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중국피부성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89
  • 国内刊号: 61-11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彭振辉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金黄色苔藓1例

    作者:黄东北;李立明;郑威;叶小英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8岁.双小腿金黄色斑疹1年.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双小腿出现金黄色斑疹,无明显瘙痒及疼痛等;后皮疹逐渐增多、融合形成斑片,部分隆起形成丘疹,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为“过敏性紫癜”(具体治疗不详),未见好转.患者既往健康,皮损处无外伤史,无静脉曲张;无药物过敏史,无局部化学物品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 儿童复发性带状疱疹1例

    作者:陈雯莉;温春燕

    1 临床资料患儿女,3岁半.因左侧胸腹部及腰背部红斑,水疱伴疼痛3d于1年前就诊,就诊前3d,患儿左侧胸腹部处出现簇集性小丘疹、水疱,自觉瘙痒伴疼痛,于当地卫生院就诊,诊断为“皮炎”,给予:口服“扑尔敏”及外用“皮炎平”治疗,病情未见改善,皮疹范围不断扩大,后背部亦出现相同性质皮疹.体检:体温:36.8℃,一般情况尚可.

    关键词:
  • 疣状皮肤结核2例

    作者:程燕丽

    1 临床资料例1男,40岁.臀部及腹股沟暗红色环状斑块4年.4年前,患者右侧臀部外伤后出现一黄豆大小暗红结节,无瘙痒及疼痛,后皮损缓慢增多并变大,累及双侧臀部及右侧腹股沟.当地多家医院以“股癣”治疗,无好转,皮损反复发作.例2男,65岁.臀部红斑3年.3年前,无明显诱因臀部出现一黄豆大暗红色结节,无瘙痒及疼痛,皮损缓慢增大,当地医院多次予抗真菌药膏外涂,无效.

    关键词:
  • 带状疱疹继发青光眼1例

    作者:李隽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无职业,未婚.左侧头面部红斑水疱伴疼痛5d.患者于5d前无明显诱因左侧头面部疼痛,左眼疼痛不适,随之左侧头面部出现红斑水疱,并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考虑为角膜炎,因带状疱疹引起,予对症眼药治疗,遂就诊于本院门诊,患者既往体键,诊断为带状疱疹,予抗病毒对症治疗,病情控制欠佳,且出现恶心呕吐,发热,高达T 38.5℃L,予地塞米松5mg肌注治疗一次,皮疹面积仍逐渐增多,疼痛明显,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以“带状疱疹”收入院治疗,入院时见:神清,精神倦怠,低热,头疼,无胸闷憋气,无恶心呕吐,纳寐尚可,小便调,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关键词:
  • 泛发性带状疱疹1例

    作者:陈华;陈永艳;边可;徐小容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右侧腰腹背部群集性水疱、血疱伴疼痛6d,全身散在分布丘疱疹、水疱4d.6d前患者右侧腰腹背部无明显诱因出现红斑、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群集性水疱、血疱,伴阵发性针刺样疼痛,未予特殊治疗.4天前于头面部、躯干、双上肢出现散在丘疱疹、水疱,自觉轻微瘙痒,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全身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不详,予中草药外敷治疗(具体不详),皮疹逐渐增多,遂就诊于我院,以泛发性带状疱疹收入院治疗.

    关键词:
  • 破伤风抗毒素致荨麻疹型药疹33例临床观察

    作者:詹淑霞;张丽;张秋玲;王俊玲;黄科政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由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得的血浆或血清,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液体抗毒素球蛋白制剂,它可中和破伤风毒素,临床用于治疗和预防破伤风感染.TAT来源于动物血浆或血清,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异体蛋白质,具有抗原性.注射后易形成Ⅰ型或Ⅲ型变态反应.本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共139例外伤患者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皮肤试验结果均阴性,其中有33例(23.74%)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1周时出现荨麻疹型药疹的临床表现,发病率较高.为进一步了解破伤风抗毒素(TAT)诱发药疹的机理和临床特征,本文回顾性分析以上33例荨麻疹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成人Kaposi水痘样疹1例

