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trauma and occupational eye disease 중화안외상직업안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2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1477
  • 国内刊号: 11-602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46
  • 曾用名: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张效房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亚甲蓝标记切除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泪道瘘管

    作者:郝尚臣;朱丽娟;徐东;张婧;朱豫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泪道瘘管的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诊治儿童先天性泪道瘘管16例(16眼).男9例,女7例.年龄2个月~7岁,平均(3.0±0.6)岁.眼别:右眼6例,左眼10例.瘘口距离内眦≤5 mm者13例,>5 mm者3例.泪道冲洗和造影证明瘘管连接泪囊者12例,连接泪总管者3例,连接下泪小管者1例.所有患者均行亚甲蓝标记切除术.结果 16例均成功切除瘘管,切除瘘管长度5 ~8 mm,<7mm者10例,≥7 mm者6例.术后6个月随访,泪道冲洗通畅,皮肤切口愈合良好,瘢痕不明显.结论 亚甲蓝标记切除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泪道瘘管,效果确切.

  • 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不同术式术后干眼的对比

    作者:穆建华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制瓣LASIK(FS-LASIK)与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OUP-SBK)术后干眼的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近视屈光手术60例(120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FS-LASIK和OUP-SBK.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段的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及角膜荧光素染色等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和角膜荧光素染色指标在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于术后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LASIK和OUP-SBK均会引发术后早期泪膜功能减退,但FS-LASIK术后恢复较快.

  • 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

    作者:刘斌;覃小夏;黄文勇;王兰花

    目的 评价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在基层医院扶贫防盲活动中老年性白内障87例(87眼),按分层随机法随机分为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手术组(A组)44例,和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手术组(B组)43例.比较两组的术中后囊破裂的发生率,手术耗时以及术后1、7和30 d切口暴露的发生率.结果 A组的术中后囊破裂发生率为4.55% (2/44),平均手术时间为(7.48 ±2.12) min,1、7和30 d的切口暴露发生率依次为9.09% (4/44)、0% (0/44)、0%(0/44),B组的相应数据依次分别为4.65%(2/43),(8.03±1.98)min,25.58(11/43)、20.93% (9/43)、9.3% (4/43).A组术后第1、7和30 d的切口暴露发生率较B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145,10.272,4.290;P=0.042,0.001,0.038).两组的后囊破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1,P=0.981).A组手术时间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0,P=0.038).结论 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应用于手法小切口白内障中使手术时间缩短,而且切口暴露的发生率较低,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 无痛麻醉在眼睑整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蓓清;沙青锋;杨晓珂;杨红涛;付梦凯;王银龙;孔宇

    目的 研究氯胺酮、丙泊酚用于眼睑整形手术中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进行的双眼重睑成形术联合内眦开大术的120位年轻女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临床试验组术前给予静脉滴注氯胺酮(0.4~0.55 mg/kg)和丙泊酚(0.4 ~0.55 mg/kg),待受术者进入睡眠状态后,用2%利多卡因、10%罗哌卡因(二者容积比1∶1)和肾上腺素(100 000∶1)混合液行眼睑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术前仅用上述药物行眼睑局部浸润麻醉.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分别记录两组于术中局部浸润麻醉时、术后1、2、6、12及24 h的疼痛分级,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疼痛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记录试验组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术中、术后1、2及6h的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和疼痛发生率较低.结论 眼睑整形手术前给予氯胺酮和丙泊酚,对于术中及术后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安全、无痛的麻醉方法.

  • 制砖机所致眼球穿孔伤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侯立亭;陈少华;胡红霞

    目的 分析制砖机所致眼球穿孔伤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制砖机所致的眼球穿孔伤的病史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受伤环境、致伤原因、外伤性质、相应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及视力改善等进行分析,并到制砖厂实地调查.结果 15例中男8例,女7例.年龄16~45岁.其中35岁以下者10例(66.67%).职业:均为农民工.受伤环境均为制砖厂,均为制砖机上断裂钢丝崩伤,受伤眼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性眼内炎.15例中保守治疗1例,清创缝合加激光光凝3例,清创缝合加冷凝3例,玻璃体切除术4例,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3例,转上级医院1例.入院时视力≥0.1者6例,占40.00%,出院时视力≥0.1者13例,占86.67%,视力达1.0者7例,占46.67%.结论 制砖机所致眼球穿孔伤有其自身的特点,且均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制定预防措施.

