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共振多b值DWI或扩散加权成像预测肝癌氩氦刀疗效的价值

    作者:游长金;刘进康

    目的 探讨GE 3.0 T磁共振多b值对肝癌氩氦刀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70例行氩氦刀治疗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氩氦刀治疗前1周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术后1个月行第二次MRI,随访治疗疗效,两次MRI扫描方案一致,均为常规平扫、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弥散系数取5组,b=500、600、700、800、1000 s/mm2,记录术前、术后不同b值下水分子表观弥散系数(ADC),分析不同b值时的DWI图的图像质量评分,对术后病灶成分进行ADC值统计.结果 不同b值下,术后ADC平均值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病例中,b=600 s/mm2时,总分298分,认为此时DWI图的图像质量佳,其次为b=700 s/mm2时,然后依次分为b=500、800、1000 s/mm2.在b=600 s/mm2时,术后坏死组织ADC值明显高于术后残留组织、复发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个不同b值图像效果中,b=600 s/mm2时图像质量佳,此时术后坏死组织ADC值高,可用于评估肝癌氩氦刀治疗疗效.

  • 男性与女性PVP骨水泥弥散系数的比较

    作者:孙海波;齐明;海涌;王心宽;李华;张国富;赵继阳;曹连续

    目的 通过观察经皮椎体成形(PVP)术中男性和女性的骨水泥弥散系数,以确定是否应该增加男性患者的骨水泥用量.方法 纳入自2015-01-2016-01诊治的6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VP手术,其中男性组15例,女性组46例.比较2组骨水泥实际注入量、骨水泥弥散体积及骨水泥弥散系数.结果 男性组骨水泥实际注入量为4.60(3.62,5.17)ml,骨水泥弥散体积为12.42(9.13,14.70)cm3,骨水泥弥散系数为3.63(2.50,4.68).女性组骨水泥实际注入量为4.18(3.22,4.88)ml,骨水泥弥散体积为10.39(8.28,12.47)cm3,骨水泥弥散系数为2.88(2.49,3.21).2组骨水泥实际注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82.000,P=0.291).男性组骨水泥弥散体积大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24.500,P=0.039);但2组骨水泥弥散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43.000,P=0.373).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VP术中采用传统的骨水泥注入量(胸椎4 ml,腰椎6ml)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弥散效果,而且男性患者也没有必要刻意增加骨水泥用量.

  • MR扩散成像ADC值在骨肉瘤化疗评估中的作用

    作者:刘红兵;杨留才;刘洪

    目的 探讨MR扩散成像ADC值的测量在骨肉瘤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35例确诊为骨肉瘤患者化疗前后和11例正常患者的MR图像,分析扩散成像ADC值进行比较.结果 肿瘤化疗前后大径依次为(5.84±1.85)cm和(5.77±1.45)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正常组织、化疗前后的骨肿瘤和软组织肿块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依次为(0.498±0.212)、(0.466±0.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化疗前后ADC值分别为(1.170±0.182)和(1.847±0.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外软组织肿块ADC值化疗前后分别为(1.110±0.123)和(1.762±0.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骨髓和软组织的ADC值为(0.498±0.212)和(0.466±0.311),其与肿瘤化疗前肿瘤组织和软组织肿块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疗效评估标准,TVNR>90%,占82.89%(29/35).结论 MR扩散成像ADC值的测量可对骨肉瘤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 骨关节肌肉系统影像新进展

    作者:朱明旺

    弥散加权MRI在鉴别软组织良性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使用1.5T MR 系统对10例经病理证实的软组织肿瘤(良性6例,恶性4例)行弥散加权MR成像,采用弥散加权自旋回波序列.在不同b值所成的各向同性图象上选定感兴趣区,测量肿瘤、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骨髓的平均信号强度,计算校正灌注因素后实际弥散系数D值.结果显示肌肉、骨髓、皮下脂肪、良性和恶性软组织肿瘤的D值分别为0.69×10-3mm2/sec,0.59、0.32×10-3mm2/sec,0.56、0.20×10-3mM2/SEC,0.20,2.00×10-3mm2/sec,0.59、1.43×10-3mm2/sec,0.58.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骨关节炎髌软骨退变中的应用

