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중화예방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150/R
  • 国内刊号: 吕相征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pm@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三色混合荧光HPV假病毒中和检测系统的建立及评价

    作者:魏双萍;范飞;陈洁;柳欣林;杨与柔;王致萍;宋硕;李智海;魏旻希;王大宁;李少伟;夏宁邵

    目的 建立三色混合荧光HPV假病毒中和检测系统,并评价其在检测HPV九价疫苗免疫血清免疫原性的应用.方法 分别选取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蛋白的质粒N31-MCHREEY、N31-EGFP和N31-mTagBFP构建HPV6/11/16/18/31/33/45/52/58假病毒,利用双抗夹心法和病毒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检测HPV假病毒浓度和感染滴度;利用单色荧光与三色混合荧光HPV16/33/45假病毒,检测HPV九价疫苗免疫小鼠血清的中和滴度,以验证三色混合荧光HPV假病毒系统的准确性;采用单色荧光和三色混合荧光HPV6/11/16/18/31/33/45/52/58假病毒系统检测HPV九价疫苗免疫食蟹猴血清的中和滴度,判断其是否可应用于HPV九价疫苗免疫血清的免疫原性检测.结果 含有绿色、红色和蓝色荧光质粒的HPV16型假病毒的浓度为5~6μg/ml,HPV6/11/18/31/33/45/52/58的三色混合荧光假病毒浓度为1~3μg/ml.获得了分别含有EGFP、Mcherry和mTagBFP报告基因的9个型别的HPV假病毒,且满足中和检测需要;9个型别单色荧光HPV假病毒的滴度值均在1×104~1×105之间,即它们具有相似的感染滴度.检测HPV九价疫苗免疫的小鼠血清时,单色荧光与三色混合荧光HPV16/33/45假病毒系统所得中和滴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检测HPV九价疫苗免疫的食蟹猴血清时,单色荧光与三色混合荧光A、B和C组HPV6/11/16/18/31/33/45/52/58假病毒所得中和滴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三色混合荧光HPV假病毒中和检测系统;验证其与单色荧光HPV假病毒系统具有一致性;证实其可应用于检测HPV九价疫苗免疫血清的免疫原性检测中.

  • 2012-2016年天津市猩红热患儿A组链球菌病原学特征分析

    作者:阴杰莹;张维;杨东靖;李琳;董晓春

    目的 分析天津市2012—2016年猩红热患儿A组链球菌(GAS)病原学特征.方法 以2012—2016年天津市猩红热监测点医院被临床诊断为猩红热患儿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为无法配合采样的猩红热患儿,共采集575例患儿的咽拭子.采用生化方法,对咽拭子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采用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emm基因分型和超抗原基因speA、speC检测;使用K-B纸片法测定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比较不同emm基因分型GAS超抗原基因携带情况,以及所有GAS对不同抗生素耐药情况.结果 共分离得到198株GAS,检出5个emm型别,即emm1/11/12/22/89,优势型别为emm12型(52.9%,100株)和emm1型(44.4%,84株).speA和speC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21.7%(41株)和76.7%(145株),emm1型GAS的speA基因携带率为33.3%(28株),高于emm12型[12.0%(12株)](χ2=12.21,P<0.001),emm1型GAS speA和speC基因同时携带率为27.4%(23株),高于emm12型[12.0%(12株)](χ2=7.01,P=0.008).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6.8%(183株)、96.3%(182株)、92.1%(174株)、92.1%(174株)、73.0%(138株)、2.1%(4株)和1.6%(3株),未发现对青霉素、头孢唑啉和万古霉素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28,P<0.001).结论 emm12和emm1型GAS是导致天津市儿童发生猩红热的2个优势型别,其携带speA和speC基因情况不同;GAS对青霉素、头孢唑林和万古霉素敏感,对克林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和阿奇霉素高度耐药.