  • 玻璃体切除联合改良睫状体固定术治疗复杂的睫状体脱离

    作者:谭澄烨;邵珺;林菁;庄淼;姚勇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改良睫状体固定术治疗复杂的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例(10眼)复杂的睫状体脱离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非接触眼压计、前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及眼B超检查.术中均行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改良睫状体固定术.术后随访视力、眼压和睫状体复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 ~14个月,平均(9.50 ±2.6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视力均有改善;术前眼压平均(4.10±1.91)mmHg(1 mmHg =0.133 kPa),术后眼压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平均(13.00±3.02)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03,P<0.05);术前UBM检查示10只眼睫状体脱离范围1~5个钟点位,平均(2.30±1.34)个钟点位,术后检查示睫状体均成功复位.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改良睫状体固定术治疗复杂的睫状体脱离效果确切,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手术方式.

  • 贝伐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血管形成的远期效果观察

    作者:高峰;田英;郭晓东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血管形成(ICNV)的远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37例(37眼)接受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治疗的ICNV进行为期5年的追踪观察,记录患者末次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3、4和5年的视力(BCVA)、黄斑中心区厚度(CMT).结果 37例(37眼)中25例注射3次,12例注射2次.治疗前平均BCVA(logMAR)0.632±0.293,末次治疗后1个月为0.295±0.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784,P=0.000),治疗前患者CMT为(299.914±38.283) μm,末次治疗后为(187.228 ±35.134) 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936,P=0.000).末次治疗后随访期间各时间点的BCVA和CMT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06,P=0.832;F=1.407,P=0.289).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能够迅速改善ICNV患者的病情,且远期(5年)疗效稳定.

  • 巨大眼内异物并眼内炎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的效果

    作者:廖福红;陈仕建

    目的 观察巨大眼内异物并眼内炎施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异物摘出及硅油填充术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对10例(10眼)长度10 ~ 25 mm的巨大眼内异物并眼内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常规抽取玻璃体积脓送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并做药物敏感试验.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异物摘出及硅油填充手术,术后随访6 ~12个月,观察分析术后视力和眼压改善情况.结果 10眼均一次手术成功摘出眼内异物,眼内炎得到控制;8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异物摘出及硅油填充术能安全摘出巨大眼内异物并有效控制眼内炎和提高视力.

  • 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作者:陈晓凯;李湧;王卫平;李莉

    目的 评价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32例(34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2例(14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0例(20眼).病程2周~18个月.均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0.05 ml(0.5 mg),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至3个月各时间段的佳矫正视力及OCT测量的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佳矫正视力(log MAR)依次为0.71 ±0.06、0.45±0.33、0.55±0.16、0.51 ±0.29和0.57±0.41,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段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依次为(564±127)μm、(278 ±92) μm、(325±66) μm、(297±54) μm和(344±91)μm,治疗后黄斑水肿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可以有效减轻视网膜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提高视力.

  • 眼部皮肤裂伤可调整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法

    作者:王晓通

    目的 观察可调整可拆除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法在眼部皮肤裂伤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4年6月至2014年11月采用可调整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法对22例(22眼)双眼水平方向或斜向眼睑及眉弓皮肤裂伤进行一期清创缝合.结果 22例均一期愈合,眼睑裂伤10例,眉弓裂伤12例,缝合后换药时调整缝线松紧度者8例(占36.36%);随诊半年未遗留明显瘢痕,外表平整,皮下无硬块或结节,颜色与正常皮肤一致.结论 眼睑及眉弓裂伤在外伤后及局麻后伤口局部肿胀,伤口对合的缝线松紧度难于准确估计,而可调整皮内连续缝合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双上转肌麻痹Knapp手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左绪宏;卓旭英;马路生;高磊

