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梗死伴脑内微出血磁共振成像的研究

    作者:栾文勃;孙夕林

    目的:研究在脑梗死合并脑内微出血患者中采取磁共振成像的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纳入且参与诊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均开展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磁共振成像特点和表现,记录脑梗死患者脑内微出血发生位置、例数以及脑梗死伴发脑内微出血患者分级和脑白质改变程度、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纳入分析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中,伴发脑内微出血占据比例29.00%,基底节占据比例65.51%;皮质以及皮质下占据比例55.17%;丘脑例数占据比例34.48%;脑干例数占据比例27.58%;小脑例数占据比例20.68%.随着不断增加脑白质改变严重情况,脑梗死伴发脑内微出血患者病灶个数不断增加.随着不断增加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严重情况,脑梗死伴发脑内微出血患者病灶个数不断增加.结论:脑血管病变和脑内微出血之间存在很大关系,是诊断晚期脑微血管病变的关键指标.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内微出血与血肿扩大关系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黄美媚

    目的:通过一系列颅脑CT和MRI检查来判断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内微出血(IMBs)与血肿扩大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24小时以内经CT确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6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入本研究.进入本研究后记录患者各种临床特点、血液生化特点、CT上脑出血的特点,并行头颅MRI检查(包括T1,T2,GRE-T2*),确定脑内微出血的部位、数目,并在第1次CT后的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复查头颅CT,用以判断血肿的扩大与否.把入选患者分为有血肿扩大组及无血肿扩大组,分析MRI上提示有脑内微出血是否和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相关.结果:出现血肿扩大的一组43例,无血肿扩大63例,其中血肿扩大组43例中在GRE-T2*上发现IMBs 19例,无血肿扩大组中GRE-T2*上发IMBs的仅4例.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后有血肿扩大组患者脑内微出血检出率较无血肿扩大组高,但次研究不能完全说明脑内微出血为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惟一预测因素.

  • 脑内微出血增加房颤相关卒中患者死亡率

    作者:幸福的味道

    近年有关脑内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研究认为 CMBs 与颅内出血的发生相关。此外, CMBs 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然而,尚不明确 CMBs 与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因这部分患者常需服用抗凝药物治疗,CMBs 对这部分患者意义更为重大。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韩建成;高培毅;林燕;张继红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CBMs)的分布特点及其与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连续选取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例,分析其MRI表现.根据有无CMBs将患者分为CMBs组(72例)和无CMBs组(175例).记录CMBs的位置和个数、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个数和脑白质改变的严重程度.结果 与无CMBs组患者比较,CMBs组患者年龄大、高血压、脑梗死病史、脑白质改变比例均高.CMBs组患者cMBs常见的部位依次为:基底节、皮质及皮质下区、丘脑、脑干及小脑.CMBs的分级与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改变的严重程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CMBs与脑微血管病变之间有密切关系,其可能是晚期脑微血管病变的标志.

  • 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作者:张继红;田开语;李雪松;宫旭海;刘江华;杨凤民;王拥军

    目的 探讨脑内微出血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在脑内各区域的分布情况,观察缺血性卒中亚型之间微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初步分析其相关因素及其与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等微小血管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261例心源性栓塞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及小动脉闭塞型3个亚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头颅磁共振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adient-echo T2*-weighted,GRE-T2*)观察脑内微出血的数目及部位,同时观察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和部位以及脑白质病变程度.结果 80例患者(30.70%)存在脑内微出血,数目为1~109个.微出血常见于皮质-皮质下区(46.09%),其次位于基底节区(27.80%).各亚型中小动脉闭塞型患者脑内微出血的发生率高(53.30%).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及脑白质改变程度为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4.364、1.190和1.310;脑内微出血的分级与腔隙性梗死分级(r=0.519,P<0.001)及白质改变程度(r=0.437,P<0.001)显著相关.结论 微出血在缺血性卒中患者特别是小动脉闭塞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微出血与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及脑白质改变明显相关.

