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

现代医用影像学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

Modern Medical Imagelogy 현대의용영상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肿瘤医院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社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7035
  • 国内刊号: 61-128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1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医用影像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窦克非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CT和MRI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任雪涛

    目的:观察分析MRI和CT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分析证实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患者的CT和MRI影像图结果,对比术中、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结果:SNIP患者的CT影像图表现为鼻窦形态存在不规则的软组织阴影,密度不均,并呈膨胀性生长.或有锥状骨质增生和斑块状骨质增生.MRI信号多呈等信号或高信号.结论: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采用CT和MRI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诊断,可明确判断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起源、病变范围、是否有合并恶性病变.

  • 低剂量CT结肠成像对腹部结肠外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柏锋;蓝博文;林翠君

    目的:评价低剂量CT结肠成像对腹部结肠外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4例腹部结肠外病变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分组时将老年人群设为研究组(61例),将非老年人群设为对照组(33例),并根据所有患者的腹部结肠外病变不同程度共分为E1-F4四级,观察并分析两组发病情况.结果:研究组E2腹部结肠外病变的总体发病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腹部结肠外病变E1级共31例,其中正常30例,副脾1例,E2级共53例,E3级共4例,F4级共6例,研究组5例F4级病变分别为1例肝脏转移,1例脾动脉瘤,1例膀胱癌,1例脊索瘤,1例胰尾部胰腺癌;对照组E4级患者1例为肾癌.结论:腹部结肠外病变患者于临床予以低剂量CT结肠成像检查可取得较高价值,且诊断无创、安全,具推广价值.此外,腹部结肠外病变患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显著提高趋势,故需高度重视老年人群腹部脏器病变情况.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外侧壁骨折内固定治疗

    作者:苏志岩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外侧壁骨折内固定治疗稳定性,主要是比较DHS+稳定加压板和PFNA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与效果,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DHS+稳定加压板内固定,观察组实施PFNA内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固定手术基本情况,比较治疗后的稳定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内固定稳定性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稳定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内固定物松动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外侧壁骨折内固定治疗中,应用PFNA内固定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PFNA内固定相比DHS+稳定加压板内固定,稳定性较高,手术时间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PFNA内固定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B超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在早孕期筛查胎儿畸形的应用价值

    作者:卫月;梁艳艳;朱广源;武艳琳;林景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分析在早孕期筛查胎儿畸形中B超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cy,NT)厚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到本院接受产检的86例11-14周孕周单胎的妊娠孕妇,在检查过程中给予产妇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产妇腹内胎儿的解剖结构,并对胎儿的的NT的厚度及头臂径长度进行测量.结果:经观察与研究后发现,本次研究所选取的86例妊娠孕妇当中,在孕妇孕期中共发现9例胎儿畸形,而在这9例胎儿畸形当中有共有7例胎儿的NT≥2.5mm.其余的77例正常胎儿的NT值均呈正常状态分布,且随着产妇孕期的增加,胎儿NT值得灵敏度、特异度发展均较为平衡.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可知,在早孕期筛查胎儿畸形工作当中,使用B超对胎儿的NT厚度进行检查与测量,是能够有效的将胎儿畸形筛查出来的,此类方法是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

  •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作者:陈德高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探析腹部B超和阴道B超两种不同检查方式在异位妊娠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所接收的68例异位妊娠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这68例患者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每组人数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腹部B超进行诊断,给予研究组患者阴道B超进行诊断,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在对两组进行诊断之后发现,在诊断符合率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即P <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可知,在对异位妊娠疾病的诊断方面,使用阴道B超的诊断效果要更加显著,是具有一定临床意义的.

  • 腹部脂肪比率与肝脏CT强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周红俐;陈世孝;唐亚辉;朱丽娟

    目的:探讨腹部脂肪比率(AFR)与肝脏CT强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科接受团注测试进行肝脏CT扫描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扫描结束后,将图像传至系统工作站进行数据分析.将腹部脂肪容积占腹部总容积的百分比定义为AFR,分析AFR与调整后肝脏高强化程度(aMH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男性组患者AFR为25.9%-55.3%,平均(37.6±7.8)%,aMHE为80.6-118.5Hu,平均(95.2±11.7)Hu,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97,P<0.05).女性组患者AFR为22.4-61.6%,平均(43.5±9.2)%,aMHE为83.2-125.9Hu,平均(101.6±13.5)Hu,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65,P<0.05).结论:腹部脂肪含量可以对肝脏CT强化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即腹部脂肪含量越多,肝脏CT强化程度就越强,反之,腹部脂肪含量越少,肝脏CT强化程度就越弱.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肺部大咯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蓓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部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60例我院自2013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收治的肺部大咯血患者.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予以内科治疗,实验组予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汇总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3.3% (28/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22/3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实验组的出血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的比较满足P <0.05;实验组的复发率为3.3%(1/30),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6.7%(5/30),实验组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肺部大咯血进行治疗,相比内科治疗更有效果,能够缩短患者的出血时间,降低患者复发率,值得推荐.

  • 经皮微波热消融疗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分析

    作者:王有枝;颜小群;钟胜;谭小明;蔡越飞

    目的:分析经皮微波热消融疗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且分析于2016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66例晚期NSCLC患者资料,按照临床采取的医治方案分为2组,其中行化疗医治的作为对照组(33例),将联合经皮微波热消融疗法医治的作为实验组(33例),比较2组近期疗效与生活质量.结果:与实验组75.76%对比,对照组治疗近期疗效45.45%显著更低(P<0.05);与实验组(87.36±7.18)分、(86.64 ±7.42)分、(87.29 ±7.65)分、(89.55 ±7.98)分、(90.21±7.32)分比较,对照组CF、SF、EF、RF、PF评分均显著更低(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行PMCT与化疗联合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 浅析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贺香;胡萍香;吴家豪;黄忠华

    目的:分析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分为每组均占据42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常规组实施一般超声检查技术,实验组实施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对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检查符合率为95.24%,常规组为71.43%,P<0.05;实验组误诊与漏诊率为0.00%与4.76%,常规组为4.76%与19.05%,P<0.05,说明实验组检查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误诊与漏诊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声脉冲辐射力成像的应用效果显著,检查符合率较高,值得实践推广.

  • X光片和多排螺旋CT对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对比

    作者:高永术;马兴灿

    目的:对比研究X光片和多排螺旋CT对骨关节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4例骨关节创伤可疑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行X光片和多排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骨关节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手术所见或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124例骨关节创伤可疑患者中有86例(共113处)发生骨折,有38例未发生骨折;86例骨折患者中X光片显示共有60例骨折,多排螺旋CT显示共有80例骨折;38例未发生骨折患者中X光片显示共有18例骨折,多排螺旋CT显示共有6例骨折;多排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诊断中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均较X光片显著升高,而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X光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在对骨关节创伤诊断中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均较X光片显著升高,而误诊率和漏诊率均显著降低,更具应用价值.

  • CT平扫和MRI检查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对比

    作者:黄聪雯;洪建斌;许启仲;陈顾文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平扫以及MRI检查DWI(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2013年07月~2016年08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诊断时间的不同分为A1组、A2组以及A3组.A1组(40例):在发病6小时内对患者进行诊断;A2组(40例):在发病后6-24小时对患者实施诊断;A3组(40例):在发病后的24-72小时之间,对患者实施疾病诊断.之后选择NIHSS量表,对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疾病情况展开评估,终比较检出率以及死亡率等.结果:同头颅CT平扫进行比较,A1组以及A2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WI疾病检出率显著提高(P<0.05);A3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检出率方面,DWI检查与头颅CT平扫检查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疾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同疾病后期死亡率比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MRI联合DWI对早期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CT检查.

  • 周围型肺癌干性胸膜转移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诊断分析

    作者:王欣

    目的:分析在周围型肺癌干性胸膜转移患者中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效果.方法:搜集在我院治疗并且经病理确诊为周围型肺癌干性胸膜转移患者35例,全部患者都采取多层螺旋的CT进行诊断,观察诊断的情况.结果:在35例患者中,27例患者为原发灶病理学的类型,有26例为腺癌、3例患者为腺鳞癌,剩余8例患者是非小细胞癌,分类不够明确.结论:在周围型肺癌干性胸膜转移患者中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能够准确诊断出病灶类型,值得应用.

  • CT与MR诊断颅内动脉瘤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比

    作者:张恒;马长江;李璐;杨坤

    目的:探究CT与MR诊断颅内动脉瘤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抽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我院84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CT诊断及MR诊断.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金标准,对比CT及MR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析CT及MR所测瘤体直径、瘤颈宽度及其对不同直径动脉瘤检出情况.结果:经DSA检查证实,84例疑似对象中共5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CT诊断敏感性(85.96%)、特异性(96.30%)与MR(84.21%、96.3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所测瘤体直径及瘤颈宽度与M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在直径<3mm动脉瘤中检出率(20.41%)高于MR(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及MR在颅内动脉瘤中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敏感性与特异性无明显差异,CT在小直径肿瘤检出方面具有优势,而MR具有无辐射、无对比剂不良反应等优点,临床实际可结合两种方法进行诊断.

  • 磁共振对45例前置胎盘进行检查诊断的结果分析

    作者:潘剑岩

    目的:对前置胎盘诊断中应用磁共振的结果与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产前检查中被确诊为前置胎盘的4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查与诊断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45例产妇均施予了超声与磁共振检查,比较分析这两种检查方法的符合率,以是否存在胎盘植入为依据,将45例分成分析组与对比组,对比分析两组磁共振影像特征.结果:磁共振检查符合率是97.8%,明显较超声检查的84.4%高,分析组子宫下段变形或局部隆起的几率、T2WI现低信号带率、植入局部可见空血管影率明显较对比组高,(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的诊断中,磁共振应用价值较大,不但能够明确将前置胎盘检出,而且能够明确是否存在植入,可为临床相关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 CT灌注成像对不同亚型脑膜瘤诊断价值评价

    作者:张俊强

    目的:将CT灌注成像对不同亚型脑膜瘤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评估.方法:本次研究包括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救治的30例经我院病理确诊的脑膜瘤患者,将患者治疗前的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进行收集对比,进而将CT灌注成像对不同亚型脑膜瘤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评估.结果:MRI及CT灌注成像对于脑膜瘤患者的诊断率分别为86.7%(26/30)及83.3%(25/30),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亚型的脑膜瘤患者血流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与MRI对于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均较为理想.且CT灌注成像对于不同亚型的脑膜瘤患者均显示出一定的特征性信号,可根据影像学检查信号的变化情况来辅助临床诊断.

