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胰腺病杂志

中华胰腺病

中华胰腺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ncreatology 중화선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胰腺病学杂志;胰腺病学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667/R
  • 国内刊号: 吕芳萍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pan@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胰腺病学杂志;胰腺病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腹腔镜下经胃囊肿-胃内引流术治疗胃后型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分析

    作者:金中奎;张栋;赵昕;樊华;李先亮;潘飞;贺强;陈大志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胃囊肿-胃内引流治疗胃后型胰腺假性囊肿的价值.方法 5例因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引起的胃后型胰腺假性囊肿,非手术治疗超过2~6个月,囊肿长径分别为8、10、12、14、15 cm.采用4孔法腹腔镜下经胃前壁进入胃腔,用超声刀切开胃后壁及胰腺假性囊肿壁,切口约2~3 cm,行胰腺假性囊肿-胃内引流术.结果 5例均成功施行腹腔镜下手术,手术时间分别为90、105、115、120、15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150、150、200、300 ml.手术后无明显胃内出血征象.术后随访1个月,囊肿均消失,无急性胰腺炎复发及局部感染征象.1例术后7d发生胃瘘,经对症处理后1个月愈合.结论 腹腔镜下经胃囊肿-胃内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简单、有效、微创,可作为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方法.

  • RGC-32和E-cadheri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作者:朱亮;赵慧贞;庞慧芳;覃华;黎培员;李德民;赵秋

    目的 探讨RGC-32和E-cadherin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以及两种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胰腺癌、12例慢性胰腺炎和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RGC-32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RGC-32主要表达于胰腺腺泡细胞胞质内;E-cadherin主要表达于正常胰腺和慢性胰腺炎组织胰腺腺泡细胞胞膜,而在胰腺癌中则可出现胞质表达和(或)表达减弱等异常表达.胰腺癌组织中RGC-32的阳性表达率以及E-cadherin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8.6%( 33/42)和54.8% (23/42),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37.5% (3/8)和0以及慢性胰腺炎组织41.7%(5/12)和8.3%(1/12)(P值均<0.05).胰腺癌组织RGC-32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值分别为0.016、0.02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值分别为0.831、1.000、0.629);E-cadherin异常表达与胰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值分别为0.024、0.004、0.004),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值分别为0.970、1.000).RGC-32的阳性表达率与E-cadherin异常表达率呈正相关(r=0.458,P<0.01).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RGC-32阳性表达率及E-cadherin异常表达率均显著升高,RGC-32可能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参与胰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 低剂量健择同步高-低氧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兆军;孙衍伟;陈希平;安永恒

    目的 评价低剂量健择同步高-低氧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56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放化疗组和化疗组.放化疗组采用低剂量健择(600 mg/m2)同步高-低氧放射治疗,化疗组采用足量健择( 1000 mg/m2)化疗,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远处转移率、临床获益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放化疗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5例,总有效率66.7% (16/24),化疗组部分缓解9例,总有效率36.0%(9/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082,P=0.0318);两组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3.3% (20/24)和60.0%( 15/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7);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6.7% (16/24)和72.0%(1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855);两组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2.5%和32.0%、37.5%和1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25、0.0380);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8%和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800).结论 低剂量健择同步高-低氧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在总有效率及12、24个月生存率方面优于足量健择化疗,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 胰腺癌MUC1 mRNA转染树突细胞疫苗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的免疫反应

    作者:陈江;郭晓钟;李宏宇;邵晓东;刘旭;赵佳钧;王迪

    目的 研究人胰腺癌MUC1 mRNA转染树突细胞(DC)诱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为DC疫苗治疗胰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从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PBMC)并培养成DC,从细胞形态和表面标志进行鉴定.通过RT-PCR扩增胰腺癌MiaPaCa-2细胞的MUC1 mRNA后用电穿孔法将其转染DC.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培养不同时间点DC的MUC1的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DC存活率.采用51Cr标准细胞毒实验观察转染MUC1 mRNA的DC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应用ELASA法检测CTL的IFN-γ释放量.结果 培养获得的细胞呈现典型的DC形态特征和表面标志(CD40+、HLA-DR+、CD83+、CD86+).MUC1 mRNA转染DC48 h后,细胞MUC1 mRNA表达水平高,为38.43(36.89 ~48.06),蛋白表达亦强.转染后DC的存活率稳定在80%左右.转染MUC1 mRNA的DC可有效诱导HLA-A2 +/MUC+特异性CTL免疫反应;胰腺癌Capan-2细胞与转染MUC1的DC刺激MUC1特异性CTL的24 h IFN-γ释放量分别为(28.44±4.96)和(16.31 ±2.54) 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胰腺癌MUC1 mRNA体外转染DC后可诱导CTL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组学的变化

