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临床小儿外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 Surgery 림상소아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6353
  • 国内刊号: 43-13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26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湖南省儿童医院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梅海波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残余机血洗涤回输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丽君;林茹;叶莉芬;范勇;胡建玲;舒强

    目的 了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残余机血洗涤回输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作者收治的63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患儿,对其残余机血洗涤回输,输血前后进行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 stogram,TEG)检测.结果 所有患儿残余机血回输前血红蛋白(Hb)较转流前显著减少(P<0.01),回输后显著提高(P<0.01).纤维蛋白原(Fib)在残余机血输注前后均较转流前明显下降(P<0.01),输注后有所上升(P<0.05).经肝素酶杯与高岭土杯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 stogram,TEG)检查,患儿回输洗涤残余机血前后各有3例存在肝素残留问题,2例回输前无肝素残留,输残余机血后出现肝素残留,残留率为4.8%.与回输前相比,输入后K值、α Angle、MA值、CI值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残余机血洗涤回输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并可以明显提高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是血液保护有效、简便的手段.

  • 槲皮素预防先天性肾积水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明学;刘靖;刘星;魏光辉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先天性肾积水的预防作用.方法 在第12个妊娠日(gestational day,GD),将C57BL/6J孕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以玉米油灌胃,TCDD组以2,3,7,8-四氯二苯并二英(2,3,7,8- tetrachlorodibenzodioxin,TCDD,25μg/kg)灌胃,槲皮素组以槲皮素(100mg/kg)灌胃,TC DD+槲皮素组以槲皮素(100mg/kg)及TCDD(25μg/kg)灌胃.于GD18,检查胎鼠畸形发生情况,并留取胎鼠泌尿系统做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对照组及槲皮素组胎鼠无畸形发生.TCDD组胎鼠双侧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积水的发生率为100%(肾积水3级占84.1%,4级占15.9%),TCDD+槲皮素组肾积水的发生率为13.4%(均为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与槲皮素组胎鼠输尿管黏膜上皮Prx1蛋白均呈阴性表达;TCDD组及TCDD+槲皮素组存在肾积水的胎鼠输尿管黏膜上皮呈阳性表达.TCDD组胎鼠输尿管黏膜上皮Prx1蛋白阳性表达率(100%)高于TCDD+槲皮素组(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槲皮素能有效降低TCDD所致胎鼠肾积水的发生率,其对TCDD所致胎鼠肾积水的预防作用与抑制胎鼠输尿管黏膜上皮Prx1蛋白的表达有关.

  • 联体双胎分离手术4例

    作者:邹婵娟;李碧香;高喜容;周崇高;王海阳;许光

    目的 总结4例联体儿分离手术的经验,为联体儿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12月作者收治的4例联体儿治疗经过,其中3例为对称性联体,1例为不对性联体.共有3例手术成功,1例对称性联体儿未手术死亡.重点分析术前准备、手术时机、分离技术及术后监护.结果 4例患儿中,胸腹联合畸形3例,骶尾部不对性联体1例;男性1例,女性3例.未手术的1例因复杂心脏畸形合并循环衰竭,丧失手术时机.1例不对称性联体儿分离手术在入院后3d进行,对称性联体儿分离手术时间分别为出生后16d、43d,均存活.一对现术后2年,1对现术后9个月,均发育良好.结论 手术时机与分离方式必须依据每一对联体儿的具体情况而定,充分的术前准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 高频超声在新生儿锁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林启发;朱小瑜;叶素芬;陈琮瑛;谢肇峰;郭志芬

    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在新生儿锁骨骨折筛查、诊断以及愈合过程中动态观察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高频超声技术对存在锁骨骨折高危因素或临床检查怀疑锁骨骨折的新生儿进行筛查,若超声显示骨皮质连续性中断、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等异常声像图,则诊断为锁骨骨折,并拍摄X线片,以X线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间隔10d、20d后,分别进行第2次、第3次高频超声检查,对比骨痂形成与正常锁骨声像图.结果 完成全程研究的106例锁骨骨折新生儿中,第1次高频超声检查阳性103例,阴性3例,敏感度97.2%,特异度100%,X线与超声检查方法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83).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声像图显示骨痂边缘骨皮质为条索状弱强回声、骨痂中间髓腔部分为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中有散在弱强回声斑点,声像强度与同期骨痂边缘骨皮质强度相似,随着愈合进展骨痂边缘骨皮质逐渐增厚,中间回声斑点逐渐增多增大,回声强度逐渐增强.结论 高频超声技术诊断新生儿锁骨骨折,具有可靠、无X线损害的优点,值得在新生儿锁骨骨折筛查与愈合过程中的动态观察、疗效评估中推广应用.

