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胰腺病杂志

中华胰腺病

中华胰腺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ncreatology 중화선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胰腺病学杂志;胰腺病学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667/R
  • 国内刊号: 吕芳萍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pan@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胰腺病学杂志;胰腺病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作者:袁楚明;陈世勇;李奕琏;吴武忠;许百洁;张翔

    目的 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2年至2008年住院治疗的98例AP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抗凝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58例).治疗组包括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5例和轻症急性胰腺炎(MAP)25例;对照组包括SAP19例和MAP 3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3 000 U皮下注射,每12 h一次,持续2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治疗组的出凝血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中SAP患者治疗后7 d的APACHEⅡ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住院天数分别为9.9±4.9、20%、13.3%和(20.6±10.4)d;对照组SAP患者分别为12.2±4.8、42.1%、47.4%和(28.2±12.5)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MAP患者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前后出凝血指标变化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能降低sAP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不引起出血并发症,建议早期应用.

  • 急性胰腺炎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与临床病情评估系统的关系研究

    作者:王芳军;刘鹏飞;陈卫昌;郭亮;方向明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胰腺CT灌注的变化以及与临床常用AP病情评估系统的关系,评价CT灌注参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4月行胰腺CT灌注成像120例,其中正常胰腺34例,AP患者86例.采用德国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获取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时间(TTP)和表面通透性(PS),并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RP、CTSI、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局部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P组平均BF、BV、TTP、PS分别为(113.57±50.04)ml·100 ml~(-1)·min~(-1)、(146.61±45.11)ml/L、(148.88±21.16)0.1 s、(119.53±52.36)0.5 ml·100 ml~(-1)·min~(-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F、BV明显下降(P<0.05),TTP、P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P患者的CT灌注参数BF、BV与APACHEⅡ评分、Ransont评分、CRP、CTSI存在相关性(P<0.05),与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也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AP患者胰腺血流灌注降低,灌注参数BV、BF与临床常用AP病情评估系统存在相关关系,提示CT灌注成像在AP病情评估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胰腺腺鳞癌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王洪成;黄新余

    目的 总结胰腺腺鳞癌临床诊治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2年7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5例胰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本组5例胰腺腺鳞癌患者,其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64±18)岁.肿瘤位于胰头部者2例,位于胰体尾部者3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脾脏切除术3例,行胆肠+胃肠双旁路内引流术并~(125)Ⅰ粒子植入1例.肿瘤平均长径4.5 em,1例侵犯胃后壁、十二指肠降部、门静脉,2例侵犯脾门处包膜,2例合并有神经、血管侵犯,1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特征为腺癌和鳞癌成分混杂在一起,呈浸润性生长.5例均获随访,3例死于肿瘤复发和肝转移,术后生存8.5~13.5个月,平均11.2个月,2例已生存6个月和56个月.结论 胰腺腺鳞癌好发年龄60岁左右,临床确诊较困难,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手术切除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 胰腺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作者:胡骁;张顺;郭卫东;张斌;邱法波;吴力群

    目的 探讨胰腺黏液性囊腺瘤(MCN)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问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20例MCN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生存率等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患者以腹痛、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11例有上腹部压痛,6例可触及上腹肿块.术前均行B超及CT检查,诊断13例为良性MCN,4例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3例为黏液性囊腺癌.肿瘤主要位于胰腺体、尾部,直径4~14 cm.20例均行手术治疗,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为主.术后病理证实,良性MCN 10例,交界性MCN 3例,黏液性囊腺癌7例.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良性MCN和交界性MCN患者均健在,无复发;黏液性囊腺癌患者3年生存率50%.结论 MCN主要好发于女性,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术前B超和CT检查可进行诊断,手术切除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好.