    作者:任俊;余开焕;马鹏;余佳;陈辰;张爱民

    目的 比较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寻找能够判断SAP病情好转的血清蛋白质.方法 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分析20例SAP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d的血清蛋白质谱,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 SAP患者治疗后7d的APACHEⅡ评分为( 10.70±3.47)分,显著低于入院时的(13.00±2.21)分(t=4.272,P =0.002).治疗前后一共检测到血清中132个蛋白质峰,其中质荷比2000至40 000间有27个差异蛋白质峰(P<0.05).分子质量47000的蛋白在SAP病情缓解后表达下调,分子质量115 000及159 000的蛋白在SAP治疗后明显上调.结论 用SELDl-TOF-MS技术能检出SA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分子质量115000和159000蛋白的上调及47000蛋白的下调可能是SAP病情好转的征兆.

  • 温和高温下胰腺癌细胞株PANC1对吉西他滨耐药性的影响

    作者:刘明浩;李淑德;李兆申;高军;吴洪玉;龚艳芳

    目的 观察温和高温下胰腺癌细胞株PANC1对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1 μmol/L吉西他滨处理胰腺癌PANC1细胞1h后,分别置37、42、45℃水浴锅孵育1h,再继续培养0、24、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AV/PI染色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42℃及45℃孵育细胞24、48 h后的细胞增殖均较37℃孵育的细胞显著降低(0.96±0.05、0.88±0.03比1.05±0.02;1.28±0.04、0.94±0.04比1.49±0.09;t值分别为4.367、25.120、3.510、12.101,P值均<0.05),且45℃孵育的细胞增殖显著低于42℃孵育的细胞(t值分别为3.348、11.732,P值均<0.05).37、42、45℃孵育的吉西他滨处理的PANC1细胞48 h后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125 ±0.064)%、(9.985±0.615)%、( 14.845±1.987)%,3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320、9.832、4.575,P值均<0.05).结论 温和高温可以增加PANC1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 胰腺癌神经浸润体外模型的构建与观察

    作者:安薇;李平;李桂香;吴红玉;金晶;李兆申;贲其稳

    目的 构建胰腺癌神经浸润的体外模型,并对胰腺癌细胞的神经浸润现象进行初步观察.方法 将胰腺癌Capan-2细胞与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置于Matrigel基质胶中共培养,分别建立以观察细胞集落面积(模型1)和观察细胞迁移距离(模型2)为主的两种模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突及细胞生长情况,利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对图片进行分析.结果 共培养对神经突起生长无显著影响,无论是共培养还是单培养,DRG神经突均向四周呈放射状生长.培养模型中,Capan-2细胞朝向DRG方向生长迁移,接着包绕神经突呈纺锤状,并继续向DRG爬行.在模型1的共培养组,Capan-2细胞第5天时细胞集落面积为(309.28±19.11) μm2,显著大于单培养模型的(208.57±7.94)μm2(P<0.01).在模型2的共培养组,Capan-2细胞第5天时向DRG方向迁移了(284.1±12.9)μm,而空白基质胶一侧,细胞迁移距离<150 μm,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胰腺癌神经浸润体外模型,为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 pEGFP-C1-HSP27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稳定转染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的筛选

    作者:张松;陈敏;黄淑玲;许春红;李建琦;王军;邹晓平

    目的 构建表达热休克蛋白27( HSP27)的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真核载体,建立稳定表达HSP72的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方法 采用RT-PCR法从SW1990细胞中扩增出带有BamH Ⅰ、HindⅢ酶切位点的HSP27基因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鉴定正确后用重组质粒转染SW1990细胞,并筛选稳转细胞株.荧光显微镜观察HSP72的定位,RT-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细胞HSP27的表达.结果 双酶切法鉴定和测序证实重组载体pEGFP-C1 -HSP27的DNA序列完全正确,并成功转染SW1990细胞,筛选获得稳转细胞株.荧光显微镜见EGFP主要分布在胞质中,转染细胞的HSP27mRNA表达明显增加(1.458±0.160比0.897 ±0.051,P<0.05),且表达HSP27与EGFP的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HSP27,并筛选获得稳转的细胞株.

