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维生素E琥珀酸酯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发生

    作者:叶建锋;欧程山;高宁;姚玉宇

    本研究选择两株人白血病细胞Raji(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体外比较观察了VE和VES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与诱发细胞凋亡的关系.检测指标及结果如下:(1)维生素E和VES诱导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维生素E和VES作用72 h后的Raji细胞;制备单细胞层涂片,4℃固定、Hoechst 33258避光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倒置显微镜下,VES组细胞透亮性下降,并见颗粒、碎片,台盼蓝染色大多为阳性.荧光显微镜下,对照培养细胞的胞核大多数大小一致、染色均匀,VES处理组细胞可见随作用剂量增加而逐渐增多的凋亡细胞核.维生素E处理组的上述改变较相同剂量VES组轻.(2)维生素E和VES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Raji.jurkat细胞分装于24孔培养板,设维生素E组(5、10、20μg/mL)、VES组(5、10、20μg/mL),空白对照组、乙醇对照组、丁二酸组,台盼蓝排除法5 d计数.维生素E和VES对Raji、Jurkat细胞的生长均具有程度不一的抑制作用,维生素E对Jurkat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弱,而Raji细胞对维生素E和VES的反应更为敏感,20μg/mL的VES在24h的抑制率达到30%,72 h抑制率为100%,并表现出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的关系.(3)流式细胞仪检测维生素E和VES诱导细胞凋亡.

  • c-Jun N-末端激酶在维生素E琥珀酸酯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赵艳;吴坤;李贵昌;于卫平

    c-Jun N-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属于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家族成员,多种细胞外应激信号可使其磷酸化而活化,在细胞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我们通过研究维生素E琥珀酸酯(vitamin E succinate, VES)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JNK MAPK表达的影响,探讨该途径在VES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维生素E琥珀酸酯抑制苯并(a)芘毒性的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单毓娟;吴坤;邱隽

    维生素E琥珀酸酯(vitamin E succinate,VES)是维生素E的一种衍生物。为探讨VES体内抑制肿瘤的机制,我们以间接致癌物B(a)P作为诱导剂,观察VES对小鼠体内免疫系统和肝脏代谢活化系统的影响。

  • 维生素E琥珀酸酯对人大肠癌荷瘤裸鼠的体内抑制作用

    作者:张伟;徐昕昀;张军初;朱大乔;王伟军;王强

    维生素E琥珀酸酯(vitamin E succinate,VES)是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1].本研究通过人大肠癌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探讨VES在体内抑制肿瘤的作用.

  • 姜黄素琥珀酸酯前药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评价

    作者:牛成;王东阁;张天宏;温鸿亮

    姜黄素是一种从姜科姜黄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但姜黄素水溶性差,限制了它在临床的使用.根据姜黄素的结构特征,本文设计合成了姜黄素一取代和二取代琥珀酸酯前体药物并对它们的溶解度、稳定性、大鼠体内的代谢及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所用大鼠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实验均按照相关指导原则和规定进行),结果表明:合成的姜黄素琥珀酸酯前体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姜黄素提高约300倍,姜黄素一取代琥珀酸酯在水和磷酸缓冲溶液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55和5.56 h,姜黄素二取代琥珀酸酯在水和磷酸缓冲溶液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81和3.48 h;进入大鼠体内,姜黄素琥珀酸酯前体药物可迅速完全转变为姜黄素;抗炎实验显示,经尾静脉注射给药后,姜黄素琥珀酸酯前体药物对鸡蛋清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模型产生明显的抗炎作用,与同等剂量下地塞米松的抗炎活性相当.