  • 福氏志贺菌历史菌株血清型转换的分子特征研究

    作者:徐潇;石继春;王春娥;梁丽;郑锐;李康;黄洋;陈翠萍;叶强;阚飙

    目的 研究1949—1965年间出现血清型转换的福氏志贺菌的分子特征.方法 255株福氏志贺菌均来源于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CMCC).其中,进行血清型转换研究的20株福氏志贺菌收集自1949—1965年,分别来源于中国12株、苏联3株、捷克斯洛伐克1株、美国2株、匈牙利1株、法国1株.分别使用玻片凝集和多重PCR法进行血清分型,并进行gtrⅡ基因检测.对出现血清型转换的菌株进行gtrⅡ基因序列比对以及PFGE分型.结果 255株福氏志贺菌中,79株携带gtrⅡ基因;其中19株玻片凝集为Y血清型菌株,多重PCR法检测分别为福氏2a血清型;1株玻片凝集为X血清型,多重PCR法检测为2b血清型;20株菌株发现了血清型转换,并出现了多处位点的核酸突变,除3株菌出现了3个氨基酸突变外,其余17株菌氨基酸序列均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导致gtrⅡ功能性失活.PFGE分析发现,携带gtrⅡ基因的Y血清型菌株与2a血清型菌株相似性为75.8%~100%,携带gtrⅡ基因的X血清型菌株与2b血清型菌株相似性为81.6%~100%.结论 发生血清型转换的福氏Y或X血清型菌株,gtrⅡ基因出现的突变更加复杂;发生血清型转换的福氏Y或X血清型菌株可能来源于福氏2a或2b血清型,并将血清型转换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至1949年.

  • 2015年中国部分非监测试点地区医疗机构乙型肝炎住院病例报告及诊断现状

    作者:郑徽;王富珍;张国民;袁千里;缪宁;孙校金

    目的 复核中国部分非监测试点地区医疗机构乙型肝炎报告病例诊断信息的一致性及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6年,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在福建、海南和甘肃省的非乙型肝炎监测试点地区分别选择二级和三级医院各1所,纳入标准:2015年医院报告乙型肝炎病例数处在全省中上水平;具备电子化的实验室检测系统(LIS),且LIS系统具备筛选功能,可以直接筛选2015年HBsAg阳性者;具备电子化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可通过住院号或患者姓名查阅电子病历;普通综合医院;非全国乙型肝炎监测试点医院.对调查医院2015年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NNDRS)进行网络报告的住院病例,通过HIS和NNDRS选取病例档案中有关诊断及检测信息,对病例进行复核诊断,终复核比对与NNDRS中的诊断结果,判断一致性.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报告乙型肝炎病例复核一致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NNDRS报告的乙型肝炎病例总复核诊断一致率为47.11%(669例).其中,NNDRS报告的急性乙型肝炎病例为352例,复核一致率为6.53%(23例),二级医院复核一致率为9.42%(21例),三级医院为1.55%(2例);NNDRS报告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例为1068例,复核一致率为60.49%(646例),二级医院复核一致率为57.92%(106例),三级医院为60.02%(540例).与第一诊断为乙型肝炎者相比,乙型肝炎为非第一诊断者复核不一致的OR(95%CI)值为29.36(9.21~44.76);与福建省相比,海南和甘肃省病例复核不一致的OR(95%CI)值分别为2.33(1.58~3.44)和20.38(11.29~36.78);与三级医院相比,二级医院复核不一致OR(95%CI)值为2.38(1.66~3.42);与就诊科室为乙型肝炎相关科室相比,非乙型肝炎相关科室报告OR(95%CI)值为1.45(1.04~2.01).结论 我国部分非监测试点地区报告乙型肝炎病例复合诊断一致率较低;其中,二级医疗机构、非乙肝相关科室及乙肝为非主要临床诊断等因素是复核不一致的相关因素.

  • 人群队列研究的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策略

    作者:杜江波;陆群;靳光付;夏彦恺;沈洪兵;胡志斌

    大型人群队列研究因具有大样本量、多时间点数据等特点,使得其在病因学研究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同时也带来了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方面的巨大的工作难度.我国近年来启动多项大型人群队列研究,相关队列数据的管理与质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综合当前我国队列研究领域已有经验和共识,从队列数据特点出发,针对问卷调查数据、临床诊疗数据、生物样本检测数据和观察结局数据等四种主要来源的队列数据的类型和主要形式,从数据存储、流转及传输等工作环节,全面概括了队列数据管理相关工作内容与方法,并针对这些队列数据,从调查问卷评估、数据逻辑核查、调查对象抽查以及多数据库复核等多种途径提出了相应的数据质控策略,以期为我国人群队列研究中数据管理与质控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借鉴.

