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중국피부성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89
  • 国内刊号: 61-11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彭振辉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软纤维瘤样浅表脂肪瘤样痣1例

    作者:莫子茵;陈荃;田歆;代歆悦;彭丽倩;朱慧兰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左侧臀部无痛性肿物缓慢增大10余年.患者10余年前发现左侧臀部球形肿物,开始约为绿豆大小,不伴瘙痒、疼痛,否认特殊诱因.皮损缓慢增大,从未破溃出血,患者亦未行诊治.发病以来饮食、睡眠、二便可,体重无明显变化.患者否认家族中类似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侧臀部可见一直径约2cm类球形赘生物,有蒂,与皮下不相连,肤色,质软,表面有皱褶呈脑回状(图1).

    关键词:
  • 儿童水疱型毛母质瘤1例

    作者:周筱芩;余德厚;邱娇娇;蒋燕萍;陆洪光

    1 临床资料患者男,9岁,右上臂屈侧红色囊性肿物3个月.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上臂屈侧出现一粟粒大小红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后缓慢增大,顶部逐渐出现囊性肿物,似水疱样外观,偶伴压痛.患者既往体健,该部位发病前无局部外伤史、感染史及家族遗传史.体检: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 播散性带状疱疹伴左上肢运动神经性麻痹1例

    作者:汤姗;杨晓秋

    1临床资料患者女,74岁,左上肢无力28天,伴全身多部位疱疹及刺痛22天.患者28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肢活动无力,伴持续性胀痛,无明显缓解因素,于本院心血管内科及骨科就诊,行相关检查后均未见明显异常.22天前,左上肢开始出现水疱,伴瘙痒及刺痛,水疱范围扩散至左侧脸颊部、胸背部及双侧大腿等处,且刺痛、烧灼感明显,遂于本院疼痛科就诊.

    关键词:
  • 手指单发角化棘皮瘤1例

    作者:周桥艳;景桃勤;唐正喜;袁伟

    1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左手无名指黄豆大小肉色结节1年.1年前,患者左手无明显诱因出现一粟粒大小肉色结节,无明显不适,未予重视,后结节逐渐增大,偶有瘙痒,余无不适.体检:系统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否认局部外伤史,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关键词:
  • 皮脂腺痣合并毛母细胞瘤1例

    作者:王文菊;祁金凤;魏玉平;骆志成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头顶部斑块、结节25年.患者出生后头皮即可见黄色斑块,随着身体发育而逐渐长大,无明显的自觉症状,1个月前发现原有斑块上新发一约黄豆大黑色结节,无自觉症状,遂来本院门诊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体检: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头顶部可见片状淡黄色、形状不规则的斑块,境界清楚,表面粗糙,无毛发生长,斑块上可见一约0.5cm×0.5cm×0.2cm的黑褐色皮下结节,颜色不均,境界清楚,无压痛(图1).

    关键词:
  • 手术联合特比萘芬治疗着色芽生菌病1例

    作者:赵庆平;方杰;张艾丽;林伟清;王宝仁

    1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右大腿外伤后斑块3年.3年前患者右侧大腿前侧中部不慎被异物刺伤,创面愈合不良,逐渐形成疣状斑块,自行反复外用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斑块渐进性增大,伴轻微疼痛及瘙痒.患者既往体健.查体:系统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右大腿前侧中部一处直径约10cm×6cm大小的不规则浸润性斑块,境界清楚,暗红色,中央疣状隆起,部分破溃结痂,无渗血渗液及流脓,挤压无分泌物流出(图1).

    关键词:
  • 大面积烧伤创面毛霉菌侵袭性感染1例

    作者:张芙蓉;陈琢;刘燕芳;毕新岭;牟贤龙

    患者男,62岁,烧伤后双上肢创面焦痂形成,颜色外观灰暗,有黄白色分泌物.组织病理:HE、PAS、六胺银染色可见坏死组织内粗大菌丝,多无分隔.真菌培养:25℃、37℃SDA培养见白色棉花样菌落,镜下显示直角无分隔菌丝和典型球形孢子囊.诊断:大面积烧伤创面毛霉菌侵袭性感染.明确诊断后虽给予患者积极抗真菌治疗,终因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自动出院.

