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

现代医用影像学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

Modern Medical Imagelogy 현대의용영상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肿瘤医院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社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7035
  • 国内刊号: 61-128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1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医用影像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窦克非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腹部CT与移动DR摄影在婴幼儿气腹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刘超凡

    目的:探讨腹部CT扫描与移动床边DR摄影在婴幼儿气腹诊断中的影像特点,各自的优缺点,为临床提供提供佳辅助检查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04月至2017年04月本院收治婴幼儿气腹患儿,回顾性分析其在常规腹部CT检查与床边移动DR腹部仰卧前后位、仰卧水平或左右侧卧水平体位摄影的影像学征象,对气腹征象特点比较分析.结果:4例婴幼儿气腹的患儿,经移动床边DR摄影检查,可见腹腔内游离气体也主要集中于前腹壁下与双侧腹壁下肠曲间,当游离气体量多时呈“足球征”、“马鞍征”、“气脐征”、“拱桥征”,“Rigler”等,游离气体量少时呈“黑三角”或呈不规则聚集于肠间隙间透亮影等;经腹部CT检查,同样可观察到腹腔内游离气体集中于前腹壁下与双侧肠曲的情况,气体量多时呈“马鞍征”、“拱桥征”等,气体量较少时,呈“黑三角”或仅局限聚集于腹腔内肠间隙间.结论:腹部CT扫描检查在高危气腹患儿筛查应用中,患儿转运繁琐复杂,特别危重患儿,在送检途中有一定风险,CT辐射量也较大,移动床边数字DR摄影,其在婴幼儿气腹诊断方面有不错优势,尤其在婴幼儿气腹诊断方面,其具有方便、安全、快捷、准确、经济等优点,已完全可取代腹部CT扫描检查.

  • 3D-Vibe序列对肠道肿瘤临床研究与炎症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沈海平;范宪淼;李德维;郑晓林;邹玉坚;王刚;杨沛钦

    目的:分析磁共振肠道检查在肠道病变中的表现,评估3T磁共振超快速高分辨率VIBE序列在肠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7年9月经临床诊断为肠道病变的患者37例,行常规MR的T1WI、T2WI、DWI和3D Vibe冠状位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所获得的图像资料主要分析病灶所在部位、病变强化特点、肠壁厚度、肠管内径及周围组织、脏器受累情况.结果: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现并发症,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结/直肠癌12例,转移癌伴肠梗阻3例,肠道间质瘤3例,小肠淋巴瘤2例,十二指肠癌及小肠黑色素瘤各1例,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5例,回盲部感染及慢性肉芽肿性炎各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2例,肠系膜扭转2例,所有病例磁共振检查均能发现病变,磁共振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符合率达89%.结论:3D Vibe冠状位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肠道病变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肠道磁共振成像中非常重要的检查序列.

  • 食管X线造影及16排螺旋CT在食管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志平

    目的:探讨食管X线造影及16排螺旋CT在食管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4例食管癌患者,均经手术病例证实,采用X线气钡双重造影及16排螺旋CT检查,比较分析两中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及影像学表现.结果:X线气钡双重造影和CT检查的准确性分别为90.91%和95.45%,灵敏度均为100.00%,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X线气钡双重造影主要表现为食管壁僵硬,食管充盈度缺损,食管中断等;CT检查主要表现为食管壁增厚,出现周围器官受累或淋巴结转移等.结论:X线气钡双重造影和CT检查均对食管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对于单一方法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联合两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并可为患者的顺利治疗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64排螺旋CT靶重建在肺局灶性肿块样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

    作者:余任辉;陈惠林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靶重建对局灶性肿块样病变征象及其显示,旨在提高其影像诊断效率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我院24例经手术病理及治疗证实局灶性肿块样病变采用64层螺旋CT靶重建,分析其病变诊断情况.结果:64排螺旋CT靶重建对肺局灶性肿块样病变在病灶周围、病灶内以及病灶边缘的诊断鉴别力较高.结论:64排螺旋CT靶重建鉴别诊断肺局灶性肿块样病变,清楚显示病灶征象,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X线与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陈绍康

    目的:对比X线与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肺癌患者78例,均行X线及多层螺旋CT检查,并以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准确性、诊断价值、检查时间及检查费用.结果: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78例疑似病例中肺癌53例.多层螺旋CT诊断肺癌的准确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X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时间明显长于X线检查,检查费用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检查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但其检查时间较长,且费用较高.

  • 多层螺旋CT检查在急性胸部闭合性肺挫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武东杰;侯亚静;贾玉昌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急性胸部闭合性肺挫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胸部闭合性肺挫伤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作为研究资料,对其的CT检查资料和X线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70例急性闭合性肺挫伤患者符合率为100.0%,显著高于X线检查符合率88.57%,P<0.05;多层螺旋CT合并症合计符合率96.8%显著高于X线检查85.7%,P<0.05;70例急性闭合性肺挫伤患者中包含渗出血60例,间质性渗出共5例,实质性渗出共55例;8例为实变形.结论:在急性胸部闭合性肺挫伤诊断中加强对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属于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MSCT三维重建及测量在腰椎真性滑脱内固定术的运用

    作者:黄清善;张宗宝;潘志明;刘东旭;许建恩

    目的:分析MSCT三维重建及测量在腰椎真性滑脱内固定术的运用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入选对象共84例,均为腰椎滑脱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徒手置钉组和CT测量置钉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徒手置钉组Ⅰ级30例,Ⅱ级4例,Ⅲ级5例,Ⅳ级3例,CT测量置钉组Ⅰ级40例,Ⅱ级2例,未出现Ⅲ级、Ⅳ级情况,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徒手置钉组手术时间平均为(60.32±10.33) min、并发症发生6例(14.29%),与CT测量置钉组(40.56 ±8.78) min、并发症发生6例(2.3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及测量在腰椎真性滑脱内固定术的运用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 MRI联合彩超检查对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作用分析

    作者:刘海平

    目的:研究分析MRI联合彩超检查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按相应研究标准选取90例疑似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接受MRI、彩超,及两者联合的检查方式.按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依次称为:MIR组、彩超组、联合组,后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分析三种不同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相应检查显示,彩超组:误诊2例、漏诊6例、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95.8%、阳性预测值94.7%;MIR组:误诊2例、漏诊5例、敏感性为88.1%、特异性为95.8%、阳性预测值94.9%;联合组:误诊1例、漏诊2例、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97.9%、阳性预测值97.6%.结论:MRI联合彩超检查胎盘植入漏误诊低、灵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miR 彩超 胎盘植入
  • 头颅磁共振在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中临床诊断作用分析

    作者:马振宏

    目的:分析头颅磁共振在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中临床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 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3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30例阿尔茨海默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磁共振成像仪行头颅磁共振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左侧与右侧的海马体积和颞叶沟回间距.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颞叶沟回间距、大脑左右径比值均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左侧海马体积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颅磁共振有利于脑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诊断鉴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田珊珊;司成海;兰静

    目的:探讨256层CT低管电压(100kVp)联合迭代重建算法(iDose4)所获头颈部CTA图像质量及其辐射剂量.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16年7月~ 2017年8月64例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拟行CTA检查的患者,按扫描参数设置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结果:两组的图像质量均为良好以上,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B组评分较A组略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颈各支动脉均显示清晰,B组各支动脉CT值均大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层CT采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行头颈部CTA检查,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要,并且能大幅降低辐射剂量.

  • CT及X线诊断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表现及价值观察

    作者:周兴民

    目的:探讨CT及X线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行CT及X线诊断,并以核磁共振(MRI)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经MRI检查确诊,50例患者中Ⅰ期14例,Ⅱ期20例,Ⅲ期10例,Ⅳ期6例.CT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92.00%)明显高于X线检查(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影像学表现分析发现CT检查可多层次清晰显示股骨头坏死部位变化情况,而X线检查较为单一.结论:与X线诊断比较,根据影像学表现CT检查可提高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 MRI扫描对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林晓南;许亚晔;黄成华

    目的:探讨MRI扫描对卵巢卵泡膜细胞瘤(0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18例卵泡膜细胞瘤病例的MRI表现及与病理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的关系.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1.3±7.29岁,18位患者,21个肿瘤灶,其中单侧15例,双侧3例,9例病灶合并囊变,16例盆腔积液,14例Ca125≥35 U/ml,肿瘤平均大小6.54±2.58cm.MRI扫描T1WI呈等、略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囊变部分呈高信号,DWI序列b800呈显著高信号,相应ADC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因卵泡膜细胞含量不同,有不同程度强化.结论:卵泡膜细胞瘤(OT)在MRI上有其特征性的表现和强化方式,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可以在术前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 能谱CT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效果分析

    作者:荆轶群;郭春锋

    目的:分析能谱CT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30例(42枚支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分析,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与阴性检出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应用宝石能谱CT诊断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敏感率为87.50%,特异性为92.11%,阳性与阴性检出率为分别为87.5%与96.77%.结论: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妊高征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CT诊断价值

    作者:陆萌;李昌成;王博生;刘永保

    目的:研究并探讨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妊高征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3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接收的60例疑似妊高征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分析诊断结果,以临床确诊结果作为参照,计算CT对妊高征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析HRCT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针对确诊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跟踪随访,定时进行颅脑CT复查,观察其病情变化情况.结果:以临床确诊结果作为参照,CT对妊高征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4.12%、96.15%、95.00%,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跟踪随访发现,对症治疗1周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患者的CT图像可见病灶明显吸收,治疗2周后基本完全吸收.结论:CT对妊高征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可以及时准确检出,而且可以随诊复查,了解疗效及预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在高能量所致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诊治中应用

    作者:张双定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在高能量所致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能量所致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横断面图像及其三维重建技术、X线片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技术对椎体爆裂性骨折检出率、骨折类型准确诊断的差异.结果: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共检出180个椎节爆裂骨折,累及椎节T11、T12、L1、L2、L3各8、50、80、32、10个,多发爆裂性骨折仅11例;椎体后移骨片位置:单个中央骨片、骨片中央矢状裂开、偏向椎管一侧的骨片、粉碎性骨片的椎节各78、53、38、11个;后移骨片来源:椎体角者、椎体后壁者、后下角者各101、20、39例;轻、中、重度椎管狭窄者各90、60、10例,手术内固定有90例;检出椎板骨折共60个椎节,左侧椎板骨折、右侧椎板骨折、双侧椎板同时骨折椎节各25、10、25个.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骨折椎节检出率99.45%、多发爆裂骨折、椎体脱落骨片移入椎管及轻度椎管狭窄的准确诊断率91.67%、99.45%、100.00%较X线平片的显著高(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可有效提高高能量所致椎体爆裂性骨折的检出率及骨折损伤类型的准确诊断率,为临床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提供重要参考.

