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志新;宋胜利;马义民;张志立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ST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STC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予自拟中药汤治疗;对照组予莫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30d。观察用药前后主症(粪便性状、排便用时、排便间隔时间和排便困难程度)积分,行72h结肠传输试验。结果(1)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主症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t=26.490,P=0.000;t=13.535,P=0.000),且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t=6.419,P=0.000)。(2)治疗组结肠传输功能改善好于对照组(t=4.561,P=0.000)。(3)治疗组治愈、好转和无效分别是42.86%、48.98%和8.16%,对照组分别是31.25%、45.83%和25.00%(Z=2.115,P=0.034)。结论中药汤剂治疗STC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肠动力。

  • 自拟行肠汤干预慢传输型便秘的结肠动力学研究及疗效分析

    作者:张玲玲;张君;王玉中;王丹霞

    目的 研究行肠汤加减干预对慢传输型便秘的结肠动力学的影响,观察其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传输型便秘患者118例,分层区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予行肠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9例,予肠动力药莫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72 h结肠传输试验,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症状积分,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1年,比较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愈率为76.27%,总有效率为93.22%,对照组治愈率为47.45%,总有效率为72.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10.40,P=0.001);治疗组治疗后结肠传输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过程仅见轻度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率低(治疗组5.08%;对照组8.47%),均未影响治疗.结论 行肠汤能有效改善胃肠动力学,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安全有效的药物.

  • 推拿联合金双歧治疗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结肠动力影像学的影响

    作者:袁慎霞;赵玉忠

    儿童功能性便秘( 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曾被称为“慢性习惯性便秘”、“潴留性便秘”,甚至“特发性巨结肠”,是小儿排便障碍的常见原因.FC在儿童中发病虽多,但由于其一般并不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因此未予重点研究.有资料报道FC占综合性儿科门诊总数的5% - 10%,占小儿胃肠病门诊的25%,占小儿便秘的90%以上[1].笔者采用中医推拿疗法联合金双歧口服治疗56例FC患儿,并观察结肠动力影像学的改变,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通便脐贴对儿童慢传输型便秘结肠动力影响及疗效分析

    作者:李传秀

    目的 探讨通便脐贴对儿童慢传输型便秘结肠动力影响及疗效.方法 将 68例确诊儿童慢传输型便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8例采用自制通便脐贴贴脐, 对照组30例口服麻仁滋脾丸,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肠传输试验情况.结果 结肠传输试验钡剂排出率(%), 治疗组治疗前 48、72 h分别为10.1±3.2、46.2±3.9,治疗后48、72 h分别为59.9±4.1、73.6±3.6(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47%, 对照组为7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便脐贴可促进结肠动力,治疗儿童慢传输型便秘方便、安全、有效.

  • 2.89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回结肠黏膜VIP活性与结肠动力的关系研究

    作者:赵梦云;娄桂贤;陈继龙;穆木天;薛亚莉

    目的通过对IBS患者回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内肽类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活性的测定,研究其在细胞内含量与IBS患者的不同症状关系,探讨IBS的发病机理,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IBS患者80例,每位患者通过结肠镜检查取回结肠结合处黏膜3块,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肠粘膜组织进行处理、染色.

  • 孤啡肽对大鼠体内外结肠动力的影响

    作者:李海燕;李得香;严祥;彭淑英;崔琳;曹菊梅

    目的:探讨孤啡肽受体在结肠运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离体结肠肌条张力测定法、在体结肠肌电测定、炭末推进试验等研究了孤啡肽受体的内源性配基--孤啡肽对大鼠结肠动力的影响.结果:孤啡肽(1-1000 nmol/L)剂量依赖性地引起离体结肠肌条的强直性收缩;孤啡肽(1μg/kg)iv诱导在体近端结肠的相位性收缩和基础张力的增加(t=2.41,P=0.02);孤啡肽(3 nmol/kg)sc加速活性炭悬液通过结肠的转运(48.0±1.24 vs 43.5±2.63,t=-4.5,P=0.008).结论:孤啡肽通过一个神经性的非阿片受体介导的机制加速大鼠结肠的收缩和转运,孤啡肽在结肠生理功能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 大黄对大鼠结肠动力及肠神经系统的影响

    作者:童卫东;张胜本;刘宝华;张连阳;黄显凯;高峰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大黄对结肠肌电、肠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泻剂结肠"模型,应用电生理、组化及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大黄对大鼠结肠动力、ENS多种神经递质及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结果:大鼠饲养大黄3 mo后,结肠慢波频率减慢;结肠肌间丛NADPH阳性神经细胞数目增多,AchE阳性神经细胞数目减少;NOS免疫反应性增强,SOM免疫反应性减弱;肌间丛ICC分布不均匀,突起连接杂乱.结论:长期应用大黄对结肠动力和ENS有损害作用,在临床治疗顽固性便秘时应避免长期应用大黄等刺激性泻剂.