  • 食品用纳米材料的管理、安全性评价现状与展望

    作者:李子琪;郑唯韡;刘颖;周颖;何更生;郑玉新;屈卫东

    食品用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是保障、监管、维护人群健康的重要基础.然而,中国尚未建立国家层面的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估程序,也无特定的评估程序用于食品用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估,因而制约了食品安全保障和监管.现有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价方法主要借助于传统的毒理学评价方法,由高剂量向低剂量,由实验动物至人外推,这些不确定性制约了准确地评估纳米材料的安全性,也制约了科学有效的评估程序和监管措施的制定.本文综述了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食品用纳米材料一般情况,以及相关的暴露评估与评估方法,意图建立与21世纪毒性测试愿景和战略目标相一致的、针对食品用纳米材料的毒性测试方法.另外,本文综述了我国和若干发达国家或组织当前对食品用纳米材料的管理规定、毒性测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食品用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程序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 肠球菌耐药机制与食源性传播研究进展

    作者:彭子欣;徐进

    肠球菌是社区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目前,肠球菌耐药性日益加重,造成临床治疗肠球菌感染的用药选项在不断减少,给人群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更值得注意的是,肠球菌是食物链中耐药基因的"存储池",可以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给食品安全和人群健康带来严重风险.本文综述了肠球菌的致病性、耐药性、耐药机制、食源性肠球菌耐药性在人畜间传播的新研究进展,展望了控制和降低食源性肠球菌耐药性的措施.

  • 弯曲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白瑶;叶淑瑶;李凤琴

    弯曲菌是全球范围内引发人类急性胃肠炎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虽然人类感染弯曲菌后死亡率较低,但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格林-巴利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等.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是临床治疗感染性胃肠炎的经验用药,但弯曲菌多重耐药性的出现和耐药程度的加剧给临床用药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新的耐药文献,选择临床治疗弯曲菌感染常用的五类抗生素,综述了弯曲菌对其产生的耐药作用机制和传播规律,以期为临床医疗和畜牧养殖业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并为新型抗生素的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可移动遗传元件与耐药传播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伟;李凤琴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的耐药传播机制复杂,给耐药性防控带来重大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新文献,综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传播相关的可移动遗传元件及其传播机制研究进展.金黄色葡萄球菌编码耐药基因的可移动遗传元件种类繁多,不同的可移动遗传元件编码耐药基因不尽相同,其传播机制也具有特异性,人和动物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移动遗传元件存在显著差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移动遗传元件可在人和动物间交互传递,因此又存在一定的趋向性.可通过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随可移动遗传元件扩散的传播机制,解析可移动遗传元件转移过程重要的生物学信息,有效防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在动物、人类和环境中的传播.

  • 建设高质量出生队列支撑全生命周期人群健康研究

    作者:胡志斌

    大型队列能够汇集海量的人群数据和生物样本资源,为预防、基础和临床等各类医学研究的探索、转化和整合提供重要支撑.出生队列因其在探讨生命早期暴露对人体健康持续影响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期,加强医学研究基础工程建设是贯彻健康中国战略、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出生队列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把握当前出生队列建设机遇,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出生队列,建立健全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推动人群健康研究水平全面提升,促进人口健康水平持续改善.

  • 重视环境砷污染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作者:张爱华;王大朋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是处理各类环境污染引起的健康危害事件,制定公共卫生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进而采取可行的健康干预措施,并与媒体及公众进行风险交流,开展公众环境健康服务的必要工具和手段.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核心是在识别环境污染物健康危害的基础上,定量评估不同污染物暴露总量及其生物有效性,建立环境污染物暴露与健康危害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同时控制风险评估中伴随的不确定性,大程度减少风险管理的成本.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际上便开始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此阶段多采用毒物鉴定法进行环境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定性分析,随后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安全系数法,用于估算环境污染物人群暴露的可接受剂量,到80年代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体系基本形成.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美国联邦政府的风险评估:管理程序》,将其评估程序概括为危害识别、剂量-反应关系评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分析,该科学体系至今已被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组织采用.

