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胰腺病杂志

中华胰腺病

中华胰腺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ncreatology 중화선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胰腺病学杂志;胰腺病学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667/R
  • 国内刊号: 吕芳萍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pan@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胰腺病学杂志;胰腺病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内镜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胰腺癌的短期临床观察

    作者:陈洁;金震东;李兆申;江月萍;湛先保;王洛伟

    目的 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可行性,并对相关文献做一回顾复习.方法 2006年7月5日至12月4日期间,共有8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行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穿刺,并经穿刺针于肿瘤内注射rAd-p53注射液.每周注射1次,共4 ~ 5周.rAd-p53治疗的同时,行健择静脉化疗.结果 8例患者全部完成内镜超声下胰腺肿瘤内的rAd-p53注射治疗,平均操作时间为10 min.注射后1例出现面部潮红、胃部灼热感,2例出现发热,体温37.5℃,均自行缓解.死亡1例,7例患者治疗后疼痛明显好转,其中1例疼痛消失,2个月体重增加2 kg.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肿瘤均稳定,无明显增大.结论 内镜超声引导下rAd-p53肿瘤内注射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 术中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胰体尾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谢敏;包善华;张炜炜;周铁;孔文涛;邵宁一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胰体尾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4例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胰体尾癌行术中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近期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术中均在超声引导下避开大血管进行消融治疗,在超声图中见到胰腺组织明显气化,肉眼观察到胰腺组织明显碳化,病理活检为凝固性坏死.所有病例均无出血、感染、胰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癌性腹痛均立即明显缓解,生存期内癌性腹痛完全消失7例,尚能忍受5例,不能忍受2例.平均随访18个月,5例死亡,9例带瘤生存.结论 术中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胰体尾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疗法.

  • 加贝酯预防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归茜;熊光苏;智玲梅;吴叔明

    目的 通过观察加贝酯对胰腺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加贝酯预防大鼠胰管注射法诱导的急性胰腺炎(AP)的相关机制.方法 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4只)、AP组和加贝酯治疗组(各6只).以50 mmHg(1 mmHg = 0.133 kPa)的恒压向胰胆管内注入30%泛影葡胺诱导SD大鼠AP模型,制模前15 ~ 20 min加贝酯(4 mg·h-1·kg-1体重)静脉持续滴注60 min进行预防.组织病理检查观察胰腺炎症程度,应用TUNEL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细胞凋亡和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加贝酯治疗组的胰腺组织病理改变较AP组减轻(P < 0.05).治疗组凋亡指数(AI)、Bax和Bcl-2表达值分别为8.00 ± 1.80,10.12 ± 1.52和1.83 ± 0.39,前两者较AP组显著增高,而Bcl-2蛋白无显著差别.治疗组AI、Bax表达与胰腺的炎症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加贝酯静脉滴注对大鼠胰管注射法诱导的AP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和Bax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

    作者:李献文;金建华;王芳;陆文斌;顾小燕;张华;杨玉薇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GEMOX方案)与吉西他滨联合氟尿嘧啶(GF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40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对照分为GEMOX组和GF组,各20例.可评价疗效分别为15例和14例.GEMOX组给予吉西他滨1 000 mg/m2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第1,8,15 d;奥沙利铂50 mg/m2,静脉滴注,第1,8,15 d.GF组给予吉西他滨1 000 mg/m2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第1,8,15 d,氟尿嘧啶500 mg/m2加5%葡萄糖液(GS)500 ml,静脉滴注6 h以上,第1 ~ 5 d.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肿瘤病理类型及TNM分期具可比性.GEMOX组部分缓解(PR)2例,微效(MR)3例,稳定(D)6例,进展(PD)4例,治疗有效率达33.3%,中位生存期8.7个月,临床受益率(CBR)50.0%,肿瘤标志物CA19-9下降> 50%占47.1%.GF组PR2例,MR 3例,SD 5例,PD 4例,治疗有效率达35.7%,中位生存期10.1个月,CBR 38.9%,CA19-9下降> 50%占38.9%.经统计学比较,两组CBR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联合氟尿嘧啶的治疗有效率、CBR较高,中位生存期较长,不良反应小.GEMOX的CBR较GF更高.

