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弥散性磁共振 ADC值对区分亚急性脑梗塞中脑组织缺血状态的诊断价值

    作者:蔡葵;张晨;王文超;陈敏;李果珍

    对临床表现已经明确判定亚急性期脑梗塞的病例 70例 , 采用了常规 MRI扫描,自旋回波技术中的 T1、 T2加权及质子密度像 , 以及弥散加权像用平面回波成像技术 , 并将两种技术所见进行了比较,同时使用工作站专业图像后处理软件进行弥散成像的 ADC值及影像分析.指出了弥散磁共振检查 ADC值对判定脑内亚急性期梗塞中脑组织的缺血状态评估的价值.

  • 非哺乳期乳腺炎MRI表现及与非肿块性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作者:陈芳;李华明

    目的 认识非哺乳期乳腺炎的MRI表现,并与非肿块性乳腺癌鉴别.方法对17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6例非肿块性乳腺癌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分析术前MRI征象包括病变形态学特征,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和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将两种病变的MRI表现差异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形态分布上非哺乳期乳腺炎以不按导管系统的区域或多区域分布为主,非肿块性乳腺癌以按导管系统的节段性分布为主.内部强化特征上非哺乳期乳腺炎强化的腺体内少结节,多见规则脓腔或囊腔;非肿块性乳腺癌内见结节状强化或不均匀网格状或小簇环状改变,少有囊变坏无效腔,动态增强TIC类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哺乳期乳腺炎非脓肿及囊变区与非肿块性乳腺癌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者形态学表现不同,非哺乳期乳腺炎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与乳腺癌鉴别.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5例的临床及MRI表现分析

    作者:李智晞

    目的:讨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好发于右乳外上象限,病理分级为Ⅱ级多,MRI 上病灶多呈形态不规则的团块状,部分也可呈结节状及分叶状,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多呈高信号影,ADC值降低,20例可见病灶周围多发增生的肿瘤血管影。动态增强扫描,按TIC分型,Ⅰ型(渐增型)5例,Ⅱ型(平台型)11例,Ⅲ型(流出型)9例。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临床及MRI表现上具有较明显的特征。

  • MR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张兴芳

    目的:探讨M R弥散加权成像A D C值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膜瘤患者,其均使用1.5T磁共振进行弥散加权扫描,分析脑膜瘤r A D C值.结果:良性脑膜瘤实质部分的r A D C值为1.29±0.26(10-3m m2/s),恶性脑膜瘤实质部分的r A D C值为0.94±0.12(10-3m m2/s),组间比差异显著(t=3.41,P<0.05);良性脑膜瘤周水肿部分的rADC值为2.21±0.19(10-3mm2/s),恶性脑膜瘤周水肿部分的rADC值为2.31±0.16(10-3m m2/s),组间比差异显著(t=0.63,P>0.05);结论:肿瘤实质r A D C值可鉴别脑膜瘤的良恶性,能够反映脑膜瘤水分子的弥散情况,可供临床参考.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曹喜生;陈英;魏伟;胡春淼;张梅芳;林蓉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70例直肠肿瘤性病变患者,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术后对比患者手术病理与术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结果,并分析各类直肠肿瘤性病变的ADC值.结果: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者67例(95.71%).黏液腺癌[(1.31±0.22)×10-3mm2/s]平均ADC值高,显著高于中分化腺癌[(1.05±0.19)×10-3mm2/s]、低分化腺癌[(1.14±0.21)×10-3mm2/s]、淋巴瘤[(0.53±0.11)×10-3mm2/s]和间质瘤[(1.06±0.17)×10-3mm2/s]和腺瘤[(0.88±0.45)×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平均ADC值低,显著低于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腺瘤、间质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瘤平均ADC值与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可为直肠肿瘤性病变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 热带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脑梗死DWI影像ADC值关系研究

