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trauma and occupational eye disease 중화안외상직업안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2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1477
  • 国内刊号: 11-602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46
  • 曾用名: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张效房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手术治疗外斜Ⅴ征的效果观察

    作者:

    目的 探讨外斜Ⅴ征的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外斜Ⅴ征43例中38例行下斜肌切断或部分切除联合常规水平肌手术,另5例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观察术前术后眼位、下斜肌功能和双眼视觉的状况.结果 对大多数外斜Ⅴ征的患者来说,下斜肌减弱术联合常规的水平肌手术矫正效果好;对无明显下斜肌亢进者,水平直肌的垂直移位术可取得很好的疗效.本组43例外斜Ⅴ征患者中37例术后眼位上、中、下均为正位,54眼下斜肌功能亢进消失,8眼仍有轻度下斜肌功能亢进,15例有一定程度的双眼视.结论 根据外斜Ⅴ征是否合并下斜肌亢进以及亢进的程度,决定行下斜肌减弱术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同时行常规水平肌手术矫正水平斜视.术后效果良好,患者双眼视觉功能可能有所恢复.

  • 酒精分离法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

    目的 观察酒精分离法在翼状胬肉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翼状胬肉55例(55眼),原发性52例,复发性3例,行酒精分离法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果 术中无并发症出现,术后无视力下降者,仅1眼复发.结论 酒精分离法操作简单安全,其所形成的角膜面光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

  • 外伤性白内障伴睫状体脱离的联合手术

    作者: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伴睫状体脱离的联合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8月~2007年8月我院所行联合手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伴睫状体脱离的26例(26眼),分析其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效果,进行初步总结.结果 26眼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睫状体脱离间断缝合术,6眼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术后视力:0.06~1.0,眼压正常,超声生物显微镜随访睫状体复位,人工晶状体在位.结论 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睫状体脱离行一期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睫状体脱离间断缝合术,可获得良好的视力结果及睫状体复位效果,可避免了多次手术带来的手术风险.

  • 双手娩核法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

    作者:

    目的 探讨双手娩核技术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166例(210眼)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双手娩核技术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1周佳矫正视力≥0.5者173眼(82.38%).术中后囊破裂6眼(2.86%),悬韧带断离2眼(0.96%),后弹力层轻度撕脱1眼(0.48%),虹膜反复脱出切口2眼(0.96%),无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腔或眼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双手娩核技术可以减少术中并发症,使手术更安全、更方便.

  • 农作物所致眼外伤角膜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

    目的 探讨农作物所致角膜感染特别是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 本院就诊的农作物致角膜感染32例(32例).疗程结束后所有对象均进行疗效评定.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麦芒和稻壳所致者11眼,治愈10眼,好转1眼;玉米叶擦伤所致者7眼,治愈5眼,好转2眼;花生皮擦伤所致2眼中,治愈1眼,好转1眼.结论 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并采取综合治疗,未好转者行手术措施有一定效果.

  • 儿童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效果分析

    作者: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儿童穿孔性眼外伤的效果.方法 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2.5~12岁儿童穿孔性眼外伤35例(35眼).包括眼内炎、玻璃体积血、眼内异物、视网膜脱离等.结果 35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晶状体摘出8眼,异物摘出4眼,硅油充填6眼,人工晶状体植入6眼)治疗后,视力提高18眼(51.43%),无变化12眼(34.29%),下降5眼(14.28%).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儿童穿孔性眼外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挽救部分视力,少部分儿童可以达到脱盲、脱残的目的 .

  • 儿童全麻术中高眼压的预防

    作者:

    目的 探讨儿童全麻术中高眼压的预防.方法 观察43例儿童白内障摘出术,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应用氯胺酮麻醉联合利多卡因球后麻醉;对照组20例只应用氯胺酮麻醉.观察麻醉达成5 min后的术眼眼压及术中有无后囊前突、虹膜膨出等高眼压征象.结果 观察组麻醉达成5 min后术眼平均眼压(17.34±4.26)mmHg,后囊前突3例、虹膜膨出1例;对照组术眼平均眼压(21.23±4.35)mmHg,后囊前突9例、虹膜膨出3例.结论 氯胺酮可使眼外肌张力增加,眼压升高;球后麻醉可使眼外肌松弛,眼压降低,从而减少氯胺酮用量,使麻醉更加安全可靠.