    作者:李明楷;石磊;王可欣;于静红

    目的 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评估骨性关节炎(OA)髌软骨退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并确诊为OA患者35例(OA病例组)及健康成人志愿者35例(健康对照组),行1.5T常规MR及DTI扫描,对髌软骨进行MR分级,并测取髌软骨处的表现弥散系数(ADC)值和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处理获取髌软骨的DTI伪彩图像.结果 OA病例组ADC值高于健康对照组,且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骨性关节炎的ADC值呈现升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18,P=0.000);OA病例组FA值低于健康对照组,且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骨性关节炎的FA值呈降低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79,P=0.000).正常髌软骨DTI伪彩图连续性好,形态完整,软骨厚度均匀,色阶均匀一致.OA髌软骨变薄、部分甚至全层缺失,连续性差,关节间隙变窄,其内出现混杂色阶.结论 随着OA病例MR级别的升高,ADC值呈上升趋势,FA值呈下降趋势,皆可体现各级病变间差异,评估髌软骨退变程度.磁共振DTI成像是检测OA髌软骨病变的有效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 通过MRI弥散加权影像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

    作者:高山秀一

    一、MRI弥散加权影像的原理所谓弥散加权影像,是将组织中的水分子弥散运动的速度以信号强度反映出的影像.在通常的自旋共鸣法的脉冲序列,如果将倾斜磁场脉冲两次叠加,信号强度S1由于此间产生的水分子弥散,比叠加前的S0减弱,即成为S1=S0cxp(-bD).其中b是由倾斜磁场脉冲所确定的数值,D是水分子的弥散系数.如果强化倾斜磁场,将b值较大设定,就能得到使D强化的影像,即弥散加权影像.

  • 弥散加权成像评价舍格伦综合征腮腺功能改变研究

    作者:孙洪言;孟凡荣;刘海花

    目的:研究MR弥散加权成像(DWI)腮腺弥散系数(ADC)值在味觉刺激前后的改变.方法:对21例舍格伦综合征患者腮腺分别在静息状态下及酸刺激后行1.5T MR扫描.结果:静息状态下腮腺的ADC值(0.8±0.05)×10-3mm2/s,酸刺激后的初1~2min内腮腺的ADC值升高,之后的3~9min内ADC值降低较明显,之后ADC值缓慢升高,18min达到高峰,之后同静息状态水平.结论:合格伦综合征患者腮腺弥散加权成像ADC值的测量,对评价舍格伦综合征患者腮腺功能有一定价值.

  • 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卒中后癫痫所致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葛均江;韩贵迎;宋晖

    卒中后癫痫(PSE)是脑卒中重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脑卒中发病率增高,PSE发病率也随之增高.相关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合并癫痫与中风所致伤残和死亡之间存在联系[1-2],但PSE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对于水分子运动具有高度敏感性,通过弥散加权成像(DWI),可清晰显示出水的弥散性改变与水分子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3].

  • 高粘度骨水泥对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疗效影响及其弥散分析

    作者:马建华;王庆雷

    目的 观察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及弥散分布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按Genant半定量法分组:Ⅰ度组(椎体压缩≤25%)24例、Ⅱ度组(椎体压缩>25%~40%)23例、Ⅲ度组(椎体压缩>40%)18例,各组均行椎体成形术,且使用高粘度骨水泥.术后进行CT扫描复查,计算椎体内骨水泥的弥散体积及弥散系数,比较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异,并比较术前、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的差异,评价高粘度骨水泥PVP的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在单个椎体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注入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Ⅲ度组的骨水泥弥散体积(8.25±1.38)mL及弥散系数(2.15±0.21)与Ⅱ度组[(9.32±1.85) mL、(2.42±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3.51,均P<0.05),与Ⅰ度组[(9.38±1.92) mL、(2.44±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2.29,均P<0.05),而Ⅰ度组与Ⅱ度组之间的骨水泥弥散体积及弥散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1、0.29,均P>0.05);术后三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6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8.21、27.01,均P<0.01).结论 经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OVCF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近远期疼痛症状均缓解,且高粘度骨水泥PVP有极低的骨水泥渗漏率.术前椎体压缩程度的不同并不影响术中高粘度骨水泥的注射量及手术时间,但对骨水泥的弥散分布有影响,表现为骨水泥弥散体积及弥散系数会随着椎体压缩程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尤其是重度压缩的椎体骨折的骨水泥弥散会明显减低.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对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的评价作用