  • 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对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耐受性分析

    作者:李红英;王飞;安妮

    目的 探讨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对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的耐受性.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34例老年(>70岁)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患者均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其中6例获得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16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临床获益率64.7%.18例患者治疗后镇痛药物用量减少≥50%,疼痛强度VAS评分下降35%以上;22例患者体力状况明显提高,体重增加≥7%.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8.2%(13/34),4例巩膜皮肤黄染加重,肝功能异常,化疗2个周期中断治疗.Ⅲ~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34.6%,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血小板减少率28.3%(12/34),应用G-CSF治疗后血常规可恢复正常.无外周神经毒性发生,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 老年胰腺癌,行为状态良好者可耐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治

    作者:吴峻立;钱祝银;戴存才;徐泽宽;蒋奎荣;李强;高文涛;郭峰;陈建敏;卫积书;苗毅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1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1~39岁,平均24岁.中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为主要症状,4例体检触及腹部包块.B超、CT及MRI检查显示胰腺实性或囊实性占位.术前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肿瘤标记物正常.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胰腺头颈部肿块6例,胰体尾部肿块4例.手术方式:肿块切除3例,胰体尾切除3例(2例保留脾脏,1例联合脾脏、远端胃及部分结肠切除),节段性胰腺切除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术后2例发生胰瘘,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无其他外科并发症.切除的肿块长径约5.9 cm.平均随访时间19.2个月(8~42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无肿瘤复发转移迹象.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临床少见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 慢性胰腺炎局灶性肿块术前病变性质预测因子

    作者:陈燕;蔡全才;朱伟;徐勤丰;钟良;陈世耀;郭爱珍;李兆申

    目的 建立慢性胰腺炎(CP)局灶性肿块病变性质预测模型,分析其主要预测因子.方法 收集上海市7家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7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CP局灶性肿块病变性质不明患者121例,经病理(97例)或随访(24例)判断肿块性质,分为胰腺癌组和CP组.通过查阅病历等方式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疾病史、初诊时的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χ~2 检验、t检验等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选择单因素分析中P≤0.2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病变性质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计算各因素的OR值及95%可信限.结果 121例患者终确诊为胰腺癌21例,CP 100例.腹部压痛、直接胆红素、CA19-9和CEA是肿块病变性质的独立预测因子,它们的OR值分别为5.691、1.011、1.003、1.019;95%可信限分别为1.468,22.070、1.001,1.021、1.001,1.005和0.988,1.051;P值分别为0.012、0.030、0.003和0.23.结论 本研究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CP局灶性肿块的病变性质,可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外周血SARP2基因甲基化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宋健;杜奕奇;吕顺莉;曹佳;高军;李兆申;金晶;龚燕芳;满晓华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DNA中SARP2基因甲基化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2例原发性胰腺癌、10例慢性胰腺炎和6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清游离DNA,经亚硫酸氢盐修饰后,行SARP2基因第一外显子区域的BSP扩增和测序.结果 12例胰腺癌外周血DNA、10例慢性胰腺炎外周血DNA中分别有10例(83%)和4例(40%)检测出明显的SARP2基因甲基化改变.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ARP2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位点甲基化率为16.8%;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甲基化率为10.4%,健康志愿者为2.2%.3组间的SARP2 CpG岛甲基化率差别非常显著(P<0.01或P<0.05).结论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DNA中可以检测到SARP2甲基化改变,SARP2甲基化的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可能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 Clodronate脂质体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Kupffer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蔡华忠;党胜春;尹江涛;崔磊;陈敏;姜德立;张建新

    目的 探讨clodronate 脂质体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大鼠Kupffer 细胞(KC)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利用薄膜法制备 Clodronate 脂质体;采用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5%牛磺胆酸钠4 mL/kg体重制作ANP模型,分离培养ANP大鼠KC,加入50、100、150 μl的Clodronate脂质体进行干预,然后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KC细胞增殖、凋亡情况.结果 所制备的脂质体直径100~200 nm,透射电镜检查见其大小均匀;50、100、150 μl Clodronate 脂质体干预24 h后,KC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7.4%、24.2%和31.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12±0.37)%、(18.74±0.43)%和(27.51±0.3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随着clodronate 脂质体量的增加,KC的DNA出现降解,逐渐呈现清晰的特征性梯状条带.结论 Clodronate 脂质体对ANP大鼠KC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凋亡.