    关键词: 毛霉菌感染 烧伤
  • 儿童孪生兄弟同患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并文献回顾

    作者:李红;李冰菲;刘伟伟;齐云;蒋俊青

    患儿男,9岁.面部多发丘疹半年,其同卵双生哥哥面部出现相同皮疹3个月.皮肤科情况:面部、腋部多发红色圆顶小丘疹,密集分布.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下层毛囊皮脂腺周围有大量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形成肉芽肿样损害,可见干酪样坏死形成,切片中可见到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的脓肿.诊断为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给予甲泼尼龙片和米诺环素口服,2周后,明显好转.回顾文献分析本病可能发病机制为毛囊皮脂腺单位破坏形成肉芽肿性反应,治疗可采用抗生素如米诺环素或者甲硝唑联合他克莫司外用治疗.

  • 伴抗核抗体阳性的幼儿腹部远心性脂肪营养不良1例

    作者:王莹;廉佳;宫泽琨;刘欣欣;李钦峰

    患儿女,8岁,腹部及腹股沟皮肤萎缩2年.体检:皮损位于下腹部及腹股沟区,表现为境界清楚的萎缩性斑片,中央凹陷,皮下血管可见.皮损组织病理示:皮下脂肪减少,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本例伴抗核抗体阳性,需要进一步探讨.

  • 异色性皮肤淀粉样变病1例

    作者:黄楚君;孟威威;阳宇;刘志红

    患者男,24岁,胸前、背部起褐色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斑9年余.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增生,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真皮乳头可见灶性红染无结构样物质,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刚果红染色阳性.诊断为异色性皮肤淀粉样变病.

  • 以网状青斑为皮损表现的新生儿红斑狼疮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吴静;王培光;孙良丹

    患儿男,3个月,全身紫红色斑3个月.患儿母亲孕前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一直口服泼尼松及羟氯喹治疗.皮肤科情况:全身弥漫性网状紫红色斑疹,以面部和躯干为著.抗核抗体十三项:ANA(+)(1∶3 200),抗SS-A(52)抗体(+),抗SS-A(60)抗体(+).肝功能:ALT 252U/L,AST 173U/L,LDH 293U/L.诊断:新生儿红斑狼疮,肝功能异常.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复方甘草酸苷二联保肝治疗1周后,患儿病情好转.

  • 丘疹型环状肉芽肿1例

    作者:钱晓涵;刘小晓;张敏

    患者男,56岁.双上肢、右腰部红色丘疹6个月.皮肤科情况:双上肢伸侧及右腰部可见多发的红色丘疹,直径约0.1 ~0.4cm,表面光滑,质硬,无压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增生,真皮内见栅栏状肉芽肿,肉芽肿中央可见变性胶原纤维.诊断:丘疹型环状肉芽肿.

    关键词: 环状肉芽肿 丘疹型
  • 黏液水肿性苔藓伴发轻链免疫球蛋白病1例

    作者:卢晓红;许丛丛;杜文辉;李卉;林达;王培光

    患者男,52岁,躯干四肢泛发性皮损4个月余.体检:躯干、四肢弥漫密集分布肤色或淡红色扁平丘疹.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黏液样变性,真皮胶原纤维增生伴玻璃样变;阿新兰染色阳性.免疫固定电泳:IgG(+),轻链λ(+).诊断为黏液水肿性苔藓伴发IgG-λ轻链免疫球蛋白病.