  • 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与C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赵国营

    目的:对比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与C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中我院接收疑似小肠病变患者96例,均行择期手术,术前均给予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与CT小肠造影进行检查,通过观察两种影像方式显现的病变部位、累及范围判断其灵敏度、特异性.结果:手术病理结果证实70例患者为小肠肿瘤性病变,其中小肠腺癌28例,间质瘤21例,淋巴瘤17例,脂肪瘤4例;病灶部位显示:十二指肠11例,空肠36例,回肠23例;MR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5.71%、100%、97.14%;而CT检查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2.86%、98.57%、95.71%,组间差异对比显示无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与C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创伤小,更适宜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

  • CT与MRI诊断肺癌脊柱骨转移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晶;蒋秀文;杨学华

    目的:分析CT与MRI诊断肺癌脊柱骨转移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30例肺癌脊柱骨转移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15例患者.对照组行CT诊断,观察组行MRI诊断,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诊断效果.结果:经MRI诊断,观察组诊断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诊断有效率、敏感度、假阴性率更为理想、诊断满意度更为理想,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MRI诊断肺癌脊柱骨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能够准确发现一些隐匿性病灶,进而为后期的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影像学技术在牙种植术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凌红玲;陈贵丰;金新安

    牙种植术作为牙列缺损或缺失的有效方法,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1-2].由于受牙槽形态、密度及邻近解剖结构、残余牙等多种因素影响,影像学检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影像学检查已经广泛应用到牙种植术中,本文对各种不同方法在牙种植术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总括.

    关键词:
  • 应用MRI对膝关节骨软骨骨折诊断的优势及体会

    作者:黄湧鹏;曹伟武;张晓敏

    目的:探讨应用MRI对膝关节骨软骨骨折诊断中的体会.方法:结果:结论: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疑似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患者20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普通数字X线片检查后进行MRI检查,检查结果分别与手术结果对比,比较2种检查手段的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性,以此研究2种诊断手法的临床价值.结果:与普通数字X线片的诊断结果相比,MRI的诊断准确率和敏感度均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特异度方面,X线片与MRI的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结果相比,MRI的诊断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患者实施MRI检查,有其肯定的临床意义,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治疗方向,值得在临床诊疗中应用推广.

  • 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临床价值

    作者:冯战友;区俊兴;梁建荣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5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X线平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骨折分型和诊断结果上的差异性.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经统计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5例患者中Ⅰ型骨折16例,Ⅱ型骨折13例,Ⅲ型骨折10例,Ⅳ型骨折8例,Ⅴ型骨折3例,Ⅵ型骨折5例,螺旋CT三维重建全部诊断出,其与X线片分型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胫骨平台骨折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其可明确骨折分型,并可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准确评估,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意义.

  • UE联合BI-RADS分级对乳腺微小病灶良恶性质的诊断价值

    作者:江桂琼;梁伟翔;陈旭玲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联合乳腺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级对乳腺微小病灶良恶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清远市清新区146例拟行乳腺肿块外科手术切除术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采用UE评分、BI-RADS分级及联合评估进行乳腺微小病灶良性性质判断,并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BI-RADS分级联合UE评分对乳腺微小病灶性质的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UE评分或BI-RADS分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E评分联合BI-RADS分级诊断乳腺微小病灶性质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性,故其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多排螺旋CT在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招桂炎;林坚全;陈金珍;黄勇军

    目的:探析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影像学诊断技术.方法:选取100例疑似阑尾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使用多排螺旋CT.给予这100例疑似阑尾炎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剂量扫描,将扫描的所得结果与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做比较,了解多排螺旋CT检查在诊断阑尾炎中发挥的价值.结果:本研究中,诊断准确率为93.88%.结论:多排螺旋CT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方法,在急腹症的诊断效果显著.

  •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50例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李培玉;刘赟;魏伟

    目的:分析总结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50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其实施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7d、14d后的胆红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较低,差异明显(P<0.05).本组5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0%,术后平均胆汁引流量为(456.3 ±22.3)mL,术后黄疸、全身瘙痒等症状均消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结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阻塞性黄疸患者实施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胆红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核磁共振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师红莉;杨静

    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诊断方法.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住我院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32例,住院期间均行1.5T超导磁共振检查,32例患者均行横轴位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扫描以及横轴位常规T1 WI、T2WI、FLAIR序列扫描,比较分析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对脑深部及皮质异常扩张静脉的显示情况,并与常规序列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检出出血灶83个,出血灶直径1-14mm.影像表现:出血灶呈斑块状、索条状或小圆点状低信号,其中硬膜下以及脑室内出血灶呈弯月状或条索状低信号.TIWI、T2WI及FLAIR分别检出出血灶数量为42个、31个和54个.在图像质量方面,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可清晰显示出血灶的边界、大小和范围.在脑深部及皮质异常扩张静脉显示中,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共检出57处,其中在轻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中检出率低,而在重度患者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可有效检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出血灶及脑内静脉扩张,效果优于常规磁共振扫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应用价值,可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缺血性结肠炎的CT和和CTA诊断及分期价值

    作者:庄柳情;王雷;吴劲松

    目的:探讨CT和CTA在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以及分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经过肠镜确诊的40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CT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腹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然后给予MPR和CTA处理,对急性期和非急性期缺血性结肠炎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和结肠镜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病变部位:横结肠10例,降结肠12例,升结肠6例,乙状结肠10例,直肠2例,急性期与非急性期肠壁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期“拇纹征”显示率以及肠壁分层显示率明显高于非急性期(P<0.05),急性期患者CTA未见阳性改变,非急性期患者中1例显示肠系膜下动脉主干狭窄,1例肠系膜上动脉分支缩小,1例在肠系膜下动脉开口位置形成腹主动脉混合斑块;急性期与非急性期黏膜层各期平扫与增强扫描CT值无显著差异(P>0.05),黏膜下层平扫和增强扫描CT值差异显著(P<0.05);通过与结肠镜和病理检查对比,CT检查IC的符合率为72.50%(29/40),其中急性期94.44%(17/18),非急性期为54.55%(12/22).结论:CT增强扫描与MPR检查在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疾病分期具有重要作用,其中CTA在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阴道三维超声与阴道二维超声测量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憩室薄肌层厚度的应用研究

    作者:黄慧芹;范丽琴;汪萍

    目的:探讨使用阴道三维超声与阴道二维超声测量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憩室的薄肌层厚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 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既往有剖宫病史,超声检查考虑切口瘢痕憩室的200例病人,分别用阴道三维超声和阴道二维超声测量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薄肌层厚度.结果:阴道三维超声能准确测量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憩室的薄肌层厚度,特别对于肌层厚度≤2mm的检出率,阴道三维超声组显著优于阴道二维超声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三维超声能准确地测量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憩室薄肌层厚度,较其它检查方式具有便捷、费用低、重复性好、无辐射等优点.能为妇产科临床在治疗方式上的选择及术前的精确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 DR和多层螺旋CT在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诊断中效果对比

    作者:柯灿泽;林云亮;黄志明;刘向华

    目的:探讨DR和多层螺旋CT在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中的诊断效果对比.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8名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DR和多层螺旋CT两种方法诊断,并将两种诊断方法与手术后或出院诊断结果相对应分析.结果:DR共在58例患者中检查出足踝部骨折103处,多层螺旋CT检查出190处,两种诊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所有的足踝部骨折中跟骨骨折所占比例高,达22.01%(40/190);DR在所有足踝部骨折诊断中,对跟骨的漏诊率是低的,仅为12.81%多层螺旋CT对足踝部骨折检出率(100%)明显高于DR(57.92%),对足踝部骨折检出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2.98,P<0.05);58例患者的多层螺旋CT对足踝部骨折检查结果与手术后或出院诊断结果一致.DR诊断出关节脱位17例,多层螺旋CT诊断出25例,两者在关节脱位诊断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DR在关节脱位检查中的漏诊率为37.86%,多层螺旋CT对关节脱位诊断中检出率(100%)明显高于DR(6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78,P<0.05);58例患者的多层螺旋CT对关节脱位检查结果与手术后或出院诊断结果一致.结论:DR和多层螺旋CT在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学价值,能够大程度地减少漏诊率,提高诊断率.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表现及文献回顾

    作者:任明达;杨伟聪;张雄彪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常规MRI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T患者的MR图像及病理学表现.结果DNT多见于额叶,少数位于小脑、脑干、延髓;9例呈类圆形,2例呈三角形、1例呈脑回状;12例均呈T1WI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Flair信号多变,2例呈大囊小结节;9例强化不明显,3例强化明显;12例病灶边界清晰,周围均无水肿及明显占位效应.结论:DNT的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与其他脑皮质区肿瘤相鉴别.

  • 彩超高频探头双体位扫查在腹股沟诊断中检测率及诊断特点分析

    作者:臧芳;欧阳卓静

    目的:分析在腹股沟诊断中应用彩超高频探头双体位扫查的检测率及诊断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诊治腹股沟包块19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临床诊断所用不同方法与体位选择分成3组,将应用彩超低频探头和患者卧位扫查64例患者设为对照1组,将应用彩超高频探头和患者卧位扫查64例患者设为对照2组,将应用彩超高频探头和患者立、卧位双体位扫查6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三组检测率及诊断特点予以对比及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测率100.00%,均比对照1组50.00%与对照2组71.11%高(P<0.05);临床将彩超应用于腹股沟诊断中可对疝内容物性质、血管与肠管蠕动等情况进行清晰反映.易复性疝超声表现为:肠壁层次较清晰,正常厚度,血运未发生改变,且腹股沟与阴囊层次显示正常;难复性疝超声表现为内容物有小肠、大网膜,疝囊内存在少许渗出液;嵌顿绞窄疝内容物体积过大,难以回纳,肠壁蠕动消失僵硬,周边液性无回声增多.结论:在腹股沟诊断中应用彩超高频探头双体位扫查价值较高,能够提高检测率,明确疾病具体诊断特点,为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依据,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MRI与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对比分析

    作者:隋愿

    目的:分析MRI与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分别进行MRI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下影像学表现、病变程度及骨质异常检出率.结果:MRI检查Ⅰ级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敏感性为38.33%,高于CT检查的21.67%,差异显著(P<0.05),Ⅱ级以上病变,两种检查方法敏感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骨质侵蚀及骨质硬化中,CT检出率分别为71.67%、86.67%,明显高于MRI检出率的35.00%、63.33%,差异显著(P<0.05);关节软骨肿胀检出率比较中,CT低于MRI,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与CT均可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进行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可以将两种检查方式有效的结合,根据两者检查结果给出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检出率,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 CT与MRI在脊柱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照

    作者:刘峰

    目的:研究CT与MRI在脊柱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疑似脊柱结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均进行CT与MRI检查,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本次对疑似脊柱结核患者60例进行检查,检出病变累及到胸椎的有32例,病变累及到腰椎的有20例,病变累及骶椎的有8例.MRI检查与CT检查硬膜外或者椎孔侵犯、韧带下扩散、脊膜强化诊断的敏感度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CT与MRI检查椎体、椎间盘破坏、椎旁肿块或者脓肿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而CT检查脊椎结核死骨钙化的敏感度要高于MRI检查,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CT检查与MRI检查两种检查方式在诊断脊柱结核上均有各自的优势,但是两者结合使用有更好的临床诊断效果,两种检查方式具有互补性,可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及漏诊的现象.

