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중국피부성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89
  • 国内刊号: 61-11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彭振辉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仅累及黑发的斑秃1例

    作者:贾苇雪;李诚让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片状脱发伴逐渐加重2周”来本院就诊.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枕部头发片状脱落,且脱发均为黑发,白发未累及,脱发区面积逐渐扩大.既往体健.体检:一般情况好.皮肤科情况:头部黑发中散在白发,枕部偏左侧可见约10.0cm ×5.0cm及3.0cm×2.0cm两片脱发区,境界清楚,边缘不规则,有散在白发,无黑发,皮损内白发密度与周围正常头皮白发密度相同,且与未脱落黑发的直径和长度相同(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免疫球蛋白、补体和甲状腺检测正常.诊断:斑秃.

    关键词:
  • 先天性无毛症1例HR基因检测

    作者:汪盛;杨元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岁.出生时毛发分布正常,但出生后3个月,胎毛脱落后没有新的毛发长出.患者足月顺产,出汗正常.父母否认近亲结婚,家族中未见类似患者.体检:身体及智力发育正常,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全身无体毛,未见丘疹样损害(图1).无皮肤干燥及掌跖角化,牙齿、指(趾)甲均正常.

    关键词:
  • 泛发性硬化萎缩性苔藓1例

    作者:王松挺;舒国斌;赵红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因外阴白斑伴痛痒10年,躯干白斑6个月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外阴部出现白斑伴疼痛、瘙痒,渐增多扩大,曾在当地医院诊断“外阴瘙痒症、外阴白斑”短期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无明显效果.6个月前腰背部及乳房出现瓷白色斑丘疹,无不适,渐增多.既往体健,否认有外伤史,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及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关键词:
  • 砷角化继发多发性鲍温病及鳞癌1例

    作者:刘秀玲;高亮;高日兰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全身多处角化性丘疹、斑块2年,溃疡半年.40余年前,因哮喘间断口服中药(具体不详),一年半后全身逐渐出现淡褐色及白色斑疹,随年龄增长渐增多,变大.十余年前双手、足部开始出现角化性丘疹、斑块且渐增多,密集.2年前全身多处出现角化性丘疹,斑块.近半年来角化性丘疹,斑块皮损局部出现破溃,形成溃疡.

    关键词:
  • 大柴胡汤合甘露消毒丹治疗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作者:李凯;晏莹;曾宪玉;段逸群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全身起疹伴发热、疼痛1周.患者1周前劳累后突感发热,乏力,具体体温未测,自述发现双下肢起红疹,伴轻度疼痛,未予重视,其后发热症状加重,T 38℃,随至我院呼吸内科就诊,查血液分析及胸片均正常,诊断不详,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滴,症状无缓解,皮损数目逐渐增多,左上眼睑水肿,无口腔及生殖器溃疡.

    关键词:
  • 胫前黏液性水肿伴甲亢1例

    作者:树瑜;徐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双小腿胫前红斑、肿胀、微痒3年余,加重伴结节2个月.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左小腿胫前出现一钱币大小的红斑,微痒,未予重视,红斑开始不断扩大,并出现肿胀,同时左小腿对称部位也出现相似的红斑及改变,仍自觉瘙痒,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无破溃、糜烂等,不伴发热、关节痛.外院以“湿疹”、“皮炎”外用皮炎平、肤轻松等软膏治疗,疗效不明显.斑块渐累及至双小腿胫前大部分.

    关键词:
  • 眼睑分裂痣1例

    作者:张志梅;李俊峰;南海峰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2岁.右上下眼睑黑痣12年.患儿自出生时右上下眼睑皮肤各有一小米粒大小的黑痣,闭眼时上下睑黑痣互相吻合,睁眼时一分为二,无任何自觉症状,皮疹随年龄增长渐进性增大.既往体健,患儿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家族中未见类似患者.查体: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关键词:
  • 带状疱疹复发1例

    作者:魏仁红;杨洪兵;万学峰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分别于2009年8月和2011年12月两次因带状疱疹来本院住院治疗.2009年8月7日,患者因左臂、左肩胛疼痛10d,红斑、水疱9d第1次来本院住院.10d前患者左臂、左肩胛处出现阵发性针刺样疼痛,9d前,患处出现大片带状分布的红斑、水疱,同时,患者10d前与阴道有较多分泌物的配偶同房1次,7d前尿道口发红,渗稀薄液体,迅速变为稠黄脓液,伴尿道口灼痛、刺痛.