    作者:黄舒燕;江爱萍;张静;黄剑清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头面部起疹伴疼痛3d,发热1d.3d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侧面颊部出现片状水肿性红斑,表面有数个红色丘疹和水疱,未予处理,后迅速累及头面部,见密集分布的丘疹、水疱及脓疱,自觉疼痛,1d前出现发热,体温38.6℃,伴头痛、乏力、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等.毛囊角化病史10余年,复发2个月,多次在我院门诊治疗(具体不详),均可好转,但仍反复发作.否认既往疱疹感染史或接触史.体检:T:39.3℃,双侧颈后扪及多个黄豆大小淋巴结,压痛不明显,余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关键词:
  • 大汗腺汗囊瘤1例

    作者:陈敏;蒋松瑞;崔传信;孙铭徽;李敏;蒋忠民

    患者男,31岁.右侧面颊部无明显诱因出现一处皮下结节3年,渐增大,无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可见多个扩大的囊腔,囊壁由两层囊壁细胞组成,内层细胞呈高柱状可见断头分泌,外层为扁平或立方形肌上皮细胞.囊壁上皮向腔内呈乳头状突起,囊内为少量嗜伊红物质.诊断为:大汗腺汗囊瘤.

    关键词: 大汗腺汗囊瘤
  • 色素性痒疹1例

    作者:吴梦琦;孙青

    患者男,37岁.躯干部反复发作暗红色或褐色斑丘疹、丘疹伴瘙瘁6年余,皮损可自行缓解,消退后遗留褐色斑.皮损组织病理提示色素性痒疹,经米诺环素治疗后皮疹消退,瘙瘁消失,随访2个月无复发.

    关键词: 痒疹 色素性
  • 累及食道黏膜的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作者:强娣;季必华

    患者男,77岁.周身皮肤红斑、水疱伴瘙痒2个月加重半个月.治疗第7天,进食后突感胸骨后疼痛,继之恶心、呕吐出长约35erm白色有弹性的条索样黏膜状物,表面粘附少许血液,组织病理示:分化成熟的鳞状上皮组织,见念珠菌菌丝、孢子、菌落及炎性渗出物.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剥脱性食管炎.

  • 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孙婷;晏洪波

    目的 探讨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方法 报告1例罕见的皮损类似播散性黄瘤的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 该病例表现有皮肤、骨骼、垂体三系统损害.先后经过2次皮损活检及1次骨骼活检,皮损组织学特点为真皮全层弥漫分布的组织细胞,其CD1a表达阴性而S-100表达阳性,受损骨骼组织学显示典型嗜酸性肉芽肿表现,CD1a,S-100均表达阳性.结论 成人朗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罕见,误诊率高.应结合多系统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综合分析.

  • 毛根鞘癌伴发淋巴结转移1例

    作者:边芳;甘文娟;马桂;刘辉;瞿平元

    患者男,58岁,农民.右侧腰背部皮肤结节14年,破溃2年,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细胞呈巢团状、细条索状排列,弥漫性向间质浸润,并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右腹股沟淋巴结见癌转移细胞.诊断:毛根鞘癌伴发淋巴结转移.

  • 皮肌炎并发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作者:白艳玲;宋智琦

    患者男,55岁.8个月前出现双眼眶周围水肿性暗红紫色斑,双手、双足、双腕,双肘伸侧出现稍高于皮肤的红色鳞屑性皮疹.于3个半月前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过肌电图、皮肤活检、肌肉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为皮肌炎.出院后右颈部出现黄豆大小肿物,渐变大成直径约5cm无痛性圆盘形肿物,表面中心破溃、坏死、结黑痂.就诊于本科门诊行皮肌炎生化:L.DH 354 U/L,CK 22 U/L,CKMB 1.7μg/L.癌胚抗原示:CEA 3.28 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2.63 ng/mL,NES 12.61 ng/mL,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弥漫性淋巴组织样细胞、浆细胞样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CD20弥漫(+),CD3(-),CD21(-),CD30(-),CD43(+),CD10(-),CD5(-),Bc12(+),Be1-6(+),MUM-n(+),EBER弥漫(+),为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胸部CT示:右肺上叶和下叶后背段;左肺下叶内侧基底段见毛玻璃样结节.诊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皮肌炎.皮肌炎的皮下结节有并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可能,应行组织病理检查予以排除.