    作者:韦勇;张庭庭;刘广保;陈业春;林竹强;何立强

    目的:探讨热带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脑梗死DWI影像ADC值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8月~2013年12月经三亚市中医院临床及MR-DWI确诊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38例(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按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其以中经络组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气虚血瘀;阴虚风动。分析其脑梗死DWI图像资料,并测量病灶的ADC值等信息。根据试验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其中128例资料完整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于中经络组中的第一证和第五症样本量过小,进行了删除。作三种分型间的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结论一致,即容积的组间存在差异,而ADC值不存在差别。本数据不完全满足正态性,适宜做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Test),P =0.183,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带地区的不同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组中医证型之间ADC值的差异未见特异性,ADC值作为中医分型的客观指标有待我们下一步的大样本研究来探讨。

  • 前列腺DWI检查中ADC值定量预测前列腺癌根治术预后的临床价值

    作者:崔俐莉;刘进康

    目的 观察前列腺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中表观弥撒系数(ADC)定量预测前列腺癌(PCa)根治术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82例前列腺癌患者为对象.检测并统计两组不同弥撒敏感系数b值600 s/mm 2和1000 s/mm2下前列腺中央带组织及外周带的ADC值变化,持续随访1年,观察并统计患者远期预后.结果 82例PCa患者中外周带52例,中央带28例,中央带与外周带同时累及2例,DWI上呈高(或稍高)信号,ADC图上呈低(或稍低)信号.82例患者出院后1年无事件生存62例,占75.61%;死亡20例,占24.39%.当b值取600 s/mm2及1000 s/mm2时,死亡组前列腺中央带组织及外周带的ADC值均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不同b值下前列腺磁共振弥散ADC值对不良预后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于前列腺中央带组织,b值取600 s/mm2及1000 s/mm2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9、0.813;于前列腺癌外周带组织,b值取600 s/mm2及1000 s/mm2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5、0.896.结论 前列腺DWI检查中ADC值可以预测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对预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远期不良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结合表观弥散系数在卵巢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明柳;王任国;何志伟;黎家荣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卵巢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MRI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并测量ADC值.结果 49例卵巢病变患者中,良性39例,恶性10例.39例良性病变患者中,13例卵巢囊肿,2例卵巢囊肿合并蒂扭转,3例巧克力囊肿,6例畸胎瘤,11例囊腺瘤,1例卵泡膜瘤,1例纤维瘤,2例卵巢脓肿合并输卵管积液扩张;9例恶性病变中,7例囊腺癌,1例浸润性移行细胞癌,1例转移性肿瘤.良性病灶组ADC值平均为(2.53±0.34)×10-3 mm2/s,恶性病灶组ADC值平均为(1.11±0.34)×10-3 mm2/s,恶性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组.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4%、80.0%及89.8%,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为0.86(kappa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ADC值在卵巢病变的诊断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帕金森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者:舒红格;漆剑频;朱文珍;王承缘;胡军武;冯定义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锥体外系和部分功能区的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变化及其与PD的关系.方法 PD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按Hoehn-Yahr分级量表将20例双侧症状患者作为中晚期PD组,10例单侧症状PD患者作为早期PD组.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MR头部平扫和DTI检查.在FA图和ADC图上测量各兴趣区(双侧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丘脑、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额叶白质和中央前回)的FA值和ADC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D组的黑质、尾状核、丘脑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中晚期PD组的中央前回的FA值较对照组和早期PD组明显减低(P<0.05),中晚期PD组的扣带回的FA值低于对照组(P<0.05);中晚期PD组、早期PD组与对照组其余兴趣区的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病变的严重程度与黑质FA值呈负相关(r=0.039,P=0.025).3组之间各兴趣区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病情级别的增加,ADC值呈增高趋势.结论 黑质、尾状核、丘脑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DTI可为PD的在体研究提供更多与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有关的有价值信息.