    关键词:
  • 儿童泛发性带状疱疹1例

    作者:简晓清;张堃;庞传超

    1 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因左侧头面部红色斑块、水疱、坏死5d伴全身散在水疱1d入院.患儿5d前无明显诱因,左侧头部出现簇 集状水疱,当地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自敷外用药物(具体不详),皮损增多,面积增大.近1日,皮损泛发至全身,全身散在水疱,疱液清.既往患儿体质差,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按计划接种水痘疫苗.体检:一般状态欠佳,发热,高39.8℃,偶有呕吐,非喷射性,自述无明显疼痛.

    关键词:
  • 双乳房汗管瘤1例

    作者:李向花;郭静;丁黎;杨景煜

    患者女,40岁.双乳房皮疹10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上部多数嗜碱性上皮细胞聚集成小团块,细胞团圆形,少部分导管与上皮细胞条索相连,呈蝌蚪状结构.诊断:汗管瘤.

    关键词: 汗管瘤 乳房
  • 局限型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作者:来学民;陈晴燕;刘越阳;赵宁

    患者男,85岁.左前臂出现水疱伴痒40d.皮损局限于左前臂,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基底膜处可见大疱.直接免疫荧光:基底膜带IgG,C3线状沉积.皮损盐裂后直接免疫荧光示:IgG,C3沉积于表皮侧.间接免疫荧光示:IgG于表皮基底膜间呈线状沉积.诊断:局限型大疱性类天疱疮.

  •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张海洋;张燕;李罗翔;张毅

    患者女,16岁.因面部、双手疣状增生物进行性加重7+年就诊.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角质层呈网篮状外观,棘层肥厚,表皮上、中部可见空泡化细胞,部分细胞胞质呈淡蓝色云雾状.诊断: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本文就其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进行了文献复习.

  • 以皮肤表现为首发临床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

    作者:张芳芳;刘辉;胡楠

    患者男,63岁.全身红斑伴瘙痒、反复发热4个月.外院多次以“多形红斑”、“湿疹”予甲泼尼龙片、沙利度胺口服,病情好转,停药后半月皮疹突发全身,瘙痒剧烈.查体:全身散在约花生大小椭圆形暗红斑,境界欠清,对称分布;双侧腋下、腹股沟、颈部、锁骨上、右侧颌下浅表淋巴结肿大,四肢末梢袜套样痛觉减退,双侧病理征(+).骨髓穿刺活检提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骨髓瘤细胞占63.5%,瘤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异常,可见体积大、双核、多核胞浆丰富的瘤细胞.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转至中医科化疗.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 带状疱疹性脊髓炎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娟;朱余友;吴元波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性脊髓炎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报告本院诊治的1倒带状疱疹性脊髓炎,并复习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资料相对完整的82例病例.结果 本例为48岁男性患者,在右胸背部出现典型带状疱疹皮损后7d出现胸髓受累表现,经阿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完全恢复.既往文献共报告82例类似患者,91.57%(76/83)出现带状疱疹皮损,88.16%(67/76)脊髓受累节段与皮损分布的部位相对应,6例在皮损的远隔部位,3例继发于播散型带状疱疹.86.75%(72/83)行MRI检查,56例(77.78%)可见相应脊髓节段受累,30例(61.22%)患者胸段脊髓受累,其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80/83)、感觉障碍(70/83)或/和括约肌功能障碍(46/83).90.36% (75/83)例患者抗病毒治疗,79.52%(66/83)预后较好.结论 带状疱疹性脊髓炎好发于中老年患者,易累及胸髓,早发现、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

  • 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合并肾母细胞癌1例

    作者:白玉;李福秋;季永智;齐琳;毕云斐

    患儿男,14岁.全身红斑、水疱、鳞屑14年,2年前本院肾穿刺诊断为肾母细胞癌.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明显增厚,可见粗大的透明角质颗粒,棘层明显增厚,棘层上部及颗粒层可见细胞核周空泡样变,界不清,真皮浅层炎性细胞浸润.诊断: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肾母细胞癌.