  • 18F-FDGPET/CT在心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向红

    目的:观察18F-FDGPRT/CT在心脏肿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医院接受诊断、治疗心脏肿瘤患者20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患者均行18F-FDGPRT/CT检查,将诊断结果与终临床诊断进行比较,分析18 F-FDGPRT/CT在心脏肿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18F-FDGPRT/CT显像发现6例心脏单发病灶,4例良性,2例恶性.14例多发病灶,除1例良性病灶外其余均为恶性肿瘤.15例恶性病变患者中,除了1例血管瘤、1例转移瘤外18F-FDGPRT/CT显像均为全身多发病灶,7例转移瘤,6例淋巴瘤.18F-FDGPRT/CT诊断灵敏度为100.0%、80.0%及95.0%.结论:对于心脏肿瘤患者采用18F-FDGPRT/CT诊断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能鉴别心脏肿瘤的良、恶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技术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文彬;高桂锋;郑道亮;郑宇江;王辉华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6例给予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依照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其中常规组48例患者采取标准的采集方法进行检查,实验组48例患者采取低剂量操作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射线剂量为(6.39 ±0.98)mSv,常规组患者的射线剂量为(9.20±1.26)mSv,说明实验组患者的射线剂量相比常规组明显较少,P<0.05;另外,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62±0.57)分与(3.58±0.56)分,图像噪声评分分别为(27.32±6.02)分与(27.53±5.63)分,比较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64排螺旋CT低剂量操作技术可以使得管电压有效降低,并获取较低的射线剂量,从而有利于获取较佳的影像学图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实践推广.

  • 53例浸润性宫颈癌的术前CT及MRI诊断分析

    作者:李雪萍

    目的:分析术前CT及MRI在浸润性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浸润性宫颈癌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前CT及MRI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方式对浸润性宫颈癌分期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对比,Ⅰ B1期及以下MRI检出符合率高于CT,差异显著(P<0.05),CT检查分期总符合率为75.47%,MRI检查分期总符合率为90.57%,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CT及MRI均可反映浸润性宫颈癌术前分期,MRI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选择.

  • 128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在大咯血患者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庞永亮;原桂梅;长万甲;康振朝;施倩;刘玉梅

    目的:对比分析大咯血患者128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BA)成像的可用性、实用性.方法:搜集2010年-2015年来我院就诊咯血患者72例,所有病例均由临床证实,将获得的图像资料利用特殊重建技术,充分显示支气管动脉走行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72例中,右侧BA清晰显示98支,左侧BA清晰显示80支.本组36例病例同时进行DSA检查,将BA-CTA成像结果与BA-DSA对比,结果真阳性198支,假阳性14支,敏感度为92.7%,特异度为100%.结论:128层螺旋CT(MSCT)支气管动脉成像能迅速、准确、多角度、反复显示供血动脉起源数目及供血动脉开口位置和方向,对介入治疗有重要意义.

  • 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潘利周

    目的:研讨肺动脉栓塞患者运用16层螺旋CT机检查的临床作用.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机对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2月收诊的3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成像检查,并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容积再现(VR)技术及大密度投影法(MIP)等,对患者肺部的具体病变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2例肺动脉栓塞病例中,属单发性栓塞者9例(28.12%),属多发性栓塞者23例(71.88%),多发部位:位于左侧者5例,位于右侧者3例,双侧多发者15例.CT直接征象提示肺动脉管腔存在栓子,密度较低;间接征象提示存在胸腔积液、肺部梗死及肺动脉高压等情况.结论:16层螺旋CT操作简单、无创,对及时发现和鉴别肺动脉栓塞、指导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宜推广使用.

  • 分析比较MR扩散加权成像和CT灌注成像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

    作者:张展庆;王开福;徐谢生;黄钻明;邓桂珍

    目的:通过对我院肝纤维化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和比较MR扩散甲醛成像和CT灌注成像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经活检证实为肝纤维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和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肝纤维化组和正常对照组的CT灌注参数.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肝纤维组HAF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BF、MTT、PS)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DWI经过ROC曲线统计,其AZ值为0.88,其敏感度为78.9%,特异度为83%;CTPI的AZ值为0.7,其敏感度为67%,特异度为73%.两者对比,DWI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CTPI,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灌注成像检查方法对比,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方法在诊断肝纤维化方面具有更为可靠的诊断结果,其诊断价值明显更高.

  • CT、MRI成像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作者:汪志远

    目的:探究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螺旋CT、MRI成像的应用价值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到2016年6月收治经病理检查或结肠镜确诊的直肠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CT组和MRI组,每组44例.CT组给予螺旋CT检查,MRI给予MRI成像检查,观察两组检查符合率.结果:MRI组对直肠癌术前分期中T≤2、T3诊断符合率均优于CT组,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4中两组诊断符合率对比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及治疗指导价值高于螺旋CT.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张建伟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CT、MRI表现.方法:选取18例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PCNSL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CT、MRI及病理资料.结果:18例PCNSL中6例多发,12例单发,病灶共有32个,CT平扫中,8个病变表现为等或略高于脑组织密度影,MRI平扫,18个病变呈T2WI等或稍低信号,T1WI等低,在增强MRIT1WI图像上呈明显结节状或团块状均匀强化,发生在大脑半球的病灶中,可显示出“尖角征”、“缺口症”;4例出现小囊变,其周围呈“硬环征”.结论:PCNSL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

    关键词: CT MRI PCNSL
  •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影像诊断价值

    作者:侯文忠;吴伟君

    目的:研究并探讨影像学检测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保留完整影像学资料的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X线、MRI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并比较X线、MRI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术前X线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符合率为75.00%,MRI的诊断符合率为95.83%,MRI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符合率较X线更高,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X线、MRI影像学表现各有不同,MRI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价值更高,可作为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术前影像诊断的首选.

  •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罗海波;李先明;周建辉;吴兆生;陈楚儿

    目的:对多层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6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皆已通过病理学诊断,确诊为急性肠梗阻.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与X线片检查,且对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在单纯机械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以及诊断准确率等方面,均高于X线片,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在肠肿瘤、肠粘连以及肠套叠以及诊断准确率等均比X线片高,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X线片而言,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急性肠梗阻,诊断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性骨折中应用价值

    作者:刘冬雄;汤文韬;蔡碧红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骨关节创伤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每组均占据50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采用DR摄片进行检查,对实验组采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00%与62.00%,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诊断满意度分别为94.00%与78.00%,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骨关节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显著,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值得实践推广.

  • 甲状腺结节病变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意义分析

    作者:刘松青;刘晓燕

    目的:研究并探讨甲状腺结节病变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4年1月~ 2016年6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135例疑似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并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135例疑似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中,共有126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被确诊为甲状腺结节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6%、100%、93.33%、100%、50%,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Kappa =0.728.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3.6%、90%.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病变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有效鉴别区分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

  • 核磁共振成像对肛瘘的术前检查价值

    作者:刘移忠

    目的:探讨肛瘘的术前核磁共振影像表现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本院21例临床确诊为肛瘘的术前核磁共振检查资料,与手术记录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核磁共振诊断肛瘘、肛瘘的分型、瘘管及其内口的准确性均较高,与手术结果对比,符合率分别为100% (21/21)、95.2% (20/21)、96.6% (28/29)、90.9%(20/22).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对肛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一种比较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以,能够指导临床医生术前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减少复发率.

  • MSCT在输尿管小结石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于长平;孙宗琼;吴振东

    目的:分析各种输尿管微小结石的CT表现,探讨CT平扫及各种后处理技术在输尿管微小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输尿管结石患者20例,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检查,并进行薄层后处理重建(包括曲面重建),3例进行了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5例进行了腹部平片(KUB)检查.结果:右侧输尿管结石12例,左侧输尿管结石6例,两侧输尿管均有结石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5例,中段结石8例,上段结石7例;结石直径均小于10mm,结石大小为2mm~9mm,平均直径5±1.6mm;3例IVP检查中,造影剂在输尿管结石处受阻,表现为充盈缺损影,结石上方输尿管及肾盂扩张积水;5例KUB检查中,输尿管结石表现为输尿管路径上的斑点状高密度影.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较腹部平片对输尿管微小结石有更高的检出率,尤其是CT薄层重建技术更佳,值得普及推广应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患者围手术期门静脉情况及其左心功能的评价

    作者:吴浩堂;瞿国萍;纪宗萍;梁键锋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患者围手术期门静脉情况及其左心功能的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40例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患者,研究时间为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对患者治疗前后门静脉高压指标及左心功能进行评价.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作用下,患者门静脉情况及左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好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门静脉及左心功能情况,进而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准备条件,应用价值较高.

  • CT、MRI在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诊断及AO分型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作者:王景顺;郑书红

    目的:对比CT、MRI在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诊断及AO分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64例,对这164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单独计算并对比CT、MRI检出胫骨平台骨折的例数,记录以影像学为依据的AO分型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结果:CT诊断符合率为74.39%,MRI诊断符合率为94.51%,MRI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诊断符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O分型中CT与MRI在C1、C3型的检出比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1、B2、B3、C2型的检出比率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中应用MRI的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符合率高于CT检查,医生应当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特征对疑似骨折的患者进行适宜的医学影像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 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在肝门区胆管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魏磊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平扫及增强扫描在肝门区胆管癌(HCCA)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经临床病理确诊为HCCA患者的MDCT影像学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MDCT诊断HCCA准确率为95.12%,术前分型的准确率为90.24%,预测可切除性的准确率为93.10%.MDCT平扫为等或低密度,动脉期和门脉期不同程度的强化,延迟期明显强化.41例均伴随胆管扩张,16例肝叶萎缩,11例血管受累,24例淋巴结肿大,2例肝内转移.结论:MDCT三期增强扫描HCCA具有一定特征性,在疾病诊断、预测手术可切除性及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螺旋CT对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伟浪;叶似笔;林歆

    目的:分析螺旋CT对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CT检查发现甲状腺单发结节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其中术后病理确诊为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24例(甲组),甲状腺腺瘤患者26例(乙组),了解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CT诊断的准确率,总结CT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要点.结果:23例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CT诊断与病理相符合,诊断符合率达到95.83%(23/24);比较甲、乙两组结节平扫的CT值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增强扫描后动脉期甲组与乙组CT值分别为(71.60±20.40)HU与(130.52±23.51)HU,P<0.05;比较正常腺体平扫与增强扫描CT值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在结节边界、钙化、强化方式、出血、囊变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特征性.结论:采取螺旋CT增强扫描方式可有效对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等结节性病变进行鉴别区分,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及超声影像学表现

    作者:罗强;杜玲玲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在常用腹部检查:常规超声和MSCT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方法:搜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MSCT影像学资料.所有病患者均行超声检查;10例中2例直接增强,8例平扫加增强,包括皮质期,髓质期,其中8例中有4例包括排泄期,对其超声、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病灶均为单发,6例位于左肾,4例位于右肾,大径3.6 cm~8.6cm,平均5.2 cm.超声检查:10例中8例边界清晰,6回声较均匀呈等回声,3例中央见星芒状瘢痕;彩色多普勒表现:8例血供丰富.CT平扫6例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影,边界清楚,8例中央可见稍低密度区,1例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皮质期显示8例病灶明显强化,6例强化低于肾皮质,1例强化接近于肾皮质;髓质期显示6例强化程度下降并低于肾皮质;9例病灶包膜完整,8例中央均显示星芒状瘢痕影,并且其中4例有呈渐进性强化,1例强化不明显.