  • 44例小儿重复肾的诊治分析

    作者:曹永胜;范登信;张殷;彭博;刘项

    目的 探讨小儿重复肾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技巧,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10月经作者手术治疗的44例重复肾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34例,年龄1个月至13岁,平均年龄2.2岁.均采用B超、MRU、IVU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断.均行重复肾及所属输尿管切除术.结果 44例患儿术中诊断与术前相符,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4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至5年,3例出现输尿管残端综合征,经手术切除输尿管残端后治愈.1例术后出现残肾断面漏尿,经肾周引流管流出,术后6d漏尿停止,B超检查无肾周积液,拔除引流管后康复出院.其余患儿恢复良好.结论 B超、IVU、MRU等相结合是诊断小儿重复肾畸形的主要方法,可确诊重复肾;CTU、VCU对诊断有补充作用.手术切除重复肾是治疗重度积水、扩张重复肾的主要方法,尽量低位切除重复输尿管、完全切除重复肾、保护残留肾肾盏及所属正常输尿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比较

    作者:毛兴允;顾志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和开腹脾切除术(open splenec-tomy,OS)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12年2月作者实施脾切除术治疗ITP30例,其中12例采取LS,为LS组;18例采取OS,为OS组.两组术后均随访3~36个月.结果 30例患儿均成功实施脾切除术,LS组和OS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40min、11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6.67mL、43.18mL,术后平均恢复饮食的时间分别为2d、2.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5d、11.5d.治疗有效率:LS组为91.67%(11/12),OS组为94.44%(17/18),术后1周LS组和OS组平均血小板分别升高至458×109/L和411×109/L.长期随访有效率:LS组为80%,OS组为75%.结论 ①LS治疗ITP的疗效与OS相近,二者均可作为ITP的有效治疗措施,治疗效果与手术方式无关;②LS较OS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伤口小而美观.③LS治疗儿童ITP安全有效,可替代OS成为治疗儿童ITP的措施.

  • 分期改良Koyanagi术在重型尿道下裂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隋武;姜志娥;周致红;苏海龙;林洋

    目的 探讨尿道板重建分期卷管尿道成形术(改良Koyanagi术)在重型尿道下裂矫治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5月作者采用改良Koyanagi术治疗的15例重型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年龄2岁11个月至6岁,平均3岁9个月.均于1年前行阴茎下曲矫正、尿道板重建术.入院后采取改良Koyanagi术,并与同期重型尿道下裂一期Duplay+Duckett尿道成形术进行比较,术后随访7~24个月.结果 15例患儿中,13例治愈,2例发生尿瘘,经尿瘘修补术治愈.无尿道狭窄.同期行Duplay+Duckett尿道成形术14例,治愈10例,尿瘘3例,尿道狭窄1例.两种手术方法的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尿道板重建分期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重型尿道下裂,虽然需分期手术,但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容易掌握,并发症少,不易发生尿道狭窄.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肠旋转不良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

    作者:李世宪;张宏伟;刘丰丽;马同胜;孙邡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肠旋转不良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其中20例行开腹Ladd's手术,20例行腹腔镜下Ladd's手术;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手术后第1天、第5天血液中CD3+、CD4+、CD8+、B细胞、NK细胞和IgA、IgG、IgM、C3、C4hs- CRP水平,同时比较两组应激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均痊愈出院,腹腔镜手术患儿在应激时间、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均优于开腹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两组患儿外周血CD3+、CD4+、CD8+活性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除NK细胞外(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腹腔镜手术组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3、C4、hs- 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腹腔镜组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腹腔镜Ladd's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对机体干扰小,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具有一定可行性.

  • 经肛门改良Swenson和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比较

    作者:徐兵;孙传成;孙华;苏义林;王忠荣

    目的 比较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和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肛门手术治疗的5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短段型11例,普通型35例,长段型4例;行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21例,经肛门改良Soave术29例.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相关因素、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情况.结果 两种术式术前灌肠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出院时排便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比较,前者较后者短(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9.0%和37.9%,术后6个月时排便优良率为95.2%和89.6%.结论 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和改良Soave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但经肛门Swenson术较经肛门Soave术操作更简单方便,并发症明显减少;两者手术适应证均可适当放宽.