  • 非创伤性颅底失稳的MS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以及颈椎规范检查模式探讨

    作者:张健;郭新友;刘汉卿;刘开基;方小劝

    目的:了解非创伤性颅底失稳的MSCT影像学表现,探讨诊断要点及颈椎规范检查模式.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符合颅底失稳的相关临床表现8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非颅底失稳成人80例进行对照研究;2组人群均采取仰卧中立位薄层容积扫描,评估寰枕关节排列情况、关节面骨质硬化、骨端形态、寰齿关节,应用多平面重组(MPR)软件测量齿状突偏移(dens offest,DO)、寰枕线与齿轴线的交角、寰齿前间隙(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枕骨髁与前弓间隙距离(Occipital condyle and anterior arch interval,OAI).结果:研究组80例患者中共25例诊断为颅底失稳,其中17例(68%)为寰枢关节失稳,2例(8%)为寰枕关节失稳,6例(24%)为同时伴有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失稳;MPR显示颅底失稳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齿状突偏移;偏移小距离为0.6mm,大距离为3.0mm;正中矢状位图线显示,ADI增宽>2mm者6例(35.2%),ADI增宽>3mm者1例(4.2mm),占比5.8%;枕寰关节失稳有6例(4例单侧、2例双侧)显示病变侧关节外侧缘骨皮质连线向健侧角折,同时健侧枕寰关节外缘骨皮质连线同向角折;VR重建显示10例颅底失稳患者无明确旋转,13例患者伴有明确的单侧或双侧寰枢关节向左或向右旋转.伴有寰枢关节旋转的颅底失稳患者ADI显著高于不伴有旋转有统计学差异,p<0.05;角折的颅底失稳患者OAI显著高于不伴有角折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I诊断非创伤性颅底失稳的AUC面积大为0.741(0.625-0.858),p=0.001,以ADI≥1.95mm作为诊断的敏感度为0.840,特异度为0.593,诊断效能较为理想.结论:寰枢关节发生旋转,ADI明显增加;角折可引发OAI增加;以ADI≥1.95mm作为诊断颅底失稳的敏感度为0.840,特异度为0.593,诊断效能较好,DO、CATA、OAI诊断效能较低.标准体位、容积扫描及多平面重组等规范的检查模式提高了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性.

  • 肝脓肿在CT中的表现与MRI的扩散成像观察

    作者:刘立卷

    目的:分析肝脓肿在CT中的表现与MRI的扩散成像.方法:择本院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接收的74例已被确诊为肝脓肿病患资料,对所有病患实施CT及MRI平扫以及增强性扫描,观察病患CT表现及MRI成像.结果:经扫描发现,脓肿直径的大小为1.50-11.01cm,平均(5.30±1.15) cm;其中单发性脓肿共56例中,肝右叶有40例,肝左叶有16例;在扩散成像中当b值为50s/mm2时,ADC的平均值是(1.99 ±0.34)×10-3mm2/s,正常值和肛脓肿的ADC值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肝脓肿应用CT表现及MRI扩散成像结合诊断可提升对其检验价值.

    关键词: CT 肝脓肿 MRI 扩散成像
  • 磁共振扩散加权图像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朱明明;王璐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图像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入院随机顺序抽取我院自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5例作为增生组,同期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54例作为癌症组,对两组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图像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以及内腺体积大小.结果:癌症组的前列腺的形态不规则,边缘凸凹不平,包膜不完整;增生组的前列腺不仅增大,而且变形,包膜是完整的;增生组的内腺体积为(39.92±21.17)ml,癌症组的内腺体积为(21.17±10.28)ml,增生组的内腺体积远小于癌症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图像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癌症的病变特征以及周围组织的结构显示良好,可以为临床医师诊治患者的疾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值得借鉴和推广.

  • 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中低剂量扫描的特点及应用价值

    作者:王达

    目的:探讨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中应用低剂量扫描的特点以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本院接受的300例行螺旋CT颈动脉检查的受检者随机分成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组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4.66%,明显要高于常规剂量组84.00%的优良率(P<0.05);低剂量组辐射剂量明显要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螺旋CT头颈动脉检查中,低剂量能够获得更高的图像优良率,且辐射剂量更低.

  • MSCT联合MRI对脊柱损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作者:潘小磊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脊柱损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我院脊柱损伤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56例作为对照组,均行MSCT、MRI检查.比较两组MSCT、MRI单独与联合诊断脊柱损伤准确率、灵敏度、漏诊率、误诊率.结果:MSCT、MRI联合诊断脊柱损伤准确率98.70%(152/154)、灵敏度98.99% (97/98)高于MSCT、MRI单独诊断,漏诊率1.02% (1/98)、误诊率1.79% (1/56)低于MSCT、MRI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联合MRI诊断脊柱损伤能有效提高灵敏度、准确率,降低漏诊率、误诊率.

  • 螺旋CT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谭永良;赵志清;陈素云;王俊国

    目的:研究并探讨螺旋CT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将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60例胸部结节病确诊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螺旋CT低剂量扫描,分别作为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比较两种扫描剂量螺旋CT检查对胸部结节病的检出情况、定性诊断结果以及图像质量.结果: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对胸部结节病患者的结节检出个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种扫描剂量螺旋CT检查对各结节CT征象的检出率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定性诊断结果中,两种扫描剂量螺旋CT检查对肺癌、肺转移瘤、炎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的定性不明比例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图像质量方面,低剂量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0.00%,常规剂量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则为93.3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采用螺旋CT检查可对结节予以有效检出,对结节良恶性进行准确鉴别诊断,尤其是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可在减少扫描剂量的同时,保证图像质量.

  • 妇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郭志伟;肖贤

    目的:研究探讨妇科急腹症采用超声诊断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超声诊断,同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对超声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超声诊断确诊为95例,符合率为95%.其中,超声检查诊断流产7例,无漏诊,符合率达100%;卵巢囊肿破裂8例,无漏诊,符合率100%;卵巢肿瘤蒂扭转15例,漏诊1例,符合率达93.3%;急性盆腔炎24例,漏诊1例,符合率达93.3%;异位妊娠42例,漏诊3例,符合率达95.6%.结论:超声诊断技术具有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创伤小的特点,在妇科急腹症检查中能够发挥及时、准确判断疾病类型的作用,对控制病情、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腹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64层CT血管成像技术与DSA对照研究

    作者:邓明;林翠君;杨荣焕;邹明珠;邓凯军

    目的:研究分析64层CT血管成像技术在腹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具体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80例腹部血管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检查扫描方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DSA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观察组采用64层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以DSA诊断为标准,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0%以上.结论:两种诊断技术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64层CT血管成像技术具有无创性、扫描速度快、身体副作用小、后处理技术突出等优势,对于介入治疗有指导价值,进而值得临床推广.

  • 乳腺X线摄影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王洪运

    目的:分析乳腺X线摄影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早期乳腺癌的50例女性患者,均接受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乳腺癌的检出情况.结果: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出准确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癌患者病灶钙化检出率显著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应用于早期乳腺诊断鉴别,操作简单,检出率高,必要时可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使用以提升诊断准确率.

  • MRI在鉴别诊断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中的价值

    作者:苏晓然;陈琬;郑彬

    目的:分析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MRI影像表现,总结其MRI影像特点,提高对二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我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或室管膜瘤患儿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其中髓母细胞瘤12例,室管膜瘤8例.结果:肿瘤位于小脑半球者5例,位于四脑室内者8例,位于小脑蚓部者7例.MRI所示肿瘤的生长部位与手术完全相符,MRI准确诊断髓母细胞瘤11例,误诊1例,准确诊断室管膜瘤8例,误诊0例.结论:MRI能准确显示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能准确显示肿瘤内部在MRI各个序列的信号,对鉴别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具有重要价值.

  •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欧阳乐川

    目的:分析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在我院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病例数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15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检测方法检测,研究组使用带透视功能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胃肠机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测优良率和泌尿系统结石钙化检出率.结果:在检测优良率对比中,研究组患者检测优良率为93.33%,常规组患者检测优良率为72%,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有意义(X2=2.2165,P=0.0274<0.05),在泌尿系统结石钙化检出率对比中,研究组患者检出率为94.67%,常规组患者检出率为63.33%,统计学分析下组间对比差异无意义(X2=10.3570,P=0.0000<0.05).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检出率较高,具有极佳的临床实践应用价值.

