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중화예방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150/R
  • 国内刊号: 吕相征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pm@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有机酸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常翠青;陈吉棣;王香生

    目的探讨氯原酸(CHA)、抗坏血酸(AA)、柠檬酸(CA)和苹果酸(MA)4种有机酸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从形态学、生长状况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方面,观察预先4 h、与oxLDL同时加入、加oxLDL3 h后再加入有机酸3种情况,以及3个不同剂量(10、20、40 mg/L)的有机酸+oxLDL(100 mg/L)对内皮细胞的作用。结果 oxLDL对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细胞生存率低于正常对照组,LDH释放率高于正常组。预先和同时加入CAH、AA、CA和MA各组对oxLDL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而后加入有机酸各组对oxLDL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没有影响。3个剂量的CHA和AA+oxLDL各组,以及CA和MA+oxLDL的高剂量组的细胞生存率均高于oxLDL组,LDH释放率均低于oxLDL组,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氯原酸、抗坏血酸、柠檬酸和苹果酸4种有机酸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不同程度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其中以氯原酸和抗坏血酸的作用佳,柠檬酸次之,苹果酸弱。

  • 综合干预对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湘富;颜金娥;刘春江;宋交才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入选病例总数207例,干预组99例,按方案依次选择治疗;对照组108例,采用自然对照方法。对两组发生的心脑肾血管事件和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经12年的连续性观察发现,心脑肾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死亡率和并发症死亡年龄干预组分别为41.49%、26.60%和75.6岁;而对照组分别为77.45%、53.92%和70.2岁。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经生存分析,干预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长期综合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预后。

  • 苯诱导小鼠卵母细胞及1细胞合子雌原核染色体非整倍体的研究

    作者:曾庆民;郑履康;邓丽霞;谭炳炎;张桥

    目的研究苯对卵母细胞和1细胞合子雌原核染色体非整倍体率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NIH小鼠,1次灌胃(942、1 881和3 762 mg/kg)与多次吸入(706、1 922和4 864 mg/m3)染毒,灌胃后雌雄鼠以1∶1同笼过夜,收集卵母细胞和1细胞合子作细胞遗传学分析,测定非整倍体率。结果小鼠吸入染毒3个剂量组的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MⅡ)卵母细胞非整倍体率分别为7.06%、7.50%和9.76%,明显高于对照组(1.30%),有剂量-效应关系,同时也观察到第1次减数分裂中期(MⅠ)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停滞,MⅠ卵母细胞频率分别为1.16%、3.61%和5.75%,高于对照组(0.00%),有剂量-效应关系,在灌胃组仅见高剂量组MⅡ卵母细胞非整倍体率增高,1细胞合子雌原核非整倍体率未见增高。结论吸入或灌胃给小鼠高剂量苯,可诱导MⅡ卵母细胞非整倍体率增高。

  • 北京部分地区15年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变化趋势

    作者:吴桂贤;吴兆苏;刘军;刘静;曾哲淳;王文化;秦兰萍;周美然;刘飒

    目的探讨北京部分地区1984~1998年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死因及变化趋势的方向、强度。方法采用北京部分地区心脑血管病人群监测(MONICA研究)资料,分析主要疾病构成,心血管病死亡率(年龄标化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心血管病死亡率的年均变化率。结果 1984~1998年心脑血管病死亡是北京地区人群第1位的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46.0%),第2位死因为癌症(占总死亡人数的26.5%);本人群冠心病死亡比例15年期间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年均0.52%);本人群总死亡率(年均-2.9%)、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年均-2.7%)、脑血管病死亡率(年均-3.5%)15年间均有显著下降的趋势;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心血管病为人群第1位死亡原因,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人群心血管病的预防已成为当务之急。