  •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1例

    作者:刘元香;徐子刚

    患儿女,6岁.面部、双手反复出现丘疱疹、水疱4年.面容老态、暴露部位较多萎缩性瘢痕,牙齿黄褐色(Wood灯下粉红色荧光),尿液茶色(Wood灯下橘红色).细胞内锌卟啉4.6 μg/gHb,尿卟啉强阳性(2+).诊断: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

  • 与KRT17基因突变相关的多发性脂囊瘤家系1例

    作者:乔桂芝;王晓林;刘鸣

    患者男,38岁.胸部、腋窝丘疹、结节6年.其父亲及儿子同患此病.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可见多个腺囊样结构,囊壁由数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壁内面为一层嗜伊红性均质化角质层.遗传学检测:发现一KRT17基因突变位点c.280C>T.

  • 弥漫性新生儿血管瘤病伴心衰1例并文献回顾

    作者:卫风蕾;程宪;王恒娟;牛红喜

    患儿女,14d.患儿周身发现针头大红色斑疹11d,逐渐增多增大.皮肤科情况:患儿颜面部、胸部、背部、臀部、四肢、双手、足可见数十个针头至绿豆大鲜红色斑丘疹,质地柔软,界限清楚.右耳处可见一3cm×4cm大鲜红色斑.肝脏B超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肝脏增强CT示多发性大小不等边界欠清低密度灶.肝脏血管重建提示存在动静脉短路.诊断:弥漫性新生儿血管瘤病.入院后给予强的松,血管瘤进行性增多、增大,并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故给予甲强龙、美托洛尔联合抗心衰治疗,患儿病情逐渐好转、稳定.心衰稳定后将美托洛尔换用普萘洛尔治疗.

  • 伴甲状腺疾病的白癜风69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琳;张峻岭;张丹丹;古昕平;许兆毅;马秀亮

    目的 探讨白癜风伴发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白癜风伴发甲状腺疾病患者(观察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随机筛查甲状腺功能正常的449例白癜风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男20例,女49例,皮损均为非节段型,进展期61例;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2例.伴发甲状腺疾病的白癜风患者皮损易发生在摩擦部位,多有明显的同形反应,且有明显甲状腺疾病遗传背景,有甲状腺家族史患者发病年龄较早;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多呈阳性,且易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结论 临床工作中,对于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非节段型白癜风女性患者要重点筛查是否伴发甲状腺疾病.

  •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21例临床分析

    作者:瓦庆彪;陈前明;李烜;蔡琦;吴波;路永红;谢立夏

    目的 探讨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减少误诊,及早确诊,并依据病期给予恰当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0月本科诊治的21例颜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皮疹多累及眼周,表现为光滑的红褐色丘疹或萎缩性瘢痕;组织病理主要为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典型病例可见干酪样坏死;可依据病程选择相应治疗.结论 对病程长、发展缓慢的眼周及面部多发的丘疹,应借助组织病理学排除颜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早期诊断可加强抗炎治疗,以避免瘢痕形成.

  • 淋巴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30例疗效观察

    作者:雍磊;程相铎;李珂;董学文;张彩霞;何静;李红文

    目的 探讨过敏原淋巴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对屋尘螨过敏的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0.1%糠酸莫米松乳膏(Mometasone furoate cream)、1.2%维生素B6软膏(Vitamin B6 ointment)、氯雷他定片(Loratadine tablets)、富马酸酮替芬片(Ketotifen fumarate tablets)等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超声引导下分剐于0周、4周、8周、12周、16周、20周行腹股沟淋巴结内注射屋尘螨过敏原制剂,除0周用药剂量为100SQ-U外,其余5次剂量均为1 000SQ-U.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行血清屋尘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检测、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用药评分,并记录患者疗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4,8,12,16,20周SCORAD分剐为(31.70±3.31)、(28.97±2.93)、(24.37±2.71)、(22.07±2.56)、(18.60±2.18),低于治疗前(0)周(33.03±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16,20周SCORAD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SCORAD[(27.40±3.77)、(26.50±3.15)、(23.67±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药物评分(1.61±0.98)和血清屋尘螨sIgE浓度(4.44±3.68)kU/L明显低于治疗前[(4.63±1.54)、(8.94±5.86) kU/L],且明显低于对照组[(2.42±0.60)、(7.88±4.50) k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淋巴免疫治疗患者进行了180次浅表淋巴结注射,无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过敏原淋巴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大大缩短了疗程,减少了过敏原剂量、注射次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为安全、有效的病因治疗方法.