  •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大黄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肝损伤的影响

    作者:王刚;孙备;孟庆辉;姜洪池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生大黄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NP组、生大黄组、EEN组及EEN联合生大黄组(联合组),每组12只.各组于造模后48 h测定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LPS)、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含量;检测肝脏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与ANP组相比,其他3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联合组血TNF-α[(1.38 ± 0.17)ng/ml]、内毒素[(0.114 ± 0.048)EU/ml]、ALT[(90.95 ± 55.67)U/L]、AST[(203.12 ± 36.92)U/L]、CRP[(41.2 ± 22.6)mg/L]、MDA[(4.78 ± 1.55)nmol/ml]浓度及肝脏组织MPO活性[(3.95 ± 0.71)U/g]均较生大黄素组与EEN组显著降低(P < 0.05).结论 EEN联合生大黄可有效减轻ANP并发的肝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抑制肝脏急性炎症反应、氧化反应和肝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 胆囊摘除术后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探讨

    作者:胡玲;胡兵;唐承薇

    目的 探讨胆囊摘除术后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方法 收集近2年来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22例,根据超声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222例患者中,单纯胆囊摘除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有43例(男性20例,平均年龄53.6岁,女性23例,平均年龄57.0岁),其中胆总管扩张伴胆总管结石的概率为66.7%(24/36),与胆总管无扩张但发生胆总管结石的概率(57.1%,4/7)相比无显著差异(P > 0.05).超声未发现结石的患者中,十二指肠乳头炎发生率为37.9%(11/29).结论 胆囊摘除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中以胆总管结石为主,其次为十二指肠乳头炎.

  • 脂质过氧化在胰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陈婕;余晓云;侯晓华

    目的 研究脂质过氧化对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 PSC)活化的影响及其在胰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每周2次腹腔内注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iethyldithiocarbamate, DDC),共10周建立胰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注射后第2,4,6,8,10周处死大鼠,检测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各时间点胰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α1-Ⅰ型胶原(ColⅠα1)、TGF-β1 mRNA水平.结果 注射DDC后,胰腺组织内MDA含量逐步升高,8周时高达(6.21 ± 0.70)nmol/mg prot(P < 0.01).4周时可见明显的细胞外基质沉积和纤维化形成,8周时小叶及小叶内广泛纤维化,大量腺体萎缩,形成瘢疤组织.α-SMA、TGF-β1的阳性表达在2周时已出现,4周时明显增加,且阳性细胞多位于胰腺小叶间及腺泡旁纤维化区域.胰腺组织ColⅠα1 mRNA在造模2周时少量表达,4周表达增加,8周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对照组TGF-β1 mRNA表达水平较低,TGF-β1 mRNA在造模4周时表达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5),6周后表达增加不明显.结论 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胰腺组织MDA含量的增加与胶原纤维形成、TGF-β1表达及活化PSC的增加相一致,提示脂质过氧化产物通过激活PSC及刺激TGF-β1的分泌,增加胰腺组织中胶原的沉积,促进胰腺纤维化的形成.

  • HIF-1α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孙红成;裘正军;曹俊;刘辰;张放;黄克俭

    目的 通过检测胰腺癌组织HIF-1α、Bcl-XL的表达,探讨HIF-1α对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胰腺癌和2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HIF-1α、Bcl-XL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21例胰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胰腺中HIF-1α、Bcl-XL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胰腺组织均无HIF-1α、Bcl-XL蛋白和mRNA的表达.胰腺癌组织HIF-1α、Bcl-XL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3.4%和87.8%,HIF-1α mRNA和Bcl-XL 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71.4%和80.9%,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 = 0.335, P = 0.032),HIF-1α阳性表达的胰腺癌的凋亡指数较阴性表达者低[(1.32 ± 0.59)% vs (1.79 ± 0.77)%,P = 0.034].结论 HIF-1α和Bcl-XL在胰腺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HIF-1α可能通过上调Bcl-XL的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凋亡,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鼻胆管引流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临床分析

    作者:王炘;詹志刚;袁锦峰

    目前,ERCP及相关技术已成为肝胆胰疾病有效及重要的诊疗方法.但ERCP术后导致的各种严重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其中尤以急性胰腺炎(AP)及高淀粉酶血症为常见.我们采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预防ERCP术后A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胰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毛根军;胡少龙;吴晓康;徐瑞龙;郑樟栋;张家敏;吴荣进;许龙堂;厉学民;俞世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是一种特异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研究表明,它的高表达与肿瘤的生长、转移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VEGF含量,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VEGF的表达是否可作为预后评价的指标,为临床判断胰腺癌预后提供新的依据.

