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중국피부성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89
  • 国内刊号: 61-11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彭振辉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泛发型毛囊角化病1例

    作者:党林;姚军英;采玉珍

    1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双侧耳后及腋下出现角化性丘疹15年余.15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侧耳后出现细小而坚实的丘疹,无疼痛和瘙痒.后泛发至头皮、双侧腋下和双侧乳房下,部分融合,呈轻度疣状增生,夏季时症状加重.外院以"湿疹"和"毛周角化病"等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且多次行组织病理检查提示为Hailey-Hailey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头皮发际边缘、左侧面部、双侧耳后、颈部、双侧乳房下和双侧腋下可见密集分布的粟粒大褐色角化性丘疹,质硬,表面有油腻性结痂,去除痂皮后露出毛囊口漏斗型小凹窝,腋窝部分丘疹融合,呈轻度疣状增生.腹部及腹股沟皮肤无类似皮疹,口腔黏膜亦无损害,双手食指、中指指甲呈黄色,甲纵嵴明显,左手食指指甲变薄(图1~3).

  • 安体舒通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女性高雄激素性痤疮116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昌吉;张海霞;牛永莉

    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纳入标准:①符合高雄激素性痤疮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临床表现典型;②血清睾酮>0.51ng/mL(正常值:0.15~0.51ng/mL);③无心、肝和肾等系统性疾病;④近1个月内未系统口服过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维甲酸制剂及治疗痤疮的药物;⑤近2周内未外用过维甲酸类及抗生素等药物;⑥能坚持完疗程和定期随访者;⑦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对西咪替丁和螺内酯过敏者;②近4周内接受过系统性治疗和/或应用糖皮质激素制剂、雌激素、维甲酸类药物治疗;③伴有严重的心、脑、肝和肾等疾患者;④患有严重免疫性疾病;⑤妊娠及哺乳期患者.剔除标准:①观察期内同时应用其他治疗痤疮的药物者;②中途退出者;③治疗中因严重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者不计入疗效,但列入安全性评价.共入选337例,为2008年1月-2010年8月本院门诊女性高雄激素性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治疗组116例,年龄16~38岁,平均18.31±4.52岁;病程2~ 15个月,平均3.62±0.75个月;对照1组108例,年龄16 ~40岁,平均18.23±5.57岁;病程3个月~ 16年,平均3.58±0.83个月;对照2组113例,年龄17~ 38岁,平均18.03±5.77岁,病程3个月~16年,平均3.59 +0.76月.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

  • 重症变应性血管炎1例

    作者:魏群;张同威;王强;李铁男

    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四肢出现瘀点、瘀斑、血疱和溃疡,伴瘙痒3个月,加重20h.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四肢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血疱和溃疡,以"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予常规非激素治疗12d,皮疹消退.20h前,无明显诱因皮疹复发,伴气短,静滴"头孢曲松钠、病毒唑、氨茶碱、复方甘草酸单胺"无效,且四肢皮疹呈暴发性增多趋势,伴剧烈疼痛.患慢性支气管炎30年;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体检:咽略赤,双肺可闻及喘鸣音及少许湿哕音,余正常.皮肤科情况:四肢可见密集对称分布的针尖至指甲大瘀点、瘀斑、大量血疱、糜烂、浅溃疡及大片坏死,部分瘀斑及血疱融合,压之不退色,双手、足及右踝关节肿大(图1),双足背皮温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正常.皮肤尼氏征阴性.口腔、眼及外阴黏膜无损害.实验室检查:血WBC21.5×109/L,N%0.95% ,E%0.014% ,PLT175×109/L;尿PRO(+/-),BLO(1+);粪常规正常;肝肾功、血糖、离子、凝血三项及血沉均正常,肝炎八项及传染病筛查( HIV,RPR)均阴性;免疫全项:ANA1∶ 320(+),β2GP11∶ 200(+),APA 1∶ 10(+),IgG 16.45g/L ↑( 6.65~ 13.51),IgA 3 495g/L↑ (0.86~ 3.20),C30.71g/L↓(0.89~1.87),ANCA,DSDNA及ENA谱均阴性;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 1∶320(+);结核抗体、痰查结核菌及痰培养均阴性.