  • SAPHO综合征5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宋翠豪;赵梓纲;李承新

    目的 探讨SAPHO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SAPHO综合征患者相关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5例患者为4男1女,4例皮损表现为掌跖脓疱病,1例表现为聚合性痤疮.其骨关节损害均在皮肤损害之后出现.有4例患者行骨扫描检查,均有病变区的核素浓聚(可见牛头征).5例均累及胸锁关节,1例累及腕关节、指关节、左侧踝关节.2例胸骨受累,1例足骨受累.结论 SAPHO综合征具有一定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 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103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亚婷;许艳静;秦智芬

    目的 探讨1 064nm Nd∶YAG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1 064nm Nd∶YAG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103例,光斑直径6mm,脉宽9.5~10.5ms,能量密度90 ~ 115 J/cm2,3~4周后复诊,疗效不佳者可进行第2次治疗,观察治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1次治愈者48例,2次治愈者52例,2例患者治疗后遗留皮色赘生物,行冷冻治疗后消退,总治愈患者102例,治愈率99.03%,1例患者出现瘢痕,不良反应发生率0.97%,1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 Nd∶YAG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皮肤混合瘤4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良;陈娜;郑亮;夏云;陈柳青

    目的 探讨皮肤混合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2017年43例皮肤混合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误诊情况、病理表现、治疗和转归等资料.结果 43例皮肤混合瘤患者中男27例,女16例;皮损均为单发,临床表现为直径1.5 ~3.1cm半球形皮下结节;皮损分布于鼻部多,为22例;初诊误诊43例(100.00%),43例均行手术切除,随访1~4年,无复发.结论 皮肤混合瘤临床表现及发病部位有一定特征,完整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 转录因子GATA3对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崔梦;郑军;李之启;王发展;王可楹;郑志红;徐江;曾妍

    目的 观察转录因子GATA3对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感染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KSHV感染细胞iSLK-BAC与KSHV未感染细胞iSLK-Puro,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GATA3的表达情况;分别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GATA3后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凋亡水平.结果 GATA3在iSLK-BAC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其在iSLK-Puro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过表达GATA3后iSLK-BAC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率升高.结论 转录因子GATA3能够抑制KSHV感染细胞系iSLK-BAC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 低氧环境对黑素瘤细胞增殖及LDH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燕;李培娟;曾凡才;钟桂书

    目的 探讨低氧对黑素瘤细胞增殖、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同工酶亚基(LDH-A、LDH-*/B)蛋白表达及LDH同工酶谱的影响.方法 使用氯化钴(CoCl2)构建黑素瘤A375细胞株低氧模型.用MTT法观察CoCl2诱导低氧下对A375细胞的增殖,探索CoCl2诱导A375细胞增殖的适宜浓度和时间.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蛋白表达水平以验证低氧模型成功;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低氧对黑素瘤细胞LDH-A、LDH-B蛋白表达的影响;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低氧下LDH同工酶谱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 MTT法显示CoCl2诱导的低氧使MM细胞的增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Cl2作用浓度的递增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其中,CoCl2的作用浓度50、100、150、200、250μmol/L时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P>0.05).CoCl2对A375细胞作用的佳浓度、时间分别是150μmol、48h.Western blot技术结果显示CoCl2可上调A375细胞中HIF-1α、LDH-A蛋白的表达,下调LDH-B蛋白表达(P<0.05),并呈现出一定的浓度及时间范围依赖性关系;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结果显示随着低氧浓度的递增,LDH同工酶谱中LDH3、LDH4和LDH5活性逐渐增高,LDH1和LDH2下降(P<0.05).结论 适量CoCl2可成功诱导A375细胞低氧;低氧具有促肿瘤细胞增殖效应,其可能的机制与HIF-1α、LDH-A过表达,LDH-B表达下调及LDH同工酶谱变化有关.