  • 胸部CT定位后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在机械通气并发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田玉恒

    目的:探究胸部CT定位后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在机械通气并发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7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n=35)在气道灌洗前使用CT检查,对照组患者在支气管镜灌洗前不做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值流速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有效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并发重症肺炎患者中应用胸部CT定位,能够显著缓解气道中的高反应性,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促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分析

    作者:王志辉

    目的: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20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癌症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20例患者均采用CT平扫、增强扫描、MRI平扫以及DWI检查,其中6例患者行MRA、MRV检查,对比分析CT、MRI平扫的结果.结果: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强化明显者20例,其中18例占位效益呈现不同程度;呈现方式为类圆形和波浪状分叶的例数分别有3例和17例;肿瘤细胞中出现坏死、囊变者15例,肿瘤内部可见血管流空信号者13例.T1WI中呈现略高或高信号以及等低信号的例数分别为7例和13例;T2WI中呈现混杂高信号及等低信号的例数分别为例12例和8例;DWI上呈等低信号及高信号的案例分别有14例和6例.脑膜以窄基底相连与宽基底相连的分别有8例和12例.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于术前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分析比较CT与普通放射检查对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辛克武

    目的:分析比较CT与普通放射检查对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32例,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检查和普通放射检查,进行普通放射检查患者为普通组,进行CT检查患者为CT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诊断肺结核、肺癌、肺部炎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CT组诊断准确率为96.875%,普通组诊断准确率为72.125%,经统计学对比分析,P<0.05,两组之间对比意义显著,在诊断肺结核、肺癌、肺部炎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比中,CT组特异性为87.5%,普通组特异性为78.125%,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敏感度对比中,CT组敏感度为96.875%,普通组为71.875%,P<0.05,两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对于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来说,使用CT进行检查其准确度更高,敏感度也更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及诊断研究

    作者:李晓浦;王晶;蒋秀文

    目的:研究颅内生殖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及诊断效果.方法:按照人院顺序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60例,对其进行MRI影像诊断,观察影响表现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60例中2例是多发、58例是单发.2例同时位于松果体区以及鞍上、3例位于三脑室内、15例位于鞍上、40例位于松果体区.共发现62个病灶,其中21个呈圆形、41个呈不规则形.小肿瘤直径是1.6cm×1.6cm,大肿瘤直径是3.8cm ×4.2cm.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进行MRI检查,可以对病变部位及其周围组织做出清晰的反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借鉴和推广.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临床应用

    作者:傅炎炎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32例冠心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2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统计对比两组各分支[LM(左主干)、LCX(左回旋支)、LAD(左前降支)、RCA(右冠状动脉)]钙化分值及血管钙化程度.结果:研究组LM、LCX、LAD、RCA钙化分值及总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钙化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冠心病进行诊断,可有效测定冠状动脉各个分支钙化分值,评估患者血管钙化程度,可为临床及早确定干预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 高频超声联合胸部CT对胸壁结核诊断的价值分析

    作者:戴宇彪;梅月志;吴华强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联合胸部CT对胸壁结核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147例胸壁结核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行高频超声检查、胸部CT及高频超声联合胸部CT检查,分析其符合率.结果:高频超声联合胸部CT检查方法符合率为91.16%,均明显高于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80.27%)、胸部CT诊断率(76.87%),相对比,P<0.05.结论:采用高频超声联合胸部CT检查可提高胸壁结核的检出率,值得借鉴.

  • 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吴瑜;苗新中

    目的:观察CT、MRI用于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判断的有效性.方法:以我院于2014.10 ~2016.7期间收治的67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者为研究对象,临床分组按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CT组、MRI组,人数均为67例,其中MRI组采用MRI检查,CT组采用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患者脑梗死检查情况、不同时发病时间病灶检出率.结果:MRI组检出率为94.0%,相比于CT组53.7%,MRI脑梗死检出率高,P<0.05;MRI组较CT组脑梗死病灶检出数目多、病灶面积小、检查所有时间短,P <0.05.结论:临床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检查,使用MRI检查准确度高、病灶检出率高.

  • 研究64排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彭江强;肖沛标;麦永斌

    目的:探讨64排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2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对其分别进行病理组织检查以及64排CT诊断,观察得出64排CT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判断64排CT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通过病理组织检查诊断出17例患者有肠系膜下动脉狭窄、10例患者肠系膜上下动脉均有狭窄,5例患者有腹主动脉狭窄;64排CT诊断出的结果分别为肠系膜下动脉狭窄的患者为16例,准确率为94.11%,肠系膜上下动脉均有狭窄患者9例,准确率为90%,腹主动脉狭窄患者有4例,准确率为80%,检查结果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而64排CT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以快速检查到肠壁缺血性病变征象:肠壁出现分层及加厚、肠壁扩张后变薄、肠系膜小血管有密集或加粗以及肠系膜水肿等现象.结论:64排CT不但准确率较高,且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有效提高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 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对比

    作者:刘正军

    目的:探究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肝癌患者,均予以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两种影像诊断符合度.结果:肝脏增强CT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准确度、特异性均低于肝脏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脏增强CT检查相比,对肝癌患者实施肝脏MRI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

  • 多层螺旋CT对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的诊断价值

    作者:翟亚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184例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情况.结果:Ⅰ度滑脱164例,Ⅱ度滑脱20例.L3滑脱30例,L4滑脱132例,L5滑脱22例.前滑脱148例,后滑脱36例.单侧峡部裂30例,双侧峡部裂154例.结论: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腮腺肿瘤良恶性诊断价值

    作者:张广彬;余国铭

    目的:探讨CT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腮腺肿瘤良恶性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科室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60例腮腺肿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同时实施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技术检测和联合检测对腮腺肿瘤良恶性诊断的效能.结果:CT术前检出恶性肿瘤17例,良性肿瘤43例,漏诊8例,误诊12例,诊断敏感性为38.5%,特异性为74.5%,准确性为66.7%.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恶性肿瘤26例,良性肿瘤34例,漏诊3例,误诊16例,诊断敏感性为76.9%,特异性为66.0%,准确性为68.3%.两者技术联合检出恶性肿瘤14例,良性肿瘤46例,漏诊2例,误诊3例,诊断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93.6%,准确性为91.7%.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联合检查诊断腮腺肿瘤的敏感性较CT检查显著提升;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联合检查诊断腮腺肿瘤的特异性、准确性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T检查显著提升(P<0.05).结论:实施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技术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价值,均优于单独CT或超声检查技术.

  • 磁共振对早期诊断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王丽华;管霞;孟磊;宋东喜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对早期诊断胎盘植入(PI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33例胎盘植入患者,均行超声及磁共振检查,观察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结果:MR对胎盘植入诊断符合率90.91%(30/33)高于超声诊断符合率60.61%(20/33),MR诊断漏诊率为6.06%(2/33)低于超声24.24%(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对植入性胎盘诊断符合率为100.00%(14/14)、粘连性胎盘诊断符合率为91.67%(11/12),均高于超声诊断符合率64.29%(9/14)、58.33% (7/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对胎盘植入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诊断符合率高,漏诊率低,利于判断胎盘植入深度.

  • 不同放射诊断方法鉴别肺癌与良性肿瘤的对比分析

    作者:龚志高

    目的:探讨不同放射诊断方法鉴别肺癌和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经CT诊断的肺癌及肺部良性肿瘤患者和64例经X线胸片诊断的肺癌及肺部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组成CT组和X线组.两组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诊断或经皮肺穿刺活检.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与X线组患者相比,CT组患者的毛刺或锯齿状、肺叶一侧或全肺不张等影像学表现明显更多,敏感性、特异度明显更高,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X线胸片诊断相比,CT诊断方法鉴别肺癌、肺部良性肿瘤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使用.

  • CT、MRI对肝癌诊断的比较研究

    作者:闫铁民

    目的:探讨CT、MRI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49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均采用CT、MRI检查,对比两组方法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诊断,49例患者中有肝癌者39例;经CT诊断阳性为35例,经MRI诊断阳性为39例;CT、MRI在准确性、特异性、灵敏性方面具有较为明显差异,对比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肝癌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灵敏性,高度疑似肝癌时,可经MRI确诊;经CT诊断无法完全排除肝癌时,可应用MRI诊断.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亚萍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疑似冠心病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脉造影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64层螺旋CT诊断阳性预测值(80.33%)、灵敏度(86.12%)、特异度(94.21%)均高于冠脉造影诊断阳性预测值(71.35%)、灵敏度(72.19%)、特异度(84.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4层螺旋CT阳性率为50.0%,冠脉造影阳性率为42.22%,检验可知,两种方法诊断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层螺旋CT与冠脉造影对轻度冠脉狭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脉狭窄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可作为诊断冠脉狭窄的一种方法.

  • 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杜志顺;姜克萍

    目的:观察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疑似患者100例进行研究,这些患者先后行螺旋CT检查与腹部X线片检查,对比分析两次检查的结果.结果:螺旋CT无论是准确率、特异度还是灵敏度都显著高于腹部X线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的定位诊断与病因诊断中都具有很高的符合率.结论:对急性肠梗阻疑似患者行螺旋CT诊断不仅具有很高的病因准确率,还具有很高的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相比于腹部X线片,准确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都很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多层螺旋CT低张充气增强扫描在诊断早期结肠癌中的价值

    作者:郑岗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低张充气增强扫描在诊断早期结肠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68例患者,对患者的多层螺旋CT低张充气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患者局限性肠壁增厚情况,并对其进行平扫检查、增强检查观察结肠,同时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病变位置进行观察,探讨多层螺旋CT低张充气增强扫描诊断价值.结果:68例结肠癌病灶位于升结肠患者32例,横结肠患者8例,降结肠患者20例,乙状结肠患者5例,且有3例肠周出现淋巴结转移.多层螺旋CT低张充气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为95.59%.其中肿块型患者32例、溃疡型8例、浸润型患者12例、混合型16例.结论:在早期结肠癌诊断中通过多层螺旋CT低张充气增强扫描能够明确肿块的位置、大小及形态,而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则能够进一步了解淋巴结转移情况、周围浸润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弓离断的诊断价值

    作者:姜卫波;江艳丽;吴茹霞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对主动脉缩窄(COA)及主动脉弓离断(IA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心外科手术证实的28例COA及IAA患儿的超声资料,并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和胸骨旁降主动脉长轴切面显示主动脉缩窄及离断段,于缩窄或离断处录及窄束高速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中断,或于降主动脉穿膈处录及典型的狭窄下游血流频谱,是超声诊断COA及IAA的有力证据.本组病例中,经超声心动图诊断COA24例,其中局限性缩窄11例,管状缩窄12例,腹主动脉缩窄1例;诊断IAA4例,其中A型IAA2例,B型IAA1例,C型IAA1例.26例病例经手术及心血管造影证实,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2.8% (26/28),误诊1例,1例IAA超声诊断为重度COA,漏诊1例,腹主动脉缩窄超声未检出.结论:超声心动图的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对COA及IA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评价COA的狭窄程度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MSCT诊断Taussig-Bing畸形的价值(10例与手术对比分析)

    作者:毛伍兵;王波

    目的:探讨MSCT在Taussig-Bing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手术证实的Taussig-Bing畸形患者的MSCT扫描资料,并将CT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0例中,MSCT诊断率为80%,并发畸形符合率为92%.结论:MSCT对Taussig-Bing畸形的诊断符合率高,是Taussig-Bing畸形的一种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

  • 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浩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组(n=30)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展开扫描,对照组(n=30)通过横断位薄层予以扫描.对两组检测的细支气管气相、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短毛刺征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叶征、血管技术征、胸膜凹陷征、细支气管征等检测结果明显比对照组要好,两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的治疗中具有科学准确,检测结果正确性高,能够为临床中周围型小肺癌的治疗诊断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方式,因此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 首发未治疗成人重型抑郁症患者皮层厚度MRI研究

    作者:徐敢;冯少洪

    目的:探究首发未治疗成人重型抑郁症患者皮层厚度MRI研究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在科室的165例重型抑郁症患者进行有效的分析,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各项条件相符的166例患者作为参照组,所有患者开展皮层厚度MRI检查,分析患者的颞叶及海马脑白质FA值以及患者的皮层厚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颞叶及海马脑白质FA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皮层厚度厚于参照组,P<0.05.结论:开展MRI检查可对重型抑郁症患者的脑结构情况及皮层厚度进行有效的分析,该方法安全可靠,结果准确,操作简便,经济实惠,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值得临床信赖.