  • Toll样受体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满晓华;孙运良;龚燕芳;吴红玉;李兆申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及35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采用CD31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TLR4蛋白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MVD的相关性.结果 胰腺癌组织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VD分别为74.2% (46/62)和47.3±13.5,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17.1% (6/35)和12.6±4.8(P值均<0.01).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组织中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3.8%,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60.0%(P=0.036);TNM分期为Ⅲ+Ⅳ期的胰腺癌组织中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5.3%,显著高于Ⅰ+Ⅱ期的60.7%(P =0.028).MVD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08、0.036、0.010).胰腺癌TLR4蛋白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Υ=0.534,P<0.01).结论 TLR4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 Hedgehog通路抑制剂逆转人胰腺癌SW1990细胞获得性耐药的实验研究

    作者:姚捷;安勇;钱建军;柏斗胜;徐泽宽;苗毅

    目的 探讨人胰腺癌SW1990耐药细胞株中Hedgehog通路成员(Shh、SMO、Gli1、ABCB1、ABCG2)表达的变化及应用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对其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胰腺癌SW1990耐吉西他滨细胞株(SW1990/GZ).采用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环巴明作用耐药细胞,应用实时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Shh、SMO、Gli1、ABCB1、ABCG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CD44+ CD24+、CD133+细胞亚群比例.以100 μmol/L吉西他滨作用环巴明处理后的SW1990/GZ细胞,应用Annexin V加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SW1990/GZ细胞中CD44+ CD24+细胞比例从亲代的(29.45±1.99)%增加到(93.16±2.46)%、CD133+细胞比例从(59.37±1.69)%增加到(95.88±1.47)%(P<0.01);ABCB1、ABCG2、Shh、Gli1 mRNA的表达分别增加(274.90±31.44)、(3.48±0.33)、(12.07±1.71)、(4.15±0.42)倍(P<0.01),并检测出SMO mRNA表达.蛋白表达结果与mRNA表达一致.2μmol/L环巴明作用SW1990/GZ细胞1周后,CD44+CD24+比例下降到(36.68±2.44)%、CD133+细胞比例下降到(62.76±1.28)%(P<0.05).2、5μmol/L环巴明处理SW1990/GZ细胞后再用100 μmol/L吉西他滨处理细胞,细胞的凋亡加死亡率分别为(53.68±5.24)%和(69.99±3.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5±0.87)%(P<0.01).结论 人胰腺癌SW1990耐药细胞株中高富集肿瘤干细胞,高表达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SMO及Gli1.抑制耐药株的Hedgehog通路,可以降低其肿瘤干细胞比例,下调SMO及Gli1表达,部分恢复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 联合门静脉/上肠系膜静脉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

    作者:徐宪辉;邵卓;马洪运;金钢;胡先贵

    由于临床上诊断的胰头癌多为进展期癌,且肿瘤又极易侵及周围血管,因而手术切除率低,仅20%左右.1973年Fortner提出区域性胰腺切除术后,合并血管切除成功的报告逐渐增多,胰头癌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达46%[1-2].但联合血管切除无形中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为此,本研究探讨联合门静脉/上肠系膜静脉(PV/SMV)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给患者带来的风险和益处.

  • PPARγ激动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p38MAPK活化的影响

    作者:李清华;徐萍;王静;姜景平;陈令全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炎症反应中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表达起重要作用[1].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有抑制作用.本研究探讨p38MAPK在AN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吡格列酮对p38 MAPK的影响,进一步了解PPARγ激动剂的抗炎机制.

  • 八珍汤加减辅助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王宏星;李建平;顾元龙

    肠内营养(EN)支持对严重应激患者的过度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具有积极的影响[1].八珍汤源自古方《正体类要》,由人参、熟地、白芍、川芎、茯苓、当归、白术、甘草8味中药组成,是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合方.四君子汤能健脾益气,四物汤可补血养血,八珍汤汇两方之功,奏两方之效,为"气血双补"的代表方剂,常用于治疗气血皆虚诸证.我们[2]曾报道八珍汤辅助EN能增强胃癌术后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本研究观察八珍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 高龄患者ERCP诊疗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赖永威;黄建伟

    治疗性ERCP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等优点,作为一种微创性治疗方法对胆胰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1].由于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胆胰疾病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因老年患者多有伴发症,治疗性ERCP能否在高龄患者中推广困扰着临床医师[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2例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资料,旨在探讨其在治疗高龄患者胆胰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

  • 稳定高表达p75NGFR的胰腺原位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王炜;陈晓东;朱明华;郑建明;陈颖

    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方法,确诊时80%的胰腺癌患者已出现转移,错过了手术机会[1-3],临床上很难获得新鲜的、不同时期的组织标本,更不可能在临床上观察胰腺癌进展过程[4].因此,建立理想的胰腺癌动物模型,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胰腺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提供动物实验平台.