    作者:俞璐;刘强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IVIM-MRI )评价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分别对2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肾脏IVIM扫描,比较两组间及组内皮、髓质的弥散系数(D)、灌注分数(f)、灌注相关弥散系数(D*)间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皮质D值及f值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7,P=0.035;t=2.334,P=0.025);糖尿病组髓质D值及f值大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3,P=0.088;t=0.682,P=0.499);糖尿病组皮、髓质D*值均大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8,P=0.93;t=0.592,P=0.557)。同组内皮质与髓质间D值、f值及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t=9.64,P=0.002;t=12.163,P=0.001;t=15.993,P=0.001;正常对照组:t=11.228,P=0.001;t=12.055,P=0.001;t=14.708,P=0.001)。结论 IVIM-MRI可无创地评价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增加了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不同来源椎骨转移瘤鉴别中的应用

    作者:吴斌;李君;金彪;王永杰;卢子逍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不同来源椎骨转移瘤鉴别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80例椎骨转移瘤患者,其中原发病为乳腺癌22例(乳腺癌组,共38个病变椎骨)、肺癌33例(肺癌组,共52个病变椎骨)、前列腺癌25例(前列腺癌组,共35个病变椎骨),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共30个正常椎骨).各组均在磁共振常规序列的基础上行DWI成像,分析其信号特点,测量患者病变椎骨及对照组正常椎骨感兴趣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 乳腺癌组、肺癌组和前列腺癌组椎骨DWI信号特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上述三组与对照组DWI信号特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乳腺癌组椎骨ADC为(2.82±0.11) ×10-3mm2/s、95% CI为2.76 ~2.88,肺癌组分别为(1.50±0.24) ×10-3mm2/s、1.37~ 1.64,前列腺癌组分别为(1.73±0.21)×10-3 mm2/s、1.59 ~1.86,对照组分别为(0.58±0.12)×10-3 mm2/s、0.53 ~0.64,各组椎骨ADC两两比较P均<0.01.结论 磁共振DWI的ADC改变有助于鉴别椎骨转移瘤的来源,但信号特点的变化则不能用于其鉴别诊断.

  •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不同脑区白质结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研究

    作者:张俊岩;王建安;徐斌;郭家羽;张薇

    目的 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测,以了解其白质微结构的改变情况.方法 选符合条件的19例GAD患者为GAD组,20例条件匹配的正常人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在3.0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上进行DWI扫描,在弥散敏感系数b值为1000 s/mm2(b value of 1000 s/mm2)时,测量感兴趣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指数化弥散系数(eADC)值,并进行两组比较.感兴趣区域包括双侧扣带回和双侧海马的白质.结果 GAD组右、左侧扣带回前部白质的ADC值(0.78±0.02,0.79±0.0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DC值(0.46±0.01,0.45±0.0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被检查的脑区两组未见差异.结论 GAD患者在扣带回部位存在脑白质微结构的损害.

