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临床小儿外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 Surgery 림상소아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6353
  • 国内刊号: 43-13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26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湖南省儿童医院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梅海波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计算机模拟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Salter 骨盆截骨术中的应用

    作者:姜海;苗武胜;吴革;吴永涛;汪兵;邱裕生

    目的:观察基于三维 CT 重建的计算机模拟在 Salter 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术前评估、术前手术设计以及术后效果分析的使用效果。方法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们对18例(18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儿童,通过 Mimics 10.01软件的专用截骨工具进行术前模拟Salter 骨盆截骨。测量术前、术后的三维髋臼指数及髋臼前倾角并进行比较。采用 Mckay 临床功能评定标准,Severin 影像学评定标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8髋患侧术前与对侧比较,术后与术前比较,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侧与对侧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4髋(77.8%)髋臼指数获改善,髋臼前倾角改善与术前设计相符。2髋髋臼指数改善不良,1髋髋臼前倾角改善不良,1髋髋臼指数与髋臼前倾角均改善不良。按照 Mckay 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10例,良8例。Severin 影像学评定标准,优12例,良4例,可2例。结论基于三维 CT 重建的 Salter 骨盆截骨计算机模拟可使术者了解合适的截骨位置、截骨远端旋转角度以及截取三角骨块大小,以指导实际的截骨手术。三维重建也有利于更好的术前评估和术后效果分析。

  • 399例儿童畸胎瘤的单中心临床诊疗分析

    作者:姚祥;王珊;何小庆;杨婷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畸胎瘤的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畸胎瘤患儿,共399例,按照性别、年龄、部位、病理类型、血清AFP 水平、治疗及预后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成熟型畸胎瘤301例;未成熟畸胎瘤17例,其中组织学Ⅰ级9例,Ⅱ级5例,Ⅲ级3例;恶性畸胎瘤81例,按 COG/CCG 肿瘤分期标准,Ⅰ期5例,Ⅱ期14例,Ⅲ期44例,Ⅳ期18例。②成熟型畸胎瘤及未成熟型畸胎瘤共318例一期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未成熟畸胎瘤Ⅲ级及部分Ⅱ级病例术后辅以化疗;81例恶性肿瘤患儿中,Ⅰ、Ⅱ期均手术完全或完整切除肿瘤,部分Ⅱ期病例术后辅以化疗;40例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术后化疗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另外22例中断治疗并放弃;③术后随访1~10年,3例成熟型畸胎瘤患儿术后良性复发,再次予以完整切除后,截止随访时间,301例均无瘤存活;1例未成熟畸胎瘤Ⅲ级术后恶性复发,放弃治疗后死亡;恶性畸胎瘤完成治疗的患儿仅1例恶性复发后死亡,未完成治疗患儿中10例死亡,其余患儿各有不同程度的病情进展。结论在儿童畸胎瘤治疗中,一期完整切除肿瘤,避免肿瘤破溃是预防复发及恶变的关键,未成熟畸胎瘤依据 AFP、影像学、肿瘤组织分级、病理免疫组化、术中情况等选择是否化疗;对于恶性畸胎瘤,彻底手术切除的同时结合化疗,术后密切随访,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

  • 婴儿原发性纵隔肿瘤58例临床分析

    作者:唐决;刘威;汪凤华;梁建华;曾嘉航;王会

    目的:通过分析婴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疗效与并发症,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本院经手术治疗的5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原发部位、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结果58例中,男33例,女25例,小年龄15天,大年龄12个月(平均4.5个月)。原发肿瘤中,神经源性肿瘤占51.7%,生殖细胞瘤占24.1%,间叶组织肿瘤占20.7%。42例出现临床症状,其中气促26例,占46.5%,发热5例,占8.6%,咳嗽5例,占8.6%,呼吸窘迫3例,占5.2%。良性肿瘤24例(占41.4%),恶性肿瘤34例(占58.6%)。均予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手术53例,大部分切除术5例,仅1例予术后化疗。58例已随诊2个月至5年,无手术相关死亡,无一例复发,术后出现霍纳氏综合征2例,膈神经损伤1例。结论婴儿纵隔肿物的早期诊断较困难,需依赖临床症状和胸部 CT 检查。手术是治疗婴儿纵隔肿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婴幼儿短肠综合征的院内营养支持疗效观察