  • 完全性背侧胰腺发育不全二例影像学表现

    作者:鄂林宁;李健丁;吴山

    胰腺先天发育畸形临床并不少见,例如环状胰腺、异位胰腺和胰腺分裂等.其中胰腺分裂是常见的一种发育畸形,在尸检中检出率高达14%[1].而背侧胰腺发育不全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胰腺发育畸形,其特点为胰腺的体尾部未发育或发育不全.本文报告2例完全性背侧胰腺发育不全病例的CT及MRCP表现,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 胰腺外伤30例的手术时机与方式分析

    作者:付海峰;吴汉青;贺德华;许安荣;张华;李桂中

    近年来,胰腺外伤发生率不断增加,虽然对胰腺外伤的诊疗有很大进步,但对不同程度的胰腺损伤或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的治疗及手术时机、术式还存在争论.笔者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胰腺外伤的手术时机和术式选择进行探讨.

  • 完全腹腔镜下胰腺远端切除九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亚辉;王英超;王广义

    在胰腺远端,脾动静脉位于胰腺与Tweitz筋膜之间,与胰腺有广泛的侧支循环相通.腹腔镜胰体尾切除,保留脾脏与切除脾脏操作的手术间隙不同.切除脾脏可以在Tweitz筋膜下方游离,不涉及脾动静脉进入胰腺的细小分支,手术相对简单;保留脾脏则在胰腺与Tweitz筋膜间隙游离,需要离断脾动静脉进入胰腺的所有分支,手术操作复杂.本研究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胰腺远端切除的疗效.

  • 内皮分化基因受体介导溶血磷脂酸在人胰腺癌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陶晨洁;吕广梅;龚涌灵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对多种细胞具有不同生物学活性作用的磷脂介质,在组织中广泛存在.LPA通过特定的细胞表面G蛋白耦合受体与细胞相互作用产生生物学效应.该LPA受体被命名为内皮分化基因受体Edg/LPA.在多种人恶性肿瘤中,存在一种叫做自体素/溶血样磷脂(autotaxin/Lyso-PLD)的代谢酶,是LPA合成的关键酶.LPA通过Edg/LPA受体转导信号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黏附、迁移,起着抗凋亡和促侵袭转移作用[1];通过上调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促进肿瘤血管生成.LPA还能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MMP,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和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分泌,与肿瘤的局部侵袭转移有关[2].本文就LPA及其内皮分化基因受体Edg/LPA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胰腺结石成分与形成机制研究现状

    作者:叶博;胡良皞;廖专;李兆申

    胰腺结石是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特征性病理改变,90%的CP患者在病程中伴有胰腺结石[1].对结石化学成分和形成机制深入研究,可望为胰腺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一、胰腺结石化学成分分析1.元素分析:构成胰腺结石的主要化学元素为钙,占9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硫、钾以及铁、铬、镍等元素.Pitchumoni等[2]通过直流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DCP)发现胰腺结石主要由钙和其他17种元素组成.但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对胰腺结石的形态结构以及元素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发现,结石中心由致密的网状纤维构成,富含铁、铬、镍3种元素,几乎不含有钙,而结石表面呈波浪状,存在大量细小颗粒,富含钙元素,不含镍元素.景在平等[3]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对胰腺结石进行分析发现胰腺结石外层致密光滑,主要含钙(96.26%),中心部分呈不规则海绵状结构,主要含硫和氯.

  • 沟槽状胰腺炎研究进展

    作者:郭妍;吴伟;刘岩;湛先保;李兆申

    沟槽状胰腺炎(groove pancreatitis,G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是由于病变累及沟槽状区域(即胰头、十二指肠及胆总管下段之间的解剖学区域)所导致的一种节段性的慢性胰腺炎.1973年德国学者Becker首次使用德语描述了这种沟槽状区域胰腺炎[1],1982年Stolte等[2]将其译为groove pancreatitis,并描述了其节段分布的特征.由于该病较罕见,其发病率尚不明确,但在因慢性胰腺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病例中,发现GP的发生率占19.5%~24.5%[2-3].经全面检索国内期刊数据库后发现,目前国内关于GP的报道较少,可能与我国临床医师对于该病的认知度不高有关.因此,认识这种疾病、降低误诊率及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临床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内镜超声诊断一例