  • MVD基因突变所致不同临床表型的2个汗孔角化症家系

    作者:朱培秋;闫慧敏;赵慧娟;郭独一;姜薇

    目的 鉴定2个汗孔角化症家系的致病基因,并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2个汗孔角化症家系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针对疾病相关基因测序分析,发现可疑致病性突变位于MVD基因,采用PCR扩增先证者及家系中患者MVD基因13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测序验证,并以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2个家系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发现家系1先证者MVD基因第1号外显子的第1位核苷酸A发生突变(c.1A>G),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错义突变(p.M1V),家系中其他7例患者均带有该突变位点.发现家系2先证者MVD基因第7号外显子的第746号核苷酸T发生突变(c.746T>C),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错义突变(p.P249S),家系中其他2例患者均带有该突变位点.2个家系突变位点与疾病符合共分离,家系中健康成员及100例健康对照者均未发现相应突变.结论 MVD基因的错义突变(p.M1V;p.P249S)是导致2个家系汗孔角化症发病的特异性突变.

  • 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表达谱的分析

    作者:赵玉磊;乐文静;李洋;李赛;朱小凤;苏晓红

    目的 研究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表达谱,探索机体抗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高通量Illumina测序技术,比较4例二期梅毒患者和4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表达谱差异,并用RT-qPCR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较,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发现107个差异表达miRNAs.一些microRNAs(hsa-miR-146a-5 p、hsa-miR-150-5p、hsa-miR-155-5p等)与机体免疫应答复杂调节、机体抗微生物效应相关.结论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多种失衡microRNAs参与免疫病理机制.

  • NB-UVB对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CLA+CD8+T细胞的影响

    作者:王玉洁;李婷婷;张宝祥;吴振涛;冯佃芹;孙广美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外周血皮肤归巢的CD8+T细胞数量及表达杀伤功能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NB-UVB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9例AD患者,予NB-UVB照射治疗8周,采用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SCORAD)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表达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utaneous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CLA)的CD8+T细胞(CLA+CD8+T细胞)的比例,分析其杀伤功能相关蛋白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另选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①SCORAD评分在AD治疗前组明显高于治疗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CLA+ CD8+T细胞的比例在AD治疗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D治疗前组CLA+ CD8+T细胞的比例与SCORAD评分正相关(Pearson相关,P<0.01);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在AD治疗前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NB-UVB治疗后,AD患者血清CLA+ CD8+T细胞的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表达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也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B-UVB照射可明显下调AD患者外周血CLA+ CD8+T细胞的比例及杀伤功能相关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NB-UVB治疗AD的机制之一.NB-UVB治疗AD安全有效.

  • 超分子水杨酸调理面膜联合阿维A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临床观察

    作者:牟双梦

    目的 探讨超分子水杨酸调理面膜与阿维A联合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疗效.方法 57例诊断为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苔藓样淀粉样变)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外用超分子水杨酸调理面膜,2次/d;对照组28例,外用卤米松乳膏,2次/d.两组患者均同时口服阿维A胶囊,30mg 1次/d,3周后,改为20mg 1次/d;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32.14%、15.38%,有效率分别为75.00%、46.1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分子水杨酸调理面膜与阿维A联合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安全,疗效更好,患者依从性更高.

  • HSV-1型感染所致原发性生殖器疱疹1例

    作者:张琴;陈艳;冯林;蒋有让;钱思宇;刁庆春

    患者女,22岁.外阴红肿糜烂伴疼痛3天.皮疹累及口腔及右侧乳头.单纯疱疹病毒抗体:HSV-1 IgG(-)、HSV-1 IgM(-)、HSV-2 IgG(-)、HSV-2 IgM(-);外阴溃疡处行PCR检测:HSV-1 DNA(+),HSV-2 DNA(-).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原发性生殖器疱疹(HSV-1型),予伐昔洛韦抗病毒等对症治疗,取得满意疗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 不同性取向的男男性行为人群行为特征差异性分析

