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试论46例胰腺外科手术方法及效果

    作者:董亮

    本次医学活动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程度的不同,以自愿选择治疗方式为原则,随机将其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分别为:早期直接手术组:共计23例患者,在胰腺炎病发后72小时内无缓解,进行手术治疗.延期手术组:共计23例患者,在胰腺炎病发后,采取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结果:通过治疗,早期直接手术组:23例患者,治愈15例,有效3例,死亡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8例,总有效率78.27%;死亡率21.73%,术后并发症34.08%;延期手术组:23例患者,治愈18例,有效3例,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患者6例,总有效率91.3%,死亡率8.7%,术后并发症26.08%.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简单的采取手术治疗,无法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建议密切关注患者体征,采用非手术控制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 细节护理对增强CT扫描患者扫描前心理情绪、护理满意度及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鲁小茹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增强CT扫描患者中对其扫描前心理情绪、护理满意度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实施增强CT扫描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扫描前的心理状态、图像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扫描前的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图像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增强CT扫描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扫描前的心理状态,并可改善图像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增强CT扫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孟现平

    目的 探讨增强CT扫描甲状腺癌的影像学特点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32例甲状腺癌增强CT影像学资料,总结CT扫描的影像学特点,分析CT平扫及增强CT扫描对甲状腺癌病灶的检出率、诊断率,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等差异,分析增强CT扫描对甲状腺的定性诊断价值.结果 甲状腺癌在CT平扫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实性肿物、密度不均匀(84.4%),结节外浸征象(59.4%),钙化灶(53.1%),在增强CT扫描主要表现为增强后病灶范围缩小(81.2%),明显强化(90.6%),钙化灶中断(74.0%),32例甲状腺癌病灶34处,CT平扫发现病灶29处(85.3%),定性诊断14例(43.8%),增强CT扫描发现病灶34处(100.0%),定性诊断30例(93.8%),增强CT扫描病灶检出率高于平扫CT(x2=5.397,P=0.020),定性诊断率均高于平扫CT(x2=18.618,P=0.000),CT平扫淋巴结检出率为(73.7%),CT增强扫描淋巴结检出率为(77.2%),CT平扫同CT增强扫描淋巴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9,P=0.663).结论 增强CT扫描甲状腺癌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能够为进行较好的定性诊断.

  • 增强扫描CT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中华

    目的:探讨增强扫描CT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骨巨细胞瘤患者30例,对其进行增强CT扫描,分析增强CT扫描对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作用。结果:骨巨细胞瘤患者的病发部位主要是股骨下段、股骨上段、肱骨近段、胫骨上段、桡骨远端等,骨巨细胞瘤均处于1~3级之间,增强CT扫描结果显示检测结果非常复杂。结论:对于骨巨细胞瘤患者而言,进行增强CT扫描,有助于主治医生尽快确定患者的病发部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肝脏增强CT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研究价值

    作者:郝莉

    目的:研究分析肝脏增强CT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28例,对患者的肝脏增强CT扫描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CT扫描后确诊35个病灶.所有患者中有26例被确诊,剩余2例属于误诊,其确诊率为92.8%.结论:临床上对于肝癌的诊断采用CT增强扫描实施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出肿瘤的大小、位置,使得肝癌的确诊率大大的提高.

  • 外伤危急症患者腹部急诊增强CT扫描的 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刘珊妹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在外伤危急症患者腹部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诊治的外伤危急症患者共计32例为研究样本,对患者的平扫CT和增强CT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32例急诊的外伤患者当中,11例患者为骨盆处骨折,增强CT扫描结果显示11例患者均伴随腹部血管破裂并出血;合并肝脏破裂并出血者9例,合并脾脏破裂并出血者7例,合并肾脏破裂并出血者5例.结论:同平扫CT相比,增强CT扫描应用于外伤急诊腹部检查时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血管破裂或者脏器出血的具体方位,增强CT扫描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应用并推广.