    关键词:
  • MRI征像分析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诊断价值

    作者:蒋战魁;杨磊;王志娟

    目的:探究MRI征像分析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92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诊断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46例)与研究组(46例),对照组行CT检查,研究组行MRI扫描检查,比较两组检出准确率、不同类型病变检出情况以及征象特点.结果:研究组检出准确率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不同类型病变检查中,两组均为脑水肿检出率较其他类型高(P<0.05),研究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对照组CT扫描影像显示:病灶形态多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斑片状,病灶大断面的直径大致在3-30mm之间,其中部分呈现长条形;研究组MRI检查影像学特征:脑水肿患者脑室系统变窄,正常灰白质柱状结构消失,皮层变薄,腑实质出血者T1WI与DWI序列呈现小片状或斑点状高信号.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行MRI检查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进行MRI征象分析能够对患儿病变类型、损伤程度作明确判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 探究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

    作者:魏杰辉

    目的:探究在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中CT与核磁共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经手术证实的8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将接受CT诊断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核磁共振诊断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股骨头坏死检出率.结果:经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股骨头坏死检出率95.12%比对照组78.05%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CT、核磁共振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但是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效果更佳,值得广泛推广.

  • 探讨磁共振在腹部器官移植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韦人瑞

    目的:分析磁共振在腹部器官移植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外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腹部器官移植发生并发症的患者10例,其中肝移植患者5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3例,肾移植患者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磁共振检查,后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0例腹部器官移植患者经磁共振检查后,5例肝移植患者中,出现肝动脉狭窄伴肝坏死的患者2例,出现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1例,左右肝管明显狭窄的患者2例;3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中,并发急性排斥反应、迟发型胰腺炎患者分别为1例、2例;2例肾移植患者中,肾动脉局限性中度狭窄和肾动脉与髂内动脉吻合口处动脉瘤形成的患者各为1例.所有患者的病理变化均由组织学和血管造影确诊.结论:在腹部器官移植并发症中应用磁共振可以有效检查出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具有较小的损伤,因此该方法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应用.

  • CT与MR诊断颅脑外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比研究

    作者:令狐玲珍

    目的:探究CT与MR诊断颅脑外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抽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91例颅脑外伤患者,于入院后3h内实施CT扫描,于24h内实施MR扫描.统计CT与MR检出情况及在不同损伤类型中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CT检出52例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46例轴索损伤、4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7例颅骨骨折;MR检出54例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49例轴索损伤、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颅骨骨折;CT与MR诊断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敏感性与特异性分析,两者特异性均为100.00%,MR敏感性(100.00%)高于CT(96.30%);CT与MR诊断轴索损伤敏感性与特异性分析,两者特异性均为100.00%,MR敏感性(100.00%)高于CT(93.88%);CT与MR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敏感性与特异性分析,MR敏感性(98.04%)、特异性(100.00%)高于CT(96.08%、97.86%);CT与MR诊断颅骨骨折敏感性与特异性分析,两者特异性均为100.00%,CT敏感性(72.97%)高于MR(54.05%).结论:采用CT及MR诊断颅脑外伤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且两者互有优劣,MR在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轴索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敏感性高于CT检查,而CT检查在颅骨骨折方面更具优势.

  • 经会阴超声诊断产后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林松泉;麦浩彦;贾国伟;黎衬开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探析在产后女性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经会阴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所收治的68例初步确诊为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或者是通过初步诊断后可能是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研究对象均采取经会阴超声进行诊断,此外还需要观察每一位患者在测量患者盆腔处于张力期时膀胱的位置、移动角度以及尿道后角,并且测量每一位研究对象静息期和张力期的尿道倾斜角.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终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所有的研究对象在经过经会阴超声检查之后,有56例患者终确诊为患有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中有20例患者为膀胱颈移动度增大,32例患者为膀胱脱垂,6例患者为尿道漏斗状.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产后女性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当中,使用经会阴超声对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更进一步的进行确诊,且得到患者更多的疾病详情,以此方便患者后续的治疗.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诊断

    作者:王珂;郝跃文;任芳;王虹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确诊的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均行MR检查(矢状位T1 WI、矢状位T2WI及轴位T2WI),其中4例于治疗后复查MRI.结果:所有患者颈髓和/或胸髓内均可见对称性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病变分别位于侧索(3例)、后索(7例)、侧索及后索(5例),脊髓无明显肿胀;4例治疗后复查病灶缩小或消失.结论:MRI对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和随访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 2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X线与CT表现

    作者:郭志锐;杨冠英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X线和多层螺旋CT的图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PLAM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为女性.以反复发作性气促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影像表现:双肺弥漫间质样改变,伴双肺弥漫薄壁囊状影,分布均匀,囊壁间肺组织大致正常.结论:PLAM的X线和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可提示该病诊断.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李建华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表现,提高MR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67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征象.结果:4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位于单侧25例,双侧21例;共计67个囊肿,其中单房囊肿13个,双房囊肿17个,多房囊肿37个.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MRI表现为长T1长T2为主的混合性囊实性包块,囊壁不清35个,壁清楚32个;囊肿合并亚急性慢性出血49个,合并急性出血8个.增强后囊壁轻度强化37个,中度强化24个,明显强化6个,囊液及出血成份未见强化.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MRI表现复杂多样,混合性囊实性包块合并不同时期的出血信号是其MR影像学特征,MRI是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 新生儿PICC管床边定位X线改良投照法

    作者:朱越跃

    目的:研究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G)置管术的床边数字化X线摄影(DR)的运用价值.方法结果结论方法:将120名PICC置管术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以上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人.对照组为B超定位,观察组接受数字化X线摄影定位,对比两组的定位状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定位图像的清晰率、穿刺角度的正确率和一次性的成功率都要高于对照组,此外并发生的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置管术内,数字化X线摄影定位有着较高的精确度,可以为患儿的PICC置管提供较好的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与传统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在诊断小肠可疑性肿瘤疾病的价值比较

    作者:杜培南;黄德成

    目的:系统地研究在小肠可疑性肿瘤疾病的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与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和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诊断得以确诊的50例小肠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本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观察组)与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对照组),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检出率是92.0%,对照组的检出率是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肠可疑性肿瘤疾病的诊断中,与传统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检出率更高,可普及应用.

  • 静息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影像学特点

    作者:谭钦峰

    目的:本次主要对静息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静息性脑梗死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通过头颅DWI(磁共振)成像显示梗死病灶为急性期的作为缺血性卒中(A组)13例,以及合并陈旧性腔梗(B组)3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得出,观察组与B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大于A组,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静息性脑梗死患者的MRI影像学显示为腔隙性小梗死灶和梗死灶,大部分分布在基底核区、双侧额顶叶以及侧脑室旁.结论:通过分析静息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得出,其危险因素可推测与年龄有关.

  • 双排螺旋CT在瑶族人群结肠癌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谢冬福

    目的:探究双排螺旋CT在瑶族人群结肠癌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瑶族人群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的人院时间均在2015年7月~ 2016年7月.所有患者均使用双排螺旋CT来进行诊断,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CT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双排螺旋CT在瑶族人群结肠癌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双排螺旋CT的诊断,本组40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结肠症状,其中,升结肠8例,肝曲7例,横结肠5例,脾曲5例,乙状结肠15例.将CT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可知,检测出结肠癌Ⅰ、Ⅱ、Ⅲ期的病例数基本无差异,二者之间进行比较的出的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排螺旋CT应用在瑶族人群结肠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并且能够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简单的分析,更好的确定病情,诊断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常规MR检查诊断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李佩文;赵继泉;钟应泽;钟金龄

    目的:探讨常规MR检查在诊断肩袖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65例肩关节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实施常规MR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观察患者诊断符合情况以及诊断分级情况.结果:经金标准检查49例患者患有肩袖损伤,其概率为75.38%,常规MR诊断准确性为95.38%[(46+ 13)/65],敏感度为93.88% (46/49),均较高;46例诊断阳性患者中,诊断1级概率为15.22%,2级为63.04%,3级为21.74%.结论:常规MR检查应用于肩袖损伤诊断中,临床价值较高,诊断准确性及灵敏度均较高,可根据图像显示进行疾病分级,有利于下一步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 产前诊断胎儿持续性右脐静脉的意义

    作者:黄翠云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胎儿持续性右脐静脉的意义.方法:27例持续性右脐静脉胎儿行产前连续顺序检查,将结果与引产及产后临床随访结果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产前超声诊断持续性右脐静脉27例,均为肝内型,分成单纯组及合并其他问题组,单纯组20例,除1例产后出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外余19例产后随访无异常.合并其他问题组7例,1例心内膜垫缺损、3例羊水过多、1例单脐动脉、1例右心系统大、1例侧脑室稍宽.以上除1例引产外余产后随访无异常.比较两组的预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产前超声能较好检出持续性右脐静脉,评估有无合并其他异常,对其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右脐 产前超声 意义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糖尿病患者伴发脑内微出血中的诊断应用

    作者:石俊英;张斯佳;薛鹏

    目的:观察研究磁敏感加权成像在糖尿病患者伴发脑内微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入的糖尿病患者58例,其中有3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对全部患者分别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常规成像序列检测,比较三种序列之间的敏感性.结果:磁共振常规序列、弥散加权成像和磁敏感加权成像三种检测方法的脑内微出血灶检出率分别为1.7%、8.6%和56.9%,且检出患者均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磁敏感加权成像的脑内微出血灶检出率明显高于磁共振常规序列和弥散加权成像(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一糖尿病患者较少出现脑内微出血灶这一症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内微出血几率较大;磁敏感加权成像可以清晰的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脑内微出血灶,且显示出的脑内微出血灶大小均一、边界清楚,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 CT诊断胸部外伤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仁和

    目的:观察分析CT在胸部外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早期接受了X线平片检查,然后在接受CT扫描,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结果,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CT证实,气胸23例,肋骨骨折74例,胸腔积液43例,胸骨骨折23例,而X线平片对以上病变的检出率均低于CT检查,说明X线平片难以对少量气胸、胸腔积液、轻微肺挫伤等疾病进行准确诊断,CT扫描具有更大优势.结论:CT在胸部外伤中的损伤程度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为后期治疗和处理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胸部外伤 CT X线 诊断
  • 3.0T磁共振成像对听神经瘤的诊断及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对照研究

    作者:谢井文;侯刚强;黄钢材;张大波

    目的: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对照,研究并探讨3.0T磁共振成像(3.0 tesl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3.0T MRI)对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听神经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检查,对患者的CT、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参照,计算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听神经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90例疑似听神经瘤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64例,其余26例分别为脑膜瘤10例、三叉神经瘤8例、胆脂瘤5例、蛛网膜囊肿3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参照,MRI对听神经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31%、96.15%、95.56%,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诊断一致性为0.764,CT对听神经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38%、76.92%、82.22%,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诊断一致性为0.592,MRI诊断结果优于CT(P <0.05).结论:采用3.0T磁共振成像对听神经瘤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为听神经瘤的手术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