  • 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A)在主动脉夹层(AD)术前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董琴

    目的:研究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A)在主动脉夹层(AD)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D患者,34例患者均接受CTA检查,将术后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价CTA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CTA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Stanford分型情况、破口分区情况差异不大(P>0.05).结论:在术前诊断AD中使用CTA技术能够对主动脉夹层的分型情况进行准确地反映,并进行破口分区,可指导术前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与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对比研究及ADC值鉴别诊断价值观察

    作者:梁汉祥;王新民;梁开文

    目的:对比研究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与不典型脑膜瘤的MRI影像,并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值)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与不典型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于2014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将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或不典型脑膜瘤患者纳入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平扫、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扫描,以手术病理确诊结果为金标准,以ADC值1.07×10-3 mm2/s作为诊断阈值,计算ADC值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不典型脑膜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根据手术病理确诊结果,比较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不典型脑膜瘤患者的ADC值、影像学特征.结果:ADC值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3.55%、91.84%、92.50%,对不典型脑膜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3.33%、94.29%、93.75%.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ADC值明显高于不典型脑膜瘤(P<0.05),其影像学征象也与不典型脑膜瘤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与不典型脑膜瘤的MRI征象具有其各自特点,弥散加权成像扫描的ADC值在两种脑内肿瘤中不同,当ADC值为1.07×10-3mm2/s时,可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与不典型脑膜瘤进行有效鉴别区分.

  • 脑血管造影结合神经导航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晓柯

    目的:分析脑血管造影结合神经导航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抽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神经外科接收且行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以随机法为依据分组:研究组(20例,施以脑血管造影结合神经导航术),参照组(20例,施以脑血管造影),同时观察、对比2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胶质瘤、脑动静脉畸形、上皮样血管内皮质细胞瘤等,彻底清除干净;且手术成功率80.00%,明显比参照组25.00%更高,(P<0.05).结论:临床神经外科手术中,选脑血管造影联合神经导航术进行治疗,可提供更加精准的神经影像材料,对手术治疗工作的安全、有效开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建议推荐.

  • 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3.0T MRI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向前

    目的:比较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3.0T核磁共振(MRI)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83例,均行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3.0T MRI检查,并以术后诊断结果为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经术后确诊,83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中主动脉夹层(AD)42例,主动脉壁间血肿(IMH) 14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11例,创伤性主动脉离断8例,主动脉瘤破裂8例.CT诊断符合率与MRI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RI检查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CT检查,信噪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3.0TMRI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中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其中MRI诊断图像质量较好,但信噪比低.

  • 改良64层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中青年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岑峰;张锋玫;覃求;黄军荣

    目的:探讨改良64层CT仿真内镜技术在中青年结肠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疑似结肠癌中青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人,分别行改良与传统CT仿真内镜检查,同时80例患者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以电子结肠镜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将改良与传统CT仿真内镜检查分别与电子结肠镜的病理结果进行比对,比对结果前者设定为研究组、后者为对照组,然后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改良CT仿真内镜技术对比传统技术在中青年结肠癌影像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有显著的提高,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方面有显著的下降;其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CT仿真内镜技术较传统方法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中青年结肠癌的定性诊断的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邱钦圣;许团新;袁巧宜

    目的:探讨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172例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检查的金标准,同时对全部患者均开展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经过相应方法检查可知,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显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同时其检查无创,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磁共振成像在肺结节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占丽;雷雨欣;唐慧;左秀娟;韩冬;陈玉环;贺太平

    肺结节在临床上为常见病变,一般多为X线、CT检查时偶然发现,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各有优势,但随着影像新技术的发展,比如MSCT、LDCT、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CT灌注成像、PET-CT、能谱CT、增强CT扫描等检查技术的出现,临床对于肺结节的检出及随访不再局限,同时提高了肺结节的检出率以及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磁共振作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影像检查技术,因其多序列多参数成像、无辐射及较低的假阳性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本文就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征象及与乳腺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探讨

    作者:顾娟

    目的:鉴别分析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的钼靶X线摄影特征.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乳腺癌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乳腺良性病变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应用钼靶X线进行检查诊断,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检查结果.结果: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征象主要表现为单纯肿块、单纯钙化、肿块+钙化、钙化+结构扭曲,其中单纯肿块占比大,为50.00%;观察组患者病灶的大小与对照组1组患者并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灶形态、边缘特征与对照组1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灶泥沙、短棒、圆点、小片、蛋壳、针尖与对照组2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的钼靶X线摄影主要征象存在较大差异,各有特点.

  • 颅内皮样囊肿破裂脂滴分布及MRI&CT诊断

    作者:刘红;侯淳凯;黎长富;魏军;韩亚峰;乔艳强;贺鹏博

    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破裂脂滴分布的规律及MRI&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皮样囊肿破裂患者的CT及MRI扫描资料.结果:皮样囊肿发生于鞍区者2例,鞍旁者3例,皮样囊肿破裂脂滴主要分布于环池,外侧裂池,大脑纵裂池和侧脑室内,CT表现为脂肪性低密度影,MRI显示为T1WI高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结论:皮样囊肿破裂具有典型的CT、MRI表现,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关键词: 皮样囊肿 破裂 CT MRI
  • 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探究

    作者:彭志宏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片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检查,对两组拍片质量及诊断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获得图像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好,P<0.05;两组患者病理学诊断率无明显差异,而X线诊断中,观察组诊断率98.48%显著高于对照组89.06%,P<0.05.结论:加强对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对疾病诊断有明显的作用,且其具有操作方便的优势,值得推广.

  • MR无造影剂血管造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新进展

    作者:丁晨宇;沈比先

    血管性疾病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发病年轻化,早期及时发现病变,适时实施干预和治疗,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一直被认为是诊断血管性病变的“金标准”,其有创伤性、X线辐射剂量大、并发症多等不足,部分患者不能接受.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有引起肾源性系统纤维化(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NSF)的风险,因此它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高场磁共振新技术突飞猛进,无对比剂血管成像以其安全性、无创性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 探讨绒毛膜隆起征在早孕超声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胡燕;陈群馨;钟昆清

    目的:以早孕超声诊断为途径,讨论早期妊娠胚胎表面绒毛膜隆起征与胚胎发育、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以评估绒毛膜隆起征在早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行阴道超声检测为标准,随机抽取2014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10000例早孕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访至14周后妊娠情况为依据,将患者分成胚胎存活组(8550例)和胚胎停育组(1450例),以两组中患绒毛膜隆起征孕妇的绒毛膜隆起大小、数量比较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胚胎存活组中绒毛膜隆起孕妇隆起大小与胚胎停育组绒毛膜隆起孕妇隆起大小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胚胎存活组中绒毛膜隆起孕妇绒毛膜隆起数量明显少于胚胎停育组绒毛膜隆起孕妇,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绒毛膜隆起大小与妊娠结局无明显关系,而与数量有相关性.

  • 对比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

    作者:夏先娥

    目的:探讨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运用MRI与CT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MRI与CT检查,统计对比两种检测方式对患者的检出效果.结果:MRI检查对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发病时间<24h、24-72h患者检出率、总检出率、患者平均病灶数与CT检查相比明显较高,MRI检查患者病灶大小、检查时间、检出时间与CT检查相比明显较低,P <0.05.结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运用MRI检查效果优于CT.

  • 颅咽管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武乐乐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MRI图像特点及与其他相似疾病的鉴别,旨在提高本病的MRI诊断率.方法:搜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颅咽管瘤的MRI资料,对比术前MRI诊断结果,回顾性分析本病的影像学特点及部分病例的误诊原因.结果:本组确诊的21例患者中,MRI诊断阳性16例,位于鞍内及鞍上8例,鞍内5例,鞍旁2例,桥前池1例.病灶呈囊性者10例,囊实性4例,实性2例,囊性成分呈长T1长T2信号或短T1长T2信号,实性成分呈等或稍长T1T2信号.增强后囊性成分无强化,囊壁呈弧形强化,实性成分呈不均匀强化;MRI误诊5例,其中3例误诊为垂体瘤,2例误诊为表皮样囊肿.结论:颅咽管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位于鞍区的病灶需要与垂体瘤、表皮样囊肿及脑膜瘤等相鉴别,终确诊仍依赖病理活检.

  •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比较研究

    作者:全国彪;潘桂海;周伟文;温志玲;陈俏倩

    目的:观察和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及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到2017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6例.6例行MRI平扫及增强,6例行CT平扫,5例增强.结果:5例位于颅内脑外,1例位于髓外硬膜内;CT上,6例均为高密度肿块,2例伴坏死,1例伴钙化,增强后5例均明显强化,3例伴脑膜增厚强化.MRI上,4例(66.67%)呈与脑白质等信号的稍短T1信号,1例呈与灰质等信号的等T1信号,1例呈稍长T1信号;T2WI上,5例(83.3%)呈与灰质等信号的T2信号,1例呈稍长T2信号;增强后5例均明显强化,囊变坏死无强化,4例(66.67%)邻近硬脑膜或脊膜均增厚、强化,3例(50.0%)见典型“脑膜尾征”;4例(66.67)颅内病灶伴水肿.2例伴骨质破坏.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具有一定的CT、MRI特征性,终诊断依靠病理.