  • 丘脑出血伴多发脑内微出血一例

    作者:张继红;韩建成

    1 病例简介患者,女,53岁,北京人,主因"突发头痛、右侧肢体无力1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 d活动时突发头痛,整个头部持续性胀痛,以左侧为著,伴右侧肢体无力,右上肢不能抬举,右下肢站立不能,言语欠清,能够与家属沟通,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意识障碍及抽搐,无二便失禁.急送至当地医院就诊,当时测血压为25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行颅脑CT检查提示左侧丘脑出血,给予脱水、醒脑、补液等对症治疗后,头痛、头晕明显缓解,肢体无力无改善,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急诊以"脑出血"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及食欲差,睡眠欠佳,二便如常.

  • 脑内微出血二例临床特点

    作者:王晔;郭大文;王德生;杨本强;王耀山;何祥

    脑内微出血(microbleeds,MBs)定义为梯度回波MRI(GE-MRI)均匀一致、圆形T2信号消失区,直径2~5 mm,周围无水肿.

  • 脑微出血的MRI检查和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陈峰;陆建明

    脑内微出血是颅内微小血管病变的重要标志,随着磁共振成像T*2加权梯度回波成像技术的开展而被人们认识.现就脑内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意义、磁共振成像表现等方面作一介绍,以便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脑内微出血的认识.

  • SWI在高血压患者伴发脑内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SWI(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高血压患者伴发脑内微出血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1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SWI进行检查,对其成像和相关影像资料进行观察以及分析。结果61例高血压患者经检测后,42例患者为脑内微出血,比例为68.85%,同时患者脑内微出血均分布在皮层、皮层下、脑干、小脑等相关位置处,而不同程度白质疏松和脑内微出血进行对比,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伴发脑内微出血患者采用SWI进行检查,具有显著的检查效果,能够反应出患者脑内细微穿支动脉的损伤状况。

  • SWI评估高血压程度与脑内微出血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张国华;郑素君;郑海澜;陈运奎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内微出血(CMBs)的诊断价值,以及高血压程度与CMBs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高血压合并CMBs患者的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SWI资料,依据CMBs所在的部位(即皮质-皮质下区、基底核、丘脑、脑干、小脑)确定CBMs的位置,并计算各部位CMBs的数量,同时分析CMBs的数量与高血压程度、持续时间及血压控制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150例患者均有CMBs的存在,多呈类圆形、均匀的极低信号区,边界较为清楚,多表现为孤立性,共检出CMBs病灶526个,以多发为主,且主要分布于基底核(35.6%)、丘脑(30.8%)等深部区域.在不同高血压分级、高血压持续时间及高血压控制情况的患者中,平均CMBs的数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MBs的级别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级别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69,P=0.0009).结论 SWI对CMB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明显提高CMBs的检出率,且CMBs的数量与高血压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对高血压合并CMBs患者进行严格的血压控制,可有效减少CMBs的形成,阻止小血管破坏的进展.

  •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内微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蒋颖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微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14年1~10月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病变患者90例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和MRI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脑内微出血组(60例)和非脑内微出血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级别、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腔隙性脑梗死级别、脑白质变性级别等因素;观察脑内微出血分级与高血压级别、腔隙性脑梗死级别、脑白质变性级别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内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高血压级别、收缩压、舒张压、腔隙性脑梗死级别、脑白质变性级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7、3.90、6.02、4.95、5.15,均P<0.05);脑内微出血患者高血压级别、腔隙性脑梗死级别、脑白质变性级别均是脑内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7.126、2.649、1.798,均P< 0.05).脑内微出血分级:0级35例,1级17例,2级3例,3级2例,4级3例.脑内微出血分级和高血压级别、腔隙性脑梗死级别、脑白质变性级别均呈正相关(r=0.246、0.220、0.386,均P<0.05).结论 SWI可以清晰的显示脑内微出血,其对于预防和治疗脑内微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缺血性脑卒中伴2型糖尿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施俊峰;陈峰;汤武装;王国祥;李杰