  • 螺旋CT应用于原发性肝癌42例临床诊断研究

    作者:李田亨

    目的:研究螺旋CT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效果.方法:选自2014年1月到2016年11月本院收治已经入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2例作为此项研究的研究对象并用螺旋CT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测.结果:一、在本研究中42例患者通过螺旋CT检测发现39例患者,其检测的效率是93.0%;二、肝右叶者为42例患者中发现多的一个部位;三、通过螺旋CT的检测发现肝癌影像学出现弥漫型的较多.结论:螺旋CT检测方法比较简单而且准确率比较高,对于临床医学研究以及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 MRI在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乐华;许海东;刘雨贵

    目的:探讨MRI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5例瘢痕妊娠患者MRI表现.结果:35例均清楚显示孕囊,孕囊附着于子宫前下壁峡部剖宫产瘢痕部位,病灶内及其周围见多发血管信号,T2WI表现为迂曲流空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13例孕囊胎盘完全植入肌层,子宫前下壁菲薄膨出;22例孕囊胎盘向子宫肌层浸润同时又向宫腔内生长,子宫前下壁不同程度变薄.孕囊呈圆形或卵圆形25例,形态不规则10例,在TWI上以等低信号为主,部分孕囊内夹杂斑片高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周围可见低信号包膜,其中22例包膜完整,13例不完整.手术瘢痕MRI表现为子宫肌层信号连续性中断,局部肌层信号变薄或凹陷,呈条状长T1、短T2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子宫瘢痕妊娠具有独特的MRI影像学表现,可为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有价值信息.

  • 螺旋CT功能成像技术在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郭永凯;魏磊;刘世超;高春红

    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功能成像技术在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急性肾损伤患者40例,住院期间均实施双侧肾螺旋CT功能成像检查,分析螺旋CT检查结果对临床诊断的指导价值.结果:纳入研究的40例患者,螺旋CT功能成像诊断结果均与临床相符合.损伤类型:肾蒂损伤2例(5.0%),肾全层裂伤6例(15.0%),肾轻度裂伤11例(27.5%),肾挫伤21例(52.5%);合并肝、脾损伤3例(7.5%).结论:螺旋CT功能成像具有快速、无创、分辨率高等优点,可较为正确地评估肾损伤的范围和程度,辅助临床诊断,并对肾损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

  • 阻塞性黄疸PTC下胆道钳夹活检的技术方法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张志兵;范磊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PTC下胆道钳夹活检的技术方法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行科术后病理学检测确诊为阻塞性黄疸.本组患者术前先行CT检查,再行PTC下胆道钳夹活检术,以手术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统计PTC下胆道钳夹活检术与CT检查结果,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作对比,分别计算PTC下胆道钳夹活检术与CT检查结果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两种检测检测准确性,统计各病理类型手术病理与PTC下胆道钳夹活检术或CT检查结果符合率,并监测PTC下胆道钳夹活检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PTC下胆道钳夹活检术诊断准确度(90.00%)、灵敏度(93.94%)、特异度(77.78%)显著高于CT诊断(73.33%、74.24%、66.67%)结果,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阻塞性黄疸PTC下胆道钳夹活检的技术方法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 螺旋CT和MRI对肝癌TACE术后病灶疗效判断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书伟

    目的:对比螺旋CT(S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病灶疗效的判断.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54例,均采用TACE术治疗,术后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SCT和MRI检查,记录肿瘤残留或复发情况、肿瘤包膜情况,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SCT和MRI检查对患者肿瘤残余或复发病灶及肿瘤包膜病灶检出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72个病灶中有51个肿瘤残余或复发病灶,21个无肿瘤残余或复发病灶.MRI对肿瘤残余或复发病灶检出率、准确性、敏感性显著高于SCT(P <0.01);MRI对术后明显肿瘤包膜病灶检出率及敏感性显著高于SCT(P <0.01).结论:MRI对TACE术后病灶的诊断率显著高于SCT.

  • 口腔X线数字牙片摄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常小龙;张爱军

    目的:探讨口腔X数字化牙片X线摄影技术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实际意义.方法:采用CCD数字化牙片机设备,对460例患者的580颗牙齿进行牙齿摄片.结果:与传统牙片比较,CCD数字化牙片X线摄影技术可以使投照角度不同程度增大,大量缩短曝光时间,明显减小投照剂量,显著提高了照片清晰度,在图像处理和存储输送等方面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结论:CCD数字化牙片X线摄影技术比传统牙片摄像技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为口腔临床提供了新的检查手段,在基层放射医学及科研工作方面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多排螺旋CT在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仵志强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在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6例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以分析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多排螺旋CT的表现特点.结果:交感神经源性肿瘤有8例,5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神经鞘来源肿瘤11例,5例良性神经鞘瘤,4例恶性神经鞘瘤,2例神经纤维瘤.副节瘤17例,6例嗜铬细胞瘤,5例良性副节瘤,6例恶性副节瘤肿瘤.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特征为:平扫出现显著的低密度,形态为不规则形状,边界较为光整,增强扫描轻微强化或者无明显强化;会发生无规则较粗大钙化以及腹膜后大血管包埋影像.副节瘤强化现象较为明显,神经鞘肿瘤形态存在着较大差异,强化程度位于上述两者之间.结论: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按照其CT表现及好发部位,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年龄,一般可术前进行较为准确的临床诊断.

  • 磁共振DTI及DTT评估脑梗死皮质脊髓束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阮锦荣;牛鹏;彭永军;孙莉;黄婷婷;黄干;黄海峰;陈婵清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评价脑梗死患者皮质脊髓束(CST)损伤程度及与运动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患者100例进行常规头颅MRI扫描及全脑DTI数据采集,应用DTT技术进行双侧皮质脊髓束三维重建,判断CST受损程度及损伤评分.在发病7d内和3个月时测量脑梗死区及健侧相应区域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A),采用Fugl-Meyer量表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将CST受累程度分为4级.采用方差分析、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脑梗死区FA值及CST受累程度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发病7d内和3个月时3组FA的变化幅度(0.05 ±0.07、0.08 ±0.06、0.18 ±0.01)、(0.11±0.02、0.22±0.06、0.38 ±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d内F=32.821,3个月时F=192.372,均P<0.05).DTT显示CST病变侧表现为受压、变形、移位和中断.发病7d内CST级与患者肢体肌力呈负相关(r=-0.682,P<0.01),3个月复查CST等级与患者肢体肌力呈负相关(r=-0.728,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梗死区FA值降低及CST受累程度均与运动功能预后有关.磁共振DTT能直观显示CST受累程度,可以为早期判断脑梗死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 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洪晓纯;王强;王忠;范华

    目的:研究探讨产前MRI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50例经手术证实为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产前行MRI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判断其类型,将MRI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不同类型的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计算MRI诊断的符合率.结果:50例患者经MRI诊断粘连性胎盘、植入性胎盘、穿透性胎盘、无植入胎盘和术后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5.0%、28.6%、0和50.0%,总的诊断符合率为56%,不符合率为14.0%,但存在过诊断和低诊断的情况,分别占6.0%和24.0%,总的诊断有效率为86.0%.结论:产前MRI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空间分辨率高、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对是否存在胎盘植入的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并判断其植入位置、深度、范围,可以作为胎盘植入的补充评估方法.

  • CT和X线测量跟骨骨折手术复位质量及与术后跟痛症发生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贺华安;胡盛

    目的:研究CT、X线测量跟骨骨折手术复位质量及与术后跟痛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接诊的62例跟骨骨折行手术复位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CT和X线对患者手术的复位质量进行检查,CT检查的指标有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及距下关节面,X线检查B(o)hler角、Gissane角的情况,并采用超声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跟下的脂肪垫厚度,分析跟骨骨折手术复位质量及与术后跟痛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CT显示跟骨长度、宽度恢复患者取内固定前患侧跟垫厚度均明显低于未恢复患者(P<0.05),末次随访AO-FAS评分及优良率明显高于未恢复患者(P<0.05);CT显示跟骨高度、距下关节面恢复患者取内固定前患侧跟垫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AOFAS评分及优良率明显高于未恢复患者(P<0.05).X线显示B(o)hler角、Gissane角恢复患者的伤后1d患侧、取内固定前患侧跟垫厚度与未恢复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AOFAS评分及优良率明显高于未恢复患者(P<0.05).术后2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骨外露,螺钉后退出现的刺激性反应1例.结论:跟骨骨折复位质量中的跟骨长度和宽度决定了患者脂肪垫的厚度,跟骨高度、B(o)hler角及Gissane角对脂肪垫的厚度影响较小,而脂肪垫厚度与跟痛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术中对于跟骨长度和宽度的恢复可显著降低术后跟痛症的发生率.

  • 脑灰质异位的临床及MRI特点

    作者:倪广峰;郑彬

    目的:探讨脑灰质异位的临床及MRI图像特点,以期提高本病的诊断率.方法:收集经临床及MRI诊断为脑灰质异位的2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脑灰质异位的MRI图像特点.结果20例脑灰质异位患者中共发现病灶28个.其中单侧发病12例,双侧发病8例,多病灶者12例.室管膜下型8例,局灶性皮下型5例,弥漫型5例,混合型2例.其中2例患者伴发多微小脑回畸形,1例患者伴透明隔缺如.根据脑灰质异位部位的不同,可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反复癫痫发作、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及智力低下及头痛、耳鸣、视力下降等临床症状.所选患者均行T1WI、T2WI、FLAIR序列扫描,表现为脑白质内出现脑灰质信号,T1WI和T2WI表现为等皮质信号,并向脑白质深处延伸,脑室受压变形,具有占位效应,FLAIR显示病灶的清晰度明显优于T1WI及T2WI,增强扫描后病变部位无强化.结论:脑灰质异位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对病变部位和病变范围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分析

    作者:韩晓峰

    目的:观察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常规超声诊断、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50个甲状腺结节),回顾分析常规超声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检查资料,参照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2种超声技术下的超声图像特征、成像评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吻合度.结果:甲状腺结节微钙化、纵横比、形态特征、RI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良恶性差异(P<0.05).50个甲状腺结节中包括乳头状结节9个、结节性甲状腺肿14个、腺瘤27个,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硬度分级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病理检查确认良性结节40个、恶性结节10个,常规超声良性42个、恶性8个,弹性成像超声检查良性结节40个、恶性结节10个,准确度高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有更高的准确度和可行性,建议在甲状腺结节诊断工作中广泛应用,以提高诊断准确度、为治疗工作提供基础.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HRCT分型及CT定量研究