  • 严重眼球开放性外伤Ⅱ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效果及意义

    作者: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严重眼球开放性外伤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对40例(40眼)严重眼球开放性外伤Ⅰ期清创缝合后Ⅱ期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效果作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5个月至3年,平均随访(13.18±8.45)个月.结果 本组术后40眼中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9眼,视力不变7眼,视力下降4眼.功能治愈27眼(67.50%);解剖治愈9眼(22.50%);未愈4眼(10.00%).主要远期并发症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脱离.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严重眼球开放性外伤的有效途径,能够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眼球,并保持眼球的外形,部分能挽救视功能.

  •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前后血糖水平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

    作者:

    目的 探讨手术前后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 78例(94眼)糖尿病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监测术前及术后血糖水平,分析其对术后视力的影响.结果 术前血糖水平对术后远期视力恢复无影响,术后血糖对早期视力恢复有影响,远期无明确影响.结论 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水平对术后远期视力恢复无影响,术后血糖对早期视力恢复有影响.

  • 硅油填充在外伤感染性眼内炎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外伤感染性眼内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23眼)因眼球穿孔伤和(或)异物伤所致感染性眼内炎病例.应用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并填充硅油,术中于灌注液中加入低浓度的万古霉素,未进行玻璃体腔内注药.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均有效控制炎症,硅油填充下无视网膜脱离发生.15例(65.22%)硅油取出,其中11例(9例Ⅰ期)硅油取出后植入IOL,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外伤感染性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硅油填充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利于视网膜复位和炎症控制,有效保护视功能.

  • 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的研究

    作者:

    目的 探讨粘连性小瞳孔下白内障的晶状体超声乳化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86例(227眼)小瞳孔白内障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先以人工晶状体分离虹膜前后粘连,应用黏障剂及人工晶状体调位钩或用虹膜拉钩开大瞳孔,或以晶状体囊剪开大瞳孔以完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结果 全部227眼均顺利完成撕囊及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囊破裂者6眼(2.64%).术后角膜不同程度水肿者61眼(26.8%)均于5~7 d内消失.8眼未植入人工晶状体(3.52%).结论 利用黏弹剂及调位钩或晶状体囊剪扩大瞳孔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不损伤或少损伤瞳孔括约肌,术后基本上能保持圆形或椭圆形瞳孔,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 薄角膜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

    作者:

    目的 探讨应用薄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的疗效.方法 应用薄角膜瓣的LASIK技术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35例(35眼).结果 术后随访期间,全部角膜植片保持透明;术后6个月佳矫正视力高于或等于术前者34眼,占97.14%;而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的1眼,占2.86%;未观察到术后佳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2行以上的病例.结论 应用薄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为解决角膜移植术后高度屈光不正问题带来希望.

  • X线、B超、CT和MRI在眼内异物诊断中应用价值的评估

    作者:

    目的 评估对比X线、B超、CT、MRI对眼内异物诊断价值.方法 对97眼眼内异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在97眼眼内异物中,CT检出眼内异物95眼,检出率97.94%.B超检出眼内异物89眼,检出率91.75%.71眼CT显示高密度有伪影者,X线检查显示69眼为高密度异物,检出率71.13%.结论 在眼内异物的诊断和定位中,X线、B超、CT各有优势,多种影像学方法联合应用可为手术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

  •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非球面性和角膜像差的变化

    作者: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非球面性和角膜像差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LASIK,LASEK)49例(94眼)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前后角膜非球面性和角膜像差值,分析不同术式对其的影响.结果 (1)近视术前角膜非球面性Q值为-0.32±0.11,角膜球差为(0.51±0.19)μm,呈正态分布.(2)屈光手术后角膜球差值增加4.37倍(P<0.01),球差改变与等效球镜改变(r=0.520,P<0.01)和Q值改变相关(r=0.792,P<0.01).(3)角膜非球面性由prolate(Q<0)变为oblate(Q>0)(P< 0.01),其变化和等效球镜改变相关(r=0.578,P<0.01).(4)术后LASEK组Q值,角膜球差及其变化值均小于LASIK组(P<0.01).结论 激光本身以及角膜生物力学变化和伤口愈合导致角膜形态变化,从而改变角膜的非球面性,引起术后角膜像差增大.