    目的:通过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缺血性脑卒中伴2型糖尿病(DM2)患者脑内微出血(CMBs)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缺血性脑卒中伴 DM2患者106例,均行常规头颅 MR 及 SWI 检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CMBs 发生率、数目、发布情况。结果缺血性脑卒中伴 DM2患者106例,其中 CMBs 阳性病例27例,阴性79例,CMBs 阳性组的平均年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病史、口服抗栓药物史比率均明显大于阴性组,WML 分值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而2组间患者的缺血性心肌病史、房颤、高脂血症、烟酒史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CMBs 阳性组的 HbA1c 和 FBG 的均值都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SWI 能清晰显示急性缺血性卒中伴 DM2患者的 CMBs,年龄、高血压、脑卒中史、脑白质疏松、抗栓药物服用史均是急性缺血性卒中伴 DM2患者发生 CMBs 的危险因素,伴有高血压病、既往卒中史是 CMBs 的高危因素。缺血性卒中伴 DM2患者发生 CMBs 与 HbA1c 和 FBG 水平相关。

  • 头痛、认知障碍、癫痫、脑皮质强化的老年脑皮层静脉血栓1例

    作者:李芳

    孤立性皮质静脉血栓非常罕见,按照Jacobs等[1]的观点,可以引起不伴有颅内高压体征的部分性癫痫和头痛.硬脑膜窦属支的皮质静脉闭塞表现为静脉梗死性脑卒中,非典型动脉区域内存在多发性脑病变和较明显的癫痫及出血倾向均支持病因是静脉而非动脉血栓形成[2].大脑皮层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且不典型,诊断难度大于其他类型卒中,常存在诊断延迟,男性患者更易被延迟诊断[3].

  • 老年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中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预后价值

    作者:刘照勇;梁丹丹;倪朝民;何晓云;丁玉菊

    目的 探究分析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的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情况.方法 急性轻型脑卒中合并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0例,对其高分辨核磁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将其分为1~4个组和>4个组,各45例,记录并比较患者脑内微出血位置、数目、脑白质改变的严重程度及颅内动脉钙化评分情况.结果 与1~4个组患者相比,>4个组患者的3级脑内微出血比例明显偏高(P<0.05).>4个组患者2级、3级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比例明显高于1~4个组(P<0.05).与1~4个组相比,>4个组患者的重度钙化评分比例明显偏高(P<0.05).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3级、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2级及颅内动脉钙化评分≥3分均是并发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的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数目与脑微血管病变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数目越多,合并脑内微出血、脑白质改变的严重程度及颅内动脉钙化程度也越严重,观察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的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情况对于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的发生及危险因素

    作者:王雯;孙静;王罗军

    目的:探讨脑内微出血(CMB)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0例,分析其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根据有无CMB将患者分为CMB组(80例)及无CMB组(170例).详细记录临床资料,观察CMB的个数、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个数和脑白质改变(WMC)的严重程度.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既往脑梗死病史、脑白质改变、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及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史与CMB的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及WMC分值为CM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MB与脑微血管病变之间有密切关系,高血压、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及WMC分值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CMB的独立危险因素.

  • 磁共振对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的分布点及其与病情严重度的关系研究

    作者:尚峰;李洪臣;徐海龙

    目的:探讨磁共振应用于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CBMs)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病情严重度的关系。方法将24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CBMs组71例与无CBMs组171例。结果 CMBs组患者的年龄更大,高血压、脑梗死病史以及脑白质出现改变的患者比例明显升高,P<0.05,CMBs的分级以及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以及脑白质改变的严重度之间明显相关。结论磁共振应用于CMBs的检出例数以及病灶数上有着很好的临床价值,CMBs与脑微血管病变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其可能是晚期脑微血管病变的标志。

  • 脑内微出血研究进展

    作者:何金龙;韩晓东;葛丽红;牛广明

    脑内微出血(CMBs)在脑血管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CMBs与各种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及是否应作为临床抗凝或溶栓治疗的禁忌证等研究尚少.本文将对CMBs的研究现状及临床价值加以综述.