  • 胆石性胰腺炎的一种简易临床分型法

    作者:周蒙滔;张启瑜;王春友

    目的 探讨胆石性胰腺炎合理的临床分型方法,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方法 依据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胆管有无梗阻,将273例胆石性胰腺炎分成4个临床类型:非梗阻性轻型(Ⅰ型)、梗阻性轻型(Ⅱ型)、梗阻性重型(Ⅲ)、非梗阻性重型(Ⅳ型);再依据胆总管内是否存在结石,将每一类型分成a、b两个亚型.然后对临床分型结果、治疗方法、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Ⅰa型34例,Ⅰb型112例;Ⅱa型59例,Ⅱb型11例;Ⅲa型6例,Ⅲb型4例;Ⅳa型3例,Ⅳb型44例.全组总病死率为3.3%(9/273),Ⅰ型、Ⅱ型、Ⅲ型、Ⅳ型的病死率分别为0、0、10%(1/10)、17.0%(8/47),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传统非手术以及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Ⅳ型的病死率分别为30.8%(4/13)、25%(3/12)、4.5%(1/22),区域动脉灌注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4型2分法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胆石性胰腺炎临床分型法.以临床分型为依据细化胆石性胰腺炎治疗原则,可提高临床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还需重视临床类型的转变.

  • 硫氧还蛋白-1 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中的表达及褪黑素对其的影响

    作者:钟卫一;唐国都;梁志海;覃蒙斌;黄文福;梁金仙

    目的 观察硫氧还蛋白-1(TRX-1)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胰腺组织的表达和褪黑素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ANP组、褪黑素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以腹腔注射6%L-Arginine 25 mL/kg体重3次、每次间隔1 h的方法制备ANP模型.褪黑素组在制模前30min腹腔注射0.25%褪黑素20 ml/kg体重;ANP组和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术后6、12、24 h分批处死大鼠.抽血测定血清淀粉酶含量;取胰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评分;检测胰腺组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酶(MPO)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组织TRX-1蛋白表达;RT-PCR检测胰腺组织TRX-1 mRNA的表达.结果 ANP组12 h点血清淀粉酶、胰腺组织MDA和MPO以及TRX-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3 012±1 425)u/L、(4.13±1.85)nmol/mg prot、(7.45±1.26)nmol/mg prot、0.68±0.18、66.8±8.1;褪黑素组分别为(1 835±499)U/L、(3.03±2.12)nmol/mg prot、(5.32±1.06)nmml//mgprot、0.50±0.09、80.29±8.14,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褪黑素组胰腺TRX-1 mRNA和蛋白表达峰值从ANP组的制模后12 h提前到制模后6 h.结论 ANP大鼠胰腺组织TRX-1 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褪黑素干预能促进胰腺组织早期表达TRX-1 mRNA和蛋白,减轻胰腺组织的损伤.

  • 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和奥曲肽对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

    作者:高夕英;张晓妮;毕玉峰;孙明水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预防诊疗性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A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50例ERCP操作成功的病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126例)和治疗组(124例).在ERCP术后立即给予奥曲肽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40 mg奥美拉唑注射液,12 h重复注射一次,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两组术后4、24 h血清淀粉酶及TNF-α的含量,观察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ERCP操作时间和治疗性操作比例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术后4、24 h血清淀粉酶及TNF-α含量分别为(221±31)U/L、(181±39)U/L、(0.264±0.052)ng/ml和(0.257±0.071)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32)U/L、(227±30)U/L、(0.372±0.047)ng/ml和(0.422±0.026)ng/ml(P<0.05).治疗组胰腺炎发病率为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P=0.04).结论 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和奥曲肽可以更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AP的发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肝动脉变异及意义

    作者:王健;谢敏;包善华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肝动脉变异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肝动脉变异情况,分析其变异类型以及术中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结果 通过术前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DSA)造影及术中对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100例患者发现16例肝动脉变异.14例(14%)患者出现替肝动脉,其中10例为替肝右动脉(10%),8例发自肠系膜上动脉,2例发自胃十二指肠动脉;4例(4%)为替肝左动脉,3例发自胃左动脉,1例发自肝右动脉.14例变异血管直径0.3~0.6 cm,平均0.47 cm,术中均予以保留.1例(1%)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后方伴行门静脉出可触及变异动脉进入肝脏,血管直径0.4 cm,术中予以保留.1例(1%)变异动脉发自胰头方向进入右肝,血管直径0.2 cm,动脉夹闭1 h后离断该血管.结论 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发现的肝动脉变异,必须根据血管直径、阻断变异血管时肝脏变化及血管科建议,判断是否保留变异血管.

