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手娩核法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

    作者:

    目的 探讨双手娩核技术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166例(210眼)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双手娩核技术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1周佳矫正视力≥0.5者173眼(82.38%).术中后囊破裂6眼(2.86%),悬韧带断离2眼(0.96%),后弹力层轻度撕脱1眼(0.48%),虹膜反复脱出切口2眼(0.96%),无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腔或眼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双手娩核技术可以减少术中并发症,使手术更安全、更方便.

  • 内痔结扎术后脱核出血1例报告

    作者:宋魁

    1 临床资料男患,67岁.患者以"内痔结扎术后7 d,便血3 h"为主诉入院.患者7 d前因便血于外院诊断为内痔,在骶麻下行内痔结扎术.3 h前突然出现便血,量约500 ml,伴有休克症状.于该院行肛门镜检查,见11点位内痔脱核处流血,立即给予缝扎止血,但因出血周围组织水肿,无法结扎,给予局部压迫止血后送入我院.

  • 网织红细胞计数、绝对数、网织红细胞指数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素芬;李鉴峰

    1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C)造血组织中多能干细胞经祖细胞分化为可以辨认的各期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简称晚红)不能再进行分裂,网织红细胞(下称网红)是介于晚红脱核后至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尚未成熟的红细胞,骨髓中晚红脱核时,其胞浆中才合成90%的血红蛋白,仍残存以核糖体为主的微器官存在,继续完成血红蛋白的合成任务,这些残存的核糖体为RNA.

  • 无缝线白内障摘除术中行大直径环形撕囊治疗大硬核白内障

    作者:曾原;高建华;邓江稳

    目的 探讨以连续环行撕囊方法制作大直径前囊口在手法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应用于Ⅳ级以上大硬核病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2009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怀化535医院眼科就诊的915例(1 236只眼)Ⅳ级及以上大硬核白内障患者行手法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术中采用连续环行撕囊法制作7~8 mm直径前囊口,并对患者术中撕囊是否成功、后囊破裂、术后角膜水肿及视力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其手术价值.结果 1 236只眼有1 221只眼(98.8%)连续撕囊成功;10只眼(0.8%)囊膜瓣向周边撕裂不能挽救,留有放射状裂口一个;5只眼(0.4%)因为虹膜后粘连、囊膜钙化机化等原因,无法常规撕囊,采用囊膜剪开及截囊等方法完成前囊开口;4只眼(0.3%)发生<1/4象限的后囊破裂.全部病例均顺利植入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术后一过性角膜水肿22只眼(1.8%),术后2个月视力≥0.5者1 038只眼(84%),≥0.3者1 174只眼(95%).结论 在手法白内障术中,用连续环形撕囊制作>常规直径的前囊口治疗大硬核病例,使手术安全性提高,值得应用.

  • 双手脱核法在手法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李淑萍

    我科对252例硬核白内障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 连续环形撕囊制作大直径前囊口在手法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的应用

    作者:曾原;邓江稳

    目的 探讨以连续环行撕囊方法制作大直径前囊口在手法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采用手法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对五三五医院住院的1443例(1965眼)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术中采用连续环行撕囊法制作直径7 ~8 mm的前囊口,对患者术中撕囊是否成功、有无后囊破裂、术后角膜水肿及视力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其手术价值.结果 1942眼(98.8%)连续撕囊成功;15眼(0.8%)囊膜瓣向周边撕裂不能挽救,留有放射状裂口1个;8眼(0.4%)因为囊膜钙化、机化等原因,无法常规撕囊,采用囊膜剪开及截囊等方法完成前囊开口.所有病例均无后囊破裂等并发症发生,并顺利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一过性角膜水肿36眼(1.8%),术后90 d视力>0.5者1674眼(85.2%),>0.3者1878眼(95.6%).结论 在手法白内障术中用连续环形撕囊方法制作大于常规直径的前囊口,使手术安全性提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HL-60细胞胞质体的制备

    作者:王丽丽;喻皇飞;方宁;陈代雄

    建立悬浮培养细胞胞质体制备及鉴定方法,为细胞重构奠定基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低速离心法纯化人白血病HL-60细胞,在单独细胞松弛素B(CB)和联合秋水酰碱介导下,分别于34℃和25℃,50% Percoll等密度梯度离心对HL-60细胞进行脱核,然后分别用38%和40%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胞质体;采用Wright-Giemsa染色和4,6-联脒-2-苯基吲哚二盐酸盐(DAPI)/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荧光染料双染色观察胞质体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胞质体表型和线粒体膜电位(MMP)以评价其活性.结果显示,CB联合秋水酰碱介导HL-60细胞脱核率为91.98%±4.29%,明显高于单独CB组(74.95%±3.02%)(P<0.01);34℃组的脱核率和直径≥5μm胞质体比例均明显高于25℃组(P<0.01,P<0.05);38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胞质体纯度高于40% Percoll组;纯化的HL-60胞质体表型无明显变化,12 h内其活性达80%以上.结果表明,CB联合秋水酰碱介导下50%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脱核、38%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纯化、DAPI/CFSE双染鉴定、MMP检测是制备和鉴定悬浮培养细胞胞质体的适宜方案.

  •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中累及悬韧带区的连续环形撕囊的安全性探讨

    作者:高建华;邓江稳;曾原

    目的:探讨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中超出无悬韧带区域的连续环形撕囊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采用手法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住院1443例1965眼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术中采用连续环形撕囊法制作7~8mm直径前囊口,对患者术中撕囊是否成功、后囊破裂、术后角膜水肿及视力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其手术价值。
      结果:患者1965眼中,1942眼(98.83%)连续撕囊成功;15眼(0.76%)囊膜瓣向周边撕裂不能挽救,留有放射状裂口一个;8眼(0.41%)因为囊膜钙化机化等原因无法常规撕囊,采用囊膜剪开及截囊等方法完成前囊开口。所有病例,均无后囊破裂发生,并顺利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一过性角膜水肿36眼(1.83%)。术后1d,视力≥0.5者1650眼(83.97%),≥0.3者1867眼(95.01%)。人工晶状体位置正并且稳定。
      结论:在手法白内障术中用连续环形撕囊方法制作累及悬韧带区域的大于常规直径的前囊口,并未降低囊袋和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使手术安全性提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