  • 低浓度混苯对女工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

    作者:陈海燕;王心如;徐莉春;Lasley BL;Overstreet JW;戴建国;张绮;邢厚恂;杜冰;徐希平

    目的探讨低浓度混苯作业对女工月经周期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对50名暴露组女工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呼吸带空气中的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浓度,对暴露组女工及外对照组和内对照组女工各35名进行月经周期特征前瞻性调查,用酶免疫分析法测定尿液中的孕二醇-3-葡糖苷酸(PdG)、雌酮结合物(E1C)和卵泡刺激素(FSH)。结果空气中混苯以低浓度苯为主,苯检出率29.10%、浓度8.88(0.90~876.47) mg/m3、超标率21%、大超标倍数20.91倍;与内对照组和外对照组相比,低浓度混苯接触组女工黄体期长度缩短;与内对照组相比,暴露组的排卵前E1C水平、卵泡早期FSH水平以及卵泡早期和黄体期PdG水平明显降低。结论低浓度混苯可以干扰接触女工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FSH、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正常水平。

  • 牛磺酸对高碘仔鼠脑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影响

    作者:许丽辉;尹桂山;王桂香;齐锦生;朱惠民;李英华;孙素菊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高碘仔鼠脑发育和智力的影响。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适碘组、高碘组、高碘+0.6%牛磺酸组(简称牛磺酸组)。各组亲代小鼠饲养3个月后雌雄交配,测定各组30日龄仔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相关生化指标。结果高碘组30日龄仔鼠脑蛋白质和DNA含量下降,牛碘酸组与适碘组差异无显著性;高碘组30日龄仔鼠脑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比适碘组和牛磺酸组明显升高,乙酰胆碱含量下降。与适碘组相比,牛碘酸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无统计学差异,而乙酰胆碱含量上升。结论牛磺酸能拮抗高碘所致的脑发育障碍。

    关键词: 牛磺酸 学习
  • 镍诱导pSP189质粒的非定标性突变及其与DNA损伤的关系

    作者:任泽舫;庄志雄;张锦周;黄海雄;黄钰;张丙尧

    目的检测醋酸镍诱导pSP189质粒在Vero细胞中的非定标性突变及其DNA损伤,分析其间的关系,为探讨镍的致癌机制提供线索。方法醋酸镍染毒Vero细胞2.5 h,再常规培养24 h后,转染野生型质粒pSP189,获取经该哺乳动物细胞复制过的质粒,转化其进入大肠杆菌MBM7070,通过特殊培养基筛选突变子;用改良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开始转染时Vero细胞的DNA损伤。结果醋酸镍浓度为250 μmol/L和1 000 μmol/L剂量组诱导出了非定标性突变,其突变率分别为9.46×10-4和15.01×10-4,是对照组的4.41和6.98倍,各剂量组的DNA链断裂、DNA-蛋白交联和DNA-DNA交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无剂量-效应关系;突变率和DNA-DNA交联均出现了剂量跳跃现象。结论醋酸镍在穿梭质粒系统中可诱导出非定标性突变,并与宿主细胞的DNA-DNA交联效应可能相关。

    关键词: 质粒 突变 DNA损伤
  • 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基因多态性与血铅和锌原卟啉的关系

    作者:郑玉新;王雅文;宋文佳;何大水;阎惠芳;李春玲;黄清霄;吴宜群

    目的探讨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基因多态性与血铅和锌原卟啉之间的关系.方法采样分析370名严重铅污染区儿童的血铅、锌原卟啉和ALAD基因型.结果 ALAD1-2/2-2基因型的血铅水平(2.621±0.561) μmol/L高于ALAD1-1基因型(2.360±0.596) μmol/L;而锌原卟啉水平也增高,前者(13.07±9.38)μmol/L,后者(9.90±6.30)μmol/L.结论在同样的高铅暴露条件下,ALAD1-2/2-2基因型可影响儿童体内铅负荷水平以及铅所致血液毒性效应.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减肥食品中的盐酸芬氟拉明含量

    作者:谭小秋;高燕红

    芬氟拉明(fenfluramine)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食欲抑制剂,人服用后会引起头晕、嗜睡。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近年还发现芬氟拉明甚至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损伤,使服用者心脏瓣膜出现异常[1,2]。美国FDA及我国卫生部规定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芬氟拉明,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本方法比较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度比较高,已应用于测定芬氟拉明实际工作中。