  • 7年间郑州市某院住院患者药疹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曹鸿玮;王瑞;杨俊亚;王菲菲;郑晓红

    目的 探讨近7年来本院住院患者中药疹发生率的变化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的143 262例住院患者,其中出现皮疹并请皮肤科医师会诊明确的280例药疹患者,详细分析药疹的逐年发生率的变化、引起药疹的药物分类以及药疹发生科室的特点.结果 280例药疹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23 ±15.68)岁.2006-2012年药疹发生率(‰)分别为1.04,1.17,1.61,2.41,2.59,2.68,1.95,2012年药疹发生率下降.致敏药物中抗生素类占40.35%、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物占14.29%、抗癫痫类药物占12.50%、中药制剂占12.14%、生物制品占10.71%.内科系统药疹发生数明显高于外科系统,以神经内科多(17.50%),分科药疹发生率以呼吸内科高(5.56%).结论 2012年抗生素引起的药疹发生率下降.但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物引起药疹仍位居第一和第二.中药制剂、生物制品引起的药疹逐年升高,应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

  • 鲍温病HPV分型和hMLH1,hMSH2蛋白的检测

    作者:张跃;袁伟;贾常莎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不同部位鲍温病(Bowen)病发病的关系并检测肿瘤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蛋白在Bowen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20例Bowen病组织来源于2004-2011年皮肤科病理证实标本,其中肛周和外生殖器共3例,其他部位共17例,另取10例正常皮肤为对照.采用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扩增分型方法对Bowen病皮损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Bowen病组织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hMLH1,hMSH2蛋白的表达.结果 20例Bowen病患者中肛周和外生殖器、其他部位共检出6例HPV阳性(30.00%),为HPV16,HPV18,HPV33型.Bowen病组织中hMLH1,hMSH2蛋白阳性表达较正常皮肤组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owen病高危型HPV感染组中hM-LH1,hMSH2蛋白阳性表达低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Bowen病的发生可能与HPV感染有关,Bowen病患者皮损中hMLH1,hMSH2蛋白低表达也许与其进展为肿瘤有关联.

  • 银屑病主要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病情分期的对应分析

    作者:何泽慧;王冬梅;卢传坚;欧爱华

    目的 考察银屑病三种主要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与寻常性银屑病病情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全国7家中医院的银屑病患者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应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662例银屑病患者,其中血热证350例(52.87%),血瘀证157例(23.72%),血燥证155例(23.41%).三种中医证型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病程和严重程度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对应分析结果显示,血热证与进行期、血瘀证与稳定期、血燥证与消退期分别存在对应关系.结论 银屑病的主要中医证型与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病情分期等均存在有一定的关联性.

  • 内源性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以及Th17细胞的影响

    作者:秦思;温炬;郑荣昌;马静;周贵滨;冯洁莹

    目的 观察内源性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以及脾脏Th17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采用Fat-1转基因小鼠模型,将野生型(Wild-type)小鼠和Fat-1小鼠各分为2组,背部以及右耳背外涂咪喹莫特乳膏(Imiquimod,IMQ)和凡士林乳膏(cream),建立银屑病样皮损模型及对照组.观察4组小鼠给药部位皮肤变化,对表皮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和HE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脾细胞内Th17细胞因子的百分比.结果 Fat-1 IMQ与WT IMQ组相比,表皮因IMQ作用而出现角质层、棘细胞层的增厚,大体表现的红斑、增厚、鳞屑反应均较后者轻微,同时IMQ所造成的脾细胞内Th17细胞以及炎症因子IL-17升高,也在Fat-1组小鼠中呈现出了较低的水平(P<0.05).而两组crea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源性omega-3 PUFAs在银屑病中能够减少脾细胞内Th17细胞的水平,减少IL-17炎症因子的分泌以及改善银屑病样红斑、鳞屑、增厚等临床症状,从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 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皮肤镜特征分析