  • 早期肠内营养在小儿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潘祝彬;高群;黄河

    目的 探讨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在小儿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6月至2012年7月作者收治AP患儿18例,采用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8例患儿均采用早期EN治疗,4周后随诊,患儿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尿淀粉酶均正常,其中3例胰腺假性囊肿患儿CT复查均吸收,形态正常,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可有效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缩短病程,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腹腔镜治疗儿童复发性肠套叠25例

    作者:马同胜;张宏伟;殷易钰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儿童复发性肠套叠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25例复发性肠套叠患儿(复发≥3次)的诊治经过.25例患儿均在腹腔镜监视下行空气灌肠复位,探查病因,并做进一步治疗.结果 25例患儿中,13例为原发性肠套叠复发,行腹腔镜下回肠末端悬吊固定术;继发性肠套叠12例,其中美克尔憩室8例,回肠重复畸形1例,回肠息肉2例,均行肠切除肠吻合术;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行空气灌肠复位+原发病治疗.25例患儿平均随访18个月(10~24个月),无复发,无肠穿孔、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治疗复发性肠套叠可以发现并去除病因,手术创伤小,腹部切口小且隐蔽,有美观优势.

  • 小儿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探讨

    作者:夏东亮;张丽华;时继东;李庆浩;张凯;张其海

    目的 探讨采用定位精索的方法经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方法 自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作者收治100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其中50例在盲视下通过探寻浅环或手指定位精索的方法经浅环附近小切口提出精索,完成手术;50例通过显露浅环的方法提出精索完成手术.结果 两组患儿均按照各自方式完成手术,盲视组与显露组平均切口长度分别为(7.4±1.37)mm和(15.4±2.82)mm;手术时间(21.6±5.24)min和(20.8±4.76)min;术中出血(0.8±0.26)mL和(1.7±0.52)mL;术后阴囊明显肿胀分别为5例和6例,其中阴囊血肿各1例;两组术中均未发生输精管和神经的意外损伤,术后均无复发、睾丸萎缩和睾丸回缩.结论 通过探寻浅环或以手指定位精索的方法,可以保障在盲视下经小切口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与显露手术比较,手术时间和术后效果无明显差别,但出血少,美容效果更佳.

  • 经会阴手术治疗小儿直肠前庭瘘26例

    作者:阎景铁;李明伟

    目的 探讨经会阴途径治疗小儿直肠前庭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6例直肠前庭瘘患儿采取经会阴切除瘘管,重建会阴体的方式治疗.结果 24例均一期愈合,1例术后3d发生伤口裂开,1例出现伤口感染,经保守治疗2周痊愈.24例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及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 经会阴瘘管切除术具有手术视野好、手术彻底、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直肠前庭瘘较为理想的术式.

  • 新生儿良性气腹的保守治疗

    作者:王刚;宋辉

    目的 探讨新生儿良性气腹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2年2月作者收治5例新生儿良性气腹患儿,年龄3~43d,平均年龄11d,其中4例采取保守治疗,1例行剖腹探查手术.结果 全部患儿均治愈.患儿血CRP均正常,腹部立位平片检查无肠梗阻征象,腹部B超均未探及腹腔积液.1例开腹手术患儿禁食时间3d,气腹消退时间1d,住院17d;4例保守治疗患儿,平均禁食时间4.75d,气腹平均消退时间4.5d,平均住院时间9.5d.结论 新生儿良性气腹可采取保守治疗,血CRP、腹部立位平片、B超、诊断性腹腔穿刺是判断能否保守治疗的依据.

    关键词: 气腹 治疗 婴儿 新生
  • Larsen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附1例12年随访及文献复习

    作者:谭谦;梅海波;刘昆;唐进;伍江雁;叶卫华;胡欣;董林

    目的 提高对Larson综合症的认识和减少误诊,并探讨治疗方案.方法 报告1例Larson综合症患儿诊断治疗以及12年随访经过,并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结合文献复习此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以及外科治疗原则.结果 本例患儿从1岁10个月至12岁共经历5次手术,目前仍只能借助支具行走,这与作者早期对本病缺乏认识,仅按矫形外科的一般原则处理有关,治疗结果不甚满意.结论 Larson综合征非常罕见,需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和警惕性,确诊后外科矫形治疗需按颈椎-膝关节- 踝关节- 髋关节顺序进行.