  • 脑内微出血与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志民;邱虹;吴琦

    目的 探讨脑内微出血(CMBs)与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腔隙性脑梗死(LI)及脑白质疏松(LA)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首次头部MRI(T1、T2、T2-Flair)检查显示存在LI和/或LA的患者38例,进一步行头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按是否存在CMBs病灶分为CMBs组和非CMBs组.记录并分析与CMBs有关的常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检测血脂;用MMSE及MoCA量表评价认知功能;分析CMBs与LA及LI的相关性.结果 CMBs组13例,年龄(73.8±7.9)岁;11例(84.6%)有高血压病史.非CMBs组25例,年龄(64.1±9.9)岁;13例(52.0%)有高血压病史.两组间年龄、高血压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性别、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及胆固醇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MBs的存在与年龄相关(OR=1.11,P<0.05).CMBs组共有CMBs病灶58个,包括:基底节及丘脑36个、皮质及皮质下14个、脑干3个、小脑5个.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表明,CMBs的存在与LA分数(r=0.665,P<0.01)及LI灶数目(r=0.365,P<0.05)呈正相关,CMBs数目与LA分数(r=0.643,P<0.01)及LI病灶数目(r=0.474,P<0.01)呈正相关;MoCA总分与LA分数存在负相关(r=-0.339,P<0.05),与CMBs数目、LI病灶数目无明显相关性.CMBs组的MMSE及MoCA评分明显低于非CM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oCA总分与LA分数负相关(r=-0.339,P<0.05),与CMBs数目、LI病灶数目无相关性.结论 CMBs与患者的年龄和是否存在LI、LA相关.CMBs的存在与数目及LA评分与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 3.0T MR SWI结合常规序列在脑出血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卜顺林;白卓杰;张雨涵;王秀锦;曾德材;寇君伟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结合常规序列在脑出血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SWI及常规横向弛豫加权成像(T2WI)、纵向弛豫加权成像(T1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进行头颅扫描,采用Philips MR Systems Ingenia 3.0T全数字超导型磁共振.分析SWI序列和磁共振常规序列对病变的显示效果.结果 脑出血诊断阳性率:SWI 100%(31/31)、T2WI 48%(15/31)、T1WI58%(18/31)、FLAIR 52%(16/31).其中3例脑内微出血的阳性诊断SWI 3例,其余序列T2WI、T1WI、FLAIR都未见明显显示.10例海绵状血管瘤阳性诊断:SWI 10例、T2WI 8例,T1WI 2例.静脉畸形阳性诊断:SWI 2例,其余序列T2WI、T1WI、FLAIR均未显示.3例出血性脑梗死阳性诊断:SWI 3例、T1WI 1例.结论 SWI对脑出血的敏感性明显高于MR常规序列,是检查脑内微出血灶的一种有效方法,结合MR常规序列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磁共振敏感加权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尚峰;李洪臣;徐海龙

    目的:探讨磁共振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2015年1月曾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198例患者,依次行 T1WI、T2WI、T2FLAIR、DWI以及SWI序列扫描。分析SWI序列和常规序列扫描在显现脑内微出血(CMB)数目以及检出敏感性方面的差异。结果1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共有32例存在脑内微出血,SWI序列共检出了CMB灶207个;T1WI共检出CMB灶19个,检出敏感性为9.2%;T2WI共检出CMB灶36个,敏感性为17.4%;T2FLAIR序列共检出CMB49灶个,敏感性为23.7%;DWI序列检出CMB 灶122个,敏感性为58.9%。 SWI序列对CMB的检出率高。结论 SWI序列对CMB的检出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序列,SWI技术能明显提高CMB病灶的检出数目,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与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4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