  • 疣状皮肤结核1例

    作者:王瑞;刘振东

    患者男,49岁.臀部及股内侧疣状结节及环形斑块20年余.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真皮层见结核样浸润伴干酪样坏死.结核菌素试验弱阳性,胸部X片未见明显异常,皮损处真菌镜检(-).诊断:疣状皮肤结核.

  • 种痘样水疱病1例

    作者:喻标;杨庆华;刘文韬;赵红梅;周辉;段德鉴

    患者男,8岁.面部、耳廓、双手背反复红斑、水疱伴瘙痒4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内水疱.诊断:种痘样水疱病.

  • 毛鞘棘皮瘤1例

    作者:沈博;马国章;柳曦光;付涛;李姗姗

    患者女,46岁.下颌正中处淡红色椭圆形肿物3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可见多个分叶状团块,团块周边可见耐淀粉酶PAS染色阳性的透明带,漏斗部角化并伴囊肿形成.

    关键词: 毛鞘棘皮瘤
  • 感染相关性皮肤病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郭利平;王晓彦;郭素芳;乌日娜;吕新翔

    目的 了解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离于感染相关性皮肤病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 从患者皮损处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VITEK-2微生物鉴定仪及药敏系统对2010年6月-2012年7月收集的分离于感染相关性皮肤病的95株MRSA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并结合其临床资料做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感染相关性皮肤病共分离出3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95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A),余243株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MRSA以骨科、皮肤科、普通外科及儿内病房检出率较高,神经外科检出率相对较低.MRSA均对青霉素耐药(100.00%),同时也对测试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但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MR-SA菌株.结论 感染相关性皮肤病中的MRSA检出率不断增加,耐药严重,应加强其监测,防治结合.

  • 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52例皮肤镜特征分析

    作者:孔祥君;张峻岭;聂振华

    目的 了解皮肤镜下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idiopathic guttate hypomelanosis,IGH)的特征,为提高本病的确诊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确诊的52例IGH患者,皮肤镜下选择偏振光与非偏振光模式观察,记录并分析其观察结果.结果 52例IGH患者共计82处皮损中,表现为花瓣样轮廓48例(22.12%)、边缘锐利47例(21.66%)、表面反光增强46例(21.20%)、表面皮纹变浅41例(18.89%)、边缘色素加深27例(12.44%)、毛囊周围色素结构8例(3.69%).结论 IGH患者皮肤镜下具有独特的表现,有利于其与其他色素减少类皮肤病的鉴别诊断.

  • 荨麻疹性血管炎23例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分析

    作者:赵伟峰;陈连军;马英;黄琼;罗燕;陈明华

    目的 进一步了解荨麻疹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荨麻疹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 该病患者以中年女性居多,临床表现为荨麻疹样皮损,均伴有瘙痒,部分患者伴有疼痛、触痛或烧灼感,部分患者皮疹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持续时间均超过24h.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为主型8例(34.78%);淋巴细胞为主型15例(65.22%),其中4例(17.39%)合并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3例(13.04%)有中性粒细胞浸润,5例(21.74%)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3例(13.04%)仅为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荨麻疹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风团和水肿性红斑,组织病理学特征呈谱系性改变,可以从轻微的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到典型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改变.

  •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分型及致病真菌分析

    作者:白云花;曹玉杰;刘忍立;李微;于惠;萍萍

    目的 了解呼伦贝尔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分型及致病真菌情况.方法 对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00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临床分型、真菌培养及鉴定.结果 100例甲真菌病患者中临床分型远端侧缘甲下型(DLSO) 64例(64.00%)、全甲损毁型(TDO) 23例(23.00%)、近端甲下型(PSO)9例(9.00%)、浅表白斑型(SWO)4例(4.00%).分离出致病菌87株,皮肤癣菌、念珠菌、霉菌比例分别为72.41%,12.64%和14.95%.而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占绝对优势,为68.25%.结论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甲真菌病临床分型中以DLSO型居多,其次为TDO及PSO型,,SWO型少.致病真菌以皮肤癣菌为主,霉菌次之,念珠菌少.