  • RANTES在急性胰腺炎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变化中的作用

    作者:黄景荣;陈婕;孔浩;丁震;钱伟;侯晓华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AP)大鼠脑组织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活化调节因子(regulated on activation,normal T-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和occludin在大脑中的表达,探讨RANTES表达与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49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3、6 h组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3、6、12、24 h组.以0.5%和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制备AEP和ANP模型.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RANTES和occludin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SO组,AEP 3、6组,ANP 3、6、12、24 h组RANTES mRNA表达量分别为0、0、0、0.36±0.05、0.47 4-0.04、0.65 4-0.05、0.83±0.07,蛋白表达量为0、0、0、0.42±0.03、0.57±0.04、0.78±0.08、1.05±0.08,ANP组较SO组和AEP组显著增加(P<0.01);occludin mRNA表达量为1.21±0.07、1.17±0.07、1.15±0.08、0.84±0.07、0.77±0.05、0.64±0.09、0.56±0.09,蛋白表达量为1.18±0.08、1.16±0.10、1.11±0.10、0.90±0.03、0.65±0.05、0.57±0.05、0.48±0.05,ANP组较s0组和AEP组显著下降(P<0.01).RANTES表达与胰腺组织病理损伤呈正相关(r=0.936,P<0.001);occludin表达与胰腺组织病理损伤呈负相关(r=-0.900,P<0.001);RANTES和occludin呈负相关(r=-0.943,P<0.001).结论 ANP时大鼠脑组织RNANTES 表达呈进行性增高,occludin表达呈进行性下降,RANTES通过下调occludin蛋白表达而改变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

  • 胰腺转移瘤的MDCT表现及其特征分析

    作者:饶圣祥;曾蒙苏;程伟中;陈刚;缪熙音;纪元

    目的 描述胰腺转移瘤的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的表现及其特征.方法 收集23例胰腺转移瘤患者,分析胰腺转移瘤的大小、数量、部位、密度形态、强化特征以及继发征象(胆胰管有无扩张、血管有无包绕、远端胰腺有无萎缩).结果 23例胰腺转移瘤患者共发现肿瘤35枚,其中7例为多发癌灶,16例为单发转移.肿瘤大径平均3.3 cm,主要位于胰体尾.大部分病灶动脉期无明显强化(30枚),门脉期呈相对低密度(23枚)、等密度(4枚)或明显边缘强化(3枚);5枚转移灶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呈持续强化.仅l例伴胰胆管扩张,2例伴胰管轻度扩张,1例包绕脾静脉.23例中13例伴有其他部位转移.结论 胰腺转移瘤cT有一定的特征,熟悉其表现并结合病史能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许菊萍;赵永福;张水军;刘磊;翟文龙

    目的 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6年至2007年收治的138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血糖症状和Whipple三联征表现;64例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神经症状,12例术后血糖恢复正常,但仍遗留精神神经症状.检测空腹血胰岛素88例,胰岛素释放指数均>0.3.术前B超检查75例,检出肿瘤8例;腹部CT 68例,检出17例;腹部MRI检查10例,检出5例;术中B超44例,检出肿瘤43例,另1例病理证实为胰岛细胞增生症.135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肿瘤摘除术88例,胰体尾切除4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活检1例.132例术后血糖恢复正常.术后血糖反跳性升高110例,多于术后2周内恢复正常;术后胰瘘20例,急性胰腺炎32例.结论 根据whipple三联征和胰岛素释放指数对胰岛素瘤作出定性诊断.手术探查联合术中B超是简单有效的定位诊断方法.手术是治愈胰岛素瘤的惟一方法.术中B超引导下切除肿瘤可有效避免主胰管和血管的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