  • 乳腺钼靶定位对成簇钙化灶行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 检查的临床研究

    作者:邵生金;邵银凤;左明远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定位对成簇钙化灶行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的临床研究.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临床初诊阴性的乳腺疾病患者83例,所有患者经钼靶X线检查示乳腺实质内有单纯成簇钙化灶,无其他直接影像学征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乳腺钼靶定位.结果:经细针穿刺诊断,良性43例、可疑2例、恶性38例.经术后病理诊断,良性44例、恶性39例.恶性乳腺疾病患者簇状钙化个数>1个多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钙化点数目≥15个/cm2多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钙化灶直径≥10mm多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簇状钙化密度低少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钼靶定位对成簇钙化灶行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其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 增强CT扫描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应对措施

    作者:张思瑾

    为了使患者能够顺利进行CT增强扫描,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我们根据在进行增强CT扫描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增强CT扫描与FDG-SPECT/PET扫描诊断小肺癌的比较性研究

    作者:秦乃姗;蒋学祥;王荣福;王仪生;唐光健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与FDG-SPECT/PET显像(氟-18-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对小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病理证实的小肺癌11例、炎性结节5例、结核瘤2例,术前行CT增强扫描(100ml造影剂以2.5 ml/s速度静脉注射)和FDG-SPECT/PET显像(FDG 11.1~14.8MBq静脉注射),观察病灶CT图像强化程度及核素显像的FDG浓聚程度。将术前两种不同的扫描结果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两种方法对鉴别诊断小肺癌的意义。结果 11例小肺癌增强CT扫描及FDG显像均诊断正确,但增强CT将1例炎性假瘤误诊为肺癌,FDG将一例结核误诊为肺癌。在11例小肺癌中CT检出6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FDG检出5例淋巴结转移。结论增强CT扫描与FOG-SPECT/PET显像均能鉴别诊断小肺癌,两者各有优势,其正确率无显著差异。两种方法结合分析将更有利于小肺癌的鉴别诊断。

  • 胰腺癌侵及血管的术前影像学判断

    作者:缪传文;骆明德

    目的探讨联合CT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胰腺癌侵及血管的判断.方法对胰腺癌术前进行增强CT扫描及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对病灶与门静脉血管进行分级判断,并对照术中发现或病理结果.结果根据增强CT扫描大体判断肿瘤与血管的邻近关系,其中2例SMA、SMV三个层面未显示;1例SMA向右推移;5例PV-SMV显示不良(有的层面不显示或显示不清);2例SMA、PV-SMV显示较清晰.根据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肿瘤与门静脉血管关系可分为0级2例,Ⅰ级3例,Ⅱ级3例,Ⅲ级2例,其中行根治手术3例,行根治切除并血管重建4例,行内引流术3例.结论术前增强CT扫描可以大体判断肿瘤与血管的邻近关系,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可提供可靠的肿瘤与门静脉血管关系影像学资料,对指导手术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 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张宏;施红;余秀华;钱斌;孔梓祥;汪贤臣;李黎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同时接受肝脏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的肝内局灶性病变48例进行分析,重点对肝内局灶性病变良恶性判断的敏感度、特异性、预期准确度及病理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判断的敏感度为96.7%,特异性为94.1%,预期准确度96.8%,病理类型符合率为84.7%;增强CT则分别为90.7%、92.8%、96.7%和86.9%.结论: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与增强CT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病理诊断符合率.

  • 结节性硬化伴多脏器错构瘤影像分析

    作者:马辉;张舒;姜太俊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合并多脏器错构瘤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结节性硬化患者颅内病变,同时2例合并多脏器错构瘤的 CT 及 MR 表现,2例肾脏错构瘤经手术组织学证实,其中1例肝脏错构瘤及眼部附属器错构瘤。结果头 CT 及 MR 检查表现为双侧脑室旁及室管膜下多发小点状钙化及结节状高密度,眼部附属器错构瘤。MR 检查 T1等或稍低信号, T2高信号,钙化结节均呈低信号。增强检查部分室管膜下结节强化。2例上腹部增强,双肾错构瘤,其中1例肝脏错构瘤,右眼错构瘤及右肾脏错构瘤伴出血。结论结节性硬化病理主要为错构瘤侵犯全身脏器,脑部为常见累及部位,伴多脏器错构瘤较少见。CT 及 MR 检查对结节性硬化诊断具有不同诊断优势及特点,结合临床病史及体征,基本能够明确诊断。

  • 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坚

    目的 探讨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SPN患者行增强CT扫描,分别在平扫及增强后30s、1min、2min、3min、4min测量病灶的CT值,进行分析.结果 增强扫描后肺癌和炎性结节的CT值均明显高于平扫CT值( P<0.05);但是良性结节增强扫描前后无明显变化(P >0.05);增强扫描肺癌、炎性结节与良性结节的CT强化程度有显著差异( P<0.05);另外经过增强扫描后,肺癌、炎性结节、良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均有明显的升高( P<0.05).结论 增强CT扫描能显示SPN的强化特征并有助于定性诊断.