    作者:党延玲;耿松梅

    目的 对寻常性银屑病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皮损的皮肤镜表现进行研究,以求寻常性银屑病的皮肤镜特征表现.方法 选取本科门诊就诊的71例组织病理检查或临床明确诊断为银屑病的患者,后进行相同皮损皮肤镜检查.对皮肤镜皮损颜色、血管分布及鳞屑等所获得数据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银屑病皮损处皮肤镜的特征主要为淡红色背景下均匀、散在分布的点状血管及表面银色鳞屑.结论 皮肤镜特征表现可以为银屑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 皮肤镜 银屑病
  • 阿维A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作者:刘丽娟;张国强;蔡丽;李艳佳;宣晓梅;李英涛

    目的 研究阿维A调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探讨阿维A治疗银屑病作用机制.方法 抽取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不同浓度阿维A(lnmol/L和10nmol/L)作用DCs 24h,对照组为只加培养基,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DCs中CD80,CD83及CD86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成功培养出DCs,流式细胞术检测到1,10nmoL/L阿维A作用DCs24h后,CD80,CD83及CD86表达率分别为(69.74±3.83)%、(61.12±3.03)%、(70.18±3.32)%和(60.19±3.97)%、(50.78±4.81)%、(48.96±3.18)%,显著低于对照组DCs上CD80,CD83及CD86表达率(75.15±2.76)%、(72.43±1.94)%、(77.81±2.46)%(P<0.01).1,10nmol/L阿维A作用DCs 24h后,DCs分泌到细胞培养液中的IL-12表达水平分别为(260.36±15.26)和(226.98±17.24)显著低于对照组(282.80±23.26) (P <0.01).结论 阿维A可以降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DCs上CD80,CD83及CD86表达率,抑制DCs活化,且降低IL-12因子的分泌量,能够调控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对银屑病起到治疗作用.

  • Livin和Smac在日光性角化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曲才杰;史同新;毕健平;李永喜;魏红军;李春霞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活素)和促凋亡因子Smac(第二个线粒体衍生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激活剂)在日光性角化病(AK)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AK组织中Livin和Smac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Livin在AK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26%,在正常对照组为3.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Livin在不同病理亚型AK(肥厚型、萎缩型、苔藓样型和鲍恩样型)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00%,52.94%,45.45%和72.73%,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ac在AK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58%,在正常对照组为100.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Smac在不同病理亚型AK(肥厚型、萎缩型、苔藓样型和鲍恩样型)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00%,64.71%,63.64%和45.45%,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ivin和Smac在AK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68,P<0.01).结论 肥厚型、萎缩型、苔藓样型和鲍恩样型AK中Livin和Smac的表达与病理亚型无关,Livin的过表达和Smac的低表达可能在AK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 肥大细胞系LAD2的培养及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的建立

    作者:杨永强;陈晓红;李怡然;冉新泽;孙仁山

    目的 培养人肥大细胞系LAD2和建立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为研究Ⅰ型超敏反应提供体外实验模型.方法 噻唑蓝(MTT)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细胞染色及电镜观察,Biotin-IgE致敏LAD2细胞,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攻击,测定组胺及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判断LAD2细胞的激活效应.结果 MTT检测LAD2细胞的倍增时间为10d;细胞染色及电镜发现细胞内有致密颗粒,随着BiotinIgE致敏浓度的升高,组胺及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量均逐渐升高.结论 人肥大细胞系LAD2培养成功,建立了由IgE介导的脱颗粒模型,为进一步研究Ⅰ型超敏反应奠定基础.