    作者:吴锦晖;孙静;李乐;袁哲;陈慧敏;肖敏华;刘喜红

    目的:探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短肠综合征(SBS)患儿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营养治疗的7例短肠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观察营养支持对患儿体重增长和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尿素氮、胆红素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7例患儿中,体重增长满意2例,体重变化不明显4例,体重下降明显1例。营养支持前后患儿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及时有效的营养支持,可减少短肠综合征患儿的体重丢失,维持营养相关生化指标的合理水平,改善疾病预后。

  • 应用商环外置法行儿童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伟超;何建华;方立;程跃

    目的:评价商环外置法用于儿童包皮环切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应用商环对147例包茎及包皮过长儿童进行包皮环切术,对手术时间、包皮愈合时间、背侧包皮切开率、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阴茎头分泌物及外观满意度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手术时间为(6.20±2.14)min;包皮愈合时间(23.52±2.44)d;背侧包皮切开率95.24%(140/147);术后1 h 疼痛评分(4.61±2.44)分;拆环时疼痛评分(6.59±2.11)分;术后并发症为包皮红肿29.25%(43/147)、出血0.68%(1/147)、裂开0.68%(1/147),包皮粘连2.72%(4/147)、切口感染0.00%(0/147);术后外观满意度100%(147/147)。结论应用商环行儿童包皮环切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外观满意度高等优点,虽术后拆环时疼痛明显,仍是小儿包皮环切术可选择的一种手术方式。

  • 单孔腹腔镜与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儿童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

    作者:潘伟华;吴晔明;王俊;张弛;严文波;邬文杰;施佳

    目的:比较采取单孔或常规腹腔镜技术行阑尾切除术的两组病例资料,对其疗效做出客观分析。方法选择由同一主刀医师实施的单孔或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发病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周期、病理类型等,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由入选标准纳入回顾性调查的儿童急性阑尾炎病例共116例,其中常规腹腔镜组69例,单孔腹腔镜组47例;常规腹腔镜组阑尾切除术采用三孔法,单孔腹腔镜组采用硅胶三孔 Trocar。分析两组年龄、发病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周期数据,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阑尾病理类型经卡方检验,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在基于小儿外科医师具备娴熟镜下操作技能前提下,单孔腹腔镜技术完全可能在儿童急性阑尾炎治疗中取代常规腹腔镜手术。

  • 可吸收棒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临床分析

    作者:赵兴贺;王晓东;郭志雄;袁泉文

    目的:综合比较分析可吸收棒与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0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并有完善临床资料的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患儿46例,其中29例(A 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7例(B 组)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12个月。根据 Hardacre 标准判断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手术用时、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综合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2个月,A 组:优22例(75.86%)、良7例、差0例;B 组:优15例(88.24%)、良2例、差0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均未见迟发性尺神经炎、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骨折不愈合。结论切开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较克氏针固定方法,均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从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来比较,两种术式亦无明显差异,但从住院时间上看,可吸收棒有着一定的术式优势。

  • 33例先天性食管狭窄的诊治分析

    作者:雷洪波;吴春;潘征夏;杨杰先;范颖

    目的:总结先天性食管狭窄的诊治经验,探讨先天性食管狭窄的早期诊治方法,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12年我们收治的33例先天性食管狭窄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3例患儿中,男性16例,女性17例,仅17例(51%)首次就诊得以确诊,首次就诊误诊率达49%,平均首次发病年龄为8.6个月,确诊平均年龄为33.8个月。以进食后呕吐、生长发育迟缓、吞咽固体食物困难、贫血为主要表现。患儿术前均行钡餐检查。26例(79%)予手术治疗,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随访1个月至10年,远期预后良好。术后病理活检21例,诊断为气管软骨食管异位症13例,纤维肌层肥厚8例。结论对于进食后反复呕吐及吞咽困难的患儿均应想到先天性食管狭窄的可能。食管钡餐检查是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食管扩张术治疗先天性食道狭窄存在争议,手术是治疗先天性食管狭窄可靠、有效、安全的方法。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98例分析