    作者:钟继红;张敏敏

    患者女,65岁.因"反复中上腹疼痛2月余"入院.疼痛向腰背部放射,与体位、进食无关,伴脂肪泻,进食油腻食物后明显,但无黏液、脓血便,当地医院腹部超声示胰腺肿胀伴主胰管扩张,CT示胰腺肿胀伴周围渗出,伴胆总管下端及胰头部胰管扩张,脾脏肿大,诊断为"胰体尾占位",给予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而入我院.入院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IgG4及CEA、CA19-9均在正常范围.内镜超声(EUS)示十二指肠乳头明显肿大,胰头部见一囊性占位,内见团块状高回声隆起,约3.4cm×2.6cm,伴后方胰管扩张,胰体尾部组织萎缩,胆总管未见明显扩张,未见肿大淋巴结.诊断胰头部囊性占位,性质待定(IPMN待排).为明确诊断行ERCP,见十二指肠内侧大量胶冻样黏液流出,覆盖副乳头区域,冲洗后见部分肿瘤组织.于十二指肠降部找到主乳头,乳头开口绒毛状;循导丝于副乳头插管,插管造影示全程胰管明显扩张,内见大量密度不均匀充盈缺损影.插入取石气囊,清理胰管,可见较多黏液流出.入院后16d,患者行全胰切除术,术中见全胰质地变硬,表面凹凸不平,与周围脏器无明显浸润.病理诊断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 胰腺部位的胃肠道外间质肿瘤一例

    作者:张德春;赖景奎;强文胜;熊昌久;曾鹏;张鹏;Shah Ram Babu;王维国;田伯乐

    患者女,55岁,因"上腹痛4d"入院,不伴黄疸,无消化道出血史,否认胰腺炎病史.入院时体检:上腹部深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彩超和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胰头占位,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CA19-9等肿瘤标志物、肝功能、血淀粉酶等检查均正常.初步诊断为:胰头占位,肿瘤?;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见胰头部5cm×4cm×3cm大小包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与十二指肠有间隙,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胆囊内扪及结石,腹盆腔其余器官未见异常.先切取部分组织送术中快速冷冻活检,报告"胰头梭形细胞肿瘤,提示胃肠外间质瘤可能".遂行包含肿瘤的胰头切除、胰肠Roux-en-Y吻合术,胆囊切除术.术后病检证实胰头部的胃肠道外间质肿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免疫组化显示CD117(+)、CD34(+)、DOG1(+).术后恢复顺利,第7天康复出院.由于经济原因未能服用格列卫,至今已随访半年无复发.

  • 胰腺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误诊胰腺癌一例

    作者:姜能永;丁静;李丛丛

    患者女,50岁.自2005年5月起出现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隐痛不适,2010年10月左上腹部疼痛加重,腹痛与进食、排便无明显相关.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行上腹部彩超检查,示右上腹部实性占位(考虑来自胰腺).后到北京协和医院行上腹部CT检查,示胰颈部占位,等密度,边界不清,胰尾部萎缩,胰管扩张.内镜超声示胰颈部近肠系膜上静脉旁—大小约1.77 cm×1.22cm大小的中低回声占位.于2011年1月14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胰腺颈部肿块大小约5cm×4cm,不规则,质硬,肿瘤包绕肠系膜上动脉,并侵犯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无法分离.鉴于局部侵犯严重,未行根治性切除术.行肿瘤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术中诊断:胰腺颈部占位,癌可能性大.患者多次查CEA、CA19-9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2,上海)

    作者:《中华胰腺病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胰腺腺泡萎缩、破坏和间质纤维化.临床以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和(或)胰腺外、内分泌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胰腺实质钙化、胰管扩张、胰管结石和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等.一、CP的流行病学美国CP发病率为8.1/10万,法国为26/10万,日本患病率为33/10万,印度患病率高,约为114~200/10万.据我国1994~2004年间22家医院共2008例CP调查,患病率约为13/10万,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 异物钳直接法放置鼻-空肠营养管46例临床分析

    作者:田锋平;洪秀宇;张立清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患者肠道通透性,改善肠道灌注,保持肠道菌群,减少内毒素易位,保护肠屏障功能,且缩短病程,节约患者住院费用[1-2].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是实施肠内营养的重要措施,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可靠、方便、安全的置管方法.我院采用异物钳直接放置营养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华胰腺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z1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