  • 不同b值联合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

    作者:邝菲;陈自谦;钟群;付丽媛

    目的 探讨不同b值联合鉴别诊断宫颈良恶性病变及正常官颈组织的价值.方法 采用3.0T MR对106例官颈癌、8例官颈肌瘤、12例官颈癌前期病变Ⅲ(CINⅢ)患者及67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常规MR、DWI扫描,由b=0、600 s/mm2及b=0、1000 s/mm2两组ADC图计算ADC值,根据ROC曲线比较两组ADC图评估不同官颈病变的价值.结果 官颈癌两组b值的ADC值均低于宫颈肌瘤、CINⅢ及正常官颈组织(P均<0.001);官颈肌瘤与CINⅢ、官颈肌瘤与正常官颈组织两组b值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CINⅢ与正常官颈组织间两组b值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DC值对于鉴别官颈恶性与良性病变及正常官颈组织有较高价值;两组b值的诊断价值相当.

  • 扩散加权成像预测、监测宫颈癌放化疗效果

    作者:刘颖;白人驹;孙浩然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预测、监测宫颈癌放化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接受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1个月、2个月分别行常规MR平扫及DWI检查,其中8例患者于治疗开始后15 d加行一次DWI检查.测量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横轴位T2WI上肿瘤大径和ADC值,分析各疗效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ADC值差异. 结果肿瘤完全消失(CR)组治疗前平均ADC值明显低于肿瘤部分消失(PR)组(P<0.05);治疗后2个月肿瘤大径缩小率与治疗前ADC值负相关(r=-0.574,P<0.05).治疗后1个月肿瘤ADC值变化率与治疗后2个月肿瘤大径缩小率呈正相关(r=0.572,P<0.05);治疗后15 d与治疗前比较,平均ADC值升高(P<0.05),而肿瘤大径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宫颈癌治疗前DWI检查有助于预测放化疗疗效,治疗过程中DWI检查有助于早期监测和动态观察治疗效果.

  • EPI-DWI和ADC值鉴别诊断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肿瘤的价值

    作者:杨涛;程敬亮;张焱;娄晓宇

    目的:评价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EPI-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鉴别诊断脑脓肿(BA)与坏死囊变性肿瘤(N-CIT)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证实的12例BA和34例N-CIT,在术前或行内科治疗前行常规MRI及EPI-DWI检查,分别测量BA与N-CIT囊变区及对侧相应脑组织(CCBT)平均ADC值.结果:EPI-DWI上10例BA呈高信号(2例低信号);26例N-CIT呈低信号,3例稍高信号,5例混杂信号.BA与N-CIT囊变区及CCBT平均ADC值为(0.63±0.20)×10-3 mm2/s、(2.50±0.16)×10-3 mm2/s、(0.89±0.08)×10-3 mm2/s、(0.90±0.08)×10-3 mm2/s,BA与N-CIT囊变区间及与CCBT的ADC值差异显著(P<0.01).结论:EPI-DWI和ADC值有助于BA与N-CIT的鉴别诊断.

  • 正常成人骶髂关节ADC值测量研究

    作者:史天亮;刘勇山;梁文娟;杨振华;覃志红;匡召根;田昌勋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骶髂关节的DWI特征,测量b值=500 s/mm2时骶髂关节ADC值范围,为进一步研究DWI在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iemens Avanto 1.5 T MRI扫描仪对100例随机选取的健康成人志愿者共200个骶髂关节行常规序列及DWI序列扫描.分别测量双侧骶骨面、髂骨面ROI的ADC值,比较同一b值不同部位ADC值的差异.按年龄分为3组(≤30岁;31~50岁;≥51岁),比较不同年龄组骶骨及髂骨ADC值的差异.结果:在b值=500 s/mm2时,髂骨和骶骨的ADC值分别为(311.95±55.32)mm2/s、(362.64±72.16)mm2/s;成像条件相同时,骶骨的ADC值大于髂骨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骶骨、髂骨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得到了1.5 T MRI正常人骶髂关节的ADC值范围,为DWI在骶髂关节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放疗疗效及复发的评估价值

    作者:崔刚;杨丽娟;张云萍;郭雄飞;王大恺;施洋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放疗疗效的评估及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宫颈癌行放射治疗患者45例,对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1个月内分别进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并按放疗后肿块改变分为CR组、PR组两组.放疗后3~17个月MRI检查32例,包括复发13例,未复发19例;另13例随访失败.测量DWI相应区域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并以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四项指标评估DWI诊断放疗后复发的价值.结果 复发病例为13例,于放疗结束后3个月至16个月,放疗后与未复发组ADC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与复发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疗中与放疗前ADC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与放疗前、中的ADC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疗后CR组、PR组肿瘤ADC值及ADC值变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DWI成像对宫颈癌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3%、94.7%、94.7%、92.3%.结论 弥散加权成像可以作为评估宫颈癌放疗疗效及预测复发的准确检查方法.