  • 辅助生殖双胎妊娠自然减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华东旭;刘丰;刁飞扬;凌秀凤;谭季春;胡志斌;杜江波

    目的 探索辅助生殖双胎妊娠发生自然减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市妇产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辅助生殖中心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的2848例患者,从辅助生殖管理系统获取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相关临床检测指标、辅助生殖治疗因素和妊娠结局.按照妊娠结局将自然减胎者作为病例组(686例),正常双胎分娩者作为对照组(2162名),对两组孕妇特征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然减胎的相关因素.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分别为(30.6±4.3)和(30.2±4.0)岁.调整男方不育因素后,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的促黄体生成素水平<1.43 IU/L者相比,2.59~5.10 IU/L者发生自然减胎风险的OR(95%CI)值为1.62(1.08~2.42);与移植胚胎数为1者相比,移植胚胎数为3者发生自然减胎风险的OR(95%CI)值为0.23(0.07~0.74);与移植胚胎类型为卵裂期者相比,囊胚期者发生自然减胎风险的OR(95%CI)值为0.42(0.27~0.67).结论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的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移植胚胎数量和类型是辅助生殖双胎妊娠自然减胎的相关因素.

  • 孕期服用膳食补充剂与低出生体重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常雪凝;李瑞珍;徐顺清

    目的 探讨孕期服用膳食补充剂与低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 以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并拟在该院分娩的11311名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孕产妇保健手册和病历收集孕妇及丈夫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孕期膳食补充剂服用情况、孕前BMI、孕晚期锻炼情况、孕期工作情况、妊娠合并症及相关妊娠期信息等资料,并测量新生儿出生体重.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服用膳食补充剂与低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11311名孕妇年龄为(28.2±3.7)岁,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4.2%(477例).整个孕期服用铁剂[OR(95%CI):0.60(0.43~0.83)]和孕早期补充叶酸[OR(95%CI):0.74(0.60~0.90)]是低出生体重的负相关因素.结论 整个孕期补充铁剂和孕早期补充叶酸可降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风险.

  • 妊娠期饮茶与子代出生结局的关联研究

    作者:杨静;陈敏健;王笑笑;孙娴;王旭;王心如;夏彦恺

    目的 探索妊娠期饮茶与子代出生结局的关系.方法 于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招募孕妇,问卷调查基本信息及妊娠期饮茶情况,随访分娩期新生儿出生结局.终将资料完整且符合标准的500对母婴纳入分析.比较饮茶组与非饮茶组子代出生结局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期饮茶与子代出生结局的关联.结果 妊娠期饮茶率为32.8%(164名);饮茶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检出率[5.5%(9例)]高于非饮茶组[2.1%(7例)](P=0.042);两组早产、小于胎龄儿、胎儿窘迫、巨大儿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调整母亲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年收入、妊娠期体重增加、孕前BMI、产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性别、孕周等因素后,与非饮茶组比,饮茶组发生低出生体重的OR(95%CI)值为4.76(1.06~21.48);增加调整被动吸烟、饮咖啡、叶酸补充、矿物质补充、碳酸饮料饮用等因素后,与非饮茶组比,饮茶组发生低出生体重的OR(95%CI)值为5.30(1.04~26.92).妊娠期饮茶与新生儿早产、小于胎龄儿、胎儿窘迫和巨大儿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饮茶是子代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