  • 高频电针刺激足三里促进大鼠结肠推进运动

    作者:陈兰;刘诗

    目的:通过高频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观察大鼠结肠推进运动的改变,进一步验证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结肠运动的促进作用.方法:SD大鼠33只,随机分为3组,即针刺足三里组(组1)、电针非经穴组(组2)、电针足三里组(组3),每组11只.各组大鼠均以细软管将1个直径约3 mm的塑料小珠由肛门推入直肠3 cm处,分别记录正常情况下和给予相应刺激后的小珠排出时间.结果:组3刺激后小珠排出时间较刺激前增快约27%,有明显统计学差异(1142.8±123.9 vs 1563.5±155.9,P<0.01);而组1及组2刺激后小球排出时间与刺激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结肠推进运动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 盐酸小檗碱对大鼠结肠平滑肌肌电和收缩性能的影响

    作者:王燕斌;刘菁;杨昭徐

    探讨盐酸小檗碱(Ber)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机理.首先观察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对大鼠结肠平滑肌的慢波(SW)和运动的作用,然后在预先加入不同浓度的Ber溶液的情况下重复上述过程,观察Ber对这一作用的影响. 结果显示:Ber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Ca2+所致的大鼠结肠平滑肌慢波和收缩运动的加强.说明Ber对Ca2+通道的拮抗作用可能是其治疗IBS的机理之一.

  • 洛哌丁胺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王恒珍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根据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IBS的病理生理学研究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IBS患者都有结肠动力紊乱表现,腹泻型IBS患者结肠转运速度加快,结肠反射亢进,并存在明显的内脏高敏感性,但临床单独使用抑制肠道平滑肌、抑制肠黏膜感受器类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我院2005年3月~2006年8月应用洛哌丁胺(商品名:易蒙停)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IBS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

  • 不同血糖浓度糖尿病大鼠结肠动力研究

    作者:孙洁;严祥;刘世雄;程亚楠

    目的 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大鼠结肠收缩活动的影响.方法 ①糖尿病模型建立,控制血糖水平分组.②活性炭推进实验,观察不同浓度血糖对结肠推进率的影响.③观察不同分组大鼠结肠纵行肌条自发收缩活动.结果 ①血糖、体重变化明显,P<0.01.②各组结肠活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血糖浓度引起结肠动力改变不同.

  • 不同血糖水平糖尿病大鼠结肠动力研究

    作者:周芸;刘世雄;严祥;王晶;孙洁

    目的:分析糖尿病大鼠中不同血糖水平对结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 Wistar 大鼠作为建模对象,雌雄各25只,随机分为3组:非糖尿病组(n =10)、糖尿病低浓度血糖组(n =20)、糖尿病高浓度血糖组(n =20)。对比10只非糖尿病大鼠与40只不同血糖水平的糖尿病大鼠结肠推进率及结肠纵行肌收缩活动,同时对结肠推进率及结肠纵行肌收缩活动与血糖水平及脑利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3组黑染长度、结肠推进率比较,糖尿病高浓度血糖组、糖尿病低浓度血糖组均低于非糖尿病组,高浓度血糖组低于低浓度血糖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间振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两两比较高浓度血糖组和非糖尿病组明显高于低浓度血糖组(P <0.05);3组间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肠纵行肌收缩活动方面,高浓度血糖组结肠推进率(28.35±4.28)%明显低于低浓度血糖水平组的(42.25±4.32)%及非糖尿病组的(50.82±3.18)%,低浓度血糖水平组则低于非糖尿病组,结肠纵行肌收缩活动振幅及频率,糖尿病高血糖浓度组低于非糖尿病组,高于糖尿病低血糖浓度组;且结肠推进率及结肠纵行肌收缩频率与血糖浓度水平存在负向直线相关性;BNP 水平与结肠推进率及结肠纵行肌收缩频率呈负相关。结论随着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的升高,结肠推进率及结肠纵行肌收缩明显下降。

  • 通便汤调节SIRT1通路恢复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动力的机制研究

    作者:颜帅;甄曙光;乐音子;董宏利;吴本升;孙明明;杨会举

    目的:观察SIRT1在慢传输型便秘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通便汤恢复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黄酸法制备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造模组40只大鼠,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便汤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另取10只作为正常组.记录大鼠一般情况、粪便含水量、测定结肠肌电变化、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超微结构情况,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肠SIRT1蛋白的分布、表达及相对含量.利用RT-PCR法测SIRTI、Fox01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通便汤高剂量组可显著增加粪便含水量(P<0.05),通便汤中、高剂量组可降低频率和振幅变异系数(P<0.05),稳定结肠慢波节律.除此之外,通便汤低、中和高剂量组可显著减少肠嗜铬细胞和神经分泌颗粒.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通便汤低、中、高剂量组能不同程度提高SIRT1蛋白表达(P<0.05),以通便汤高剂量组为明显.RT-PCR结果显示通便汤各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SIRT1、Fox01 mRNA显著升高(P<0.05).结论:慢传输型便秘发生发展过程中SIRT1信号通路发生改变,通便汤恢复结肠动力的机制可能通过提高SIRT1活性,使得FoxO1去乙酰化,增强FoxO1活性.