  • 两孔法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

    作者:鹿洪亭;李富江;房丹;张琳

    目的 探讨两孔法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作者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对16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采取两孔法腹腔镜技术,实施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观察患儿术中以及手术后疗效.结果 16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手术时间25~35min,术后住院3~5d,随访6~24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两孔法腹腔镜技术实施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创伤小,疗效满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女婴无肛前庭瘘手术方法探讨

    作者:魏华

    目的 探讨女婴无肛并前庭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5~2011年作者收治年龄4个月至1岁的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患儿21例,均通过保留瘘管肛门成形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排便功能.结果 一期愈合19例,2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经应用抗生素及局部理疗后痊愈.21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全部患儿排便功能良好,会阴外观正常,无一例复发.结论 保留瘘管肛门成形术治疗女婴无肛前庭瘘简便易行,是一种合理、可靠的手术方法.

  • 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1例

    作者:胡东来;郭晓东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一种颅外实体肿瘤,常发生于腹膜后及肾上腺.临床上以颈部肿块为主要表现的神经母细胞瘤少见.近期作者收治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钬激光技术在小儿泌尿系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罗洪;许祥飞;强红家

    钬激光是以钇铝石榴石为激活媒质,掺敏化离子铬、传能离子铥、激活离子钬的激光晶体制成的脉冲固体激光装置产生的新型激光,可应用于泌尿外科、五官科、皮肤科、妇科等领域手术.该激光手术为无创或微创手术,病人痛苦非常小.作者于2010年6月起尝试运用钬激光技术治疗10例小儿泌尿外科疾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早产儿阑尾穿孔2例诊治分析

    作者:张友波;徐晓明;赵辉;郑志刚;李聪;潘东山;王英

    新生儿阑尾炎少见,早产儿阑尾穿孔更为罕见,其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均有一定特殊性.作者近年收治2例,报告如下.

  •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风险分层及治疗进展

    作者:赵欧

    神经母细胞瘤是小儿颅外常见恶性实体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需要基于风险分层的不同治疗方案.过去几年间,针对高危患者,以进一步提高生存率为目的的多途径综合治疗获得一定进展.而对生存率较高的中低危组患者,优化治疗方案,减少治疗相关并发症同样受到重视.现就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风险分层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BMP系列基因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刘芳

    基因治疗代表当前医学发展的前沿,全球有很多临床试验正在探索研究疾病的基因疗法.基因治疗在骨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也在进行积极探索.目前自体骨移植被认为是治疗骨不连、骨缺损等的金标准,但是自体骨移植应用有局限性,如骨量有限致取材有限,取材部位的疼痛、感觉异常、感染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长因子在骨折愈合中的骨诱导作用逐渐被认识.人工合成骨生长因子被证实可加快骨愈合,但长期疗效不明确,且不具有足够的骨诱导作用.基因治疗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新途径,特别是应用具有诱导成骨作用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的基因治疗.

  • 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徐涛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主要是由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junctionobstrction,UPJO)引起,发病率报道不一,一般为0.13% ~0.16%[1],目前公认合理的手术方法是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 Hynes术),此术式裁剪肾盂,切除了肾盂输尿管狭窄处及肌细胞发育异常的部位,吻合口宽阔、低位、漏斗形,使连接部蠕动能力恢复,重建新的肾盂输尿管蠕动传导,保证了吻合口通畅,使排尿功能正常,是近年来治疗先天性UPJO 的金标准[2].目前大多数医院仍以开放性肾盂成形术作为治疗UPJO的主要手段,但该术式创伤大,术后疼痛,呼吸受限,可并发切口感染或切口疝,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从而促使人们寻找更加微创的治疗方法.现将近年来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微创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慢传输型便秘和肠神经系统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灵苍

    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是一类以结肠动力减弱、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的顽固性便秘.其主要症状有腹胀、腹痛、大便次数减少、便意消失、大便失禁等[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和心理压力的增加,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STC在各年龄段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研究STC的病因对指导STC的治疗有重大意义.由于STC的病因很复杂,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本文将从肠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来阐述与慢传输型便秘之间的关系.