  • 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作者:姚楠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脑肿瘤患者71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依据肿瘤良恶性分组,良性组49例,恶性组22例,均予以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检测,比较2组D、D*、f参数及ADC标准值.结果:恶性组D、D *参数及ADC标准值均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f参数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有助于脑肿瘤良恶性鉴别,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64层螺旋CT对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焯洪;冯庆瑜;阮卫锋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在阑尾黏液性囊腺瘤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4月医院诊治的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19例,采用64层螺旋CT诊断,将64层螺旋CT诊断与术后诊断结果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①位置.19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发病位置多样,排在前2位的分别为:回盲部位、右髂窝,分别占:57.9%及26.3%;②形态.11例形态不规则,多为长茄子形;8例呈现椭圆或球形.③大小.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短径(3.2±0.9)cm,长径(5.3±1.5)cm,长径/短径比值为(1.65±0.8)cm.④边界.9例边界不清楚,10例边界清楚;⑤囊壁.阑尾黏液性腺瘤囊壁厚度平均(3.1±0.3)mm.12例囊壁厚度均匀,7例内壁光滑.结论:64层螺旋CT诊断阑尾黏液性囊腺瘤诊断、定位效果理想,能清晰显示病灶的形态与毗邻见的联系,具备一定特征性,利于患者术前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 低场MRI及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曹芹

    目的:探讨在胆管梗阻疾病中低场核磁共振扫描(MRI)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医院收治的81例胆管梗阻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且均在手术前实施低场MRI和MRCP治疗,均有完整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将低场MRI和MRCP诊断胆管梗阻疾病原因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或手术所见的符合率进行对比,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费用和安全性.结果:低场MRI诊断胆管结石、胃癌术后淋巴转移侵犯、胆管炎、胆管囊肿、胰头腺壶癌、肝门区胆管癌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或手术所见的符合率均与MRCP诊断的符合率相近(P>0.05),但低场MRI的诊断费用远低于MRCP(P<0.05);低场MRI检查后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而MRCP检查后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寒战和四肢冰冷情况,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场MRI及MRCP诊断胆管梗阻疾病的效果相近,但是前者费用低且安全无创,建议推广应用.

  • 脊柱转移瘤的MRI与CT诊断特征对比分析

    作者:时贻林

    目的:分析MRI和CT在脊柱转移瘤中的诊断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疑似脊柱转移患者3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变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和敏感度.结果:CT的检出准确率为64.10%,低于MRI的89.74%,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检出病变椎体数63个,软组织肿块16个,椎管内异常病变16个,其检出结果均高于CT检查的39个、7个、5个,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中准确度和敏感度相对更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MRI CT 脊柱转移瘤
  • 急性阑尾炎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分型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云添;范俊飞;熊磊磊

    目的:了解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并对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分型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接受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学证实.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超声检查,对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6例患者中,术前经超声检查确诊68例,诊断符合率为89.47%.其中,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为82.61%,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为93.10%,坏疽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为90.91%,阑尾周尾脓肿的诊断符合率为100%.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均有一定差异.结论:在急性阑尾炎的检查和诊断上,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不同病理类型的影像学图像有不同特点,可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值得在临床诊断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价值

    作者:郑琦

    目的:探究CT诊断应用于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8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诊断方式分两组,各54例.对照组进行X线诊断,研究组进行CT诊断,比较两组检出率、间接征象和直接征象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准确检出率94.44% (51/54)与病因检出率96.29%(52/54)均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P<0.05);研究组三项直接征象的诊断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三项间接征象的诊断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诊断应用于结肠癌致肠梗阻具有精确的诊断结果,可以分析出患者病灶周围的间接征象和直接征象,帮助病因的临床诊疗研究,值得普及.

  • DWI联合SWI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诊断敏感度及准确率的影响

    作者:曹中华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诊断敏感度及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脑出血急性期患者29例(病灶46个)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脑梗死患者29例(病灶48个)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DWI、SWI诊断资料,分析两组DWI、SWI影像学表现,并对比两组表观弥散系数(ADC)、相位(PV)值及DWI、SWI单独诊断与联合诊断脑出血急性期敏感度、准确率.结果:观察组DWI:血肿表现为圆形低信号,周围可见部分信号影;SWI:血肿表现为类圆形低信号伴或不伴混杂点状高信号影,周围存在高信号;对照组DWI:血肿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均表现为高信号;SWI:病变部位表现为等信号,病变部位出血则显示为斑点状低信号;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ADC值及PV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WI诊断脑出血急性期敏感度84.78%及准确性88.30%均高于DWI诊断52.17%、75.53%,而联合诊断敏感度100.00%及准确性97.87%高于SW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SWI联合诊断可准确鉴别脑梗死与脑出血急性期,进一步提高脑出血急性期诊断敏感度、准确率.

    关键词: DWI SWI 脑出血 急性期
  • 关于踝关节骨折X线与MRI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周振寿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X线与MRI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相关性,为MRI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以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骨外科收治踝关节骨折患者106例,进行X线、MRI检查.结果:MRI检查诊断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72例.X线检查后Danis-weberⅢ-Ⅳ级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为48.61%、100.00%、100.00%、47.89%、65.09%,Lauge-HansenⅢ-Ⅳ级则为88.89%、82.35%、91.43%、77.78%、86.79%,参数综合评估诊断95.83%、100.00%、100.00%、91.89%、97.17%.有损伤者的下胫腓联合间隙(踝穴位)、下胫腓联合重叠影(踝穴位)、内踝间隙高于无损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在诊断踝关节骨折中有一定的价值,对于下胫腓联合间隙(踝穴位)、下胫腓联合重叠影(踝穴位)、内踝间隙高增高者,出现下胫腓联合损伤风险更大.

  • 全程化心理护理在磁共振增强患者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林桂兰

    目的:根据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中不同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20例核磁共振平扫、动态增强扫描的患者,给予检查前注意事项、静脉及穿刺的选择、安全检查等各个环节的心理护理.结果: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制定相应护理对策,98%的患者能够配合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的顺利完成.结论:在核磁共振检查中对患者焦虑情绪因素分析,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对确保影像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于艳华

    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 2017年6月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103例,依据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51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2例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系统性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SI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SIS评分(77.59±8.34)分高于对照组(64.34±7.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5,P=0.000).结论: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可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品管圈活动在脑梗塞动脉取栓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徐荣薇

    目的:探讨在脑梗塞动脉取栓过程中采用品管圈模式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实施动脉取栓治疗的脑梗塞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2例.在动脉取栓治疗过程中,常规组给予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研究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并于护理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完全再通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血管再通情况等级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护理满意度等级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干预模式在脑梗塞患者动脉取栓治疗过程中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还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超声引导下疑难宫腔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作者:王建南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疑难宫腔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体会.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3例行疑难宫腔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超声引导下疑难宫腔手术治疗后,73例患者一次性成功率为95.89%(70/73),其中11例宫内节育器摘除、嵌顿困难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0.91%(10/11),7例流产后妊娠组织残留患者手术成功率为71.42%(5/7),55例早孕人工流产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55/55).于术后3个月后随访,宫腔内未出现异常回声.结论:超声引导下行疑难宫腔手术可动态观察宫腔、宫壁、手术器械及操作过程,为术者提供操作深度及方向,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周围组织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等方面意义重大.

  • 研究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梁飞腾;朱瑞珍

    目的:研究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145例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患者80例,女患者65例,年龄小为30岁,大为80岁,平均年龄为50.0±5.0岁.分析患者连续24h心电图数据.结果:本研究一共143例患者,其中房性并行心律患者24h内心律失常在总心搏中占比达到0.7%-1.3%;室性并行心律患者24h心律失常在总心搏中占比达到2%-20.4%.结论:在心电散点图中,Lorenz散点图更有利于快速诊断心律失常,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 改良会阴侧切术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梅

    目的:探讨改良会阴侧切术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70例,将所有其随机分为两组,35例/组.对照组行传统45°会阴侧切术,观察组行改良20°-30°会阴侧切术.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疼痛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0.3±7.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6.8)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道分娩初产妇行改良会阴侧切术可显著减轻产后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阿尔兹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图及甲状腺功能分析

    作者:卢仕芬

    目的:分析阿尔兹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图及甲状腺功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27例,将其设置为AD组,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VD)患者17例,将其设置为VD组,选取同期认知功能正常人群37例作为参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脑电图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脑电图异常率和甲状腺功能.结果:在脑电图异常率对比中,AD组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92.59%,VD组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82.35%,参照组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48.65%,AD组与VD组患者相比于参照组来说,经统计学对比分析,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甲状腺功能检测中,AD组和VD组患者在FT3、TT3甲状腺功能指标中,均明显优于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P<0.05,对比差异显著,但FT4、TT4、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三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尔兹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经脑电图及甲状腺功能检测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有利于患者尽早治疗,早日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动脉介入栓塞术(TAE)在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吕朝阳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栓塞术(TAE)在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抽选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救治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31例,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输血量、输液量明显更低,休克纠正时间明显更短,患者存活率明显更高,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术后有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但症状较轻,经处理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盆骨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CT诊断有机磷中毒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护理配合

    作者:马丹珍

    目的:探讨CT诊断有机磷中毒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护理配合情况.方法:本研究选择分析我院门诊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40例有机磷中毒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接受CT检查和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系统的护理配合,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MVV、PEF、FVC和FEV1等肺功能恢复情况指标结果,以及PO2、pH、PCO2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机磷中毒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机磷中毒吸入性肺炎患者经CT检查诊断后,接受系统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有助于其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

  • 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范勇

    目的:探讨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观察组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糖精清除时间、鼻阻力、术后1年症状积分.结果:术后,观察组糖精清除时间短于对照组,鼻阻力低于对照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可缩短糖精清除时间,减小鼻阻力,改善临床症状.

  • 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比较

    作者:邢俊丽;任伟宏

    目的:对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法,将两组的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对比,比较其有效的诊断率.结果:2种检验方法结果表明生化检验方法有效率诊断率高于常规检验方法诊断有效率.结论: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都可以协助诊断糖尿病,但生化检验方法检查结果更详细精确,方法更优于常规检查方法,有效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检查.因此,在临床上常常优先选取生化方法来进行糖尿病的诊断.