  • 河北省磁县农村农户储粮化学防霉效果观察

    作者:王凤荣;张祥宏;王俊灵;严霞;高建国;李绍森;孟凡书

    目的探讨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 fumarate,DMF)、磷化铝(aluminium phosphide,AP)和除霉净在农户储粮防霉实践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河北省磁县农户储存小麦容器中现场施药和实验室霉菌分离培养计数的方法,观察分析DMF、AP和除霉净对储粮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磁县农户储存小麦霉菌污染比较普遍,1996~1999年霉菌污染率为67.5%到100%,3种化学防霉药物对磁县农户储存小麦均有防霉效果,DMF、AP、DMF/AP和除霉净防霉有效率分别为91.2%、85.2%、100%和100%,霉菌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1.9±21.6)%、(64.0±21.6)%、(72.5±18.0)%和(63.1±24.3)%。结论 MF、AP和除霉净对河北省磁县储粮均有防霉效果,但AP有一定毒性不宜推广使用。

  • 应用高效薄层色谱法检测母乳中神经节苷脂

    作者:潘晓丽;华天懿;武盈玉;泉达郎

    目的检测泌乳期母乳中神经节苷脂成分,并评价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高效薄层色谱法对68份母乳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母乳中总神经节苷脂结合唾液酸含量为7.8~10.4 μg/ml。在母乳中检测出4种神经节苷脂,分别为GM3、GD3、GX1及GX2。GX1及GX2为新发现的神经节苷脂,对GA1抗体呈阴性反应,推测其可能为 C-通路神经节苷脂。GM3与GD3为主要神经节苷脂(占总量50%~65%)。GM3在分娩后第8天时明显增高,GD3则明显降低。随分娩后天数增加GM3与GD3变化有显著性。结论母乳中存在 GM3、GD3、GX1及GX2 4种神经节苷脂;GM3与GD3的含量随分娩后天数增加变化有显著性。

  •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氰化物方法探讨

    作者:温孚波;王娟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根据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的原理,以氰离子选择电极(以下简称氰电极)为指示电极,以双液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对水中氰化物进行了直接测定。实验证明,此法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适用于环境卫生中水的氰化物测定。

  • 香烟烟对血管内皮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

    作者:王莲芸;张克军;王怀云;张;张华屏;乔中东

    目的探讨香烟烟对人血管内皮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方法以香烟烟为抗原刺激巨噬细胞株细胞,再用其上清液刺激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了经抗原刺激后3 h、6 h、12 h、24 h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同样方法分析用抗原刺激巨噬细胞株细胞的上清处理血管内皮细胞3 h、6 h、9 h、12 h、24 h培养基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结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TNF-α的表达量增多,实验组(4.967±0.802) pg/ml较对照组(3.181±0.214) pg/ml含量明显增加。统计结果提示,随孵育时间延长,sICAM-1表达的量增加,并且观察组(均数为0.068 4 ng/ml)比对照组(均数0.045 9 ng/ml)增加49%。结论香烟烟可以刺激人体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巨噬细胞表达TNF-α,进一步使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增加。