    作者:殷方兰;钟培松;张永;王嘉行;路明;梁冬妮;吴杰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MSM)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取向及行为差异性,为高危人群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VCT门诊、同伴推动、网络动员、外展干预等方式招募MSM人群,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334例MSM人群中,HIV(+)39例(占11.68%).自诉同性恋者159例(占47.60%),自诉双性恋者175例(占52.40%).同性恋和双性恋已婚/再婚的比例分别为15.09%和50.29%.MSM人群过去5年性行为方式仅与男性、以男性为主、男女各半、以女性为主的比例分别为41.02%、26.65%、13.47%和18.86%,不同性取向MSM人群性行为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去6个月内,MSM人群拥有女性性伴、固定男性伴、多次男性伴(与非固定男性性伴发生过多次性行为)、偶遇男性伴(与非固定男性性伴发生过一次性行为)、商业男性伴的比例分别为37.13%、43.11%、52.69%、56.29%和4.19%,不同性取向MSM人群拥有性伴的种类数,女性性伴、固定男性伴、多次男性伴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M人群与女性伴、固定男性伴、多次男性伴、偶遇男性伴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性行为时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75.21%、65.97%、59.66%、48.40%,双性恋者与偶遇男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MSM人群中,12.28%曾患有性传播疾病,14.07%近一年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的比例仅为40.43%.51.80%曾做过HIV抗体检测.结论 MSM人群性病艾滋病患病率较高,性伴种类多、高危性行为比例高,尤其是双性恋的MSM人群是重点关注群体.

  • 淋病奈瑟菌引起的阴茎根部脓肿1例

    作者:郑文爱;林昌炎;乔凤;王皇玉

    患者男,46岁,职员,阴茎根部脓肿溃疡1个月余.实验室涂片检查见革兰阴性双球菌,培养有透明、湿润、突起的小菌落生长,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淋球菌.诊断:淋球菌引起的阴茎根部脓肿.K-B法药敏试验显示头孢曲松、头孢克肟低敏,大观霉素敏感,故用大观霉素治疗,10天后溃疡愈合.

  • 自噬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力强;李珊逸;李承新

    皮肤鳞状细胞癌是皮肤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自噬在皮肤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信号通路转导、预防紫外线损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自噬又可以增强对鳞癌放疗的敏感性,因此与皮肤鳞癌的发展、侵袭与转移关系密切.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自噬在皮肤鳞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萎缩纹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作者:周莹;吴贤杰

    萎缩纹(膨胀纹)是一种常见的美容相关性皮肤病,涉及病患人群广、美容治疗需求日益增加,虽易于诊断,但却是目前临床预防及治疗的难点.萎缩纹分为早期的红纹及晚期的白纹,常见于体重或身高快速增长等生理状态,亦可见于导致皮质醇增多的多种病理状况.大量证据已显示外用预防药物缺乏有效性.物理治疗模式是目前治疗萎缩纹的热点.585nm脉冲染料激光、1 064nm Nd∶YAG激光可选择性作用于早期萎缩纹扩张的血管及诱导胶原合成,故可用于改善红纹.点阵激光、强脉冲光、射频技术应用于改善白纹.物理方式治疗萎缩纹对于亚洲人群(Fitzpatrick皮肤类型Ⅲ-Ⅳ)来说,色素沉着是主要的不良反应.物理治疗措施具有远大前景,然而还需要长期、大样本研究探索合适的治疗模式及参数.

  • 误诊为银屑病的裴氏着色芽生菌病1例

    作者:李博;黄敏;郭芸;田宗梅;周晓鸿

    患者男,54岁.外伤后右下肢出现丘疹、鳞屑,继而出现红斑、结节、疣状增生10余年.以“银屑病”治疗,无效.后经组织液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及基因测序,确定致病菌为裴氏着色霉.诊断:裴氏着色芽生菌病,予系统抗真菌和热疗等.

  • 误诊为银屑病的二期梅毒合并神经梅毒伴肾病综合征1例

    作者:雷微;张更建;熊琦;黄洋;曹碧兰

    患者男,77岁.全身红斑、丘疹、斑块、鳞屑20天,双足水肿1周,起初以“银屑病”收入院.实验室检查:外周血TPPA(+);TRUST 1∶64(+);HIV(-);脑脊液TP-PA(+);TRUST 1∶2(+);脑脊液生化、常规检查无异常;血生化:白蛋白16.9g/L;尿常规:尿蛋白(3+);24h尿蛋白定量4.61g/24h.终确诊为二期梅毒、神经梅毒、肾病综合征.予以水剂青霉素针、苄星青霉素针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仍在随访中.