  • 点状掌跖角化病一家系5例

    作者:刘亚玲;陈强;何英杰;赵淑肖;刘春平

    1临床资料先证者女,52岁.双手粗糙10余年.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手掌呈粗糙样外观,遇热后症状明显,未予治疗.3年前,双手、双足趾及足底均有粗糙感.余无其他不适.既往体健.家族中母亲等共有5人有类似症状(图1),女4例,男1例.4代均有发病,且发病年龄提前.父母亲及家族里无近亲婚配史.先证者发病时41岁,其母亲、妹妹、女儿及外孙发病年龄依次为63岁、39岁、26岁和4岁.皮肤科情况:双手掌、双足趾及足底部可见对称分布的弥漫性角化透明丘疹,直径0 5~ 2mm,色泽暗黄,质坚,部分皮损呈火山口形凹陷(图2~3).掌跖部受压部位皮损显著.诊断:点状掌跖角化病.予5%水杨酸软膏外搽.

  • 手术治疗特殊副甲1例

    作者:王新同;平小佳;王秀艳;徐欣;赵作钧

    1临床资料患者女,77岁.左足小趾出现不规则肿物10年.10年前左足小趾背外侧出现绿豆大不规则肿物,伴有压痛.外院以胼胝、鸡眼等嘱患者泡脚和修剪,但修剪后可缓慢再生,压痛加剧,穿鞋与走路障碍.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小趾外侧有一角化隆起,直径约4.0mm,与小趾的趾甲外缘相距5 0mm,颜色、质地与趾甲相似,其根部与甲近端甲皱襞水平,并向小趾远端延伸(图1),右足副甲紧邻双足小趾甲外侧(图2).诊断:副甲(左足).予2%利多卡因行趾根麻醉后,在小趾根部系橡皮筋止血带,距外露的甲体2.0mm做皮肤切口,向甲根方向分离直至趾骨表面,连同甲根、周围的皮肤、甲母质一并切除,用3-0丝线缝合切口,术后10天拆线,切口甲级愈合.病理回报为软组织包围一突出角化组织.镜下见角化组织被复层扁平上皮包绕,一侧上皮基底层增生活跃,符合甲板、甲母质(图3~4).随访6个月,无复发(图5).

  • 黑头粉刺痣1例

    作者:拓江;陈前明;路永红

    1临床资料患儿女,10岁.左肩背部皮肤出现黑头粉刺样丘疹10年.患儿出生时左肩背部皮肤即有散在分布的点状凹陷和白色小丘疹,无疼痛和瘙痒,未予治疗.后皮损逐渐扩大,发展为簇集性黑头粉刺样丘疹,黑色角栓剥离后呈点状凹陷及蜂窝状外观.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肩背部皮肤见群集性毛囊性粉刺样丘疹,黑色角栓剥离后呈点状凹陷及蜂窝状外观,沿Blaschko线带状单侧分布(图1).

  • 百草枯致刺激性接触性皮炎80例临床分析

    作者:冯波;宋卫珍;孙慧丽;于萍萍

    1一般资料80例接触性皮炎均为2005年月- 2010年月本科诊治米自农村的患者,男76例,女4例,21 ~30岁5例,30 ~40岁10例,41~ 50岁25例,51~65岁40例.发病时间均为夏季,有皮肤黏膜直接接触百草枯(义名对草快和克芜踪,化学名称: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有二氯化物和双硫酸甲酯盐)史.