  • 全面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赵文辉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2例,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精力、生理功能、健康状况、精神状态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与开颅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徐晨阳;丁炳谦;李振江;何涛

    目的:对比分析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按照所行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行小骨窗微创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颅大骨瓣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ADL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效果优于开颅手术,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 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炎性应激及术后感染的影响比较

    作者:管建英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两种方式进行治疗对炎性应激及术后感染情况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疾病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幅度、术后出现感染事件的例数、子宫肌瘤疾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幅度不足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仅有1例出现感染事件,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子宫肌瘤疾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9%,高于对照组的70.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肌瘤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大幅度减轻炎性应激状态,减少术后感染事件的发生,从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使治疗效果提高.

  • SCC、CEA、CA125与CA19-9联合检测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意义

    作者:杨洋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25)、与糖链抗原(CA19-9)联合检测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同期体检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单独诊断与联合诊断敏感性.结果:观察组SCC、CEA、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CEA、CA125与CA19-9确诊出宫颈癌患者敏感性分别为52.00%、46.00%、58.00%、62.00%,均低于联合诊断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联合检测血清标志物SCC、CEA、CA125与CA19-9水平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敏感性,同时为病理分析提供有价值参考依据,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治疗.

  • 优质护理对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作者:许晓美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患者50例,将2016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程度,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 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测对早期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秋敏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收治的50例患者,其中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25例患者为观察组,25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与观察组不同时间段心肌坏死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点心肌坏死标志物中CK、CK-MB在发病3-6h内开始迅速上升,均在发病后24h左右达到高峰值,在治疗3-5d后有明显下降趋势,并逐渐恢复正常,cTnl在发病后前24h内发展速度与CK、CK-MB保持一致,但维持时间较长,MYO在发病后迅速出现异常,并在12h左右达到高峰值.结论:通过对各项心肌坏死标志物进行检测可提高对疾病的检出率,有利于针对病症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 地屈孕酮治疗习惯性流产孕妇对妊娠结局的改善效果观察

    作者:张霞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治疗习惯性流产孕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宁陵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习惯性流产孕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黄体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血HCG、血清PIBF水平.结果:观察组血HCG与血清PIBF水平分别为(5139.74±542.63)U/L、(1.24±0.33) pg/mL,均高于对照组(3148.52±419.04)U/L、(0.63±0.1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地屈孕酮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孕妇能有效提高其血HCG与血清PIBF水平,进而降低习惯性流产风险,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鸽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接受整体护理,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产时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4808,P=0.6316).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u =3.5564,P=0.0005)、出后24h出血量(u=3.2537,P=0.001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肠梗阻、产褥病、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肠梗阻(×2=3.3391,P=0.0722)、产褥病(x2=3.3482,P=0.0718)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54,P=0.0336).③观察组显效39例(65.00%)、有效19例(31.67%)、无效2例(3.33%),对照组显效31例(51.67%)、有效22例(36.67%)、无效7例(11.67%),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84,P=0.0438).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优点包括降低产后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等.

  • 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及其鉴别诊断效果评价

    作者:邓芳梅

    目的:评价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及其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经过心电图检查发现ST段抬高的患者,共80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7月~2017年3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患者的病例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大类疾病种类的患者中,其患者的ST段升高的幅度的区别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将其数据结果与心电图的其他现象与之联合判断,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出可靠的诊疗依据.结论:在临床诊断中,需要将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与心电图显示的ST段抬高情况相互结合在一起,以此进行综合性分析,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诊断有效率.

  • 呼吸道护理管理对重症肺炎患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

    作者:朱玉萍

    目的:分析呼吸道护理管理对重症肺炎患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6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进行呼吸道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2例(6.7%)发生呼吸道感染,对照组9例(30%)发生呼吸道感染,对照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率高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护理管理在治疗重症肺炎患儿呼吸道感染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降低患儿呼吸道感感染几率,而且能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患儿康复.

  •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耿艳梅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在虞城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试验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和肛门通气、下床活动及住院等时间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进程.

  • 人文关怀护理改善异位妊娠患者舒适指数及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芮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改善异位妊娠患者舒适指数及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3月期间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25例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5月-2017年9月期间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2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舒适指数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舒适指数.

  • 优质护理在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慧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彩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优质护理.评估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度调查表评定并评估患者SAS值、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穿刺成功,有1例(2.22%)出现排尿困难,无尿潴留、出血.多数患者无明显焦虑及疼痛,满意度高.结论:优质护理在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焦虑及疼痛度,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 持续性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秀梅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持续性护理对术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丰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使用持续性护理.经护理后,统计两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并进行对比.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以及出院3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持续性护理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右美托咪定对腹部手术全麻患者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刘彦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部手术全麻患者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部手术全麻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VAS评分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心排血量].结果:术后1h和术后5h,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1.21±0.61)分、(1.63±0.4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42±0.39)分、(2.61±0.35)分;拔管后5 min,观察组MAP和心排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V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全麻患者中采用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镇痛效果,增强手术治疗效果.

  • 产后健康宣教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产后康复的影响

    作者:王伟丽

    目的:探讨产后健康宣教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在产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后接受常规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①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7103,P=0.4786).护理干预后,观察组E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5.9024,P=0.0000).②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u=0.8884,P=0.3757)、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u =0.7820,P=0.435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u =7.5186,P=0.0000)、SDS评分(u=10.1460,P=0.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u =4.1678,P=0.0001)、血性恶露持续时间(u=3.4922,P=0.0006)、住院时间(u=8.4737,P=0.0000)、子宫进入盆腔时间(u =9.3415,P=0.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健康宣教可显著提高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并且改善其不良情绪,促进产后康复.

  • 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对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结构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秦冬梅

    目的:探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对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结构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错牙合畸形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予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口腔结构和炎症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时磨牙移位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切牙倾角差及上中切牙凸距差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时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可有效改善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结构,减轻炎症反应.

  • 子宫黏膜下肌瘤行超声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晓飞

    目的:观察子宫黏膜下肌瘤行超声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未使用超声引导,研究组患者则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操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6.65±5.27)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6.90±7.28) ml,平均住院时间为(6.56±1.55)d,研究组分别为(30.57 ±4.18)min、(26.39 ±5.10)ml和(4.46±1.01)d,两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为、月经恢复正常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7.50%、80.00%和0.00%,研究组分别为100.00%、97.50%和0.0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黏膜下肌瘤行超声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具有显著疗效,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核医学、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观察

    作者:韦华;张玲;刘振中

    目的:观察核医学、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共40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9月~2017年3月期间,以此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先行核医学检查,之后予以超声检查,研究2种检查方式所得结果,并分别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以此研究并比较2种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诊断结果中,超声检查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比核医学检查的结果数据更高,p <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超声检查的结果数据与病理结果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可以有效和准确的诊断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并加大了诊断价值性力度,值得在临床诊断学中推广应用.

  •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印

    目的:探析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共收治61例疑似存在纵膈病变患者,对其实施CT检查以及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进行检查,并经手术病理验证.结果:在61例疑似病例中,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确诊为阳性者57例,占93.44%;确诊为阴性者17例,占6.56%.CT检查确诊为阳性者44例,占72.13%;确诊为阴性者17例,占27.87%.由此可知,在确诊率上,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高于CT检查,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诊断予以推广.

  • 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衰诊断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王晓燕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多病因慢性心衰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组,将LVEF正常者分为对照组(n=21),将LVEF降低者分为研究组(n=51).两组均接受心脏彩超检查,并给予两组对应治疗措施,于治疗结束后再次实施心脏彩超检查.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LVEF.结果:治疗前研究组LVEF分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分值较治疗前增高,对照组LVEF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两组LVEF分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超所测定的LVEF在多病因慢性心衰诊断中无诊断特异性,难以将其作为疾病单一确诊方式,但可将其作为疾病治疗期间可信监测指标.

  • 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与意义分析

    作者:李亚敏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中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的应用与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78例宫颈病变患者,于2013年01月--2017年01月间收治,均予以阴道常规超声诊断、弹性成像检查、经阴道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联合检查,参照病理结果,分析宫颈癌筛查中,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的应用价值与意义.结果:对比三种不同检查方法对宫颈恶性病变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结果得出,经阴道常规超声诊断为54.17%、58.33%、56.94%;弹性成像检查为55.56%、59.72%、58.33%;经阴道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联合检查为66.67%、76.39%、75.64%.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价值较高.

  • 经颅超声检查对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的筛查分析

    作者:李燕丽

    目的:分析经颅超声检查对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的筛查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7800例新生儿,研究时间为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3900例新生儿.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组行经颅超声检查.两组新生儿均接受CT检查验证,对终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在经颅超声检查作用下,观察组诊断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诊断符合率、诊断敏感度、家属满意度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中应用经颅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可提高颅脑疾病的筛查率,进而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应用价值较高.

  • 彩超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弥漫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价值

    作者:刘艳

    目的:探讨彩超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及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2 ~2017.3该院74例Graves及HT患者,按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常规、研究组,人数37例.常规组患者单纯进行彩超检查,研究组在彩超检查基础上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进行诊断,并将两组诊断准确率及甲状腺血运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7.3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68%,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血运情况上,研究组上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末期流速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相较于单纯进行彩超检查,将联合诊断运用于Graves及HT临床诊断中,可更好反映甲状腺血运情况,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率,具备较高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运用及推广.

  • 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王秋月

    目的:探究心脏彩超用于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1月期间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彩超室治疗的6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6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各心脏指标.结果:观察组LVPWd、LVEDd、LADd、LVM、LVMI、A水平均较对照组高,LVEF、E、E/A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彩超检测可较好地显示心腔内结构,操作可行性高,无创伤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高频超声对乳腺囊性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黄火莲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超声对乳腺囊性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证实确诊,采用高频超声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评价高频超声诊断应用价值.结果: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率为82.98%.8例误诊中,病灶呈囊性病变,可见清晰界限,外形不规则,后方回声无变化或减弱或稍增强,囊壁不平整,部分分隔有见血流信号,部分囊中有偏强回声带状分隔且厚薄不均,Adle半定量分级:6例Ⅰ级,2例Ⅱ级,平均峰值血流速度(10.12 ±0.11)cm/s,频谱多谱勒中,收缩期上升速度、下降速度均变大,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减小,阻力指数上升.结论:高频超声乳腺囊性浸润性导管癌的表现多样化,临床上应综合分析超声声像图,全面分析各项信息,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 腹腔镜超声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崔智飞

    目的:探索腹腔镜超声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从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93例,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5),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超声辅助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经腹腔超声检查发现肌瘤数量和手术切除肌瘤数量,术后子宫肌瘤的残留率和随访期间患者子宫肌瘤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切除肌瘤比术前超声检查出肌瘤数多29个,对照组患者手术切除肌瘤数较术前超声检查数少6个;研究组患者术后子宫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超声有助于更加彻底切除子宫肌瘤,降低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残留率和复发率,是现在治疗子宫肌瘤的佳手术方法.