  • 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的制备及其与肌成纤维细胞的相容性

    作者:张宇;周初松;蒋刚彪;靳安民;傅栋;杜学军

    目的:制备防粘连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并观察其与肌成纤维细胞的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6-05/11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在透析后的壳聚糖与聚乙二醇琥珀酸酯或聚乙二醇共混后置人冻干机冻干制得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或壳聚糖/聚乙二醇膜,并将新生2~5 d的SD大鼠骨骼肌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膜片上.实验评估:①MTT法测定肌成纤维细胞接种在不同膜片上的吸光度值,计算相对贴附率.相对贴附率=不同膜的A490nm/培养板的A490nm×100%.②MTT法测定肌成纤维细胞在不同膜片上的生长1,5 d后的吸光度值.③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形貌.结果:①肌成纤维细胞在不同膜片上的贴附率:肌成纤维细胞在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上能良好黏附、增殖,而在壳聚糖/聚乙二醇膜、壳聚糖膜上黏附性差.联合培养12 h,5 d后MTT法结果显示,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组的,4值分别为0.074±0.009,0.141±0.031,分别为壳聚糖组的6.17倍和6.13倍(P<0.05).②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特性:肌成纤维细胞在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膜上的活性高,增殖能力强,增长速度快,其次为壳聚糖/聚乙二醇膜,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细胞在壳聚糖膜上的增殖能力较低,膜上细胞数目较少,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肌成纤维细胞与不同膜片联合培养1,5 d时的生长形貌:壳聚糖膜上细胞未贴壁生长,为透明的圆球形,呈游离状态,未能很好舒展,且有些皱缩,生长活力也不旺盛;细胞与壳聚糖/聚乙二醇膜、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膜片联合培养的生长情况要明显好于壳聚糖膜,细胞相互融合成片,多呈长梭形,细胞间隙狭窄,紧密排列成束,成指纹状结构且聚集生长的趋势也更明显.结论:将接支琥珀酰基的聚乙二醇与壳聚糖共混组成的网状系统改进了膜片的力学性能,提高了膜片的柔韧性,使其成膜性更好;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肌成纤维细胞在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上的黏附及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壳聚糖薄膜.

  • 维生素E琥珀酸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淼;王玉华

    维生素E(vitamin E,VE)是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重要脂溶性维生素和天然抗氧化剂,除了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外,其潜在的肿瘤预防和治疗作用也被公认.

  • 氢化可的松半琥珀酸酯的合成

    作者:范庆玉;弓玉松;王华顺

    氢化可的松半琥珀酸酯(1)化学名11β,17α,21-三羟基-4-孕甾烯-3,20-二酮21-半琥珀酸酯,为皮质激素类药,作用与醋酸可的松相似。老工艺以氢化可的松(2)为原料、以吡啶为催化剂及溶媒,反应24 h,制得1,收率79%。根据文献[1],我们先改用Et3N为催化剂,THF为溶剂,25℃反应3.5 h。经多次试验均未达到其所报道的收率(95%)和质量。后结合文献[2],改用DMAP为催化剂,以吡啶及乙酸乙酯为混合溶媒,反应4 h,收率达94.8%,质量符合USP23版的要求;比用DMAP为催化剂,以四氢呋喃为溶媒,收率略有提高(文献[1],收率91.7%)。

  • 维生素E琥珀酸酯联合化疗药物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

    作者:张伟;张军初;朱大乔;张玲珍;王伟军;王强

    本研究旨在检测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联合化疗药物对大肠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依据.