  • 慢性荨麻疹259例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检测与评价

    作者:汪丽俐;杨文林;曹钰芹;贾淑青

    目的 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HP-IgG)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并探讨这二者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HP-IgG和TPO抗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共检出Hp-IgG阳性者112例(43.24%),1 562例对照组中Hp-IgG阳性者707例(45.26%),25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检测TPO 抗体阳性者29例(11.28%),对照组TPO抗体阳者172例(11.01%),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本研究未能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升高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存在关系.

  • 干细胞标志物Nanog,p63和CD44s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检测

    作者:任建文;刘艳;涂晨;应朝霞

    目的 探讨干细胞标志物Nanog,p63和CD44s在皮肤基底细胞癌(B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干细胞标志物Nanog,p63和CD44s在30例基底细胞癌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Nanog细胞膜着色,在BCC中弱表达,正常皮肤不表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3细胞核着色,在BCC和正常皮肤中均有表达,BCC中强表达,两组间表达p63的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CD44s细胞膜着色,在BCC中极少表达,正常皮肤中表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干细胞标志物Nanog,CD44s和p63在BCC中具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 IL-22及IL-22siRNA对HaCaT细胞分泌HB-EGF的影响

    作者:许文娟;刘欣欣;罗素菊;郑焱;李燕;刘全忠

    目的 研究IL-22及IL-22 siRNA对HaCaT细胞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growth factor,HB-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12.5~100μg/L的IL-22和IL-22 siRNA干预处理HaCaT细胞,继续培养24h后,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ELISA法检测IL-22及IL-22 siRNA对HaCaT细胞HB-EGF mRNA和蛋白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IL-22干预处理后,HB-EGF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且随着IL-22浓度的升高,其促HB-EGF的表达作用逐渐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2 siRNA处理组的HB-EGF mRNA和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2可剂量依赖促进HB-EGF的表达,IL-22siRNA可抑制HB-EGF的表达.

    关键词: IL-22 HB-EGF HaCaT细胞
  • 日光性角化病与基底细胞癌CK10,Ki-67和Bcl-2的表达差异分析

    作者:姜莉;涂平

    目的 通过分析CK10,Ki-67和Bcl-2抗原蛋白在日光性角化病和基底细胞癌中的不同表达,探讨二者在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方面的差异,深入理解两种疾病以及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39例AK和40例BCC中CK10,Ki-67和Bcl-2蛋白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K10在AK和BCC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前者阳性表达远高于后者;Ki-67在AK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BCC,二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cl-2在AK中阳性表达率尽管较高(79.49%),但低于BCC (92.5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研究进一步证明尽管日光性角化病可以向鳞状细胞癌进化,但是很少发展成侵袭性鳞癌;而基底细胞癌癌细胞保持未分化,一般不转化成鳞状细胞癌,虽然侵袭性较日光性角化病强,但不易发生转移的临床生物学行为.

  • 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军连;徐冰心;王晓菲;杜海平;刘建军;刘志国;司少艳

    目的 检测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AIU)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oll样受体2(TLR2)mRNA与蛋白的表达,探讨AIU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集AIU患者3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s,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TLR2 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s中TLR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IU患者PB-MCs中TLR2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U患者PBMCs中TLR2的表达增强,TLR2可能在AIU的发病中起作用.

  • C-Rel在日光性角化病、鲍温病和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卿晋;邹勇莉;何黎;方勇;粟丽雷

    目的 观察C-Rel在日光性角化病、鲍温病和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正常皮肤组织10例,日光性角化病、鲍温病组织各30例及皮肤高、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共90例进行C-Rel染色,并采用Image-Pro Plus 6.0(IPP)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每个视野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C-Rel在正常皮肤组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004 5±0.002 1;日光性角化病组为0.023 9±0.020 2;鲍温病组为0.051 0 ±0.016 2;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组为0.079 8±0.0188;中分化鳞状细胞癌组为0.082 3±0.018 9,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为0.084 6±0.019 6.C-Rel在各组别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皮肤组与高、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日光性角化病组与高、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el与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的分化和增殖相关,可作为上皮细胞来源肿瘤的标记物.