  • 连续执行课题条件下阅读障碍儿童事件相关电位特性

    作者:静进;黄旭;陈学彬;森永良子;张小庄

    目的探讨阅读障碍儿童(RD)在连续执行课题条件下(CPT)事件相关电位(ERP)特点和可能关联的神经学基础。方法采用ERP技术结合语义、方向及音调辨别等CPT条件,对16名RD男童及对照的正常男童进行测试,并就其准确率、反应时、误反应率、振幅和潜伏期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在3种辨别课题中,RD儿童和对照组儿童的音调辨别准确率、反应时、非视-高频刺激误反应率分别为(65.4±15.9)%和(78.5±12.6)%、(557.0±97.8) ms和(493.0±47.8) ms、(1.1±0.7)%和(0.6±0.3)%;而且方向和音调的ERP的P300振幅降低,分别为(20.8±7.3)μV和(27.7±8.3)μV、(9.1±4.3)μV和(14.6±8.3)μV;潜伏期延迟,音调潜伏期、语义认知处理性负相电位差别负波(Nd)潜伏期、音调Nd潜伏期分别为(571±78) ms和(512±62) ms、(398±76) ms和(342±67) ms、(373±56) ms和(327±53) ms。结论 RD儿童选择注意存在缺陷,提示与其额叶-基低神经节环路功能障碍相关。ERP附加CPT条件比单一靶标刺激更能反映RD儿童的认知特征。

  • 不同亚型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毒株混合感染分析

    作者:冯铁建;陈琳;何建凡;李良成

    目的了解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是否存在不同HIV-1亚型混合感染,分析其传染来源。方法应用巢式-PCR方法对3例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IV-1膜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并对C2-V3及其邻区36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计算基因离散率和系统进化树。结果 3例感染者体内有B和C或B′和E 2种不同HIV-1亚型毒株序列,各亚型毒株与相应的Bcon、Ccon、Econ国际亚型毒株序列间的基因离散率分别为5.07%~7.26%、3.23%、5.38%~5.99%;同一个体内不同亚型毒株序列间的基因离散率分别为23.52%、20.69%、28.44%;根据gp120 V3环顶端四肽序列特征,发现有卖淫和静脉吸毒史妓女体内的sz46-1具有典型的欧美B亚型GPGR序列,sz8-2为GPGH,其他毒株均为泰国B(B′)和E亚型所特有的GPGQ序列;进一步系统树分析显示,sz1-2、sz8-1、sz46-1与Bcon丛集一起,sz1-1和sz8-2、sz46-2分别与Econ、Ccon丛集。结论同一个体可以同时感染不同亚型HIV-1毒株,多种高危行为可能是导致混合感染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HIV-1 基因 序列分析
  • 微囊藻毒素LR对DNA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损伤效应研究

    作者:张占英;俞顺章;陈传炜

    目的研究和探讨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s LR,MCLR)的致癌和促癌机制.方法用单细胞微量凝胶电泳技术和3H-TdR释放法研究了MCLR对大鼠DNA及小鼠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损伤效应.结果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MCLR均可引起大鼠淋巴细胞DNA的损伤,其DNA迁移长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随着剂量的增加和注射时间的延长对DNA的损伤效应未发现明显剂量反应关系;且在停止注射后DNA的损伤很快可得到修复.同时体内和体外动物试验还显示,MCLR可降低小鼠NK细胞对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别有显著性.结论本研究将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及细胞水平阐明MCLR的促癌、致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赤潮藻类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概况

    作者:陈杰;李春盛;曹雅明;刘宁;潘国伟

    赤潮是海洋内浮游生物(主要是藻类)暴发性繁殖引起海洋水体变色、变腥臭的一种有害生态异常现象,是一种严重恶化海洋环境,破坏海洋渔业资源和沿海旅游业,并威胁人类健康的海洋自然灾害。含有毒素的藻类(主要是单细胞微藻)将通过食物链毒化海洋鱼贝类,人类食用染毒的贝类可发生食物中毒或死亡。与有害赤潮相关的赤潮藻毒素(贝毒素)中毒主要有5类:①麻痹性贝毒中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②腹泻性贝毒中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③神经性贝毒中毒(neurotoxic shellfish poisoning,NSP);④记忆丧失性贝毒中毒(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ASP);⑤西加鱼毒中毒(ciguatera)。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沿海地区无论是赤潮或是人类食用海洋贝类中毒患病事件在发生次数上和规模上均呈现上升趋势。为此,各国政府对赤潮及海洋贝毒素的危害越来越重视,许多西方国家相继建立了海产品贝毒素的监测体系,并对赤潮藻毒素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很多研究[1]。现将对目前各国贝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伤害的社会代价及其研究方法