    作者:施佳;张旻中;邢莉莉;王俊;吴晔明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中短期效果,总结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4年4月我们收治的198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3例,女性144例;年龄1个月至13岁,平均年龄38.2个月。临床特征:102例为间歇性右上腹痛,25例黄疸,7例排陶土便,13例存在腹部包块,45例有肝功能损害,31例血淀粉酶升高。均予囊肿切除、肝管-空肠 Roux-en-Y 吻合术。总结分析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198例患儿囊肿直径1~20 cm,平均4.26 cm,其中囊状扩张186例,梭型扩张12例。Todani’s 分型 I 型191例,IV 型7例。198例中,19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9例炎症粘连剧烈,4例肝总管细小,2例囊肿突入十二指肠,2例囊肿巨大术野暴露不清楚,1例腹腔镜下无法确认肝管,1例见右副肝管。其余179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 Roux-en-Y 吻合胆道重建术。手术时间130~480 min,平均255 min。术后6例出现胆漏,3例出现吻合口狭窄,其中5例再次行开腹手术。1例出现输入袢粘连绞窄坏死,重新行Roux-en-Y 吻合。1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好转。其余病例随访3个月至8年,无并发症,肝功能均正常。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具有切口小、暴露清晰、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术者要求较高,术中操作困难时及时中转开腹手术,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腹股沟管前壁折叠术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评价

    作者:张合成;陈金兰;靳三丁

    目的:探讨腹股沟管前壁折叠术在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们共对301例334侧巨大腹股沟疝患儿实施手术。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59例177侧,对照组142例157侧。对照组仅行腹股沟皮纹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实验组予腹股沟皮纹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并腹股沟管前壁折叠术。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上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实验组(21.4±4.6)min,对照组(17.2±3.5)min;术后复发情况:实验组复发1例,复发率0.56%;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4.46%。结论腹股沟管前壁折叠并疝囊高位结扎术特别适用于巨大腹股沟斜疝患儿,能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小儿普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贺敏;林茹;舒强

    目的:初步评价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在小儿普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22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10例,对照组12例。治疗组于术前第7天单次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剂量100 U /kg,对照组不给予 rHuEPO 注射。观察rHuEPO 应用后对异体输血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异体输血量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异体输血量绝对值(即每个患儿异体输血量)治疗组为(77.0±26.6)mL,对照组(200.0±42.6) mL,P 值<0.05;输血量相对值(即每个患儿异体输血量/体重)治疗组为(8.5±3.0)mL、对照组为(22.4±4.6)mL、P 值<0.05,未发现有高血压、高血钾、血小板升高及其他副作用。结论rHuEPO 术前应用可有效减少择期手术患儿围手术期异体输血量,安全性较高。

  • 睾丸鞘膜覆盖在预防 Duckett 术后尿瘘中的应用

    作者:梁海燕;田军;张潍平;宋宏程;孙宁;李明磊;李宁

    目的:分析睾丸鞘膜覆盖对降低 Duckett 术后尿瘘发生率的作用。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们经手术治疗Ⅲ度尿道下裂166例,年龄1.5~4岁,平均年龄2.6岁。矫正阴茎下弯后成型尿道3~4 cm,包皮岛状皮瓣的宽度1.2 cm。手术由具有泌尿外科丰富经验的同一专家操作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 组:Duckett 术式+皮下筋膜覆盖,83例;B 组:Duckett 术式+睾丸鞘膜翻转覆盖术,83例,比较两组拔管后尿道瘘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5个月至1年,平均9个月,A 组患儿术后出现尿瘘15例(15/83,18.07%),其中尿瘘位于阴茎根部8例(8/83,9.6%),位于阴茎体中部4例(4/83,4.8%),位于冠状沟处3例(3/83,3.6%);B 组术后出现尿瘘6例(6/83,7.22%),其中尿瘘位于阴茎根部3例(3/83,3.61%),位于阴茎体中部2例(2/83,2.41%),位于冠状沟处1例(1/83,1.20%)。比较两组尿瘘发生率,P =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睾丸鞘膜覆盖术可以有效降低尿道下裂 Duckett 术后尿道瘘的发生率。