  • 西安地区44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临床分离株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杨励;甘霖;陈敬贤;吴娜;孙晓燕;马小萍;王一理;张美芳

    目的 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株进行基因特征分析,了解西安地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流行的基因型.方法 从临床采集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皮肤水疱液标本44份,提取DNA.经过PCR扩增VZV开放读码框(ORF)1,6,12,16,17,21,22,35,37,50,54,55,56,60,66的部分片段,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并且产物测序,将测得的序列用MEGA 4软件比对分析,获得分离株的基因型别.结果 从临床采集的44例标本PCR检测水痘-带状疱疹患者皮损标本阳性率为100%,所分离到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分离株43例为进化枝2,1例为进化枝2和进化枝3的嵌合体.与Oka疫苗株相比,44例患者在SNP 18082位点均发生了T→C的同义突变.结论 西安地区VZV病毒株的基因序列高度保守,进化枝2是优势基因型.研究VZV的基因特征对研究西安地区水痘-带状疱疹分子流行病学有重要意义.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检测

    作者:梅莉红;干慧慧;翁孟武;方芳

    目的 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lhematosus,SLE)患者血清中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c,cpn)的感染状况,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SLE的相关性.方法 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60例SLE患者和61例健康对照组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IgM,lgG抗体.结果 SLE组(60例)与对照组(61例)的肺炎衣原体l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33%和8.19%,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肺炎衣原体lgG抗体1∶40,1∶60,1∶80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炎衣原体的急性感染与SLE发病无关.

  • 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阴囊湿疹41例临床观察

    作者:吕艳;张江安;于建斌;赵冰洁;韦旭华;李虎羽

    目的 观察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阴囊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6例阴囊湿疹患者按随机区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口服枸地氯雷他定8.8mg,1次/d,治疗组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2次/d,对照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d.4周后判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7.80%,对照组为82.50%,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0%和1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周后治疗组的复发率6.70%,对照组为23.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阴囊湿疹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

  • 超声波导入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作者:贾静;沈晓霞;邢利亚

    目的 探讨超声波导入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门诊132例神经性皮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52例,应用超声波导入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对照1组42例,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治疗;对照2组38例,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涂擦治疗.4周后进行症状评分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0.38%,对照1组和2组分别为71.43%和47.3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两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超声波导入治疗神经性皮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CO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手指鲍温病1例

    作者:陈忠业;王丽金;兰文雷

    患者男,60岁.右食指近端桡侧不规则污褐色丘疹、斑块、结节1年余,加重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全层细胞排列紊乱,可见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有明显异型性及角化不良细胞,真皮浅层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及慢性炎性细胞浸润.诊断:鲍温病.经CO2激光祛除皮损疣状斑块结节,炭化至肿块基底部上方,即行20%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共治疗4次.皮损完全恢复,随访20个月,未见新的皮疹发生.

  • 丹参酮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紫癜38例临床观察

    作者:石庆;赵静;丁小珍;孙毅;曾同祥

    目的 观察丹参酮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7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n=38例)和对照组(n=32例),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潘生丁、维生素C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服丹参酮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两周后,两组皮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皮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皮损评分,治疗组的有效率(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46.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均随访半年,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皮损开始消退时间、完全消退时间短,半年复发次数少,复发时间间隔长(P均<0.05).治疗组1例(3.13%)、对照组2例(5.26%)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均为皮肤干燥现象),但均能耐受至治疗完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医生选择.