  • 高分辨薄层直肠核磁共振新序列(3.0T RESOLVE-DWI)在直肠癌临床分期中的价值评估

    作者:丁静静;罗金龙;曾瑞腾;孙家瑜;邢丽红;张洪静;刘雪婷;李媛;杨烈;周总光

    目的 探讨高分辨薄层直肠MRI新序列(3.0T RESOLVE-DWI)在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75例行术前高分辨薄层直肠MRI新序列扫描的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病例,分析MRI影像中肿瘤浸润深度(T),并测量肿瘤及周围淋巴结(N)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以术后病检结果 为金标准,分析MRI评估T分期的准确性,ADC值与肿瘤T、N分期及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MRI从T1到T4期的诊断准确性在未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中分别为0%、38.1%、72%、14.3%(κ=0.200),在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中分别为50%、33%、75%、0%(κ=0.270).肿瘤ADC值与T分期(F=0.074,P=0.929;F=0.737,P=0.496)、肿瘤分化程度(F=1.889,P=0.783;F=4.385,P=0.627)在两组均无显著相关性.在未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中,淋巴结ADC值在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组高于淋巴结阴性组(F=0.073,P=0.012),而在新辅助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5,P=0.793).结论 直肠癌高分辨薄层MRI新序列对T3期直肠癌的诊断准确率高,整体准确率较低;新序列ADC值对于直肠癌N分期的评估具有一定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 ADC值对II型曲线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郭素娟;高敏

    目的:探讨ADC值对II型曲线乳腺肿块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II型曲线乳腺肿块型病变的ADC值及形态学特征。结果:39例II型曲线的乳腺肿块形病变,ADC值在(0.51~2.25)×10~3 mm2。结论:II型曲线乳腺肿块形病变联合A天C值及病变形态学特征可以提高乳腺肿块形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和活检。

  •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卢增新;赵振华;孙爱静;陶锋;吕杰青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效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超声胃镜及病理确诊的4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3.0T MRI DWI检查,其中32例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进行了DWI检查,分析DWI对胃癌病灶、胃周淋巴结的显示能力,通过测量正常胃壁与肿瘤累及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对同一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ADC值进行比较,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2例患者共进行74次DWI检查,肿瘤和胃周淋巴结在DWI上均呈明显的高信号,肿瘤平均ADC值为(1.348±0.278)×10-3 mm2/s,12例胃周肿大淋巴结平均ADC值为(1.329±0.188)×10-3 mm2/s,而正常胃壁在DWI上表现为低信号,平均ADC值为(2.081±0.189)×10-3 mm2/s,正常胃壁与肿瘤及胃周淋巴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后肿瘤的ADC值升高,平均(1.572±0.261)×10-3 mm2/s,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6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进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TRG评级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消退,肿瘤细胞密度(TCD)化疗前平均为4.45×10-5/px2,化疗并手术后TCD平均为2.48×10-5/px2,与DWI上测得的ADC值呈负相关。结论MRI DWI检查可有效地检测进展期胃癌肿瘤累及范围和胃周淋巴结肿大情况,比较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的形态学及ADC值的改变对疗效的评价有一定临床价值。