  • 改善胆道闭锁葛西手术治疗效果的策略

    作者:黄格元;钟浩宇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新生儿和婴儿黄疸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病率约1/3500,该病在亚洲地区高发,若不及时治疗,患儿终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尽管学者们曾提出一些学说以解释其发病机制,但目前该病的确切病因仍不十分明确.胚胎时期胆管发生过程中,病毒介导免疫炎症反应与自身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及遗传易感性是目前该病病因学研究的热点[1].各种病因作用下肝内外胆道系统发生炎症硬化性改变,终导致肝组织纤维化和胆道闭锁.1959年Kasai教授首创肝门-空肠吻合术式之前,该病被认为是无法救治性疾病[2].Kasai术式的手术要点是彻底切除肝外闭锁的胆道,借助肝门-空肠吻合来恢复胆汁引流.但即使手术顺利,仍有相当比例的患儿在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据报道,全球范围内Kasai手术后胆道引流成功率约50%~65%.许多小儿外科医生一直在努力寻找有助于提高Kasai手术疗效的各种因素,包括手术时间的选择、手术医生技术熟练的程度和经验,以及BA的解剖学类型等[4].香港大学玛丽医院为香港及其邻近城市的三级转诊中心,过去20~30年间已积累了100多名BA患儿诊治的经验.现介绍Kasai手术围术期可提高BA疗效的各种因素以及本治疗中心的策略与建议.

  • 心得安治疗婴儿血管瘤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祝秀丹;葛莉

    血管瘤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肿瘤.婴儿血管瘤(infantilehemangioma,IH)是婴儿时期常见的肿瘤[1-3].约60%的婴儿血管瘤分布在头颈部,其次是躯干、四肢,还可分布在肝、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椎体、胰腺、胆囊、胸腺、脾、淋巴结、气管、肺、膀胱和肾上腺等[1,3,4].约20%的婴儿血管瘤为多发病变[3].通常在出生时不显著,出生后经历一个快速生长阶段并逐渐退化[1,2,5].

  • 全凭吸入七氟烷在小儿门诊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江平;张溪英;肖婷;陈静琦;何军

    目的 探讨全凭吸入七氟烷在小儿门诊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70例门诊包皮环切术患儿,随机分为局部麻醉组和七氟烷吸入麻醉组,其中局部麻醉组32例,七氟烷吸入麻醉组38例.术后进行McGill量化评分、疼痛分级指数评定(PRI)、视觉模拟定级(VAS)及现有痛强度(PRI)评估.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吸入麻醉组的心率较局部麻醉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和24hPRI量化评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全凭七氟烷吸入麻醉是小儿包皮环切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 麻醉药 吸入 七氟烷
  • 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喉罩与气管插管在新生儿手术中应用的比较

    作者:王芳;郝唯;刘国亮;张建敏

    目的 比较新生儿短小手术中喉罩与气管插管复合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的优点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行非胸、腹部手术的新生儿40例,随机分为组I(喉罩组,n=20)和组Ⅱ(气管插管组,n=20),均采用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麻醉期间监测诱导后下颌松弛(T1)、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后1min(T2)及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前(T3)、拔出后1min(T4)时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喉罩的置入方法、喉罩或气管插管置入次数、手术时间、手术结束至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的时间,以及置入、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过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组Ⅰ有18例采用标准法一次性置入成功,组II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比较,组Ⅰ在T2与T1时间点以及T4与T3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Ⅱ在T2与T1以及T4与T3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结束至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拔除时组II呛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组I(P<0.01).结论 喉罩复合全凭七氟醚麻醉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新生儿短小手术.

  • 七氟醚诱导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怡;张武华;朱旭

    目的 探讨七氟醚诱导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120例患儿随机均分成三组,七氟醚诱导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A组),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B组),氯胺酮全身麻醉组(C组),每组40例,监测并记录基础值、切皮时和术毕的SBP、DBP、HR和SpO2,观察患儿术毕清醒时的幻觉、谵妄、恶梦和躁动不安等精神症状及异常行为.结果 三组患儿年龄、体重及手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础值比较,切皮时和术毕时C组SBP和DBP升高,HR增快,明显高于快于A和B组(P<0.05).A组麻醉效果与B组相当,但术后的精神症状明显少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术毕清醒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诱导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效果确切,呼吸管理简便,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平稳,几乎没有精神症状的发生,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应用简便、安全,优于传统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和氯胺酮全身麻醉.

临床小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