  • 孕期及脐血血清锌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关联的队列研究

    作者:向海云;梁春梅;严双琴;李志娟;李娟;黄锟;陶瑞文;张秋凤;郝加虎;陶芳标

    目的 探讨孕期和脐带血的血清锌水平和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于孕早、中和晚期进行随访,收集孕早期、孕中期及脐血样本,检测血清锌水平.终3239对母婴纳入分析.按照血清锌水平分为血清锌低(P75)水平组,采用非条件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早、中期和脐血血清锌与小于胎龄儿(SGA)及大于胎龄儿(LGA)之间的关联.结果 孕早、中期和脐血血清锌浓度P50(P25~P75)分别为1016.18(907.09~1145.60)、813.36(732.47~897.89)和903.44(808.71~1015.64)μg/L;血清锌缺乏检出率分别为1.5%(44/2957)、15.9%(492/3087)和6.5%(176/2707).SGA总检出率为9.7%(313/3239),LGA总检出率为16.5%(536/3239).与血清锌高水平组相比,孕早期血清锌低水平组发生SGA的OR(95%CI)值为1.51(1.05~2.19).孕中期和脐血的血清锌水平与SGA、LGA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鞍山市孕妇锌营养状况处于较好水平,孕早期血清锌低水平会增加SGA的发生风险.

  • 新生儿败血症相关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婷;马慧君;杨静;刘蔚;戴小婷;童华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相关因素、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0—2017年收住的42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信息、血培养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其中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OS)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LOS)分别为148例(34.82%)、277例(65.18%).比较EOS和LOS组患儿间临床特征及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差异,计算革兰阴性(G-)菌和革兰阳性(G+)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LOS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剖宫产发生率分别为78.70%(218例)、67.15%(186例)和59.57%(165例),均高于EOS组[分别为41.89%(62例)、37.84%(56例)和46.62%(69例)](P值均<0.05);EOS组产妇发热和胎粪样羊水的发生率分别为18.24%(27例)和25.68%(38例),均高于LOS组[分别为7.94%(22例)和5.42%(15例)](P值均<0.05).检出的425株病原菌中,G-菌216株(50.83%),G+菌201株(47.29%),光滑假丝酵母菌8株(1.88%).检出率高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68株,16.00%)和肺炎克雷伯菌(56株,13.18%).EOS组溶血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0.81%(16例),高于LOS组[1.44%(4例)](P<0.001);而肺炎克雷伯菌在LOS组的检出率为15.88%(44例),高于EOS组[8.11%(12例)](P=0.024).G+菌中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90.32%~100.00%)和头孢菌素类(25.00%~100.00%)抗生素的耐药性普遍较高.检出的G-菌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83.33%~100.00%),而对氨基糖苷类(0~11.76%)、喹诺酮类(0~17.65%)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0~5.88%).结论 2010—2017年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住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剖宫产在LOS患儿中发生率较高,而产妇发热和胎粪样羊水则在EOS患儿中发生率较高;检出率高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现较高的耐药性.

  • 孕早期双酚A暴露与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的关联研究

    作者:张秋凤;鲍慧惠;吴皖珂;严双琴;盛杰;许媛媛;顾春丽;黄锟;朱鹏;曹慧;苏普玉;陶芳标;郝加虎

    目的 分析孕早期母亲双酚A暴露与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之间的关联.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国安徽出生队列中马鞍山市出生队列.调查孕妇基本情况及学龄前儿童睡眠信息.选取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检测了母亲孕早期血清双酚A浓度的学龄前儿童,终纳入1259对母子.母亲孕早期双酚A浓度以P25、P75划分为低、中、高暴露组,运用多因素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孕早期双酚A暴露与学龄前儿童睡眠相关问题的关联.结果 孕早期血清双酚A暴露水平P50(P25~P75)为0.231(0.106~0.512)ng/ml.1259名学龄前儿童睡眠相关问题得分为(16.43±3.82)分;偶尔有睡眠相关问题检出者占47.8%(602名),经常有睡眠相关问题检出者占18.3%(230名).调整学龄前儿童性别、年龄、BMI、睡觉姿势(趴睡、仰睡)、入睡时长和夜间睡眠时长等混杂因素后,与双酚A低暴露组相比,母亲孕早期双酚A高暴露组学龄前儿童偶尔发生睡眠相关问题的OR(95%CI)值为1.44(1.01~2.06).按照性别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与双酚A低暴露组相比,母亲孕早期双酚A中、高暴露组学龄前女童偶尔发生睡眠相关问题的OR(95%CI)值分别为1.61(1.05~2.46)、2.40(1.42~4.04);母亲孕早期双酚A高暴露组学龄前女童经常发生睡眠相关问题的OR(95%CI)值为2.64(1.34~5.17).而在男童中母亲孕早期双酚A暴露与睡眠相关问题之间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亲孕早期双酚A暴露与学龄前儿童发生睡眠相关问题有关.