  • 高压注射器在增强CT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滕建玲;滕芳

    目的 探讨高压注射器在增强CT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222例来我院行增强CT扫描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推法增强扫描,观察组给予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扫描后的增强扫描效果、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经过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应用于我院需要进行增强CT扫描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会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在选择增强CT的扫描方式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做决定.

  • 80例儿童腹部常见实体瘤增强CT扫描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腹部常见实体瘤采用增强CT扫描的诊断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腹部实体瘤儿童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增强CT扫描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并评价动脉期及静脉期的强化差异。结果增强CT扫描对肿瘤钙化诊断准确率92.50%,同全序列扫描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P>0.05);动脉期与静脉期强化程度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5.52,P<0.05)。结论增强CT扫描检查儿童腹部常见实体瘤准确度较高,并且可以明显降低放射剂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急性阑尾炎应用不同剂量腹部增强CT诊断比较分析

    作者:王如维;解莉莎;刘明霞

    目的 比较分析急性阑尾炎应用不同剂量腹部增强CT的临床诊断.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 观察组给予低剂量腹部增强CT扫描,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腹部增强CT扫描,对比两组患者诊断效果与受照射剂量.结果 观察组扫描剂量(9 1±3.1) mGy,有效毫安秒(79±24) mAs,对照组扫描剂量(23.5±6.3) mGy,有效毫安秒(195±45) mAs,观察组扫描剂量与有效毫安秒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CT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应用低剂量腹部增强CT扫描不会影响诊断价值,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受辐射剂量.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结合增强CT扫描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卫金歧;边壮;周小军

    目的 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结合增强CT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68例,其中33例行ERCP检查, 68例行增强CT扫描检查,并与68例体表B超(B-US)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ERCP的诊断准确率为87.88%(29/33), 增强CT扫描为 88.24%(60/68),B-US为47.06%(32/68), ERCP结合增强CT扫描为96.97% (32/33).ERCP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B-US,ERCP结合增强CT扫描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ERCP、增强CT扫描及B-US(均P<0.05).结论 ERCP在胰腺癌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必要时结合增强CT扫描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CT增强扫描密度测量在甲状旁腺腺瘤、甲状腺和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曼;王沄;田均平;张竹花;金征宇

    目的 通过多期计算机断层增强扫描对甲状旁腺腺瘤、淋巴结及甲状腺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21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结果,并对其术后的病理标本进行研究.在多层螺旋CT检查过程中,记录CT平扫(D0)及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入后35 s(D35)与65 s(D65)后甲状旁腺腺瘤、淋巴结和甲状腺在3个不同阶段的密度.结果 DO期甲状旁腺腺瘤ct值[(45±12) HU]与甲状腺实质[(90±15) 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ROC曲线表明,75 HU是区分甲状旁腺腺瘤和甲状腺实质密度的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5.2%.注射对比剂35 s后,甲状旁腺腺瘤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淋巴结[(182±39) HU比(80±20) HU,P=0.004];ROC曲线表明,111 HU是区分甲状旁腺腺瘤和淋巴结密度的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5.2%.注射对比剂35 s至65 s,甲状旁腺腺瘤密度下降52 HU,而淋巴结密度升高13 HU,与甲状旁腺腺瘤密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结论 增强CT不同时段测量密度可以区分甲状旁腺腺瘤、淋巴结和甲状腺.

  • 经直肠超声联合增强CT扫描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妮;陈华芳;施龙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联合增强CT扫描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9例直肠癌患者,分别行经直肠超声及增强CT扫描,并同术后直肠癌病理T、N分期结果作对照,分析经直肠超声联合增强CT扫描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及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直肠超声诊断直肠癌术前T分期准确率高于增强CT扫描,经直肠超声联合增强CT扫描诊断直肠癌T分期准确率高于单独经直肠超声及增强CT扫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直肠超声诊断直肠癌术前N分期准确率高于增强CT扫描,经直肠超声联合增强CT扫描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经直肠超声及增强CT扫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联合增强CT扫描可提高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评估病情、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重症急性胰腺炎增强CT检查的病情评估价值

    作者:魏仁国;卢义展

    目的:探讨增强C T检查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的诊断及与病情预后的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增强C T检查的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病历资料,通过记录C T检查评分、胰腺坏死程度、分析局部并发症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76例病人中,其中29例胰腺假性囊肿,16例胰腺脓肿;胰腺坏死的范围、部位对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进展和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周坏死、C T严重指数与胰腺假性囊肿的形成有关。结论:CT增强扫描可确立重症胰腺炎局部并发症的诊断,对病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应作为常规检查。

5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