  • 寄生虫妄想症1例

    作者:沈渊;强燕;刘淑颖;瞿锐

    1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从事宠物美容工作11个月.手指指端皮下疼痛,伴虫爬感8个月.11个月前,患者开始从事宠物美容工作,8个月前,店内3只宠物狗不明原因相继死亡.此后即感手指指端皮下出现阵发性疼痛,每次持续5 ~ 10min,可自行缓解,剪破皮肤后可见黑色"虫头",遇到绒毛状物体后"虫头"可探出皮肤,常用碘伏消毒,无效,近1个月来疼痛明显加重,且鼻腔、唇、耳朵和头皮及粪便中均有"虫子"出现.自发病以来,烦躁易怒,但饮食、睡眠良好.无精神病史及遗传性疾病史,无吸毒史.体检:神志清,焦虑面容.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双手拇指甲沟旁皮肤局限缺损、浸渍、血痂和色素沉着,界不清,以左手为著(图1),面部及躯干部有少量散在抓痕和血痂,无原发皮损.实验室检查:血、粪常规正常,粪便集卵、腹部B超、胸部X片、头颅CT未见异常;皮屑及皮肤组织病理镜检未见寄生虫及虫卵(图2).诊断:寄生虫妄想症.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

    作者:江阳;朱小娟;刘娟娟;王苏平;王思平

    患者男,65岁.全身反复出现红斑和丘疹,伴瘙痒5年,加重2周.伴心、肝和肺多器官功能损害.骨髓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予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多甙及对症支持治疗半月后,症状明显好转.

  • 发疹性黄瘤1例

    作者:陈前明;拓江

    患者男,41岁.面部、躯干下部及双下肢泛发橘黄色丘疹3个月.面部、躯干下部及双下肢散在分布橘黄色丘疹,米粒至绿豆大小,质硬,部分基周红晕,有压痛.抠挤后破溃,结痂,遗留色素性或肥厚性瘢痕.惠糖尿病和脂肪肝2年.诊断:发疹性黄瘤.嘱低脂饮食,继续治疗高脂血症,面部皮损予激光治疗,现随访中.

    关键词: 发疹性黄瘤
  • 阴茎疣状黄瘤1例

    作者:胡新红;张衍国;王欢;屈慧明

    患者男,50岁.1年前,阴茎包皮外伤后出现一小溃疡,愈合后局部出现淡红色米粒大丘疹,逐渐增至1.0cm×0 5cm大的淡红色疣状孤立性肿物,呈透明颗粒状,界清,无分泌物.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乳头瘤样增生,角化不全,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真皮乳头内见大量泡沫细胞.诊断:疣状黄瘤.

  • 皮病性淋巴结炎2例

    作者:王宝庭;张淑坤;曹发龙

    2例均为老年男性患者和有慢性皮肤病史,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剧烈瘙痒,周身红斑和鳞屑,皮肤有色素沉着和广泛浅表淋巴结肿大.下腹部皮损组织病理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淋巴结活检示:淋巴滤泡及生发中伴有黑素色颗粒.免疫组化示:CD68(+);S-100(+).诊断:皮病性淋巴结炎.

    关键词: 淋巴结炎 皮病性
  • 类脂质蛋白沉积病1例

    作者:阮光洪;郑博文

    患者女,16岁,面部反复发生水疱、脓疱伴声音嘶哑16年.皮肤科情况:面部较多对称分布的凹陷性瘢痕,睑缘串珠样的腊样丘疹.诊断:类脂质蛋白沉积病.

    关键词: 类脂质蛋白 沉积
  •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病1例

    作者:张红叶;王飞

    患者男,45岁.纳差8个月,反复腹泻1个月.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进一步检查发现双上眼睑及四肢见片状紫癜,巨舌,并累及心脏、喉部、心包、胸膜、腹膜.结合直肠组织病理学表现黏膜下层伊红染无定形物沉积,甲基紫、刚果红染色阳性,尿κ、λ链异常.诊断: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病.

  • 母子俩接种卡介苗后发生皮肤寻常狼疮

    作者:翁小满;陈小华;邢燕

    母子俩分别在儿童期接种卡介苗(BCG)后,均在接种部位发生寻常狼疮.2例均在接种处出现丘疹、结节融合的、直径≥10.0cm的棕红色浸润性斑块,已持续达15 ~30年.玻片压诊呈现“苹果酱结节”.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可见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大量淋巴细胞形成的“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无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与PCR扩增分枝杆菌均为阴性.诊断:寻常狼疮(BCG接种部位).