  • 手术治疗水晶球致小儿消化道梗阻6例

    作者:李静涛;马新生;田云霄;杨云霞

    异物进入消化道后,只要能通过消化道内两处狭窄部位:幽门及肠回盲部,就能顺利排出体外,80%~90%的消化道异物可自行排出[1]。只有异物滞留于消化道(超过4~5 d)不能随粪便排出体外,或者异物对身体有危害,或异物有锋利尖端等情况,才需要内镜或手术取出异物[2-3]。

  • 小儿血管畸形合并动脉瘤1例

    作者:李俊卿;丁亚蕊;杨孔宾;张五中

    小儿颅内出血较成人少见,但并不罕见,其出血原因与成人相比有较大差别。常见原因为动静脉畸形,而其它原因相对少见,颅内动脉瘤属少见病例,合并血管畸形更是罕见,由于儿童特有的生理特点,其临床表现及诊疗预后有所不同,我们近期收治血管畸形合并动脉瘤1例。

  • 儿童肘关节前脱位伴尺骨鹰嘴骨折1例

    作者:王儒法;楼跃;林刚

    肘关节脱位在儿童罕见,大多数是后脱位,也可发生前脱位、内侧或外侧脱位[1]。儿童肘关节脱位往往伴发其他骨折,普通 X 线检查不易发现,这些骨折碎片往往导致手法复位失败。我们近期手术治疗儿童肘关节前脱位并尺骨鹰嘴骨折1例获成功。

  • 超声弹性成像在肝纤维化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夏清蓉;段星星(综述);何静波(审校)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演变为肝硬化至肝癌的中间必经阶段,是疾病演变中一个连续进展的过程。早期鉴别肝脏病变的不同阶段,对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极其重要。一直以来肝活检是评价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它是一项有创检查,且肝活检的次数有限,取样面窄,不足以评估整个肝脏肝纤维化的程度。据报道弹性成像取样的范围约1 cm ×4 cm,较肝活检的取样范围约大100倍[1]。且弹性成像可以取不同肝叶组织进行评估,这样更能反映整体肝脏纤维化程度。超声弹性成像经过20余年发展,经历了静态应力型弹性成像、一维瞬时剪切波成像与单点剪切波速度测量,到新近出现的2D -剪切波弹性成像几个阶段。现就不同弹性成像方法评估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产前 MRI 在评估胎儿膈疝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原丽科;唐晶;俞钢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CDH)是胎儿时期横膈发育缺陷导致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在活产儿中约占1/2500~1/5000。病理改变基础是腹腔脏器疝入胸腔导致的占位效应,因此胎儿肺容积的测量更能直观反映患侧肺受压和健侧肺的发育情况。MRI 检查软组织分辨率高,三维空间测定的可操作性强,因此在测量膈疝胎儿肺容积、评估肺发育不良程度方面较超声检查有一定优势。此外,MRI 还可用于肥胖母体的产前诊断,能更准确反应膈疝胎儿肺的容积及发育状况。现就产前胎儿 MRI 评估膈疝胎儿肺发育及预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小儿嵌顿斜疝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诊疗分析

    作者:雷斌;戚雯琰

    目的:探讨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腹腔间隔室综合症(ACS)的合理诊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2005年8月至2014年7月确诊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 ACS 症的2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未开腹减压术组和开腹减压术组。结果23例中,17例治愈出院(73.91%),1例因脑瘫致残(4.35%),5例死亡(21.74%)。行开腹减压术组17例(其中治愈15例,致残1例,死亡1例);按手术方式分为未行开腹减压术组6例(其中治愈2例,死亡4例),两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P <0.01)。结论开腹减压术对嵌顿斜疝并 ACS 患儿的治疗是有效可行的。

  •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邓华军(综述);梅海波(审校)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是发生在儿童的一种罕见疾病,常伴随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 —1)。由于胫骨发育畸形导致胫骨成角、髓腔狭窄或囊肿,终形成不愈合的假关节[1]。自 Paget 于1891年报道该病以来,其病因机制尚未阐明[1-3]。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尽管术式不断改进,但目前仍没有一种理想的术式,术后肢体短缩、成角畸形、再骨折不愈合等风险并未降低[4]。近年来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在骨缺损及骨不连中的应用成为热点,BMPs 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 —β)超家族中的一种蛋白调节因子,对于骨及软骨的形成与修复起着关键性作用[5]。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目前已批准人重组骨性态发生蛋白-7(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rhBMP —7)以及人重组骨性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rhBMP —2)用于成人脊柱融合手术、成人胫骨开放性骨缺损及胫骨骨不连等一些特定骨科疾病[6,7]。近年来 BMP -2在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就 BMP—2在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某市级医院儿童急性肠套叠流行病学特征及分析