  • 建立无机砷形态的检测方法及在大米基质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苏祖俭;胡曙光;蔡文华;杨杏芬;王晶;范建彬;黄泓耀;黄伟雄

    目的 采用新型离子交换柱技术建立高效、灵敏的无机砷的检测方法,并检测大米基质中的砷含量.方法 基于新型离子交换柱,对大米中无机砷分析的前处理方法、液相分离及质谱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终砷形态化合物以新型离子交换柱分离,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进行检测.采用外标法定量,通过检测大米样品和大米标准样品中砷形态化合物含量,对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价.同时选取3种广东市售大米作为本研究的实验样品,每份称取试样1 g,平行测量3次,将本方法与国家标准中的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LC-AFS)、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C-ICP-MS)进行比较.结果 经检测,在以0.5%硝酸溶液在65℃超声水浴条件下,对大米中无机砷萃取1.5 h,调节pH至碱性时,大米的平均提取效率高(>93%).以流动相A(8 mmol/L HNO3,50 mmol/L NH3·H2O)和流动相B(40 mmol/L HNO3,80 mmol/L NH3·H2O)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射频功率1500 W,雾化气流量0.97 L/min的测定条件下,5种砷形态化合物能达到基线分离,检出限范围在0.114~0.331μg/L,大米样品中无机砷含量为0.063~0.232 mg/kg,测定大米粉标准物质中砷形态化合物结果均在其标示的不确定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86.7%~106.7%,测定精密度分别为1.9%~12.5%.与国家标准相比,大米中砷酸盐中的测定结果较为接近,采用本研究、LC-AFS、LC-ICP-MS检测大米样品1砷酸盐的含量分别为0.231、0.226、0.236 mg/kg,而国标方法由于灵敏度不足,难以检出低含量砷形态化合物(大米样品1中均未检出砷甜菜碱).方法可检出大米样品1中的砷甜菜碱含量为0.023 mg/kg.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满足大米中无机砷的测量需求,相比现行国标,能较大程度地缩短了检测时间和提高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方法检出限,提高了方法灵敏度.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砷所致人肝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其恶性转化中的作用

    作者:戴翔宇;陈超;王大朋;张爱华;刘起展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亚砷酸钠(NaAsO2)所致人肝细胞(L-02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及其在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用2.0μmol/L NaAsO2慢性处理L-02细胞0、10、20或30代,以0代为对照组.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缺氧诱导因子1α对照小干扰RNA(con siRNA)和HIF-1α小干扰RNA(siRNA)转染砷诱导的恶性转化人肝细胞(T-L-02)后,将其分别设定为T-L-02+con siRNA和T-L-02+HIF-1αsiRNA组,并设立L-02组及T-L-02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s检测不同组别的EMT指标及HIF-1α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IF-1α与Snail的结合水平,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恶性程度,侵袭转移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结果 NaAsO2处理10、20和30代L-02细胞后,其E-钙黏附蛋白水平均低于0代细胞组,P值均<0.05;而N-钙黏附蛋白和转录因子Snail相对表达量及HIF-1α水平均高于0代细胞组,P值均<0.05.siRNA处理后,T-L-02+HIF-1αsiRNA组的HIF-1α、N-钙黏附蛋白、Snail水平低于T-L-02对照组,而细胞E-钙黏附蛋白水平高于T-L-02对照组,P值均<0.05.同时,HIF-1α直接靶向Snail调控其表达,使其表达升高.细胞侵袭实验发现,T-L-02+HIF-1αsiRNA组细胞的集落形成数、侵袭细胞数和转移细胞数均低于T-L-02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HIF-1α通过调控Snail参与砷所致人肝细胞EMT及其恶性转化.