  • 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例

    作者:李薇薇;涂平;陈伟;王爱平

    患者男,31岁,从事污水排放设备修理.左手指、手背及上肢相继出现结节3个月.发病前工作中左手中指曾被擦破,后出现肿胀,当地医院予抗感染半个月,但左手中指肿胀无改善,且左手背部相继出现7个蚕豆大结节,无疼痛,伴轻度瘙痒.饲养多种鱼类.皮损组织病理示:感染性肉芽肿改变,部分呈结核样肉芽肿结构.真菌培养阴性,分支杆菌培养和抗酸染色均阴性.诊断: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游泳池肉芽肿?予口服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克拉霉素治疗4个月,痊愈.

  • 匐行性回状红斑1例

    作者:曲生明;刘士瑞;王舒;李福秋

    患者男,61岁.躯干、颈部和四肢出现环状红斑,伴脱屑和瘙痒3个月.皮肤组织病理示:真皮浅中层血管周围少许淋巴细胞浸润.肺部CT示: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诊断:匐行性回状红斑.

    关键词: 匐行性回状红斑
  • 抗磷脂综合征合并RPR假阳性1例

    作者:任荣鑫;李嗣钊;张海萍

    患者女,15岁.左下肢肿痛1年余.下肢静脉造影示左侧股浅静脉及腘静脉血栓形成,伴管腔中度狭窄.实验室检查:ACA> 120pl IgG-u/mL,β2-GPI 99RU/mL.血RPR 1:16,TPPA阴性.诊断:抗磷脂综合征;RPR假阳性.本文对梅毒血清学实验生物学假阳性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 住院患者发生带状疱疹87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晓燕;张美芳;马小萍;党倩丽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本院住院患者住院期间87例发生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 975例住院患者中,住院期间发生带状疱疹87例(0.10%),其中50岁以上住院患者44 913例,发生带状疱疹54例(0.12%);年龄<50岁的住院患者42 062例,共发生带状疱疹33例(发生率0.08%);87例带状疱疹患者所患基础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病(34例)、恶性肿瘤(18例)和糖尿病(10例).结论 年龄> 50岁、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是住院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高危险因素.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疣8例及跖疣12例临床观察

    作者:乔莉;葛文娱;甄彩娥;张鸿莉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疗法治疗寻常疣及跖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入选的8例寻常疣及12例跖疣患者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20例患者经3~7次治疗后均痊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平均治疗2.8次,有9例治疗3次,8例治疗4次,2例治疗5次,1例治疗7次,均未见复发和不良反应.结论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疣及跖疣疗效好,安全可靠.

  • 联合化疗中麻风反应的临床特征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壤之;李红星;王景权;严良斌

    目的 了解麻风联合化疗时麻风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糖皮质激素对麻风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市1986 - 2005年采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后达到临床治愈的新发及复发麻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进行联合化疗的麻风患者,有37例曾经发生72例次麻风反应,23例发生Ⅰ型麻风反应34例次,15例发生Ⅱ型麻风反应31例次,7例发生混合型麻风反应7例次;且73.53%麻风反应发生在联合化疗1年内,Ⅱ型麻风反应均出现在联合化疗1年后,但是混合型麻风反应出现时间不一.麻风反应以皮肤和周围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其中Ⅰ型、Ⅱ型和混合型麻风反应发生时有皮肤症状者分别占64.71%,100%和100%,有神经受累者分别占100%,61.29%和42.86%.治愈24例次,显效19例次,好转21例次,无效0例次,恶化8例次,有效率为59.72%.糖皮质激素治疗后25例次(34.72%)出现胃部不适,16例次出现满月脸多血质,7例次出现骨质疏松症样疼痛,但是均未影响治疗.结论 麻风联合化疗患者麻风反应高发,神经受累相对较多,激素治疗麻风反应有一定的效果,但治疗方案仍有改进的空间.