  • 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测算方法的改进——应用Orbscan-Ⅱ测算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屈光度

    作者:

    目的 改进眼外伤合并角膜瘢痕的白内障手术前常规测量所需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的方法,减少术后的屈光误差.方法 我院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和IOL植入术合并有角膜瘢痕的外伤性白内障86例(86眼).随机分为2组,分别收集其术前用常规方法获得的角膜曲率值和植入的IOL屈光度(对照组)和以Orbscan-Ⅱ所测得的角膜曲率数值代入公式SRK/Ⅱ计算IOL屈光度(试验组),以及术后3个月的屈光状态球镜值,并比较两组方法所得IOL屈光度的差别.结果 经小样本成组设计资料两样本均值比较的t检验,两种检测角膜曲率的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IOL屈光度误差1.00 D以下占69.77%,1.00~3.00 D占30.23%,未出现3.00 D以上的屈光误差.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IOL屈光度误差在1.00 D以上的比例减少25.58%.结论 对合并有角膜瘢痕的外伤性白内障,应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仪测得的角膜曲率值及用SRK-Ⅱ公式计算的IOL屈光度更接近患眼的真实屈光状态.

  • 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旋转稳定性观察

    作者:

    目的 评价Acrysof Toric:SA60TT型系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个月在囊袋内位置(旋转)的稳定性.方法 31例(39眼)白内障超声乳化Acrysof Toric SA60TT型系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11眼角膜散光度小于1.50 D者植入SA60T3型(A组),18眼散光度为1.50 D~2.00 D者植入SA60T4型(B组),10眼散光度大于2.00 D者植入SA60T5型(C组).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视力、角膜散光及人工晶状体的旋转度,并观察人工晶状体的旋转度与角膜散光等的关系.结果 术后3月,3组人工晶状体旋转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全部患者人工晶状体旋转的绝对平均值为2.5°±1.9°,15眼(38.46%)为顺时针旋转,大值为10°,16眼(41.03%)为逆时针旋转,大值为5°,8眼(20.51%)无旋转.36眼(92.31%)旋转小于5°,25眼(65.10%)旋转小于2°,旋转的度数与眼轴长、术前角膜散光度均无相关性.结论 Acrysof Toric SA60TT系列人工晶状体在囊袋内有较好的旋转稳定性.

    关键词: Toric IOL 稳定性
  • 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作者: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将148例(148眼)外伤性白内障,根据其眼部外伤情况,分别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一期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手术过程中行二次撕囊联合后囊撕囊术.观察术后视力恢复的情况及并发症防治.结果 术后视力0.05~0.25者占18.25%,0.3~0.4者占16.89%,0.5~0.6者占31.08%,0.7~1.2者占27.70%.脱盲率为92.2%,脱残率为78.9%.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可获得佳的临床效果.

  • 白内障手术切口后方的皮质处理方法

    作者:

    目的 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清除切口后方的皮质方法.方法 白内障连续病例240例(240眼)随机分为4组施行不同方式吸出切口后方的皮质.第1组采用J形注吸针头在切口后方进行直接皮质吸出:第2组用J形针头通过侧切口进入前房进行切口后方位的皮质吸出;第3组取用u形注吸针头在切口后方位施行皮质吸出;第4组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并旋转,使切口后方的残留皮质游离,然后直接吸出.结果 术中及术后综合分析4组不同的吸出切口后方位皮质方法,从时间、清除率、并发症等方面来观察,各有利弊,故第3组方法采用U形注吸针头吸出切口后方的皮质优于其他3组方法.结论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应用U形注吸针头吸出切口后方的残留皮质的处理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有其优点.