    目的 评价Knapp手术(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治疗双上转肌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Knapp手术治疗双上转肌麻痹6例(6眼)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6例眼球运动上转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4例单眼上转可过中线15°,2例过中线5°~10°,无下转功能受限发生.6例术前垂直斜视度20~45 PD,平均为(29.2 ±9.7) PD,经过12 ~24月随诊,4例术后残余垂直斜视度在5 PD以内,无1例过矫,Knapp手术解决的平均斜视度为(24.5±7.1) PD.术后1个月内及随诊12个月以上的斜视度分别为(11.7±6.1) PD和(4.7±2.9)P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漂移度为(7.0±5.4) PD.结论 Knapp手术是治疗双上转肌麻痹致下斜视的有效方法,该术式随着时间推移上转作用增强.

  • 先天性单眼上斜肌麻痹手术疗效观察

    作者:孔淼;张丽军;冯雪亮;姚霞

    目的 观察先天性单眼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4例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随访5~14个月,共治愈110例(88.71%),好转12例(9.68%),无效2例(1.61%).结论 手术是矫正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可靠的方法,有效率达98%以上.

  • 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

    作者:李连洲

    目的 探讨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方法 对14例(14眼)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及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改进吻合术的手术技术,以预防其发生.结果 吻合口断裂、脱管、泪小管撕裂及下眼睑外翻是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主要并发症,术中未严格对位缝合,硬膜外导管固定不牢固是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结论 准确找到鼻侧断端并精确地吻合是泪小管断裂修复成功的关键,硬膜外导管牢固固定,加强随诊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 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在小儿斜视手术氯胺酮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刘蕊;张伟;张璐;丁宁;张卫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在小儿斜视手术氯胺酮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斜视矫正手术60例,年龄3~6岁,体质量10~25 kg,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麻醉组(DK组)和氯胺酮麻醉组(K组).入手术室前30 min,DK组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2μg/kg,K组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滴鼻,两组均使用氯胺酮麻醉诱导.记录两组患儿滴鼻前(T0)、滴鼻后10 min(T1)、20min(T2)、30 min(T3)及氯胺酮诱导后(T4)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记录术中切除眼肌数目及切除眼肌时的低心率,统计眼心反射、苏醒期躁动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记录氯胺酮的用量及术毕苏醒时间.结果 T0~ T3时,两组患儿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3时比较,T4时两组的心率明显上升,但DK组的心率明显慢于K组(P<0.05).眼心反射和呕吐的发生率及苏醒期躁动评分,DK组明显低于K组(P<0.05).DK组氯胺酮的用量明显少于K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可减少小儿斜视手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可减少氯胺酮的用量.

  • 飞秒激光辅助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冯珂;郭海科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辅助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40~75岁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85例(131只眼),随机分成两组.飞秒组42例(63只眼),行飞秒激光辅助的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传统组43例(68只眼),行传统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所有患者记录术中累积释放能量、有效超声时间、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角膜厚度、视力及手术并发症.采用t检验、x2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术前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核硬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有效超声时间飞秒组和传统组分别为(4.81±2.14)s和(10.34±2.31)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25,P=0.003).累积释放能量飞秒组和传统组分别为5.78%±3.18%和8.92%±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8,P=0.009).飞秒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低传统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x2=7.273,P=0.007;术后3个月:x2 =5.16,P=0.015),术后3个月,飞秒组和传统组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50,P=0.583;t =0.498,P=0.619).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飞秒激光辅助的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和传统超声乳化手术同样安全有效,前者可以降低超乳时间和超声能量,减少手术并发症.但是飞秒激光超声乳化手术仍需要一定的学习曲线.