    作者:叶安;张生格;阮开容;罗坚炜

    目的:通过分析珠海市10年间儿童急性肠套叠病例,探讨儿童急性肠套叠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一般规律,为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42013年本院收治的儿童肠套叠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并结合珠海地区的气候、卫生条件等对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复发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0年间本院共收治儿童肠套叠患儿1045例,其中男性706例,女性339例,男∶女=2.08∶1。出生后4~12个月为发病高峰年龄。全部病例均予空气灌肠治疗,获成功829例,需手术治疗216例,空气灌肠成功率79.33%。复发133例。术中发现继发性肠套叠23例。年龄2岁以上的15例。结论珠海地区儿童肠套叠好发于秋冬季,2岁以内儿童高发。多为原发性,2岁以上患儿需警惕继发性的可能。6个月内是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后复发的高发期。彩超是重要的诊断手段,空气灌肠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复发性肠套叠首选的治疗手段。

  • 小儿慢性胰腺炎12例

    作者:徐兵;余溪洋;孙传成

    目的:总结小儿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经验,探讨其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慢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11.4岁,病程17.1个月。均因反复发作上腹痛入院。B 超、CT 或 MRCP 显示存在胰腺钙化2例,胰管扩张4例,胰管结石4例,胰腺假性囊肿5例。6例1期患儿予保守治疗;6例2期患儿予手术治疗,其中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3例,胰体尾、脾切除术2例,腹腔引流术1例。结果6例保守治疗患儿症状完全缓解后出院。6例手术治疗患儿中,除1例胰头部结石嵌顿未能取尽外,其余均恢复良好。12例患儿均获得6个月至5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年,其中3例复发腹痛,其余无临床症状。结论小儿慢性胰腺炎多依靠影像学检查确诊。合并胰管结石者首选胰管切开取石、大口径胰管空肠吻合术,可有效缓解疼痛,创伤小,并发症少。

  • 我国小儿先心病外科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作者:莫绪明

    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的外科治疗仅60多年历史,我国先心病外科治疗的历史更短,但先心病外科已经成长为一个特色鲜明、学术活跃、影响力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已是当今心脏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先心病发病率约7%~9‰,每年约有15万名先心病患儿出生。如不能获得及时治疗,约20%~60%的患儿在出生后1年内自然死亡,其中30%在新生儿期死亡。死亡原因多为重症或复杂心血管畸形及其并发症[1]。因此,对重症或复杂心血管畸形患儿在婴儿期甚至新生儿期给予干预,已成为近年来小儿心脏外科诊疗的趋势。

  • 应重视先心病患儿手术后中远期随访的问题

    作者:李守军

    目前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居我国人口出生缺陷的首位,也是致死率高的出生缺陷,每年新增病例约15~20万例,绝大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麻醉和监护水平的进步、以及体外循环与心肌保护技术的日益成熟,我国先心病手术治疗水平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明显提高。据《2014中国心脏外科和体外循环数据白皮书》报道,2014年全国先心病手术量达82882例,连续4年超过80000例[1]。慈善基金会曾总结2015年全国法洛四联症矫治术死亡率降至2%以下,接近国际先进水平[1,2]。随着先心病手术死亡率的逐年下降,很多先心病患儿手术后可存活至成人,甚至更长时间,然而这些患者的术后定期随访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患者手术后中远期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无从了解,甚至因缺乏随访和必要的再干预措施,而导致患者死亡和生活质量下降。因此,临床应关注先心病患儿术后生活质量和疾病监测,重视先心病患儿手术后中远期随访的问题。

