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酷似脑干肿瘤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一例

    作者:孙庆利;王丽平;张叶宁;樊东升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可逆性大脑后部灰白质受累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多累及双侧顶枕叶,也可累及其他部位,以脑干受累为主的RPLS称作脑干型RPLS,相对罕见.现报道1例酷似肿瘤的脑干型RPLS病例.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4岁,因"头晕、乏力2.5个月,复视半个月,加重10 d"于2013-05-03收入院.入院前2.5个月患者出现乏力,伴头晕、头胀,未给予特殊处理.后出现一过性复视.10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感觉头晕加重,步态不稳.

  • 高血压导致高灌注性脑病一例

    作者:于学英;芦林龙;兰洁

    1 病例简介患者,男,31岁,主因"左眼视物不清2个月"于2005年10月28日门诊以"颅内病变性质待查"收入院.

  • 皮质盲病因和机制

    作者:田国红;张晓君

    皮质盲(cortical blindness)通常定义为枕叶纹状皮质损害导致的双眼视力丧失.广义上讲,外侧膝状体以后的双侧视觉通路受损均可导致视力障碍,称为大脑盲(cerebralblindness).故皮质盲是大脑盲的一种类型.皮质盲或大脑盲必须具备的特征为:①双眼视力丧失;②瞳孔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正常;③眼科检查视网膜结构、功能正常;④眼外肌运动正常.一些学者强调皮质盲的视力损害程度严重,应在光感到无光感水平;有些则认为任何水平的视力损害均可出现,只要双侧基本一致[1].产生皮质盲的病因多种多样,基于临床上很多皮质盲的患者首诊于眼科,当眼科常规检查无法解释双眼视力下降或视力障碍程度与现存眼部病变不相符合时,神经系统检查及头颅影像学可提供重要诊断线索.我们对临床常见引起皮质盲的病因进行了总结归纳,以利于提高神经眼科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由于视椎动脉、4脑转移瘤当病变累.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

    作者:韩立帅;刘升云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种在临床和影像学上有突出特点的少见疾病,近年来逐渐被广泛认识.结缔组织病(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合并RPLS是一种罕见的急症,与其他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国外已有多篇相关报道,但此类报道在国内较少.

  • 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的回顾分析

    作者:宋梅;吴艳玲;于敏

    狼疮性脑病(NPSLE)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SEE)神经系统损害相关的神经、精神表现,它可发生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任何时期,甚至表现为SLE的首发症状.临床症状呈多样化,以头痛、昏迷、抽搐、颅神经麻痹及精神症状多见.也可表现为可逆性后部脑病(PRES)的发病形式.本文对以NPSLE为首发,同时并发PRES的红斑狼疮病例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诊治作一探讨.

  • 围生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

    作者:黄维惠;宋扬

    早在1928年,国外学者提出了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HTE).后来研究发现除了高血压以外,急性狼疮性肾炎、先兆子痫、子瘸、环孢素(环玸菌素)治疗后等也可以出现HTE的表现.1996年,Hinchey等[1]提出了"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lopathy syndrome,RPLS)",从病因上,HTE和RPLE机制均为血管自身调节功能障碍.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

    作者:刘清岳;刘丽娟

    患者,女,22岁,因头痛、发热3 d,阵发性抽搐2 d于2009年11月1日入院.患者3 d前发热,伴有轻微咳嗽、咯痰,体温38.0℃左右,无气喘、呼吸困难,未诊治.2 d前感头痛,继之出现意识不清、四肢抽搐,伴口吐白沫、口唇紫绀、双眼上翻.每日发作3次,每次持续2~4 min,发作间期神志清.发作后血压170/105 mm Hg,颅脑CT示双侧顶枕叶局部对称性脑实质密度减低影,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明显增强、紊乱.

  • 围产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一例

    作者:张学谦;台立稳;贾丽景

    目的:探讨围产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RPLS)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方法介绍本院收治的1例围产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结果本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迅速进展的高颅压症状、癫痫发作、视觉障碍和精神异常,影像学表现主要为以额顶叶为主的可逆性损害,给予控制癫痫,调整血压,减轻脑水肿,抗感染等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均恢复。结论围产期RPLS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头痛、迅速进展的高颅压症状、癫痫发作、视觉障碍和精神异常,影像学表现主要为以额顶叶为主的可逆性损害,需要与静脉窦血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鉴别,治疗效果及预后良好。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龚亮亮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leukoencep 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种临床和影像学有特殊改变的少见疾病,临床表现以急性起病、头痛、精神改变、痫性发作、视力障碍为主要特征,神经影像学检查以病灶主要位于顶枕叶白质为特征,病程经过以可逆为特征。近年来逐渐引起广泛重视。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disease,CTD)合并RPLS是一种较少见的急重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笔者诊治了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RPLS 的患者,疗效满意。

  • 8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病人的护理

    作者:张海燕

    总结8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病人的护理,强调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予对因治疗及对症治疗,加强脱水降颅压的护理、气道护理、控制痫性发作、安全护理、药物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1例

    作者:赵彦沙;王燕梅;韩虹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种罕见的临床影像学综合征,1996年由Hinchey提出.国内对儿童发生RPLS的报道不多,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高度怀疑RPLS,经上级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复查完全恢复而确诊的病例做出报道.