  • 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出1306例

    作者: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1306例(1306眼)白内障均为"曙光工程"行动的患者,术前检查视力光感(+)~0.25,无手术禁忌证.在局麻下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给予氧氟沙星及地塞米松滴眼液.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为0.5以上者914眼(69.98%),术后第2天视力0.5以上者1112眼(85.14%),脱盲率98.94%,脱残率94.89%.结论 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由于切口小,无需缝线,不需昂贵的医疗设备,迅速安全,易于掌握,适用于当前我国国情及基层医院使用.

  • 改良缝合埋线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探讨

    作者:

    目的 探讨改良的缝合埋线法行双重睑成形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正力型的单重睑用改良的连续缝合埋线法行双重睑成形术的,术后观察6个月到1年半.结果 50例(100眼)中46例术后双眼双重睑对称,形态良好;2例双眼不对称;2例术后重睑皱襞不明显.满意率92.00%.结论 此术式操作简单,术后双重睑外观自然,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 隐翅虫致眼部损伤38例临床观察

    作者:

    目的 探讨隐翅虫对眼部重症损害的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8例(38眼)隐翅虫引起的眼部重症损害表现及治疗措施.结果 在全部患者中眼睑损害38眼,角膜损害38眼,结膜损害10眼,伴发热者2例,经对症治疗3~5 d症状明显改善,7~12 d完全恢复,预后良好.结论 隐翅虫体内一种强酸性毒素是引起眼睑和角结膜损伤的直接原因,治疗方法与轻度酸性化学性眼灼伤相同,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 远达性创伤性视网膜病变18例临床分析

    作者:

    目的 探讨远达性创伤性视网膜病变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1994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18例(26眼)远达性创伤性视网膜病变的病因、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8例(26眼)中胸腹部挤压伤9例(14眼),四肢长骨骨折5例(6眼),锁骨骨折1例(2眼),车祸致头部震荡、挫伤3例(4眼).远达性创伤性视网膜病变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复杂,预后与视网膜损伤的部位有密切关系.结论 全身外伤后应关注是否伴有视网膜病变,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远达性创伤性视网膜病变的认识,以减少此病的误诊和漏诊.

  • 睑板全切术治疗重症睑内翻

    作者:

    目的 探讨睑板全切术治疗重度睑内翻的方法.方法 对732例(1175眼)重度睑内翻、Hotz术和"六三一"眼睑内翻法术后复发病人施行睑板全切术.结果 732例(1175眼)睑内翻全部矫正.结论 该手术后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器械简单,易于掌握,适宜县级医院及巡回医疗开展施行.

  • 白内障术中采用不同位置切EI对角膜散光的影响研究

    作者: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住院老年性白内障100例(120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颞侧巩膜隧道切口,B组行上方巩膜隧道切口.术后观察3天、1月、3月的角膜平均散光度数及视力情况.结果 2组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但术后不同时间内角膜散光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术后各时间点A组散光度均小于B组.结论 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较上方巩膜隧道切口术后对角膜散光影响小,术后3月时角膜散光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恢复好,是较理想的切口位置.

  • 白内障术中发生脉络膜脱离一例

    作者:

    1 病例患者,女,41岁.因双眼视物不清2 a,于2007年11月6日以双眼并发性白内障收住院.患者自幼双眼视力差,近两年视力呈渐进性下降.患者全身情况正常.眼部情况:视力右0.06,左0.04,均不能矫正.眼压双眼均为17.30 mmHg(1 mmHg=0.133 kPa);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瞳孔直径约3 mm,晶状体核呈棕褐色浑浊,散瞳检查眼底大致正常.

    关键词: 脉络膜 脱离 术中
  • 玻璃体切除硅油注入后高眼压前房消失一例

    作者: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注入术后继发青光眼的病例临床上较为常见,但术后发生前房消失却极为少见.由于伴发顽固性高眼压而导致视功能损害,临床治疗困难.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护理

    作者: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58例(6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的护理体会.结果 术前护理应重视心理护理,术中护理的关键点是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手术,术后护理主要是观察术眼前房、眼压及滤过泡情况,出院指导应教会患者正确按摩眼球的方法及定期复查.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后6个月眼压控制率为86.36%.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保证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