  • 磁共振DTI各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预后评价中的联合应用

    作者:于卉;田传帅;韩鹏;陈伯柱;王翰;魏晓磊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多个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CI)预后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单侧AICI患者的急性期DTI各参数图.根据随访徒手肌力测试(MMT)结果,根据患者预后情况(良好、一般和差)分成三组.在DTI各参数图上选取病灶、对侧为感兴趣区,记录感兴趣区DTI参数值并计算病灶-对侧参数相对值.比较病灶与对侧感兴趣区各参数值的差异,分析病灶-对侧参数相对值在3组间的差异和诊断界值.结果:各组脑梗死病灶区平均弥散系数(MD)、容积比各项异性(VRA)和各项异性指数(FA)值均低于对侧,衰减指数(Exat)均高于对侧(P<0.05).从预后良好组到预后差组脑梗死病灶-对侧FA和VRA相对值逐渐减低(P<0.05),其中FA相对值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一般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A相对值在预后一般组与预后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示病灶-对侧VRA相对值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一般组间佳诊断界值分别为0.315;病灶-对侧FA相对值在预后一般组和预后差组间佳诊断界值为0.699.结论:DTI各参数在AICI中存在一定的改变,其中病灶-对侧FA和VRA相对值可作为临床预后评价的有力依据.

  • DWI中不同b值对肝脏小病灶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郑建刚;许建兴;梅莉;顾勇坚

    目的 通过选择DWI中的不同b值,探讨检出肝脏小病灶的价值. 方法 对27例肝脏小痛灶患者(其中包括肝囊肿5例、肝血管瘤6例、肝癌8例、肝转移瘤8例)进行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不同b值的DWI(50 s/mm 2、200 s/mm2、400 s/mm2、600 s/mm2,700 s/mm2、1000 s/mm2),比较不同b值发现病灶的能力. 结果 27病例共89个小病灶,b值为50 s/mm2时,显示小病灶数89个,随着b值的增加,显示小病灶的个数依次减少,分别为78个、45个、38个、29个、20个,假阴性率明显增加;图像质量用好、中、略差、差分级,b值为50 s/mm2时,图像质量好,随着b值的增加,图像质量逐渐下降.结论 低b值能更敏感地检测出肝内小病灶,是MR的有益补充.

  • 健康成人体部主要器官 ADC值的测量分析

    作者:李德炯;钟平;葛美;谢惠琴;宋丽娟;费兴梅

    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值对于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人颈、体部主要器官ADC值的平均值的相关性,为了解健康人上述主要器官的 ADC 值范围提供正常的参考范围。

  • 肌炎的弥散加权成像的定量分析:骨骼肌弥散各向异性初步研究

    作者:齐静

    目的 分析正常和病变骨骼肌弥散各项异性的特点.方法 对8例正常志愿者和10例肌炎病人进行弥散加权成像扫描,选用22个弥散敏感梯度(b值).每个b值应用于X, Y, Z 3个互相垂直的方向.用双指数函数拟合的方法 计算每个方向的实际弥散系数(DX,DY和DZ).对正常肌肉、皮下脂肪、未受累肌肉、肌肉炎性病变和肌肉脂肪浸润等不同组织的DX,DY和DZ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肌肉的DX,DY和DZ分别为(1.18 ± 0.06)×10-3mm2/s、(1.07 ± 0.06)×10-3mm2/s和(1.70 ± 0.04)×10-3mm2/s, 弥散具有各项异 性特点. 皮下脂肪的DX,DY和DZ分别为(0.46 ± 0.08)×10-3mm2/s、(0.62 ± 0.10)×10-3mm2/s和(0.48 ± 0.06)×10-3mm2/s,弥散呈各项同性.未受累肌肉和肌肉炎性浸润与正常肌肉相似,都具备各向异性特点,肌肉脂肪浸润后DZ与其他方向的弥散系数无显著性差异,缺乏各向异性特点.结论 正常骨骼肌的弥散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平行于肌纤维走形方向弥散强.脂肪浸润的病理状态下,肌纤维连续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弥散趋向于各向同性.弥散加权成像能够准确地反映肌炎不同病理阶段的组织特征.

  • MRI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作者:喻朋辉;高燕霞;方鹏;杨常年

    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常见病,以50-60岁为多见,临床症状主要为头晕、头痛,是一种致死、致残率极高的疾病.但由于利用常规方法不能对脑梗塞进行早期诊断,以致错过佳治疗时间,导致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甚至死亡.本文就如何应用MRI对脑梗塞进行早期诊断,对半暗带(ischenlicpelnunlbra,IP)进行检测,为脑保护治疗赢得时间进行探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