  • 子痫前期及子痫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患者的影像学与临床分析

    作者:董晓宇;张琼予;佡剑非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子痫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RPLS)患者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盛京医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20例子痫前期及子痫并发RPLS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均行头部MRI或CT检查,其中出现顶叶病变18例、枕叶病变10例、额叶病变5例、基底节病变6例、颞叶病变2例、侧脑室旁病变3例、小脑病变2例、岛叶皮层及半卵圆区各1例.20例患者中,4例患者行增强扫描,均显示病灶无强化;6例患者行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未发现静脉窦血栓形成;3例行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未见动脉血管异常;11例在初次行头部MRI后4~47天复查头部MRI,10例患者完全恢复,1例患者绝大部分恢复.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后遗症出现.结论:结合患者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RPLS诊断并不困难,早期积极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 肾病相关性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的护理

    作者:戴春美;汪丽娟;任希;梁辉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reversible posterior 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ES)是指主要以大脑后循环区(枕叶、脑干、小脑)白质发生血管源性水肿为特点的一类神经系统综合征,临床主要以头痛、癫痫或癫痫持续状态、意识改变、皮层盲为主要表现.RPES的发病机制不详,一种观点认为是血压的突然升高,超出大脑血管的自动调节范围,导致脑灌注增加,引起血管源性血肿;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毒性物质引起血脑屏障和血管内皮细胞破坏,导致疾病发生[1-3].RPES可发生于先兆子痫、高血压急症、肝移植、自体免疫性疾病、肿瘤化疗和肾脏相关疾病等,其中肾脏疾病是常见的基础疾病.本文总结了20例肾病相关性RPES患者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 法洛四联症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

    作者:薛庆华;崔诗爽;杨林风;朱刚

    患者:女性,1岁1个月.患儿系因“活动后青紫3个月,反复抽搐、发热伴左侧肢体无力1周”于2017年12月入住我院.3个月前家人发现患儿活动后口唇青紫,休息后症状较快缓解,开始未予重视,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半个月前于我院门诊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示法洛四联症.遂至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血氧饱和度(puls oxygen saturation,SPO2)75%,期间出现咳嗽、发热,予以头孢类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于就诊前1周突然出现四肢抽搐,两眼上翻,予以地西泮镇静治疗后好转,继而出现发热,高体温39.5℃,第2天出现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肌力减弱,急诊行头颅CT示未见异常;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第2天急诊转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童医院),行头颅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示大面积脑梗死.腰椎穿刺(腰穿)示未见异常.血培养示革兰阴性菌.经抗感染、降颅压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应家人要求,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病程中进食奶量可,未有呕吐,大小便尚可.

  • 1例子痫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李伶莉;蔡娟;范丽;祝晓君

    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的阶段,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母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RES)早由Hinchey等提出,是一种多病因的、可逆性的、临床神经影像综合征,其特征性的发作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精神状态改变、癫痫发作和视觉改变等,子痫前期、子痫是PRES常见诱因之一[2-6].本院于2015年11月收治1例子痫致PRES患者,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作者:邸卫英;苏立凯;王德超;李同凯;高娟;殷小平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其中继发于高血压脑病7例,妊娠子痫9例.患者均出现血压明显升高,其中出现头痛9例,意识障碍9例,癫痫发作13例,视力模糊6例.16例患者MRI均表现为双侧枕叶和/或额、颞、顶叶对称或不对称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其中累及顶叶13例(81.3%),枕叶12例(75.0%),额叶9例(56.3%),颞叶5例(31.3%),小脑4例(25.0%).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等/低信号14例,异常高信号2例.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均痊愈.结论 RPLS以血压升高、头痛、视觉异常、意识障碍、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MRI表现双侧枕叶和/或额、颞、顶叶对称或不对称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经治疗预良好.

  • 肝移植术后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和急性心肌梗死1例的护理

    作者:吴小燕;沈鸣雁;卢芳燕

    随着移植外科的不断发展,肝移植已成为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1].术后常规用他克莫司预防术后排斥反应,该药引起的精神神经症状有癫痫、无动型缄默、精神错乱、感觉迟钝、睡眠紊乱等[2].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其罕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觉异常.如能早期诊治,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逆转,治疗不及时,则可发展成脑梗死、脑出血甚至死亡[3].肝移植手术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大,术后易引起心血管并发症,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发生率为2.3%[4].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雯雯;赵莘瑜;滕军放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的常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例产褥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结合相关检查结果,采用脱水、营养神经、对症支持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常见的病因有恶性高血压、妊娠子痫、各类严重肾脏疾病、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药物、自身免疫病的治疗等。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头痛、痫性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及精神异常等。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其典型的影像学改变,大多数影像学改变为可逆性,预后良好。

  • 双胎输血综合征并发子痫性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1例分析

    作者:徐群香;廖滔;邓新琼;吴宇碧;覃晓慧;文小雄

    目的:探讨子痫性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其诊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双胎输血综合征并发子痫性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其诊疗措施及预后.结果:患者出现突发的严重高血压、意识障碍、抽搐.颅脑核磁共振静脉成像(MRI)结果符合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经及时治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恢复快,预后好.结论:积极处理可治愈子痫性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一般预后好,但若不及时处理,可致不可逆性脑损伤,甚至危及母婴生命.

  • 子痫、子痫前期伴非典型部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的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董晓宇;任静;佡剑非

    目的 分析子痫、子痫前期合并非典型部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Reversible Posterior 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ES)的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盛京医院确诊的76例子痫、子痫前期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根据颅脑MRI受累部位不同分为典型病例组与非典型病例组,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点总结,统计分析非典型部位受累的相关因素.结果 44例患者出现非典型部位受累,发生率57.9%,其中双侧基底节受累为常见(39例,88.6%),其次为小脑受累(14例,31.8%),对非典型部位受累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头痛(OR=6.37,CI 1.30~31.33,P=0.023)及痫性发作(OR=5.42,CI 1.68~17.47,P=0.005)与子痫、子痫前期合并非典型部位RPES有关.结论 痫性发作、头痛与RPES非典型部位受累有关.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