  • 微量氟尿嘧啶皮损内注射治疗成人疥疮结节临床观察

    作者:池丽俏;钟文俊;潘新锋;王强;李媛媛

    目的 探讨微量氟尿嘧啶皮损内注射治疗疥疮结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31例,用氟尿嘧啶利多卡因混合注射液,每个疥疮结节皮损内注射混合液0.1~0.2mL;对照组30例,应用复方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注射液,每个疥疮结节皮损内注射混合液0.1~0.2mL.两组均给予单次治疗,于14d时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90.32%,对照组为66.67%,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常规、肝功及肾功检验结果无异常.结论 微量氟尿嘧啶注射液单次皮损内注射是治疗成人疥疮结节的方法之一.

  • 盐酸特比萘芬阴道泡藤片联合乳杆菌活菌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57例临床观察

    作者:戈静;叶珂帆

    目的 观察盐酸特比萘芬阴道泡藤片联合乳杆菌活菌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4例RVVC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57例)予盐酸特比萘芬阴道泡藤片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对照1组(50例)仅予盐酸特比萘芬阴道泡藤片治疗,对照2组(57例)仅予硝酸咪康唑阴道胶囊治疗.3组患者均随访1年.结果 1年后,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有效率分别为89.47%,80.00%,73.68%,复发率分别为10.00%,25.64%和26.19%,3组的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盐酸特比萘芬阴道泡藤片联合乳杆菌活菌治疗RVVC的疗效好,复发率低.

  • 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与SLE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作者:王红梅;华银双;李晓莉;丁素先;徐丽敏

    目的 观察不同中医证型SLE患者外周血CD4+T,CD8+T,CD8+ CD28+T,CD8+ CD28 -T,CD3+ CD4+IFN-r+T和CD3+ CD4+ IL-4+T细胞百分率.方法 SLE患者中医辨证分为气血两燔型、肝热血瘀型、气阴两虚血瘀型和脾肾阳虚型4型,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静脉血中CD4+T,CD8+T,CD8+ CD28+T,CD8+ CD28 -T,CD3+ CD4+ IFN-r+T和CD3+ CD4+ IL-4+T细胞百分率,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 不同证型SLE患者外周血CD4+T表达均下降(P均<0.01),气阴两虚血瘀型CD8+ CD28+T表达降低、CD8+ CD28+ T/CD8+ CD28 -T比值降低、CD8+ CD28 -T表达升高,脾肾阳虚型CD3+ CD4+ IFN-r+T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其CD3+ CD4+ IL-4+T表达也显著高于正常组及气血两燔型(P均<0.05).结论 SLE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失衡,中医辨证分型与微观指标有一定的关系.

  • 瑞敏系列和TURE TEST系列斑贴试剂检测结果比较

    作者:曹晓佳;张理涛

    目的 分析瑞敏系列(R)和TURE TEST系列(T)斑贴试剂检测结果及一致性.方法 分别用这两个系列斑贴试剂检测196例慢性湿疹和接触性皮炎患者,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瑞敏系列和TURE TEST系列斑贴试剂对各变应原检测阳性率不完全相同,它们检测常见变应原种类均与国内已有报道类似;两个系列中相同的16种变应原的检测反应强度一致性较好,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个系列斑贴试剂的一致性较好,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应用.

  • 细胞因子TGFβ1,CTGF和IFN-γ对系统性硬皮病克隆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的影响

    作者:高地;朱鹭冰;李明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TGFβ1,CTGF和IFN-γ)对系统性硬皮病具有不同胶原合成能力的克隆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TGFβ1,CTGF和IFN-γ)对系统性硬皮病具有不同胶原合成能力的克隆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和MMP-1 mRNA水平的影响情况.结果TGFβ1 (5ng/mL)作用48h仅使具有低胶原合成能力的系统性硬皮病克隆成纤维细胞的Ⅰ型前胶原mRNA水平上升(1.20±0.50vs0.04±0.04,P=0.001);CTGF (20ng/mL),IFN-γ (100ng/mL)作用48h使系统性硬皮病克隆成纤维细胞MMP-1 mRNA水平下降(F=6.221,P=0.034;F=53.505,P =0.000),且具有高胶原合成能力的克隆成纤维细胞MMP-1 mRNA水平下降幅度大(F=8.817,P=0.016;F =8.092,P=0.019).结论 系统性硬皮病具有不同胶原合成能力的克隆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和MMP-1 mRNA水平对细胞因子的反应存在异质性.