  • 丝裂霉素C释药系统的体外释放与体内植入实验研究

    作者:张宇;尹庆水;周初松;蒋刚彪;张余

    目的 研究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Chitosan-Polyethlyoue glycols-Succinate,CH/PEG-SA)丝裂霉素C(MMC)释药系统的体外释药与体内防粘连效果.方法 自制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丝裂霉素C薄膜(CH/PEG-SA/MMC),体外释药测定药物释放浓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探讨膜片结构与释药的关联性;置入SD大鼠脊柱背侧治疗4周后取材.通过大体观察、免疫组化、组织学检查比较,观察该释药系统对硬膜外瘢痕的治疗作用.结果 MMC液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593x3-2.563x2+25.944x-0.236,确定系数为1.000.药物缓释膜片中MMC均能从膜片向PBS液中扩散.释放量逐渐增加,于第12天时维持释放量达大,为14.9616μg/ml,于第18、32天出现两次释放高峰,分别为14.4824 μg/ml和11.4092 μg/ml,明显高于成纤维细胞50%抑制率质量浓度(ID50,10.4713μg/l).其余时间以较低浓度间断释放维持,且释放量逐渐减少.于第60天3周累积释放量为0.1793 μg/ml,直至药物释放完全.不同膜片组硬膜外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2.085、P=0.000).CH/PEG-SA/MMC膜释药系统可明显抑制硬膜外瘢痕的含量,并可促进瘢痕规则排列.减少术后瘢痕增生压迫脊髓及神经根的机会.结论 本实验提高膜片的柔韧性,又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其成膜性更好更有效地避免药物突释,保持一定时间的药物释放.该膜片能有效地减少硬膜外瘢痕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抑制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是一种预防瘢痕粘连的良好辅助治疗手段.

  • 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丝裂霉素C释药系统的研制与体外释放实验

    作者:张宇;周初松;蒋刚彪;于博;高飞;傅栋

    目的 研制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chitosan/polyethylene glycols-succinate, CH/PEG-SA)丝裂霉素C(mitomycin C, MMC)局部药物释放系统,观察其体外释药效果.方法 将透析后的CH/PEG-SA及MMC共混后置入冻干机,冻干制得CH/PEG-SA/MMC膜片,将膜片置于10 mL 37℃生理盐水中浸泡,静置3个月观察其脆性.绘制100、50、25、12.5、6.25、1μg/mL MMC液与吸光度(A)值的标准曲线.将CH/PEG-SA/MMC膜片20 mg浸泡于PBS液中,第1、3、5、8、12、16、18、22、26、30、32、39、60和88天取浸出液,测定药物释放浓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探讨膜片结构与释药的关联性.结果 脆性观察:膜片浸泡3个月后不脆裂.MMC液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593x3-2.563x2+25.944x-0.236 (R2=1.000).药物缓释膜片中MMC均能从膜片向PBS液扩散,释放量逐渐增加,第12天释放量达大,为14.9616μg/mL,第18、32天又出现两次释放高峰,分别为14.4824μg/mL和11.4092μg/mL,明显高于成纤维细胞50%抑制率质量浓度(ID50,10.4713μg/L);其余时间以较低浓度间断释放,且释放量逐渐减少,第60天累积释放量为0.1793μg/mL,直至药物释放完全.不同时间点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PEG-SA/MMC膜片柔韧性提高,又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且成膜性更好,能更有效地避免药物突释,保持一定时间药物释放.

  • 琥乙红霉素显色鉴别试验应注意假阴性反应

    作者:党振生;蔺晓康;鲍振发

    琥乙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红霉素-2′-乙基琥珀酸酯,是一种酯化红霉素.它在体内水解,释放出红霉素而起抗菌作用.因本品无苦味且在胃液中稳定,目前应用普遍.由于本品市场拥有量较大,因而在流通领域就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我们在药品监督检查及抽样过程中,常会遇到假冒或仿制的样品.在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常见供试样品加入试剂后呈现黄色乃至橙黄色或棕红色,有时有絮状物沉淀,且供试液上部有泡沫样物,有时用已知的样品作对比试验时也有上述非紫红色现象产生.为了避免上述假阴性(负反应)现象的出现,防止因试剂不准确及试验操作失误造成的供试品假阴性结果,于是我们对琥乙红霉素鉴别项下(1)显色试验时易出现假阴性(负反应)的现象做了初步探讨.

  • 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概况

    作者:刘新娥;刘素云

    穿琥宁注射液系从中药穿心莲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酐反应所得的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酯单钾盐,具有抗病毒、解热、消炎的作用,其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穿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现将临床报导的穿琥宁注射液的严重过敏反应案例收集介绍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