  • 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与透镜取出术术后早期视力比较

    作者:刘欢;田英;王卫群

    目的 比较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早期视力及残余屈光度.方法 前瞻性研究.近视及近视散光60例(120只眼),SBK和SMILE两种手术各30例(60只眼).比较两组术后1d、7d和1个月裸眼视力和残余屈光度.结果 术后1d和7 d SBK组裸眼视力≥1.0者分别占85.0%和95.0%,明显多于SMILE组的48.3%和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0.023);术后1个月SBK组裸眼视力≥1.0者占96.7%,与SMILE组的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8);术后1个月,SBK组有效指数为1.001 ±0.005,SMILE组有效指数为1.005±0.012,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8).术后1个月,两组安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47).术后1d、7d和1个月SBK组的残余屈光度(等效球镜度)依次为(0.376 ±0.471)D、(0.070 ±0.413)D和(0.185±0.292)D,SMILE组分别为(-0.073 ±0.433)D、(0.006 ±0.338)D和(0.079±0.270)D,SBK组和SMILE组残余屈光度(等效球镜)比较术后1d和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439、0.932、2.061,P=0.000、0.353、0.041).结论 SMILE术后早期残余屈光度与目标屈光度更为接近,但其视力恢复比SBK术稍慢.

  • 虹膜根部断离以30G针头进行闭合式修复术临床观察

    作者:李海波;伍端晓;蔡锦红;黄艳明;吴东海;黄秋萍;陈秋莲

    目的 观察以30 G针头进行闭合式修复术治疗虹膜根部断离(iridodialysi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眼挫伤所致虹膜根部断离19例(19只眼),手术于断离部的对侧透明角膜缘做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展开皱褶的虹膜,以预先穿入10-0聚丙烯缝线的30 G针头,自此切口进入前房,将断裂的虹膜根部缝合至相应巩膜瓣下.结果 19例虹膜根部断离术后均复位,瞳孔呈圆形或近圆形.15例(78.95%)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 以30 G针头进行闭合式虹膜根部断离修复术损伤小,操作简便,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 眼表酸烧伤不同浓度玻璃酸钠治疗效果的研究

    作者:王素常;陈霄雅;靳雷

    目的 观察在治疗眼表酸烧伤过程中,不同浓度的玻璃酸钠滴眼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Ⅰ~Ⅱ度眼表酸烧伤82例(90只眼)的临床资料.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49只眼,以0.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第2组,41只眼,以0.3%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统计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结果 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3.1±1.8)s,和(5.4±1.9)s;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分别为(4.0±1.6)d和(2.6±1.2)d,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较高浓度(0.3%)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能够更好地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

  • 眶内巨大植物性异物漏诊一例分析

    作者:李翠霞;申育华;刘铁英

    眼眶植物性异物发生率较低,在眼眶异物中不足10%,但对眼眶组织及眼球危害性较大,不仅造成机械性损害,而且容易感染形成瘘管[1].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极易误诊或漏诊.我院2015年8月收治1例漏诊的眼眶植物性异物,现病例分析报告如下.1病例患者,男,31岁.主诉右眼上睑皮肤伤口化脓不愈15 d.

  • 准分子激光角膜前弹力层下磨镶术后二年半外伤性角膜瓣丢失一例

    作者:谢丽丽;梁冬梅

    1病例患者,女,25岁.于2015年10月31日主诉因左眼被铁架子刮伤伴眼疼、流泪1h来我院就诊.既往双眼屈光不正(右眼:-3.75 DS,左眼:-4.00 DS)于2013年4月外院行双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前弹力层下磨镶术(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术后双眼裸眼视力均为1.0.门诊查体:视力:右眼:1.0,左眼:0.2.左眼睑痉挛,球结膜充血,角膜中央可见直径约8 mm类圆形区域角膜瓣缺如,基质床暴露,较周边角膜下陷,边界清晰(图1),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基质床可见一长约5 mm的斜形划痕并附着细碎铁锈样污物,前房深度正常,瞳孔直径约4 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眼底模糊可见视盘及部分视网膜血管.

  • 翼状胬肉术中结膜植片固定方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聪梅;卢敏;唐浩英;叶炳林

    翼状胬肉的治疗手术是唯一的有效方法.但传统手术方法胬肉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效果.目前广泛采用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式能显著降低复发率,该项术式术中结膜植片的固定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目前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缝合、纤维蛋白胶粘附和自体原位血液凝固固定法.本文就目前常用固定方法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翼状胬肉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