  • 云南省某强制戒毒所女性性工作者HIV/STD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赵东岩;侯霞;陈弟

    目的 了解2012年首次进入云南省某强制戒毒所的女性性工作者(FSW)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的感染情况,为该人群艾滋病和ST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静脉血检测HIV,采集阴道分泌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STD的主要病原体: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球菌(NG),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乳头瘤病毒6,11(HPV 6,11),乳头瘤病毒高危型(HPV HR).结果 143例被检者中,检出HIV感染6例,感染率为4.19%;STD病原体检测:CT16例(11.19%),UU 86例(60.14%),NG 4例(2.80%),HSV-Ⅱ型32例(22.38%),HPV 6,11 7例(4.89%),HPV HR 51例(35.66%),共检出STD病原体196例,仅6例未检出上述病原体.单一病原体感染66例(46.15%),混合病原体感染71例(49.65%).结论 在当地吸毒的女性性工作者中,HIV和STD的感染不容忽视,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应针对这类人群加强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STD和HIV的传播流行.

  • 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吸食者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

    作者:辅海平;赵峥;杨利群;王国华;吕蓓

    目的 了解吸食新型毒品与吸食传统毒品的人群中艾滋病、梅毒及丙型肝炎(HCV)的感染状况,为相关部门开展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美沙酮门诊接受维持治疗、看守所及戒毒所和社区矫正办社区戒毒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的两类人群分别为243例和150例,进行问卷调查和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丙肝)感染状况.结果 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吸食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0.67%和9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人群商业性性伴每次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27.9%和25.0%.150例吸食传统毒品组HIV阳性1例,吸食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两类人群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69%和2.01%,HCV感染率分别为2.07%和16.67%,仅HC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市吸食新型毒品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吸食传统毒品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且两组人群发生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均较低,应针对性加强对两类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降低感染艾滋病梅毒及丙型肝炎的风险.

  • 男男性行为者486例性别认同与艾滋病高危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胡铁中;张北川;刘殿昌

    目的 通过对486例男男性接触人群(MSM)的调查,分析其儿童期和成年期性别认同与艾滋病(AIDS)高危行为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制定AIDS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从486例MSM回收的问卷中有关性别认同的内容进行一般性描述,并将这部分内容与艾滋病高危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儿童期偏好女孩身份的MSM成年后更偏向被动肛交(OR=2.26),更少参与群交(OR=0.44),近1年更少与偶遇性伴发生性关系(OR=0.39);成年后不喜欢自身性别(偏好女性身份)和性行为中认同女性角色者较多进行被动肛交(OR=4.22).认同男性者累计性伴中位数更多(P<0.05),近1年有偶遇性伴情形更多(OR =2.56),更多主动吻肛(OR=2.30).结论 MSM儿童期和成年期性别认同都与艾滋病高危行为关系密切,提示可根据心理状况采取侧重点不同的AIDS预防干预措施.

  • 2008-2013年南宁市梅毒小尺度的时空聚集性研究

    作者:陈晨春;唐咸艳

    目的 探测2008-2013年南宁市乡镇尺度上的梅毒时空聚集性,为南宁市梅毒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从乡镇尺度上,对2008-2013年南宁市梅毒新发报告率用泊松模型的时空扫描统计量进行小尺度时空聚集性探测,并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探测结果的可视化.结果 2008-2013年南宁市梅毒新发报告率共存在五个有统计学意义的高发性时空聚集区.其中,一级时空聚集区以上林县塘红乡为中心,辖15乡镇,始于2010年、止于2012年(LLR=928.35,P=0.000,RR =2.79);主要的次级时空聚集区以横县镇龙乡为中心,辖4个乡镇,聚集于2010-2012年(LLR=58.13,P=0.000,RR=1.55).结论 时空扫描统计量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可定量探测梅毒的小尺度时空聚集性.2008-2013年南宁市梅毒时空聚集区主要高发于2010-2012年、聚集在来宾市与河池市交界处的马山县和上林县的部分邻接乡镇.

  • 儿童常见性病的临床特点

    作者:荚琳琳;季必华

    由于儿童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方式及生理状态与成人均存在差异,所以大多数的儿童性传播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性传播疾病的临床表现相比也存在着不同.儿童梅毒主要以胎传梅毒为主,其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与成人获得性梅毒均有一定的差异.儿童的尖锐湿疣患者,其疣体往往出现在非典型部位.而儿童淋病的感染,除了通过性虐传播以外,产道感染也是其一大特点.