    作者:王声;池桂波

    伤害的流行特征是常见、多发,随时随地发生,英年早逝和后遗伤残多,造成的总体损失和社会代价远大于癌症、心脏病、艾滋病、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糖尿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等各种慢性病[1,2]。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年度报告中指出,全球每年有五百余万人死于伤害和暴力行为,其中180万人因跌落、溺水、烧烫伤和其他伤害致死,另外至少有350万人死于家庭、工作场所或城乡暴力。世界卫生组织对58个国家的资料分析,不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伤害都是前5位死亡原因之一,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死亡原因。在86%~95%国家的男性居民和74%~83%国家的女性居民中,伤害是5~24岁年龄段的第1位或第2位死亡原因[3]。在美国,每年有近6 000万例伤害患者,即每年有1/4的人口发生伤害。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开幕式上,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在“锐志改革,励精图治”的报告中指出,包括伤害在内的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负担,将由1990年的55%上升到2020年的73%。在未来10年中主要的挑战是抑郁症、缺血性心脏病、肺癌、伤害和酗酒;抑郁症是1990年全球伤残的主要原因,而有意和无意伤害是所有地区容易被忽视的较大健康问题,1990年已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5%[4]。

  • 刺梨果汁驱铅作用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可风;宋玲;冯成彬;蔡淙滢;王明启;蒙绪军;彭梦成

    我们近年以西南山地野果刺梨为原料研制出刺梨驱铅口服液应用于临床,疗效较好。为深入研究其驱铅治疗作用,我们将其与传统驱铅药物依地酸二钠钙(EDTA)进行自身对照比较,并进一步观察治疗过程中血铅及微量元素变化。

  •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对糖耐量低减患者的干预治疗效果

    作者:张淑秀;雷海胜;贾盛斌;欧阳娟;郭燕妮;王禹;郭瑞萍

    糖耐量低减(IGT)者是主要的糖尿病(DM)危险人群。一般认为,每5~10年约有1/3的IGT患者转变为DM,1/3转变为正常,1/3仍为IGT。我国2项大规模调查显示,每年IGT转变为DM的比例分别为7.70%、8.95%。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DM高危人群的干预,以使DM发病率下降。我们于1997~1999年对在太原地区2 560人群中普查出的114例IGT患者进行了不同的干预治疗。

  • 维生素E琥珀酸酯抑制苯并(a)芘毒性的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单毓娟;吴坤;邱隽

    维生素E琥珀酸酯(vitamin E succinate,VES)是维生素E的一种衍生物。为探讨VES体内抑制肿瘤的机制,我们以间接致癌物B(a)P作为诱导剂,观察VES对小鼠体内免疫系统和肝脏代谢活化系统的影响。

  • 膳食因素在防治肥胖中的作用

    作者:李凤英;刘燕萍;于康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病人不断增加。而肥胖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除治疗肥胖引起的并发症外,根本的是减轻病人体重。采用低热能、低脂肪和高蛋白的饮食治疗,使20例病人的体重、腹围和空腹血糖降低。临床症状改善。

  • 桶装纯净水饮水机清洗消毒的探讨

    作者:黄继明;徐晋

    为了保证桶装纯净水的饮用卫生,防止二次污染和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对桶装纯净水饮水机的清洗消毒进行了探讨。 1.方法和材料:(1) 将20户同一品牌饮水机分为2组,分别于冬春(11月,12月,1~4月)和夏秋季(5~10月)统一清洗消毒后投入使用。(2) 逐月采样监测菌落总数(CFU/ml)、大肠菌群(MPN/100 ml)。监测方法按GB4789.2-94,4789.3-94执行。桶装纯净水细菌指标参照GB17324-1998,菌落总数≤20 CFU/ml,大肠菌群≤3 MPN/100 ml。

  • 氧化钙粉尘吸入毒性研究

    作者:洪长福;何令媛;钟惠仙;娄金萍;朱丽秋

    氧化钙粉尘能刺激黏膜和潮湿皮肤,引起喷嚏和咳嗽。吸入大量氯化钙能引起化学性肺炎。为了探讨氧化钙的吸入毒性,我们观察了在空气中大量存在氧化钙的条件下,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与生物化学改变。