    作者:刘勇彬;陈淮;曾庆思;陈利娜;李雯;郑劲平

    目的:探讨HRCT评价COPD的方法,根据影像学表现及对COPD进行HRCT分型,研究COPD各型与肺功能、临床特征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搜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08位COPD患者,1级31例,2级39例,3级26例,4级12例.行双相扫描,主要根据支气管管壁增厚情况及肺气肿程度进行分型.结果:COPD患者分为5种类型:A型28例,M1型19例,M2型12例,E1型35例,E2型14例.A型、E1型患者的体重指数分别高于E2型、M1型、M2型,各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分型中吸烟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分级近6个月急性加重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型患者的FEV 1%、FEV1/FVC优于其他各型,各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2型患者的残气量、残总比高于其他各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型患者肺总量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吸气、呼气相CT肺功能各项检查指标中:A型高于其他各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2型患者肺气体总容积中大于其他各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型患者单位体积密度大,各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2型患者肺气肿容积高于其他各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PD可分为5种类型,各型间的临床特征、常规肺功能、CT肺功能各项指标不同,可对临床进一步的个体化治疗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CT对胸部空腔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作者:陈振昌

    胸部空腔性病变是指胸内病理性的局限性空气聚集,周围包绕一层完整的壁,空腔周围肺实质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它是胸部常见的征象之一,定性诊断甚难.因胸部空腔病变有时系偶然发现,缺少症状及体征,造成空腔的原因繁多,因此利用CT检查,分析影像的特点对提示或确定病变性质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 经胸超声和造影法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心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谢微;林水华;雷婷

    目的:探讨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心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到2016年我院收治的实施国主封堵器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者102例,其中22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45例房间隔缺损患者,余下均为室间隔患者.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和造影技术进行术前诊断,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结果:102例患者中有100例患者成功安装好封堵器,成功率为98.2%,术后24小时虽有4例患者有残余分流现象,但经一个月的治疗后分流消失,经一年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异常现象.结论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简单先心病具有安全可靠、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特点,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其中经胸超声在手术前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并可监测ASD手术中置入封堵器和测定缺损大直径;造影法有利于PDA介入手术和VSD手术前缺损直径的测量,放置封堵器后在造影结合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效果较好,二者在先心病手术中均起着关键作用.

  • 儿童副鼻窦16排CT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张柏昌;姚泽志;姚创成

    目的:探讨儿童副鼻窦16排CT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探索佳的优化扫描方案.方法:将63例临床疑诊副鼻窦炎行CT检查的儿童随机分为A-C3组,A组(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B组(低剂量组)管电压100kV、管电流100 mA,C组(超低剂量组)管电压100kV、管电流50mA.比较3组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结果:A-C组的图像质量主观噪声评分为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S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SD值低于A组与B组(P<0.05).A-C组的CTDlw、DLP和ED逐渐减低P<0.05),C组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结论:儿童副鼻窦低剂量CT扫描技术可行,管电压100kV、管电流50mA的扫描方案能显著降低受检儿童的辐射剂量,可推荐作为儿童副鼻窦CT检查首选扫描方案.

    关键词:
  • MRI增强扫描在判定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前后疗效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海平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术(MRI)增强扫描在判定鼻咽癌(NPC)根治性放疗前后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 2016年5月在我院行根治性放疗NPC患者54例,均于根治性放疗前后行鼻咽、颅底、颈部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放疗前后肿瘤病灶范围、形态及对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变化.结果:放疗后经MRI增强扫描复查,49例NPC患者原发灶范围不同程度缩小,提示根治性放疗总有效率达90.74%,此外,影像结果显示肿瘤病灶边界较之前变清,侵犯范围有所缩小,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其淋巴结直径均有所减小;剩余3例较放疗前无明显变化,2例肿瘤范围增大,颈部淋巴结退缩不明显甚至增大,并向颅底侵犯.结论:MRI增强扫描可对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前后疗效作出有效判定,进而有利于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 增强CT扫描鉴别对于提高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的准确率探讨

    作者:林文聪;文正青;郭强

    目的:研究探讨增强CT扫描对于提高肺内肺内孤立性结节诊断鉴别准确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CT平扫的基础上接受增强CT扫描,将增强CT扫描的结果与与穿刺活检或手术获得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其鉴别良恶性病变的准确度,比较增强CT不同扫描时间良性结节、炎性结节、恶性结节的CT值变化情况及其各自的特征性参数(强化峰值、肺内孤立性结节强化峰值与主动脉强化值之比).结果:经终病理诊断,良恶性病变分别有42例、50例,将增强CT扫描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则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24%、90.00%.不同类型结节患者随着CT增强扫描的延长,CT值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PH、SPH/PPH计算结果的比较则有炎性结节高于恶性结节高于良性结节的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增强CT扫描可以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进行充分鉴别,鉴别的准确率高,可以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6排CT在骶骨隐匿性骨折中应用

    作者:张华丽

    目的:探讨骶骨隐匿性骨折采用16排CT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2例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疑为骶骨骨折患者,采用TOSHIBA Activion16排CT对患者进行全身CT进行检查,观察CT检查结果.结果:32例疑似骶骨骨折患者中,5例排除骨折,其中27例诊断为骶骨隐匿性骨折,16排CT检出为84.4%.其中骶3骨折13例,骶4骨折9例,骶5骨折5例.CT表现:骨小梁及局部骨皮质出现连续性中断及无移位性改变25例,骶5左侧骨折伴轻度移位2例.结论:在骶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采用16排CT检查可观察到骨质内部结构,检出率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 颈部炎性和结核性淋巴结超声对比研究

    作者:吴克钻;高旺;朱策均;杨世海;林晓扬;余诗园;张东玉

    目的:对颈部炎性和结核性淋巴结进行超声对比研究,以提高两者超声诊断的准确度和鉴别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对52例炎性淋巴结和35例结核性淋巴结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淋巴结多分布于颈部一侧,呈串状或簇状融合,长短轴之比(L/S)多<2,淋巴门可变形、显示不清或消失,淋巴结周边可见低回声区,淋巴结皮质厚度不对称,皮质回声不均匀,内可见囊性无回声区,钙化伴声影;血流模式多样化,以乏血流型多见、边缘型及混合型血流次之、门样型少见,RI多<0.6.炎性淋巴结多分布于颈部双侧,L/S多≥2,淋巴门回声增强,皮质回声均匀对称,少数可见散在分布点状细小钙化,声影不明显;血流模式以淋巴门型为主,RI多≥0.6.两组间上述超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边界、Vmax值及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分析炎性和结核性颈部淋巴结的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能为两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 三维能量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分析

    作者:伦淑玲;马利亚;李丽娟;袁领欢;刘少梅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三维能量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7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8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均受检于三维能量超声,观察并对比患者血管参数.结果:良性患者的PSV、PI、RI值均高过恶性,VI值比恶性患者低(P<0.05);Ⅰ、Ⅱ、Ⅲ期的PSV、PI及RI值对比无统计差异(P>0.05),Ⅲ期VI值均比Ⅰ、Ⅱ期高,呈递增趋势(P<0.05);淋巴结转移的RI值比淋巴结未转移低,VI值比淋巴结未转移患者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的三维能量超声诊断可量化血管分布,有助于鉴别病变良、恶性质,为术前评估癌分期提供参考依据,临床价值高.

  • 高频超声在足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郭晓霞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在足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8例足部软组织肿块患者资料,均采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分析足部组织肿块超声诊断结果及诊断特点.结果:超声诊断足部肿块检出率为94.44%,确诊率为95.09%,可疑率2.94%、误诊率1.96%、良性检出率95.37%、恶性检出率4.63%;血管瘤检出率88.89%、血管球瘤检出率100.00%;腱鞘囊肿检出率100%、腱鞘巨细胞瘤检出率86.96%、足底筋膜处纤维瘤检出率100%、神经纤维瘤检出率100%、神经鞘瘤检出率80.00%;良性肿块0-Ⅱ级血流比率89.81%;恶性肿块Ⅲ-Ⅳ级血流比率4.63%.结论:采用高频超声诊断足部软组织肿块效果显著,能快速、明确鉴别肿块性质和血流分级,具影像学应用价值.

  • X线平片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王洪运

    目的:探讨X线平片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人民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3例冠心病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统计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误诊、漏诊率,并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的X线平片表现.结果:X线平片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4.34%(70/83),其中缺血性心力衰竭2例,心律失常14例,心肌梗塞6例,心绞痛21例,隐匿型冠心病27例;敏感度为85.00%(51/60),特异度为82.61%(19/23),阳性预测值为92.73% (51/55),阴性预测值为67.86%(19/28),漏诊率为15.00%(9/60),误诊率为17.39% (4/23);隐匿型冠心病多表现为微钙化灶、心肌缺血;心绞痛多表现为左室增大、肺静脉高压、部分可见双线样钙化;心律失常多表现为心搏异常、心率加快;心肌梗塞多可见肺静脉高压、肺水肿;缺血性心力衰竭肺野多可见片状影及泡性肺水肿变化.结论:X线平片检查对冠心病具有较高鉴别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高、灵敏度高、特异度高,误诊、漏诊率低.

    关键词: X线平片 冠心病 诊断
  • 16层螺旋CT、DR胸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

    作者:陈建乐;邱其良;祝华强;周才金;刘奕仕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DR胸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0月至我院就诊的98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采取16层螺旋CT与DR胸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16层螺旋CT的确诊率为96.94%,DR胸片的确诊率为78.57%,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确诊率差异显著,P<0.05;16层螺旋CT与DR胸片的漏诊率分别为3.06%与21.43%,P<0.05.结论:对肋骨骨折患者采取16层螺旋CT诊断的确诊率与漏诊率相比DR胸片明显更优,具有更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实践采纳.

  • 观察强脉冲光联合调Q532激光治疗雀斑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磊;李闯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调Q0532激光治疗雀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共90例雀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仅通过强脉冲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强脉冲光联合调Q532激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60.00% (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患者55.56%(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调Q532激光治疗雀斑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止血夹预防结肠粗蒂息肉内镜下切除时出血个体化护理观察

    作者:欧结弟;刘金秀;刘翠玲

    目的:对止血夹预防结肠粗蒂息肉内镜下切除时的出血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切除结肠粗蒂息肉并应用止血夹的患者共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各32例患者,观察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从止血成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明显较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为了提高止血成功率,保证护理质量,建议对患者切除结肠粗蒂息肉的同时配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

  • 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反复发作的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马艳杰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反复发作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周口市人民医院内三科于2015年5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夜间呼吸困难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结果:随访中发现,观察组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夜间呼吸困难次数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治疗上优势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心力衰竭的反复发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心电指标对新标准左室肥厚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黄燕;付永康

    目的:探讨左室肥厚诊断标准提前后,心电图常用LVH指标在诊断LVH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同期行常规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患者309例根据心脏超声检查室间隔厚度(IVST)或左室后壁厚度(LVPWT)≥11mm(男性)和≥10mm(女性)为标准分为两组: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组(观察组,n=203)、非肥厚组(对照组,n=86).观察两组心电图常用心室肥厚指标差异及常用指标在观察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收集2009年9月至2005年12月按超声诊断标准(男性IVST或LVPWT≥12mm,女性IVST或LVPWT ≥11 mm)诊断LVH病例145例(旧标准组,n=145),观察心电指标在新旧超声标准LVH预测中的差异.结果:心电图电压指标在观察组敏感性,诊断准确性降低,尤其是电压指标;诊断准确性以QRS电轴< 30°、QRS时间≥100ms、左心房异常、ST-T异常、VAT≥40ms、Z值相对较好.结论:心电图常用电压指标在新标准LVH诊断价值有限,寻找新的便于操作指标或调整原有参数的标准很有必要;作为筛查,多指标联合应用可提高心电图在LVH诊断价值.

