周新;刘丹;贾慧敏

    小儿先天性膈疝已列入新生儿高危疾病行列,其早期诊断有了新的突破,产前规范检查及有效宫内干预使其发病率降至 1 /5000 ~2500[1].但仍约有 44%的先天性膈疝患儿合并多种畸形[2].其死亡率 仍 高 达 50% ~60%,后 期 治 愈 率 仅 60% ~70%[3,4].规范诊疗流程,延长预后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仍是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
  • 先天性膈疝诊治中的若干争议问题

    作者:陈功;郑珊

    先天性膈疝在活产婴儿中发病率约 1 /2400 ~3000[1].我国尚缺乏大样本发病率的报道,部分可能产前或生后未经诊治而死亡.既往认为胸腹膜管闭合障碍是膈疝形成的原因,2015 年 Merrell 提出胸膜腹膜返折发育缺陷才是先天性膈疝形成的组织学基础[2].

    关键词:
  • 胎儿膈疝产前评估指南建议

    作者:俞钢;夏波

    胎儿先天性膈疝(fetal 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FCDH)是一种先天性膈肌发育畸形,发病率约1/2000~5000.尽管其诊疗技术不断进步,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高达30%~40%,主要死亡原因是肺发育不良和肺动脉高压.

    关键词:
  •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诊治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单中心近10年经验总结

    作者:张智恩;郑珊;董瑞;沈淳;陈功

    目的 总结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新生儿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病例临床特点、治疗变化及预后情况,探讨新生儿膈疝的诊治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本院于1985年1月至2004年12月(第一阶段)收治31例,2005年0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17例.第一阶段均采取开放手术,第二阶段采取腔镜手术32例,开放手术66例.对性别、年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产前诊断、胎龄、合并畸形、血气分析、延期手术、围术期NO吸入、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结果 第一阶段:重症20例,轻症11例;男19例,女12例;左侧28例,右侧3例;产前诊断3例,伴发畸形6例;存活25例,死亡6例.第二阶段:重症64例,轻症53例;男75例,女42例;左侧102例,右侧15例;产前诊断21例,伴发畸形24例;存活91例,死亡26例.第一阶段重症组平均住院时间(17.2±11.5)d,呼吸机使用时间(3.28±2.30)d,ICU平均住院时间(11.7±14.5)d.第二阶段重症组平均住院时间(19.7±12.7)d,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6.56±4.63)d,ICU平均住院时间(12.9±12.3)d,术后出现败血症3例,心包积液2例,胃食管返流1例.膈疝复发7例,其中腔镜手术复发4例.结论 近10年来本院收治重症膈疝患儿病情更为复杂、危重;入院时较低血PH值、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与预后相关.

  • 产前诊断先天性膈疝79例治疗与结局分析

    作者:欧宗青;夏波;唐晶;洪淳;刘千里;俞钢

    目的 总结先天性膈疝的围手术期管理经验,探讨产前诊断先天性膈疝的手术治疗时机、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通过产前诊断确诊为先天性膈疝患儿79例.根据LHR、O/E LHR以及肝脏位置将患儿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对比分析各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以及胸腔引流管放置情况.依据手术时机分为急诊手术组和亚急诊手术组;依据手术方法分为非微创组(经腹或经胸膈肌修补术)和微创组(胸腔镜下膈肌修补术).结果 79例患儿中,产前评估轻度46例,中度24例,重度9例.产前诊断评估与出生后评估结果Kappa值为0.695,具有较好一致性.治愈55例,死亡24例.比较轻度CDH患儿急诊手术和亚急诊手术,两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914);分别比较中度、重度CDH患儿急诊手术和亚急诊手术,两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9例CDH患儿中,轻、中度患儿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未留置胸腔引流管的轻度CDH患儿中,8例在后期因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13例手术治疗的中度CDH患儿,8例未留置胸腔引流管;中度CDH患儿6例在后期因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1例术后死亡;5例手术治疗的重度CDH患儿,3例未留置胸腔引流管,术后死亡.结论 手术时机对于轻度CDH预后无影响;对于中重度CDH,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后延期手术可以提高存活率;微创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中重度CDH术后需留置胸腔引流管.

  • 儿童疝针在膈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曾嘉航;李乐;刘威;梁建华

    目的 探讨儿童疝针在胸腔镜下胸壁膈肌缺损型膈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技巧与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自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的3例胸腔镜下疝针修补儿童膈疝的手术经验,3例均为胸壁膈肌缺损型膈疝,其中1例需补片修补.结果 3例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85~120 min;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4~92 h;2例需补片的患儿放置胸腔引流管,术后2 d拔管;出院前均复查胸片及B超,未见异常,术后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利用疝针可以在胸腔镜下更容易、更牢固地完成胸壁膈肌缺损型膈疝的修补.

    关键词: 横膈 再手术 儿童
  • 微创手术及开放手术治疗先天性膈疝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吴雨昊;况虹宇;吕铁伟;吴春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微创手术及开放手术对于先天性膈疝的治疗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Medline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6年1月至2016年7月.根据纳入标准查找有关对比微创手术及开放手术对先天性膈疝的治疗效果的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研究、提取数据和评估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共纳入15项研究,共纳入病例数4907例.开放手术在以下方面优于微创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复发率(RR 2.6995%CI[1.73,4.18]);使用补片修补的亚组分析中,仍可降低复发率(RR 3.86,95%CI[2.12,7.00]);手术时间(MD 56.42,95%CI[45.15,67.68]).但在随访时间大于1年的亚组分析中,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微创手术在以下方面优于开放手术,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RR 0.70,95%CI[0.51,0.97]);术后死亡率(RR 0.15,95%CI[0.07,0.34]);住院时间(MD 9.39,95%CI[4.32,14.46]);完全肠内营养时间(MD 0.81,95%CI[0.18,1.44]);术后机械通气时间(MD 1.78,95%CI[0.53,3.03]).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膈疝术后复发率较高、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微创手术组的住院时间、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开放手术组.

  • 膈疝复发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作者:刘威;汪凤华

    目的 探讨膈疝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总结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们收治的7例复发性膈疝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现初次手术时有3例膈肌缺损边缘分辨不清;1例胸壁缘膈肌缺损,未完全修补;2例膈肌撕裂;另1例未见明显手术痕迹.7例患儿均再次行膈疝修补术,其中1例患儿术后因合并脓毒血症治疗无效死亡,6例患儿痊愈出院,随访5个月至4年8个月,均未见再复发.结论 膈疝复发除与膈疝本身的特点有关外,更多的是与术者手术操作有关.把握一定的手术原则,能明显降低膈疝的复发率.

  • 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婴幼儿胸腹裂孔疝29例

    作者:王贤书;杨志国;岳芳;陈志国;高飞飞;杨帆;赵令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下婴幼儿胸腹裂孔疝修补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作者收治的29例先天性胸腹裂孔膈疝患儿临床资料,除2例中转开胸手术外,其余病例均于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结果 29例均痊愈出院,随访1~2年,28例生长发育良好;1例复发,经再次开胸完成手术获痊愈..结论 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婴幼儿胸腹裂孔疝,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小,方法安全可行.

  • 护理视角之美国霍普金斯医院领导力培训

    作者:朱丽辉

    2016年10月23日,在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的组织下,来自该省的21 名医院高级管理者参加了中国高级医疗人才培训项目,培训时间12天,培训内容包括美国卫生体系、医学教育、质量与安全、医保支付、护理管理、学科建设等,并参观了手术室、内科ICU、模拟训练室等.

    关键词:
临床小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