  •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

    作者:张海波

    在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中,冠状动脉畸形的发生率并不高,可以大致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方面。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主要包括: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如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一侧冠状动脉主动脉异常起源等)和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而获得性冠状动脉畸形多见于先心病术后继发冠状动脉狭窄或梗阻,如大动脉转位术、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等,部分川崎病患儿也可出现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对于婴幼儿而言,由于冠状动脉直径小、解剖变异大,冠脉移植手术操作难度非常高,术中需仔细探查冠状动脉开口和走向,从而决定相应的手术策略与技巧。尤其对于新生儿及低年龄、低体重患儿,一旦发生冠脉损伤将是致命的。本文将重点探讨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的研究热点及外科治疗进展。

  • 3D 打印技术在小儿心脏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刘金龙;刘锦纷

    3D 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是以三维几何模型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增加材料逐层打印的方法来制造物体的技术。其涵盖了“快速成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相关的所有打印工艺、技术、设备类别[1]。近年来,3D 打印技术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研究焦点。2012年4月,英国《The Economist》杂志《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将3D 打印技术称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美国《Times》周刊将3D 打印列为“美国十大增长快的工业”[2]。与传统制造方法相比,由于3D 打印技术在个性化和体外生物结构模型制造上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其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应用正逐渐形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并将此应用在患者个体化医疗之中。

  •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全国小儿外科中青年医师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作者: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

  • 新书介绍

    作者:

    关键词:
  • 胸骨下段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在儿童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程伟;肖颖彬;陈林;刘泓

    目的:探讨胸骨下段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8例0~12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胸骨下段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实施手术。患儿均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锯开胸骨至第三胸肋关节,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术中不阻断主动脉,同时采取左心房左心室引流和综合序贯排气技术,改善手术野显露,完善术中排气。随机选择本院同期所做的另外80例病种接近、年龄相当患儿作为对照组,采取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停跳下手术治疗。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死亡,无空气栓塞、残余分流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肤切口长度较对照组平均缩短4.2 cm,小切口组术后胸骨畸形的发生率明显较低。结论胸骨下段切口结合心脏不停跳技术可以减轻手术创伤,简化操作,提高手术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的手术方式。

  • KIM 1及 NGAL 在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术后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预测作用

    作者:闫芳;刘艳兵;邢蓓蓓;苏振宇;张会军;黄建成;王军

    目的:探讨尿中肾脏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复杂先心病根治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评估中(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敏感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2月年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复杂先心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临床资料,共23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4~18个月,平均年龄(8.38±1.75)个月,体重3~14 kg,平均体重(5.15±3.82)kg,观察术前、术后2 h、4 h、6 h 内尿中 NGAL、KIM—1及血肌酐、尿素氮、K +、平均动脉压及尿量的变化。结果术后2 h 尿液中 NGAL 开始上升,为(1.28±0.63)ng/L,术后4 h 尿液中 KIM—1上升,为(1.14±0.16)ng/L,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积极干预治疗后,23例患儿中,19例存活,4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尿中 KIM-1及 NGAL 有助于复杂先心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早期检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线索。

  • 两种手术方法对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预后影响的探讨

    作者:郁夏风;刘锦纷;董卫

    目的对近年来本院实施的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 /VSD)一期根治术患儿手术方式及右室流出道重建方法进行总结,结合术后院内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比同期一期姑息 PA /VSD手术的术后生存率、并发症等情况,藉此对一期手术方案的选取进行评价。方法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施行单纯 PA /VSD 一期根治手术129例为根治组,收集患儿性别、手术时年龄、身高、体重、术前经皮氧饱和度、McGoon、Nakata 指数、手术方式、右室流出道重建材料、术中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置 CICU 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大正性肌力药物评分、院内并发症及死亡率情况;另外收集本院120例 P/VSD 一期姑息手术患儿相应资料作为对比,为姑息组。结果一期根治组早期院内死亡10例,病死率7.8%;术前 McGoon 指数1.6±0.5,体外循环时间(130.0±45.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7.2±23.5)min;呼吸机支持时间(87.0±92.8)h;住院时间(22.6±11.4)d。一期姑息组院内死亡11例,病死率9.2%;McGoon 指数1.2±0.3,体外循环时间(89.7±46.4)min;呼吸机支持时间(47.4±50.5)h;住院时间(18.6±7.0)d;结论术前 McGoon≥1.2,SpO2≥75%可视为一期根治术的适应证;术中监测 RVP/LVP 比值是预防术后早期院内死亡的重要方法;对于伴有粗大主肺动脉侧支(MAPCAs)的患儿,提倡采取早期根治手术。