  • Skp2、p27及PTE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刘晓峰;吕农华;谢勇;陈江

    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形成过程中都存在细胞周期的紊乱.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是泛素连接酶SCF(skpl-cull-F-box protein,SCF)的底物识别亚单位,主要通过识别p27进而介导其泛素化降解来调控细胞周期,是细胞周期由G_1期进入S期所必需的~([1,2]).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胡朝理;邱新光;靳红义;董汉华

    随着重症监护的加强及影像诊断的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器官功能衰竭引起的病死率已显著下降,而感染相关并发症造成的病死已占SAP病死的约80%~([1]).因此探讨SAP合并胰腺感染的可能相关因素,对于预防感染发生,降低感染相关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SAP合并感染患者的资料,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治.

  • 肠外和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烜;邓明明;夏国栋;王忠琼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由于氧耗增加、合成代谢减弱、蛋白质分解增强而出现负氮平衡,因而加强SAP营养支持治疗已得到公认,但治疗时机以及营养治疗途径的选择仍存在争议.既往研究显示,营养支持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是调节SAP免疫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1]).

  • 蛙皮素与胰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钱丽娜;杨坤兴;时开网;侍作亮;曹海波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预后很差,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有效的诊治方法.蛙皮素(bombesin,BBS)属于胃肠肽类激素,具有生长因子样作用~([1,2]).目前,人胰腺癌是否存在BBS以及BBS对胰腺癌是否具有促生长作用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BBS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

  • 血浆D-二聚体及三酰甘油水平对急性胰腺炎的评估价值

    作者:王常会;王庆才;胡月华;张珺;李磊

    急性胰腺炎(AP)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多数AP为轻症(MAP),20%左右的AP会发展为重症(SAP).尽管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SAP仍有5%~20%的病死率.因此,准确评估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非常重要.本文检测AP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及三酰甘油(TG)水平,探讨其评估AP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 内镜超声、ERCP、MRCP对特发性急性胰腺炎病因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玉英;丰义宽;颜炳丽;成金玲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见的病因为胆石症和酗酒,70%~90%的患者可发现病因而治愈,但仍有10%~30%,的患者会有1次以上的复发~([1]),这些患者通过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明确病因者,称为特发性急性胰腺炎(IAP)~([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IAP患者资料,探讨内镜超声(EUS)、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磁共振(MRCP)对IAP病因的诊断价值.

  • 急、慢性胰腺炎与胃酸及制酸剂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解冰;湛先保;李兆申

    H_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在急性胰腺炎(AP)和慢性胰腺炎(CP)的治疗中,经常被应用.但对于其应用的原理和疗效却有较多争议.本文就此领域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胰腺癌表观遗传学研究现状

    作者:高文涛;蔡辉华;徐泽宽;苗毅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是与遗传学(genetic)相对应的学科,已经深入发展到表观遗传组学(epigenome)水平.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是基因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可遗传改变,这种可遗传改变调控基因表达变化,是基因表达转录调控的另一个层面.

  • 自噬及其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作者:王林;吴旭波;雷若庆

    自噬(autophagy)是一种溶酶体参与的、复杂的分解细胞内蛋白和亚细胞结构的过程.通常,细胞处于"饥饿"或其他应激的情况下,通过降解细胞内蛋白和细胞器为细胞的基本代谢提供能量.基因分析发现,调控自噬过程的基因在进化中高度保守,从酵母、果蝇到脊椎动物和人都可以找到参与自噬的同源基因;并且这些基因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发挥作用.形态上,自噬以细胞内形成空泡样结构为特点,将蛋白、亚细胞结构包裹,或直接与溶酶体结合而降解.近来的研究表明,自噬功能的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 胰石性慢性胰腺炎合并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作者:王广义;王蒙;张学春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胰腺实质局部或弥漫性的慢性损伤及纤维组织增生,终导致胰腺功能不全.其病理变化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由于CP致病因素复杂、发病机制不甚清楚,早期诊断困难,其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术前的影像学检查有时难以对一些伴随病变作出全面的判断,需要任术中进一步仔细探查,有时单一的术式不能解决胰腺多种的形态改变,需联合应用数种术式方能改善CP的手术效果.现将我院治疗的4例胰石性CP的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中华胰腺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z1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