  •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超声心动图声像学表现分析

    作者:朱曼

    目的:分析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超声心动图声像学的表现.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的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50例,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其对于该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声像学特点.结果:在50例患者中单纯主动脉瓣受累者36例(72.00%),单纯二尖瓣受累者6例(12.00%),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同时受累者8例(16.00%);主动脉瓣反流31例(62.00%),二尖瓣反流8例(16.00%);主动脉瓣狭窄13例(26.00%),二尖瓣仅表现为轻度狭窄,包含3例(6.00%);左心室扩大患者14例(28.00%),左心房扩大患者36例(72.00%),全心扩大患者4例(8.00%),左心室心肌肥厚患者5例(10.00%);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患者10例(20.00%),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患者44例(88.00%),平均LVEF为(55.78±11.33)%.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检查心脏瓣膜受累情况、心脏功能与形态的重要手段,操作便捷、费用低,对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超声造影在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陈静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超声造影对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 2017年6月收入的80例疑似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患者,经腹腔镜手术确诊75例.先对所有患者进行经阴道三维彩超及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患者盆腔内血管分布情况、血管立体结构性状,以及对患者扩张静脉的内径和血液流速进行测量,诊断血管病变情况.结果: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敏感度均显著高于单独经阴道三维彩超和单独超声造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超声造影具有临床诊断符合率高、灵敏度大等特点,可有效避免PCS的临床误诊及漏诊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 动态三维评估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通畅性分析

    作者:罗柳萍;陈莞春;刘国珍;杨维民;钟梓颢;张弘

    目的:分析动态三维(4D)评估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CEUS)通畅性.方法:在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确诊为不孕症的33例患者进行4D-CEUS评估输卵管的通畅性,在与进行腹腔下通染液检查的对象作为对照,然后评价4D-CEUS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等.结果:使用4D-CEUS进行输卵管通畅诊断有21条,通而不畅有11条,出现阻塞情况的有34条.使用腹腔镜通染液进行输卵管通畅检查,通畅有22条,阻塞有36,通而不畅有8条.4D-CEUS检测输卵管阻塞表现的阳性值是82.3% (28/34),通畅的阴性值是76.1%(16/21).结论:临床诊断子宫输卵管通畅性使用动态三维超声造影(4D-CEUS)进行评估,比较快速且诊断率很高,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新生儿颅脑疾病超声应用价值

    作者:刘宏瑞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颅脑疾病超声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份到12月份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确诊的颅脑疾病的患儿2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经过彩色多普勒检查以及MRI检查,两种检查结果与病理证实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种检查的数据结果统计分析显示,彩超检查中颅内出血Ⅰ级、室管膜下囊肿、脉络丛囊肿颅脑疾病的检出率中均高出MRI检出率;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彩超检查中硬脑膜、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查率明显低于MRI检出率;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检查中针对颅内出血Ⅰ级、室管膜下囊肿、脉络丛囊肿颅脑疾病采用中准确率、检查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B超联合ECG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作者:杨芳娟

    目的:探讨B超联合ECG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 2017年7月我院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64例,均采取B超、ECG检查,对比B超、ECG单独及联合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不同病理表现的阳性检出率.结果:采用B超联合ECG检查对左室肥厚的阳性检出率67.19% (43/64)明显高于B超50.00% (32/64)及ECG 40.63% (2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联合ECG检查对左室扩大、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张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94%(23/64)、26.56% (17/64)、20.31% (13/64),均高于ECG的15.63% (10/64)、7.81% (5/64)、0.00% (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予以B超联合ECG检查可明显提高对患者不同病理表现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芳

    目的:总结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15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纳入腺瘤组,另185例甲状腺癌患者纳入腺癌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超声征象差异.结果:腺癌组单发结节比例76.22%明显高于腺瘤组,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以内部低回声、结节伴囊性病变为主,多数伴有淋巴结肿大.腺癌组血流分级2级比例48.11%、3级比例42.16%均明显高于腺瘤组,PSV(49.5 ±6.2) cm/s及RI(0.75 ±0.09)均明显高于腺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应用价值极高,能清楚分辨癌变与腺瘤组织的差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腹部超声特点分析

    作者:王璐

    目的: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腹部超声特点.方法:选择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70例,70例患者入院后均实施腹部超声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分析患者的腹部超声特点.结果:根据患者的腹部肝脏超声表现将其分为脂肪肝组(23例)、肝质地密集组(30例)例和无肝质地改变组(17例),在产前脂肪肝组和肝质地改变组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的超声表现与患者的黄疸程度无明显的相关,伴有其他腹部脏器损伤者,胆囊的改变率越高,临床以胆囊壁水肿、胆汁充盈为常见.结论:在妊娠急性期脂肪的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阴道三维超声测量卵巢体积及监测排卵在不孕症中的价值

    作者:张宇;梁建芬

    目的:探究阴道三维超声测量卵巢体积及监测排卵在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所接纳的不孕患者90例,依照随机序贯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45)采用常规质量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n=45)并用阴道三维超声对患者卵巢体积、排卵状态进行检测,并依照监测结果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成功受孕率以及平均卵巢体积和排卵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成功受孕人数有41例,成功受孕率为82%,对照组成功受孕人数为33例,成功受孕率为66%.观察组的成功受孕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患者卵巢平均体积在3-6.2cm2的排卵率为35.7%,明显大于卵巢体积在6.2cm2以上以及卵巢体积小于3cm2的,各个排卵体积差异间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卵巢体积同排卵率有密切联系,通过阴道三维超声对患者的卵巢功能以及卵泡发育状况进行观察,能够帮助患者制定更加合理的排卵促进计划,促使患者的临床受孕率得到提升.

  • 超声检查在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玉梅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共54例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常规组:应用X线检查.观察组:应用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86.67%高于常规组的62.5%,两组相比,差异性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测量的a角的敏感性88.89%,特异性94.44%,符合率95.96%,阴性预测值91.11%,阳性预测值100%,β角的敏感性87.78%,特异性100%,符合率90%,阴性预测值88.89%,阳性预测值100%,Graf法诊断敏感性88.89%,特异性100%,符合率93.33%,阴性预测值97.78%,阳性预测值100%,.结论:对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应用超声诊断,不仅诊断符合率高,还可反复操作,安全可靠性强,简单方便,医疗费用低,敏感度高,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 膝关节外伤在磁共振和64排螺旋CT的诊断对比

    作者:李琳琳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伤在磁共振和64排螺旋CT的诊断对比.方法: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外伤患者共40例.该40例患者终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对患者实施磁共振及64排螺旋CT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为半月板损伤内侧10例、外侧7例、内外侧合并损伤5例.韧带完全撕裂25例、不完全撕裂15例.MRI诊断半月板损伤内侧9例、外侧7例,合并伤5例.韧带完全撕裂25例、不完全撕裂13例.64排螺旋CT诊断结果为半月板损伤内侧8例、外侧5例、内外侧合并损伤3例.韧带完全撕裂21例、不完全撕裂12例.结论:MRI及64排螺旋CT诊断膝关节外伤比较,MRI可半月板损伤情况作出更为明确的评估.

  • 60例甲状腺肿瘤的B超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袁菊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的B超诊断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探讨B超诊断在甲状腺临床诊疗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以上患者的B超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统计B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B超诊断结果为良性肿瘤45例和恶性肿瘤15例,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肿瘤47例和恶性肿瘤13例,B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74%、84.62%以及93.33%.结论:B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良好,且与术后病理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其对于甲状腺肿瘤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肝包虫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侯爱勤

    目的:分析肝包虫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超声检查在肝包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文作者在援疆工作期间门诊肝包虫病的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47例患者的肝包虫病分型、病灶部位、发病年龄等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分型肝包虫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表现及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47例患者共检出泡型包虫病13例,囊型包虫病34例,病灶为单发患者41例,发病年龄在23-59岁之间,术前超声诊断46例,误诊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9%.囊型包虫病中除囊肿型易与肝囊肿混淆外,其他类型囊型包虫病声像学图像均具有显著特征,泡型包虫病的超声声像图也具有典型特征,但浸润增殖型和液化空洞型的超声声像图易与肝癌混淆.结论:肝包虫病的超声声像图具有明显特征,其可用于肝包虫病的临床诊断和分型.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诊断价值

    作者:邓敏君;钟娜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诊断价值,以期得出佳的诊断方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经病理诊断所有患者均合并结节.所有实验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定结节周围及内部的血流信号并进行分类、诊断;再对结节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采用Itoh等提出的5分评分法对结节进行评分,判断结节良恶性.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根据两种检查方式联合应用的效果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诊断结节良恶性的准确度.结果:良性肿块25个,恶性肿块27个,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88.89%;特异性92.00%;准确性90.38%;2种方法结合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85.19%;特异性96.00%;准确性90.38%.检验结果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下面积大于0.8,其中两项联合的曲线下面积值略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良恶性诊断有一定的准确性,而联合运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对诊断结果准确性无明显影响.

  • 乳腺钼靶与超声联合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王佳

    目的:评价乳腺钼靶以及超声联合检查对乳腺癌早期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2月份收治的疑似乳腺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依次实施乳腺钼靶检查、超声检查以及乳腺钼靶联合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对比,对三种检查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联合组在病灶直径在1厘米以下以及直径为1厘米到1.5厘米的诊断率相比单纯检查组高,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直径在1.5厘米以上的患者,三种方法诊断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组的灵敏度较高,与单纯检查组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检查方法的特异度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实施乳腺钼靶以及超声联合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率,且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优势明显.