  • 左胸肋间入路微创封堵手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作者:马伦超;方剑;陆国梁;杨超;张英元;廖胜杰;谢少波

    目的:总结左胸肋间入路微创封堵手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的初步经验。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我们对19例干下型 VSD 患儿施行外科微创封堵手术,其中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龄0.5~17岁,平均(3.2±4.3)岁;体重5.5~50.0 kg,平均(14.3±10.9)kg;缺损直径3.5~9.0 mm,平均(5.4±1.8)mm;合并主动脉瓣右冠瓣轻度脱垂6例,主动脉瓣局限~轻微反流3例,肺动脉瓣轻中度狭窄1例,轻度狭窄1例。均采用左胸肋间入路,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视下建立 VSD 输送轨道并置入封堵器,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主动脉瓣反流;于出院前、手术后定期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18例封堵手术获成功,因新发主动脉瓣中度反流及残余分流而中转开胸手术1例。术中新发主动脉瓣轻微反流2例,术前合并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中有2例反流加重。手术时间35~85 min,平均手术时间(55.7±15.9)min 。术中出血量3~200 mL,平均(22.7±43.3)mL。围手术期输血1例。术后住院时间3~13 d,平均(4.2±2.3)d。术后出现残余分流、上呼吸道感染、伤口感染各1例。随访6~25个月,平均(14.7±7.0)个月,随访期间1例新发主动脉瓣反流,1例术中新发主动脉瓣反流消失,2例术后仍有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反流无明显变化,1例残余分流愈合,无传导阻滞发生。结论左胸肋间封堵手术治疗干下型 VSD 手术安全,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对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尤其主动脉瓣反流的干下型 VSD 需慎重施行外科微创封堵手术。

  • 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亚急诊手术效果分析

    作者:王静;曹清;李奋;王文峰

    目的探讨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亚急诊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我们收治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行亚急诊手术患儿20例,分析患儿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早中期心超随访等临床资料特点,总结此类疾病患儿手术经验及中短期疗效。结果行亚急诊手术患儿年龄28~133 d,平均年龄(50.55±28.64)d,体重2.9~6.3 kg,平均体重(3.66±0.81)kg,患儿于确诊后2~5 d 内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切断垂直静脉,行汇总静脉与双心房或右心房侧侧吻合及心内畸形矫正手术,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89.70±19.4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51.20±11.39)min,其中9例行延迟关胸术,术后监护时间为(6.95±2.70) d,总住院时间约(19.70±5.20)d,术后无死亡病例,仅1例出现肺静脉狭窄,1例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余患儿随访4个月至3年,术后汇总静脉与心房吻合口流速小于2.0 m/s,远期无肺静脉梗阻出现。结论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行亚急诊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早中期疗效。

  • 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围术期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变化研究

    作者:李青;崔传玉;范洁;宋航;张冲;刘建国;何飞;李迎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围术期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规律,从而客观地对微创封堵术心肌损伤的程度进行评估。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们选取符合条件的室间隔缺损患儿30例,采用经胸微创封堵术关闭室间隔缺损。分别于术前、术后1 h、2 h、6 h、12 h、24 h、48 h、7 d 共8个时间点,通过免疫定量分析仪,在床边快速测定血清 NT-proBNP 浓度,对比患儿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血清 NT-proBNP 的浓度变化趋势。结果所有病例拔管平均时间3.5±2.1 h,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7.1±1.5 d。封堵术后当时至术后6 h,NT-proBNP 无明显变化;至术后12~24 h,NT-proBNP 有升高,与各时间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8 h 逐渐下降至术前水平。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可致可逆性微小心肌损伤,术后床边快速检测 NT-proBNP,可早期识别和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为临床防治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快速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简便,容易在临床推广应用,可作为筛查心肌损伤的手段。

  • 关于来稿推荐信及更改作者的要求

    作者:

    关键词:
临床小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