  • 银屑病患者CRP和血细胞相关参数的检测

    作者:张燕;刘勋;张正燕;王秀芳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血细胞相关参数和C反应蛋白(CRP)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9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常规和CRP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综合对比.结果 银屑病组与对照组比较,银屑病组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V)、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率(PC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期银屑病组显著升高(P<0.01);稳定期银屑病患者组CR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退期银屑病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血细胞相关参数和CRP水平均有明显变化,联合监测对于判断病情转归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慢性紫外线损伤小鼠模型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Bax和Caspase-3的表达

    作者:王莹;陈旭;姜鹏爽;郭新云;顾恒;周之海

    目的 观察对照组小鼠与慢性紫外线( Ultraviolet,UV)损伤组小鼠背部皮肤组织角质形成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分析UV对小鼠慢性UV损伤中两指标表达变化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UV治疗仪对实验小鼠进行照射,建立慢性UV损伤小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检测UV照光前、后小鼠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Bax和Caspase-3表达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小鼠实验前Bax和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30%和20%,实验后均为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慢性UV损伤组小鼠实验前Bax和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30%和20%,实验后均为100%,慢性UV损伤组小鼠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前、后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造模后慢性UV损伤组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内的Bax和Csapase-3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且二者增加程度有相关性(r =0.487,P<0.05).结论 重复UV照射可以诱导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Caspase-3表达上调和凋亡活性上升,且这种凋亡活性的上升与Bax的表达上调密切相关.

  • 重楼总皂苷对HaCaT细胞增殖和分泌IL-8的影响

    作者:龙剑文;皮先明;王玉英;涂亚庭

    目的 研究重楼总皂苷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增殖和分泌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进行细胞增殖实验,采用ELISA法测定重楼总皂苷对HaCaT细胞分泌IL-8的情况.结果 在所选浓度范围内(60μg/mL,90μg/mL,120μ g/mL和150 μg/mL),重楼总皂苷对HaCaT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中120μg/mL和150μg/mL浓度组重楼总皂苷可抑制HaCaT细胞自分泌IL-8,90μg/mL,120μg/mL和150 μg/mL浓度组重楼总皂苷能抑制TNF-α(浓度为100U/mL),刺激HaCaT细胞分泌IL-8.结论 重楼总皂苷能抑制HaCaT细胞增殖和IL-8的分泌.

  • 兰州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与HLA-DQA1*0104和*0201的相关性

    作者:路小茸;任万明;高军

    目的 探讨HLA-DQA1* 0104和*0201等位基因与兰州汉族寻常性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分别检测HLA-DQA1* 0104和*0201等位基因在6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及56例健康对照中的分布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中HLADQA1* 0104和*0201等位基因频率(43.33%和36.67%)分别与健康对照组(17.86%,14.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LA-DQA1* 0104和*0201可能是兰州汉族寻常性银屑病的易感基因.