  • 髓母细胞瘤3.0T磁共振1H MRS和DWI特征性分析

    作者:庞浩鹏;吴光耀;刘国兵;杨时骐;高树波

    目的 分析髓母细胞瘤3.0T磁共振质子波谱(1H MRS)和扩散加权成像(DWI)特征,结合文献探讨其生物学意义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髓母细胞瘤术前应用点分辨选择波谱单体素1H MRS和DWI中表观扩散系数(ADC)特征,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匹配正常人相应部位波谱)代谢物间比值和ADC值差异,对照组为自身对照,取镜像对称正常部位感兴趣区(ROI),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7例髓母细胞瘤1H MRS均显示NAA和Cr峰显著降低,Cho峰显著升高,mI峰出现;其中11例3.42 ppm处见小Tau峰(占64.7%),5例0.9~1.3 ppm处见Lip峰,3例1.33 ppm处见倒置Lac峰(1例可见Lip、Lac双峰).与对照组比较:NAA/Cho、NAA/Cr显著降低,Cho/Cr显著升高(P<0.001).17例在DWI上均呈相对高信号,ADC值降低(P<0.001).结论 髓母细胞瘤1 H MRS和DWI有特征性表现,藉此可提高其定性诊断准确率;特征性Tau峰和ADC值的定量分析,有助于髓母细胞瘤生物学行为、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

  • 健康成人股骨头及颈部的MR弥散加权成像表现

    作者:王琰;董越;王绍武;郑淞文;姜原;宁殿秀;宋清伟

    目的 探讨健康成人股骨头、颈MR弥散加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DWI在股骨头病变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90人,共180个髋关节参与研究,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7.3岁.志愿者纳入标准:①双侧髋关节发育对称、无髋关节疼痛症状,影像学排除髋关节疾病;②无外伤及手术史;③无代谢性骨病、肿瘤史.应用GE signa 1.5 T MRI扫描仪,DWI应用SE-EPI序列进行图像采集,b值分别选取300 s/mm2,500 s/mm2,700 s/ mm2.应用Functool 软件进行分析,得到ADC图.选取感兴趣区大小为100 mm2,分别测量双侧股骨头、股骨颈干交界区的ADC值.并比较同一b值不同部位ADC值的差异.结果 在b=300 s/mm2时,股骨头、股骨颈ADC值分别为(3.63±1.34)×10-4 mm2/s 、(5.36±1.50)×10-4 mm2/s;在b=500 s/mm2时,股骨头、股骨颈ADC值分别为(1.87±0.76)×10-4 mm2/s 、(3.75±1.03)×10-4 mm2/s;在b=700 s/mm2时,股骨头、股骨颈ADC值分别为(1.49±0.53)×10-4 mm2/s 、(3.54±0.93)×10-4 mm2/s.成像条件相同时,股骨颈的ADC值大于股骨头的ADC值,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得到了1.5 T正常人股骨头、股骨颈的ADC值范围.相同成像条件股骨头的ADC值低于股骨颈的ADC值,为DWI在股骨头相关疾病的研究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弥散张量成像FA值和ADC值在颅内肿瘤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王红;马景旭;贾文霄;王云玲;邓佳敏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 FA值和ADC值在颅内肿瘤病 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胶质瘤患者12例,脑 膜瘤10例,神经鞘瘤9例,淋巴瘤8例.术前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DTI检查、工作站自动生成各向异性指数图(FA图)及表观弥散系数图(ADC 图),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的FA值、ADC值,分析比较不同肿瘤之间有无统 计学差异.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在肿瘤区和健侧对应部位重建,主 要为白质纤维束,并与肿瘤融合,观察纤维束的形态变化.结果 胶质瘤、脑膜瘤、淋巴瘤、神经鞘瘤肿瘤实质区平均FA值为分别FA1:0.318±0.0036,FA2:0.45±0.052,FA3:0.304±0.012,FA4:0.0362±0.071;ADC值分别为:ADC1:1.233±0.204,ADC2:1.061±0.039,ADC3:1.014±0.108,ADC4:1.469±0.062.脑膜瘤FA值高,神经鞘瘤ADC值高.淋巴瘤ADC值及FA 值较低.各组间比较,按α =0.05水准,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F =92.308,P =0.000,F =30.955,P =0.000).结论 不同肿瘤的FA值和ADC值存在明显差 异,DTI较常规MRI可更好地观察肿瘤造成的白质纤维束受压移位、浸润与破坏 改变.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术后随访 提供依据.

126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