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成因及内镜治疗

    作者:李一;李少昊;卜玉杰

    目的:研究内镜技术在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确诊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内镜技术确诊和治疗.结果:50例接受ERCP造影检查后,均发现有胆总管结石,接受相应治疗后均能治愈.结论:内镜技术在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确诊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解民鹏;麻树人;张宁;王晓欢;王静

    目的:研究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ERCP)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共81例,其中经 ERCP 行内镜下胆囊置管引流术(ENGBD)治疗的49例设为治疗组,内科保守治疗的32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并评估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白细胞、总胆红素、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超声检查等方面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行 ENGBD 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5.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白细胞总数在24h 就开始显著下降,在6 d 内降到正常值,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白细胞总数在10 d 内降到正常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ENGBD 是一种及时、安全、有效的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微创手术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乳头旁憩室与胰胆疾病51例

    作者:常玉英;黄永辉;车筑平;王于锦;孙诚宜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乳头旁憩室与胰胆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进行ERCP检查的342例患者,5l例有乳头旁憩室,290例无乳头旁憩室.分析其内镜下表现、插管情况及终诊断.结果:憩室组胰胆管显影36例,单总胆管显影12例,选择性插管失败3例.憩室组插管后显影的48例中,胰胆疾病者41例,占85.4%;无憩室组阳性发现86例,占29.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距乳头较远的憩室,临床表现轻微,如中上、右上腹隐胀痛.距乳头较近的憩室,临床多表现为感染、胰腺炎或严重黄疸.胆囊切除术后胆管结石再发者23例.结论:憩室的存在可能与某些胰胆疾病的发生有关,不同类型乳头旁憩室与胰胆疾病的发生有关.乳头旁憩室在一定情况下影响插管成功率.

  • 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

    作者:韩兵;王宝仁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以及相关治疗技术已成为胆胰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研究发现,治疗性ERCP、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Oddi括约肌压力检测、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插管困难与多次胰管注射、操作者的经验不足为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危险因素.关于预防ERCP术后AP的药物研究被广泛开展,生长抑素和加贝酯被多数学者认为对AP有显著的预防作用.更广泛的药物研究其具体效果尚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在内镜技术方面,选择性插管技术的改进、胰管支架和胆道引流技术被认为可有效地防止ERCP术后AP的发生.

  •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ERCP临床诊治的影响

    作者:夏会;姜开通;曾宪忠;孔庆印;王萃玥;王爱华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um,JDD)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诊治的影响.方法 对临沂市人民医院2006-01/2015-12之间进行共5673例ERCP合并JDD的12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存在JDD对进行ERCP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中行ERCP患者插管成功者为1242例,ERCP诊断JDD合并胆系结石者为1206例,占81%(1026/1267);非胆系结石的十二指肠憩室者为241例,占19%(241/1267),ERCP总的成功率98%(1242/1267).术中术后总的并发症47例(3.7%),术中出血者11例,术后迟发性出血者8例,ERCP术后胰腺炎者19例,胆道感染者7例,穿孔者2例,均经内镜或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整个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JDD患者进行ERCP手术时应该更加谨慎的进行操作,了解这种解剖变异对胆管末端走行的影响,根据相应的乳头特点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熟练掌握ERCP操作技巧,憩室旁乳头的ERCP相关操作也是可以安全顺利完成的.

  • EST+ERCP术后早期并发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外科诊治

    作者:倪杰;罗中尧;陆贝

    目的 探讨EST+ERCP术后并发急性坏疽性胆囊炎(AGC)的外科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7年6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68例行EST+ERCP手术病人的资料.结果 16例病人术后并发AGC,发生率为1.09%,主要表现为术后1~3 d突发右上腹疼痛伴局限性腹膜炎和发热.血白细胞总数>15.0×109/L 15例(93.8%).B超呈高张胆囊、双边影征改变等,术前诊断准确率为81.3%.该组行胆囊切除术10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例,胆囊大部切除术3例,胆囊造瘘术1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结论 术后1~3 d潜伏期、局限性腹膜炎、血白细胞升高及胆囊B超是EST+ERCP术后并发AGC诊断的主要依据,应与乳头区穿孔、重症胰腺炎等仔细鉴别,诊断明确后宜尽早手术.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胆管炎