  • DNMT1和MeCP2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中的表达

    作者:陈敏;蒋明军;姚煦;沈丹培;顾宁琰;李惠;林麟

    目的 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和甲基CpG结合蛋白(MeCP2)的mRNA表达作用.方法 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4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表皮中DNMT1和MeCP2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28例正常人的表皮进行对照.结果 银屑病患者皮损和正常人皮肤表皮中的DNMT1 mRNA的表达分别是(0.0006±0.00056)和(0.0054±0.00287),皮损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MeCP2mRNA的表达分别是(0.0033±0.0018)和(0.0008±0.00088),皮损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中DNMT1和MeCP2 mRNA异常表达,这可能在该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 复方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H向

    作者:陈旭娥;周雅;李红梅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轻型斑秃组和重型斑秃组患者血清IFN-γ和IL-10水平.结果 斑秃患者血清IFN-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重型斑秃组明显高于轻型斑秃组(P均<0.01);IL-10水平在轻型斑秃组、重型斑秃组、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后斑秃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而IFN-γ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斑秃过程中,可能通过促进IL-10分泌,纠正Th1/Th2平衡失调而发挥治疗作用.

  •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系统评价

    作者:吴先伟;姚世霞;夏珏;钱靖

    目的 系统评价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EMBASE、ISI、CNKI、CBM和VIP,收集所有关于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银屑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 5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静滴英夫利昔单抗能显著提高达到PASI 75的例数(P<0.001);静滴英夫利昔单抗与安慰剂组比较,在1个或多个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22).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静滴英夫利昔单抗对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较好的耐受性.

  • 2008-2010年贺州市八步区性传播疾病疫情分析

    作者:谢崇雨

    目的 了解2008 - 2010年贺州市八步区性传播疾病疫情的流行特征和规律,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0年该区的国家监测点规定网络直报的5种性传播疾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区3年共报告性传播疾病3 661例,男1 880例,女1 781例,其中梅毒2 151例,淋病151例,尖锐湿疣720例,生殖器疱疹260例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379例;各性传播疾病病种间患者性别差距较大;20~ 49岁2 754例,占75.23%,且各病种患者年龄组成略有不同;职业构成比前3位依次为农民、商业服务、家务及待业;患者分布于全区的14个乡镇(街道)行政村,占93.55%.结论 该区性传播疾病呈持续性上升趋势,尤其是隐性梅毒报病速度快,应重点做好梅毒防控工作.

  • 以脓疱疹及扁平湿疣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

    作者:朱敬先;李力翠;郝宏艺

    患者女,28岁,孕8周.面部及外阴出现皮疹,伴瘙痒和疼痛加余天.皮肤科情况:前额、鼻旁、口周及颈前可见散在分布绿豆至花生大斑丘疹和脓疱;头皮可见数个蚕豆大结节,部分结节破溃和流脓;外阴及肛周可见密集分布疣状斑块.RPR 1:32(+),TPPA(+).诊断:梅毒(二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

    作者:缪飞;王秀丽;王宏伟;张玲琳;过明霞;张海卿

    目的 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病程>1年的宫颈高危型HPV(HR-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10% ALA温敏凝胶外敷3h后行635nm的红光照射,每两周治疗1次,共3次,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对照组35例,不进行任何治疗,直接进行随访.对两组患者均在第3,6,9个月时进行随访,且第3和9个月时用HPVDNA杂交捕获试验和基因芯片法检测HR-HPV.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时有27例宫颈HR-HPV DNA出现转阴,占67.50%,第9个月时又增加2例转阴,对照组分别为8例(自然转阴率为22.86%)和5例,治疗组阴转率(72.50%)明显高于对照组(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LA-PDT可有效清除宫颈上皮细胞中的HR-HPV DNA,安全有效,它可作为早期干预和预防宫颈癌发生的一种方法.

  • 头孢曲松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比较

    作者:丁徐安;袁定芬

    目的 比较头孢曲松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0例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头孢曲松1.0g静滴,1次/d,连用10d;对照组予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1次/d,连用15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及血清学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皮损消退时间分别为(16.52±7.26)天和(19.56±7.86)天;随访至2年时,两组患者的TRUST滴度转阴率分别为100.00%和96.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治疗组TRUST滴度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而在其他随访时间内,两组患者TRUST滴度降低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与普鲁卡因青霉素相当.