  • 低剂量汞、铅和镉联合暴露致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宗光;周繁坤;尹广明;高艳艳;蒋昕;刘思思;张圆圆;薄丹丹;谢杰;贾启越;冯建高;冯昶;范广勤

    目的 研究低剂量汞、铅和镉联合暴露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方法 采用2×2×2析因设计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8组,染毒24 h、48 h和72 h后,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值.将20只8周龄SD孕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4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蒸馏水)、1倍3种重金属混合物暴露组(1×MM组,氯化汞、三水合醋酸铅、氯化镉含量分别为0.15、25.00、7.50 mg/L),5倍3种重金属混合物暴露组(5×MM组,氯化汞、三水合醋酸铅、氯化镉含量分别为0.75、125.00、37.50 mg/L)和10倍3种重金属混合物暴露组(10×MM组,氯化汞、三水合醋酸铅、氯化镉含量分别为1.50、250.00、75.00 mg/L),饮水染毒至孕鼠分娩.分娩后,每组选择20只雄性仔鼠先经母乳染毒至断乳,调整染毒剂量后经饮水染毒至成年(出生后83 d)处死.采集大鼠血样和海马组织,观察海马超微结构变化,并测定血中汞、铅、镉含量及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和细胞内游离钙([Ca2+]i)荧光强度值.结果 染毒48 h和72 h后,汞+铅+镉联合暴露(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浓度,分别为1.0、0.5和0.1μmol/L)对细胞活力影响具有协同毒性(P值均<0.05).动物实验发现1×MM组较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5×MM组海马神经元开始出现线粒体减少、嵴和基质逐渐溶解,10×MM组加重出现明显的核内染色质聚集成团、线粒体大量减少且嵴与基质大量溶解.1×MM组、5×MM组、10×MM组大鼠血中汞、铅和镉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1×MM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MM组和10×MM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1×MM组海马神经元活性氧荧光强度值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MM组和10×MM组活性氧荧光强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MM组海马神经元[Ca2+]i荧光强度值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MM组和10×MM组[Ca2+]i荧光强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 低剂量汞、铅和镉联合暴露可引起协同神经毒性损伤,可能与海马神经元凋亡、活性氧及[Ca2+]i变化有关.

  • 亚砷酸钠对人肝星状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作者:范丽丽;陈雄;邹忠兰;王大朋;张爱华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亚砷酸钠(NaAsO2)暴露对人肝星状细胞活化及主要细胞外基质(ECM)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NaAsO2(0.0、0.1、1.0、10.0、50.0、100.0μmol/L)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肝星状细胞株(Lx-2)24、48、72 h后,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结果,采用0.000、1.875、3.750、7.500、15.000μmol/L NaAsO2处理Lx-2细胞24 h,另以7.500μmol/L NaAsO2处理Lx-2细胞0、12、24、48、72 h,到达处理终点收集细胞沉淀及培养上清.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x-2细胞活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包括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主要用于ECM分泌水平,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IV)、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结果 随NaAsO2处理浓度的增加,Lx-2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其中50.0、100.0μmol/L砷暴露组在24、48和72 h时,细胞存活率较0.0μmol/L组均明显降低(P<0.05);处理24、48、72 h的IC50分别为72.75、48.19和29.95μmol/L.肝星状细胞活化相关蛋白检测结果发现,1.875、3.750、7.500、15.000μmol/L NaAsO2处理Lx-2细胞24 h后,α-SMA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0.000μmol/L,且在7.500μmol/L剂量组蛋白表达差异大(P<0.05).7.500μmol/L NaAsO2处理Lx-2细胞0、12、24、48、72 h后,α-SMA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亦随染毒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0.05).ECM分泌水平检测显示,1.875、3.750、7.500、15.000μmol/L NaAsO2处理24 h后,HA、LN、COL-Ⅳ和PⅢNP分泌水平均高于0.000μmol/L组(P<0.05).7.500μmol/L NaAsO2处理Lx-2细胞0、12、24、48、72 h后,HA、LN、COL-Ⅳ和PⅢNP分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aAsO2可上调肝星状细胞活化相关蛋白表达,诱导其进一步活化,进而增加细胞外基质分泌水平.

中华预防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8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