  • 尖锐湿疣患者肿瘤易感基因的基因芯片技术检测

    作者:葛天玮;王飞

    目的 分析尖锐湿疣肿瘤易感基因,为筛查和判断尖锐湿疣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5例尖锐湿疣,3例鳞癌和3例正常包皮标本,提取DNA,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分析疣组织的肿瘤易感基因.结果 6号染色体上发现10个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单体型(P <0.001)、18个相关基因.查询GSE9750数据集,该数据集显示上调的有TRIM39,HCP5,C2(P <0.05);下调的有DOM3Z,STK19(P<0.05);差异不明显的有MOG,C6orf47,APOM,CFB,SKIV2L,FKBPL和ATF6B(P>0.05).结论 TRIM39,HCP5,APOM,C2,DOM3Z,STK19,FKBPL可能为尖锐湿疣患者癌变的易感基因.

  • NB-UVB联合卤米松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62例临床观察

    作者:胡亚红;苗国英;朱敬先;王琪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卤米松局部外用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20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予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卤米松局部外用;对照组58例,仅予局部外用卤米松治疗,在治疗第4,8和12周末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第4,8和12周末时,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48.39%,61.29%和79.03%,对照组分别为39.66%,48.28%和58.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卤米松局部外用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的疗效优于单用卤米松治疗.

  • 润燥止痒胶囊配合湿毒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云峰;姚春海;陈少君;刘青云

    目的 探讨润燥止痒胶囊配合湿毒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40例,口服润燥止瘁胶囊并外用湿毒膏,对照组38例仅外用湿毒膏,两组均用药4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0.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润燥止痒胶囊配合湿毒膏是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有效方法之一.

  • 云南省玉溪市1989-2011年各类人群艾滋病血清学监测结果及流行态势

    作者:李顺祥;高良敏;蔡英;陈黎跃;李世福;陈良;赵金仙

    目的 了解玉溪市1989-2011年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及其变化趋势,为调整和完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玉溪市1989-2011年艾滋病血清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哨点监测,血清横断面调查和常规资料收集等方法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89-2011年共监测各类人群HIV抗体906 066人份,累计报告HIV抗体阳性3 215人次,HIV抗体检出率0.87(0.34,4.47)%.趋势性分析,除暗娼人群HIV检出率无下降趋势外(P>0.05),其余人群均呈历年下降趋势(P<0.05).结论 玉溪市艾滋病疫情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以孕产妇及无偿献血人群为代表的一般人群为低度流行.全市艾滋病疫情形势趋于复杂化,防控难度加大.

  • 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梅毒感染状况及梅毒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马璐;周健;袁飞;秦鸥;祝继;李劲;佘敏

    目的 了解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 HIV感染/梅毒感染情况及梅毒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关键知情人介绍、同志网站发布公告、同志酒吧现场招募3种方法在贵阳市招募研究对象,共有341例符合条件的MSM进行了面对面问卷调查,同时接受了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 HIV感染率为22.00%,梅毒现症感染率为9.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民族、近6个月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近1年性病症状、现症梅毒感染与HIV感染相关,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性取向、HIV感染、同性性伴数与梅毒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2.490)、HIV感染(OR =4.124)、性取向(OR=0.392)、性伴数(OR =2.044)、近6个月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OR =2.410)为梅毒感染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贵阳市MSM人群HIV感染/梅毒感染率较高,防治形势严峻,应重视MSM人群的HIV/梅毒防治工作.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膦甲酸钠治疗频发性生殖器疱疹38例

    作者:洪钢;王玲

    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膦甲酸钠治疗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70例频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膦甲酸钠注射液1.94g静滴1次/d,连续14d,治疗组患者同时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1mL,隔日1次,连续2个月.治疗后观察疾病痊愈及复发情况,随访1年.结果 治疗组痊愈时间(3.6±0.7)d,对照组痊愈时间(4.8±1.0)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31.58%,对照组68.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膦甲酸钠能缩短生殖器疱疹皮损愈合时间,降低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复发率.

  • 婴儿获得性二期梅毒1例

    作者:徐萍

    患儿女,12个月.外阴、肛周斑块、丘疹1月余.皮肤科情况:外阴、肛周红色的扁平斑块、丘疹,肛周皮损表面覆有灰白色的分泌物.5个月前RPR及TPPA检测均(-),本次检测RPR 1∶8(+),TPPA(+).诊断:婴儿获得性二期梅毒.予青霉素钠盐静脉注射2个疗程.