  • 液氮冷冻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巨大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作者:张建平;万牛;周宗立;韩庆东;胡佳圆;邵祺

    目的 观察液氮冷冻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巨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液氮冷冻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巨大尖锐湿疣和单纯液氮冷冻治疗的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疣体祛除后第4,8及12周时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第4,8和12周时的复发率分别为9.10%,18.20%和22.70%,对照组分别为35.00%,50.00%和60.00%,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冻联合ALA-PDT治疗巨大尖锐湿疣有很好的疗效,能显著降低复发率.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肤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利;李承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是一类来源于骨髓的非造血干细胞,它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作用,因为其获取容易,并能在体外扩增,使其成为应用广泛的间充质干细胞.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肤病的研究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包括伤口愈合、放射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硬皮病和银屑病等.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胡鑫;崔勇;杨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器官受累和多系统损害为特点,临床表现、病程发展及病情转归均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与一般人群相比,SLE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及进展速度显著增加,常见恶性肿瘤类型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子宫颈癌以及支气管肺癌等.遗传易感性、慢性抗原刺激、过度自身免疫反应及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可能是SLE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升高的原因.本文对SLE患者常见各种合并恶性肿瘤的分子病理学、流行病学及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价值及弱阳性影响因素

    作者:王祖芳;李桂军

    目的 探讨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弱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经TPPA确诊的342例女性梅毒阳性患者和362例梅毒阴性人流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用TRUST法、TP-ELISA法和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用ROC曲线分析胶体金法灵敏度.将梅毒血清标本连续倍比稀释后,再次予上述4种方法检测,评价胶体金法检测的灵敏度.并评价pH值对胶体金法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同时取不同程度溶血和脂血梅毒血清标本,经胶体金法检测,评价溶血、脂血对其检测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漏诊率为9.30%,假阳性率为27.07%.ROC曲线分析显示,胶体金法的曲线下面积为0.817;面积的标准误为0.017.pH为6.0~8.0时,胶体金法检测结果稳定可靠,当pH<2.0或pH>11.0时,该检测方法完全失效.标本溶血、脂血,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浓度较高时无影响,浓度较低时易出现假阴性.结论 梅毒螺旋体抗体浓度较低时,胶体金法诊断灵敏度较差,溶血、脂血等对其检测有干扰,不适合用于梅毒的门诊筛查.

  • 伴神经性耳聋的Werner综合征1例国内首报

    作者:任军;刘晓坤;李新生;王晓慧;王官清;曾抗

    目的 探讨Wern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提高对Werner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报告1例伴神经性耳聋的Werner综合征,并进行相关的文献复习,详细分析该病的组织起源、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完善患者各系统筛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各系统筛查结果提示患者多组织发育不良或加速退行性变.其临床表现复杂,伴有神经性耳聋等,但无糖尿病及白内障,临床诊断为伴神经性耳聋Werner综合征.结论 伴神经性耳聋的Werner综合征较为罕见,目前国内未见报道,该病极易误诊,应对Werner综合征相关基因进一步筛查研究.

  • 维吾尔医成熟疗法和清除疗法治疗白癜风273例疗效观察

    作者:吐尔逊·乌甫尔;玉素甫·买提努尔;斯拉甫·艾白;热甫哈提·赛买提;肖开提·阿不都拉;阿西热江·斯迪克;茹仙古丽·沙吾尔;艾尔肯·吐尔地;库尔班·艾力;阿里木江;伊合帕尔·木拉提;再屯古丽;居来提·阿不都瓦衣提;艾力·孜亚吾东;古再努尔·库尔班;穆巴拉克·派祖拉;艾则孜·亚森;伊力卡尔·拜克提亚

    目的 观察维吾尔医致病物质调理疗法(成熟疗法和清除疗法)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 对273例白癜风患者分别使用成熟和清除疗法后的白斑总面积和色素点总面积与入院时的情况进行客观比较.结果 与入院时比较,使用成熟和清除疗法后白癜风患者的白斑平均总面积呈减小趋势,而色素点呈增生趋势(P均<0.001).结论 使用成熟和清除疗法对控制白癜风患者白斑扩散有显著作用.

中国皮肤性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