  • 胰腺淋巴上皮囊肿一例

    作者:韩蕊君;罗蒙;邱江锋;顾磊

    患者男,59岁.因1周前"胸部不适" 而入院,行肺部CT检查无意中发现上腹部肿块伴轻度中上腹不适.烟酒史30年.曾有胃溃疡病史10余年,平日服用制酸剂治疗.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CEA、CA125、CA242、CA19-9、AFP等肿瘤标志物均正常.腹部CT显示上腹部囊实性占位,与邻近胃囊及胰腺尾部关系密切,大小约4.0 cm,未见明显强化.胃镜检查提示胃窦近幽门部后壁见大片状黏膜粗糙、糜烂,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尚软,触之易出血.完善相关检查后予以剖腹探查,术中见胰尾部有一5 cm × 4 cm × 3 cm囊性肿块,包膜完整,胆囊6 cm × 3 cm × 3 cm,内充满直径0.5 ~ 1.0 cm大小结石,行胰体尾 + 脾 + 胆囊切除术.病理诊断:胰尾部淋巴上皮囊肿.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急、慢性胰腺炎

    作者:万红宇;袁耀宗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核因子受体家族的配体激活转录因子.在过去的10年里科学家们对PPARs在调节脂蛋白和脂质的代谢、炎症反应、葡萄糖的平衡和细胞分化等一些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迄今为止,已发现了3种PPAR异构体:PPARα、PPARβ和PPARγ,每一种由不同的基因编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1].

  • 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在急性胰腺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伟;薛平;刘婷婷;王蕾;向大开;夏庆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20% ~ 30%为SAP,常引起SIRS,既而引起MODS,病死率高达20% ~ 25%[1].患者病死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发生感染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预测SAP严重性的指标很多,但缺乏一个预测AP并发感染概率的客观指标.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近10余年成为胰腺炎研究中的热点,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的关系

    作者:竹锡锋;刘瑞;郑建明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5年生存率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它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即高浸润性和高转移率,其中以神经浸润发生率高.文献报道,胰腺癌神经浸润率达64% ~ 100%[1].因此,深入探讨胰腺癌浸润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对预防胰腺癌的浸润转移、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一类发现早、研究为透彻的神经营养因子,目前研究表明,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NGF/NGFR)在肿瘤的发生、进展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

  • 胰周神经清扫在胰腺癌根治术中的意义

    作者:朱海涛;谢敏

    迄今,胰腺癌依然是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除早期诊断困难外,术后复发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初认为复发是胰腺切除不够、淋巴清扫不全所致,然而全胰切除后局部复发仍不可避免.进一步研究发现胰腺癌具有嗜神经性侵袭特性,并沿神经纤维扩散、转移;受累的神经组织是肿瘤复发的重要根源.至此有关胰腺癌的嗜神经生长的原因、机制与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倍受关注.

  • 囊液分析在胰腺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史济华;陆星华

    胰腺囊性病变包括假性囊肿(pseudocysts, PC)和囊性肿瘤.近些年由于CT影像技术的发展,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率明显提高.胰腺囊性肿瘤仅占胰腺囊肿的10% ~ 15%[1],但种类繁多,并且具有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的不同程度分化,其中常见的病变类型为: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s,SCA)占32% ~ 39%;黏液性囊性肿瘤包括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ic adenomas,MCA)和黏液性囊腺癌(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 MCAC),共占10% ~ 45%;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占21% ~ 33%[2-3].假性囊肿和浆液性囊腺瘤为良性病变,无症状者不必行手术治疗;而黏液性囊性肿瘤和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潜在的恶性,无论是否有症状均应行手术治疗.因此,术前确定胰腺囊性病变的性质非常重要,这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具有指导意义.随着内镜超声(EUS)技术的成熟,通过EUS引导下细针穿刺(FNA)只要取得2 ml囊液,就可对囊液中的肿瘤标志物、胰酶、粘蛋白和细胞等成分进行检测,为判断胰腺囊性病变的性质提供依据.

  • 持续高容量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李维勤

    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背景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因其固有的间歇性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的缺陷,不能满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危重患者治疗的临床需要.

  • 假性胰腺囊肿的外科治疗

    作者:张德巍;李玉琢;刘金钢

    假性胰腺囊肿多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手术后或胰腺外伤所致的胰液外渗或胰管断裂所形成的局部包裹性囊肿,亦有少数患者继发于恶性肿瘤或无明显原因.约有2/3的患者选用非手术治疗能够控制急性期症状,而另外1/3的患者需手术引流或切除囊肿[1].我院自1995年6月至2005年10月采用经皮囊肿穿刺外引流、内镜超声引导下经胃穿刺引流及手术内、外引流等方法治疗假性胰腺囊肿患者39例,报道如下.

  • 更正启示

    作者:

    关键词:
  • 第二讲胰腺外分泌功能

    作者:高峻;李兆申

    胰腺是仅次于肝脏的人体内第二大外分泌器官.胰腺外分泌部分由腺泡、导管和间质3个部分组成,腺泡是合成、贮存和分泌消化酶的部位,导管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水和电解质,也是输送胰液的导管.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是胰岛,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胰高糖素等激素,经血液循环作用于多个靶器官.

中华胰腺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z1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