  • 南宁市HIV/AIDS患者与其家属遭遇艾滋病相关歧视的调查

    作者:陈世艺;黎湘娟;徐永芳;农全兴;刘宏杰

    目的 了解南宁市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及其家属遭遇的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现状,并分析造成相关羞辱和歧视的原因.方法 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方式,匿名调查南宁市151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148名.结果 151例HIV/AIDS,男105例,女46例;年龄(41.03±11.61)岁.148例家属,男58例,女90例,年龄(38.64±11.26)岁.该市HIV/AIDS患者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得分为30.75分,其家属平均得分为25.82分,HIV/AIDS患者及其家属受到的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HIV/AIDS患者实际受到的羞辱和歧视与自我羞辱和歧视显著高于其家属(P<0.001),而其家属的自我效能及自我满意度要高于HIV/AIDS患者(P<0.001).结论 南宁市HIV/AIDS患者与其家属在社会环境中均受到一定的内在和外在的羞辱和歧视,应加强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文关怀,并培育公众的同情和互助意识,营造社会支持环境.

    关键词: 艾滋病 羞辱 歧视
  • 急性时相反应及凝血/纤溶系统参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桃源;杨文林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且仍然未完全清楚.已有文献报道慢性荨麻疹患者部分急性时相标记物水平升高,提示急性时相反应有可能参与了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另一方面,已证实慢性荨麻疹患者内、外凝血途径激活,多种凝血因子水平升高,并与慢性荨麻疹症状严重程度相关;在多种疾病中,急性时相反应与凝血/纤溶功能关系密切.本文就急性时相反应及凝血/纤溶系统参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 润肤剂在特应性皮炎基础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欢;王华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和炎症性皮肤病,以皮肤干燥、瘙痒和湿疹样外观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复杂,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可能是其发生的源头.保湿润肤剂可以补充皮肤水分和脂质,增加水合作用,减少经皮失水率,阻止外界有害物质入侵.润肤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还可以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其不良反应.传统的润肤剂含有非生理性脂质和表面活化剂,长期应用会破坏皮肤屏障.含有神经酰胺的润肤剂作为本病的基础治疗方案,已被应用于各种年龄段的患者中,且耐受性好,也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误诊为BT型麻风1例

    作者:左日宜;丁小杰;宋宁静

    患者女,71岁.两小腿伸侧红色斑块10年余.皮肤科情况:双小腿胫前、外侧红褐色斑块,境界清楚,边缘稍隆起,触之质稍硬,皮损处温、痛、触觉均丧失.右小腿胫前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不规则增生,真皮内可见大量境界模糊的上皮样细胞肉芽肿结构,其间伴有真皮胶原红染变性;弹力纤维染色显示:肉芽肿区域内弹力纤维广泛缺失,部分肉芽肿周围可见残存的弹力纤维断裂和卷曲;抗酸染色阴性.诊断: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 蛎壳状二期梅毒疹误诊1例

    作者:邓艳艳;汪宇;陆洪光;魏羽佳;蒋燕萍;符燕华;余群英

    患者女,35岁.躯干、四肢皮疹2个月,偶伴瘙痒.无银屑病家族史,曾被误诊为“银屑病”,治疗无效.胸背部真菌镜检(-),Auspitz征(-).RPR 1∶128(+),TPPA 1∶640(+).诊断:二期梅毒.苄星青霉素治疗3个月,电话随访,患者全身皮疹部分消退,现仍在随访中.

  • 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晏晓颖

    目的 调查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对湖南省长沙、常德市3家医院皮肤科的140例银屑病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患病情况、银屑病严重程度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结果 银屑病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平均11.24±5.68,影响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有:年龄、受教育水平、经济收入、工作状态、疾病严重度、皮损部位出血、瘙痒程度、皮损暴露、关节受损、合并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解释70.1%.结论 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从多方面了解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诊断基底细胞癌

    作者:李光;张慧

    基底细胞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皮肤肿瘤,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诊断基底细胞癌具有实时、无创、可反复检查的优点,其图像与组织病理学图像有较高的吻合度,有助于该病的早期筛查和Mohs手术中检测肿瘤的大小、深度、范围,以引导术式设计,确定肿瘤组织是否切尽,大大缩短手术时间.

中国皮肤性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