  • 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

    作者:方福德

    研究基因组功能表达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基因(包括疾病基因)的识别、鉴定和克隆(包括新策略、新技术、新方法的创立和各种基因组数据的建立);基因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包括基因变异体的系统鉴定和目录的绘制、基因表达谱的编制、基因结构-功能关系的鉴定、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图的编制及与防病治病相关的基因研究等);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 转基因食品(transgenic food)

    作者:方福德

    从狭义上说,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生物体(动、植物)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这样的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叫做转基因食品。这里所指“外源性基因”,通常指受者生物体中原来不存在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指受者生物体中存在这种基因但不表达。因此,转移了外源基因的生物体会因产生原来不具备的多肽或蛋白质而出现新的生物学性质(表型)。一种生物体新表型的产生,除可采用转基因技术外,也可对生物体本身的基因进行修饰而获得,在效果上等同于转基因,这便是广义上的转基因食品。 自1993年以来,转基因食品已广泛地进入市场和百姓生活中。由于涉及基因工程操作,转基因食品也引发出一些伦理和安全性评估的争议。

  • 胆红素清除自由基作用的顺磁共振研究

    作者:王明霞;魏文青;邸晓光;陈琳;边红烈;孙存普

    本研究利用顺磁共振(ESR)和自旋捕集技术,测定了胆红素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以此来探讨其抗氧化机制。利用ESR和自旋捕集技术,测定胆红素对Fenton体系[产生羟自由基(*OH)的化学反应体系]产生的*OH的清除作用、对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以及对亚油酸脂质过氧化体系产生的脂质自由基(L*)的清除作用。实验以维生素C、E(VC、VE)作为对照样品。

  • 应用改进的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水中的肠道病毒

    作者:袁长青;李君文

    近年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由于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已广泛用于环境中肠道病毒的检测。常规PCR 1次只能检测1种病毒,而水中病毒有多种,因而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Tsai等[1]用多重PCR1次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和轮状病毒3种病毒,这种方法需要引物较多,引物之间易相互干扰,检测3种以上病毒就比较困难。Zoll等[2]采用通用引物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但是这种方法只能证明有无肠道病毒的存在,不能鉴别病毒种类。我们首次将通用引物PCR和多重PCR相结合用于肠道病毒检测,兼顾了两者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不足。

  • 第二讲如何设置随机对照与怎样做到随机化

    作者:徐勇勇;王霞

    实验性研究中,推论干预措施(treatment)有无因果效应是相对于对照(control)而言的,对照提供的基线(baseline)决定了因果效应的大小和科学价值。例如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以历史对照为基线,用抗凝药可以防止53%的心肌梗死病人猝死。后来采用随机对照,抗凝药防止了20%的猝死。尽管后者抗凝药的疗效减少了33%,但对照组的病例和抗凝剂组的病例在病情、病程、年龄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其科学价值远高于前者。

  • 工业企业噪声治理卫生执法监督的某些问题

    作者:赵一鸣

    卫生部于1999年12月24日颁布了《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在规范的宣传贯彻工作中,卫生执法监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现就依据规范进行卫生执法监督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个人看法,供参考。

  • 《中华职业医学》评介

    作者:顾学箕;金泰;李枫;夏昭林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凤生教授主编,王世俊、任引津两教授任副主编的《中华职业医学》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了,这是我国职业医学和职业卫生界可喜可贺的一件大事。我国七十余名职业医学、职业卫生专家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全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由化学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等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各种职业病及亚临床病变、工作有关疾病、职业性外伤等。编著者根据现代预防医学中人类群体-环境-健康的基本观念和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结合预防医学的特点,对各种职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使本书对广大职业医学工作者和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和研究生都有理论和实际指导作用。职业病疾患涉及临床医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因此,本书对临床医务工作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华预防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8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