  • 凝胶法在CIK细胞上清液及混悬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李娜;秦松;高海燕

    目的:使用凝胶法对CIK细胞的上清液和混悬液内的细菌内毒素实行检测.方法:使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下的XIE细菌内毒素检测法.结果CIK细胞在稀释了4倍之后的上清液和稀释了8倍之后的混昆悬液针对细菌内毒素的检测记过都不存在感染,其内毒素的限制满足相关规定.结论:使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能够实现对CIK细胞的上清液和混悬液内的毒素实行定性检测.

  • 高血压左室肥大心率变异性的临床观察

    作者:唐玲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大与患者心率变异性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 2016年本院收治的8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查入选者超声心动图和24h动态心电图,并将观察组患者按有无左室肥大分为亚组,对比组间心率变异性.结果:在心率变异性上,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心率变异性上,伴有左室肥大患者显著小于无左室肥大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能够使心率变异性性明显减低,且在高血压患者中,同时伴有左室肥大者其心率变异性改变更具明显性.

  • 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薛莹冰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运动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水平.

  • 胸腔镜辅助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治疗连枷胸

    作者:贺强军;茹炜;肖志明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治疗连枷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酒泉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自2010年3月至2016年5月急诊收治的63例连枷胸患者资料,32例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应用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对连枷胸进行中心重点固定,(手术组),31例行常规保守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组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胸壁结构稳定,胸廓畸形有效矫治,疗效满意.住院天数、伤后肺部感染、肺不张、疼痛等并发症均明显优于非手术对照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应用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对连枷胸进行中心重点固定,临床实践证明效果理想,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术后易于取出等优点,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呼吸功能改善;手术后肋骨接近正常,而且愈合后胸廓不留畸形.是治疗连枷胸的有效方法.

  •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分析

    作者:陆兆美

    目的:对生理性黄疸早产儿行早期微量喂养和护理联合的临床效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指数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确诊的生理性黄疸120例早产儿资料,且按照临床护理方法选择不同分成两组,将行早期微量喂养+常规护理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于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临床效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和黄疽指数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胎便转黄、胎便初排等所用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出生后3日、6日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且出生后2日、3日黄疸指数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生理性黄疸早产儿行早期微量喂养和护理联合能够缩短各项时间指标,且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指数,可被临床应用和推广.

  • 快通道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一贵;韦小芬

    目的:研究快通道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到2017年4月我院妇科收治的40名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患者分组按照不同的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快通道全凭静脉全身麻醉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应用费用,以及患者手术的耐受性以及对治疗麻醉的满意度评分结果.结果:经临床统计分析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手术中患者疼痛评分以及满意度均低于对照组,且P均<0.05,表明本次临床统计数据,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且手术麻醉复苏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的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由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临床中,为保证妇科患者在进行腹腔镜手术中的耐受性,执行快通道麻醉处理,有更好的临床价值,在临床中,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莫沙必利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作者:蒋冬梅

    目的:探究莫沙必利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的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7%,与观察组的96.7%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更加优异,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王春杰

    目的:研究动态、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纳入98例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其中49例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作为动态组,另49例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作为常规组.观察两种检测于段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动态组对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动态组患者室性、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检出率均高于常规组,P <0.05.而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早发两组患者检出率无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率较高,对心律失常各特征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应用

    作者:李利波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于2015年6月-2016年10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PHT(门脉高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到观察组中,并选取同期2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运用彩色多普勒来对患者进行血流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脾静脉内径增大,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脾静脉血流量增加,C级患者与A级和B级患者相比,门静脉流速降低,并且,其EV程度越高,脾静脉内径也就越大,其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通过运用彩色多普勒,来观察与分析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病情诊断与检测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

    作者:张华;苏妙贤;李科霖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开展时间2016年7月到2016年12月,病例数为60,所有患儿均择期施行腹腔镜下腹部手术,随机分组,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方式进行术后镇痛,对照组不给于TAPB.使用VAS评量表评估患者的镇痛效果,使用BCS评量表评估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观察患者的镇痛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研究组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BCS评分比对照组更高,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提高术后舒适度,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 高频超声在肌腱损伤及损伤预后观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慧丽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在肌腱损伤及损伤预后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12月~ 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13例肌腱损伤患者,其中首诊肌腱损伤患者109例,损伤缝合术后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并根据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给予109例首诊患者功能训练指导,于6个月后进行随访.分析首诊及损伤缝合术后患者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和首诊患者6个月后随访情况.结果:109例首诊患者中,36例肌腱完全断裂,41例肌腱大部分或部分断裂,32例肌腱挫伤;104损伤缝合术后患者中,23例缝合后瘢痕愈合,25例缝合后腱性连接,31例缝合术后不同程度粘连,25例缝合术后肌腱再断裂;109例患者中98例良好愈合,11例出现肌腱粘连.结论:采用高频超声对肌腱损伤进行诊断效果显著,准确度较高,操作简单,且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探究

    作者:王海璇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22例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11例患者.对照组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整理统计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诊断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诊断符合率、诊断满意度、附件区包块、胚芽、盆腔积液等项目检查情况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好诊断出患者胚芽、盆腔积液等情况,检出率较高,进而为后期的临床治疗准备条件,应用价值较高.

  •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刘红丽

    目的: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金标准,对比颈动脉超声单独诊断及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经DSA检查证实,本组108例患者中共8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6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联合诊断灵敏性为90.24%(74/82)、特异性为96.15% (25/26)、准确性为91.67%(99/108),颈动脉超声单独诊断灵敏性为65.85%(54/82)、特异性为96.15%(25/26)、准确性为73.15%(79/108),联合诊断灵敏性及准确性高于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颈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灵敏性,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避免漏诊或误诊,为及早制定佳干预方案提供指导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 甲状腺结节钙化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李军彦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钙化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00例病理以及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超声下甲状腺结节钙化对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结果:超声检测显示,甲状腺结节无钙化恶性率2.7%,钙化恶性率28.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恶性率14,5%,病理检查恶性率17.5%,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钙化结节中,微钙化恶性率堆高,其次为微、粗钙化共存、不规则粗钙化,规则粗钙化恶性率低.结论: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微钙化结节,能够作为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重要依据.

  • 高频超声检测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炎滑膜病变的应用

    作者:李刚雄;罗新源;陈翠芳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膝关节炎滑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广州市南沙区东涌医院收治的RA伴有膝关节损伤的患者40例为病例组,另选同期于我院正常体检的健康成年人4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测,比较两组滑膜厚度,并对比病例组治疗前滑膜厚度与阻力指数及血流分级变化,分析C反应蛋白、血沉与滑膜厚度、血流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滑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病例组治疗后滑膜厚度明显小于治疗前,阻力指数明显大于治疗前,血流分析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血沉与滑膜厚度、血流分级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高频超声可有效诊断RA膝关节炎滑膜病变,准确指导临床指标,控制病情进展,具有安全、简单等优势,值得推广.

  • 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与术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

    作者:庞志英;陈军;李智锋;冯社欢;赵仕懂;岳春胜;郑小平;贺旭东;李光明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间的100例急性阑尾炎者的临床资料,入选对象均接受高频超声诊断,后将其对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100例急性阑尾炎者检出率高达9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者1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者2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者65例,阑尾周围脓肿者3例.结论:对急性阑尾炎行高频超声具有较高准确性,该诊断方法具有可行性.

  • 超声检查在胎儿脐带血管前置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单小玲

    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胎盘血管前置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产科行产检的孕产妇46379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超声检查资料,记录胎儿血管前置的发生情况.并以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分析胎儿血管前置的发生率及图像特点.结果:临床病理检查证实46379例孕妇中共发生血管前置22例,发生率为0.047%.产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20例,检出率为90.9%(20/22);漏诊2例,漏诊率为9.1%(2/22).2例漏诊的患者均在晚孕期再次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选择自然分娩,胎儿均死亡.超声图像特点:宫颈矢状切面条状血管跨越宫颈内口上方,纵切面呈条管状无回声,可见沿宫颈内口或接近宫颈内口的胎膜下穿行的脐带血管,其接近或者跨越宫颈内口.PW检可见查血管搏动与胎心率一致.结论:对于胎儿脐带血管前置,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产前检查可获得较高的诊断率,可作为早期门诊筛查诊断的有效手段.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

    作者:梁启硕;陈伟军;曾燕清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价值.方法:选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乳腺癌腋窝肿大淋巴结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腋窝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诊断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此次研究病理诊断出腋窝肿大淋巴结良性患者有58例,恶性淋巴结肿大患者有5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出腋窝肿大淋巴结良性57例,恶性51例.两者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大小、长短径比值、皮质是否增厚、内部回声等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性质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以提高临床判断准确率,促进乳腺癌的治疗效率.

  • 肌肉骨骼超声应用于慢性足底筋膜炎临床诊断的价值探讨

    作者:余雪玲;邓福珠;张立;杨燕华

    目的:探究肌肉骨骼超声应用于慢性足底筋膜炎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单侧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32例作文本次研究的对象,利用肌肉骨骼超声对患者的足底筋膜予以测量,对比患者的健侧与患侧足底筋膜厚度.结果:患者经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后发现,其健侧ICC评分为0.91,患侧ICC评分为0.85,表示重测信度良好;而对比两侧足底筋膜厚度发现,患者的患侧足底筋膜厚度明显大于健侧厚度,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骨骼超声可以有效测量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的足底筋膜厚度,并对其炎性程度进行评估,为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提供可靠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依据.

  • 胎儿四腔心观左心房后壁与降主动脉之间距离的定量研究

    作者:郭旭霞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四腔心观测量正常中晚孕期胎儿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的参考值,探讨分析上述测量值与胎儿生物学生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360例,孕周21-40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方式获得胎儿孕龄、股骨长以及双顶径等生物学生长参数.并采用胎儿标准四腔心观测量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和心室舒张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以胎儿孕龄、股骨长以及双顶径为自变量,以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和心室舒张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为因变量,建立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和心室舒张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351例(排除9例)正常胎儿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95%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19 ~0.48 cm,平均值为(0.32 ±0.08) cm;心室舒张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的95%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25 ~0.62cm,平均值为(0.43±0.10)cm.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和心室舒张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与胎儿孕龄、股骨长以及双顶径均呈显著线性相关.结论:正常胎儿的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和心室舒张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与胎儿孕龄、股骨长以及双顶径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作者:赖莉萍;何明玉

    目的:采用回顾性分析,评价腹部B超声、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探讨建立合理的异位妊娠诊断流程.方法:2013年2月~2016年10月,医院共确诊异位妊娠142例,均采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根据产妇意愿、膀胱状态选择超声路径,均进行常规二维、彩色血流成像(CDFI)检查.结果:阴道超声首选者拟诊正确率71.8%与腹部超声拟诊正确率6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基本肯定/高度怀疑率、典型征象检出率、不典型征象检出率高于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心血管、胚芽反射、“双环征”、积液、散在性包块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首选腹部B超还是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拟诊正确率均较低;阴道超声在获得直接以及间接征象更多,这可能是其终敏感率更高的原因.