    作者:楼颂梅;张啸;张筱凤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胆管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01年8月至2009年2月采用ERCP联合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的16例妊娠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于妊娠3个月(妊娠早期)时行ERCP术+塑料内支架引流,未行EST取石,分别于术后4个月和5个月后内支架堵塞,再次行EST术取石.8例妊娠中期病例,7例一次性EST取净结石;1例因胆总管有多枚结石,行EST部分取石后放置塑料内支架,分娩后2周再行ERCP术取净结石.6例妊娠末3个月患者,5例1次行EST术取石成功;1例造影见胆总管结石多枚,直接放置塑料内支架1根引流,分娩1个月后,再行ERCP术取净结石.1例妊娠末3个月患者术后并发急性轻型胰腺炎,经治疗后痊愈;其余病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随访至胎儿出生后1个月,未发现早产和宫内胎儿窘迫病例,无畸形、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儿出生.结论短期随访显示,ERCP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胆管炎安全有效.但目前尚缺乏射线对胎儿是否有影响的长期随访结果.

  • 同步或序贯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对比研究

    作者:吴健;丁岩冰;邓彬;鞠泽生;李强;孙建宏;马建明;王远志

    目的 探讨同步或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2月,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分为同步手术组42例(LC联合术中EST)和序贯手术组43例(LC联合术前EST),比较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情况. 结果 2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115.3±64.8)min vs.(107.8±57.9)min,t=0.563,P=0.575].与序贯手术组比较,同步手术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2.4% (1/42) vs.18.6% (8/43),X2=5.907,P=0.01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5.9±1.7)d vs.(7.8±2.4)d,t=-4.203,P=0.000]. 结论 同步LC联合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中选择性应用腹腔镜内镜会合或逆行胆管插管方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治进展

    作者:许松欣(综述);丁岩冰(审校)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common bile duct stone, CBDS)占胆道结石的10%~33%,不同年龄患病率有一定差异[1]。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或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 EST )是该病的标准治疗方案。在过去的10余年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 LC )已经取代开腹胆囊切除术,但对于胆囊结石合并CBDS,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虽具备同步微创手术的诸多优点,但操作技术复杂,不易普及[2,3]。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的快速发展,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可选择以LC为基础联合内镜或LCBDE 的多种手术方案[4~6]。目前, LC联合内镜是国内应用普遍的胆囊结石合并CBDS的治疗方式,包括序贯LC联合ERCP+EST和LC联合术中ERCP+EST。本文对LC联合ERCP的各种手术方案及特点做一综述。

  • 腹腔镜下规则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二例

    作者:陈平;别平;刘吉奎;董家鸿

    例1 男性,36岁,反复右上腹隐痛伴畏寒、发热、黄疸10年入院.4年前在外院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部斜切口瘢痕,长约15 cm.余无特殊发现.B超、CT均提示:左肝内胆管结石伴萎缩,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直径1.1 cm.经过积极术前准备,先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取出胆总管结石3枚,约0.5~0.8 cm.3 d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规则左半肝切除、腹腔引流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300 ml.手术时间约5 h.手术情况:全麻,患者左侧卧位.按腹腔镜胆囊切除方法放置套管Trocar,先分离胆囊区的粘连.然后患者右侧卧位,在剑突下5 cm处,再放置10 mm套管.先解剖第一肝门,分离左肝动脉、门静脉左干和左肝管,分别钳夹、切断,然后用超声止血刀切除左半肝,左肝静脉需单独钳夹.扩大剑突下切口至4~5 cm,将肝剪碎取出,创面放置血浆管引流,结束手术.术后常规输液、抗炎、止血等治疗.术后第2天可以进食,第3天开始下床活动,5~7 d拔除引流管,9 d即可出院.

  • ERCP相关操作致十二指肠穿孔三例分析

    作者:翟超;郑明华;刘晓晨;相建国;陈亮;肖栋;梁明;张亦磊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导致十二指肠穿孔的发生率虽仅为0.2%~1%,但病死率却为16%~18%[1-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ERCP相关操作致十二指肠穿孔的3例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总结在诊断和治疗ERCP及其相关操作并发十二指肠穿孔的经验和教训.