  • 他克莫司软膏在皮肤科的主要临床应用

    作者:凌诗琪;宗文凯

    他克莫司是从土壤放线菌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大环内酯结构的新型免疫抑制剂,早用于器官移植,近来发现其对多种免疫相关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在皮肤病领域,外用他克莫司软膏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特应性皮炎、口腔扁平苔藓、自癜风、银屑病等.本文对他克莫司软膏外用在皮肤科的主要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他克莫司 应用 抗炎
  • 银屑病甲的局部治疗进展

    作者:周晨曦;高琳;王延婷;钱琳翰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50%以上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伴有指甲损害.银屑病甲患者除了指甲外观出现毁损,也常感疼痛.在精细操作,如系鞋带、扣扣子和精细的触觉等方面均受影响.患者常感到抑郁、沮丧,影响社交.因此60%以上患者渴望治疗.外用药治疗甲银屑病是方便和安全的治疗方式.本文检索了国内外银屑病甲治疗的100多篇文献,总结了传统外用药对银屑病甲的治疗方式,同时简介了新的治疗方式——激光在银屑病甲治疗中的经验.以期为医护人员提供一篇关于银屑病甲外用药治疗的综述.

  • 痤疮凹陷性瘢痕光电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梦婷;宋潇;张佩莲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严重时易遗留瘢痕,其中凹陷性瘢痕常见,对患者容貌及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微针治疗、注射填充、化学剥脱、皮肤磨削术/微晶磨皮、光电治疗等.各种治疗均有其优缺点,其中激光、强脉冲光、射频等光电治疗在本病的应用逐渐被认可.本文着重就痤疮凹陷性瘢痕光电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皮肤屏障功能蛋白与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章婧;杨森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容易复发,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各种表皮结构蛋白作为维持皮肤屏障功能的主要生化结构与银屑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们可以影响银屑病表皮的角质包膜形成、角蛋白纤维束形成、天然保湿因子生成、表皮水的转运,从而导致银屑病的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这些结构蛋白也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重要标志,它们与银屑病角质细胞的过度增生和异常分化有着密切关联.表皮的结构蛋白异常被研究为导致银屑病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对常见的表皮结构蛋白与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 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对小鼠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及抗炎机制探讨

    作者:刘青;王思农

    目的 评价二十五味儿茶凝胶治疗小鼠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疗效.方法 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小鼠背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丁酸氢化可的松(尤卓尔)组、二十五味儿茶凝胶高剂量、中剂量、小剂量组,每组10只,于致敏后给药,观察各组小鼠第4次激发24h后皮损炎症程度、组织病理切片、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及血清中IL-17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二十五味儿茶凝胶中、大剂量能有效减轻慢性ACD小鼠引起的免疫器官肿大,减轻皮损炎症程度,减少组织炎症细胞数量,调节ACD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17水平.结论 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对小鼠慢性ACD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TNF-α、IL-17,调节了Th1、Th17型细胞因子平衡,通过多途径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有关.

  • 永远怀念邓云山教授

    作者:耿松梅;阎乎玲;刘铨;杨龙;安金刚

    2018年5月16日12时30分,时间凝固在这一刻.我国麻风病防治领域杰出的专家,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原主任邓云山教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97岁.邓云山教授1922年农历3月生于宁夏银川,1944年6月以年级成绩第一从宁夏中学毕业并保送国立西北医学院,在国民政府教育部推荐书未达之时又通过考试合格入学.1949年6月课程学习完毕即在附属医院皮肤科跟随刘蔚同教授工作.

    关键词:
中国皮肤性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