  •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达意义

    作者:张雯

    目的:探究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4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另选取同期收治的47例甲状腺腺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甲状腺腺瘤结节内部回声、结节大小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腺瘤有晕环率(91.49%)、有包膜率(82.98%)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7.32%、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腺瘤结节周边血流及结节内部血流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二维超声检查可鉴别结节性甲状腺与甲状腺腺瘤包膜及晕环情况,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辨别两种疾病结节内部与周边血流差异,联合两种方式有助于提高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准确度,值得推广.

  •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老年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希英

    目的:探究老年肝脏局灶性病变采用超声弹性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10日到2016年3月10日收治老年肝脏局灶病变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 60岁,并自愿参与,术前或病变穿刺前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并将患者术后病理组织为诊断标准,对比超声弹性成像与术后病理组织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以判断其应用价值.结果:本次病理检查结果发现,136例患者中病理检查结果发现共有150枚病灶,其中,良性病灶37个、恶性病灶113个;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发现139枚病灶,其中良性病灶36个,恶性病灶103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率为92.67%,其中恶性肿瘤诊断率为91.15%,良性肿瘤诊断率为97.30%;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4%,特异性为93.33%,准确性为92.67%.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老年肝脏局灶性病变以及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具有较高的检查率.

  • 超声影像在孕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琦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在孕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 2015年12月经手术解剖病理证实其胎儿为先天性心脏病的4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给予了常规诊断与超声影像诊断,并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诊断组与超声诊断组,对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超声影像在孕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实际临床价值.结果:超声诊断组的检出率95%明显高于常规诊断组的75%检出率,超声诊断组的漏诊率5%明显低于常规诊断组的20%漏诊率,超声诊断组的误诊率0明显低于常规诊断组的5%误诊率;说明超声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诊断的准确性,同时超声诊断组能够对孕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准确的分型,常规诊断组不能做到准确分型,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影像诊断孕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高,能够为医师提供更清晰的影像便于鉴定,有效避免了漏诊及误诊的发生,在孕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探讨产前不同时期三维超声筛查胎儿唇裂畸形的效果

    作者:李上英

    目的:探讨产前不同时期三维超声筛查胎儿唇裂畸形的效果.方法:开展时间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一共58例产前三维超声筛查的孕妇,采用超声仪器(MEDISON)进行检查,按照不同的孕周进行分组,一共4组:孕周14-18周组、孕周20-27周组、孕周28-34周组、孕周35-38周组.观察唇裂胎儿三维面部成像和唇裂显示情况.结果:(1)58例胎儿确诊为唇裂畸形,孕14-18周唇裂显示满意共4例,20-27周唇裂显示满意18例,显示率高达90%,28-34周唇裂显示满意共3例,35-38周唇裂显示满意共3例,可见三维超声对孕周为20-27周孕期的唇裂畸形胎儿显示率高.(2)三维超声对胎儿唇裂畸形的显示:Ⅰ度10例(17.24%),Ⅱ度15例(25.86%),Ⅲ度10例(17.24%),唇裂合并上牙槽突裂5例(8.62%),唇裂合并腭裂8例(13.79%).结论:三维超声分辨率高,应用于胎儿唇裂畸形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适用于孕周为20-27周的胎儿筛查,特别是面部筛查.同时该时期检出胎儿畸形,能够为孕妇是否选择终止妊娠提供充足的时间条件.

  •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析

    作者:李文凯

    目的:研究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入院接受产前检测的孕产妇1600例,将其进行了检测,所有产妇,均进行了二维超声检测和四维超声监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检测畸形儿的敏感性、准确性以及特异性结果.结果:经临床诊断比较,两种检测结果显示,虽然有差异,但P>0.05,并不显著.而在检测中,四维超声监测结果相对于二维超声,效果更好,而联合检测,效果更明显,相比较其他检测结果,P <0.05.结论:在临床畸形儿的敏感性检测中,应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的诊断中,其效果更优秀,能够有效降低漏诊率,在临床中,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高频与低频彩超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105例分析

    作者:曹勇;王克蓉;苏剑;黄芳;马桂嫦;梁育生;高雪嘉

    目的:探讨高频与低频彩超联用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经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资料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经高频与低频彩超联合应用检查并诊断,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高频联合低频彩超诊断符合率94.28%,漏诊率约5.71%.阑尾的横径与阑尾炎的严重程度相关,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横径明显小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化脓及坏疽性阑尾炎两种类型阑尾炎阑尾横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频彩超与低频彩超联用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

  •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伟民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 2016年9月收治的5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腺腺瘤29例),均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二维超声检测结果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分级情况.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发生率(83.33%)高于腺瘤(34.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腺瘤结节周边血流及结节内部血流0级或Ⅰ级所占比例(20.69%、34.48%)明显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Ⅱ级或Ⅲ级所占比例(79.31%、65.52%)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产前胎儿检查的应用意义探析

    作者:胡燕

    目的:研究并探讨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产前胎儿检查的应用意义.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在我院孕产保健门诊接受产前检查的20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接受产前胎儿肢体畸形筛查,采用超声设备对宫内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判断胎儿肢体是否存在畸形,根据孕妇及其家属意愿对产前超声筛查为肢体畸形的胎儿实施引产或继续妊娠,以引产或出生后结果作为参照,计算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2000例孕妇经产前超声筛查共发现17例胎儿肢体畸形,其中,15例胎儿选择引产,经引产证实均为肢体畸形,2例胎儿选择继续妊娠,其妊娠结局均随访成功,经出生后证实有1例超声误诊;产前超声检查未检出胎儿肢体畸形的1983例孕妇中共有32例失访,随访成功的1951例孕妇中有29例在孕期流产,其余1922例孕妇均成功分娩,经流产或出生后证实,1951例孕妇共有2例胎儿肢体畸形漏诊.结论:对孕妇实施产前胎儿肢体畸形筛查,可及时发现胎儿肢体畸形,有利于及时实施妊娠终止,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有利于促进优生优育,改善出生人口质量.

  • 二维超声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前胎儿体重的预测研究

    作者:苏剑;黄芳;王克蓉;高雪嘉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前胎儿二维超声各项测量指标与胎儿体重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超声检查,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分为观察组(巨大胎儿),对照组(正常胎儿),分别对两组胎儿生长情况及各因素指标数值进行分析,对体重的预测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组中BPD、FL、HC指标与对照组胎儿指标相比,组间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胎儿LL、AC指标值明显较对照组胎儿的LL、AC指标值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进行F检验,显示LL、AC指标对体重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可知其对胎儿体重起较大决定作用,而HC、FL和B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测量胎儿LL、AC再结合HC、FL、BPD可较准确的对胎儿生长情况进行预测评估,在临床中值得借鉴.

  •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探究

    作者:黄李燕;谢君;金宏祥;吴婕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经本院确诊的小儿肠套叠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分析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52例患儿中,超声检查诊断为肠套叠患儿50例,诊断准确率为96.15% (50/52),2例患儿误诊为阑尾脓肿,误诊率为3.85%;肠套叠高频超声图像特征:对患儿腹部病变位置行超声检查时,肠套叠肿块短轴切面表现为“同心圆”征或“靶环”征,肿块长轴切面表现为“假肾”征或“套筒”征;42例患儿肠壁或肠系膜上有丰富的血流信号(呈点线状),8例患儿见少许星点状血流,2例患儿肠壁层次模糊,没有探及血流信号,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在类风湿性腕关节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对比

    作者:冯少阳

    目的:探究高频彩超和磁共振成像(MRI)在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与我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180例作为观察者,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双侧腕关节进行高频彩超及MRI检查,比较其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滑膜平均厚度(3.14±1.74) mm明显高于对照组(1.47 ±0.16)mm(P=0.000).观察组的高频彩超滑膜炎、关节积液及腱鞘炎检出率分别为100.00%、66.67%、61.94%与MRI检出率100.00%、69.17%、65.28%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其在骨侵蚀方面上的检出率(38.89%)明显低于MRI的检出率(56.67%)(P<0.05).结论:高频彩超与MRI在RA患者腕关节疾病的早期检出率大致相同,故可作为RA患者腕关节疾病的早期筛查的影像学检查,表现不典型者可予MRI进行进一步检查.

  •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输卵管妊娠的效果差异对照分析

    作者:王蕊

    目的:分析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输卵管妊娠的效果差异.方法:选2005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门诊收治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126例,在患者术前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腹检查患者63例(A组),经阴道检查患者63例(B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A组诊断合格率要明显低于B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进行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输卵管异位妊娠的诊断合格率要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高,对手术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 二维超声及四维彩超在胎儿手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勇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四维彩超在胎儿手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6年11月于我院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12726例,均顺序进行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胎儿是否存在手部畸形.跟踪随访至孕妇分娩,记录新生儿手畸形发生情况,并分别与二维和四维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2726例孕妇共顺利娩出新生儿12726例.经产后查体共发现新生儿手畸形48例(93处).二维超声对胎儿手畸形的检出率为72.9%(35/48),对手畸形病变细节的检出率为66.7% (62/93);而四维超声对胎儿手畸形的检出率为89.6% (43/48),对手畸形病变细节的检出率为87.1%(81/93).二维和四维超声对胎儿手畸形和病变细节的检出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维超声对胎儿手畸形的诊断价值优于二维超声.

  • 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罗晓;阳成英;林文武;郑映开;韦丽花

    目的:对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观察2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栓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 <0.05,其中单侧血栓11例,双侧血栓19例;左侧血栓14例,右侧血栓16例;股静脉血栓11例,占比36.67%,胫后静脉及腘静脉血栓6例,占比20.00%,股静脉及髂静脉13例,占比43.33%,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采用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的效果显著,其诊断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前纵隔蔓状血管瘤一例

    作者:孟蒙;王波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3岁,体检发现左前纵隔占位10天,余无特殊不适.查体未见明显异常.2 影像学及术中表现CT平扫示前上纵隔软组织肿块,大小约16mm×22mm×31mm,边界尚清,密度较均匀,CT值约46HU,其内可见点片状高密度影(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轻度强化,静脉期呈渐进性强化(图2、3).肿瘤切除术中见其位于前上纵隔心包上方,升主动脉前方,呈灰褐色类圆形,大小约3.5×2.5cm,质韧,不活动,具有完整包膜.术后病理见广泛动静脉畸形,诊断为左前上纵隔蔓状血管瘤(图4).

    关键词:
  • 介入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游国超;高毅;孔祥

    目的:研究对比介入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介入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86.21%,对照组为62.06%,两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在临床推广.

现代医用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