  • 内镜下乳头切开加球囊扩张术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

    作者:董金良;梁金荣;张玉惠

    目的:研究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切开加球囊扩张,治疗肝胆胰疾病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为临床上治疗肝胆胰疾病及防治术后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将1500例肝胆胰疾病患者实施ERCP行乳头切开加球囊扩张术,对其中发生术后胆道感染的患者,根据就诊前和术后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发生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制定预防措施。结果155例患者发生术后胆道感染,感染率为10.3%;肝功能分级、术前合并胆道感染、术中反复插管、注入造影剂过量、胆道狭窄、原发性硬化胆管炎、肝移植术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是ERCP乳头切开加球囊扩张治疗肝胆胰疾病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硬化胆管炎(OR=4.089)、术前合并胆道感染(OR=2.884)、胆道狭窄(OR=2.718)是术后并发胆道感染的前3位主要危险因素,而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OR=0.042)则可以降低术后并发胆道感染的概率。结论使用ERCP乳头切开加球囊扩张术可引发胆道感染,了解胆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患者术前情况,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造影剂的用量等可以有效预防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

  • 十二指肠内镜术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詹志刚;郭学刚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可清晰显示胰胆管,从而提高胆胰疾病的诊治水平.1974年,Kawai等首次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开创了非外科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先例,加上后来的经内镜胆管引流(ER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经内镜胰管引流术(ER-PD)、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内镜内瘘术(endoprothesis stent)及"子-母镜技术"(PCPS),使内镜介入治疗技术在胆胰疾病的诊治中被广泛应用,并产生了"内镜外科"的新概念[1].

  • 奥曲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任玉红

    目的 探讨奥曲肽预防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患者, 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 对照组患者在术前采用常规方法预防胰腺炎, 研究组则在术前1 h应用奥曲肽预防,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12、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2、12、24 h血清淀粉酶均比对照组减少,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发生胰腺炎, 对照组则4例(10.0%)发生胰腺炎, 两组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急性胰腺炎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作者:伍小琼

    目的 分析总结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80例行ERCP检查或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26例,发病率为6.84%,单因素分析证实女性、年龄<55岁、既往有胰腺炎病史、反复插管、导丝多次进入、过度电凝切开(超过乳头长度60%)、胰管显影、非选择性高压注射造影与急性胰腺炎发生有关(P<0.05),而乳头括约肌切开、胆管扩张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反复插管、胰管显影、非选择性高压注射造影、过度电凝切开是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反复插管、胰管显影、非选择性高压注射造影、过度电凝切开是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可试图通过评估和控制这些危险因素降低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

  • 综合护理模式在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胆管结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的效果

    作者:付凤秀;晏莉敏

    目的 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接受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胆管结石的患者在进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胆管结石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在ERCP期间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在ERCP期间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胆管结石行ERCP期间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胆管结石住院治疗总时间、在行ERCP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胆管结石行ERCP影期间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7.3%);胆管结石住院治疗总时间[(7.69±1.08)d]明显短于对照组[(11.50+2.86)d];在ERCP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7例).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接受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胆管结石的患者行ERCP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

  • 综合护理干预对 ERCP+EST+ LC 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作者:张羽;李海霞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一年多来符合该手术适应症的45例患者行ERCP+EST+LC 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术前专科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减轻了患者痛苦,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康复,节省了住院费用。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 ERCP+EST+ LC 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对 ERCP 与 LC 双镜联合治疗的成功起着积极的作用。

  • 216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贾振华;雒利春;苗淑秋;赵梅玲

    目的:探讨实施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16例患者实施ERCP,并对其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216例均成功进行诊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ERCP更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对操作成功非常重要。

  • ERCP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研究

    作者:金晓昇;陈璐茜;季婷婷;叶方鹏;孙庆丰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瑞安市人民医院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RCP胆管支架置入治疗,观察患者基本情况、治疗效果、肝功能、免疫功能、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生存时间.结果 74例患者中,胆管支架成功置入72例,操作成功率为97.3%;7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4.74±4.26)d,平均住院费用为(25 446.59 ±3 264.55)元;术后1周,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苷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酰胺转肽酶(GGT)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1周,患者CD4+、CD4+/CD8+水平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CD8+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平均生存时间为(14.25 ±5.38)个月.结论 ERCP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及预后情况,可作为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治疗方法.

  • 经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体会

    作者:姚相莉;强化龙;许文青;刘会春;王继生;徐鲁白

    目的 总结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术后护理体会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9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并行经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的10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总结术后护理情况,分析术后1周及1个月患者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白蛋白(ALB)的变化情况.随访至2017年9月或患者死亡,记录患者的生存时间,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胆道支架,术后皮肤瘙痒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及1个月血清中TBIL、DBIL、ALP、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及1个月血清中AL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发症发生率为42.6%(43/101),给予对症处理及精心护理后均治愈.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8.96±1.0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结论 经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确切,且术后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173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