  • 中药干预慢传输型便秘鼠的结肠动力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颜帅;王晓鹏;吴本升;钱海华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近年来已经成为研究慢传输型便秘的热点之一,诸多研究表明结肠动力与慢传输型便秘密切相关.以近5年慢传输型便秘基础研究为背景,综述中药防治慢传输型便秘的实验研究概况.结果发现多条信号通路参与慢传输型便秘形成过程,中药复方治疗慢传输便秘具有多层次、多靶点优势,对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缺乏深入研究,需要全面深层次的研究探讨其作用的靶点和机制,为临床有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提供思路.

  • 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浓度对结肠动力的影响

    作者:周芸;刘世雄;王晶;王一庆;马志远;刘蓉;孙洁

    目的 分析糖尿病(DM)大鼠不同血糖浓度对结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对比10只非DM大鼠与20只DM低血糖组和12只DM高血糖组大鼠的结肠推进率及结肠纵行肌收缩活动,同时对结肠推进率及结肠纵行肌收缩活动与血糖水平及脑利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DM高血糖组结肠推进率低于DM低血糖组(P<0.05)和非DM组(P<0.05),DM低血糖组又低于非DM组(P<0.05),且结肠推进率与血糖浓度水平存在负相关(P<0.05),DM高血糖组及低血糖组结肠纵行肌收缩活动振幅及频率低于非DM组(P<0.05),但与血糖浓度水平无相关性(P>0.05);BNP水平及血糖浓度与结肠推进率呈负相关性.结论 随着DM大鼠血糖浓度的升高,结肠推进率下降.

  • 功能性便秘的结肠动力及精神异常诊治

    作者:邱泽利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的结肠动力及精神异常诊断和治疗.方法:运用直肠测压提示压力了解患者是否有结肠动力紊乱,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DS)、自评抑郁量表(SAS)检查是否有精神异常.将患者随机分为I组50人,Ⅱ组50人;I组运用西药;枸橼酸莫沙比利10mg/次,tid促进胃肠蠕动.Ⅱ组运用中成药如清脑复神液10ml/次tid抗焦虑治疗;一清胶囊3粒/次tid促进胃肠蠕动.同时反复进行静息、缩肛和模拟排便动作的生物反馈训练,使患者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运动规律.结果:慢性便秘患者直肠测压提示压力减低,焦虑自评量表(SDS)正常~轻度焦虑、自评抑郁量表(SAS)轻度抑郁.治疗后100例患者在完成药物治疗及生物反馈训练后,依据上述症状评分,I治愈者12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68%,无效16例(32%);II治愈者20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2%;无效9例(18%).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结论:功能性便秘患者存在的结肠动力及精神异常,运用中西药治疗及生物反馈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

  • 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作者:詹程胹;汪芳俊

    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每日针刺1次,每次15~20min,5天为1疗程,隔两天继续第2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以西沙比利片10mg,每天3次,餐前半小时服用,连续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以及结肠通过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能够改善功能性便秘的结肠动力,对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

  • 全结肠腔内测压76例报道

    作者:张箭平;张根福

    近几年来,对于人体肠动力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多见于对肛管、直肠的动力学研究,但由于器械设备和技术等诸多因素,结肠动力性疾病的诊断受到相当大的限制[1].诊断依据仍局限在放射科的X线片分析上[2].近来我们借助于微型感受器技术、计算机软件和显示系统的高科技设备,对全结肠道的压力动态进行了初步观察,取得了一些非常满意的结果,对于诊断结肠低动力型便秘以及选择治疗方案更趋科学化、合理化.现报道如下:

  • 智能胶囊式测压系统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作者:张文强;颜国正;张根福

    介绍研制开发的智能胶囊式测压系统.智能胶囊体积小(10mm×20mm),工作寿命长(130-200小时),可以完整记录慢传输性便秘(STC)患者全结肠的高幅传输波(HAPCs)数量.通过对10例STC患者和15例健康人的临床对比实验,STC患者的平均全结肠HAPCs数目明显低于健康组(12.4±3.3 vs.18.5±3.7,p=0.013).该系统可为STC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钡条标记检测结肠传输类型并个体化治疗慢性便秘

    作者:党小红;马彦云;黄会芳;赵和平;李悦;张婕;刘近春;霍丽娟

    背景:便秘是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和现代便秘的观念给予慢性便秘患者合理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是消化科医师面临的挑战之一。目的:评价钡条标记检测结肠传输类型在慢性便秘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3年4月—2014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慢性便秘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个体化治疗组患者口服20枚钡条后分别于48 h 和72 h 摄腹部平片1张,计算结肠各部位传输指数,结合临床表现等推断结肠传输类型和动力学特征,据此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进行疗效评价。对照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给予经验性治疗。结果: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乳果糖或聚乙二醇,有腹痛、腹胀者经验性使用匹维溴铵或曲美布汀替换莫沙必利。根据钡条标记检测结果,个体化治疗组慢传输型便秘9例,出口梗阻型6例,混合型8例。对照组和个体化治疗组治疗2周后24 h 内排便率分别为24.0%(6/25)和52.2%(12/23),48 h 内排便率分别为64.0%(16/25)和87.0%(20/23),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钡条标记检测结肠传输类型简便、经济、实用,对于慢性便秘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