  • LL-37在酒渣鼻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婷;胡阳

    酒渣鼻是一种天然免疫反应增强的炎症性皮肤病.LL-37是皮肤中天然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具有诱导新生血管和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LL-37在酒渣鼻皮损中高表达,参与酒渣鼻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和炎性丘疹的形成.日光、毛囊蠕形螨等外界环境刺激通过多种途径上调LL-37的活性及分泌.LL-37与酒渣鼻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是一种有前途的酒渣鼻治疗靶点.

  • 维生素D与慢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作者:尹嘉文;杨文林

    维生素D在机体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刺激Toll样受体,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调节Th细胞分化平衡.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水平与慢性荨麻疹相关.已有文献报道慢性荨麻疹患者维生素D水平下降,并与慢性荨麻疹症状严重程度相关,提示维生素D有可能参与了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本文就维生素D水平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 当归四逆汤合四妙散治疗淤积性溃疡1例

    作者:吴卓璇;戴明;曾宪玉;杨敏有;周小勇

    患者男,43岁.双下肢反复起疹10月,复发加重12d.右小腿、左足外踝周围可见大片水肿性暗红斑,其上可见米粒至蚕豆大小暗红色丘疹、水疱,部分坏死结痂,伴少量渗液.组织病理诊断淤积性溃疡.采用当归四逆汤合四妙散治疗,疗效满意.

    关键词: 淤积性溃疡 中医药
  • 龙珠软膏治疗颜面部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媛;常晓丹;李春婷;戴珊;宋清华

    目的 观察龙珠软膏治疗颜面部皮炎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8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59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外用龙珠软膏,1次/d,对照组外用海普林软膏,1次/d,两组均同时口服依巴斯汀片10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1周.在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分别对红斑、丘疹、鳞屑或结痂、面积、瘙痒的积分进行评价,记录VISIA皮肤分析仪的数值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用药1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8.81%和38.46%,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SIA皮肤分析仪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红色区及纹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仅红色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特殊不适.结论 龙珠软膏治疗颜面部皮炎湿疹效果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

  • 伍德灯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部分皮肤浅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作者:王再兴;王绥;徐钰

    目的 评估伍德灯(Wood灯)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在部分皮肤浅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满足所选病种临床诊断标准和研究收录标准的病例,取典型部位依次行Wood灯、CLSM和直接镜检,记录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383例,其中花斑癣82例,马拉色菌毛囊炎34例,头癣30例,手癣34例,足癣54例,体癣41例,股癣49例,甲真菌病59例.383例病例中,Wood灯检测有144例阳性,阳性率37.60%;CLSM检测有241例阳性,阳性率62.92%;直接镜检有308例阳性,阳性率80.42%.结论 Wood灯在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和头癣诊断中具有较好特异性和敏感性,在手足体股癣和甲真菌病中较差;CLSM在手足体股癣诊断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好,在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头癣和甲真菌病中特异性良好,敏感性不足.

  • 针刺及中药面膜外敷联合IPL光子嫩肤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媛媛;李乃芳;陈晓芳;崔铖

    目的 探讨针刺及中药面膜外敷联合IPL光子嫩肤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0例、针刺面膜对照组40例和IPL光子嫩肤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以针刺、中药面膜外敷及IPL光子嫩肤术治疗;对照1组予以针刺和中药面膜外敷治疗;对照2组予以IPL光子嫩肤治疗.结果 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有效率依次为67.50%,52.50%和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2组有2例患者出现色素沉着.结论 针刺及中药面膜外敷联合IPL光子嫩肤术治疗黄褐斑安全而疗效.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72例疗效观察

    作者:文晓懿;文莉;李娟;林莉珑;李静;朱永军;李彦;聂敏艳;李光

    目的 探索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136例结节囊肿型痤疮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给予ALA-PDT治疗,每7~ 14d治疗1次,共治疗4次;对照组64例,采用红光照射治疗,每周两次,共照射4周.在每次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断和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随访半年,观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经第2,3,4次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33.33%,66.67%,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中,未复发或明显改善者占52.77%,无效或复发者占26.39%.结论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安全、有效和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

中国皮肤性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