  • 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效果观察

    作者:杨娟

    目的:研究比较经阴道超声诊断和经腹部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4例早期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经腹部超声诊断,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经阴道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7.87%,附件包块检出率为97.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5%、78.72%(P<0.05);观察组患者宫外孕类型的诊出率等于或高于对照组,尤其是输卵管妊娠,但差异不大(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效果更好,不仅准确率较高,对附件包块检出率也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少,实用性强,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意义.

  • 超声与螺旋CT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效力

    作者:刘杨;胡琳琳

    目的:探讨超声与螺旋CT检查在鉴别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中的诊断效力.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和4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均经超声和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螺旋CT对良恶性甲状腺瘤的鉴别诊断敏感性为97.92%、特异性为95.91%、准确率为96.63%,超声对良恶性甲状腺瘤的鉴别诊断敏感性为79.16%、特异性为80.85%、准确率为78.6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316,5.368,13.277,p<0.05);4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螺旋CT检查表现为均匀低密度灶,边界清晰,少数边界不清,密度不均,CT增强扫描中40例患者出现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且密度显著高于周围正常组织;4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41例超声检查表现为高增强,7例表现为等增强.结论:螺旋CT检查相比于超声检查在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中特异性、敏感性高,不同检查方式其影像学表现不同,临床上需结合两者特点联合诊断,降低误诊率.

  • 经腹彩超及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洪新红

    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的术前诊断中,应用经腹彩超与经阴道彩超两种检查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结果证实为子宫肌瘤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均使用经阴道彩超与经腹彩超两种方法进行检查,然后将两种检查方式得出的结果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两种检查方式检查出肌瘤部位、肌瘤个数以及确诊率.结果:经腹彩超与经阴道彩超子宫肌瘤部位诊断上无显著差异,但是在诊断出肌瘤个数上,经阴道彩超诊断出肌瘤总数为109例,而经腹部彩超检查出肌瘤总数为88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彩超术前检查诊断子宫肌瘤的确诊率为95.61%,明显高于经腹彩超75.44%的确诊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的术前诊断中,使用经阴道彩超检查的方式比经腹部检查更具准确性,能够迅速、准确的发现病灶,减少患者膀胱充盈时间,为患者的及时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 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筛查中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分析

    作者:黄仕颖;傅绢

    目的:分析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筛查中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择本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94例中孕早期的孕妇资料,随机分研究组(47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以二维超声实施筛查,研究组以STIC技术实施筛查,分析2组价值.结果:常规胎儿筛查所需采集时间研究组是(30.36±11.25)min比对照组采集时间(62.67±28.94) min短(P<0.05);灵敏性及准确率研究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中孕早期的胎儿出现CHD应用STIC技术实行筛查价值高.

  •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评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观察

    作者:王强;沈月梅

    目的:观察声脉冲辐射力成像评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44例作为研究组,撷取时间是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并随机撷取同期我院门诊体检的44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肾窦与肾实质交界处、肾实质、肾窦三处的SWV值均比研究组的高,差异突出,P<0.05;研究组肾窦与肾实质交界处、肾实质、肾窦三处的SWV值,在Ⅳ期的远比Ⅲ期、Ⅱ期、Ⅰ期的高,差异突出,P<0.05,且从Ⅳ期、Ⅲ期、Ⅱ期、Ⅰ期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予以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检测,可有效的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不全程度,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子宫肌瘤经腹彩超及经阴道彩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比较分析

    作者:董莞

    目的:对经腹彩超和经阴道彩超在子宫肌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22例,应用随机法将此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分别实验组(61例)、对照组(61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使用经阴道彩超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使用经腹彩超进行诊断,在诊断完成后对两组患者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在诊断后实验组检出例数为59例,总检出率为96.72%,漏诊例数为2例,漏诊率为3.28%;对照组检出例数为50例,总检出率为81.97%,漏诊例数为11例,漏诊率为18.03%,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检出率上存在较大差异,并且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肌瘤的检出率高于经腹彩超,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熊慧丽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夏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组予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盆腔积液、附件包块、心血管搏动以及胚芽等彩超表现检出率,以及统计异位妊娠彩超代表图像.结果:观察组检查确诊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盆腔积液、附件包块、心血管搏动以及胚芽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中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提高患者确诊率.

  • 乳房肿块的超声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对照分析

    作者:杨柳;李晓晖;张艳艳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乳房肿块的价值,分析乳房肿块的良恶性特征差异,总结诊断经验.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2月,到乳腺科、妇科门诊就诊的乳腺肿块患者472例,检出病灶531个,均进行超声以及X线钼靶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诊断效用.结果:恶性病变占19.59%;超声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86.54%、86.89%、61.64%、96.36%、86.82%,超声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钼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乳腺肿块SR、SWV水平低于良性者,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增生性结节SR与SWV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CI置信区间水平下,定性诊断乳腺肿块SR截断值0.53,SWV截断值2.90m/s.结论:超声定性诊断乳房肿块的符合率较高,可有效避免误漏诊,还可用于良性病灶的分类诊断.

    关键词: 超声 病理 乳房肿块
  • 肝脏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肿瘤复发的诊断分析

    作者:芦淑华

    目的:探讨肝脏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肿瘤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65例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肿瘤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CT增强扫描检查,对比三种方法诊断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肿瘤复发的价值.结果:超声造影检查复发转移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CT增强扫描(P<0.05);超声造影检查微小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增强扫描(P<0.05).结论:肝脏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肿瘤复发的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 断层超声影像技术在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中的应用40例分析

    作者:杨硕

    目的:探讨断层超声影像技术(Tomographic Ultrasound Imaging)在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断层超声成像技术对2014年1月-2016年6月年来我院检查就诊的孕产妇40例体内胎儿进行脉络丛囊肿诊断;结果:检出40例囊肿中,其中单侧囊肿21例,双侧囊肿19例.应用断层超声成像模式显示CPC为100%,可显示囊肿与脉络丛结构间的关系,显示其位置、形态和立体关系.在随访中,发现35例CPC在28周后逐渐消失,3例于23周前消失,出生后胎儿均无异常,说明单纯性CPC并不代表胎儿畸形.1例合并其他脏器异常,1例染色体异常(18-三体综合征),后引产病理诊断CPC;结论:通过断层超声影像技术可以清晰的显示出胎儿脉络丛囊肿,提高胎儿脉络丛囊肿的检出率.因此,在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中利用断层超声影像技术检查比一般的二维超声及3-DUS技术更加准确,诊断依据更可靠,图像也更加清晰.

  •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影像学分析

    作者:吴瑞红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超声诊断与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左心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左心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也有明显变化,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Vmax与PAPs分别为2.58±0.32m/s和35.69±5.00mmHg,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6±0.44m/s和33.03±4.12mmHg(P<0.05).结论: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能通过测定左心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压情况进行临床判断,从而有利于提高疾病诊断效果.

  • 超声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张蕊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整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98人,将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9人进行对照实验.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回访调查.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后恢复率(91.83%)高于对照组(61.2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可行性高.

  • 冠心病诊断中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意义

    作者:许玉冰;何珍翡;卫敏玲

    目的:探讨冠心病诊断中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因胸闷、胸痛住院的患者146例,其中冠心病患者102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非冠心病患者44例,将其设定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的声像学特点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检查结果可知,观察组LVEF小于对照组,LVDs和LVDd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AA-EF、VA-LA、LAV-EF、VA-IAS小于对照组,LAD-AP、LAD-ED、LAD-ES、LAD-LP、LAA-ES、LAV-ED、LAD-OAEV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心病的效果显著,同时其操作简单,花费较低,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检查损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超声表现对比分析

    作者:高阳

    目的:总结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经免疫组化染色分为TNBC(三阴乳腺癌)组35例、NTNBC(非三阴乳腺癌)组43例,观察两组超声表现特征.结果:TNBC组患者肿块钙化比例8.57%、肿块后方回声衰减比例14.29%明显低于NTNBC组,而形态规则比例54.29%、界限清晰比例62.86%、内部回声为低回声或混杂回声比例80.00%、肿块边缘毛刺比例80.00%、血流分级1~2级比例82.86%均明显高于NTNBC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表现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超声检查可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

  • 甲状腺结节钙化对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分析

    作者:张亚丽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钙化对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20例甲状腺病患者,均进行甲状腺彩超检查,并对甲状腺结节内是否存在钙化进行观察,对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钙化和无钙化结节中恶性结节的发生率分别为65.00% (65/100)和4.86%(35/7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6.5682,P<0.01).超声微钙化以及伴粗钙化组中恶性结节的发生率为96.15%(50/52),显著高于粗钙化组中恶性结节的发生率31.25% (15/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172,P<0.01).结论:甲状腺结节内微钙化对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他钙化也存在恶性病变的风险,尤其是不能简单的将粗钙化排除恶性病变,必要时可以对可疑结节进行穿刺细胞学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与意义分析

    作者:李亚敏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中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的应用与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78例宫颈病变患者,于2013年01月--2017年01月间收治,均予以阴道常规超声诊断、弹性成像检查、经阴道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联合检查,参照病理结果,分析宫颈癌筛查中,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的应用价值与意义.结果:对比三种不同检查方法对宫颈恶性病变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结果得出,经阴道常规超声诊断为54.17%、58.33%、56.94%;弹性成像检查为55.56%、59.72%、58.33%;经阴道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联合检查为66.67%、76.39%、75.64%..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价值较高.

  • 探讨放射技术工作的全面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作者:刘辉;焦文志;黄靓

    目的:探讨放射技术工作全面质量控制管理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综合门诊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放射科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制定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比实施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受检者对工作开展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 0.05,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受检者对科室各项工作开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展技术工作的时候,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很多,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实施全面质量控制管理,有利工作质量的控制,提升放射技术工作的水平.

  • 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应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范宏伟

    目的:分析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应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52例行肝脏肿瘤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随机应用DSA组和旋转DSA进行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灶内部供血状况、病灶周围组织供血状况以及清晰度和分辨率.结果:从两组图像处理软件的处理结果显示,无论是清晰度、分辨率,还是病灶内部供血状况、病灶周围组织供血状况检查,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检查效果都优于DSA组.结论: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应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并对病灶内部供血状况、病灶周围组织供血状况的检查结果明确,值得临床在早期诊断中推广应用.

现代医用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